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翁源佛教文化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通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翁源佛教文化发展探讨

  作者:杨通全

  佛教起源于天竺国(今印度),佛祖为释迦牟尼。佛陀之教属外来文化,它传入中国,主要是在两汉时期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

  南朝,由于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大大滋长了西方探险家、文化和政治以及社会活动家们迫切了解世界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从海上抵达广州、前来弘法传译经书的僧人便不断增多。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天竺僧智药三藏从海上抵达广州,前往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道场过程中,世传智药沿溱水(今北江)北上游山览胜,又溯浈水(今滃江)而上,到达始兴郡浈阳县东即今翁源东华山,见此地峰峦奇特,酷似天竺的灵鹫峰,便开山立石,简创灵鹫寺。盛传并非无道理,东华山以其独特的大自然造化不知吸引了多少探奇的智者。“狮”“象”把水口格局,李洞水东来,龙泉水南突。“卧佛”仰天,“雄狮”陪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细看那万绿丛中,天王石挺立,象征着周文王以庶子分封翁源,昭示着翁源县人文历史之久远。还有那灵鹫峰、骆驼峰、如珠岩、五指峰等,穿行于东华、确有令人流连忘返之感,难怪智药钟情东华,寻找圣地之美举,竟成为翁源人的千年记忆。实际上,世上许多传说都基于某种我们今天暂时还无法找到的历史事实。

  唐代,佛教五祖之后便分为南北二大宗支,神秀以渐悟成为北宗的祖师,而惠能以顿悟成为南宗的祖师。惠能,在许多人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介凡僧,而五祖弘忍慧眼识英才,意欲把衣钵传给惠能,弘忍这种极具智慧的决定,遭到觊觎接班的神秀的强烈抵制,此事充满风险,但弘忍决意选贤用能,这就需要有一种伟人的勇气。虽然惠能是幸运的,他得到了衣钵,但他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要隐得住身,要经得起磨难,历史赋予他的重任方能得以实现。

  唐龙朔二年(662),惠能在湖北黄梅五祖处受衣钵后南归,屡遭嫉妒之人追杀迫害,不得不沿途躲避,传说中途隐遁修炼于翁源东华山,当他看到一百六十多年前的天竺僧智药三藏建起的简易“灵鹫寺”时,于是在当地信众的支持下重修了寺庙,并易名“东华寺”。随后,又开始了他的隐遁生涯,逐渐向着他的家乡新州归去。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以后,定慧成为翁源佛教界的重要弘法者,定慧是地道的翁源人,俗姓涂。家居何处?史书却无字据可查,但我们可以说他是净源山人,为什么?因为净源山有定慧禅院,基址就在耽石院。净源山就是今天新江耽石院所在之山。据《南华史略》记载,定慧少年时是个放牛娃,专门捡废纸认字学习,后来被当地寺庙里的僧人发现,收其为徒,其师傅曾嘱咐他去曹溪跟惠能学法,尊师命,定慧终于成为惠能晚年的侍者(时惠能七十余岁,定慧二十出头),定慧的法号还是惠能给取的。惠能去世后,定慧回到了他的家乡翁源,这次他无法在净源山寺里落脚,(因有地盘争议,导致寺院被毁),反而选择了桂竹翁山这处历来被认为是滃水之源的灵池旁创建了翁山寺。

  唐大中三年(849)有僧人杖锡耽玩于净源山“定慧禅院”旧址,忘记回家。后来,僧人法光便以杖锡耽玩之由筹建了耽石寺。

  宋朝时,宋真宗赵恒崇尚佛教,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净源山耽石寺新任住持慧周重修耽石寺,并改名耽石院。梅鼎臣、梅佐、余靖、巢迪、黄正、黄式这批学子也在耽石院度过了一段求学生涯,并与佛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这批学子先后考取了进士。

  耽石院创建时期,宝庆寺(今翁城胜利村)书堂院(落钟潭)、祁柳寺(翁城星光村)、秀丰寺(今翁城秀丰村)分别创建,东华寺也得到了修复和重光。根据《广东省地方志》载,宋代广、韶、高、潮、雷、端六州,创建寺院达130多所。又据宋余靖《善化院记》称:“韶州生齿登皇籍者3100户,削发隶祠曹者3700名,建刹为精舍者400余区”。由此可见,六祖惠能行化之深,佛法弘扬之广。耽石院毁于明洪武间,成化重建。清道光十三年新塘铺监生吴朝光、吴廷光等捐资重修,历经磨难。

  元代,忽必烈坚持尊重佛教,仁宗延佑四年(1317),翁源建起马岗庵(今址在翁城詹坑),元统间(1333)新塘铺(今新江西锦村)建起太平寺和水月寺。

  明朝对佛教基本上采取利用和控制两手,各级衙门对佛教也大力支持,明朝是翁源佛寺和僧人最兴盛的时期。

  明朝初年,县令熊本诚着手把桂竹翁山寺迁入县城,又建观音堂(今翁城五一村)。洪武三年,陈礤铺(今周陂礤下)建起祝泰寺。宣德年间,新塘铺人何汝政创建龙兴庵。在铁场铺,僧人建起青龙宝刹,刹前石池广七尺,深尺许。天顺年间,僧人惠善在西华山(今江尾九仙)创建了九仙寺。成化年间,僧人真广在江镇铺创建起龙林寺。弘治间,僧人泰广将元朝马岗庵迁建于回龙岗,改名回龙寺(今翁城詹坑李)。还有僧人在九曲水创建九龙寺,至嘉靖时,僧人慧性重修。在白面仙岩,有僧人创建了稔丰寺和道姑庵。在陈礤铺,僧人创建了兴教寺、民安寺。在钟南铺,有僧人创建小金山寺和长岭寺,嘉靖间,黄器先分别在寺里题诗。嘉靖年间,芙蓉铺有僧人建观音寺。南塘铺有僧人建青龙寺,岩头铺有僧人建金莲寺。李村铺有僧人建石林寺,周陂铺有僧人建天宝寺。在上庄铺有僧人建莲合寺和莲舍寺。贵塘铺有僧人建宝峰寺、帽峰寺。茶潭铺有僧人建宝峰庵(今热水村宝峰寺)。明万历年间,书堂院由落钟潭迁建三华三合渡。

  清代,翁源佛教寺庙活动依然兴盛。康熙十一年(1672)九仙寺毁于明崇祯初年四十余年之后始复修。东华寺法事活动正常,住持莲芳还常与本邑善士、信众保持着密切的恢复佛事活动联系(见九仙寺康熙壬子岁碑记),陈礤铺的祝泰寺依然香火旺盛,山门铁金刚二尊,铜佛二十四尊,铁佛二尊和尚肉身包塑仍存,清乾隆五年,绅士何敬还出资修建祝泰寺。翁城回龙寺佛事活动如常,光绪三十三年,住持僧瓒昌还大量刊印观音经。

  民国时期,许多寺庙毁于兵火。由于战事多,僧人心散,寺庙冷清,九仙寺、祁柳寺、太平寺、书堂院、秀丰寺、回龙寺、龙林寺、龙安寺、云岩寺、民安寺、小金山及长岭寺先后被拆毁,唯陈礤铺祝泰寺于民国十三年能够得到再次修复,宝庆寺依然钟鼓有声,东华寺千年白玉兰依然挺立。

  “公社化”运动及“文革”中,宝庆寺、东华寺等许多佛寺被毁,文物丧失殆尽。东华寺现存一具石雕佛像头仍存县博物馆。

  经过拨乱反正后的中国,正逐步朝着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社会的复兴时代迈进,宗教信仰得到政府的尊重。东华寺作为翁源唯一的最大佛教场所被当地政府保护下来,1995年东华寺由县政府列为自然风景保护区。1997年释万行上师来翁源东华寺闭关修炼,出关后决定恢复东华寺。1998年经韶关市政府批准,东华寺佛业正式步入正轨。

  慧眼独具,匠心独运的释万行上师依托东华山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运筹帷幄,长足规划,在当地政府和全球热心善士信众的支持下,“放生池”、“观音殿”、“三圣洞”、“十八罗汉洞”、“山门”、“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方丈楼”、“客堂”、“斋堂”等主体工程已全面竣工,迎来了国内外大批人士光临,年游客二十万。来日之东华禅寺,必定是一个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佛学研究、休闲度假的大型佛门圣地。

  佛教的恶恶行善、不盗、不淫、积德、忍让、宽容、静心、净心学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往强调的执政为民、解放思想、和为贵、知礼诚信以及和谐理论实践可以吸取的传统文化。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