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和谐宗教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和谐宗教——以上海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姚南强
“和谐宗教和城市文明”的主题,包含了宗教、城市、文明、和谐这四个概念,实际上是研究宗教如何能在城市中可持续地生存、发展,如何对城市的文明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视角的研究课题,而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应该说是最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视角。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最初源于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现在己形成了决定论、因素论、子文化论、生态论、空间论、政治经济学派、亚文化都市论、新马克思主义论等不同流派,本文综合起来,从若干层面分析宗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以上海为例,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城市生态与宗教生态
宗教要在城市生存、发展,有一个外部环境,这就是城市生态,分为自然生态,如土地、空气等,又有社会人文生态,如人口数量、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可利用的政治、文化等社会资源。
就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它的市区地域已比解放初翻了几倍,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化、郊区城镇化程度非常高,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强势政府,较高水准的人口素质,对外交流、开放程度较高。这些自然、人文生态对上海的宗教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一方面这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无论从资金、物资、信众资源而言都是充沛的,不象穷乡僻壤的清苦。另一方面上海的宗教要面向社会,关怀人生,力争与社会和政府的和谐相处。上海的宗教界要“讲政治”、懂政策,行为规范,要与国家的政治大气候相适应,与政府的管理机构相协调。既要守法服管,又会充分利用各种政治资源,积极参加“两会”(政协、人大)参政议政,要与上层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求取得宗教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社会和政治环境。
上海的宗教又注意“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吸引、适应有文化信众的需求,提高宗教产品和宗教服务的品位。随着城市居民经济、文化水准的提高,上海中心区宗教信众阶层结构有向白领化、中层阶级化的发展趋势,例如,2002年据对玉佛寺1000名信众的调查,其经济和文化构成如下:
文化程度:
小学80人占8%
初中390人占39%
高中和中技330人占33%
大专以上200人占20%也就是说高中文化以上的占53%。
经济状况:
低、温饱110人占11%
中等800人占80%
富裕60人占6%也就是说中等以上收入者占86%。
又据有市关方面透露,上海基督新教2007年受洗6083人,抽样调查其中2087人,60岁以下占75%,高中文化以上47%,而五年前是60岁以上占一半。又如静安区怀恩堂有264人受洗,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达达47人。
上海的宗教界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善于理财,懂经济、懂管理,生财有道,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既能充分利用财源,又注意建立有效的制度,尽量规避金钱的负面作用。
上海的宗教又必须是注重环保的,要文明进香,保持空气清醒,要节约使用土地,螺丝壳里会做道场。在寸金寸地的都市,不强求盖几十亩、上百亩地的大庙。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使用化学洗涤剂,垃圾分类、绿色食品、资源回收、节水、植树、放尘等。
宗教又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上海的宗教要注重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宗教。在五大宗教中,上海是近现代基督新教和佛教的中心,中国基督教爱国会总公至今仍驻节上海,上海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都与国外有广泛的联系,佛、道教与港、台的关系尤其密切。上海是对外进行宗教文化交流一个主要窗口。例如,玉佛禅寺是上海乃至全国接待海内外宾客和外国元首、首脑最多的寺院之一。平均每天要接待外宾和台港澳同胞干余人次。自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曾先后接待了外国元首和首脑人物250多批。多年来,前任住持真禅法师和现任住持觉醒法师,先后到20多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弘法访问。
总之,生态和谐、共存共荣本是各大宗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城市空间和宗教场所
据上海市民宗委提供的材料,迄止于2003年底,上海共有信徒约84万,场所369处(含以堂带点3处,暂时缓登记1处)目前上海的宗教场所与人口的比例是每万人0.23座。与我国台湾省约每万人7.8座;香港约每万人2.54座比,上海宗教场所的数量过于悬殊,至少预示着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从空间上说,目前每平方公里才有0.08座宗教场所,或者说,每12:47平方公里才有一座场所,分布也过稀。以道教为例,1949年上海有道观236座,1961年有26座,1965年有28座。目前,经过二十余年的落宗政策,到2004年底,也只恢复了“座(其中已开放15座,正在修建准备开放的3座),考虑到从1949年到2005年上海人口数的大量增加,道教宫观数下降十分厉害。
就上海的城市变迁而言,中心城区向外扩展,郊区城镇化程度高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心城区高度商业化,土地级差上升,这就必然排挤非生产经营性的宗教场所,除了少数经典性的寺庙宫观,相当多的宗教场所都要外移,宗教场所从总体上有一种郊区化、边缘化的趋势。如沪西清真寺正迁到更外围的胶州路北段。
浦东新区更为典型,据反映,开发商希望不要有宗教场所,有的宗教场所搬了,整块区域被吃掉,新址只能选得越来越边上,现基本都向东、向偏僻处迁移。对历史上既存的庙宇,也只能以维修补偿为主,进行处理,其规模越来越小,扩大场所的困难较大。浦东新区佛、道教原有422座庙,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证齐全的庙仍有120座,而现只开放了12处。浦东570平方公里,200多万人口,只有35个宗教场所。佛、道教的尤其比较少,布局不合理。1993年以来,已有50多处拥有两证的宗教场所被处理掉,共达2万多平米。
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宗教场所的布局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中心城区,信众密集,而场所不足,城市外围新区,由于缺少预先规划,宗教聚会点只能设在居民居住区内,造成扰民现象,如基督教的闵行梅陇点、普陀区绿杨挢的李子园聚会点等。
设在居民楼内的绿杨挢李子园聚会点(2005年):
2005年普陀区基督教的普安堂要移建在镇坪路,只批给了1亩多地,1000平方,教界呼吁面积小,不能满足信众活动需要。但从城市经营角度出发,有一个经济利益问题,给教堂一个平方就只有一平方的经济效益,给开发商一个平方就有十个平方的利益。所以宗教场点常常为了争几平方米,多次交涉而无果。
宗教场与所在城市社区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二者需要有一定空间隔离,才能相互不干扰。例如沪西清真寺是1990年在常德路拨地2.5亩就近移地重建的,是文革后上海第一座重建的清真寺,带有典型阿拉伯风格建筑,成为沪西地区的一个亮丽的景观。但在都市化的发展中,周边逐步成为商业区,原有的信众纷纷外迁,贴近造了一圈高楼,现在的寺院变成了一个盆地,寺里的活动又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以至发生了从高楼上向寺内扔猪肉骨头的事件,由此才有现在新的迁移。相反的例子是闵行诸翟的关帝庙的扩建,其虽处于镇中心,但门前有一大块休闲广场和树林,形成了较好的空间间隔。当然,这种情况有时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都市中的宗教场所,山于空间狭小,很难与周围居民小区和商业区完全隔开。相反,有些宗教场所兼为重要旅游景点和市民的休息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反而要与社区密切融合,如上海的神隍庙与豫园地区,龙华寺与龙华庙会等,宗教场所只能是闹中取静。
三、宗教在城市精神建设和心理协调中的积极作用
1.宗教的心理调适作用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都市环境人口密集,个体不断受到物质和社会刺激的冲击,更易产生厌倦、孤独、退缩、焦虑等不良心态。
美国的沃思。也认为,身份、社会距离差异的密集人群拥挤在城市中,形成了个人间的冲突和群体暴力,城市生活方式的高节奏,这些都造成了神经紧张和焦虑,由此需要一种对刺激的“屏蔽”保护,而宗教正是这种“屏蔽”之一。
宗教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理慰藉,消涂焦虑和恐惧。宗教组织内信徒可以相互沟通、关爱,满足人们爱的需要。宗教提倡宽容忍让,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宗教也可以使人对生活中各种烦恼超脱一些,达到心态平衡。宗教还有临终关怀的功能。著名佛学家陈兵把佛教的心理功能归为“十心”即:以正信正见安心,以智慧观心,以方便对治调心,以忏悔洗心,以慈悲庄严心,以喜乐养心,以舍宽心,以忍炼心,以精进励心,以禅定心。伴随此“十心”又有种种具体的修烁方法。
2.对构建城市文明和城市精神的积极作用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币的象征,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曾把上海的城市精神概括为:“海纳百川,服务全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概括了上海所具有的良好的社会公德、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各大宗教教义中的一些积极因素都可以支持和丰富上海的城市精神。以佛教为例,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普度众生”就是一种海纳百川,服务于人类的宽广胸襟。佛教的五戒和精进可以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相通。
四、宗教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宗教如果要在自己信众之外,对社会施加影响,就必须向社会提供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公益服务。公益性是现代社会中宗教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主要渠道。宗教界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助学济贫,救济孤寡病老等。这方面台湾的佛教界是走在前面,如前所述,慈济会和佛光山都是声誉载道。内地的佛教界近年来在这方面也丌始重视起来,玉佛寺在这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称之为“又一张入世名片”:设立“真禅专项帮困基金”、“觉群慈善公益基金”,成立“觉群慈爱功德会”,举办“觉群慈善公益周”,提出“斗行一善,快乐365”,举行义诊、义卖、义演,成立志愿者大队、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慰问特殊病儿等活动。去年汶川地震募集善款530多万元。2009年7月玉佛寺荣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结语客观地讲,中国的城市宗教还存在种种问题,社会上颇有议论,比如什么宗教失位,敛财敛色,追名逐利,什么“华丽的宗教”、“富人的宗教”、“庙堂之上的宗教”或“旅游的教”,宗教的“贵族化”、“商业化”、“政治化”等,宗教界还有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须要宏观大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宗教界的自律和自净。还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涉及的主要是体制内的合法宗教,造成宗教与城市文明不相协调和谐的还有体制外的宗教,如某些非正常宗教活动、邪教以及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等,但这些涉及其他体制上的宏观问题,须另文研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