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试论人间佛教——出世与救世之间的佛法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思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人间佛教——出世与救世之间的佛法

  陈思宇

  [摘要]20世纪伊始,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由此,人类进入了物质的天堂,却在同时堕入精神的深渊。佛教所谓的“末法时代”初现端倪,世人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作为救世的佛法在这个时候主动变革,由太虚大师首先提出“人间佛教”之概念,然而人是可救的,世却不可救。“不度众生,是不成佛!”的佛教教义这时也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于无地。

  [关键词]人间佛教 出世 入世 超人间性

  一、关于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的前世今生

  自20世纪30年代由太虚大师等明确提出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经过8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扬,已经得到了广大佛教界人士的的普遍认同。由今追古,我们不难发现“人间佛教”的概念并不是太虚大师等人新鲜独创的,而是其深契佛陀本怀、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道路。

  自释迦世尊初生世间、成长、修行、最终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由鹿苑始而终于双林,亦以世间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之法义,也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以及佛法,佛教就是属于人间的,佛教思想的根基是在于现实的人生,离开了人间的佛教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础。

  佛经云:

  何故人道名摩霓沙?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

  唐代的一位著名长着裴休也说:

  诸天正乐,修罗方瞋,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牲怀猱狖之悲,其能整心虑、趣菩提者,为人道能。

  六祖惠能大师也特别强调佛法不离世间法的道理,其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不难看出,人间佛法的思想是由来以久的。历代高僧大德对佛法与世间的关系都有类似明确的认识。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视人生和以人为中心两方面的意义,突出的体现出佛法济世利人的积极精神,是全部佛法的精髓所在。

  (二)人间佛教的内容

  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从广义上讲,一切佛法都属于人间佛教的内容。但是,既然将人间佛教的思想单独拿出来讨论,就有必要指出其重点。

  作为“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太虚大师不愧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人生佛教即人间佛教)一文中,把全部佛法的目的与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即人间改善,后世胜进,生死解脱,法界圆明。他说“是四重为全部佛法所包容之目的。然以言终极,惟法界圆明之佛果始为究竟,亦可谓此乃全部佛教之真正目的,前三层皆为达此目的之方便也。”他同时认为修学佛法者应该发扬佛教切合人生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积极投身改善世间、净化人生的善业,使佛教与世间打成一片。太虚大师说:“佛教的本质,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不可以中国流传的习俗来误解佛教是虚无缥缈的;于人类现实生活中了解实践,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

  佛法的根本目的是出世间的,人生佛教这种大乘法的内容,即是在现实生活中力修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今菩萨行”,以出世间的无我精神为社会服务,为众生幸福,以佛法的道理建造人间净土。至于个人解脱成佛的终极理想,太虚大师将其归结于在“今菩萨行”中圆满人格。他以“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一偈总结由人乘行直趣佛果的人生佛教之要义,并奉之为座右铭,用自己终身的行持,提供了实践人间佛教之榜样。

  二、人间佛教之出世间性

  (一)出世的危机

  人间佛教虽然重视“人间”——现实人生的改善,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达。但是作为宗教,其对终极问题的追问和一套信仰的体系才是根本。作为一种新的佛教运动,人间佛教的人间性特征凸现得十分强烈。

  佛教的本质特性是在于它的超人间性,佛教的一切发展变革都不能脱离佛教固有的超人间性。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在理论上和宗教的根本旨趣一致,实践上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的实践中所出现的摒弃佛教的超人间性却让佛教陷入背叛的泥潭。这种超人间境界的信仰和追求是判定一种学说或社会现象是否属于宗教的关键。但现有的人间佛教实践却基本直接或者间接的排斥佛教的超人间性,造成人们对佛教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信任危机,佛法是佛法,僧人是僧人的现象尤为严重。甚至寺庙都很难作为一方净土而存在,而成为苦难的寄居地和商业秀场。

  (二)超人间性作为佛教的基本特征

  人间性是佛教的根,超人间性则是佛教的干。离开了这个根,佛教就没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干,佛教的全部理论架构和实践体系则难以支撑和运转。超人间性不仅仅是传统佛教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核心,也是人间佛教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得以圆满的前提,有了超人间,人间佛教才可具备神圣性、超越性、终极关怀性和深刻的批判性等佛教最基本的特征。离开了超人间性,一切都以人间性为准绳,佛教就不成其为一种宗教,就将失去它的魅力和生命力。

  针对对人间佛教的误解和将人间佛教世俗化的偏向,印顺法师强调人间佛教以实践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为本的“人菩萨行”为要,不限于人天乘法,不同于一般的慈善事业,其深义在于:“从究竟的佛法中,来看我们人类,应怎样从人而向于佛道”。早在人间佛教刚刚兴起时期,为了防范人间佛教绝对人间化的偏差,太虚大师就提出了一些对治的方法,他主张把出世的三乘也纳入人间佛教的体系中,对于偏于出世的信仰也应予以尊重。他并不否认“他方净土”的信仰,只是重点倡导“不必定在人间以外,即人间亦可改造成净土”。否则,佛教便失去它的超越性,便会流入世俗性的社会运动。

  三、人间佛教的现实意义及其超越性

  如今的时代和世界,物质财富和人们物欲同步快速增长,人在追求外在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忽略自身内在价值和精神生活,甚至在富裕、舒适的生活中丧失可人性和价值。精神的空虚,心灵的贫困,是一种人文精神危机,一种价值危机。它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为了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

  2008年9月,在中国大陆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其恶劣的影响告诫世人,人的道德正在被物质的欲望大口的吞噬。上世纪,净土宗的印光法师曾经大肆的宣传所谓“因果教育”,如果人们将其内化于心,而后反求诸己,宗教的这种道德性的规定,对神圣性和果报的敬畏怎能让人犯下如此的错误。人间佛法的意义也在于此。由改造自心着手,推己及人,此名“心的净化”;而后是“器的净化”,即改造人间环境,满足人生“依持受用”;最后将此净化的设想推广到整个宇宙众生,是谓“众的净化”。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作为哲学和人生最终归宿的宗教”毕竟是以其出世间的超越性为根本的。在重视佛教超人间性的基础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并正确处理人间佛教与佛教超人间性的密切联系。对于当代盛行的人间佛教来说,应该把自己纳入以超人间性为基础的传统佛教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中,在理论上保留佛教超人间性的基础性和框架性,在实践层面上发挥佛教超人间性的震慑性和感召性,在心理上树立佛教超人间的神圣性和超越性,而不应该脱离传统佛教的超人间性,更不可直接反对这种超人间性而另外确立一种纯粹理性化、全面世俗化的佛教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这是人间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末法时代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赖永海.佛典辑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日)西田几多郎,何倩,译.善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

  [4]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1995.

  [5]陈兵.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正.法音,2004,(8):3-9.

  出自: 《商情 》 2009年12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