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8-39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8-39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八卷A面

  【“设有少时暂来善趣,亦多生于无暇之处。”】

  总结起来,我们真正能够修行,跳出这个生死苦海,整个的三界之内只有一个机会得到人身,而且得到的殊胜的暇满人身,就是像我们现在,我们虽然没有圆满的,但是还有随顺可以修习,而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状态是要了解一个。下面这个话就是鼓励我们,我们都是久住恶趣,经常一切有情在三界轮回当中,长时期都在恶道当中。那么偶然有的时候来一下,虽然来了得到了人身,结果还是没办法修学佛法,或者是世智聪辩,或者生于边地,或者盲聋喑○,那么我们目前有形的这种都已经脱离了;不是边地,也信得过佛法,然后五根具足,好好的宝贝,好好的要保重自己。这一点有一个主要的方法,多观察、多思惟,不要轻轻易易的把这个生命就这么浪费掉了。下面

  【“其中难获修法之时,纵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执取不死方面,是为一切衰损之门。”】

  那么在这样难得的机会当中,我们遇到了,遇到了以后还没有如理修行。为什么?就是被这个不死的心遮盖住。关于这一点要说明一下,这个不死的心不是我们想我死不死,不是,不是说透过你想死不死,觉得不死。它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习气本身任运的,自然而然的让你在这个业习当中流转,你总想著还要忙这个、还要忙那个,为眼前很多的事情转;这个也少不了、那个也少不了,这个是他最重要的。因为你忙这个眼前的事情,所以你一天到晚自己也不会想到修行,这个是一切衰损之门。所以我自己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当年我刚出家的时候,跟在我的善知识身边。妙极了!三年当中,没有一个应酬的,就是没有一个应酬的。我现在发现美不可言!这个应酬你不能沾,一沾沾上了以后,那不晓得牵牵连连牵到什么时候。他来看了你一次,你就得去回拜,我现在发现最好的办法,他来看你,就算看完就算完了。就这样,他送给你的东西,送完就算完了。你回拜等到什么时候去回拜?你发了大菩提心,证了胜义菩提心,然后你去回拜真好!密教还要晚,等到你成了佛,然后你去回拜,都积到那个时候。你有了这个能力去回拜他,人家都因为你的回拜而成功。而眼前我们这个时候一回拜,那大家永远缠在这个里头。不是说我这个一定好,相反的,我这个是一个

  非常坏的坏办法。这个什么话呢?这是因为我自己晓得我是一个末法众生,最差的人。自己实在没有条件,那唯一的办法--关起门来。可是人家有好心的人,他要来看你,他要来拜访你,是有特别必要的事情,应该做。否则的话到此为止,他说不定拜访了一趟,拜访了两趟,第三趟也不来访了。但他最多说这个人不通人情,不通人情有什么关系?我本来就是一个很差的人,不通人情,那我要学佛,我在通那个法情,通那个佛情,也就够了,这个我现在的想法。我想我们太多人,你们可能有这个经验,如果已经有了,这个的确是有它的好处在,我们也不必说它。你们年轻的人,真正在这地方准备向上要走的话,这一点自己先衡量衡量,当然佛法哪一条路都可以走,如果眼前主要的想走修行的路线,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条路千万不要动它,不要动它!这个是有它的特殊的道理,特殊的方便在。那么,所以它这个上面我们要注意到,有个善巧,你想著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它后面告诉我们,他天天想著,今天就要死!今天晚上就要死!那自然而然,你这种事情就不去忙它了。

  【“其能治此忆念死者,即是一切圆满之门。”】

  那么关于这个执取不死,一定要有个对治的正确的,对治它什么呢?想著死,你想著死什么事情都不管了,那是最最对我们有帮助的,所以所有的好的事情,都从这个概念上面来,所以下面一句话。

  【“故不应执,此是无余深法可修习者之所修持,”】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说,现在没有深的大法可修,修修这个!恰恰相反,不管你要修任何深细的大法,如果这个基础,你还没有修起来,你修那个再深、再远的大法,那都是没有基础的。不但是这个地方,你们看凡是完整的教授,它前面都先说明这个。所以真正的完整的修习仪轨,它前面一定有这个,这一点我们千万要了解。我们看见那个仪轨,不要把它念一遍,念过了,然后急急忙忙的修那个后面的大法,而前面的那个不相应。在这种状态之下,再大的大法,对我们只是结结缘,这是一种大浪费,这个地方千万注意,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是我们修习上去必不可少的,倒是反过来,假定你现在这个念死这个法门,一旦真正修习成就了,后面你就绝对不要怕。现在这个地方很明白,印度的第一个最了不起的人,阿底峡尊者,然后呢传到西藏,经过这么多大成就,没有一个例外的,他重视这一点,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比他们强吗?假定你比他强,是的,你不要,你根本不要来学这个东西。假定你不比他强的话,那就好好的低声下气好好的先学它。所以我建议大家,现在不必一定要说我现在修什么大法,这个东西好像摆在其次,什么重要的书我要看,要是如果这个东西你没有修起来的话,对不起,你再大的大法,再好的东西,那都是走的远路,浪费生命!而且这个恶习惯养成功以后,你还不晓得什么时候转得回来?所以眼前我们唯一的办法,了解了这个道理修习,修习什么?就是把以前的恶习惯扭转过来,这个地方需要有点力量的!尽管我们今天听懂了,等一下你合起书本来,又照自己的老习气走了,这个太重要。所以不但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样,然后你看其它的教派当中,它前面的那个次第,每一个都一样,这一定摆在前面,这个是基础,所以我们要了解。再下去。

  【“及不应执,虽是应修然是最初仅应略修,非是堪为恒所修持。”】

  那么进一步说修是要修的,但是最初的时候略略的马马虎虎修一修,而不是经常要修的,又错了!这个刚开始时的基础很稳固,等到修的基础很稳固以后,每次修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把它提一下。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的基础很稳固,你以后每次一提的话,它因为你以前有过了,所以一提那个整个这个死的念头整个就起来了。我的的确确看见过这个真正的修行人,他在平常的情况之下,你简直找不到他,他碰见必要的时候,有的时候你遇见他,三言两句说过以后,他就随时提起来,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他一想到死你就可以感觉得出来的,他往往那个表情或者眼泪直流,他就不再跟你讲话,他自己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这个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有坚固的成就,就这样。所以他随时一提起那个死的念头来的话,他什么事情放下,什么事都不管,修他自己的,尽管他跟你有什么必须要的应酬。在座的诸位你想想看,你们有了这个经验还怕修不成功吗?所以我们现在接受我们的无明颠倒,真正最重要的不修,然后自己忙那些大法去。说起来说这本东西是密教的,实际上显教何尝不然,没有一个例外的。不但是大乘必修,小乘何尝不然!说的清清楚楚。我们要去掉无常盛火,要急到什么程度?头上著了火了,你不去管它,我修行要紧!所以不管从小乘到大乘到密乘都是这样。反过来说,同样的修密乘,我们现在往往都是,比较好一点的人,他倒不一定马上修大法,说四加行需要;四加行是需要,四加行的前行还有什么?就是这个,暇满人身无常迅速,这些东西,它这个基础都是一步一步上来,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说明。你们不管修那一个法门,如果这一点你没修持成功,然后忙下面的话,你走错路了。当然对我们眼前来说的话,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第一步重要的,不是急急忙忙去修,把那整个的修道那个纲要认识。然后随份随力的照那个次第慢慢地走上来。而真正说起来这个是

  【“应于初中后三须此之理,由其至心发起定解而正修习。”】

  关于念死这个,从最开始,中间到最后,一直需要的,对这个道理你要至心发起定解。换句话说,我们要很认真的对这个道理确定的认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进一步如理的修习,修习到这个死念这一件事情,如理如量的生起来以后,你不要愁别的,后面它自然有个非常强烈的推动你的力量,绝对不会让你慢慢的懈怠下来的。这个道理是这么清楚,这个次第是这么明白。那么现在我们晓得说不修念死的祸患以及修这个法门的殊胜的利益。那么下面我们了解了以后,

  【“当发何等念死之心者。”】

  怎么样去念那个死呢?这里看。

  【“若由坚著,诸亲属等增上力故,恐与彼离起怖畏者,乃是于道全未修习畏死之理。此中非是令发彼心。”】

  那么我们说修念死,有的人就修了,结果一想到死那紧张的痛苦的要命。因为觉得要死了嘛,要死了眼前这些东西都得不到了,他当然会恐布,错了错了!不是这个。平常我们一直牢牢的执著,对于我们眼前这种东西他上面的亲属等,等就是包括,就是说我们眼前所贪执、所好的那些东西,忙一直忙这个,当你一想到死,死了的话跟那些东西就要分离了。于是你就恐怖起来了,这种恐怖的心里要了解错了,错了,真正叫我们念死,有它念死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不是说让你单单的空白就是念著死。一想到死,想到死心里面就紧张的要命,这个不是这样,应该怎么呢?

  【“若尔者何,”】

  那么现在这个上面叫我们念死是怎么一个念法呢?下面这个道理仔细的看一下。

  【“谓由惑业增上所受一切之身,皆定不能超出于死。”】

  是说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哪来的?由于无明行,无明就是惑,由于惑跟业辗转增加增上而感得的这个杂染之身,这个杂染之身在任何情况之下,一定要死的,绝对不能超脱于死。所以,

  【“故于彼事虽生怖惧,暂无能遮,”】

  对这件事情虽然你恐怖,恐怖也没用,因为这个身体是惑业所感的恶果,这个果本身一定随顺著这个因果缘起的法则而流转的。所以,他绝对不能跳出死,这么这个地方不管你怕不怕,你没办法。,那么我们现在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下面说。

  【“为后当来世间义故,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未能成办增上生因决定胜因,即便没亡而应恐怖。”】

  下面这个才是我们应该害怕的,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个生命这么的迅速;然后这一生马上要死,死了以后眼前亲爱可爱的东西都失去了,这一件事情是无法可想的。那么有一件事情,却是我们做得到的,那一件事情啊?说眼前我们趁这个生命健在的时候,是不是我们能够种了、积了种种的善妙之业,还是我们没有积善妙之业,造了种种的杂染恶业?因为杂染的恶业造了以后,将来要把我们送到三途去受苦;那么善妙之业的话,却是让我们超生人天,乃至往生净土。所以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害怕的说还没有把恶趣的因消除掉,这个要害怕;我们也要害怕,说增上生的这个因还没有修持,那个时候要著急,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著急的。所以念死是策励我们既然人生这么快的死亡,死亡了以后眼前的东西,一样都带不去,只有造的业,这个业会影响我们将来上升或者堕落。所以我们想到这里,真正重要的著急在什么?说在生的时候没有修行,为了这个事情而怕,怕没有把恶业的因经过忏悔净除干净;怕没有将善业的因如法修持,而好好的继续积聚。在没有完成这件事情之前死亡,那是恐怖的。所以我们要恐怖的是恐怖这一件事情。

  【“若于此事思惟怖畏,则于此等有可修作,能令临终无所怖畏,若未成办如是诸义,总之不能脱离生死,特当堕落诸恶趣故,深生畏惧、临终悔恼。”】

  是啊!我们对这一件事情了解了,那么说趁我们没有死的时候,我们可以修行,修行了以后,到了临终的时候就不怕了,因为你善业积了,恶业已经忏除净化了,那你怕什么?假定这件事情你还没有做,那你害怕,这个才是真正害怕。所以下面告诉我们,真正要害怕的分两部份,总跟别。总的是整个的我们没有积脱离生死,特别是生死当中,堕落恶趣,对这一件事情应该害怕。假定你已经修好了以后,那么现在说死了,死了你到极乐世界去,不但不怕,我还怕不早死!在这个世间痛苦极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现在到极乐世界享福去的话,我想没有一个人例外的,只要你说某人啊!你稍为等二天,等不及啊!叫你等到明天,明天都等不及,最好现在眼睛一闭,阿弥陀佛马上接我去。怎么会怕死?不怕死,所以真正怕的,就是怕还没有修行而死。这个地方就了解了,所以不是说让你念了死了以后想到死害怕,不是的;让你念到死,想到死之前没有如法修行。因为你想到这一点所以你拼命修行,因为你修行了,所以到了临终的时候,你就快乐,这个才是念死的真正特殊意义。下面

  【“本生论云:‘虽励不能住,何事不可医,能作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观世法性,诸人作罪当忧悔,又未善作诸妙业,恐于后法起诸苦。临终畏惧而蒙昧,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忆作如是事,复善修作白净业,安住正法谁畏死。’”】

  下面就是这个话,你要晓得我们这个生命不管你怎么个努力、怎么个弄法,对不起,它没办法,在任何情况之下,你没有办法保住它。要死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保得住,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帮忙它。所以找医生,我们有一句话“药医不死病”,你如果是寿命该尽的话,那个药一点用场都没有。

  我还记得当年因果轮回实录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这是民国以后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在北京有一个叫协和医院,那是在大陆上面最精彩的医院之一。那个协和医院,那个时候一个德国医生,战前呢世界上面最精彩的德国人,有一个人盲肠炎,盲肠炎然后送到医院来,现在的盲肠炎是小病,那时候盲肠炎是大病,现在有了抗生素什么等等你不怕发炎,一针打下去就好了。那时候没有这种东西的,盲肠炎往往一来─腹膜炎,到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送到医院去,医生一看,对不起,你回家去吧!医生没办法了,最好的医生都这个样,!那么他家里,譬如他太太什么东西,去求菩萨,求佛菩萨。后来那时候不晓得什么谛闲大师还是哪一位大师,反正去,然后求啊、许愿啊!结果居然说有一个冤魂来给他要债,那么正好有高僧,结果冤冤相报永无了期,最后那位高僧答应他超度,超度了以后,那个冤魂就说好好好,那么我们今天得到这个高僧超度,我们这一场冤结就到此为止。这样,到此为止了以后,然后就不来要这个债了。说好了以后,说好了以后,换句话说事情过去啰!那个时候病人怎么一回事呢?那个病人本来送到医院里,那个德国最好的医生,协和医院,盲肠炎,我晓得我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生过这种病,晓得那个时候是,几乎是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送命,除非发现得早,它已经烂开了,变成腹膜炎了,不要说那个时候,连现在都没办法。结果那个病人就送回去了,最后居然送回去了以后,这经过那个高僧一调教,那个病人到了家,大家以为是没办法,他把他那个棉被打开来,他说肚子饿了要吃稀饭,就这样。大家好欢喜,吃了稀饭,过了两天又起来啰。起来了以后,说再去医院看看,跑到医院一看,那个德国大夫就傻了眼,天下有这种事情的,“你什么人看好的?”“说没人看”,“绝不相信,绝不可能,绝没有这一件事情”。那个时候北平还轰动一时,我告诉你这一件事情,想到这个地方,真正的医生,这个医字,是“药医不死病”,真正的冤孽病到了时候,没有办法可想的,所以这个生死到来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挡得住它。

  所以我们想到这个时候,真正了解了这个死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呢?不是怕这个死,而是想到这个死倒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它很快就来,所以你赶快想,说在没死之前,你看看你做了些什么?赶快把不该做的把它停止不要做,该做的赶快去努力,这样。所以它告诉我们,应该观察世间,如果说你造了罪以后,将来是忧悔的;还有没有造的善业、没有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两脚一伸去受苦的,那个赶快不要做。那么所以假定你生前能够做种种的善法、白净之法,你能够做了以后,你很明白很清楚,这一生结束了以后,你得增上生,乃至于最后趣入决定胜。这个有什么害怕?就譬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来说,这个地方说不准,不让你住了,要你走,说不让你住要你走,你觉得离开了这个地方,前途茫茫,不知道哪里去啦!那个时候你忧悔万分。另外一个办法,说这个地方将来有大灾难,或者这个地方这个贫民区,现在这个地方造好了很好的房子,不让你住了搬到那个地方去,大家争先恐后到那个地方去。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不过这种事情是被动的。而佛法这件事情,我们了解一切都是业,业这个东西你了解了,也可以说完全是你主动的,在你不了解之前,你觉得是被动的,实际上呢被什么被动,被无明所被动。所以,我们真正要修,就是修这个。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八卷B面

  无明所被动,所以我们真正要修就修这个。

  【“四百论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谁有决定,此弃怖畏故,岂畏于死主。’”】

  我们应该了解最后我难逃一死,对这个概念,如果说你有了确定的认识,如法的去做,那么你把自己的恶因消除掉了,把善因都能够修习起来,这个不必怕嘛!你怕什么死?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念死的道理。

  【“故若数数思惟无常,念身受用定当速离,则能遮遣,希望不离彼等爱著,”】

  所以说你如果能够经常把无常这个概念摆在脑筋里面,那么你一摆在脑筋里有什么好处呢?你说不管你眼前有多大的好处,请问两脚一伸对你有用吗?不管妻、财、子、禄都是恩爱万分,你还没有死大家已经想了,这个老头子死了以后,这个财产我有多少份?在这种情况等你死了,哭你两声还算是好的,你尸骨未寒,他们那个官司已经打将起来了。我的天啊!我不晓得我们忙些什么东西?这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外面没有一样东西,你银行存了多少的钱,这些钱都是把你送到三恶道去的火上之油,然后呢至于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常常想古来的人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样样东西都是这么现成,还说营养不良!

  昨天有一个法师来跟我谈了一件事情,我就想起一件公案,那件事情离开现在大概已经十多年了。美国是最讲究营养的地方,那时候美国佛教会有一个董事,那个董事那是最有前途的,大家很看好他。他的死就死在什么上面?死的症结不晓得,一个人不晓得为什么原因死的,可是他死之前长时候生一个病,叫医生去看,说营养过多症,我告诉你,千真万确的,我绝不骗你!那个你们去看,现在我们太多人犯这个毛病了,你不妨问问老一辈的人,包括那个我们的老和尚。直到今天为止,我母亲我前年就回去看她的时候,她没有牙齿了,每天吃两碗白饭,牙齿不能咬,八十几岁了。现在你们看看,叫你们吃两碗白饭,那你真是!现在居然说,菜稍微好了一点,今天营养不良,早晨没气力了,那个是颠倒,真颠倒啊!大家修行的人,真正努力的要求往上爬,你忙这个,注定你下地狱不可,我告诉你,我绝不在这儿说空话!你们好好翻开戒经来,翻开修学佛法的,哪一个人告诉你注意营养,你忙那个身体的?没有这回事情!这样!所以我在这地方顺便一提。这个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见思烦恼的错误的见解所使然。见烦恼当中有什么?坏聚见第一个,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然后呢邪见。这个就是见取见,犯了这个毛病,我在这个地方也随便一提,就算你把真正的弄好了以后,就算你身体不好弄好了以后,到临终两脚一伸有用吗?假定这个东西真的靠营养,完全靠营养的话,那这个业感这个道理,一点用场都没有了,这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说修学佛法的人,不把佛法把住中心思想而忙这些事情的话,完全颠倒了。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不要求大家一下改过来。如果要求大家,那是错误的,但是你必须要认识你概念的错误,然后照这个概念的错误,努力去忏悔,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完了以后牢牢执著这个概念的话,那这个修学佛法就压根儿就弄错了。所以说念生受用等一切很快离开了,那么那个时候你会遮遣,你就不会再对这个东西爱著难舍。不会对它爱著难舍,所以放不下两个字,对你是完全没有一点点念住力量。

  【“由离此等所引忧恼增上力故,怖畏死没皆不得生。”】

  因为你对眼前这种爱著难舍的东西都舍掉了,那死有什么好怕?那自然不怕。我们现在想修行修行,就应该修这个,这个才是我们要修的,这个真正的念死修学的内容是什么?是这个。这个我们要了解的,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下面真正告诉我们怎么念死,等到你照著下面这个次第一念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上面说的这个道理都一一如量的生起,然后变成强有力的推动你的力量,你就步步上升。所以那个密祖有句话“慢慢修时快快到,低处修时高处到”你不要急,你慢一点修结果到得快,我们现在是欲速不达,你急求快,结果快不起来,还有低处修是高处到,你下面的基础做得好的话,你自然做得上去,我们现在下面的不要,赶快做上面的,我在那地方观一个什么,然后我在那地方做些什么;基础、基础没有,所以弄了个半天没有效果。现在我们看如何念死。

  【“第四如何修念死者。谓应由于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断门中修习。”】

  这个修念死,它分成共三个大纲目,每一个纲目当中又分成三个子目,总共所以九段。然后由于这样的话,产生三种决断,决断就是决心,换句话说了解了这个道理,自己决心要这个样去修行。那么这个分三部分,就是从三个根本。第一个

  【“一、思决定死,二、思惟死无定期,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这个题目我们看一看很明白,他真正修习思惟的时候,这样。第一个决定要死,这是没有问题,但它有它的方法哦!第二个思死的这件事情没有一定的时候,说不定什么时候到来,谁都没有办法保险我说今天不死,或者明天不死。第三想到死的时候除了修行的佛法以外,其它东西对我们只有害处没有好处。现在我们看,第一个就是决定死当中。

  【“初中分三。思惟死主决定当来,”】

  我们要了解,说死这一件事情决定要来的。

  【“此复无缘能令○退者,谓任受生何等之身,定皆有死,”】

  没有任何办法你可以把这个死挡得住。不管你受什么样的生,到最后一定要死,这我们了解,我们非常清楚,这事实摆在眼前。如果说有人不死的话,那我们可以看得见,可是我们眼前看见没有一个人一直活下来的,从来没有一个人过!佛陀--佛陀圆寂了,耶稣--耶稣死掉了,穆罕穆德--穆罕穆德死掉了,孔老夫子也没有了,不管是哪一个宗教,不管是哪一个伟人,不管是哪一个医生,对不起!现在一个人都没有了,骨头一坛灰,乃致于连骨头灰都没有了。千真万确的事实。

  【“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

  不管是佛也好,独觉也好,声闻也好,他们是圣者,对这个身体尚且要舍掉,我们呢?行吗?当然必定要舍掉,这对我们身体。还有住的地方。

  【“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

  不管你住在什么地方,没有一个地方能逃得了,所以这个无常集当中又说:

  【“‘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得了的,说能够不死这个地方绝对没有;不是空当中,不是海当中,也不是在山里边。

  【“前后时中诸有情类,终为死摧等无差别,”】

  那我们看看世间的的确确,所有的有情没有一个例外,最后都被死王阎罗王邀去。

  【“即如彼云:‘尽其已生及当生,悉舍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

  不管是过去已经生的,以及将来要来的,最后都死,走到死这条路上去,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了解了这一个特征,必定要死的话,唯有一件事情,趁他还没有死的时候赶快修行,赶快努力修行。

  【“于其死主逃不能脱,非以咒等而能退止,如教授胜光大王经云:‘譬如若有四大山王,坚硬隐固成就坚实,不坏不裂无诸陨损,至极坚强纯一实密。触天磨地从四方来,研磨一切草木本干及诸枝叶,并研一切有情有命诸有生者,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

  这个引一个经上面说,就像四个大山王,通常那个山王表示这个山当中最厉害的。实际上我们就是四大所造,被这四个东西追的损的时候,彼此之间有消损就不行了。这个山王坚固无比,触天磨地的这样的过来,你有什么东西可以挡得住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挡得住的,这个文字很容易懂,我们就不一一的细细解释了。所以这一个怖畏来的时候,生老病死然后这么来的时候,你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挡得住。

  【“何等为四,谓老病死衰。”】

  就是这四样事情,你只要一旦有了生命以后,它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这样。这个里边老或者没有,病可能还没有,但是死这个东西绝不可能没有的。

  【“大王,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

  没有一个办法可以挡得住。

  【“迦摩巴云:‘现须畏死,临终则须无所恐惧。我等反此,现在无畏,至临终时,用爪抓胸。’”】

  那位大德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你修习了这个念死无常这个法则以后,应该产生什么现象呢?现在就怕死,随时怕死,因为你了解了念死的方法,现在怕了死,所以你就拚命修行,等到你拚命修行了,临终时候你就高兴了。我们看太多这个高僧大德临终的时候,天乐临空,死的时候安祥无比,好啊!这个无量劫来苦恼,自从现在舍掉了,现在去了,这是典型的榜样。所以说眼前是怕,临终不怕。我们现在怎么办呢?反过来,现在无畏,什么都不怕,我不在乎!逞英雄、逞好汉,到临终的时候,用爪抓胸,抢天呼地,来不及啦!所以我们现在千万不要逞英雄,你这个不对,我这个对,你完全错到不晓得那里去啦!处处地方反观自己,当你这个心里觉得别人错的时候,你早就已经错到十万八千里以外,这是注意,这是烦恼现起,佛法的中心什么?我就是根本。“我对”,对不起,你已经错了,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后面讲,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谈这个,你想到念死你就不会坐在这个地方,轻轻松松在这个地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那么这一点是我们应该了解。下面呢?

  【“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者。如入胎经云:‘若于现在善能守护,长至百年或暂存活。’极久边际仅有尔许,纵能至彼,然其中间寿尽极速。”】

  那么下面我们继续下去,它这个地方一共分成三个根本。每三条当中又分成三个子目,刚才思惟决定死的,这个第一个前面所说的决定死三个大项目当中,第一个决定死,第二个说不但决定死,这个寿是决定的,你没办法增长,增长是没办法增长,但是却是不停的一直在减,这个是第二点应该了解的。也有人说,有的人经过了修行以后,寿命会增长,是的,没有错,修行了以后当然增长,所以要叫你念死,念了死以后你拚命修行那个时候你寿命才有增长;现在你没有念死,请问你能增长吗?绝无增长的可能。如果你真正懂得修行道理以后的话,你也不一定要去增长,何必在世间增长那个有漏生死呢?你修了以后到极乐世界,这个永远极乐了,那何等自在!不管他在这个地方增长也好,然后到那边都是经过了念死,然后才能够产生的效果,如果说你不了解这个道理的话,请问这个时候能增长吗?绝无可能,它绝对不会增加,却是什么?刹那、刹那的在减!所以他下面引那个经上面说,如入胎经云:“若于现在善能守护,长至百年或暂存活。”说眼前如果你能够保护的非常好,最多也活个一百岁,极久边际仅有尔许,最长也就是这样。下面这个话,这是每一句话,在我们看见这里的话,就要痛心万分;纵能至彼,然其中间寿尽极速,就算你能够活到一百岁,但是中间非常快、非常快。

  【“谓月尽其年,日尽其月,其日亦为昼夜尽销,此等复为上午等时而渐销尽,故其寿命总量短少。”】

  时间过得真快,所以寿命一直在短,我们不观察也就算了,观察一下,你们每一个人当下看看,请问是不是这样的?当你念头观察的时候,那个寿命在向前走,别的东西你可以叫他停一下,你绝不可能说我停一下,把那个寿命多活一秒钟,没有这个可能,这是短的地方来看。长的地方来看,我们现在看看觉得好像这样,我们往往这样说,天增岁月人增寿。这个真是颠倒、真是颠倒啊!天是增了岁月,人是减寿了。活一天我们的寿命就少一天,结果我们人增寿,何其颠倒!我们不妨进一步去想想看,我们想每一个人都可以体验得到,不管你今年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你回想一年以前,回想十年以前,就像眼前,你从那个时候回过头来反看眼前,岂不是一刹那,这个生命就这么快一刹那,请问这个十年当中你做了什么?你现在如果还这样下去,你能做些什么?我们现在居然安然无事坐在这个地方,真正可修的时候做这个,然后叫你修,你觉得这个也少不了,那个也少不了,等一下,今天早晨肚子没吃饱,觉得修行没气力,吃饱了昏昏欲睡提不起劲来也没办法修行。这个对我们来说,还是我们没有如法的了解这个佛法的真相。所以这一点我说这个寿命一直在减短。

  【“此复现见多已先尽,所余寿量,虽刹那许亦无可添,然其损减,则遍昼夜无间有故。”】

  眼前一观察,我们这个寿,前面已经很多都已经尽了,余下来的,对不起不多,你要想增加是一刹那都没办法,增加它一刹那都没有办法,损减就一刹那都不停的,昼夜在那地方损失。所以

  【“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

  我怎么能不死?上面这是简单告诉我一下,我们真正应该的

  【“此复应从众多喻门,而正思惟。”】

  不管在各方面,只要你能够体会到各方面,比喻就是说眼前这些样子来体会而如理的去思惟。下面就告诉我们,

  【“谓如织布,虽织一次仅去一缕,然能速疾完毕所织。”】

  像织布一样,你看起来好像只有一根线,很快的就织完了,或者

  【“为宰杀故,如牵所杀羊等步步移时,渐近于死。”】

  牵了这个羊跑到那个死场,我们现在也是如此。我们每向前跨一步,不跨,你那个心就是步步走到死那地方去!

  【“又如江河猛急奔流,或如险岩垂注瀑布,如是寿量,亦当速尽。又如牧童持杖驱逐,令诸畜类,无自主力而赴其所,其老病等,亦令无自在引至死前。”】

  也是一样,我们就是这样,我们这个老跟病,你自己一点都没有办法自在,它把我们带到死前面去。关于上面所说的这个道理

  【“应由多门而勤修习,”】

  好好的努力,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努力的地方。

  【“如集法句云:‘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穷纬边际,诸人命亦尔。”】

  就像我们织布一样,你这个纬线很快的过去,这个人命也是这样。

  【“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

  就是上面牛羊的比喻,牵著牛羊步步的走向死亡,这个阎罗王来杀我们,

  【“诸人命亦尔。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上面用种种的这个比喻,这么快走向死亡,而没有死之前,无边大苦!各式各样的比喻,这无非是策励我们好好的修行。这个文字很容易,自己看一下,最主要的,总归要找到自己相应的修这个法门。

  【“如传说大觉○行至水岸,谓‘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说已而修。”】

  传说当中阿底峡尊者跑到水旁边,看见那个水流说:看啊!这是告诉我们修无常最好的方便,这说明了什么?像这种大尊者,他因为已经修得非常坚固,他随便遇到什么,一看见,无常心生起来了,紧跟著因为无常生起来,他马上就策励它修!下面的紧跟著都来了。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宣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

  那么这个经上面有种种的比喻,这个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不管是欲界的、色界的,乃至无色界的都是无常,就像秋天的云一样。我们秋天里面有一个形容,叫苍狗白云,白云苍狗,瞬息万变,这个无常就这么快。然后我们的生死就像看戏一样,你不晓得这个戏下面,就这么一场戏。所以我们这个寿命像空中的电,你看它一闪一闪没有了,像瀑布这么个快法,我们要这样去认识,如理如法的修持。

  【“又如说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

  如果你真正能够向里边好好的观察思惟一下,外面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在显示这个无常,所以我们现在真正重要的不要看外面,我们真正要观察我们自己,现在我们都眼睛看错了,这个叫颠倒。

  【“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能引定解,”】

  所以对于所有我们眼前的都应该照著这一个上面所说的来去思惟观察。你只要不断的思惟观察的话,对这一件事情一定能够产生确定的见解,但是告诉我们数数思,努力的不断的思,现在我们犯的毛病有两种,有一种呢听完了就算了,那个根本不谈,还有一种呢他略略的修一下,这个效果下面说。

  【“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实无利益。”

  有人略略的思惟了一下,他说这个生不起来,这个没有用。下面这个话,看哦!

  【“如迦摩巴云:”】

  这是个祖师告诉我们,

  【“‘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有人说你这个思了一下,照它想了一下,生不起来!那个祖师就呵斥他,你思了?你修了?你什么时候修啊?白天干什么?放逸散乱,到了晚上昏睡,真正说起来你以为修了,你实际上,不要说平常闲谈,坐在这里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你真的修了?你不要打妄语啊!这就是骗别人容易,骗自己骗不过。所以我们现在不要说这个弄了半天弄不起来,你真弄了半天还算好的,你连它半天都没弄,他们真正修行的要长年累月去修!所以我们现在太多人,听见了道理好像修不起来,你真的修了?就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祖师告诉我们的,好好你摆在心上。你能够把这两句话摆在心上,这一生你就有希望,我们这里休息一下,这两句话下面还要讲一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九卷A面

  祖师说的这句话,真正想修行的人好好的记住,常常照这句话来策励自己,但是注意喔!凡是这种祖师策励的话,这都是对我们自己说的,我们千万不要

  责备别人,拿这话责备别人就完全错了。祖师他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原则,这些人已经修行成就了,他的悲心所使,悲心就像一个父亲一样,父亲对于自己的子女都是无比的疼爱,为了这个使得子女成材,所以那个时候有的时候用一种严格的方法。我们现在喝斥别人的时候,不是这个心情,你千万注意,这个自己一检查,就很清楚很明白,你跟烦恼相应的这种心理,用这个佛法来喝斥别人的话,对自己造的是很大的业,非常大的罪过,这里顺便一说。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不要说:我怎么思了半天思不起来?不是我们没有思,我们现在在什么?在散乱昏沉当中,就是这样。所以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如果说你现在散乱昏沉,没有办法对治,表示我们罪障未除,资粮未积,他有正确的方法,如果你生不起来赶快退、倒退回去,把前面的积聚资粮,净除罪障,这个次第很清楚很明白,我们不要自己妄想照我们自己的办法。那我们现在太多这种问题,说:这个大法师,赶快去向他求一个法,这个人了不起!太多人到处去东跑西跑去求法,西求法东求法,不晓得求了多少法,然后拿回来一样东西都没有用,这种情况之下就这样空空的浪费掉了一生。现在有这个完整的次第摆在这里,你只要照著它步步上去的话,后面你不要怕,一定会有成就。那么继续下去。

  【“非但寿边为死所坏,而趣他世,即于中间行住卧三,随作何事,全无不减寿量之时。”】

  看,不但我们的寿命最后死,就算是在没有死的中间,不管在任何状态当中,他这个寿命一直在减、一直在减,这个减的时候从哪里开始?从入胎的时候开始。

  【“首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他世而行,”】

  从一开始投胎,那一刹那开始,就是你的引业,决定的时候,你的引满二业,就决定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一直向后,这个在减、在减,到你死了为止。

  【“故于中间生存之际,悉被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

  这个是我们要正确了解的,在这个中间都是为这些事情,不是老就是病,都是苦,都是死的前行。然后除了这个以外,除了这个苦以外,我们忙的什么事情?我们为了免掉这个苦,找种种的求快乐的事情,这不是快乐,这是苦因,是苦上加苦,我们都是忙这个,这是我们的颠倒。眼前已经够痛苦了,我们要想去掉一点痛苦,忙著这些事情都是火上加油。正确的方法,是,眼前好像是苦的,却是釜底抽薪,你眼前稍微苦一点,将来却是快乐的,这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正确的认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修行出了家,跑著去样样享现成的乐,这是顺世外道,佛法绝对没这件事情的。如果出了家了以后,你还贪图这个、贪图那个,偷懒著等等的话,那就完全错,完全错了。这件衣服披在身上的话,那个是地岳的那个铁甲,苦不堪言的一件事情,这个我们要认识。

  【“故不应计于存活际,不趣后世安住欢喜,”】

  千万不要以为说现在还活著,还没有死而觉得高高兴兴,这个不可以,我们眼前的状态像什么?

  【“譬如从诸高峰堕时,未至地前空坠之际,不应欢乐。”】

  我们就像那个高山上面跌下来,居然还没跌到地上,还觉得很快乐,天下有这种事情?那我们就这么颠倒,这个随时,叭!一下,跌到地上粉身骨碎。

  【“此亦如四百颂释引经说云:”】

  这个上面告诉我们,

  【“‘人中勇识如初夜,安住世间胎胞中,彼从此后日日中,全无暂息趣死前。’”】

  我们人生当中,刚刚投胎那一个心识,识心,就像什么呢?就像刚刚入胎那一夜开始,从此以后一刻不停的向前、向前,到哪里去?到死阎罗王那里去。所以最后引破四倒论,破四倒论说,四倒就所谓常乐我净。

  【“‘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此等是显决定速死。”】

  就像那个高峰,叭一下,掉下来了,掉下来的话,堕到地上来一定粉身骨碎,绝不会说:还没跌到地上之前,觉得蛮快乐的,这个绝不可以。从我们投胎那个时候开始,一刹那开始,以后一直向死那个方向在奔驰,所以这个地方,哪有快乐啊?关于这个一点我们要了解,所以凡是一切事情,都很明白的说明,很快的死,那么这个是第一个根本当中第二个子目,决定要死。不但决定要死,而且这个寿没有可以增长的,一点点都没有,而是这么迅速的,从没有间断的这样来减退当中。最后第三个子目是什么呢?

  【“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死者。”】

  要了解我们就是在生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修行。很快就死了,下面看那文。

  【“谓纵能至如前所说,尔许长边,然亦不应执为有暇。”】

  总算你没有说很快的就死,就说活到一百岁,我们说:我现在还有几十年可活,那个时候,就算是这样,实际上何况不一定!就算是这样,你也不要以为我还有时间修行。下面告诉我们,为什么啊?

  【“谓无义中,先已耗去众多寿量,”】

  做很多事情毫无意义的,把我们的时间就浪费掉了。

  【“于所余存,亦由睡眠分半度迁,”】

  剩下来的一半睡觉睡掉。

  【“又因散乱徒销非一,少壮迁谢至衰耄时,身心力退,虽欲行法,然亦无有勤修之力,故能修法时实为少许。”】

  这非常明白。我们一百岁实际上是很少很少,现在的人活到七十岁,已经蛮好。七十岁,头上那个十五年没办法,以我们现在来说二十岁都没办法修,后面这个十五年也没办法修,我现在深深的体会到,我今年实足年龄只有五十九岁,我已经深深感觉到大不如前,往往跟你们说过,回过头来就忘记掉了,以前我总不大相信这件事情。早几年我有一个世伯,最好的一个同班同学,我们几年一直住在同一个房间,非常好,他也告诉我他父亲不晓得怎么搞的现在,他那个时候大慨已经八十左右了,往往回过头去他就忘记掉了,刚刚吃过饭,他放下碗来,他说:“咦!我饭还没吃耶!”他就忘得干干净净!有的时候跑到马路上转了一个圈子,他跑到那里自己忘记掉了,就是这,这样的胡涂法。这个人以后会这样,你说到那个时候他能修行吗?他可是别的有一样东西没忘记,“我”没忘记,人这个东西真妙!有的时候跑出去站在门口,才站了半天,我在那里啊?他不晓得在那里,就这样的奇怪。所以这个人的的确确的,你们不要笑,很快就轮到你们,我已经轮到了。所以老的时候也没有用,那么头截掉,然后尾巴截掉,中间生病去掉,睡觉去掉,吃饭去掉,大便去掉,请问你们一天有多少时候?一生当中七十岁当中有多少能够修行的。然后我们就算修行了,跑到那儿上早殿的时候,你能修行吗?上晚殿的时候,你能修行吗?就说不要早晚殿,你自己拜佛的时候,你真正在修了吗?自己打坐你真的在修了吗?我们不想则罢了,一想的话,我们能修行的时候实在没太多多少,然后还要跑的跟人家聊聊天,还要管人家闲事,你能修行到哪一天?没有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第三点我们要了解,说不要觉得我们还时间很长,还等到后面,不能等。你如果分秒必争能够把握住现在一点的话,那好。前面已经告诉我们办法,他的的确确你能够这个概念提起来的话,我们自然有一个办法告诉你二十四小时都在修;如果你说这一点把握不住的话,你就这么一生,一百年也浪费掉了,一千年也是没有用。我们寿命何止一千年?没有一个人例外,都是无量劫来,无量劫的寿命我们还在轮回生死,这是现实状态。这一点要深加痛切;所以真正能够修行的时候一点点,实在是一点点。

  【“入胎经云:‘此中半数为睡覆盖,十年顽稚,”】

  二十年是衰老,然后中间那一段

  【“愁叹苦忧及诸恚恼亦能断灭,”】

  或者是心上面的忧愁,或者是身体上面的痛苦,又要今生为烦恼所使,这个凡是这个东西都把我们的寿命浪费掉了。所以我们现在管别人的闲事,那是对自己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莫过于此。我们不是不管,要到什么时候?你发了菩提心,真正悲心帮忙别人,那个时候对了。

  【“从身所生多百疾病,其类非一亦能断灭。’”】

  然后我们身上生了毛病也不晓得多多少少,也随时能够把我们送命。

  【“破四倒论亦云:‘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销耗,睡病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

  告诉我们,这个人寿最多只有一百岁,然后刚开始的时候,年轻的时候顽皮不晓得怎么修;老了以后呢?没有能力销耗;中间也要睡眠,也要生病,这样。所以真正安安乐乐,这一个人生能修行的很少很少。

  【“伽喀巴亦云:‘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

  如果说人的寿命六十岁来算的话,真正能修行的没有五年。这个是真正修行人,以我们来说的话,我们能有五年修行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没有!我们都在烦恼当中,修行不相应,这个是第三个。然后最后这一个大段的结论。

  【“如是现法一切圆满,于临死时唯成念境,如醒觉后,念一梦中所受安乐。”】

  就算我们一生样样东西都像我们想像这么好,样样圆满的,等到你临终的时候,请问当年这个圆满剩下来什么?妙了!“唯成念境”,你脑筋里想起来。像我们以前的事情想像也是一样,虽然我们没有死,可是我们人人都有那个经验,比如说我们现在回想以前的,以前那些事情现在什么?唯成念境,就是脑筋里空念,好也好、坏也好,再圆满的事情,对你有真实的价值?一点都没有。这个情况就像什么?就像做梦,梦当中得到很安乐,醒过来的时候,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情,实际上是一无所有,而为这个一无所有的这个东西而空忙,值得吗?不值得。空忙的结果,如果是单单空忙了以后,留一点念境还算是好的,他真正的留给你的是一点念境,而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把你送到三恶道当中去受无边大苦,值得吗?这个是我们应该体会得到的,所以趁还没有死的时候,赶快努力。

  【“若死怨敌定当到来,无能遮止,何故爱著现法欺诳。”】

  这个结论是如此。既然这个死是我们的大冤家,他一定要来的,你绝对没力量、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防止他,既然这样,而死的时候,所有现世你所忙的一切,都是剩下来什么?像梦想的时候一个空念头一样,你了解了这个你还为他欺诳吗?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我们真正的自欺是莫过于此!

  【“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这个是第一个根本,三个子目当中最后认识了以后,决定应该生起的决断,决心我们应该这样。有了这个前面的认识,照著他这个如理思惟以后,那时候一定要起誓愿,我必定要修正法。为什么?因为你不修的话,不管你多圆满,请问最后是什么境界?像一个梦,醒过来一无所有,唯一留下来的造了这个恶业,送你到地狱里面去。想到了一无一实,所以把前面这个三样东西,三个子目,你认真的思惟了以后,那个时候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呢不但正确的认识,而且下决心,说:没有别的路可走,一定要修行,只有这一条路可行。不过这个地方的修行注意喔!如法的修行!现在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佛门想修行,可是还是走错了,这个尤其重要。摸到这佛门中来已经千辛万苦,摸到以后而还修错的话,那个是加倍的可惜!这我们务必要知道的。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好好的努力,在这一点上面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事情。说到这里也许我们会想,一点都没错!你看现在那些人都走错了,你想到这个念头,你已经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不是管那些人,管自己。同样的那些人你说他错了吗?你也可以说他错,也可以说他一点都没有错,以我现在的了解的话,我不但没有觉得他错,我还感谢他们。我们今天所以能够安安稳稳坐在这个地方,就靠什么?就靠他们在外面,他们把佛法的种子广布人间,然后人家信了佛法,晓得你们修行人,来送供养来。请问没有这些人,我们今天能够安安稳稳坐在那里修吗?你感激他都来不及,你还看他不对,是你颠倒得不晓得到那里去。如果你只管自己,你必须感激他;如果你将来觉得自己是个大乘行者,那到那个时候,你赶快努力来帮助他,这才是我们现在应有的态度。所以说:“我对了,那些人错了”,那你比他更糟糕。他这样去做的话,他还是可以帮助你,你这样做你帮助了谁?所以我就想起来了,以前老师骂我这个话,我现在愈想愈对。所以我现在没有这个力量骂你们,可是我不妨像收音机那个留声机一样,叙述我老师的话:“你自己觉得修行了,请问吃的东西哪来的?凭什么他要供养你?”我现在愈想愈对,你还觉得人家不对,那个不对,这个不对,这个是我们该好好的去仔细观察。所以你看见外面这些人,你要感谢他,没有他们,我们不能安住在这个山里好好修行。你真的这样去观察的话,不管你怎么弄,你的心里面,总是策励你去修行。所以你了解了这一点,你自然而然这种错误的概念都去除掉了,这个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千万要注意的。所以说不管是哪一个,任何人都是这样,正规如法修行的大祖师都这么说,六祖大师不说的很清楚吗?“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如果你自己觉得真正修道人的话,你见不到人家过错;如果你见到过错的话,对不起!你早就已经不晓得跑到哪里去,错到那里去了,这个概念我们应该知道。所以说这个地方修的“正法”两个字不要误解喔!不要以为说,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正规的修行,不像他们乱来,这个地方有问题,自己要认真检点。下面都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是正确的。现在前面还都是做为我们的基础,所以眼前我们有种错误的想法,暂时不要去管他,好好的努力向下学,自然而然我们会把我们的错误的概念一一都改正过来。

  【“如本生论所说而思,‘嗟呼世间惑,匪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当成念境。众生住于如是性,众生无畏极希有,死主自断一切道,全无怖惧欢乐行。现有老病死作害,大势怨敌无能遮,定赴他世苦恼处,谁有心知思爱此。’”】

  第一个前面说:这个世间真是愚痴、真是颠倒,都迷惑!世间所有每一样东西都不坚实的,根本不是可喜爱之处,都是虚诳,都是无常;就算这个姑姆达会,这姑姆达会就是盛大的一种庆祝的宴会,不管多盛大、多快乐,完了以后就像什么?念境,念境就是说像梦醒的时候这个境界一样,这样的一无可取,这样的不坚实、不牢固,而我们所有的三界之内的众生的特性,就是这个样。所以我们在愚痴颠倒当中,对这件事情而不害怕,那真是无法想像!换句话说,我们这个颠倒实在真是愚痴极了,閰罗王最后这个死主,到最后不管你什么,他把你一刀斩断,赤裸裸而来,也是赤裸裸而去;对这一点,我们居然不怕,还在那儿觉得蛮快乐的,真是颠倒极了。不要说等到临终,眼前当下又是要病、又是要老、又是要死,这些事情他力量大极了,你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挡得住他,而最后的结果是干什么?死,一切都抛掉,然后呢到下一世去。下一世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而是由于我们现生所造的业,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大苦恼,不管任何人了解了这个实际上的情况以后,谁还会爱它?没有一个人例外的,你不了解之前都是迷惑,了解了以后一定赶快舍掉,赶快努力。

  【“迦尼迦书中亦云:‘无悲愍死主,无义杀士夫,现前来杀害,智谁放逸行。”】

  那么这个祖师也告诉我们,阎罗王他可是一点都不会说:“我慈悲、慈悲!”不会的,这个死这件事情它就是这么残酷,对我们是毫无意义,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最后被他摧毁。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了解了这个,谁还肯马马虎虎、放逸啊?

  【“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乃至未射放,当勤修自利。’”】

  这个就像什么?就像一支非常强有力的箭,而这支箭射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送命,这支箭不但非常强有力,而且绝对不错。换句话说,我们一定会碰到这个问题,趁这支箭还没有放出来,趁我们还没有受这支箭射中死亡之前,赶快努力,这个是第一个根本,分三个项目让我们产生这样的一个决心。我们现在不妨把这一点重新温习一下。第一个根本是什么?决定要死,第一个。然后呢不但决定要死,这个寿只有减,而刹那刹那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使他停留乃至任何一刹那,而是刹那刹那的牵到死的地方去,就这样,这个就像我们高山上面跌到地上那样,绝对不能说因为还没有到地,啊!快乐,这个时候不可以,要努力思惟这个,要趁这个机会修行。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不要说:中间还蛮好,还可以慢慢的修行;最后要思惟,就算你还没有死,就算你存活,这个中间真正能修行的时间非常少。你对这个概念正确的了解了你就不敢一点放逸,所以那个时候,产生一个决心,产生一个认识。所以叫誓愿是什么呢?平常我们也想这么,这个想的这个力量很虚浮的,没有什么力量,必定要照前面的办法,认真的思惟观察,那个时候就产生一个强有力的、坚决的发誓,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这样做!你有了这种强有力的这种誓愿的话,他会推动你如实认真的去做;否则的话,你听见了,虚虚浮浮,听见是听见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提不起来,这个很可惜的事情。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有好处的,这个种子种下去了以后,他迟早还会增长发芽。不过他增长发芽的时候,记牢喔!不是天上掉下来一下让你证了罗汉果了,或者一下让你证了佛果了;他增长发芽的时候,还是要拿出全部精神去拼命去修。所以我们总记得,既然迟早你必定要这样去做的话,你为什么不趁现在努力而等到以后?因为等到以后,这个中间等的那段时候在哪里?在地狱里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了解然后呢要真正的思惟去观察的,太重要、太重要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九卷B面

  了解然后呢,要真正的思惟去观察的,太重要,太重要了,这个事情。那么这个是第一个根本。第二个呢?

  【“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

  这个三个根本当中,这一点最重要。第二个根本,我们怎么去观察、去思惟,这个死不晓得什么时候,不决定的。

  【“谓今日已后,百年以前,其死已定,”】

  这个死是决定的,从今天开始到百岁,这是最久,一定要死的。

  【“然此中间,何日而来,亦无定期,”】

  但是这个中间死什么时候来,不决定。

  【“即如今日,谓死不死,俱不决定。”】

  今天到底死不死,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把握,说今天一定不死,你怎么晓得今天不死?你怎么晓得现在不死?一个大地震,对不起,我们全部死光;一个飞机栽下来,我们就死;乃至于一个小小的细菌碰到你这个地方,你打几个喷嚏说不定明天就醒不过来。我记得,想想看,今年六十岁,那整整四十年以前,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刚刚二十出头一点;刚来,在高雄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一个好朋友,非常好的,平常大家没什么事情天天一直去玩,他那个时候在船上面,商船上面,做三副,前途锦绣!有两天我们没见面,某人怎么不看见了?大家还在盼望他。结果来一个消息,什么消息?报殇,你们晓不晓得报殇?就是他死了,什么死的?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大概比我大两三岁,现在脑筋忘记掉了,连名字都记不住。然后呢过了几年,那个时候过了几年,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在学校念书,在成大,毕业了以后,比我低一班的,他是学电机系的,平常在学校里他这个人很好,虽然电机系的,他当然是蛮好的,结果那一年我们大家在学校里面准备考高考,他也在那儿忙,大家正在忙得很起劲的时候,有一天他妹妹跑得来,一看到她的面孔我们就觉得很奇怪,她还没开口眼泪直流,干什么?他哥哥死了,你真无法想像的。这个太多这种例子,那我们说还二十几岁,所以以后,后来我们想到了解一个事情说,佛为什么修行要叫我们在尸陀林里面,我们现在旁边那个尸陀林,这对我们有大帮助。那时候我们在落山矶的时候,经常要到尸陀林去超渡幽魂,有一次我们在尸陀林里面超渡幽魂的时候,我就注意了这个。他那个尸陀林都记载说什么人,他从某年到某月他死,记载他的生死这个时间,大部份人是的确比较总是活个几十岁,结果跑到一个地方,一看!使得我心惊肉跳,我到现在还印象很深,都是几个月、几岁,很少超过三岁的,都葬在这个地方。我一看到这个以后,我从此以后对这个生死的概念是大大的改变,我今天已经五十多岁了,怎么保得住?他那两三岁都死掉了,以后我专门去看,然后去看的话,有太多地方,有很多都是五岁以内的,有很多五岁到十岁的。有很多十岁到二十岁的,好多好多,还有照片,看起来活泼可爱,你怎么能保证说你今天不死?这个是,所以今天死不死的的确确你没办法决定的,对我们修行人来说应该怎么办?下面一句话,

  【“然心应执死亡方面,须发今日定死之心。”】

  我们真正修行的人就要对治以前的错误,怎么对治法呢?比方说应该牢牢的执著说死那一方面,要发起今天一定必死之心。我们不要说我们不要执著、不要执著,我们不要说我们不要分别,我们现在这个不分别是在大无明当中;人家是经过修行得到了无分别智,这是果位上的事情!他所以得到无分别智的果位上是,就因为择善固执,然后如理努力修行,所以达到这个境界,这个我们要清楚!我们现在要以正式如理的认识、如理的思惟去掉这邪妄的分别。所以这个八正道,登地的菩萨所修的是八正道,他八正道最重要的正见跟正思惟,地上菩萨还要正思惟,我们凡夫居然是什么都不要想,大糊涂蛋一个,那个是不可以,这个千万注意!前面破邪分别当中己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句话有它特别的意义,你在没有正确了解它当中,你错用它的话,那你就完了。所以我们眼前应该什么?择善固执,然后一步一步上去。现在我们应该知道死亡方面,要发什么样的?今天一定要死,为什么?你看它下面这个好处。

  【“以念今日决定不死,或多分不死,其心则执不死方面,”】

  假定说你今天不会死,或者多半不会死,于是你那个心理觉得今天既然不死,怎么办呢?就专门忙眼前的事情,而眼前的事情两脚一伸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像作梦一样,而所忙的业却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三恶道当中去。所以他下面说因为你执著不死方面,

  【“便专筹备久住现法,”】

  就是要忙现在啦!不但今天,还要明天,还要后天,忙这些事情都少不了,你都忙!

  【“不能筹备后世之事,”】

  你不会忙后世的事情。

  【“于此中间为死所执,须带忧悔而没亡故。”】

  万一在这个中间一下送了命了,到那个时候,你就来不及啦!到那个时候懊悔而亡。反过来,你

  【“若日日中筹备死事,则多成办他世义利,”】

  假定你天天想著今天一定死,因为你想著死、怕死,所以你拼命修行,于是将来好处你都事先准备好了。一想到今天要死,那你还忙这些现在的事情吗?当然不忙了,于是你拼命修行,如果念佛的因为你一想到死,拼命念佛,这种情况岂不好?

  【“纵不即死,造作此事亦为善哉,”】

  是的,也许说今天你想了天天死,可是他不死,如果你能够天天想到死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你整个都在那积聚善法,在这个情况之下天天不死正好嘛!你这个善法愈积愈多嘛!所以他真正的重心,不是说今天决定说猜他,像猜爱国奖券,猜的中不中;你如果说能够执取今天必死那件事情的话,于是你努力修善法,努力修善法的话,那不是很好嘛!你天天积的善法,如果说不死的话,那更好;万一你死的话,你已经有准备了。这是我们要了解,他所以要告诉我们执今天必死的原因,你两个一对比的话,我想我们稍微有一点脑筋的人都非常清楚明白认识,想必死有这样大的殊胜的利益;反过来你不想死的话,有这么大的缺陷祸害在这里,这个是他真正的重点。所以说

  【“若即死者,则此尤其是所必须,”】

  万一今天真的死的话,那这个太重要了,因为你修行了。所以他不管他今天死不死,你如果想著今天必死的话,对我们有这么大殊胜的利益。

  【“譬如自有能作猛利损害大敌,从此时期至彼时期,知其必至,然未了知何日到来,须日日中作其防慎。”】

  就像我们说将来一定有一个大敌人,这个大敌人一定要损害我们,什么时候来不知道,但是要嘛不来,要来的话他一定是拼得你死我活,拼的结果一定我死,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天天准备的话,这必定对我们有好处。所以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现在说修学佛法,实在是有太多地方跟法不相应。不要说这种事情,在西方在美国他们,他们平常很多人,不要说年纪老了,年轻的人遗嘱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中国人就是好像犯忌,这个犯忌,我现在想到这太好了,所以我现在养成这个习惯,不管任何事情,我一定写的清清楚楚,我死了以后这些事情该怎么办,不但是钱帐、书籍什么等等,而且每年因为随时有改变,我都改变一次。譬如我在落山矶莲社是这样,我跑到讲堂台北也是这样,跑到这里来又写好,总是等著死,然后什么事情反正都不去管他,剩下来干什么?赶快好好念佛,好好的念法、念僧,这个倒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事实;不要去忌,我们要忌的就怕你念那个不死,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忌的。所以现在我们真是完全颠倒,尤其是修学佛法的人,信的过因果的人,你忌了,如果你忌了以后如果逃的过的话,佛法还有什么用?一点用场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忌,该忌的不忌,不该忌的忌它,这个叫做颠倒。

  【“若日日中,能起是念,今日必死,下至能念多分是死,则能修作,所当趣赴后世义利,不更筹备住现世间,”】

  所以假定我们能够每天生起这个念头说,今天一定要死,不要说一定死,下至乃至今天多半要死,乃至于你想到今天很可能要死,你想到这个的话,你一定会努力修,不会忙现在的,修的都为准备以后的好处,不会忙现在这种,所以说

  【“若未生起如此意乐,于现世间见能久住,便筹备此,而不修作后世义利。”】

  这两个对比,立刻比出来了。假定你没有修习,没有如理的观察,观察了以后,没有如理的思惟,所以你不会想到今天死,这样情况之下,自然而然你就要忙现世的这个事情了。因为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性使然嘛,这个也少不了,那个也丢不掉,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忙现在的,忙了现在的,最后两脚一伸,什么?恶业,眼前这些东西是一点用场都没有,只有恶业,这个恶业把你送到三恶道去,这个是所以为什么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必定要思惟,说今天一定死,今天一定死,注意喔!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就是说,不是一个道理,你要如法的去修,等到你修到心当中,你就生起了,今天一定要死,今天一定要死,那个时候对了,因为这里,你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当你想到死了以后,你所有的什么事情都丢掉了,剩下来干什么?赶快一句阿弥陀佛,所以大家现在说,我念了这个佛,心里面为什么老散乱,念不起来?阿弥陀佛!他正确的方法你没有学到,当然念不起来。所以他任何一样东西,有他完整的道理,照著这个次第,如果你认真的一步一步上来,你得到了善知识告诉你正确的方法,而这正确的引导第一个,你说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他有这么大的利益,而又这么容易失去,假定你失去了这么难得的人身,不好好利用的话,那真是等如畜生,实际上那还不如畜生!这个得到的时候唯一的干什么?修行!然后你要修行了,修行最大的障碍,第一个什么?四颠倒当中的常颠倒,所以告诉你,所以也用无常,不要别的,这个两样东西一旦生起来了,你能不念佛吗?那个死的念头就逼在这个地方,所以你一想到就念佛了。凡是真是修过无常观的人,妙了!他一面念佛,一面这个无常的力量一直在,所以他那个佛号一停止,无常的力量就追著来了,他就停不住,每一个人有修过的经验的人,都有这种经验,我告诉你。所以大家说我这个念佛念不起来,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本论,本论真正精彩的地方,他实际上本论你学好了,即身成就,超凡入圣的机会都有,何况是这念佛!所以我告诉大家,你们照著这样去做的话,上品上生都有份,何况是仅仅超脱轮回!的的确确是万修万人去,第一个观念这个地方已经交代出来了。可是,还不圆满,至少到这地方,我想大家信得过、也了解得到关键所在。下面继续。

  【“譬如若念久住一处,则计设备住彼所须,若念不住当他往者,则当备作所趣之事,”】

  举一个比喻。譬如说,你觉得在这里要定居下来,长久安住,于是你准备忙这个忙那个,反过来,若你觉得在这个地方像旅馆一样住一夜,你会不会在这里忙这个忙那个?这道理不简单极了嘛!现在不但是我们对我们住的地方,对我们这个的身体,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旅馆,很清楚很明白,你还会不会为这个东西忙?!真正的关键在哪里?就在这个死念上头,很清楚这个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平常是我讲的时候,你们也会感觉的对呀!你要放下来,就是放不下,现在告诉你办法了,你只要照著这个办法去做,不要等到我讲,反过来我叫你们不要放,你们都不会听我的话,你们放的干干净净,这个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说,

  【“故日日中,定须发起必死之心。”】

  这个才是念死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每天一定要想,今天一定要死,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想今天真大幸,居然昨天脱了这鞋子,今天又穿上了,那明天,明天一定不会再穿了,所以还有今天一天,赶快拼命努力!你什么事情都不会去忙,跑到厨房里面,稀饭也好,干饭也好,什么白菜也好,豆腐也好,吃饱了肚子赶快好,就是这样。剩下来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这样,你会全部精神去修行,这样修行还有不成功的吗?继续下去。关于这一点,这个根本又分三个大项目来说明。

  【“此中分三。思赡部洲寿无定者,”】

  这个寿起无定是说,我们南胆部洲的寿是无定的。

  【“总之俱卢寿量决定,”】

  北俱卢洲的寿量是决定的,但是北俱卢洲的寿量,虽然决定他不能修行,这个我们不谈,寿量决定也没用。

  【“诸余处者各各于自,能住寿量,虽无决定,然亦多数能得定限。”】

  其他的地方寿量虽然没有决定,但是他总归有个大概的定限,只有什么?我们南赡部洲的寿没有定准。

  【“劫初寿数,经无量年,今后须以满十岁为寿长际,”】

  最初住劫刚开始来的时候,八万四千岁,到最短的时候只有十岁。

  【“即于现在老幼中年,于何时死,皆无定故。”】

  这很明白,眼前我们看的见的,到底老了死,中年死,少年死完全没有一定。

  【“如是亦如俱舍论云:‘此中寿无定,末十初无量。’”】

  到末劫的时候十岁,劫初的时候无量,无量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无量,八万四千很长。

  【“集法句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

  这处处地方告诉我们,上半天还看见,下半天说死掉了,下半天还看见,上半天又不见掉了。

  【“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

  很多不管是男的女的,年轻的时候都死了,谁能够保证说我们一定,我们还早还早还早,没有一个人能保证。

  【“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

  这个是说明死的迹相,有很多人说生了,生了还算好的了,胎里就死了;有的生出来,还没有走路,就这样爬,有的人刚刚能走。换句话说有胎里就死,有一岁二岁三岁乃至一百岁,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死就像果熟了以后,随便什么情况之下,轻轻的一动,就掉下来了,就死。

  【“应当作意所见所闻,若诸尊重,或友伴等,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

  我们应该好好的观察思惟,不管我们的尊长,上辈也好,同辈也好,太多的人不晓得什么时候,不管内外的各式各样的缘,内缘,那是什么衰老、生病!这一种,外缘的话,忽然间产生一个车祸,现在尤其是不安全。现在看看太多好的因缘,有了汽车有了什么东西,汽车开出去,叭,撞到了,出去旅行一下觉得好玩,出去旅行飞机,叭,飞机掉了,这个样可怕法!所以我们还觉得,还有这个要做,还有那个要做,对不起都没有满你的愿,死了。

  【“念我亦定是如是法,应数思惟应令发生必死之心。”】

  眼前我们要把这个概念摆在心里面。这个第一个说南赡部洲,我们的寿没有决定,第二呢?

  【“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

  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促使我们死的这种外缘很多,而能够保持我们生命,增长我们大种的这种条件很少。

  【“谓于此命有多违害,谓诸有心及诸无心,若诸魔属,人非人等,众多违害及旁生类,损此身命,亦有多种。”】

  我们这个生命有种种外面的灾害,或者是有心、无心的魔,所谓有心的,那就是有情,无心的乃至土石木块等等,就是这种东西。还有魔、人非人各式各样的,都能损害我们的生命,没有一样东西,毒蛇猛兽,老虎狮子这样。那么天上掉下了一个什么石头,你跑著走过的时候,忽然之间电线断掉了,这人都是这个因缘你是真是无法想像!

  【“彼等如何违害之理,如是内中所有诸病及外大种损害之理,皆应详思。”】

  说上面这种他怎么样来伤害我们,不管是里面或者是外面,里边就是我们四大不调,外面种种损害,这个我们要认真好好的去观察思惟。

  【“复次自身由四大种成,彼等亦复互相违害,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发诸病,而夺命根,此诸违害,是与自体,俱生而有,故于身命无可安保。”】

  那么特别是我们想那个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所成,这个四大随时互相减损,或者水大,太强盛,或者这方面不好,因为这样不平等所以就生起病来了,那么有了病的话,就要死。而这个四大种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所以对不起,他这个东西,身体当中一直在这个地方的话,你就是没办法保证我们安全。

  【“如是亦如大涅槃经云:‘言死想者,谓此命根,恒有众多怨敌围绕,刹那刹那渐令衰退,全无一事能使增长。’”】

  这个引经上面,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一切想当中,死想最好。那么怎么想呢?我们要了解说我们的寿命有种种的损害,这个损害我们叫怨敌,这个怨敌不一定是有情,凡是损害我们的都是,那个刹那刹那,就是无时无刻不在,都在损害我们,而这些事情,绝没有一件事情能使我们的寿命增长,经上面这么说。论上面呢?

  【“宝鬘论亦云:‘安住死缘中,如灯处风内。’”】

  我们现在的状态什么?这个就像灯在风当中一样,随时有熄灭的可能,我们也随时有死亡的可能,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亲友书亦云:‘若其寿命多损害,较风激泡尤无常,出息入息能从睡,有暇醒觉最希奇。’”】

  那么最后这个亲友书上面又告诉我们,所以说亲友书的话,那才真正你的好朋友,这个好朋友怎么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寿命损减太多了,这个无常非常迅速,就像什么?就像那个泡沫在风当中,在大风当中一样,那个泡沫平平稳稳他都有随时破裂的可能,在风当中的话,那实在是快的不得了,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寿命,一口气进去了,能不能出来,不知道;然后出来了再能不能吸进去也不知道;睡下去的话,再醒过来也不知道。所以他说我们睡下去再醒得过来,那真是不容易,我们应该这样去认识,这样了解,这样思惟,策励自已。

  【“四百论亦云:‘无能诸大种,生起说名身,于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

  我们现在这个四大我们没有能力,这个都在互相损害当中,而我们的身体就那样的这个互相损害,我们完全无法把持于四大所成的,把这个东西看成快乐的话,那我们颠倒,不合理的。

  【“现是五浊极浓厚时,修集能感长寿久住大势妙业,极其稀寡。”】

  目前这个状态,什么状态?五浊恶世非常浓厚的时候,所以我们造的种种业,这损减,极大部分都损减,而真正的修行善法而能够感得长寿,能够感得大势这种,所谓大势力就是说能够增强我们这个功效,能够使得寿命延长这种业,非常少,非常少。

  【“饮食等药,势力微劣,故皆少有能治病力,”】

  乃至于饮食这种东西,他这个效果也都在减少当中,药等等都是如此,所以这个治病的力量都减少。

  【“诸所受用,安然消后,能长身中诸大种分,势用亏减,故难消化。”】

  然后呢真正的饮食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受用,受用了以后能够长养我们的四大种的,这些东西因为五浊恶世所感得,所以他的力量也在慢慢、慢慢的减退,不如以前。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吃下去了以后也不容易消化,他的力量在减退当中。

  【“纵能消已亦无大益,”】

  这是眼前的,已有的这个依报的状态,实际上这个依报,就是我们的世拥果,增上果,这样。那么目前我们真正仔细看,

  【“资粮寡集,恶行尤重,”】

  我们真的能几个,有多少资粮积聚了。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