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生活艺术>> 婚姻家庭>>正文内容

姥爷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9日
来源:龙泉之声网站原创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姥爷溘然长逝,以后我将无限悲痛。

(一)

姥爷身世凄离,从小被抱养长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值兵荒马乱的旧社会。人们衣不着体,食不果腹。生于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东光德村的姥爷被邻近樊村刘姓人家作为家中长子抱养长大。

姥爷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长兄如父,姥爷从小就勇担家庭重任。

姥爷的叔叔(我的太爷)善做生意。姥爷从小就跟着太爷天南海北经营生意。因为姥爷聪明灵敏,虽然他不识字,没有学过算术,却算账极为精准,速度极快并且不会出错。多年以后,当母亲给我讲述姥爷故事的时候,自豪地将姥爷算账的秘诀传授给我。她说,姥爷算账从不一一零星计算,而是把整个账目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减除余数,姥爷就灵巧轻松地算好了每一笔账单。

为了生计,姥爷跟着太爷走遍了许多地方。姥爷从不叫苦喊累。日积月累,姥爷练就了一身经营生意的好本领。现在村里专营蔬菜生意的大叔,就是姥爷当年的徒弟。

在姥爷的帮扶下,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成了家。姥爷的母亲在晚年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至今存放在我家相框中一九八四年的全家福照片就记录了姥爷当年持家的盛平。

童年的记忆里,总是留有关于姥爷美好的回忆。

我小的时候,姥爷在大街十字路口卖菜。母亲和四舅是姥爷的得力助手。因为生意兴隆,我每次放学回来都会在菜摊旁凑热闹玩耍。面对络绎不绝的人群,姥爷总能应对自如。姥爷为人亲善,每次乡亲买菜,他不但称足分量,而且会为邻里街坊附赠一些新鲜蔬菜。顾客都愿意照顾他的生意。

当时的我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看见那么多的蔬菜被搬进搬出,被整理好买走了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这搬进搬出的蔬菜寓意着姥爷可以更好的把他这个庞大的家庭支撑起来。

姥爷育有四儿两女。

大舅曾被姥爷送往当时的县城农业大学深造学习,二舅曾在海军服过兵役,姨妈从小替姥姥分担家务,母亲有幸受过良好的教育,三舅和四舅都得到了哥哥和姐姐的照顾。

我清楚地记得,姥爷当年只住在一间小房子里。这间小房子成为当之无愧的功臣。大舅和大舅妈结婚的时候住的是这间房子,二舅和二舅妈结婚的时候住的也是这间房子,三舅和三舅妈结婚的时候住的还是这间房子,直到四舅和四舅妈结婚的时候,姥爷才有能力为他们盖起了一间新房子。之后,姥爷和姥姥就一直住在这所小房子里。直到最近几年,旧房被拆,姥爷和姥姥才住进了新房子。

(二)

姥爷命途多舛。他在青壮年为子女们耗尽了精力,而到老年却生活凄凉。

搜寻残存的记忆,悲凉中茫然发现仅存二十多年前这个大家庭为姥爷庆祝六十大寿的点滴场景。当时的姥爷和姥姥为儿女们摆了一顿丰盛的午宴。而我们这些贪得无厌的小辈们只知道吃老人家的、喝老人家的、用老人家的,却在此之后从未真正地关心过老人的衣食冷暖。

姥爷和姥姥的岁数越来越大了。他们还是像他们年轻时候一样不知疲倦地照顾着自己的子女们和孙女们。

农村成年的子女们依然依靠着老人们。他们没事了,就打麻将、出去吃喝玩乐,每次都是醉醺醺的回来。老人是子女们的保姆,照顾着他们的饮食起居。

老人们病了。子女们就说,再扛一扛就过去了,从来没有真心带老人看过病。姥爷的身子骨不如往常了,尤其是他上了七十岁以后,身体远没有以前硬朗;姥姥的腿也患上了风湿性疾病,腿脚也不利索了。他们现在都是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了。

姥爷的脑血栓发作过好多次。

每次都是父亲带着姥爷到村里或镇上的卫生所看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父亲就会和四舅妈带着姥爷到县城或地区医院为姥爷看病。

最近几年,姥爷的病情发作地比较频繁。父亲成了姥爷须臾不可缺少的身边人。姥爷一感到身体不适,就会马上想到父亲。在父亲的悉心照顾下,姥爷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气色。

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父亲走了。姥爷突然卧病在床,从此变得更加痴呆。

(三)

其实姥爷一直拥有着一个好身板。

十年以前,姥爷还在几位舅舅家、姨妈家和我家的田地里帮忙劳作。每年的四季,几家的田地都是姥爷一人在操持打理。

姥爷是庄稼好手。我家田地每年的除草等农活都离不开姥爷的照料。姥爷会在我家田地种上各种农作物。我喜欢吃白板豆,就是因为吃了姥爷种的白板豆,一直难以忘怀。每年的夏季都吵嚷着让姥爷给我种白板豆。

我家田地的前面是一条无人料理的沟渠。姥爷心细,把这条沟渠的杂草都清除干净,然后种上了一排排的高粱。等到高粱成熟的季节,风景极为壮观。姥爷先是收割谷子,等到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做糕点吃。然后,他会把高粱杆做成一把把实用的扫帚。有时候,逢上红白喜事,有些人家需要高粱杆,姥爷就会慷慨地拿出库存的高粱杆送给需要的人们。姥爷一辈子做过无数类似这样的善举。

姥爷身怀一手厨艺绝技。

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他是主厨,整个菜谱都由他制定。

逢年过节,亲戚们都愿意来姥爷家。他们都希望能够品尝到姥爷的手艺。姥爷会提前准备各种材料。等到亲戚们到来的当天,姥爷在厨房支起几个锅,开始料理各种不同口味的佳肴。

最让我难忘的是姥爷烧制的肉丸子。每次,姥爷都会做这道菜。每次,我都最喜欢吃这道菜。姥爷做给我们的菜,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都有。我常想,姥爷做的菜是否道尽了他的一生。姥爷的一生丰富而苍凉。他做出来的菜既丰富又特色鲜明。

姥爷曾是村里一个生产大队的队长。

也就是说,他是村里的庄稼能手。以前的农村,全村人都指望着几亩土地来养活。如何在这几亩土地里刨出“金子”,姥爷费尽了脑汁。

他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掌握气候时节的变化。他探索提高肥料效用的方法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途径。姥爷的勤劳是村里出了名的。他不仅能把队里的土地料理地井井有条,还能指导其他生产队的工作。村里人都乐于跟姥爷打交道。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姥爷从一线退了下来。他终于有功夫规整子女们的田地。闲不下来的他整天忙于各家的田地。或许,中国的老人从来就是这样的。

(四)

姥爷的一生典型地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一生。

姥爷为子女们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却换来了悲凉的晚年生活。

中国人的养育情感从来都是向下发展而不是向上延伸的。父母对子女关怀备至,甚于溺爱。他们却对自己的父母缺少关怀。尤其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姥爷一生凄离坎坷,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子女们的成家立业以及“抚养”照顾上面。当子女们都陆续成家,他的使命非但没有结束,反而加重。面对越来越多的孙子孙女们,姥爷更是投入了他“夕阳”的全部精力。

我的小弟就是在姥爷的照养下度过了人生的懵懂阶段。

由于我家儿子众多,父亲常年在外跑运输,母亲手患风湿性疾病,家庭情况相对艰难。在我小弟出生的时候,父母根本没有精力照顾他。姥爷毅然挑起这个重担。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永远都是,在寒冬刺骨的早晨、晌午和傍晚,姥爷把小弟背在背上,带他到处游玩。

与小弟年龄相仿的还有我四舅家的两个孩子。姥爷成了他们童年的玩伴。

回想起来,他们是最幸福的。能够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就得到姥爷的悉心照顾,我已经在他们身上弥补了童年时代的缺憾。

舅舅们也习染了姥爷的思想和做法。

他们十分疼爱子女们和孙辈们,经常带着小辈们到姥爷家里吃喝游玩。姥爷和姥姥从未抱怨过,给他们做饭吃,并经常让深更半夜满身酒气扑鼻熏天的舅舅们和表哥们睡在家里。姥爷已经说不动他们了,他们再也不会听从姥爷的话了。

舅舅们和表哥们是想在老人的身边逃避现实,寻找安全感吗。那姥爷和姥姥凄惨的晚年生活又有谁过问过?有谁真正关心过老人们晚年的生活景况。

在父亲年轻力壮的年代,姥爷家的黑炭、焦炭等燃料,二舅做生意的用的黑炭和焦炭等燃料都可以通过父亲的跑运输得来,这些“不用花钱”的生活必需品现在都要通过花大价钱才能买来。

父亲不在了,姥爷的生活更加悲凉。

仅仅一年,姥爷就到天国寻找父亲去了。

姥爷对子女的教育,是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典型写照。中国人对小辈们过多关爱,以至于小辈们认为长辈们的抚养理所当然。他们会在成年以后,继续依靠父母,直到掏空父母的精力。而中国的父母们从来不喊苦叫累,认为用其一生让子女更好的生活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这样,中国的父母成了世界上最累的父母,中国的子女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子女。

这是中国以“孝”闻名天下的悲剧写照。

中国人的孝道更多地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尽“孝”,而不是子女对父母的尽“孝”。这种孝道早已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了。

《说文》言,“孝,善事父母者。”而今的“孝”却成为,善事子女者。这是对中国孝道莫大的讽刺。如此之“孝”,如何体现“孝”的“德之本”、“文之本”、“礼之始”、“天之经”和“民之行”。

(五)

姥爷走了,伴随着一同逝去的还有姥爷的那个年代,

姥爷走了,伴随着一同逝去的还有姥爷的那辈子人;

姥爷走了,伴随着一同逝去的还有姥爷的那种想法,

姥爷走了,伴随着一同逝去的还有姥爷的那样人生。

姥爷走了,留给了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痛苦的思考,

姥爷走了,留给了中国子女对父母尽孝痛苦的思考;

姥爷走了,留给了中国家庭对阖家欢乐痛苦的思考,

姥爷走了,留给了中国百姓对生命历程痛苦的思考。

但愿姥爷的那个时代不再出现,

但愿姥爷的那种痛苦不再出现;

但愿姥爷的那样生活不再出现,

但愿姥爷的那种悲凉不再出现。

外孙:任帅军

帅勇

帅超

谨记

农历庚寅年己丑月壬戌日

公元二零一一年一月七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