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发展困境的深思——神权与王权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发展困境的深思——神权与王权的矛盾

  自从汉明帝梦佛,白马驮经至长安开始,佛法东来,经过扎根华夏,生长开花,繁茂果熟的历程,到现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其中几多曲折的发展历程让人深思。佛教在东土的兴衰当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处理好这对矛盾有利于佛教的发展,有利于王权的巩固,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着炎黄子孙的福祉。

  《圣经》有句名言“一人不侍二主”,神州大地有几个主呢?西天有如来佛,紫禁城里有真龙天子,华夏子民该听谁的?玉轴舒卷,黄绸展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旨令下,谁敢不听?否则脑袋搬家啊!人天师表,三生慈父,如来法力广大无边,谁敢不听?否则永堕地狱,万劫不复!可怜的子民啊,手足无措,诚惶诚恐,到底要脑袋还是保灵魂呢?

  在远古的宗法社会里,王权与族权和神权是统一的,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家庭血缘为纽带,以人伦亲疏为权力秩序。原始的宗教只有鬼神,鬼神是已故先人们的灵魂,所谓“殷人尚鬼,率民以祀神”。什么是天?统领鬼神的宗主曰天。什么是天子,天之儿子曰天子,天子一人顶天立地,介于人神之间,上达民情,下通神令。天子既是神权的化身又是政权的代表,既有消灭肉身的权力又有禁锢灵魂的力量,泱泱华夏唯其马首是瞻。

  “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逐一更替,宗法社会土崩瓦解,原始宗教随之没落。东汉年间,明帝夜梦金甲神人飞于殿前,问于群臣,一臣答曰“西土有神,号曰佛,能飞行变化,放光动地,是佛无谬也”,于是遣人西域求法,白马驮经至长安。从此佛法扎根华夏,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不懈努力,神州大地,佛花遍地开,佛果遍地结,儒道之九州几为净土之佛国。佛之教言深入人心,每遇疑难必问于僧,每逢劫难必求于佛,至此庙宇庄严,香烟鼎盛。

  紫禁城里的真龙天子坐不住冷板凳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我的拳拳子民变为一副副冷脸,至高无上的天子哪还有人顶礼膜拜,华夏的重心不在紫禁城的龙椅之上,而在西天如来的莲花座里。这还了得!从此王权与神权矛盾冲突展开了,斗争此起彼伏。

  王权与神权矛盾突出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物质性的税负问题,随着佛教的繁荣昌盛,需要修建大量的庄严庙宇,需要雕刻镂画众多的艺术珍品,需要翻译大量的天竺经书。或名山修庙,或大泽建寺,不知多少财富转运至高山大泽,全都献给庙堂,成就了庄严辉煌的宝殿,多令仓禀空虚,府库耗散;或劈山雕像, 或凿岩镂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知多少能工巧匠隐遁深山,一生的心血全付与佛法,浇灌出多少艺术奇葩,致使朝廷工匠奇缺,宫廷雕砌无人修补;或翻译经典,或立论著疏,多少骚人墨客,仁人志士,埋首汗青,集结了汗牛充栋的大藏经,致使朝堂之上,翰林之内找不到一人书写诏书!这样“鸾鸟凤凰日益远兮,燕雀乌巢堂坛矣”的局面,皇帝老儿岂能坐得安稳?再说很多大型寺庙,占据广袤山泽,拥有大片良田,出家之众成百上千,上与士大夫遥相呼应,下与老百姓盘根错节,其势可拒州官县府,当权者岂能放心?如果人力物力都在奉佛,那么入则后宫佳丽三千,出则羽林护卫十万的王权庞大开支谁来承担?毕竟财源有限!

  其次是精神性的民心背向问题,华夏同胞,入则三跪九拜于佛前,出则一心一意念佛陀,佛为人天师表,三生慈父,一字一句皆甘露,一言一行皆准绳。紫禁城里的皇帝老儿即使龙袍加身,也无半点龙气,活似绫罗绸缎包裹下的宠物,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从《沙门不敬王者论》和《沙门必敬王者论》的争论可见一斑。嗜杀成性的老家伙,阴险毒辣的侩子手,终于龙颜大怒,心中暗道“一群混账,不给点颜色你看,岂能识的我的厉害,难道你们忘了我鸣镝射父的残忍,杀兄逼父的歹毒,我无所不用其极啊”。

  首先鼓动御用文人拿起笔杆子舞文弄墨,先有《沙门必敬王者》后有韩愈的《劈佛论》,更不用谈宋明的理学了,这些不痛不痒的招数之后,皇帝老儿亲自上阵了,从唐武宗的灭佛,到邕武帝的禁佛,直到文革的毁庙烧佛;从强令僧尼还俗,到没收寺庙的财产,种种的打击,真令佛法奄奄一息了。佛教在中国开始于东汉,鼎盛于隋唐,没落于明清,这个发展变化的轨迹明显的看出与王权的斗争有关。

  这场神权与王权的斗争我们怎样看待呢?首先从王权方面来讲,“荡尽天下之肝脑,博我一人之产业”的专制政权,自古以来,无论历朝历代,无论姓张姓李,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真实的写照,只顾自己欲壑难平,哪管苍生饿殍遍野。中国历来有这样的统治传统,正如晋惠帝,天下饥荒,大臣向他报告说:“天下饥荒人民没有饭吃怎么办?”,他一本正经的回答说:“没有饭吃不要紧,可以叫他们吃肉”,如果政权不丢在这种人的手里,不觉得奇怪吗?统治者要过穷奢极欲的生活,从酒池肉林到冲天鹿台,从隋炀帝巡幸江都到康熙帝的南巡,无一不是刮尽民脂民膏成其淫欲之私。四海之广,庶民之众,倾尽家财也不够统治者这样挥霍。为什么统治者不知道自身检点,节约开支,与民休息呢?而怪罪于佛教发展对财富需求呢?

  再说民心背向,统治者从来都是视人民如草芥,把天下臣民都当成他们的奴隶,哪知关心人们的疾苦,更遑论民权、民生的思想了。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对统治者的一次次期望,随之希望一个个的破灭,谁也不会寄望于紫禁城了。佛陀宣扬人人平等,提倡大乘济度,兴无缘之大慈,起同体之大悲,舍己为人,为法忘身,给下层疾苦百姓极大的安慰。再说佛教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很符合老百姓的利益,极易在老百姓中引起反响,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自然民心趋向灵鹫山,背向紫禁城。本来,随着佛教思想的引入,完全可以推动中国政治的伟大变革,如果统治者反观自照,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统治思想,缓和接济矛盾,公平分配朝野利益,岂不是炎黄子孙的福气吗?但是很可悲,统治者没有反观自照,不可一世的骄狂作风没有改变,只懂得职责别人,哪里知道反观自己,统治这自私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泥沙,迁怒于佛教的发展,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我们再从佛教自身来思考。首先,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植根中国,必须进行本土化,否则“水土不服”不能生长,中国佛教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禅宗,本土化程度相当高,所以影响范围特别广,影响力特别大。但是其它的宗派就不如禅宗这样本土化程度高,有的宗派甚至基本保留了刚传来时的基本模样,所以发展较缓,影响不大。

  其次,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偏差,比如,是否必要修建庄严华丽的庙宇,是否需要大肆宣扬布施的功德,因为这些都会涉及财富的分配,会与其它势力产生经济利益上的直接冲突。这些表面的功夫是否代表佛法的真谛呢?难道佛法的真谛就是庄严华丽的庙宇,精雕细刻的法器吗?当然有人会说:“这些表象都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没有庙宇,没有了佛像、法器,去哪里找出家人呢?这些都没有了,常住三宝不就没有了吗,佛法不就灭亡了吗?”。他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应当提倡庄严适可而止,布施量力而行。分清佛法的主次,重点放在佛法的修持、人才的培养等内涵上,其次才是庄严修饰等外在表象上。至于布施有无功德,在达摩大师与梁武帝的对话中有精彩的论述,我就不想再谈了。毕竟财为养命之源,一涉利益,是非蜂起啊!如果少一分财产涉及,就少一起是非纷争,与王权的矛盾就缓和一步。

  最后,在佛教与王权的关系上,我们尽量保持中立,不与王权争锋,不参与政治,也不能成为王权的附庸,为王权的利益摇旗呐喊,那样虽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憧憬,但最终会被民众唾弃,加速自己的灭亡。在这方面,中国佛教做得很好,历来与王权都有距离,没有做过引火烧身的愚蠢之事。

  看看别的国家或地区,多有政教合一的例子,比如西藏,比如阿拉伯世界,我国能不走政教合一的路子呢?肯定不能,因为中国地广人多,宗教信仰复杂多样,民族问题又会掺杂其中,那样必然导致各宗教势力之间,同一宗教不同派别之间真乱不休,这绝非华夏之福。道友们,应当发掘我们的智慧,处理好这些矛盾,使佛法兴盛起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