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六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六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

  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次由共同归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发起共下士之意乐及发共中士之意乐,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于此中,须修中士之意乐。所谓虽得人天胜位,然仍未能出于①行苦,若即于此执为乐性,实为颠倒。故于真实全无安乐,其后定当堕诸恶趣②边际恶故,譬如有一无间定当堕于悬险,现于险崖暂为休息。③《入行论》云:「数数来善趣,数受诸安乐,死后堕恶趣,常受极大苦。」《弟子书》中亦云:「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④憩思为乐,⑤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⑥等非等诸趣。」故于善趣亦当厌患,犹如恶趣。⑦《四百论》云:「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徧皆无。」《摄功德宝》中亦云:「⑧诸具贪生死意恒流转。」《弟子书》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暗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暗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⑨殄息。」此说从无始来,执着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治此者,若修⑩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①行苦:后当广讲。

  ②边际恶故:《略论》:“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究竟是恶(苦)故。

  ③《入行论》:见《入行论·般若波罗蜜多品》卷九。

  ④憇:音“器”,意谓休息,指生善趣。

  ⑤彼定无主渐百返:谓耽人天乐而不励力修行,则由烦恼造业,必定被业所牵,毫无自主地渐次经历千百返生死。

  ⑥等非等诸趣:等者,善趣。非等者,恶趣。《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七:“应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摄,能往善趣善身语意业,说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摄,能往恶趣不善身语意业,名不平等。”

  ⑦“《四百论》云”一颂:《四百论·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第七》:“这里所破除的是:为见三有不起厌离,执增上生(人天趣)实有自性,心生爱恋,为求得增上生由爱而积业,并非破除为希求解脱积集人天身的一切业因,若是破除,即成颠倒。”诸智:现证真如之圣者。

  ⑧诸具贪生死意恒流转:诸具贪生死意者,恒时流转于三界。

  ⑨殄:音“舔”,灭绝。

  ⑩苦性:观受是苦。不净相:观身不净。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乐,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初中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二发此之方便。  今初

  言①解脱者,谓脱诸缚。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②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故从此脱,即名解脱,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③定不安住,④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由其发起对治力故,结生相续即便止息。

  ①解脱:《广论译释》:“解脱轮回。”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自性者,谓麤重永害,烦恼永断。训词者,谓能脱种种贪等系缚,故名解脱。”

  《略论释》(四九九页):“通于清净、寂灭、涅槃,乃一事而异名,皆无为法。此处所说之解脱,尚非究竟。如阿罗汉仅得解脱之一分,尚非真正清净涅槃也。”

  ②结蕴相续:《摄大乘论》卷三作“结生相续。”《世亲释》:“谓摄受自体”。《无性释》:“连持生故,名为相续,摄受生故,名为结生。”(又参考《广论》卷六,本书三八O页)

  ③定不安住:刹那生灭不住。

  ④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有为法第一刹那生起,不能安住至第二刹那,不需修习对治,自己息灭,则便以为一切众生,不须经过努力修治,就能解脱,此便造成过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第二发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如是欲得,诸①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②《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着自家,难出此三有。」

  ①取蕴:《俱舍论颂疏》卷一:“有漏名取蕴者,烦恼名取,能执取生死故也。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火从草糠生,名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臣属帝王,名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华果树,树生华果,故名华果树。”

  ②“《四百论》云”一颂:《四百论·净治弟子品第八》:“若谁补特伽罗不厌离生死,彼人岂能敬重寂灭生死苦的解脱?比如对于自己小小的穷苦家室,不能完全断除贪爱,就不能离家。所以劣慧众生难得出离此三有网,因为由爱系缚故。”如贪着自家:又译作“如贪自家室”。

  希求解脱方便分二:一由于苦集门中思惟,二由于十二缘起思惟。初中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初中分二: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二正修苦谛。

  今初

  集谛为因,苦谛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应是后。何故世尊不顺彼义之次第而作是说,诸苾刍,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耶。大师于此违因果次第而宣说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无过失。此复云何,谓诸所化,若于生死自先未发无倒希求解脱之心,①根本断绝,彼于解脱云何能导,以诸所化无明暗覆,于诸苦性②生死圆满,执为安乐,颠倒所诳。如③《四百论》云:「此大苦海中,悉无诸边岸,愚人沉此中,云何不生畏。」先须为说此实是苦,非有安乐,说多苦相令起厌离,是故于初先说苦谛。此后自见堕于苦海,则于苦海欲求脱离,便见其苦必须灭除。此复了知,未止其因苦终不灭,便念其因复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谛,是故集谛于苦后说。次知生死众苦,皆由有漏业生,其业复由烦恼发起,烦恼根本是为我执,便知集谛。④若见我执亦能止灭,誓愿现证灭苦之灭,故于集后宣说灭谛。若尔开示苦谛之后,即于解脱发生希求,苦谛之后应说灭谛。答云无过,尔时虽有欲解脱心,欣得寂灭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未见其因定能遮止,故于解脱,不能定执为所应得,定当证灭。如是若执定当证灭,定当解脱,便念何为趣解脱道,趣向道谛,是故道谛最后宣说。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⑤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⑥应知应断应证修。」如是四谛,大小乘中皆数宣说,是为善逝总摄⑦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诸扼要处。故修解脱极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须如是次第引导学者。若未真实思惟苦谛,厌舍生死,则求解脱亦唯虚言,随其所作悉成集谛。若未思集,善知惑业生死根本,犹如射箭未见鹄的,是即断截正道扼要,遂于非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劳而无果。若未能知应断之苦集,则亦不明静苦之解脱,故欲求解脱,亦唯增上慢耳。

  ①根本断绝:《略论释》(五O一页):“则解脱之根本断绝。”

  ②生死圆满:世间满足。

  ③“《四百论》云”一颂:《四百论·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第七》。

  ④若见我执亦能止灭:参阅《广论》卷二十三(五二八页第四行至五二九页第六行)。

  ⑤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如人患病,应确诊为何病,此喻知苦。复应了解病因而断除之,此喻断集。为得无病而安乐住,此喻慕灭。应对症下药,此喻修道。

  ⑥应知应断应证修:应知苦,应断集,应证灭,应修道。

  ⑦生死流转:苦集。生死还灭:灭道。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总苦,二思惟别苦。初中分三: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三思惟三苦。  今初

  如①《亲友书》云:「仁和应厌于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无量众苦出生处。」应如是修。此中修习厌生死者,谓思惟彼是众苦根源。苦者,谓已显说欲乏等四。等字摄四,共为八种。此八种苦,是薄伽梵于多经中,明苦谛时数所宣说。

  ①“《亲友书》云”一颂:汉译《亲友书·别说慧学·出离轮回》:“爱别老病死,斯等众苦处,智者应生厌。”依藏文本:“欲乏”为求不得苦。“仁和”:《广论译释》作“国王”,与汉译稍异。

  修共中士一切所缘法类,如共下时所说共法,此亦应取。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写皆当善修。若慧劣弱,可暂舍置所引教文,唯当修习应时义体。此等虽是思择而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余善不善无记等上,悉不应散。当于所缘遮心掉等,亦莫令随昏睡①沉没增上而转,当令其识极为明净,渐次修习。②《入行论》云:「虽长夜修行,念诵苦行等,若心散乱修,佛说无义利。」此说一切散乱善行,其果微少。又《修信大乘经》云:「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随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当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乱心者,谓除善所缘,不向余散,法及义者谓文及义,正思惟者,谓以观慧观察思择,由此显示随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须此二。故说引发三乘一切功德,皆须二事,一除善所缘心不余散,专一而住③真奢摩他或其随顺。二善观察善所缘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④毗钵舍那或其随顺。如是亦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⑤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观之果。

  ①沉没:《广论》卷十五(三六六页):“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故虽澄净,若取所缘不极明显,即是沉没。”“此与昏沉不同,昏沉痴分摄,身心沉重,无堪能性,是不善或有覆无记。沉没有二,谓善与无记。”

  ②《入行论》云:《入行论·守护正知品》卷五。

  ③真奢摩他或其随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云何奢摩他,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于离言说唯事唯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第九真奢摩他,前八其随顺也。

  ④毗钵舍那或其随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

  《集异门论》卷三:“奢摩他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徧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毗钵舍那。”前为随顺也。

  ⑤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观之果:《略论》:“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

  《略论释》(五一O页):“所谓止观之果,在大乘即指菩提心言,此心非专观心性,或不思善恶,即可发生。此心在小乘,正修止观,亦不能随顺修得。在资粮道正修止观尚不能得,必兼修随顺乃能得之。在加行道以上,则专修止观亦可得菩提心。盖止观与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皆无甚关连,故有得止观而后修菩提心者,亦有先得菩提心而修止观者。先得止观令心调柔,后修菩提心,是一种捷径,以所观易成故。总之随上师口诀而行,最为主要。”

  按:此段文正确之解释,应参阅《广论》卷十四(三三六页):“如下所说真实止观,实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则大小乘一切功德,非尽彼二之果。然以善缘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及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故密意说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无相违过。”

  如是八苦之中,初思惟生苦分五。一众苦所随故生为苦者,谓诸有情那洛迦中,及①诸一向唯苦饿鬼,并诸胎生卵生,如是四类,于初生时,便有无量猛利苦受,随逐而生。二②粗重所随故生为苦者,谓三界一切诸行,为烦恼品粗重所随,无堪能性,不自在转。三界有情诸行生起,皆为烦恼品类粗重随逐。总之③由有生住增长烦恼种子随逐流转,故无堪能安住善事,亦④不如欲自在而转。三众苦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三界既受生已,由此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无边众苦。四烦恼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生死既受生已,便于贪境瞋境痴境发生三毒,由此能令身心苦恼不静,不安乐住,谓诸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五⑤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生苦者,谓一切生最后边际,咸不出死,此非所爱,此复能令唯受众苦。故应思惟⑥如是生时,众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复能引衰老病等,烦恼死亡,此亦能令受苦道理。

  ①诸一向唯苦饿鬼:饿鬼趣之一种。

  ②粗重:《瑜伽师地论》卷二:“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③由有生、住、增长(之)烦恼种子。

  ④不如欲自在而转:随烦恼转故。

  ⑤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法尔离别之死。

  ⑥如是生时,众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复能引衰老病等,烦恼死亡:此中分配生苦五种:“一、众苦俱生,二、烦恼俱生,三、增长老病死等无量众苦,四、谓诸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五、谓一切生,最后边际,咸不出死,此非所欲,复能令唯受众苦。”

  特住胎时受何苦者。如《弟子书》云:「极猛臭秽极逼切,最狭黑暗徧蔽覆,住胎犹入那洛迦,身屈备受极重苦。」此诸文义,如《入胎经》云:「无量不净周徧充满,多千虫类之所依处,具足最极臭秽二门,具足非一骨鏁穴孔,复有便利清脑脑膜髓等不净,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面向脊骨背对腹皮,于月月中,出诸血相以之资养,母食食时,以①二齿鬘细嚼吞下,其所吞食,下以口秽津涎浸烂,上为脑膜之所缠裹,犹如变吐。所有食味,从母腹中入自脐孔,而为资长,渐成②羯罗蓝、頞部陀、闭尸健南,手足微动,体相渐现。手足面等胎衣缠裹,犹如粪秽,③生臭变臭猛暴黑暗,不净坑中上下游转,以诸苦酸粗咸辣淡,犹如火炭。食味所触,犹如苍蝇,以不净汁而为资养。如坠不净,臭秽炽然,淤泥之中命根非坚。又母身内所有火力,煎炙徧炙极徧煎炙,烧热徧热极徧烧热,烧然徧然极徧烧然,受诸猛利粗恶难忍,非所悦意极大苦受。如如其母转动,徧动极徧转动,如是如是如被五缚,亦如投掷煻煨坑中,受诸猛利粗恶难忍,非所悦意,难以为喻,极大苦受。’如是其母,若受饮食太多太少及食太腻太干太冷太热,咸淡苦酸及太甘辛,④若行欲行,若太急走,若跳若倒,若住火前,或蹲居坐,亦说于胎起大痛苦。生藏上压熟藏下刺,如被五缚插之尖摽。

  ①二齿鬘:二排牙齿。

  ②胎内五位为:⑴羯罗蓝(凝滑),⑵頞部陀(疱,如酪),⑶闭尸(柔肉),⑷健南(略坚肉),⑸钵罗奢佉(支分相现,手足微动)。

  《瑜伽师地论》卷二:胎藏八位,加发毛爪位(发毛爪现),根位(眼等根生),形位(彼所依处,分明显现)。

  ③生臭:本来臭。变臭:时间久更臭。

  ④若行欲行:经作“若母行欲”。

  从胎产时及产出时,所有众苦,亦如《弟子书》云:「此渐如硬压油具,压迫其次方得生,然未尔时即舍命,唯是受苦业力强,住不净中颠倒身,湿烂裹胎极臭秽,猛逼切痛如溃疮,犹如①变吐宿念舍。」此诸文义,如《入胎经》云:「次彼渐生一切肢节,从其粪厕腐烂滴坠,不净暴恶生臭变臭,黑暗可怖,粪尿熏粘臭气垢秽,血水常流,疮门之中,由其先业异熟生风,吹足向上令头向下,两手缩屈被二骨轮,逼迫徧迫周徧逼迫,由诸粗猛难忍非悦,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犹如初疮,难可触着,身一切根悉皆楚痛,极秽胎垢徧粘其身,由干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脏悉皆枯燥,住此迫迮难忍苦处。此由因缘增上,宿业异熟生风吹促至极艰辛,始得产出。生已无间,被外风触②如割涂灰,手衣触时如利剑割,当受粗猛难忍非悦极大苦受。」又说③如牛剥皮,被虫所食,及如癞人徧身溃烂,加诸鞭挞极受楚切。又产已无间,取怀抱等及寒热触,亦当受诸粗猛难忍,非悦意苦。八苦之中,特于此初及于最后,须殷重修。故如前说,当以观慧数数观察,而善修习。

  ①变吐:呕吐。宿念舍:宿念全忘。

  ②如割涂灰:藏文原意“疮口上涂以具有猛触之液物”。《入胎经》:譬如幼小男女,以利刀削破皮肉,撒灰于上。

  ③如牛剥皮被虫所食,及如癞人徧身溃烂,加诸鞭挞:初生时堕入手内,在衣里,置摇车中,床席上,怀抱中,如牛剥皮后,被各种虫所食,及如以盐水洗癞人徧身溃烂,加诸鞭挞。

  思惟老苦分五。一盛色衰退者,谓腰曲如弓,头白如艾,额如①砧板,皱纹充满,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二气力衰退者,谓于坐时,如袋断索,起如拔树,语言迟钝,行步缓慢等。三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不能明见色等,重忘念等,减念力等。四受用境界衰退者,谓受饮食等,极难消化,又无堪能受诸欲尘。五寿量衰退苦者,谓寿多灭尽,速趣于死。应当数数思惟此等。《广大游戏经》中亦云:「由老令老坏少壮,②犹如大树被雷击,由老令耄③朽屋畏,能仁快说④老出离。诸男女众由老枯,如猛风摧⑤娑罗林,老夺精进及勇势,⑥譬如士夫陷淤泥。老令妙色成丑陋,老夺威德夺势力,老夺安乐⑦作毁訾,老夺光泽而令死。」慬哦瓦云:「死苦虽重,而时短促,此老最重。」迦玛瓦云:「老渐渐至,故稍可忍,若一时顿至,实无能忍之方便。」

  ①砧:音“真”。

  ②犹如大树被雷击:雷击喻衰损。

  ③朽屋畏:如居朽屋,畏其倒塌。

  ④老出离:解脱老苦之法。

  ⑤娑罗林:质脆易折藤树林。

  ⑥譬如士夫陷淤泥:如勇士陷于淤泥,无能为力。

  ⑦作毁訾:成众人毁訾对象。

  思惟病苦分五。一身性变坏者,谓身肉销瘦,皮肤干枯等。二增长忧苦多住忧苦者,谓身中①水等诸界,②分不平均增减错乱,身生逼恼,心起忧痛而度昼夜。三不能受用悦意境界者,谓若有云:诸可意境于病有损,虽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诸威仪道,亦多不能随欲。四诸非可意境界受用,虽非所欲须强受用者,谓诸非悦饮食药等,须强饮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诸粗苦事,皆须习近。五速离命根者,谓见病难治,便生痛苦,当于此等审细思惟。《广大游戏经》云:「多百种病及病苦,③如人逐鹿逼众生,当观老病坏众生,惟愿速说苦出离。譬如冬季大风雪,草木林药④夺光荣,如是病夺众生荣,衰损诸根及色力。令尽财谷及大藏,病常轻蔑诸众生,作诸损恼⑤瞋诸爱,⑥周徧炎热如空日。」

  ①水等诸界:四大。

  ②分不平均:四大失调,增减错乱:失去平衡。

  ③如人逐鹿:猎人追杀。

  ④夺光荣:枯黄。

  ⑤瞋诸爱:于平时所爱悦者,因病缘故而生瞋。如平日所喜饮食,病后无能消受,反生厌憎。

  ⑥周徧炎热如空日:晴空烈日,草木枯燋。

  思惟死苦分五。谓一舍离圆满可爱财位,二舍离圆满可爱亲族,三舍离圆满可爱朋翼,四舍离圆满可爱身体,五死时当受猛利忧苦,乃至意未厌此诸苦,当数思惟。前四为苦之理者,谓见当离此四圆满而发忧苦。《广大游戏经》亦云:「若死若没死没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死令王者无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死擒多百诸含灵,如海鲸吞诸众生,犹①龙金翅象遇狮,同草木聚遭猛火。」

  ①龙金翅:龙遭金翅鸟。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谓一如遇怨敌,便生忧苦,二畏其制罚,三怖畏恶名,遭非赞颂,四畏苦恼死,五违正法故,畏惧死后,堕诸恶趣,当思此等。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谓若舍离最爱亲等,由此一令心发生忧戚,二语生愁叹,三身生扰恼,四念彼①功德,思恋因缘令意热恼,五②应受用等有所缺乏,当思此等。

  ①功德:才德。

  ②应受用等:《瑜伽师地论》卷四云:受用有三,苦乐受用,饮食受用,淫欲受用。

  《披寻记》卷六十一(三四八四页):“应受用等有所阙故者,《本地分》说,或有所余种类欢乐:谓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或由同处,或因戏论,欢娱而住。所行事者,谓相执持手臂髪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眄,或作余事。此中等言,等取彼彼差别应知。”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思惟宣说五种①取蕴总为苦义分五。谓一是当成众苦之器,及二依已成众苦之器,三是苦苦器,四是坏苦器,五是行苦器。于此诸苦当数思惟。其中初者,谓依受此取蕴,②能引来生以后众苦。第二谓依已成之蕴,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第四,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第五谓初成取蕴,即便生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是行苦故,于三苦时此当详说。若于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发生此者,亦随当从③无垢圣语,如量解释,先正寻求清净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宣说八苦,所有密意,如圣无着极善决择而为宣释。如博朵瓦云:「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我等于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此须断因。」当于前说,生老病死等已生众苦,如是思惟。

  ①取蕴:为苦之根本。见本书三二八页注①。

  ②能引来生以后众苦:起烦恼造恶业故。

  ③无垢圣语:质。如量解释:量。

  第二思惟六苦者。《亲友书释》宣说七苦,其最后者是别过患,故于此中当思六种。其中一无定过患者,谓于生死流转之时,父母等亲,于他生中转为怨敌,诸怨敌等转成亲属,如是父转为子,子转为父。母转为妻,妻转为母等。唯是次第展转流转,是故全无可凭信处。①《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于生死全无定。」即现法中亦复展转,互为亲怨。如《妙臂经》云:「有时怨敌转为亲,亲爱如是亦为怨,如是一类为中庸,即诸中庸复为怨,如是亦复为亲爱,具慧了知终莫贪,于亲当止爱分别,于心善法安乐住。」如是修习,破于亲怨分别党类而起贪瞋,观生死法,任何全无安心之处,应起厌离。

  ①“《亲友书》云”一颂:唐译作“母或改为妇,父乃转成儿,怨家翻作友,迁流无定规”。

  二无饱足过患者。如云:「一一曾饮诸乳汁,过于四海于今后,随异生性流转者,尚须多饮过于彼。」谓当思惟,一一有情,饮母乳酪昔饮几许,今后若不学解脱道当饮几何,此是略喻,更当思惟生死之中,盛事苦事,无所未经,令心厌离。

  若谓受乐令意满足,然三有乐,任受几多,非但无饱,后后转复增长贪爱,由此常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如《亲友书》云:「如诸癞人为虫痒,为安乐故虽近火,然不能息应了知,贪着诸欲亦如是。」《弟子书》亦云:「岂有百返未经趣,岂有昔未多受乐,①未得吉祥如白拂,岂有是事反增贪。岂有昔未多经苦,众生无欲能饱满,②无有情腹未曾卧,然何生死不离贪。」应如是思。又如《除忧经》说而思极能厌离,如云:「数于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又于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为虫极饥虚,所啖诸土粪,于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如是又如《华严经》云:「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谓尽所得三有盛事,悉皆欺诳,领受无量无义大苦。如前唐捐无量色身,皆当忆念,若后仍不策励勤修,更当如是,思惟此理,令起厌离。慬哦瓦云:「③觉敦巴,从无始来,曾受何身,然皆未修大乘正法,犹如今日,故须策励。」又如桑朴瓦云:「此生死中须多④仰覆,此于心中实觉不安。」乃至未能起心如此,须勤思惟,纵起亦当恒常修习。

  ①未得吉祥如白拂,岂有是事反增贪:岂有未得吉祥如白拂,然为是事反增贪。白拂:珍贵稀有(扇)。

  ②无有情腹未曾卧:皆曾互为母子。

  ③觉:善士,尊者。

  ④仰覆:上仰,生善趣;下俯,生恶趣。反复思惟生死过患。

  三数数舍身过患者。如云:「一一身体诸骨聚,超过几多须弥峰。」谓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烂坏,多于须弥。

  四数数结生过患者。如云:「虽将地丸如①柏子,数母边际未能尽。」昔诸先觉解释此义,谓一有情为母之量,此非正义。即此《释》中引经文云:「诸苾刍,譬如有人,从此大地执取诸丸,量如柏子,作是数云,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诸苾刍,此大地泥速可穷尽,然诸人母展转非尔。」是显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转次第,此论亦说母边际故。此成厌患因之理者,如②《四百论》云:「若时虽一果,初因非可见,③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其《释》亦云:「此显④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令极难行生死大野,常应厌患,⑤随顺于此,当如理修。」如此当知。

  ①柏子:量极小。

  ②《四百论》:《四百论·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第七》。

  ③见一亦增多:论文作“一果见多因”。

  见一亦增多,尔时何不畏:释论:“是故随一果法亦现见有很多因缘,愚夫异生谁能不生怖畏呢?”

  ④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此业相续,是由无量无明荆棘丛林所徧满。

  ⑤随顺于此,当如理修:随顺于此解脱生死之方便,当如理修。

  五数数高下过患者。如云:「既成①百施世应供,业增上故复堕地,既满转轮圣王已,复于生死为奴婢。天趣天女乳腰柔,长受安乐妙触已,后堕地狱铁轮中,当受粗磨割裂触。长时安住②须弥顶,③安足陷下受安乐,后游煻煨 尸泥中,当念众苦极难忍。天女随逐受欢喜,游戏端妙欢喜园,后当住止剑叶林,获割耳鼻刖手足。天女殊妙如金莲,共同游泳徐流池,后堕地狱当趣入,难忍灰水无极河。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苦无间绝。得为日月自身光,照曜一切诸世间,后往极黑阴闇处,自手伸舒亦莫覩。」磨等三铁轮者,如其次第,谓于众合、黑绳、烧热三中而有。天女随逐者,谓为天女之所依附。天界欲乐者,谓忉利以上欲天所有。日月光者,是如世间共许而说,未分④能依及所依处,若分别说,乃是彼二宫殿之光。此等为喻,当思一切从高堕下所有道理,厌患三有,以其三有一切盛事,最后边际,衰所摄故。此如《调伏阿笈摩》云:「积集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①百施世应供:《广论译释》:帝释天得世间天、人(帝王等)恭敬。百施:帝释天。

  又唐译《亲友书·出离轮回》:“梵主世皆供,业力终沦地。纵绍转轮王,回身化奴使。”此作梵主,与藏本稍异。

  ②须弥顶:指三十三天。《亲友书》:“妙高岑受乐,地软随其足,转受煻煨苦,行经粪屎狱。”

  ③安足陷下:天上宝地。

  ④能依及所依处:《亲友书》:“或生居日月,身光遍四洲,一朝归黑暗,展手见无由。”能依:指日月天人。所依处:指日月宫殿。

  六无伴过患者。①如云:「若能了知如是过,愿取三福灯光明,独自当趣虽日月,难破无边黑暗中。」了知过者,谓当了知如前所说,须如是死,愿取福光。三种福者,谓三门善事,或②施所生等三种善事。无边黑闇者,谓无明黑闇。无伴而趣者,③如《入行论》云:「独生此一身,俱生诸骨肉,坏时尚各散,何况余亲友,生时独自生,死时还独死,④他不取苦分,何须作障亲。」如是六苦总摄为三。谓一于生死中,无保信处。二受彼安乐,终无饱期。三无始而转。初中有四:一于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谓身数数舍;二作诸前益不可保信者,⑤谓无决定;三于得盛事不可保信者,谓高下变易;四于诸共住不可保信者,谓无伴而往。第三者谓数数结生,展转受生不见边际。如是总摄亦当思惟。

  ①“如云”一颂:见《亲友书·出离轮回》:“三种灯明福,死后可持将,独入无边暗,日月不流光。”独自当趣入,虽日月之光亦难破之无边无明黑暗中。

  ②施所生等三种善事:《俱舍论》卷十八:“施戒修三类,各随其所应,受福业事名。”“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施招大富,戒感生天,修得解脱。

  ③如《入行论》云:《入行论·禅定品》卷八。

  ④他不取苦分,何须作障亲:他不能除苦,何须修法作障之亲。

  ⑤谓无决定:即思惟六苦中初“其中无定过患”一段文。

  第三修三苦者。谓譬如极热或疮或①痈,若于其上洒以冷水,似为安乐,于生死中所有乐受,若坏灭时,还起众苦,故名坏苦。此复非唯其受,即此相应,余心心所及为所缘诸有漏境,皆是坏苦。又如热痈逼切,触热水等变异触时,起极楚痛。如是当知苦受,随纔生起,便能触恼或身或心故名苦苦。譬如肾痛,此复如前,非唯其受。又如热痈,俱未触会二触之时,有漏舍受,为诸粗重之所随逐,故名②行苦。此亦如前,非唯其受,此由先业烦恼自在而转,故名为苦,及为能发后烦恼种,所随逐故,名为徧行粗重所随。如是若起乐受贪欲增长,若起苦受瞋恚增长,苦乐俱非随粗重身,则于无常执为常等,愚痴增长,其中贪欲能感当来于五趣中生等众苦,瞋于现法起忧戚等,于后法中感恶趣苦,痴于前二所感二苦随逐不舍,故于乐受,应观为苦灭除贪欲。于诸苦受,应作是思,此蕴即是众苦因缘,苦从此生,犹如毒箭,灭除瞋恚。于诸舍受,应观无常销灭为性,灭除愚痴。不于三受为三毒因,此如《瑜伽师地》及《摄决择》意趣而说。如负重担,随其重担当负几久,便有尔许不乐,取蕴重担亦尔,③乃至执持尔时受苦,④以此蕴中有苦烦恼粗重安住,故为行苦。既有此已,虽于现在苦受未生,然其无间由种种门能起众苦,故此行苦,徧一切苦及是所余二苦根本,故应于此多修厌离。

  ①痈:痈,毒疮。

  ②行苦:《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复次如佛世尊说三苦性,此中云何为行苦性?谓后有业烦恼所生诸行,于彼彼自体中能随顺生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所有安立一切徧行粗重所摄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说略五取蕴,皆名为苦。”

  《披寻记》卷六十一(三四八五页):“于彼彼自体等者,《本地分》说,一切种子识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如是色界自体中,亦有欲无色界一切种子。无色界自体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种子(陵本二卷一页)。由是当知,三界自体差别非一,故名彼彼。即于其中,所有诸行,性有漏故,能随顺生现在一切烦恼,及与当来生等众苦,是故安立名粗重性。一切徧行粗重所摄,谓彼粗重,徧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故,即此建立为行苦性。”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又此行苦,徧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然于不苦不乐受中,此粗重性分明显现,是故但说不苦不乐受,由行苦故苦。于乐受苦受中爱恚二法扰乱心故,此粗重苦非易可了。譬如热痈,若以冷触封之,即生乐想,热灰堕上便生苦想,若二俱离,于此热痈,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如是于业烦恼所生诸行所有安立粗重所摄,犹如热痈。行苦性中所有乐受,如冷触封。所有苦受,如热灰堕。所有不苦不乐受,如离二触痈自性苦。又乐受中多生染着,是故说彼贪所随增。于苦受中多生憎恚,是故说彼瞋所随增。于非苦乐之所显现粗重所摄所有安立行自体中,于无常性计常颠倒,于众苦性计乐颠倒,于不净性计净颠倒,于无我性计我颠倒,是故说彼不苦不乐受无明所随增。又诸愚夫于乐受中多生染着,由是因缘,于现法中,行身恶行,行语恶行,行意恶行。身坏命终,广说乃至生那落迦。又由后有爱故,能感当来生等众苦。如是乐受贪所依故,能生当来五趣等苦。又于苦受多起瞋心,不随所欲,触众苦事,便生种种愁恼怨叹乃至迷乱,由此因缘行三恶行,堕诸恶趣。如是苦受瞋所依故,能感现法后法众苦。又于不苦不乐受中,多生如上颠倒之心。于二种苦,谓依乐受贪所生苦,及依苦受瞋所生苦,生不舍思,起不舍行。是故虽有众多烦恼及随烦恼,然佛世尊但立三种根本烦恼,谓贪瞋痴。依此密意,佛世尊说,应观乐受是众苦法,应观苦受犹如毒箭,应观不苦不乐受性是无常有坏灭法。”

  《披寻记》卷六十一(三四八八页):“应观乐受是众苦法等者,《摄异门分》说:云何当观乐受为苦?谓由此受贪所随眠,由随眠故,取当来苦,于现法中,能生坏苦,如是当观乐受为苦。云何当观苦受如箭?谓如毒箭,乃至现前常恼坏故。非苦乐受体是无常灭坏法者,谓已灭者,即是无常,其未灭者,是灭坏法。若无常者,从此复生若乐若苦。灭坏法者,终不解脱苦乐二种。(陵本八十三卷十五页)此应准释。”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若能如实观无常性,渐次能断一切颠倒。如是诸行,是第一义苦圣谛事。一切圣贤圣智观已,于第一有最极寂静诸取蕴中尚不愿乐,何况弊下那落迦中。复次即此能生后有诸行业及烦恼,由相道理是集圣谛,世尊经中据胜道理唯显示爱。复次此烦恼品粗重永灭,是有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又因永断未来不生,及先世因受用尽已,现在诸行任运谢灭,是无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复次若能证解第一义谛所有正见,及正见为先一切圣道,是名道谛。复次,欲令于苦徧知,于集永断,于灭作证,于道修习,故略建立诸圣谛相。若广建立,当知其相无量无边。又令了知苦谛粗相以为依止,渐能趣入谛微细相,故先施设生等众苦,后方显示五取蕴苦。”

  ③乃至执持尔时受苦:乃至执持五取蕴未舍,于尔许时中便得受苦。

  ④以此蕴中有苦烦恼粗重安住:《披寻记》卷六十一(三四八六页):“即于其中,所有诸行,性有漏故,能随顺生现在一切烦恼,及与当来生等众苦,是故安立名粗重性。”苦为果,烦恼为因。

  又能增贪现前乐受,多是于苦,渐息灭位、妄起乐觉,全无不待除苦所显自性之乐。譬如太走为苦,略为住息遂生乐觉。现见此是先生大苦,渐息灭时、乐渐次起,故非性乐。若太久坐,仍复如前,生众苦故。若是性乐之因者,应如苦因,随其习近,其苦渐增,如是习近行住坐卧,饮食日阴等,亦应随其几久习近,便有尔许安乐渐起。现见太久唯生苦故。如是亦如《入胎经》云:「难陀,行住坐卧诸威仪中,应当了知别别是苦。诸静虑师,应观彼彼威仪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卧,彼则于行,唯别受苦。别别领受猛性粗性难可忍性,非悦意性。非于其行,起安乐想。」余三威仪亦如是说,「难陀,然由彼彼威仪之苦,暂间断故,遂于余余新生众苦,妄起乐想。难陀,生唯苦生,灭唯苦灭,①生唯行生,灭唯行灭。」②《四百论》亦云:「如安乐增长,现见反成苦,如是苦增长,然非可转乐。」

  ①生唯行生,灭唯行灭:有漏乐受生时,第二刹那生起行苦,灭同生说。

  ②《四百论》:《四百论·明破乐执品第二》。

  第二思惟别苦有六,三恶趣苦已如前说。人苦者,谓饥渴寒热,①不可意触,追求劳苦,复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当知。又如《资粮论》云:「恶趣苦无余,人中亦现有,苦逼②等地狱,贫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强力于羸弱,制罚及损害,相续如暴流。有因贫乏起,余从③不足生,追求难忍苦,④一切谋略杀。」⑤《四百论》云:「⑥胜者为意苦,⑦庸流从身生,二苦日日中,能⑧坏此世间。」

  ①不可意触:亦摄愁忧等。

  ②等地狱:等同地狱。

  ③不足:虽富却不满足。

  ④一切谋略杀:《广论译释》:“更有甚者,求不得苦,贪欲难忍,引发憎恨,导致杀害。”

  拉卜楞寺格西:“一切追求为自己生存,乃至将对方杀害。”

  ⑤《四百论》:《四百论·明破乐执方便品第二》。

  ⑥胜者:刹帝利等种族。

  ⑦庸流:贫乏者。

  ⑧坏:摧残。

  非天苦者。如《亲友书》云:「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瞋天德故,此等由其①趣性障,具慧不能见圣谛。」此由不忍,嫉天富乐,令意热恼,由此因缘,与天斗诤,受割裂等伤身众苦。此等虽具智慧,然由②异熟障故,于彼身中不堪见谛。《念住经》说此为旁生,《瑜伽师地论》说为天趣。

  ①趣性障:修罗趣身性之障,即异熟障。

  ②异熟障:《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騃愚钝,盲瞽喑痖,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

  《俱舍论》卷十七:“全三恶趣,人趣北洲,及无想天,名异熟障。此障何法?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

  《大毗婆沙》卷一百一十五:“此中但说决定为障,彼非决定,由彼有情所有异熟,或有为障,或不为障,是以不说。”

  思惟天苦分二:一欲天三苦。二上二界粗重苦。  今初

  初一死堕苦中有二。㈠死殁苦者,如云:「诸天趣乐虽极大,然其死苦大于彼,如是思已诸智者,莫爱有尽天趣乐。」谓较昔受天欲生乐,将临殁时,五死相现,所起痛苦,极重于彼。五死相者,即如彼云:「⑴①身色变为不可爱,⑵不乐本座⑶华鬘萎,⑷衣服垢染⑸身出汗,是于先时所不出。天趣报死五死相,起于住天界诸天,等同地上诸人中,传报当死诸死相。」㈡堕下处苦者,如云:「从天世间死殁已,设若全无少余善,彼无自在往旁生,饿鬼地狱随一处。」二悚栗苦者,谓由有成就广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时,诸薄福天子,见已惶怖,由此因缘受大忧苦。三斫裂杀害苦者,谓天与非天斗诤之时,受断支节、破裂其身、及杀害苦。若断其头,即便殒殁,伤身断节,续还如故。驱摈者,谓诸具足强力诸天,纔一发愤,诸劣天子,便被驱摈出其自宫。又如《资粮论》云:「所有受欲天,彼亦无乐心,遭欲贪炽然,内火而烧煮。若诸心散乱,彼岂有安乐,②非于无散心,刹那能自在。散逸扰乱性,终不能寂灭,③等同有薪火,徧受大风吹。」又云:「④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①身色变为不可爱:《略论释》(五二四页):“身光先退,天身有光,不分昼夜,以花之开合而分昼夜,临死时,身光先退。天在浴时,平时水不着身,着即死相。天身素香,将死香变臭。”

  ②非于无散心,刹那能自在:拉卜楞寺格西:“没有刹那无散心,岂能有自在。谓受欲天终天在散乱享受乐欲,彼不能有片刻安乐自在。”

  ③等同有薪火,徧受大风吹:越吹越旺。

  ④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有旧病复发之患。

  色及无色上界诸天,虽无此诸苦,然烦恼随逐,有诸障碍,于死于住悉无自在,故彼亦由粗重为苦。又如《资粮论》云:「色无色诸天,超越于苦苦,以①定乐为性,住劫不倾动,然非毕竟脱,从彼仍当堕,②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虽③励不久住,等同空飞鸟,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④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①定:禅定。

  ②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略论》:“从恶趣苦滩,暂似为出越。”

  ③励:努力。

  ④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略论释》(五二七页):“蕴身一成,第二刹那即趋变坏,刹那刹那为行苦支配。”

  如是思惟五趣六趣,总别诸苦,厌患生死意欲出离,便当观察其因,念云如是生死以何为因。

  第二,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分三:一烦恼发生之理,二彼集业之理,三死没及结生之理。  今初

  成办生死之因,虽俱须惑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然如种子,若无润泽及其土等,定不发芽。如是诸业缺①俱有缘,亦定不能发苦芽故。又若有烦恼,纵无宿业,无间新集,取后有故。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度诸有爱,非余业能引,灭尽俱有故。」又云:「若有爱,仍当出生故。」是故开示烦恼对治极为重要,此复赖于先知烦恼,故于烦恼,应当善巧。

  ①俱有缘:如交芦,互为果。

  俱有缘,与近取因共同生果。俱有因,不相离义是俱有义,同一果义是俱有义,相随顺义是俱有义。

  拉卜楞寺格西:“俱有缘即助缘。如瓶,因为水、土、火;助缘为人工。”

  此中分四:一正明烦恼,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烦恼之因,四烦恼过患。  今初

  ①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

  ①烦恼总相:《杂集论》卷六:“不寂静性,是诸烦恼共相。此复有六,谓散乱不寂静性,颠倒不寂静性,掉举不寂静性,惛沉不寂静性,放逸不寂静性,无耻不寂静性。”

  各别相中有十烦恼。贪者,谓缘内外可意净境,随逐躭着,①如油着布难以洗除,此亦耽恋自所缘境与彼所缘难以分离。瞋者,谓缘诸有情及苦苦具,谓刀杖荆刺等,发恚恼心,发粗猛心,于彼诸境思作无义。②慢者,谓依止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好恶,令心高举,高相随转。无明者,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③染污无知。疑者,谓缘谛等三法,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坏聚见者,谓缘取蕴,计我我所,染慧为性,我我所见,其中坏是无常,聚是众多,为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边执见者,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计为常恒,或见断灭,无从此没,结生当来,染慧为性。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④戒禁取者,谓缘⑤坏戒,可舍之戒,及诸⑥行状轨则,⑦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邪见者,谓⑧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⑨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

  ①如油着布,难以洗除:又喻如油入面,无法洗除。

  ②慢:《俱舍论颂疏》卷十九:“且慢七者,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举,总立慢名,行转不同,故分七种。于他劣谓己胜,于他等谓己等,虽然称境,以心高举,说名为慢。于他等谓己胜,于他胜谓己等,名为过慢,过前慢故。于他胜谓己胜,名慢过慢,慢他过故。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恃我起故。未得谓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于无德中谓己有德,名为邪慢。成就恶行,名为无德,恃恶高举,名为邪慢也。”

  ③染污无知:《俱舍论颂疏》卷一:“染污无知,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

  ④戒禁取:《瑜伽师地论》卷八:“戒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彼见,彼见随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缘所因,俱有相应等法,等随观执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唯用分别染污慧为体。”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邪分别见之所受持身护语护,说名为戒,随此所受形服饮食威仪行相,说名为禁。”

  《广五蕴论》:“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戒者,谓以恶见为先,离七种恶。禁者,谓牛狗等禁,及自拔发,执三支杖,僧佉定慧等。此非解脱之因。又计大自在,或计世主,及入水火等,此非生天之因,如是等彼计为因。所依蕴者,谓即戒禁所依之蕴。清净者,谓即说此无间方便以为清净。解脱者,谓即以此解脱烦恼。出离者,谓即以此出离生死。是如此义,能与无果唐劳疲苦所依为业。无果唐劳者,谓此不能获出苦义。”

  ⑤坏戒:恶戒。

  ⑥行状轨则:身披兽衣,跷一足观日,裸体涂灰。

  ⑦身语定转:不语,或作犬声(语),或效牛行(身)。

  ⑧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略论释》(五四六页):“有而谓无,为损减邪见。”

  ⑨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略论释》(五四六页):“无而谓有,为增益邪见。”自在:大自在天。胜性:数论外道。

  《成唯识论》卷一:“有执有一大自在天,体实徧常,能生诸法,彼执非理。”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①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譬如盘绳,②略降黑暗,于绳实体不能明了,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由无明闇误蕴为我,从此发生诸余烦恼。③如许彼二为一,即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如是分已,贪着自党,瞋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如《释量》云:「有我知有他,④执瞋自他分,⑤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①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唯识中一派,称作依论唯识派,彼依《瑜伽师地论》、《集论》,主张无明与萨迦耶见不同,由无明(暗)故,于蕴(绳)本体误执为我(蛇)(萨迦耶见)。故无明为生死根本。(《略论释》择义)

  ②略降黑闇:天时近黑。

  ③如许彼二为一:唯识中又一派,如法称论师即如是许,称作依理唯识派。彼依《释量论》,主张无明与萨迦耶见是一,与应成派同。不过应成派许于蕴执有实有自性为我,法称则仅认于蕴执实为我,此稍异耳。认坏聚见即是无明,故坏聚见为生死根本。(《略论释》择义)

  ④执瞋自他分:《略论》作“我他分爱憎”。

  ⑤与此等系属:《略论》作“由此等和合”。

  第三能生烦恼之因分六:一所依者谓烦恼之①随眠,二所缘者谓顺生烦恼境界现前,三②猥杂者谓随学恶友非善士夫,四言教者谓听闻邪法,五串习者谓增长烦恼昔串习力,六作意者谓妄增益爱非爱相,及于无常妄执常等非理作意。

  ①随眠:种子、等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复次烦恼品所有粗重(不安稳性),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故。”

  ②猥杂:《略论释》(五四九页):“即由恶友渐次引入阓闹之境,使本来可以避免之烦恼,卒致不能自拔。喻之如遇醉象,仅害一生,遇恶友则害及多生。故菩萨亦畏恶友。颇公云:‘现世之人,大抵属于恶友,以现世人多务世间法,对出世间法,必思破坏。譬如饮狂泉者,见不狂者反以为狂,故与现世人处,往往为其所误。’”

  第四过患者。谓烦恼纔生,先能①令心杂染,倒取所缘,坚固随眠,同类烦恼,令不间断。于自于他于俱损害,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远离涅槃,退失善法,衰损受用,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一切方所恶名流布,大师护法圣者呵责,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庄严经论》云:「②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斗诤恶名他世生③难处,④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⑤《入行论》亦云:「瞋爱等怨敌,全无手足等,⑥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仆,⑦安住我心中,欢乐反损我,于此忍不愤,忍非处应呵。一切天非天,设与我作敌,彼不能令入,无间大火中。此大力惑敌,若遇须弥峰,且不留灰尘,能刹那掷我。如我烦恼敌,长时无始终,余敌皆不能,至如是久远。若随顺承事,悉为作利乐,若亲诸烦恼,返作苦损恼。」此说过患,皆当了知。又如阿兰若师云:「断除烦恼,须知烦恼过患、体相,对治生因。由知过患,观为过失,计为怨敌,若不知过患,则不知为怨敌,故如《庄严经论》及《入行论》所说思惟。」又云:「知烦恼相者,亦须听《对法》,下至当听《五蕴差别论》,了知根本及随烦恼。于心相续,若贪瞋等,随一起时便能认识,此即是⑧彼,他今生起,与烦恼斗。」须如是知。

  ①令心杂染,倒取所缘,坚固随眠,同类烦恼,令不间断:《瑜伽师地论》卷八:“烦恼过患者,当知诸烦恼有无量过患。谓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忧苦,能引生等种种大苦,能令相续远涅槃乐,能令退失诸胜善法,能令资财衰损散失,能令入众不得无畏,悚惧无威,能令鄙恶名称,流布十方,常为智者之所诃毁。令临终时,生大忧悔。令身坏已,堕诸恶趣,生那落迦中,令不证得自胜义利。如是等过,无量无边。”

  杂染:《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二:“言杂染者,是浑,是浊,是不净义。”

  ②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坏他”,坏他人身心、财富、善根。“退损”,于僧中失去闻思修习善法之机会,又一切受用退减。“失利”,失去利养、恭敬,使以前有利于我者退失信心。

  ③难处:八无暇。

  ④失得:退失本有功德。未得:不得未得功德。

  ⑤《入行论》亦云:《入行论·不放逸品》卷四。

  ⑥非勇智:既非大力勇士,亦非善巧智臣。

  ⑦安住我心中……返作苦损恼:《入行论广解》:“彼安住于我心中,恣意以地狱等苦而损恼我,于彼含忍而不发愤,忍所不应忍,是极应诃谴之事。应视烦恼如仇,精进消灭之。又烦恼之性相差别,因及作业等,如《现观论》所说应知,而主要应致力观其过患也,若时天及非天等,悉皆一致群起与我为敌,若我不随烦恼自在而转,彼等终不能牵我令入无间火内。唯自相续之烦恼,是我劲敌。无间烈火,若遇之者,须弥山王,亦能灰烬无余,烦恼能于刹那间,掷我入于其内,故于烦恼敌,应精进摧伏也。”欢乐反损我:又译作“恣意于我作侵损”,指以地狱等苦损害我。忍非处呵:烦恼非应忍处。若亲诸烦恼:谓若随顺承事烦恼。

  ⑧彼:贪等。

  第二彼集业之理分二:一正明所集之业,二如何集业之理。初中分二:一思业,二思已业。  今初

  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谓令心造作意业,于善不善及无记中,役策心为业。」谓①令自相应心,于境转动之心所意业。第二者谓彼思发起身语之业。《俱舍论》云:「业谓思彼起,思即是意业,彼起身语业。」于身语业分为二种,②有表③无表。婆沙师许唯是有色,世亲论师破之,许为与身语表俱转之思,故二种业俱说为思。总业有三,谓善不善无记,此说初二。善业有二,谓有漏无漏,此明有漏。其中复二,谓圣人相续中有,及异生相续中有,此说后者。其不善业者,谓非福业。福业者,谓欲界所摄善业,不动业者,谓色无色地所摄有漏善业。如是亦如④《俱舍论》云:「⑤福欲界善业,不动从上起。」何故名为不动业耶,谓如欲界中,应于天身成熟之业,有于人畜饿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动。如是⑥上界,应于此地成熟之业,除此地外不于余熟,故名不动。《俱舍论》云:「⑦由于彼地中,业熟不动故。」

  ①令自相应心,于境转动之心所意业,第二者谓彼思发起身语之业:《俱舍论颂疏》卷十三:“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意业——思心所,身语业——思所作,即彼思发起身语之业。

  ②有表(业):《俱舍论颂疏》卷十三:“有部计‘身表许别形’,身表业形色为体,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形谓形色,犹如合掌,杀缚等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有造作故。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身表业。‘语表许言声’,谓即言声,为语表业。”

  ③无表(业):《俱舍论颂疏》卷一:『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表。』

  乱心-恶心、无记心

  不乱心-善心

  乱心-善心、无记心

  不乱心-恶心

  无心-无想定、灭尽定

  有心-余定

  “随流”:明无表相,随谓随顺,性相似故,流谓流转,相续起故。

  “净不净”:出无表体,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

  “大种所造性”:无表色大种所造,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同有表业,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   表。又简诸得,虽通四位行,相似相续,然非大种所造。

  经部计:

  意业     审虑思、决定思

  表业-动身思

  无表业-思心所种子

  表业-发语思

  无表业-思心所种子

  ④《俱舍论》:《俱舍论》卷十五。

  ⑤福欲界善业,不动从上起:汉译作“欲善业名福,不善名非福,上界善不动”。

  ⑥上界:上二界。

  ⑦由于彼地中,业熟不动故:汉译作“约自地处所,业果无动故”。

  第二集业之理者。总诸圣者,于诸善业发生增长。预流一来,亦有造集不善业者,然诸圣者,定不积集善趣恶趣引生死业。《中观论》云:「①生死本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为造者,非智见性故。」世亲论师亦云:「见谛无能引。」是故乃至自随补特伽罗我执而转,尔时容造能引之业。现证无我真实义已,虽于生死由业烦恼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业。②预流一来,亦能不忍断除我执,譬诸强力制伏羸劣,《瑜伽师地论》作此说故。是故造集能引生死业者,谓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异生。

  ①生死本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为造者,非智见性故:《中论》汉译为“是谓生死,诸行之根本,无明者所造。”生死本,谓生死之根本。行,指引生死业。智者,指证空性之智者。故愚为造者,无明所覆故。见性,见空性。

  《中观论疏》卷廿五:“凡夫为无明所盲故,以身口意业为后身起六趣诸行,随所起行有上中下识入六趣,随行受身。以识着因缘故有名色集。名色集故有六入。六入因缘故有六触。六触因缘故有三受。三受因缘故生渴爱。渴爱因缘故有四取。四取取时以身口意业起罪福,令后三有相续。从有而有生,从生而有老死,从老死有忧悲苦恼,种种众患,但有大苦阴集。是故知凡夫无智,起此生死诸行根本,智者所不起,以如实见故,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亦灭。以因灭故,果亦灭。如是修习观十二因缘生灭智故是事灭,是事灭故,及至生老死忧悲大苦阴皆如实正灭。正灭者,毕竟灭。是十二因缘生灭义,如阿毗昙修多罗中广说。”

  ②预流一来,亦能不忍断除我执:《瑜伽师地论》卷一:“又诸众生,将命终时,乃至未到惽昧想位,长时(无始以来与身俱生)所习我爱现行。由此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由此建立(同安危义)中有、生报。若预流果及一来果,尔时我爱亦复现行,然此预流及一来果,于此我爱,由智慧力数数推求,制而不着,犹壮丈夫与羸劣者,共相角力,能制伏之。当知此中道理亦尔。若不还果,尔时我爱不复现行。”

  《杂集论》卷五:“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境界。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以对治力之所摄伏。已, 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

  如是若由染污无明萨迦耶见,他自在转,三门作行杀等不善,集非福业。若行舍施守护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业。若修静虑无色地摄奢摩他等,是为积集诸不动业。若尔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是否集谛生死因耶。总资粮道加行道者,虽集庸常能引之业,然由如斯意乐所起,及于无我观慧相应诸善净业,是后有爱能对治品,与生死本我执行相,相违而转,故非寻常真能引之集

  谛。然能随顺引后有集,故立为集摄。如是亦如①《摄决择分》云:「问:若世间诸法,厌患后有能背后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谛所摄。答:虽彼自性,厌背后有,然能随顺后有身语意妙行,是故当知是集谛摄。」此说善思生死过患,厌离生死意乐所起,引出世道诸善净法,为随顺集。故当励力,引此意乐及无我慧。

  ①《摄决择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

  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唯除①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①少数依福田力:如净土法门等。《广论译释》:“如祈祷修持仪轨等。”以胜解心坚信三宝功德,依赖上师僧众福田之威力。

  初中复二,一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二于外乐,厌舍贪着,为定生乐受,而增长业。初复有二,一正缘未死以前现法乐故,造非福业。二正缘来世诸欲乐故,增长福业。正缘定生乐受者,谓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诸不动业。若于诸欲舍离贪着,复由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谓集能生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诸不动业。①此是世亲论师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①此是世亲论师意趣:《俱舍论》卷十五:“顺乐苦非二,善至三顺乐,诸不善顺苦,上善顺非二。”

  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一死缘,二死心,三从何摄暖,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今初

  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福尽死者,谓如无资具死。①未舍不平等死者,②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谓一③食无度量,二④食所不宜,三不消复食,四⑤生而不吐,五熟而持之,六不近医药,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八非时九非量,行非梵行。

  ①未舍不平等死:《瑜伽师地论》卷一作“不避不平等死”。

  ②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药师经》、《瑜伽师地论》皆说有九。九死因缘又译作“九因、九缘”。

  ③食无度量:极少或极多。

  ④食所不宜:不能安稳消变,增长安乐。

  ⑤生而不吐,熟而持之:《披寻记》卷一(四九页):“生而不吐者,谓食所食,若能发起身中种种苦受,应速吐弃,令于当来,苦不更生。”“熟而持之者,谓由过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不消而食,由是因缘,于其身中生起种种身诸疾病。如是疾病熟变所生,此名为熟。若不息除,此名为持。”(参阅《瑜伽师地论》卷十七)

  《披寻记》卷一(四九页):“此中食无度量乃至不近医药,当知唯约段食为论。”“不知于己若损若益者,当知此通四食为论。”

  *寿尽死为时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为非时死。《略论释》(五六O页):“凡世俗之修延寿法,均对非时死而言,如寿尽则法亦无效。”佛法中亦有对时死而可延寿之法者,如《无量寿如来观空持咒法》,《圣大解脱经》。

  第二死心分三。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①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于心。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忆念,或他令忆,昔于何法多所串习彼便力强,由此令心于彼流注,余皆忘失。若于二事平等串习,先忆何法便不退舍,不起余心。又作善者如从闇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临死其身无重苦受。造妙业者,解肢节苦,亦极轻微。

  ①乃至粗想现行以来:《略论释》(五六一页):“死心分粗细二分。因粗分心通善、不善、无记,故死心以粗分为转移,细分则不分三性。粗分心即四大收摄,直至最后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出后乃死,死即随业转。当在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未出前,提起下中上三心,即归依心、出离心、菩提心,虽有恶业,亦可以善念压伏。修破瓦者,即于粗分心时行迁转法。迁转法者,最低限须意忆念归依心,上之能忆念空性,最上为忆念菩提心,此即破瓦法,非别有秘奥。”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造不善业当死之时,现受先造不善业果,所有前相,谓如梦中多怪色相,于彼显现,如从光明趣向暗处。诸造上品不善业者,由见彼等不可爱相,身毛恐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睛①咀沫,此等相现。若造中品不善,彼诸相中有现不现,设有不俱。作恶业者,②解肢节苦,最极尤重。又解肢节,③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又一切人临命终时,乃至未到④昏昧想位,长夜所习我爱现行,复由我爱增上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此中预流及一来者,虽其我爱亦复现行,然慧观察制而不着,譬如强力制伏羸劣,诸不还者我爱不行。

  ①咀:音“矩”。

  ②解肢节苦:《披寻记》卷一(五七页):“谓渐命终者,临命终时,多为断末摩苦受所逼。末摩即是肢节异名,是故此名解肢节死。”

  《俱舍论颂疏》卷十:“颂曰:断末摩水等。释曰:末摩此云支节,然于身中,有百处异支节,其量甚小,触便致死,是谓末摩。水等者,等取风火,于此三大,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命终,故名为断。”

  ③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瑜伽师地论》卷一:“又解肢节,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

  《披寻记》卷一(五七页):“除天那落迦者,以彼有情唯化生故,谓化生者非渐命终,故当除之。”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九十:“问:何处有断末摩?答:在欲界,非色无色界。于欲界中,地狱无断末摩,以恒断故。傍生饿鬼有断末摩,人中三洲非北拘卢洲。欲界诸天亦无断末摩,彼非恼乱业果故。”

  ④昏昧想位:即细想。

  无记心死者,谓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种事,无他令忆。此临终时俱离苦乐。善心死者,是于有粗想时,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住无记心。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其忆念,不善亦尔。故细想行时,一切死心,皆是无记。①《俱舍释》说:「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①“《俱舍释》说”一段文:《俱舍论颂疏》卷十:“死生唯舍受者,死生唯许舍受相应,苦乐明利不顺死生,舍受中庸,故顺死生。”

  第三从何摄暖者。①造不善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自下分舍,下分先冷,二者俱从心处识舍。识最初托精血之中,即为肉心,最后舍处即最初托。如是先从上身摄暖至心,或从下分收暖至心。②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然当类知。

  ①造不善者……最后舍处即最初托:此为《瑜伽师地论》说法。

  ②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然当类知:拉卜楞寺格西:“其中虽未说,造 不善者,上分先冷,次下分冷,亦从下至心;造善业者,下分先冷,次上分冷,亦从上至心,然可推类比量而知。”

  第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说识从何舍,即于彼处,无间而成,死与中有,如秤低昂。依二种因,谓①我爱已生故,一②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二善不善业已熏习故。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当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俱舍》亦云:「③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此说中有是同类见,及修所得离过天眼能见。成办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转趣余生,④《集论》中说容有转改。本有者,《俱舍论》中总说四有。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后刹那是为死有,此望将来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误解此说为前生身形,又有见说是后形故,说三日半为前生形,次三日半为后生形。此说全无清净依据,唯增益执,⑤《瑜伽论》说识不住故,⑥于前世身不起欲乐。故有说云,见前世身而生忧苦,亦属增益。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闇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睛明夜,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入胎经》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此是显色差别。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于何处没,即于其处成无色蕴,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俱舍论》说:⑦人鬼畜三,各如自行。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于此期内定得生缘,故于此后更无安住。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为彼天中有,或转成办人等中有,谓由余业转变势用,能转中有诸种子故,余亦如是。

  ①我爱已生故:《瑜伽师地论》卷一:“又诸众生,将命终时,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长时所习我爱现行”等见前。

  《披寻记》卷一(五六页):“自名言种及业种子,亲能生二,是名因缘。然依我爱,二方得起,由是我爱名建立因。同安危义是建立义故。如是我爱,无始时来与身俱生,是名长时所习我爱。”

  《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何生,由我爱无间已生故。”

  《披寻记》卷一(五九页):“此中我爱长时所习,先命终时,我爱不舍,中有生时,我爱续生。于其中间,无刹那断,由是说言无间已生。”

  ②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善不善业已熏习故:《披寻记》卷一(五九页):“初戏论因,无受尽相,刹那流转,相续无尽故。次净不净业因,有受尽相,生死流转,与果有尽故。(如《摄大乘论》卷一说)即由是义说戏论因,无始时有,不说业因,随先造作,成熟异故。”

  ③为当本有形……不转为寻香:《俱舍论》卷九:“如当本有形,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后,同净天眼见,业通疾具根,无对不可转,食香非久住。”(中有凌空,金刚山等所不能遮,故名无对。)

  ④《集论》中说容有转改:圣者超度,胜其业力时。

  《集论》卷四:“极住七日,或中夭,或时移转,住中有中,亦能集诸业,先串习力所引善等思现行故。”

  《瑜伽师地论》卷一:“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类生。若由余业可转中有种子(令)转(变生)者,便于余类中生。”

  ⑤《瑜伽论》说识不住故:《瑜伽师地论》作“识已往故”。

  ⑥于前世身不起欲乐:《瑜伽师地论》作“先所依身已弃舍故,先我爱类不复现行”。

  ⑦人鬼畜三,各如自行:《俱舍论颂疏》卷九:“人鬼傍生中有,行相还如人等。”“此上所论,据人中死还生人趣,若通余趣,行相不定。”

  第五次于生有结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则彼中有于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次于父母精血,①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于精血,见行邪行。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②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③荻稠林等中。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闻有寂静美妙音声,及自妄见升于高阁宫殿等处。又住胎者,凡经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圆满一切肢节。次经四日,当即降生。如《入胎经》云:「此经九月或过九月,是极圆满,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此等广说,如《入胎经》,应当了知。

  ①起颠倒见:《瑜伽师地论》卷一:“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起颠倒者,谓见父母为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觉,见己自行。见自行已,便起贪爱。若当欲为女,彼即于父便起会贪。若当欲为男,彼即于母起贪亦尔,乃往逼趣。……唯见男女根门,即于此处便被拘碍。”

  ②即由阿赖耶识力故……尔时识住,即名结生:《瑜伽师地论》卷一:“与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

  《披寻记》卷一(七O页):“以彼中有染爱精血,方为阿赖耶识所依托故。于尔所时,由彼识中功能差别因增上力,有五色根及彼大种和合而生。此五色根但有功能,非已与果,故名微细。此与大种体非即识,故名为余。复由彼识托精血力,有余身根与彼精血和合抟生。聚集生义是抟生义。如是精血与彼身根种类相似,故言同分。然为显此身根,能为余眼等根之所依止,故言有根。即于此时说识已住结生相续。”抟:音“团”。

  ③荻:音“狄”。

  若于生处不欲趣赴,则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应生。故作感那洛迦业及增长已,谓屠羊宰鸡,或贩猪等,诸非律仪中有,犹如梦中,于当生处见有羊等。由先所习憙乐驰趣。次由瞋恚生处之色,中有遂灭生有续起。如是于余似那洛迦瘿鬼等中,受生亦尔。若生旁生饿鬼,人间欲天色天,便于生处,见己同类,可意有情。次由于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①瞋当生处,中有遂灭,生有续起,此乃《瑜伽师地论》说。若非宰鸡及贩猪等,不律仪者,生那洛迦,理同后说。②《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谓湿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①瞋当生处:《瑜伽师地论》卷一:“又于余鬼旁生人等,及欲色天众同分中,将受生时,于当生处,见己同类可意有情,由此于彼起其欣欲,即往生处,便被拘碍。”

  ②《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俱舍论颂疏》卷九:“湿化染香处者,夫论受生,皆须起染,湿化无胎,依何起染?故说湿生染香故生。谓远嗅知生处香气,便生爱染,往彼受生,业有胜劣,香有净秽。若化生者,染处故生。谓远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业随善恶,处有净秽。”

  复如《释》说,若是当生热那洛迦,希求暖热,生寒地狱,希求清凉,中有遂往。诸卵生者,《俱舍论》说亦同胎生,死没及结生之理,无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说。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