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一讲 欲界心 一、心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3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一讲 欲界心 一、心

 

  根据阿毗达摩,有四种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

  即:1、心(citta);2、心所(cetasika);3、色法(råpa);4、涅槃(nibbàna)。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色法和心所法这两种究竟法,从现在开始将一起来学习另一种究竟法——心。心法包括心的定义、心的特点、心的分类和心路。其中,心的分类将依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和出世间心四个部分来学习;心路则将依五门心路、微小速行心路和安止速行心路三部分来学习。

  一、心

  第一、心的定义心,巴利语 citta。citta 源于巴利语字根√cit,意思是认知或者识知。

  诸义注师用三种方法解释“心”:

  1. ârammaõaü cintetã'ti cittaü(认知所缘故为心)àrammaõa 是所缘,即心的目标、对象。cinteti 是认知、识知。心作为造作者,以能够识知所缘、认知对象,故称为心。

  2. Etena cintentã'ti cittaü(以此而认知故为心)通过它来认知所缘,称为心。心作为工具,使诸心所通过心来识知对象。

  3. Cintanamattaü cittaü(只是认知故为心)心只是纯粹认知所缘的过程。

  以上三种解释散见于各义注和复注。在这些定义中,第三种最贴切、最准确。也就是说,除了纯粹认知所缘的过程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的“造作者”或“工具”的实体存在。假如认为心是造作者或工具,则容易让某些人执取心为“我”,落入“心是主人”“心有实体”的邪见。

  心的特点是认知所缘。作用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譬如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是总裁或者董事长。同样地,在一组名法里,心是前导。现起为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不会中断。近因是名与色。名即心理现象,包括诸心所;色即物质现象。

  佛陀有时候会用“心”(citta)来表达能认知所缘之法,有时用“意”(mano)、有时用“心意”(mànasaü)、有时用“识”(vi¤¤āõa)来表达。虽然用词不同,但是含义却是一样的。“心”是指认知,“识”是指识别、识知,“意”也是指识知。

  第二、心的特点

  每一种色法都有其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每一种心所也是如此,但心法就不一样。所有的心法都只是一种究竟法,它们都拥有共同的自性、特点——识知所缘。名法一共有五十三种,其中一种是心,剩下五十二种是心所。

  虽然心由于心所的不同组合而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的特点、现起都一样,所以只是一种究竟法。在学习心法时,我们不用再去理会心的其他特相、现起、近因,只需知道它们都是一种究竟法就行了。

  心纯粹只是识知所缘的过程。换言之,心纯粹只是认知目标的过程而已,并没有所谓的我、灵魂或主宰。

  除了佛陀教法以外的其他宗教,几乎都承认有灵魂的存在。关于灵魂,各种宗教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认为它是能够了解、认知、有体验、有感受的。他们认为灵魂上天国能享受快乐,下地狱会受苦。有些宗教,例如印度教认为有“梵我”“大我”“至上我”、、,同时还有“小我”“大我”是指宇宙的本体,。“小我”是指众生、人的灵魂。有些人又认为有个主宰者: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够记起小时候是怎么样的,我记起一年前做过什么,我记起昨天做过什么……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主宰、实体,怎么能够想起过去、拥有经验呢?因此,很多人只看到心的相续性,而没有看到心的生灭,看不到心的无常性。他们错误地认为心是永恒的,心是轮回的主体,于是执著心是我,心是肉体的主宰。

  印度教有个比喻:灵魂犹如主人,身体犹如衣服或者屋子,衣服穿破了可以换新的,屋子坏了可以搬新家,但是主人还是这个人。但是根据佛陀的教法,心刹那刹那生灭,无一刹那停留。因为心有认知能力,能抓取曾经体验过的过去所缘作为意门心路的目标,作为认知的对象,所以表现为回忆、经验。因为人们有回忆、经验,于是错误地认为心是一个连续的体验者,或者是恒常的主宰。但是,过去心早已灭去,现在心正在坏灭,未来心也将坏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常住真心、灵魂、主宰。心只是单纯地认知所缘而已。

  同样地,心不会单独生起,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心所一起生起,共同执行朝向所缘的作用。就好像一家公司不会只有一个老总完成所有的工作,一个国家也不会只有一个国王而没有其他臣民。同样地,心认知所缘,必定伴随着相应的心所一起工作。 “看到”例如一样东西,“心”认知它,“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受”是体验这个东西的感受,“一境性”持续把心维持在目标上,“名命根”维持心的生命,“作意”把心导向这个目标。当一个心生起的时候,必定伴随着若干心所一起生起,而且它们同生同灭——心生,心所一起生;心灭,心所一起灭。心所的作用是辅助心认知所缘、认知对象。

  很多人认为身体有生老病死,但心是主宰、是灵魂,有心识才能投生。然而,佛陀在《相应部》中说过:“诸比库,宁愿无知的凡夫执取此四大种之身为我,也不要认为心[是我]。那是什么原因呢?诸比库,看此四大种之身或许能住立一年,住立两年,住立三年……住立十年,住立二十年,住立三十年,住立四十年,住立五十年,住立一百年,甚至住立超过[一百年]。诸比库,对这个被称为心、意、识者,它日夜异生异灭。诸比库,犹如猿猴在森林、树丛中行走时抓着树枝,放开那枝后抓住另一枝,放开那枝后抓住另一枝。同样地,诸比库,对这个被称为心、意、识者,它日夜异生异灭。”(S.2.61)

  在前面讲到色法的生灭时,曾举了打电话的例子来说明:当我们在这里打电话时,美国那边可以立刻收到,这是色法的生灭速度,但是心比色法生灭得更快。根据阿毗达摩,心的生灭速度比色法还要快十七倍。也即是说:一个色法从生到灭这一段期间,名法(心)已经生灭了十七次。即使色法生灭的速度再快,也不够心生灭的速度快。

  如果执著生灭无常的心为“我”,认为是主宰、灵魂,这叫做“我见”或者“邪见”。一眨眼或一弹指间,已经有数万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所以心的生灭极其快速。刹那(khaõa)是极短的时间,一个刹那只有一个心识生灭。同时,当一个心生起时,它只能识知一个所缘,一个心不能同时识知很多所缘。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我坐在这里,既能看屏幕,又能听您讲课,还能感觉坐在这里。”又或者说,大家坐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眼睛看着屏幕,耳朵听着声音,口中吃着零食,身体享受着空调,所有这些似乎同时在发生,怎么可以说一个心只能识知一个目标呢?这不是有矛盾吗?没有矛盾!当我们看的时候,是眼门心路在起作用。

  同样,当听、嗅、尝、触的时候亦然,只是相应的根识在起作用。由于心的生灭速度实在太快了,彼此不断地交替生起,感觉上似乎很多事情都同时发生,其实是心在很快速地运作,所以感觉可以同时看、听、嗅、尝、触。

  阿毗达摩把所有这些现象定义到最精准、最小的单位,一个心只能识知一个目标。例如,眼识只能识知(看)颜色,耳识只能听声音,鼻识只能嗅气味,舌识只能尝味道,身识只能感觉身体内外的碰触。耳识不能看,只能听;眼识不能听,不能尝,只能看。

  有些人批评佛教是唯心主义,误解佛教认为心可以离开物质而独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据佛教,有物质存在的生命世界称为五蕴世间,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五蕴世间。在五蕴世间里,所有的心识都必须依靠色法生起,不存在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心。在五蕴世间,心的产生和存在至少必须依靠一种色法,有时是两种,甚至三种。眼睛看的是颜色,颜色是物质;耳朵听的是声音,声音也是物质;乃至想一个人、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车……这些都是物质现象。心的所缘通常都是色法(有时也可以是名法)。同时,如果没有光明,即使有眼睛也不能看,如果没有适当的空间,即使有耳朵也不能听……光明、空间也都是物质现象。另外,如果没有眼睛就不能看,没有耳朵就不能听,没有身体就不能感触。如果没有心所依处,同样不能想东西。眼净色、耳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等都是色法,所有心的依处都是色法。因为在五蕴世间里,一切心都必须依靠相应的依处,依处就是心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

  佛陀把一切心分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都有其物质基础。眼识依眼净色而生起,耳识依耳净色而生起,鼻识依鼻净色而生起,舌识依舌净色而生起,身识依身净色而生起,意识依心所依处而生起。在五蕴世间中,色法和名法,或精神和物质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完全脱离于物质现象之外的所谓灵魂或意识。

  第三、心的分类

  讲了心的特点之后,接着讲心的分类。心依其本性分为四类:

  一、不善心(akusala citta);

  二、善心(kusala citta);

  三、果报心(vipàka citta),又称异熟心;

  四、唯作心(kiriya citta)。

  这四类心当中,不善心和善心能够造业。不善心造的是不善业,善心造的是善业。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属于果报心。果报心本身并不造业,它们纯粹只是体验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结果。但是,在体验好或不好的果报之后,心又对这些所缘进行加工和分析,然后产生执著或排斥,于是又开始造作新的业。

  还有一种是唯作心,分为两类:

  1、佛陀等阿拉汉圣者的世间速行心;

  2、转向心,把心流转向所缘的心。有两种转向心:

  一、五门转向心,二、意门转向心。

  由于果报心和唯作心从业的角度上来说既非善也非不善,因此称为“无记”(abyàkata)。byàkata 的意思是记说、解说、解答。abyàkata是不能明确地说。既不能说果报心到底是善心还是不善心,也不能说唯作心到底是善心还是不善心,因此称为“无记”。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