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搭建新的交流平台——“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召开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绍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搭建新的交流平台——“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召开
  本刊记者 胡绍皆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由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文化出版社和香港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协办的“宗教的社会功能”研讨会,在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九龙国际宾馆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安保枝,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陈红星等12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2位讲者做了演讲。
  一、 酝酿良久 各方关注由国家宗教局所属的宗教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出版社与香港基督教界共同举办研讨会,这个动议并非始自今日。
  1997年香港回归后,国家宗教局及其所属机构与包括基督教界在内的香港宗教界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在思考寻找一种新的生长点,以进一步推动双方交流向前发展。早在6年前,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会长李志刚牧师就提出了共同举办研讨会的设想。此后,为了落实这个设想,双方都做了许多努力。去年11月,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率团访港期间,双方就筹备研讨会的有关事宜达成了共识。国家宗教局对这次研讨会十分重视,确定王作安副局长率团参加研讨会,并要求与会者按时提交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主办方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也十分重视,成立了会务机构,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这次研讨会虽然由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主办,但受到了整个香港基督教界的重视与关注。在内地宗教代表团抵港当晚,香港基督教界知名人士如基督教圣公会港澳教区主教邝广杰、圣公会西九龙教区主教苏以葆、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易嘉濂、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会长李志刚、香港信义宗神学院院长林德皓、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总干事苏成溢、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执行委员会主席沈冠尧、香港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主席何雅儿、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社长冯寿松等出席了欢迎晚宴。其中,不少人还自始至终参加了研讨会。香港另一家有影响的基督教组织——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委派庞建新牧师出席研讨会开幕礼并致词。香港基督教界著名人士高苕华,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行政总裁吴水丽,中国神学研究院副院长余达心等也参加了研讨会。香港基督教界普遍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欢迎,并寄予了很大期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这次研讨会有一个圆满的结论,不仅让与会者获益非浅,同时,也让历经SARS疫症和经济危机冲击的香港教会,从研讨会的结论中获得益处。
  二、 论题丰富 和而不同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宗教的社会功能”,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要而切近当下的现实课题。同时,还是一个因立场、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人见人殊的课题。把“宗教的社会功能”作为研讨会的主题,本身就显示了这次研讨会的使命与承担。正如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所说,在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宗教的因素凸显,引起了广泛关注。无论是内地,还是在香港,社会环境都在发生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宗教在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使之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宁,面临许多挑战。因此,这次研讨会集中研讨宗教的社会功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上,各位讲者围绕“宗教的社会功能”这一主题,展开了多层次、多向度地讨论,既有从宏观的理论层面探讨宗教的基本功能的,也有从具体的实践层面介绍宗教的现实作用的;既有从神学的角度对宗教社会作用的反思,也有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对宗教社会作用的分析。
  可谓主题集中,论题丰富。而由于主办方的关系,研讨会的重点集中于基督教的社会作用,但又不局限于基督教,还广泛涉及到了佛教(包括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从而使研讨会的视域超越了单个宗教的范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内地与香港的讲者,由于受各自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职业、岗位、信仰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在问题意识、分析框架、论述层面和具体观点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讲,内地的讲者,侧重于宏观的理论层面,研究方法以唯物史观和社会学的方法为主,着眼于探讨整个宗教(而不是单一基督教)的一般性功能;香港的讲者侧重于实践的层面,从神学的角度立论较多,而且着重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功能、教育功能,等等。
  但是,重要的是,两地讲者虽然论题各有侧重,观点或有不同,角度或有差异,但都能做到彼此尊重,平等交流。
  这也正是这次研讨会的主旨与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设身处地的了解对方,给对方以更多地“同情地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理解,寻求共识,从而真正体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保证了研讨会的顺利进行。
  三、 增进交流 促进理解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讲者的精彩报告和听者的热情回应中,徐徐落幕了。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带给人们的启迪和思考却是长久的。
  关于研讨会的具体成果,我们可以用王作安副局长在闭幕礼上的致词来概括:——这次研讨会丰富了内地与香港宗教交流的内涵。它以共同举办研讨会的方式,为双方搭建起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把过去单纯的参观访问提升到了思想交流的层面,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拓展了新的空间,并且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次研讨会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王作安副局长在研讨会伊始宣读了《宗教的社会责任——以我国内地基督教为例》的论文,他指出,我国内地基督教在实践中把爱国与爱教、“上帝国”与“地上国”、公民的社会责任与宗教的神圣追求统一起来,凸显爱国、守法、服务三大社会功能,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从而走出了一条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通途。这篇论文可以说为形成会议的最后共识奠定了基础。与会者在研讨中也认识到,总的说来,宗教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关怀社会、服务社会是宗教的一种责任。在当今时代,宗教尤其要在维护和平、促进和谐、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这次研讨会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研讨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形式活泼,气氛活跃,讲者与听众有着良好的互动,一方是讲者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一方是听者凝神谛听,热情回应。整个研讨会高潮迭起,场面热烈。虽然两地讲者观察问题的角度,甚至一些观点相左,但通过相互交流,彼此之间多了一层了解,多了一份理解,更增加了许多共识。
  主办方代表李志刚牧师也说,这次研讨会大家都说很好,是一次深层次的交流,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交流。他完全同意王副局长对研讨会所做的精彩总结,认为这个总结把研讨会推向了高潮,为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附:内地讲者提交的论文目录王作安:《宗教的社会责任——以我国内地基督教为例》,国家宗教局副局长
  安保枝:《浅议宗教道德的积极作用》,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陈红星:《浅析宗教神圣性功能及其社会作用》,国家宗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戴晨京:《关于当代宗教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国家宗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副总编
  加润国:《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政研处副处长
  胡绍皆:《当代中国宗教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王秀玲:《中国内地基督教会服务社会的新探索》,国家宗教局二司基督教处副处长
  邱凤侠:《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敏贤良:《伊斯兰教“天课”制度的社会意义》,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伟芳:《藏传佛教政教合一制度管窥》,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干部
  李晓宏:《成吉思汗与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室编辑
  张 华:《关于宗教社会功能的几点思考》,江苏省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摘自《中国宗教》2003.11)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