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论理学开山周敦颐的学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宋志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理学开山周敦颐的学术特色

  宋志明

  [摘要]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三个基本特色。他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以“孔颜之乐”为价值目标。

  [关键词]周敦颐;爱莲说;无极而太极;孔颜之乐

  [中图分类号]B2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4-0099-03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他在庐山莲花峰下濂溪畔筑“濂溪书屋”,并多年在此研习学问,学者称他为“濂溪先生”,称他创立的理学学派为“濂学”。曾任郴州郴县令、大理寺丞、国子博士、虔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等低级官职。他是一位有原创力的哲学家,除了早年接受过舅父郑向的调教外,再也未正式地拜过老师。潘兴嗣在《仙居县太君郑氏墓志铭》中写道:“敦颐幼孤,自立好学不群。”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编为《周子全书》。在明代,《太极图说》和《通书》被收入《性理大全》第一至三卷。在清代,被置于乾隆御纂《性理精义》的卷首,“颁于学宫”,规定为学子的必读之书。周敦颐独辟蹊径,开辟了宋明理学这一新的学术方向。笔者认为,他的学术思想特色可以概括为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这样三点。

  一 出佛入儒:爱莲说

  周敦颐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写道: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乏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濂溪先生全集》卷八)

  “莲花”经常出现在佛教的典籍中。据说佛祖降生后,每走一步都留下一朵莲花。佛祖的座位,叫做“莲花宝座”或“莲台”。佛祖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这种结跏跌坐的姿势,叫做“莲花坐势”。佛祖的眼睛,叫做“莲眼”;手叫“莲花手”;据说佛祖胸中有八叶心莲花,故称为“莲宫”,简直可以说莲花就是佛的化身。由此引申开来,佛教庙宇,可以叫做“莲刹”;念佛的佛教徒,可以称为“莲胎”;僧尼袈裟,可以称“莲花衣”。夸奖那些善于讲经的法师,可以用“舌生莲花”来形容;夸奖苦行得乐的僧人,可以用“归宅生莲”来形容。《阿弥陀经》写道:“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而西方极乐世界又称为“莲邦”,净土宗又称为“莲宗”,《法华经》的全称则是《妙法莲花经》。在佛教中,经常以莲花喻佛,借以表示清净无染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周敦颐写《爱莲说》,无疑受到佛教的影响。他借用莲花。表征高尚圣洁的精神境界,在这一点上,与佛教的意思是相近的;不过,他不再像佛教那样用来表征净土世界。他并不以莲花喻佛,而是以莲花喻儒。佛教以莲花喻佛,突出彼岸性,倡导出世主义的价值导向。按照佛教的说法,莲花乃是彼岸世界中的圣物,真而不实,清净无染;它似乎是无根之花,不必以现实世界为土壤。周敦颐以莲花喻儒,把它从彼岸世界移植到此岸世界,突出它的此岸性,倡导人世主义的价值导向。在他的笔下,莲花是有根之花,出淤泥而不染,必须扎根于现实世界之中,真而且实。同样以莲花为喻,佛教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周敦颐则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借用莲花的形象,表达对儒家理想人格——正人君子的仰慕。《爱莲说》表面上是写花,实际上是探讨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周敦颐看来,人自身具有价值,应当在人自身之中寻找终极价值目标,不必像佛教那样,否定人生价值,到人之外、到彼岸世界寻找终极价值目标。“人”才是《爱莲说》的主题。他以菊花表征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并以陶渊明为代表。这种人格超凡脱俗,卓然不群,但没有普适性,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选择的人生模式,故而“陶后鲜有闻”。他以牡丹表征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这是一种功利主义人格,以追求富贵为人生的目的;尽管具有普适性,但精神境界不高,亦不可取。他采用比较的手法,得出的结论是:莲花所表征的人格,才是儒者应选择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超凡人圣,即世间而出世间,儒雅中道,垂范式人,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精神境界高尚,既不像菊花那样孤傲,也不像牡丹那样庸俗。

  二 出道入儒:“无极而太极”说

  周敦颐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开发《易传》和《中庸》的思想资源,参照道士陈抟传援的《无极图》,画出《太极图》并撰写《太极图说》,论述宇宙本体、世界生成和万物变化过程等先儒不甚注意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简洁明了而又精致系统的理学世界观。他在《太极图说》中写道: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舍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变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他把由无极一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等范畴构成的逻辑结构,看成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图式。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一个抽象的本体发生出来的,这个本体就是“无极一太极”。“无极”一词出自《老子》,“太极”一词出自《易传》,“无极”和“太极”在周敦颐哲学中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他并用二者,反映出他出道人儒的思想轨迹。但他并不是二重本体论者,二者都是对最高本体的称谓。就本体的抽象性来说,叫做“无极”;就本体的实体性来说,叫做“太极”。“无极一太极”既是万物发生的逻辑前提,也是天人一体的终极依据;既有存在的意义,也有价值的意义。尽管周敦颐的本体论尚不是明确的价值本体论,还带有抽象本体论的痕迹,但他毕竟率先讲出儒家的本体论,扭转了以往儒家不大讲“性与天道”的风气。他肯定宇宙万物只有一个本体,肯定世界只有一个,已经提出理学世界观的雏型,至于这个本体如何称谓,那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是后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无极一太极”本体论学说中,包含着“天理”的意思,但周敦颐毕竟没有把“天理”视为最高范畴与核心范 畴。理学家朱熹把周敦颐所说的“太极”解释为“天理”,不能说是对周敦颐的曲解,只能说是对周敦颐的发展。周敦颐提出“无极一太极”说,开始从本体论层面同佛道二教进行对话。他阐发儒家的本体论理念,用以取代佛教“真如”、“空”等本体论理念,用以取代道教“无”、“玄”等本体论理念。宗教哲学所描述的世界图式,通常由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构成,并且强调彼岸世界高于此岸世界。周敦颐则把“两个世界”,整合成为“一个世界”,强调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消解了虚幻的彼岸世界,确立了中国哲学走出宗教哲学、转向人生哲学的发展方向。

  在周敦颐的本体论学说中,尽管“无极”与“太极”并用,但以“太极”为重心。“无极”是一个解释存在的范畴,而“太极”既可以解释存在,也可以解释人生。周敦颐哲学以解释人生为宗旨,并不以解释存在为宗旨,自然会倾向于“太极”这一边。诚然,他的本体论学说带有道家色彩,但毕竟以儒家为主色调。

  依据“太极”观念,周敦颐对儒家的人学观念作了价值本体论的证明。在《中庸》里,有许多关于“诫”的论述,但没有明确地从价值本体论的高度加以论述。周敦颐推进了《中庸》的思想,把“诚”提升到了价值本体论的高度。他说:“诚者,圣人之本”(《通书·诚上》),他认为,“诚”来自乾元,秉承“无极之真,二五之精”,乃是至高至善的人生境界,是每一个儒者所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至诚境界中的人,也就是圣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太极图说》)“人极”的意思是众人学习的楷模。他把圣人说成是“人极”,为众人规定了中正仁义而主静的做人准则。他指出,众人只有向圣人看齐,才能实现自我完善,成为“真正的人”。他给“主静”作的注解是“无欲故静”,认为“欲动情胜,利害相攻”,实为万恶之源。他已提出理学“存理灭欲”说的基本思路,确立了理学家特有的价值取向。周敦颐立足于本体论,阐发儒家的人学理念,以“仁义中正”为人的价值目标,以“无欲”“主静”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均对后来的理学家发生了重大影响。

  三 从治国到治心:“孔颜之乐”说

  周敦颐建构了一种儒学本体论学说,同时也找到了一种关于儒学的新讲法。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搭建起儒家式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同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一致的,不在现实世界之外,有别于宗教哲学所讲的彼岸世界;但亦有别于现实世界,因为它是人们的精神所创造的理想世界,具有超越的性质。人只有搭建起这样的精神世界,才算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才会造就儒家的理想人格,才会体会到“孔颜之乐”,才会体现出“圣人气象”。

  经学家用政治哲学话语讲儒学,实际上只是讲到“圣王”层面,并没有讲到“圣贤”层面。为了维系“大一统”政体,经学家的宗旨在于为帝王提供思想统治的工具,建构种种政治伦理规范,要求社会成员遵守,并不考虑个人的精神需求。他们一般只讲名教的必要性,并不论证设置名教的合理性。在经学家那里,纲常伦理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跟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没有关系。玄学家试图纠正用政治哲学话语讲名教所带来的问题,乐广认为“名教内自有乐地”。不过,由于他没有建立起儒家的本体论,无法说明“乐地”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直到周敦颐那里,才得到了一种解答,那就是“孔颜之乐”。他在《通书》中写道:

  “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

  “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志,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孔颜之乐”是一种精神上的受用,是一种求道得道的价值实现感,是一种哲学上的本体论体验。这种乐,只有圣贤才能体味到,难为不知者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通书》)孔颜之乐是一种精神生活中的快乐,同人在现实生活中富贵与否没有关系。能享受“孔颜之乐”的人,就是圣贤。圣贤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富有者,但一定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因为他已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他的身上,有一种高尚的圣人气象,不可与世俗的富贵者同日而语。“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通书》)

  从周敦颐对孔颜之乐的倡导、对圣贤的推崇反映出,他已经把儒学从政治哲学提升到人生哲学层面。经学家的学术宗旨在于“为帝王师”,从周敦颐开始,理学家的学术宗旨有了改变,他们既为“帝王师”,也为“大众师”。周敦颐所倡导的“孔颜之乐”,其实是一种心灵净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有普适性的精神生活方式。每个人未必都能成为圣贤,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价值取向,都可以选择“孔颜之乐”作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方式。“孔颜之乐”有别于郭象构想的那种“身在庙堂之中,心无异于山林”的山林之乐。山林之乐只是供士大夫选择的精神生活方式,而“孔颜之乐”则是任何人都可以选择的精神生活方式。周敦颐所确立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大多数宋明理学家的认同。朱熹的感触是:追求孔颜之乐已构成理学的学脉,“二程之于濂溪,口传心授,的当亲切处”(《近思录》卷十四)。王阳明的体会是:“乐是心之本体。”王艮在《学乐歌》中写道:“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于(呜)呼!天下之乐,何知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他们都以“孔颜之乐”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为最高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87.

  [3]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出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年4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