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经证(1)
人间佛教的经证
目录
一 布施的方法
二 端正的真义
三 戒贪欲
四 戒杀得安隐
五 离八风之患
六 进德之道
七 离人我是非之道
八 救护众生之道
九 精进
十 五种非人
十一 修持之道
十二 吉祥行
十三 获好名声之道
十四 孝顺之益
十五 第一福田
十六 忏悔除罪
十七 忍辱多力
十八 戒妄语
十九 戒瞋
二十0 利益和快乐
二十一 利己利人
二十二 治身
二十三 信心
二十四 戒闻利身
二十五 财富的处理法
二十六 善护口过
二十七 益友和损友
二十八 粗言与善语
二十九 四摄化地
三十0 知足与不知足
三十一 报恩与息怨
三十二 交友
三十三 恶心自贼
三十四 致富之道
三十五 惭愧
三十六 生命的维系
三十七 常富之道
三十八 真智者
三十九 说话的艺术
四十0 修行之道
一 布施的方法
——收录于二十八种经典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二、布施对象的种类
为了使大家便于了解,佛教将布施的对象分成三种:
(一)悲田:即对于困苦之人,我们应该量力而为,悲悯济助。
(二)恩田:即对于父母师长,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报恩。
(三)敬田:即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能得无量福德。
三、布施恶人的方法
至于为非作歹的恶人,我们固然不应舍弃,但是必须具备权巧方便,能够度化对方,否则一味的滥慈悲,其结果不惟自害害他,亦将扩散祸患的深度和广度,乃至整个社曾都会受到波及。例如:不当的布施,徒然助长贪婪和投机的风气;父母给子女金钱吃喝嫖赌,纵容他们行凶作恶,造成问题青少年;遇到歹徒,不但不挺身而出,规过劝善,反而供给所需,助纣为虐……,凡此就像在家里饲养了一头猛兽,只知道给它吃喝,不懂得调伏它的邪念,一旦茁壮,就会危害大众,祸患无穷。所以《大乘理趣六波罹蜜多经》里有一首偈语警惕我们在度化恶人时必须谨慎小心: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四、结 论
一般人都知道布施行善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对象,以致于本末倒置,尤其错用了方法,不但无法收到利生度众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诚为可惜。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方法的运用。
二 端正的真义
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嫉虚饰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法句譬喻经》——
一、世人所求的端正——所谓端正非色如华
端正姝好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因此为了这个色身,许多人不惜花费时间金钱做种种梳洗打扮,装饰严身,甚至美容整形,标新立异。其实端正并不是指色相的华丽俊美,而是一种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二、虚有其表的端正——贪嫉虚饰上言行有违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仅管外表装饰得引人入胜,但是满肚子的邪思妄想,贪瞋嫉妒,表现在语言上,两舌、恶口、绮语,表现在行为上,粗暴、恶行、侵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依然属人所厌恶不齿。
三、由内而外的端正——谓能舍恶根源已断
古人说:「灭于中,形于外。」想要求得端正应该正本清源,从端心正意、断恶修善著手。如果我们能够远离贪欲,顺逆一如,则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威仪庄严的丰姿;如果我们能断除瞋恚,慈悲覆物,自然令人感到安详和敬;如果我们能转化无明,增长菩提,应对得体,一定会显得自在从容,气质高雅。
四、世间第一的端正.慧而无恚是为端正
像道安大师丑僧俊道,虽然在战乱中,多少人拜在他的门下学佛修行;自在居士不施脂粉,善财童子听说她的德声远播,千里迢迢向她请法。所以,具有智慧的人,质直无伪,不会怨天尤人;真诚无私,没有虚狡谄曲。因为智者懂得以美化心灵来庄严色身,自然能赢得大家的崇敬爱戴,可以就是世界上第一端正的人。
三 戒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一、贪欲的起因
贪是众生的通病,在欲界称为欲贪,其性不善,在色界、无色界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能障圣道,二者共为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九结、五钝使之一。《瑜伽师地论》说贪是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得境界、恶行、男女、亲友、资具、后有、无有等十事而生起十种的染著之心,依序为事贪、 见贪 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俱舍论》则依贪著的对境,将贪欲分为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等四种。总而言之,贪欲就是对于五欲六尘求之无厌,而生起染污心性的精神作用,换句话说,贪欲是起因于爱著。
二、贪欲的过患
然而,世间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如果一味地渴爱执著,却无法如愿得到的时候,就会心生忧恼,以致于魂牵梦系,食不下咽,苦不堪言,甚至瞋恚忿恨,怒不可遏,做出终身遗憾的事情,像因为情杀、窃盗、奸淫而入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炽盛所产生的结果吗?
即使能够如愿以偿,贪欲心重的人依然常怀恐惧,因为他们害怕心爱的东西会失去,所以想尽办法保有占据,像朝野人士为了既得利益而争论不休,社会人士为了常保地位而互相倾轧,凡此都是由于恐惧心作祟而造下的恶业,一旦因缘成熟,引生恶果,更是备感痛苦。还有一些人耽著于逸乐,最后弄得自己身败名裂,悔不当初。
在经典里,往往以水、毒、狼、病、使、结、浊、缚等等来形容贪欲的可怖,《法句经》云:「贪欲生忧,贪欲生惧。] 可说是言简义赅地举出贪欲的过患。
三、对治贪欲
比起一些外道呵斥物质世界,赞扬苦修禁欲,佛教采取疏导的方式来对治贪欲,显然更能与时俱进,像小乘行人籍著不净观来断除对色身的执著,大乘行者籍著修习禅定观照离法空寂,了不可得,在作法上尤为积极彻底。
四、无所贪欲
「贪欲本无体,执境便成迷] ,只要我们了达贪欲之虚妄不实,心无妄求,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境界来临,我们都能以正智观察,行无颠倒,自然不会忧悔畏惧。因此《法句经》告诉我们:「无所贪欲,何忧何惧?」
四 戒杀得安隐
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法句经》——
杀生位居十恶、四波罗夷、十重禁戒、五戒、八戒之首,这首偈语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上的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受刑罚,也要全命而归。但是人类却经常忘记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为了满足一时的贪欲,而宰杀畜生,乃至残害同类。黄山谷的偈语:「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将杀生的罪过阐释得极为彻底,《法句经》中的「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则以更平实易懂的方法,让大家都能明了杀生的残忍。
二、消极的戒杀——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大智度论》中,对于戒除杀生,有著具体的说明:「……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馀闭系、鞭打等,是助杀法。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两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三、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用刀杖加害,在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更进一步做到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慈悲的胸怀,才能用正确的观念来待人处世。
四、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里面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归纳如下,并且与杀生的罪业相对比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增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五 离八风之患
利衰和毁誉,称讥和苦乐,斯皆非常法,何足致忧喜。 ——《摩诃僧祗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境界,因为能煽动情绪,让人心动荡不安,所以名之为「八风」 。这首偈语让我们了解「八风」 的本质,进而体悟根本的对治民方。
一、利衰和毁誉
利,即利益,凡有利于我的顺境,称之为利。衰,即衰减,凡有损于我的逆境,称之为衰。其实利与衰岂有一定?、在顺境中,我们往往得意忘形,以致于种下日后失败的原因;在逆境中,我们反而容易觉察自己的疏失,从而谨慎应付,于是再度渐入佳境。《宝王三味念佛直指》卷下第十七品中告示佛子的「十不求行] ,点醒人们执著顺境的迷惘: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创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成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
十、被仰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如果我们能够抱著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论利弊与衰都不会动摇我们的心志。
毁誉也是如此,毁,是在背后以恶言毁谤;誉,是在背后以善言赞誉。当听说别人毁谤我们的时候,应当自省:是否自己做人处事有不圆满的地方?果真有所不周之处,就必须自我改进,反之,心安理得,又何必斤斤计较?当听说别人赞誉我们的时候,除了检讨自己是否实至名归以外,更要心存感谢,继续努力,苟能时时观照自我,就不会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神情而心情浮动。
二、称讥和苦乐
称,即称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者,名之为称,讥,即讥诽,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说明者,名之为讥。
世间上好坏没有一定的标准,以伟人为例,了解他的人奉为神明,不了解他的人视为魔鬼。然而真理究竟不会久藏,因果也不会错失好人,历史上,多少人毁谤佛陀,但无损于佛陀的伟大;耶稣被犹大出卖了,钉在十字架上,更显出他为人牺牲的精神;而一心想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壮志未酬身先死,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却导致国家迅速败亡。凡此无菲说明了只要心中有崇高的理想?讥毁磨难正是我们的逆增上缘,反之,一味地向外攀缘名利,万般荣耀也会成为失败的催化剂。
苦与乐是总括上列境界的感受。遇到恶缘,身心受到逼迫,即是苦;遇到善缘,身心觉得喜悦,即是乐。无论苦也好,乐也好,都是自己的身、口、意业招感所致,所以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大喜过望。因果昭彰,一切操之于已,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力量突破困境,把握现有的善缘,为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
三、斯皆非常法
总之,「诸行无常] ,八风也不能自于其外。一般人害怕无常,其实,无常才能进步,无常才有希望,无常能使凡夫悟道成佛,无常能化干戈为玉帛。因此,什么样的境界来临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能如如不动地接受事实,进而随缘利生,随行度众,改变恶因,广结善缘,则必能有一番光夙霁月的天地。
四、无忧亦无喜
所以,为祸福而忧喜是没有必要的,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古来的祖师大德由于将自己安住在慈心悲愿、般若智慧之中直道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终能成就经世济民的丰功伟业,我们应该效法他们这种任运豁达的胸襟。
六 进德之道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
一、节身慎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节身与慎言是最基本的应世接物之道。节身就是进退得宜,行止合度,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懂得用慈悲的眼眸等视天下众生,用智慧的耳朵倾听苍生的呐喊,用慈悲的口说抚慰苦难有情的语言,用精进的双脚走动各地,弘法利生。
慎言更重要,俗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入六月寒。] 一言足以兴邦,言也可以丧国,所以,嘴巴最容易做功德,嘴巴也最容易造恶业。我们想要立身处世,广结善缘,就不能说粗恶的话,不能说虚妄的话,不能说沮丧的话,不能说过头的话,而应该说慈悲的话,说诚实的话,说鼓励的话,说谦虚的话。
二、守摄其心
经云:「心是一切的主导。] 身口二业都是心念投射出来的结果,只要把心守好,则无事不办。性空庵主有一首偈语形容得很恰当:「学道犹如守禁城,尽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城池是指我们的身体,常常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盗贼所扰乱,其中,心是主帅,如果他能觉醒自己的本来面目,善于调兵遣将,就能使六个原本窈取功德的盗贼,变成坚守岗位的忠臣,在人生的战场上,纵使面对无边的烦恼,也能够无往不利,百战百胜。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观照自己,收摄心念。
三、舍恚行道
我们平常做人处事必须提纲挈领,修行学道也是如此。在诸多心垢之中,以瞋恚最为恶毒。《华严经》云:「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瞋恚,能坏人善事,能破坏感情,能引发祸患,能尽焚功德,总之,瞋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扩大争端,因此摄心行道,首须去除瞋恚。
四、忍辱最强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在历史上,貌不惊人的林肯由于能够忍耐别人的非难挑衅,以幽默的态度从容应付,因而赢得全民的爱戴;浮山法远禅师在学道时忍耐种种耻辱,终于获得寺主的器重,传授衣钵,驻锡一方,道风远播。因此忍辱并非懦弱退缩,而是在养深积厚中承担责任,其所蕴含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法集经》中曾提及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骂,如空谷之应答从响,能得「如响平等智力]。
二、能忍所打,如明镜之印现众像,能得一镜像平等智力]。
三、能忍所恼,视其为虚幻不实之物,能得「如幻平等智力」 。
四、能忍所瞋,能得「内清净平等智力]。
五、能忍八法,能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 。
六、烦恼不染,能得「集因缘平等智力] 。
《法句经》这首偈语,从节身到忍辱,虽是寥寥数句,却循序渐近地指出人生的通路,足以让我们在万丈红尘中安身立命。
七 离人我是非之道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
——《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 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已无利,甚且造成社会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彼此和乐相处,共创安康的家园,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
二、不观是非
在大众中生活,难免会接触到是非,如果我们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让是非连在心中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是非自然就会消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起惑造业,招致无边的痛苦。
三、自观身行
所以佛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养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四、谛观正法
如何自观身行呢?我们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如若不然,宁可正而不足,不能斜而有馀。何谓正法?一心制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三学增上是正法,四摄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九品念佛、十愿圆成都是正法。《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惟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康庄的人生大道。
八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 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 、「大悲为根本] 、「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馀善生。] 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 。《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1、观众生之所依怙、2、观众生根性不调顺、3、观众生缺乏善根、4、观众生是夜昏眠、5、观众生行诸不善法、6、观众生为欲所缚、7、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8、观众生是婴疾苦、9、观众生不欲行善法、10、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 令一切众生皆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 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
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已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九 精进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善生经》
一、精进的意义
贪逸恶劳是人的通病。由于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畏缩,尤有甚者,怨天尤人,不但对于前途毫无助益,反而起惑造业,空费大好光阴,宁非可惜!对治之道无他,唯佛法中的「精进] 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何谓精进?简而言之,精,即纯而不杂;进,即前而不退。唯有专心一意,勇猛向前,才能建成目标。
二、精进的内容
一般人为了求得功名富贵,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样的努力,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罪业,为社会造成更多的祸害。佛教所提倡的「精进] ,具有下列完备的内容,故能自利利人,福国利民:
一、披甲精进。人生的不安与痛苦,都是由烦恼而来,由于这些烦恼习气根深蒂固,我们必须像勇敢的战士一样,执持戒定慧的矛戟,冲锋陷阵,才能降伏魔军,得胜而还。
二、摄善精进。去恶有如除草剪枝,固然应该务求尽净,修善则好比灌溉施肥,也必须时时用心,才能使菩提幼苗茁壮成长。
三、利乐精进。众生于长夜苦海中轮回流转,我们应该效法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于一切时,一切处,普利有情,永不疲厌。
三、精进的态度
我们应该如何精进修持,才能断除无边烦恼,摄化无边众生呢?偈语里说「不计寒暑,朝夕勤修] ,指的就是:一、要有坚定的决心,不因气候的变化而影响工作,不因情绪的低落而忘记初心,不因环境的动荡而动摇己志,不因身体的倦怠而籍口休息。二、要有耐久的恒心,必须用心观照,念兹在兹,例如:当决定断除瞋恚时,二六时中都要提醒自己修慈悲观,行忍辱行;当发心广结善缘时,从早到晚,都要勤于为人服务,给人欢喜。
四、精进的利益
精进的利益不胜枚举,《善生经》举出下列二点:
一、成就事业:滴水常流,则能穿石;不断钻木,可以取火。懂得牺牲奉献,勤奋努力的人,必定能够突破一切难关,开创远大的事业。
二、至终无忧:勤于修道,未生之善,令其速生;已生之善,令其增长;未生之恶,令其不生;已生之恶,令其速断。苟能坚持其心,于五欲不贪不拒,于生死不怕不离,必能破灭众魔,无忧无恼。所以在佛法中,六度以精进为主,无论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都必须精进,才能完成波罗蜜。
十 五种非人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扭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染。因此,反过来说,做人应该具备下列四种基本条件:
一、随喜结缘
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著「缘」 来维持,因此,人必须懂得结缘。结缘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财物结缘,用言语结缘,用力量结缘,用智慧结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以表情结缘,还要有一颗随喜的心。有一种人在大家欢喜同乐的时候,总是在一旁冷眼观看,不喜不笑,这种人连些微快乐都吝于布施,那里还算是人呢?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不但应该随众随喜,还必须广结善缘,与大家携手共创一个和乐的社会。
二、慈悲应世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又说:当路人看到孩童掉落井中,第一件事就想到如何去救他,而不是考虑他是不是我的孩子。这种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表现。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不能发起一点同情心给予对方一臂之力,就不像一个人。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但应该帮助同类,更要体会物我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才不愧为万物之灵。
三、闻过能改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知道反省改过,懂得求取进步。古德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还没有到达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地,必定会有缺点过失,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指正时,应该欢喜接受,但是有一种人不但不知道回头转身,甚至推诿塞责,迁怒别人,这种人不求进步,不算是个人。浪子回头,万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有闻过则喜,改往修来的人,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四、与人为善
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一日千里,是靠著无数人的心血智慧共同成就。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不知道集体创造的美妙,听到别人做好事,不但不给予助力,反而讥讽毁谤,想尽办法把对方打倒,这种人对于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贡献,反而有害,那里还像个人呢?是人,就必须随喜赞叹,与人为善,为造福世界而彼此合作,团结一致。人道若有亏,一味妄求佛道,无异缘木求鱼,我们应该时时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能远离「非人」 之过。
十一 修持之道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坛经》——
一、心平何劳持戒
一般人听到持戒,总是心生畏惧,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其实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别人,让自己得以获取真正的自由,像监狱里做奸犯科的人那一个不是因为犯了五戒而身陷囹圄。持戒最重要在摄心,如果我们能了悟生佛平等、凡圣不二、顺逆一如、事理无碍的道理,抱持一颗平等的慈悲心来看待世间万象,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大小,没有纠纷,没有瞋恼,行为自然就不会逾越规矩。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并不是教我们不必持守戒律,而是直指方寸,从根本的问题上解脱人类的苦恼。
二、行直何用参禅
行,指身、口、意三业。随著物质文明的进步神速,人类的六根门头不停向外攀缘,造成心灵的越发枯竭,现代人开始觉醒今是昨非,籍著参禅打坐来找回自性,已然蔚为风尚。但是磨砖不能成镜,枯坐也无法成佛,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惟有意不颠倒,身不妄动,口不乱说,不为富贵所淫,不为感情所惑,不为威武所屈,不为权位所诱,直道而行,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将「禅」真正落实在生活上,所以惠能大师说「行直何用参禅」。
三、恩则孝养父母
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丘,慈母恩深如海洋。」又说:「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尽于一劫,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与世间上仅报答此世父母的孝道比起来,佛教因为能洞察三世因缘,所以主张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的众生,以使累劫父母亲眷都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可以看出佛教所提倡的孝道最为究竟。
四、义则上下相怜
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因为尽忠守义而流芳百世的事迹不胜枚举,佛教则主张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别,以彼此怜惜体谅的精神来促进人我和谐,以互相尊重包容的雅量来增进社会团结,以四无量心来利济有情,以六度万行来造福大众。像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救五百位商人而宁犯杀戒,富楼那尊者的为法忘躯,摩诃男为救同族而舍身成仁,智实大师为佛教慧命而抗章不屈,法冲法师冒死护僧,印简法师虽遇兵难而不离常住……,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布施一己之身命、财产,更重要的是,百姓的身家性命因他们的奉献而获得平安,乃至大众的法身慧命也因他们的牺牲而长存千古,可说将「义」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十二 吉祥行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
一、智者居世间
这是个一半一半的世间,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智者一半,愚者一半……。智慧的人在世间上经常创造幸福安乐,让大家共同享受;愚痴的人在世间上不时制造纷争动乱,把整个社会弄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但是,愚痴的人并不是没有知识,中国的「痴」字是在「知」的上面加了一个「病」字头,将「痴」的意义诠释得十分传神:世间上的知识有了毛病,就是所谓的「愚痴」。
世间上的知识为什么会有毛病呢?因为世间上的知识是有漏的,是从外在的现象来认知片面的世界,所以利害参半,像科学技术造就了人类文明,却也掀起了残酷的战争,杀害无数的生灵。惟有佛法的般若是无漏的智慧,是去除私欲我执以后,从内心来体悟整体的世界,因此能面面俱到,离过绝非,应用万端,无有穷尽。
二、常习吉祥行
我们应如何才能获得般若智慧呢?经典上告诉我们:
一、要广修三学:众生的愚痴可以分成见解上的愚痴与思想上的愚痴两大类。见解上的愚痴有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等五种,思想上的愚痴有贪、瞋、痴、慢、疑等五种。想要远离愚痴,就必须广修戒、定、慧三学。戒学,指防止身、口、意之恶的戒律,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定之法,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经云: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又约三藏而言,经藏诠显定学,律藏诠显戒学,论藏诠显慧学;约六度而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所以三学有互相关联,我们应广为学习,不可偏废。
二、要多闻正法:耳闻有通、圆、常三种殊胜功德,是其他五根所不及,所以佛陀经常劝世人要多闻正法,但光靠多闻薰习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加以思惟抉择,并且与定心相应,才能泯除我法二执,如宝观照诸法,此乃所谓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是每位行者从发心到现证必经的三个阶段。
三、自致成慧见
欲得般若智慧亲证诸法宝相,岂是易事,但非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训练自己渐渐从小悟到大悟,从止观到修证。以各个宗派而言,对于智慧的修证,均各有其独到的特色,例如:天坛宗以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来说明圣者证道的层次。唯识宗则以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来说明转识成智的道理。不论自己的根机适应那一种法门,我们都应该抱持著自制自发、自悟自教的态度来实践,才能致成慧见,自他受用。
四、是为最吉祥
般若智慧如何能达到自他受用呢?
一、约自利而言,般若智慧可以让我们照见诸法皆空,远离颠倒妄想,无颠倒妄想,自然能度一切苦厄。
二、约利他而言,般若智慧可以让我们度行六度万行,利乐一切众生。六度中,以般若为正行,馀五度为助行,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实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必须有般若智慧去观察简择,才不致盲修瞎练,弘法利生也必须具备般若智慧,才不致以盲引盲,误人慧命。
般若智慧对于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偈云:「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十三 获好名声之道
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六波罗蜜经》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这首偈语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
一、不说他人过
一个有修行的人应该抱持「观德莫观失] 的心态来待人处事。如果我们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一旦这些坏话传给当事人知道,不仅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也与别人结下恶缘。即使我们有心劝告别人,也应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破坏性的批评,否则将会惹人生厌。修行并不一定是到寺院里打坐拜佛,其实我们的嘴巴最容易做功德,随时给人欢喜,说鼓励的话,说赞美的话,就是最好的修行。「敬人者,人恒敬之。] 想要得到令名,首须修口,不但不说他人的长短过失,更要存恭敬心,常说好话。
二、亦不称己德
对于别人,我们要经常给予鼓励赞美,对于自己,反倒应该多一些要求,切忌自鸣得意,宣扬己德。既然身而为人,把人做好就是我们的本份,所以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须自我称赞。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德修业之道在于经常反省自己,不但不应称己德行,反而应该至诚地检讨缺失,发露忏悔。倘能不断地改过进步,不需要自我宣傅,自然会德声远播,广招来者。
三、智照无自他
有智慧的人则能进一步翻照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不但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著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堕;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因此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图名却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
四、结 论
「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 ,想要求得荣誉,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愿意挺身而出,为大众牺牲服务。能够发心奉献,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自赞毁他不但不能如己所愿,反而败德伤名,得不偿失。世间上一切现成,只看我们如何修心、修口、修身。
十四 孝顺之益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
——《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
一、肩担父母,绕须弥山,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遭饥馑劫,脔割碎坏,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三、手执利刃,剜眼供佛,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思。
四、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五、百千刀戟,刺于己身,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六、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七、吞热铁丸,遍身焦烂,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孝顺父母的方法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 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甘旨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一、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二、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始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
三、孝顺父母的果报
一、现世流布大名称:孝顺父母的人不但孝名远播,而且因为具有下列特点,所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赞誉:
1、能进德修业:孝顺父母的人为免父母担忧,必定行事正派,操守严谨。
2、能治理家庭:所谓「言教不如身教] ,在家中能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堪为子孙亲眷的榜样,家庭自然充满和敬的气氛。
3、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 对于父母能感恩图报的人,往往能进一步以笃实诚敬的态度对待他人。
4、能尽忠职守:孝顺父母的人深恐事业无成,让父母蒙羞饥馁,所以做任何事都会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实践孝亲感恩的人不但能获得善名美誉,连诸天也都会为之感动,经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 中国历史上因为孝行而感得草木土石助成善举的事迹也为数不少,古德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孝之极至,就是诚。只要有诚心,无事不办。
二、未来福报转无量:种好因,自然得善果。《涅槃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为佛陀于无量阿僧祗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所以今世才会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可见孝行感果之殊胜,展转无有穷尽。
孝顺父母,不但今世常为人天之所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之因,所以《大方便佛报恩经》说:「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
四、结 论
孝顺父母不但对个人现在、未来有莫大利益,对于社稷更具有安定作用,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乃至做到佛教所说的大孝、至孝,则国富民强,世界安乐是指日可待之事。
十五 第一福田
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善恶有所应,如种果获实.
——《佛说生经》——
一、瞻病的必要
人吃五谷杂粮,谁无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尝谓「诸苦之中,病苦为深;作福之中,省病为最] 。因为人一旦生病了,由于身体的痛苦,往往使得内心寂寥脆弱,易生烦恼,这时最需要仰仗他人给予粥药的照顾,语言的安慰鼓励,以坚固其信心,使萝幻之躯得保安康。
二、瞻病的方法
看护病者应具正确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反更使病情益加沈重。如何是正确的瞻病法呢?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令病人迅速康复:
一、分别良医:能分辨医生的医术、医德高明与否。
二、亦不懈怠:先起后卧,以勇猛心看顾病者,为其拭洗浣衣,洒扫住处,极令清净。
三、恒善言谈:多与病人交谈,说安慰、鼓励的言语,使病者去除寂寞,得获人情的温暖而坚强振作。
四、少于睡眠:不贪睡眠,随时注意病者所需,给予满足。
五、以法供养:不贪饮食,为病人说法,使病人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而能淡然处之。
若能成就上述五法,照顾病人,病者必能早日重获康健的快乐。
三、瞻病的果报
布施犹如播种,要想有好的收成,先要有一块好的福田。《大般涅槃经》卷中说:「若有施主,施于病人,及看病者,斯则名为满足大施。」 又《梵網经》卷下说: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因为看护病人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未来的希求也会如愿以尝。
《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佛陀虽然已经果德圆满,但其爱护众生的悲心像流水长河一般,因此依然降尊就卑为其生病的弟子拭身不净,浣衣晒乾,洒扫环境,爱语安慰,使他们得到依怙。唐代悟达国师,在其尚是云水僧时,途经京师,见一西域异僧迦诺迦尊者、身患恶病,无人理睬,于是耐心为其擦洗敷药,并照顾其疾病。后尝于懿宗时,膝生人面疮,幸遇尊者,报以解冤消业。又玄奘大师,在四川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寺中疗疾,并施与衣服饮食。病者惭愧,乃授法师《般若心经》。由是之故,日后玄奘大师西行,临危之际,幸得此经之助而解厄。
所以古德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善恶果报亦如此。」世间上无论善、恶事都有报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不变的真理。
四、结 论
谚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又《生经》云:「善恶有对,罪福有报,恩生往返,义绝稀疏。」人生无常,你我都难免病苦诸厄,所以,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健康的人应长怀恻隐之心,对于那些有苦难疾厄的人,要主动路予问候关怀。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仁慈,就先要对别人仁慈;未来想得到幸福美满的前途,就要多播种一些幸福美满的种子。如《生经》说:「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善恶有报应,如种果获实。」
十六 忏悔除罪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一、罪性本空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无时不在造作罪业。身体所造的罪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说所造的罪业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意所造的罪过如贪欲、瞋恚、愚痴。这些罪业在事相上虽然存在,但是在本性上却是没有的,经云:「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不过是一时的沾染滞缚而已,若能以般若智慧的阳光去观照它,自然能够融化消除。因此,我们要时时至心忏悔身、口、意的罪业,从行为与心理上痛改前非。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二、忏悔的意义
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经云:「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又《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忏;故称忏悔。」所以,忏悔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因为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导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樱珞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四十二章经》说:「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该舍得道也。」《菜根谭经》里说: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还能增长善根。
三、忏悔的方法
忏悔的方法,依各经所载,有多种分类。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汝今应当身心忏悔:身者,杀、盗、淫;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技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离无不经历。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因此,本经提出「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
一、忏悔眼: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尽诸不善业。
二、忏悔耳:耳根闻乱声,坏乱和台义,由是起狂乱,犹如痴猿猴,但当诵大乘,观法空无相,永尽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三、忏悔鼻:鼻根著诸香,随染起诸触,如此狂惑鼻,随染生诸尘,若诵大乘经,观法如实际,永离诸恶业,后世不复生。
四、忏悔舌:舌根起五种,恶口不善业,若欲自调顺,应勤修慈心,思法真寂义,无许分别相。
五、忏悔心:心根如猿猴,无有暂停时,若欲折伏者,当勤诵大乘,念佛大觉身,力无畏所成。
六、忏悔身: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六贼游戏中,自在无挂碍,若欲灭此恶,永离诸尘劳,常处涅槃城,安乐心恬泊,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
这是就由读诵大乘经典,思维第﹂甚深空法,得忏除六情根所造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经典上常将六根比喻为六贼,昼夜攀缘外境,造作诸恶,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所以我们要至心忏悔六根,使六根的贼性去除,一一修正而为慈悲的眼、耳、鼻、舌、身、意。
四、结 论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祛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洒脱自在。
十七 忍辱多力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所以,《罗云忍辱经》说:「忍之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又《法句经》说:「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忍是一种认知、承担、处理、认同、负责、牺牲、定力。忍是一种大勇、大无畏、大智慧。经典中关于忍辱的阐释很多,例如《贤劫经》所载,就有一百种之多。《优婆塞戒经》说:「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作能作,名出世忍。」 简单的说,忍有四种真义:
一、遭恶骂时默而不报:以沈默折服恶口。
二、遇打击时心能平静:以心平气和赢千秋事业。
三、受嫉恨时以慈对待:以慈悲心消弭怀恨嫉妒。
四、有毁谤时感念其德:以感念恩德彰显道德涵养。
三、忍辱的方法
据《瑜珈师地论》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在佛法中的忍、是很高的菩萨道。如寒山大师说:「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佛遣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任,就要先学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那么,要如何忍呢?
忍,不要用力,要用力去忍的忍,是不会长久的。有力者,「先忍之于口] ,不在语言上和人计较;「再忍之于面﹂,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后忍之于心] ,以慈悲心、平等心包容怨恨、差别。所以,忍辱者能增长其力,养成平等互融之心境。
四、忍辱的功用
忍辱的功用有四:
一、忍辱能息怨:《出曜经》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 人能于横辱之来,全以慈愍行之,不为所动,恶自息灭,如火燃虚空,薪尽火息,虚空不坏,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恶人。护《贤德经·羼提波梨品》载,过去久违劫时,印度波罗奈国迦叶王在位,有仙人羼提波梨居住山林,修忍辱行。王因女色故,截断仙人手足、耳鼻等,仙人忍之,并悲愍发愿成佛后先度王等,王遂忏悔而供养之。因此,「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
二、惟忍辱可怙:世间上,「忍] 是众生唯一的依怙。《罗云忍辱经》说:「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
三、忍辱得众善:忍辱是一种阴德,可以增长福报。《大集经·月藏分》载,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忍能显众生,忍能作亲友,忍增美名誉,忍为世所爱,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照于世间,忍得诸欲乐,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及以除忧恼,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属,忍招诸胜报,忍能趣善道,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忍能息诸怨,不害于众生,忍能离偷盗,忍能舍淫欲,忍能止妄语,两舌绮恶言,忍能除贪瞋、及离邪见意,忍力成施戒,精进及禅那,般若波罗蜜,能满此六度。
四、忍是菩提因: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罗云忍辱经》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 又《优婆塞戒经》说:「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瞋,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悯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辱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忍辱有如是功德,故《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十八 戒妄语
欺为众恶本,自绝善行业,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
——《佛说须赖经》——
一、言语常至城
「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说话不诚实,信用破产,就如同车无輗軏,到处行不通。因此,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又《宝女所问经》说:「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诳一切众生。」所以,吾人应学菩萨,常怀至诚待人,乃能为人敬重,成就道业。
二、妄语的过患
妄语,又称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是十恶之一。是以欺人为目的而说之不真实语。一个人只要蓄意说了一次妄语,必会有第二次、……,乃至无数次的谎言,以掩饰先前的虚妄。甚至为了自圆其说,无所不用其极,算计别人,以替自己脱罪。于是陷入罪恶的渊薮,恼害一切众生,从此善事不得成就,失却功德。正如《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说:「妄语言说者,恼一切众生。彼常如黑暗,有命亦同死。语刀自割舌,何云舌不堕?若妄语言说,则失实功德。若人妄语说,口中有毒蛇。刀在口中住,炎火口中燃。口中毒是毒,蛇上毒非毒。口毒坏众生,命终堕地狱。若人妄语说,自口中出脓。舌则是泥浊,舌亦如炽火。此如是羂缚,地狱之前使,破坏法桥等,皆是妄语过。」又如《地狱品》说:「莫作妄语说!一切恶因缘,能系缚生死!善道不可见,二世不饶益,一切相憎恶。妄语者能令,一切法空旷,若人即生时,口中有大斧,如是能自割。所谓妄语说,一切恶之幡,一切恶处绳。痴暗之藏处。」
三、妄语的果报
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并有十种恶报:1、口气常臭。2、善神远之,非人得便。3、虽有实语,人不信受。4、智人谋议,常不参豫。5、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6、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7、常多忧愁。8、种诽谤业因缘。9、身坏命终,当堕地狱。10、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四、护口修善言
实言有如甘露,妄语好比毒药,此甘露及毒药,皆在吾人舌中。妄语不自利,也无益于他人。若自他不乐,徒自受苦痛,为何还要说妄语呢?佛陀过去五百世未曾说过妄语,而修得广长舌相。所以,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说法利乐众生,为众生所尊敬、信仰。因此,我们应如《宝女所问经·问慧品》所说:「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以珍宝具足货业而欺虚言,不以父母亲族贪财惜宝而两舌也。」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口诵佛名、口宣教化、口说善事、口语诚实。
十九 戒瞋
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杂阿含经》——
一、瞋心的起因
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据《俱舍论》、《成唯识论》载,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都是以瞋的部分为体,是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五盖、五钝使之一。
瞋有三种相,即:
一、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
二、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
三、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瞋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的对境所生起;相反地,瞋则从不顺心,即逆己的对境而产生。
二、瞋心的过患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法苑珠林》亦云:「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由是可知,瞋是修学佛道上最大的障害。因此,经论中常告诫之,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人。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大智度论》亦载:「当观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
三、瞋心的果报
据《地持论》载,身苦多瞋恚,死后当堕于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常为一切求其长短:因前世瞋恼,不能含容,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亦为他人恼害之。
四、瞋心的对治
瞋之为害,具说难尽;要获得安稳无忧,唯有杀瞋。如《大智度论》载,「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那么,要如何对治瞋心呢?《正法念处经》载,能忍之人,则具第一善心。能舍瞋恚,即为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于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具足一切功德,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
又《摄论》载,由观五义可以去除瞋恚:
一、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
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
三、观唯法无众生,有何能损及所损?
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
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
总而言之,对治瞋心的方法,不外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来化解之,这犹如「赠礼不受,物归原主」,也就是所谓「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二十0 利益和快乐
无疾第一利,知足第二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 《太子瑞应本起经》——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见解偏差,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有钱才是富有,因此做了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上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可贵。因此,《太子瑞应本起经》说:
一、无病第一利
世间上什么最好?就是不生病。平时我们不觉得健康可贵,可是一旦有了病痛,如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不但自己苦恼,也影响亲朋好友为我们担忧。因此,「健康是第一财富」,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拥有天下的财宝、旷世的才华,也无法发挥其功用。
《佛医经》载,一个人得病有十种因缘:1、久坐不饭,2、食无贷,3、忧愁,4、疲极,5、淫妷,巳、瞋恚,7、忍大便,8、忍小便,9、制上风,10、制下风。又《心地观经》说:「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多注意身体的保健。
身体的病痛固然让我们产生苦恼,而心理的毛病,更是使我们昼夜不得安宁。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瞋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痛。更何况心是主宰者,如一国之君操纵著一切,是永远存在的,一旦被贪瞋痴慢的病侵蚀,成为病心、坏心,将轮转到地狱或畜牲,受大苦痛。因此,这永远存在的心要好好的爱护它,时时用真理和慈悲的法水来调伏它。所以,身心健全无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二、知足第一富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由于有私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厌。有的人贪求过多,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摄取,而误蹈法網,身陷囹圄。所以过份的贪取,无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之前,已饱受痛苦煎熬了。因此,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春秋时代的齐国隐士黔娄,穷得去世时,布不足以蔽其身,然其一生高风亮节,坚决不仕。宋朝的林逋,放旷山林,不求名利,独居西湖孤山,留下梅妻鹤子的佳话。唐朝大梅法常禅师,以荷叶为衣,松子为实,自得其乐。近代的弘一大师,一生以弘扬律宗为业,一条毛巾使用十教年,破烂不湛,仍然爱惜有加,不以为苦。
所以,世间上谁是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财产,拥有房屋数百间、土地几百甲、几干甲就是富有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