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从大学生角度浅谈佛教社会功能之心灵疗养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在精神文化上反而越来越不满足,甚至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抑郁、空虚、各种压力造成的精神负担格外沉重,甚至许多人因为不堪重负而崩溃、发疯、自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本该在校园平静的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却过早的接触社会,直面社会的形形色色,接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目前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变化不定的社会发展,深感力不从心和无法自主命运,对未来产生焦虑。认为现在社会存在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己作为大学生应该有责任加以改变,又感到实际上无能为力,有很深的压抑感。深感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价值混乱,精神无所依傍,做人没有标准。如果有了过重的精神负担,在没有及时得到医治、缓解、慰藉的情况下爆发出来,就会造成很多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近几年来,这样的悲剧频频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想象在每一个悲剧的背后会有多少让人难以忘却的伤痛。由此我们应当看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于身处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人们,以及面对学业和社会双重压力的大学生们从精神和心灵上给予极大的调解和净化。佛教主张宽容和平的生活态度,对缓和及调养人的心灵有极大的作用,都市中的寺院是浮尘间的一片净土,给生活在喧嚣芜杂的红尘中人带来一丝丝的清凉缓解他们精神的紧张和压力,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心灵的疗养院。作为一名宗教专业的大学生,我想从宗教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从大学校园中发掘佛教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裨益之处。

  为了较好的说明问题,我特地选取了一组同学进行访谈,试想通过平实的交流来谈谈佛教文化安顿人们心灵的主要方式,从而发掘出大学生对于佛教的心灵疗养这一社会功能的看法。这一组同学我选取的是大二到大四的同学,2女3男:大四、大三各两名,一名大二的。他们的信仰不同、各方面的背景不同,专业也不相同,选取对象的专业主要按照目前社会所分得冷、热专业各取一半,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覆盖面广一些。为什么要这么选呢,大四的同学已经处于毕业前期,其对于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加上面临就业、升学等一系列问题,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不少的心理问题,选取他们应该说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至于大三的同学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对于今后人生的发展要开始规划并加以实施,也面临不少心理问题,至于大二的同学已经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各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愉快的,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多是一些生活和情感上的,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因此我选取了他们进行访谈,应该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我们通过聊天的形式来进行了访谈。

  一、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正确人生观的建立是拥有健康心灵的前提,访谈的所有同学无一例外的认同了这点。事实上,对世界对人生能否达成正确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造成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对世界和人生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生活感受,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

  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首先以“空”的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洞察事物虚空不实一面的视角,从而在否定外在价值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将人生的目标定位在完善心灵、提升人性的追求上,化解人们由于对外在价值执著追求所造成的烦恼和痛苦。其二是随缘的观念。现在许多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就业困难,到寺院烧香拜佛以达成心中的愿望,北京的卧佛寺就由于其谐音为“office”而香火旺盛。寺院中的讲经师常以佛教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观念“开示”他们要珍惜“随缘”得到的工作,将它视为走向“不变”理想的一步,从而使他们既安心现状又不忘进取。三是责任的观念。现代佛教对大学生强调责任的观念,并将弘扬佛法的责任与为社会服务联系起来,强调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对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无信仰的A同学认为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他虽然没有信仰,但是在他看来宗教信仰对于一个人人生观的影响是很大的。信仰能否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因人而异,因信仰而异的:信仰正确的宗教确实是能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但是如果信仰的是邪教则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虽然他不信佛,但是在他看来,还是比较能认同佛教对于大众的裨益之处的:“据我平日所见,信仰佛教的人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健康的”。B同学是属于对佛教有好感的人,这种好感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家中有人信佛,另一方面是由于他读了很多的书,被一些书中所描写的高僧大德所感,从而对佛教有所亲近。并坦言之,接触佛教之后自己内心发生了不少变化。从前的他对于任何事物都比较执著,什么都想得到,虽然他是个很优秀的人,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在得失之间他很痛苦、困惑。接触佛教之后,读了一些佛教著作,加上家里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的他也看得开了:人生不过短暂几十年,“万般不带去”只要快乐就好了,何必对身外之物太过执著,一切随缘就好,心态就放平了。“虽然和以前相比,我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我并不再感到痛苦,相反现在的我活得很快乐。而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不再努力,而是更好的把握我的人生而已。”这是他的原话,看来佛教文化在无形之中已经改变了他。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自然会拥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

  二、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改变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源远流长。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伴随佛教而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从小学到大学,这么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你在无形之中已经受到了很多佛教文化的熏陶,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罢了。”一位信仰佛教的同学这样对我说。诚然,是这么回事,在我将此话转述给其他同学时,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反驳。在有佛教信仰的同学看来佛教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培育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其一是对佛教“三宝”的心理归宿感,使他(她)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来自“家庭”力量的支持,从而摆脱孤独无助的感觉,树立起信心,全力解决眼前的困难,从逆境之中走出;其二是对他人乃至对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和报恩感,由于重奉献轻索取,减少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平感。佛教信仰者C同学告诉我她以前看谁都不顺眼,而且有很强的嫉妒心,看不得别人比她好,当年家乡的第一名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巨大的反差使她痛苦不已,整天脑子里都是和别人在比这比那的,自己比不过了,就很生气,很郁闷非要找个不如自己的再比试来获取满足感。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干什么都无法专心,总是陷入那种情绪之中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佛寺举办的夏令营,短短几天的寺院生活看似平常,但是却给她学佛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迷上了佛教,成为了一个佛教信仰者之后,身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行为真的很幼稚很可笑,众生平等嘛,有什么好比呢,根本就是我庸人自扰啊!”由于佛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同学在无形之中当保持了一种平常心,从而大大减少了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

  三、意志的磨练

  佛教本来就是讲究意志的磨练以求奋斗和进取的,在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现代佛教将净土宗的“信、愿、行”实行了现代转换。一些讲经师在学校办讲座时对大学生开示,要求他们用取经的精神立下宏愿,以现实功业实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愿。在此过程中要树立成功的信念和信心,做好大成功必遇大磨难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勤勉奋力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信、愿、行”的过程,我们认为确实有利于大学生意志的磨练,造成自我化解心理压力的内在力量。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的幸福的一代,从小到大各种各样的事都被父母一手包办,直到进入大学,远离家门,开始独立生活。最大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不少大学生的意志力极其脆弱,干任何事都缺乏持久的动力,遇到困难很难坚持下去,半途而废。久而久之,挫折感的过度积累造就了心理阴影,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访谈的同学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个问题,在无信仰的同学那儿最为突出。“我也想磨练自己的意志,可就是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缺乏长久的精神动力。”这个问题对于佛教信仰者C同学来说却很简单,她每天都要坚持一定时间的打坐,读佛经。久而久之,自然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在她看来只要拿出每天做功课的精神,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坚持到底达成目标就很自然了。佛教爱好者D同学说他磨练自己意志的方法是:一旦自己想要放弃时就想想书中高僧大德几十年如一日的苦修,也就有了动力,能再坚持一下,效果也不错。或多或少的,佛教文化对于这些大学生意志力的磨练都有了一定的影响。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有了自我化解心理压力的内在力量。这点对于健康心理的获得是大有好处的。

  四、伦理道德的实践

  佛教的伦理道德带给我们的其一是坚持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的处世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忍辱”。人间最难忍的是侮辱,佛教却将忍辱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要求修行者以平静之心对待侮辱,以战胜烦恼。曾经有位大师在办讲座时对大学生开示说:忍是一种勇敢,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你们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忍辱”的训练培养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以比较平静的心态对待不平的事情,从而省去了很多烦恼。C同学告诉我只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很多看似不平的事其实都可以一笑了之的,过多的关注只是自寻烦恼。其二是强调“奉献”,在助人中得到快乐。大乘佛教要求修行者,必须行“布施度”。布施一方面是为了破除个人的贪心和吝啬,以减少在未来世界的苦果;另一方面则是发大悲心,超度众生。在佛教这一伦理影响下,不少同学,致力于各种公共慈善事业(如支教、去养老院敬老等等)同时,得到了一种成就感,从自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佛教理解的“布施”,不仅指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要布施给人快乐,例如给别人的成功以夸奖,给别人的痛苦以安慰。无疑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有利于自我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少同学虽然不信仰佛教,但是认同佛教这种思想并贯彻到行动中来,而且从自身的行动中,获得了快乐,保持了良好的心境。无信仰者E同学就是如此,每当她有什么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去做好事,当看到他人的笑脸的时候,她的心情自然也就畅快了起来。与此同时她由于常做好事,在同学中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收获有时是你刻意去做也无法获得的啊。看来佛教文化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同样可以发生作用。

  有同学曾提到其他宗教对于心理健康也有一些积极作用还以基督教为例子向我说明了他的看法,在这里我并不否认他们的积极作用。但是查过一些资料后我想也就基督教为例来简单的谈谈为什么佛教更适合我们国人。首先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对于国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而具有先天的优势,因而更加能在心理上增加认同感。其次,基督教中,个人的观念似乎更明显,每个人与上帝的直接关系更突出。《新约》重视个人灵魂的得救,因此,对信徒而言,耶稣不只是“我们”的“救主”,更准确地说是“我”的救主,因而得救的成果只属于个人,不能转让给他人。而佛教中则更加强调的是发大悲心,普度众生,大家一起获得救赎。相比较而言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人际交往中佛教的这种我为人人的理念所获得的人人为我的结果所造成积极的心理影响是否会更广泛一些呢。再次,从伦理道德的实践——行善过程的具体心理过程来看。在佛教那里,行善不需勉强也不困难,它不是内心挣扎和矛盾的结果,而是自然自发、顺理成章的。因此,道德追求给人带来的是快乐——化解心理问题的良药、健康心灵的保障。而在基督教那里,由于上帝爱人在先,人对上帝的爱和崇拜在后,且是对上帝的爱的回应,因此道德根本上说是对上帝的感恩心理的外在表达。但道德的完满决非一劳永逸,虽然有上帝作为公正的裁判官这个前提,人就能产生一种诉诸终审法庭的盼望和信心而来的忍耐——这对行善提供了有力的心理保障,然而由于人无法根除自己的罪性,因此,行善也非自然而然,而是经常要遭受挫折的,需要不断地灵修祷告,建立和巩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而这期间可能造成的痛苦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在我看来还是佛教文化更加适合我们。

  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化对心灵的安顿不仅表现在真、善、美的意识层面,而且表现为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方面;不仅表现为心理的抚慰作用而且表现为精神的升华作用;既满足了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需要,也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心灵的安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总之,佛教在化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中,对安顿大学生的心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而广之,佛教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所发挥的心灵疗养的功能也就显而易见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