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民间信仰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聂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民间信仰的社会学分析

  聂露

  各位老师好!我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什么因素促使一个民间信仰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运动。

  在很多民间信仰产生之初,它的状态是混乱的。但是事实上,有一些信仰,它却有可能因为种种因素,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运动。而当它成为这样一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就开始对它进行一种特别的关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民间信仰可以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政策对应和学理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知道每一个普通人都会考虑个人的吉凶祸福的问题,但是他在一种什么因素的感召下,在一种灵性的和一种现实的什么因素的感召下,能够在中国冒一种大不韪,就是说对抗政府,甚至采取损害自己生命安全的行动。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这个现象以及个人的行为背后发生作用。

  我讨论这个问题,是从三个角度展开的。第一个是信仰的角度,第二个是组织的角度,第三个是传统的角度。

  首先,从信仰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存在一个信仰危机的问题,所以它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信仰出台提供了一个空间。这种信仰危机,从很多方面得以体现。首先是在转型期,信仰领域也出现一定的混乱状况,相对来说,没有比较主流的而且有真正活力的信仰存在。在这里我并无意以一种主流的信仰来歼灭所有的信仰,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如果有一种更好的,一种更具生命力的信仰,比如在美国的基督教,在印度的佛教,如果有这样一种更好的信仰的话,我相信很多人会在信仰当中得到一个更完美的解释。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中国,首先我们传统的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衰落的态势,另外像我们新的革命的伦理,也正由于实践的发展,在进行一种权威重塑的过程,反过来也就是说,这种权威正在遭到各种各样的置疑。在这样一种传统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为信仰领域的混乱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另外一个体现的方面,就是改革本身所引发各种利益的调整,改革本身所强调的效率和对公平的忽略,导致遭到极大损害的广大普通人在情绪上受到影响。大多数工人因为改革失业,而农民在现代化以及传统的工农业剪刀差促使下更加的贫困。在这样贫困的状态下,我们的各种社会保障目前仍然是缺位。 这种因素促使广大群众产生一种普遍的情绪,那就是贫困带来的对前途的无望、经济上的不安全感.这种情绪会带来一种相应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都想讨一个说法,讨一个全方位的说法: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状况处于这样一种无望的趋势?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个长期性的原因,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信仰。当然这个信仰,我是从广义上来讲的。

  基于上面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信仰领域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但是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信仰危机的促使下,又特别迫切需要一个信仰。就这样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引力的空洞。在这个空洞当中,各样各种的信仰,完全有可能就乘虚而入。很多民间信仰,本身的教义为这样一种空间的填补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我们知道民间信仰本身,那些个别的创造的比较好的民间信仰,它有一揽子解决的方案。无论是关于宇宙的诞生,世界的本原,还是人的产生,以及人的今生来世,此岸彼岸,具体问题和比较虚空的问题,都可以提供一揽子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应和人的需求的。另外相对来说,从比较心理的也是现实的角度,它有一种安慰人心的镇痛剂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功利的,因为这是一个人最本能的需求。另外还有一点,当人从政府的政策当中遭受到一种挫折的时候,人对政府会产生不满,这种教派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分化的学说,这种分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与政府提供的解释所不同的解释。在他和政府形成这样一种张力的结构当中,人可能因为对政府的不满,转向对信仰的解释,这是我从信仰的角度进行的理解。

  第二,我从组织的角度进行理解。目前中国的社会组织资源是相对困乏的。民间信仰本身组织化的功能,再次发挥了效用。首先,当我们反观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哲人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就是“人是政治的动物”。当然他在讲“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时候,其实讲的是人的社会性,以及后来被哲学家所理解的人的爱社会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组织,一种活动,借以和别人进行沟通。并不是我们要完全从属这个组织,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生活的选择。但是目前我们可以选择的组织有哪些?首先我们可以去看,目前的一些官方的甚至有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党政的一系列的组织(当然它们在很多的时候,以社团的面目出现),比如说党团、妇联、民兵等等官方组织,进入资格比较高,需要你有一定的身份来进入,意识形态性相对来说比较强,所以这种精英型和领导型的组织,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广大群众的加入。另外也有很多的社团,由于它们的登记以及它们和官方的种种和法律和财政税务上关系,在性质上有一种半官方的性质。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种半官方的社团,相对的数目也比较少。我们知道在组织的审批上限制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这种组织,较多集中于城市,在老少边穷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缺位。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的社团组织功能就发挥了效用。我们知道很多民间信仰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机缘下,有可能出现于一种中央、地方和基层的组织机构,而且由于这种信仰首先是一种自发的,所以在组织建构上,沿用一种传销的建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说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有一种很牢固的凝聚力。而这种组织本身的沟通功能,适应每一个人沟通的需求。很多人就是在民间信仰的团体中交到很多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很多文盲实现了脱文盲。他们经常有一些聚会。许多民间信仰以一种气功或者学习某种诗歌等等这种面目出现,它的体育和文化功能,也适应了人的需要。所以民间信仰的组织功能,为目前组织资源匮乏的情况,提供了一种非正式的满足。

  第三点我从传统的角度去讲。传统的角度在我看来,最主要是选取中国传统上迷信权威的这种情结。不需要我举更多的例子,有很多研究历史的专家知道在中国传统历史上,有一种造神运动,尤其在一种末日情怀的关怀下,这种造神运动,会应运而生。另外一种,我甚至可以说,由于我们长期受权威政治传统的影响,有一种对权威的崇拜,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张家界风景非常美。我对我朋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这要是在古代,让皇帝把这一片山林赐给我就好了。后来我立刻就想,我为什么会想让皇帝把这片山林赐给我呢。这可能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我想说在我们的血肉联系的传统的深处,是否有一种迷信权威的情结呢?民间信仰的一个特色是有一个核心的人物,这个核心的人物事实上对于广大的信众而言,并不是亲眼见过,没人看到过他的神迹,也不知道他的这种真力和真正情况。所以在大家的传播当中,与其说是你在真正信赖一个人物,不如说你相信你自己对他的描绘,信赖一个口头传说的神话。

  所以这三个角度的分析,促使我对民间信仰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大的社会运动产生一些思考。但是有一种更重要的思考,一直在激发我,那就是当他们发动很大的社会运动,或产生社会影响的时候,我们政府必须要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但是事实上,我一直在考虑政府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的成本问题。我们知道政府普世的一个功能就是管理功能,在这个管理功能上,我们就会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考究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我认为有一些这样的特色。首先民间信仰作为思想领域的事情,政府在这方面首先会通过宣传来反对。我们知道在各种媒体上,有一种不计代价的投入,而且是一种全方位的投入、长时间的投入。这样事实上造成一种政府和民间信仰的意识形态竞争的态势,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对政府本身的能力以及政府本身的定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政府是否应该和民间的信仰形成一种意识形态竞争,而且利用自己的强势资源,进行一种资源上的优胜劣汰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第二就是政府一直在公安、安全力量上大量投入,政府的处理方式对我们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处理得更好,来促使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这种处理之后,人民对政府的观念,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在传统上,中国处理很多神庙的时候,留下四种神庙不去拆除。如果由政府来选择这四种神庙的话,来选择人民能够接受的信仰的话,政府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呢?所以我自己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以法制的方式来进行长期性的稳定的管理,而非依据一种不稳定的和易变的行政方式进行管理。首先,我们应该在合法性依据上,提供一种思路,据一种立法,来进行管理。其次,我认为应该区别思想自由和行动守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斯宾诺莎提到的,当然他的前提是法律保障公民的思想自由的各种权利。孟德斯鸠所谓的“外在的管理”在这方面也是加以了论证。美国对言论自由的规定是, 在这种言论自由发生了即时的明晰可见的社会危害的情况下,才认为它是违法的行为。第三点,我认为这种治理还应该通过法院,而非其他机关。

  (本文为作者2002年12月在“宗教与政治”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