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90-91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90-91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九十卷A面

  叫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当你发菩提心,以及证到究竟佛果的时候啊,这个两个的内心,这个心里的特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两者当中啊,嘿!这个初心啊!初发心还难唉!不是我们现在要敬礼诸佛吗?佛那来的,就这个因哪!所以呀我们真正最珍贵的是这个,所以你看哪的的确确有他的根据,佛亲口说的,那一个人发了这个心,我们最真正要,那个才真正我们礼敬之处,那来的呀!嘿!不是马马虎虎来的呀!

  【“从摇正法乳”。】

  我们听到了正法以后,为什么叫摇正法乳,不是说你听一听就算了,的的确确是要努力的在这个上头的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啊得到这个妙醍醐啊!这个提醐,我们就是说,从这个里边那出生酥酥酥然后醍醐,从那牛奶当中提炼那个醍醐的时候,要经过很多手续啊!把它最后啊!要摇啊要弄啊!这个我也不大清楚,不过我简单的晓得的,不是说拿这个牛奶随便一来就可以的哦!要经过很多努力,最后才提炼得出来。所以不但你要得到正法,而且还要对那个正法啊,真正的下一番很切实的功夫,那个时候啊,才能够得到这个菩提心宝啊,

  【“此说是出佛语心藏胜教授故”。】

  哦!这个地方啊!再把什么佛语的心藏,那个佛整个告诉我们的中心教授宝藏,这个最殊胜的,所以在这个法华上面,佛处处地方说明哪!说啊!以前哪!那些人哪!做了一点功德啊,佛就要像一个皇帝一样赐给他什么,有一样东西啊!平常不赐,什么啊!顶髻当中的这个明珠,到最后才能够决定拿出来,给最了不起的人,现在这个菩提心宝,就是佛的真正的宗要,所以他一直说了多少四十九年以后,最后才说出来!哪哪哪这个才是啊十方一切诸佛啊究竟根本意趣所在,这样所以你看,别的经一开头的时候,放光现瑞,人家问了佛就把那道理说说完了就算了,法华可不是哦!放光现瑞,然后呢?三止,三请,三止,然后呢?说十方一切诸佛证,没有一个例外的,真正的十方一切诸佛的中心教授就在这里,现在这个地方呢!告诉我们,所以这是我们特别应该了解的。

  【“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

  哪刚才说过了,现在这个地方出来,阿底峡尊者,吉祥啊,就是最通常呢印度人哪!称呼人最尊贵的,譬如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南无薄伽梵,这个有含有这个意思,凡是对这个尊、圣的那个人哪,我们称呼他,我们通常中国人称呼把那个啊!尊贵的这个头衔摆在后头,他们西洋人、印度人摆在前头,喔这个阿底峡尊者啊,他自己呀持中观见,而他的老师就是谁啊?金洲大师啊持唯识见,他那个真正见解的实相之见哪,阿底峡尊者高过他的老师,妙哩仅管啊他的见解比老师还要高,结果啊,他拜他做老师,不但拜他做老师,而且他有几十员大善知识,这个大善知识,最起码的都是加行位上的菩萨,他不把那些老师作为最珍贵的,而把金洲大师啊!作为恩师,师恩当中最珍贵的,为什么呀!哪因为这个菩提心哪,是啊从金洲大师传来的,换句话说,成佛与否的中心根本是这个,现在我们不是要学佛吗?哪哪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看,为什么阿底峡尊者有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对佛法有这么了不起的贡献,种种理由在这里,所以诸位,你们不想学佛则已,想学佛就从这地方,这个才是我们哪,真正应该注意的,我们不妨再退一步说,学佛为什么要学佛啊,简单的很,就把你一切的痛苦澈底图满的解决,把你所要得到的一切的安乐最究竟图满的成就,所以我们最后退到这样,假定你想澈底图满解决你的痛苦,从那里学,这里学,假定你想究竟圆满得到你的安乐,从那里找,这里找这个,就是这个,就这么简单法,说它简单呢!也真简单,说它重要,却是那么重要。

  【“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啊,如果说有人对这个真正的佛法的中心要点了解的话,只要这个地方看一看的话,他就了解了啊!只要看看阿底峡尊者传记,所以呀!这本传记发给你们啊,希望你们好好看,如果说将来有因缘的话,我心里面现在一直,心里想有因缘,我一定要想讲这个,讲这个,他为什么这个传记当中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那个简单的传当中啊,有他很重要的特别的内涵在,这个意趣啊!如果你能够分辨得清楚,然后你照著去做的话,那个殊胜的利益是我们人人可得,人人可得。

  【“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

  如果说你努力的修,了解了以后,当然认真去修了,只要这个真实的菩提心生起来了这个真实的菩提心啊!是,对比于上面说仅于起首略忆文句,前面啊这是刚开始的时候,照著文章念一遍,啊!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此,啊这个,现在这里呢,真实生起来了,乃至于你不念,可是你心里面,真实的状态生了这个心以后,那怕你呀,布施乌鸦,乌鸦就是鸟类的。通常我们施鸟类什么,唉呀!自己吃剩或者不要的,随便啊!给它们吃,那么一点的糖给蚂蚁,再小的任可一点,你由于这个心,真实心生起了,那个时候啊,你就啊是菩萨了,他并没有这个功德,功德在后面会讲的,那个功德是大的不得了。

  【“若无此心”。】

  反过来,你如果没有这个大菩提心,这个真实的心,如果没有真实,比要明白哦!啊,我们现在啊供养人家一点点,唉啊,你帮了他忙,我帮他几仟块钱,几万块钱,唉啊

  【“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

  噢!这个对,好像了不起,我就做了那个!做了这个,对不起,就把你三千大千世界整个的都是珍宝,都是布施,对不起不是菩萨,不是菩萨是什么呢!啊升天福,修二乘用不著这些福,升天的福是三世怨,经上处处地方的,在你做多少布施,因为这个是啊有限的,你跟那个无限的永远不能比,

  【“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

  不但是布施哦!然后呢?布施持戒,换句话说,你尽管啊,这个内容是六度,啊这个六度没有用,如果说你没有菩提心的话,这个是显教的,进一步密教的是什么呢?密教的说你修本尊气脉明点,也没有用,你有了菩提心,然后呢!这个完全就成就了,这个我们必定要了解的,换句话说,你没有这个真实的菩提心的话,然后修这些东西的话,不能算是菩萨,也不能成就你这个菩萨的果,成就菩萨的果嘛!就是佛果啦!

  【“犹如世说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

  就像我们世间来说啊!要割草的时候啊!先要弄个镰刀把那个刀磨磨快,现在呢!你这把刀是什么,就这个磨这个,就像这个啊,这这菩提心一样,假定说你这个菩提心啊!没有达到如理如量的正确的内涵,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不管你呀经过多长的时候,不管是多少努力,修多少好事啊!进趣甚少,真正的进步很少,很少,就像什么,

  【“如以钝镰刈诸草木”。】

  就像拿那个钝的刀啊!嘎答嘎答割了个半天啊!怎么割也割不下,现在我们啊不必先忙割草,先干什么,先忙磨刀,现在这把刀就是什么呢?我们练那个菩提心。

  【“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修行的重点哦!现在我们第一步啊,干什么呀!哪!啊!努力的把这个心哪,能够做到啊!所以令这个心啊至于扼要,使真正的根本上面把握住了,把菩提心先生起来了,不必忙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不必修啊,什么啊观本尊哪,什么学定啊!学这个、学那个,一大堆啊,这个暂时先不必忙,要忙的什么,对于这个菩提心的正确的认识,认识如理如量的去修习,就像那个割草一样,你不要忙著去割草,先磨刀,磨的这把刀快了以后,然后你去割,一下就割了很多了,说,

  【“一一刹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

  前面这个比喻,现在我们修行,修行本身要做的几件事情啊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积集资粮,第三个呢,增广无尽,现在我们如果把握住重点,说,不忙著做这些,先把那个菩提心的教授认识了,你如果这个能够做到了,那么你很短的时候之内啊!依这个菩提心的动力,推动你去净除罪障,或者积集资粮,很快一刹那,乃至于很快的时间之内啊!把所有的罪障统统净除,你要集的资粮很快的就积集起来,而且任何一个微少的善哪,便能够增广到无穷无尽啊!它这个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你要净除罪障,做一点点小事情,因为跟菩提心相应,所以呀这个力量大的不得了的大,大的不得了的大,譬如说你欠人家钱,十块钱也好,一百块钱、一万块、一千万也好,但现在呢,一旦如果啊!你把握住这个重点的话,那怕做一点点,那就无量无边的价值,譬如我们现在常常说你赚钱,唉呀!你就拼命去赚钱,啊然后譬如说我们到山上去打柴,打了一百斤,换了十块钱,啊你拼命的打,把那个山上的柴统统弄下来了,哇,赚它嘛几千块钱,只是如此,现在我不忙,啊换另外一条路去寻宝,这个宝很难寻,你要打柴遍地都是啊!所以你眼前到处都是柴的拼命去忙,忙的一天到晚你也觉得忙的满头是汗、可是忙了完了半天,你换下来的,换到一百块钱,现在我不忙这个,我去找宝,啊然后呢吃尽了千辛万苦,你看佛陀因地当中,结果找到了如意宝,唉!把那个宝一来的话,那整个啊三千大千世界那七宝啊!就充满了,你打柴呀!你怎么打也打不到,这不是很明白吗?所以经上面很多,譬如说像那个牛头栴檀,这个牛头栴檀啊乃至于很少的一点点,它那个价值啊,超过我们全部的南阎浮提,现在我们真正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真正中心在什么地方,你把握住,那怕一点点,对不起,你要净罪,什么罪都净除掉了,要集资,什么资粮都很快就集起来了,就像治病一样,这个牛头栴檀有很多这种妙药啊,一拿到,什么样的病啊,啊一下子就完全拔除掉了,现在你找了好多的药,弄了个半天,这个药啊就是不生效,所以我们作任何一件事情,没有一个例外的,要有方便善巧,啊现在有太多人大家都说,哎呀这个要忙,这个忙啊,这个要忙啊,是的啊!啊,是要忙,但是啊,你要了解怎么个忙法呀?怎么个忙法呀,啊这个一点在这个地方啊大家值得我们再三啊,多学习思惟观察。

  【‘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

  啊!以你极大的量造的极重的恶业啊!这一个恶业之大不得了,除非是大菩提心,其他的善啊,不大容易啊净除。所以啊在小乘当中,犯了五无间罪不通忏悔,为什么大乘能忏悔呢?就因为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这个力量大得不得了,所以你再重的罪只要跟那个心相应的话,它很快就净除掉了,原因就在这里,原因就在这地方

  【‘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就像火一样,那火本身就够厉害了,嘿,但是啊,对不起这个火虽然厉害的话,你比如说那火烧树木干的固然烧,如果火旺的话,那个湿的也一样的烧,但是啊它虽然能够烧树木啊,那树木烧干净了以后啊,这个其他的烧不了,劫火来的时候啊,它把须弥山烧成灰尘了,大海水没有一样东西不烧光的,就这么个厉害法,所以啊这个说明了我们净罪也好,集资也好,作任何事情也好,大乘菩提心的真正珍贵,所以你了解了这个,第一件事情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那怕是一点点小东西,施给乌鸦吃,啊,这个力量大得不得了,功德大得不得了,啊否则的话,你尽管现在说哎呀忙法,哎呀弘法,哎呀这个要弘法,要弘法你先问问心里面,说现在你拿什么心去弘法,你拿菩提心吧!啊那我赞叹,哇,虽然我没有力量去,我在后面啊,为了你啊,日日夜夜睡在那里啊,我也笑,要欢喜,啊否则的话,如果心里面不相应的话,暂时不必忙,如果你染污心的话,那种心里更不可以啊,骗人容易啊!骗自己啊骗不了,这一点啊务必要知道,到现在说实在的话,我们骗是不会骗,真正的重要的还是什么?就是啊我们的内心啊烦恼,并不认识真正心里的行相,乃至于有的虽然认得一点啊,但是认得是认得了,就是它烦恼的现行的力量很强盛,挡不住,这个才是我们目前真正应该注意,应该对治的

  【‘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那么这个上】

  头又说啦,假定说啊你发一个心啊,要想把一切有情的头痛的毛病都治好的话,哇!这个心哪就无量无边的福德吧!你有这样利益旁人的心啊这个福德就大得不得了吧,何况现在你发了菩提心哪!不但是除头痛啊,所有有情的一切的苦啊,你都要把它净除,这个功德,怎么能衡量呢?怎么能衡量呢?啊,现在我们不是正在温习那个了凡四训吗?记得了凡四训立命篇最后有一段话,他前面啊作这个功德啊,立了一个心,作了十几年才成功,后面哪反正发了心啦,作了很久,到后来慢慢慢慢的啊,心里面慢慢的越来越成熟了,最后求那个进士的时候啊,他才发了一个善念,功德就圆满了,他在怀疑,哎?我还没作啊,怎么会功德圆满呢?啊这个梦里边啊,就那个金甲神梦告诉他嘛,啊你那个要求那个功行就圆满了,他怀疑,他就问那个五台山的幻余禅师,幻余禅师说那当然了,你发了这个心,他发了什么心啊,他作了那个地方的县长,他就想,哎呀那个今年啊年成不好,老百姓这么个苦啊!怎么样想办法把他们收的,那个收的税啊,减轻一点,就这么发了这么一个念头喔,他是只注意到一个县喔,一县能有几个人喔,啊要我们现在算的话,一县的话,那最多啊几万个人,我们现在人口密度是世界最高的几万个人,何况是一切有情的心,那不得了啊,所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所以你从这地方可想的,的的确确这个菩提心,菩提心是普缘一切众生,法界一切有情,我们不要说法界,这个法界是无法想像的多大,我们现在说,哎唷现在这南普陀这地方的一切有情,你看看白天出来的蚂蚁,晚上的飞蛾,啊都是数以万计啊,你现在帮了一个人的忙,哎呀这个人感激不尽,的的确确啊,如一家之主,喔你外面赚了个钱啊是养太太生儿子,啊那家里面以为你中心,就这样啊,所以你可想而知从这地方啊,我们哪从事实上面啊去体会到为什么这个菩提心的力量这么强,这我再说一遍,我们不要把那个文字啊,听过了就说啊懂了懂了,不,不要这样,这样你虽然懂了,力量不强的,你务必在很多事情上面去想,对,没错,没错,譬如说有一个人啊,对你好啊,你总归感激他,常常不忘记,为什么?他对你帮你一点忙嘛,啊你有病痛,他帮你一点忙啊,你就对他这么好。这样,然后呢不但是病痛的帮你忙,你吃的用的他都给你,你一生是啊感激不尽,假定说现在你能够帮助对方的话,那个对方这样帮助,你能够帮助两个人,两个人,帮助三个人,现在你能够帮助一切人,请问是不是这个功德是无法想像的大,从那里开始,发心开始,发心开始!然后呢我们又了解了业,业是什么?业的真正重要的意业,当你心里面一动,就来了,所以它下面又说啦,其他的善像芭蕉,作的善事,但是啊,一结了果就完了,芭蕉啊外面看起来实的,不到里边没有中心的,这个菩提心,不,这个是啊,不但是有这么大的好处,而且无尽增长,无尽增长,所以尽管我们现在真实的菩提心没有发,但是我们每一次完了以后我们要回无上菩提,就算嘴巴上面念一下,这个种子落下去也是好的,看看这有多大的意义,多大的功德。现在啊我们前面啊已经了解了啊,前面了解了啊,这个道理,道理,这个真正入大乘的门是什么?发心,这个务必要了解的,这个概念,前面讲的只是一个很粗浅的一个概念,我们目前第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务必要对这件事情很重要,啊!所以这个注意,样样东西啊,都是啊正知见最重要,什么事情啊都是正确的认识最重要,啊那么在这个地方要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小乘最重要的什么,所谓共中士的,那么世间求共下士的什么,然后呢?不共他们的,是真正的上士的真正重要的什么,这个我们首先应该认识的,就是发这个大菩提心,那么第二呢,进一步我们现在认识了,既然认识了,说这个这样重要,那么这个心怎么个发呢?看见没有,那个次第有没有,很清楚很明白,你因为了解了重要,所以那时候一心好要的去求,要去求它,那时候进一步,怎么个弄法,然后呢你有了这样的强烈的推动的心,了解了怎么发,那时候作起来就没问题了,所以现在我们作事情,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啊内心当中对那个东西本身啊,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听人家好,好也跟著好,后面缺乏那个动力,就这样,所以啊这个作起来也没有劲,其次呢?因为你没有正确的了解,又没有强烈推动的心啊,碰到了一点点困难了,唉啊呀觉得这个不行了,好,完了,所以这个十之八九啊就因为这个圆满的认识不够啊,结果啊白白浪费掉了,这样的难得的暇满的人身啊!所以这地方再说一遍,你必定要首先啊了解它所以安立这样次第的必然的原因,所以这个必然的原因就是所以能够感果的正确圆满之因,你只要照著去作的话,一定能够得到正确圆满之果,现在我们说,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哪进一步说一心一意要了解了去求,那么请问怎么发呢?它分成四部分。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对,你要去发,因为什么原因,一切都是这样,如此因哪如是果,反过来说,你要求这个果,那么这个果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你一定要把握得住,这个是怎么生起来的呢?你有了这个,那么好,啊,然后呢?照著去修。次第又是如何呢?所以那么内涵也了解,修学的次第又有了,去修行的时候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所以

  【“第三哪发起之量”。】

  了解了,然后受的时候受的方法,所以

  【“仪轨受法”。】

  啊那时候才讲,一一了解了,然后如理去行持的话,以最快速的方法得到最圆满的结果,

  【“初中有三”。】

  是啊这个初就是以什么原因,怎么生起的,分三部份,第一个有

  【“四缘”。】

  有四种原因发心,其中第一个,

  【“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这第一个亲自看见诸佛诸大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啊,叫你啊心里面不得了的欢喜,我们眼前也是一样,随便看见一个一看见了,哎呀这个好啊,你心里面就痒痒的就想跟著去了,其实说起来的的确确我们人人都有这个力量,人人都有这个本能,其实何只我们一个人呢?一个小孩子、一个狗,任何一个动物,啊,说起来啊,乃至于一个蚊虫,哎呀它要来吃你的血,这个地方热了,在那个地方叮著你,你赶它,它明明晓得拍上去要打死的,平常你远远的一动它就飞掉了,那时候这么好吃的,你赶它挥之不去也!啊所以的的确确这个能力是十方一切众生都具足的,什么呢?就有他的好处啊,现在这个好处不得了的伟大啊!哎啊我们现在看见这个人哪,哎呀稍微有头有脸,我们羡慕他,我们真没出息,这个佛是这么了不起啊,这个我们才要啊真正的啊去仰望的,所以常常提起告诉自己,我要作一个了不起的人,是我要羡慕,当然要羡慕,当然要学,要学,要学什么,你要跟人家学了半天,学了乞丐你愿意吗?当然不愿意,啊乞丐有他的好处的喔,你到处去讨,很省事就讨到了,对不起,这个不是我们要学的,啊,现在作个大老板都不愿意,要作作个帝王,这样,真正有志趣的人要这样,所以我们现在说我们要撑诸佛清净幢相,人天导师,当然我们应该有这样,所以看见,啊!这个才是,这个是第一个亲眼看见。再不然呢,听见,听见呢?可信的,有很多人乱扯一气,这个不相信,那的确是这个很可信的听见了,然后呢,啊说对了,根据你所听见看见的发这个心,然后呢一心一意啊觉得啊这个有这样的不得了的好处啊,然后你修这个菩提心,

  菩提道次广论第九十卷B面

  有这样的不得了的好处啊,然后你修这个菩提心,第一。第二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个呢,你既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但是啊我们听闻了无上的菩提法藏,就是大乘教法,因为听见了大乘教法,所以信得过,所以由于信得过啊,所以进一步去追求了解说,哎呀这个佛啊有这么样的了不起的功德,他为什么有这么了不起的功德,因为他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啊,啊所以这个才是我要学的,那时候啊发他的心,这是为什么说,他前面哪、这忏悔的时候,对治当中有一个,读诵甚深、大乘甚深经典,你单单念一遍,为什么有这样的大的功德啊,啊因为当你读了以后啊,你一定把那个,这个读的内容啊,落在你的心识当中,只要落在心识当中,它将来一定产生那个影响力量,因为它本身的这个内涵是无量无边,所以你只要是任何沾到一点边,它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现在呢?你根据了这个能够启发啊,啊所以第二个呢,就是听见了以后呢启发这个心,启发这个心。这个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平常啊,为什么应该多读诵大乘经典,你读诵大乘经典啊,自然而然啊有不可思议的,内心当中策发你这种好乐之心,啊!真叫你啊觉得欢喜啊!赞叹啊!羡慕啊!对了,就这个,你有了这个心,然后呢进一步你要怎么去学它,这个眼前重要的。第三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

  那么第三个呢说,虽然你没有像第二个那样,啊,而是看见了现在这个大乘的正法快要灭了,菩萨正法将灭,那么心里上面想,哎呀不行啊,现在的法灭了,啊

  【“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这是第三个,看见了法灭,所以啊发心,说啊我一定要好好的学啊,怎么样使得那个菩萨的正法啊能够安住,啊这个眼前,这个是眼前我们证得的,所以前面告诉我们的,你呀如果在正法将灭的时候,你任意持一个学处的话,功德无量无边,啊现在这个地方啊,它不但是指这个事相,而且出这个理由,因为它法灭的时候啊,你能够发这个心能够持,啊那这个法就有希望了,法就有希望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特别注意,正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不过注意喔,发这个心不是说,啊我单单发那个心喔,哪发那个心要跟发那个心的内涵相应喔,你不要弄错喔,前面所以的一路上面来都抉择这个什么?正误是非之间,你弄错一点点,那就最好的东西啊,就受到了大损害。那么下面是啊第四个,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垢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最后一个,啊看见哪现在法灭的时候啊,这个恶世啊,哎呀这一般的人啊太愚痴了,他不说,现在这个地方啊贪嗔而说愚痴,为什么?愚痴是根本因,,有了愚痴,样样都有了,一有愚痴,什么毛病都来了,所以这个末法的时候,真正最严重的,就是这个愚痴,啊因为愚痴啊,所以不晓得自己错误啊,于是无惭无愧啊,悭贪等等啊,样样跟著而来啊,所以说啊,哎呀这些人都愚痴到极点啊,啊真正要觉醒自己啊,不要走那个错误的路子啊,啊那个时候就要发心,啊就是啊这个时候发这个正确认识了解事相的心,说啊发菩提心有三种,菩提的觉啊,声闻也是觉得世间啊颠倒啊,然后呢发缘觉也是觉得这个不对啊,现在呢发这种心都是难得啊,啊何况是无上大菩提心,但是我要发,我要发,所以啊他就发这个心,发了心啊其他的慢慢的随份随力的去学,它越是难我越是要发,嗯这个是第四种,它越是难,我越是要发,这个第四种。这个里边啊有两点,第一个呢我们哪见到世间的行相的错误颠倒,啊,然后呢所以要改正它,还有一个呢,也看见它难发而发,这个两个心,我为什么要这样辨呢?你们了解了这个以后,然后可以检查自己的内心,然后学的时候,就可以啊根据正误,然后呢拿正的,来净除自己内心的错误的,那我们就有希望呢学上去,关于这一点哪,我们往往发现我们很多同学啊,来,未尝不想学,但是,你要学学些什么,正是把你所不知道的,你所不会的学会啊!这个是非常明白的一件事情,结果他要学,学了以后呢!他对他不知道的事情啊!哎呀萎缩,对他不会作的事啊,又不肯,请问你来学,原来是要学你不知道的把它学会,把你不会的要作会,结果来了以后告诉你,耶,你又不想学。叫你去作,你又不想作,你跑来干什么,这个概念我这地方特别指出来喔!针对著毛病,啊!这个很正确的,所以啊我们现在要每一个地方找到的病里的行相,说暂时不一定马上找医,可是你必定要先晓得你的病,晓得了病你才肯找医生啊,对不对?想想看对不对,再说一遍,说你跑得来干什么,说这个学院,是来学的,好,你学些什么,对你不知道的,你要知道,对你不会的要会,是不是这样。所以现在看,哎呀学了我不懂啊,这个所以你要来嘛!你懂了你来干什么,想到这地方的话,那对了,是的,正因为这个地方能够让我懂啊,所以这个关键所在找到了,所以进一步不是说,哎呀能退缩,进一步,啊,对,然后我找到了以后,总有什么地方在细节上面,这个总相找到了,细节上面找对了,你就会了嘛,你之所以处处地方不如人,就因为你不会嘛,现在这个地方让你了解会的话,岂不是最好的机会嘛,你放弃了你完了,不要说佛法啊,要解救一切众生哪,小乘要自己解决尚且如此,不要说佛法,这世间哪你要作一件事情都要懂得,现在碰见了这关键了,最好解决了问题了,你反而退缩了,你岂不是颠倒了吗?啊这个顺便一提啊,所以尽管我们眼前说大菩提心一时还谈不到,但是呢就这个关键,你能够把这个克服了,到那个时候的话啊,像碰见这种事情啊,自然啊迎刃而解,它所以,我们本论哪,下士、中士、上士那个次第真正妙的就是妙在这个地方,就在你眼前生活当中,每一个关结所在,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只要了解跟走上去,就拿这个东西,你能够一直走到最究竟的地方去,对不对,啊好啊!大家注意,啊所以这件事你真正把握住了的的确确不难呀,反过来啊,你觉得难而不走的话,那个才真正痛苦啊,因为并不是你作不到,就在那里躺在床上睡觉啊,你却是在地狱当中煎熬啊!到那时候来不及,现在眼前一点点的小苦都受不了、冲不过,到那时候啊,对不起,你逃也逃不走啊!这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必定应该认识的呀!好,下面,啊!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啊!那么这个发的心是发什么心呢?啊这个前面的依什么原因,啊这么是说,哎呀看见了这个啊,所以要求,要求的什么,原来他所以能够这样的话,他是什么啊,发了大菩提心,所以啊你要求的东西啊!就看见了羡慕他,所以你要求的就是这个,你发这个心,所以发心啊欲证菩提,你要证得。那么为什么缘?就是见到了这东西以后,内涵,它下面就是啊,刚才说的这个,啊我们进一步看见了诸佛的难思神力而发心。怎么一回事情啊,

  【“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

  就这样,前面告诉我们啊,论上面说就是对这个所盼望的,所景仰的,所羡慕的这个,发欲证得之心,就是这个,是啊,因为你亲自看见,或者亲自听见,诸佛、诸大菩萨的无量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说啊,我也要得到它,第一个就是这个。第二个呢?

  【“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第二个是听见了人讲了,因为为什么?听见人讲了以后啊,那个时候说啊,这个佛的功德有这样啊!下面有一句话,

  【“先生净信”。】

  这很有意思,什么叫先生净信啊,清净的信心,我们说,哎我们相信,这个相信,信心啊不清净的,不清净的。实际上你对这个真正所听见的,看见的这个内涵你了解都不了解,你怎么发清净心,不可能。啊所以我们必定要对这个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啊说你现在羡慕他,你为什么羡慕他?这个你一定要把握的很清楚,啊说原来啊,这个佛啊有这样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你能够心里上面真正相应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清净心就生起来了,以我们现在来说,譬如说啊你听见了佛觉得好,好是好,对不起好他的,你心里上面没有这个感受,然后人家告诉你念佛,到念佛以后啊,你就得到这念佛的殊胜的功德,或者有什么感应,或者什么啊,居然啊一个病啊,怎么弄也弄不好,医生说你那个绝症,结果你念佛念好了,啊!自己觉得这个信心,就是这样。或者啊你听懂了这个道理,觉得它能净除你的烦恼,你照著去作,啊这个烦恼居然抵消把它净除掉了,啊那时候啊,你对这个道理啊,能够净化你内心烦恼,跟这个法相应的,这种叫净信心,这样那个佛的不可思议的威神的功德,在你内心当中产生这样的正碓的,不可动摇的力量,那个时候你才说,对,对,对,这个才是我要的,这个才是我要的,要不然你眼前始终啊,跟眼前那种小名小利啊,莫不相干的世间的染污,挡在那里,挡在那里进不去,啊,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

  这个第三个,因为你对大乘的圣教,了解它的真正的殊胜的内涵,啊然后呢一心要修学弘扬,结果发现啊这样很快啊要消失掉了,你惟有的一个办法,也只有发那个心,学这个行,你才能够把它振兴,那个时候才发这个心,啊这前面说,由这个念这个正法久住能够利益大乘,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啊,这个是啊由于悲,啊,那么所以这一条当中啊,有两种可能,有一个呢,就是啊说看见佛的法消灭而发心;还有一个呢因为看见佛法安住世间哪,能够利益有情,分两样,现在这地方,特别指第一样,不是指第二样,第二样啊在最后一项当中,所以它这地方辨别。

  【“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

  说现在这个第三条的发心,主要的就是指出,不忍心看见这个佛的圣教有这么好的好处,现在眼看著它快要消失掉了,我不忍心,就好像我们说,哎呀!看见啊这个大庙这么好啊,前人那么辛苦啊,眼看著支离破碎啊,啊那我们发心,这是一种。还有呢,你觉得啊,然后把那个大庙,修起来了以后,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啊,在这地方得到利益。是的,你只要作到了,后面的一一都跟著来了,对不对?但是当时你那个发的心,你只看见,哎呀这个大庙这么好啊,你怎么让它毁灭掉了,这个不可以,这个。至于说这个庙存在了以后,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在下面一条。它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这样辨别呢?这个,所有的这个,前面一再说过的,它这个像圆满的教典,它处处地方啊,把事情都分的有条有理,一点都不含糊。谈论任何一个问题,说这个关于这一点,这个问题的症结在那里,不是牵丝盘的一扯扯到不晓得那里去,这样永远扯不清楚,啊它每一条有每一条的特质,就这样,然后呢你每一样东西,每一样作得到那时候兜起来,行了,这个概念哪,我这里不详细讲,所以,平常我们,我常常说,说我们哪,对这个理论的方法,所谓理则啊不了解,是犯了太多的错误,比如像切题两个字就是这样,它这个题目明明在这个地方,可是啊,你看见了,也不晓得扯到什么地方去了,啊,像它那个地方啊,虽然很小一个小范围,它确定了就这么这样,就这么严密,其实这个道理啊,我们作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看现在的科学,所以发达的这样的原因的地方,它任何一个地方,它一点都不能马虎,这个尺寸,绝对不能说我们现在大而化之,你们想如果是大而化之的话,像这么一个小小的机器行吗?短一点点不行,长一点点不行,凡是精密的任何东西,都这样的,这样这个地方,所以它如此,哪我现在这一条是说的什么,啊这样。所以这一条是不忍那个圣教隐没,啊,所以圣教存在世间有什么大利益,这是第四条,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于见这个此心,这个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啊唯有这个心,才能够救济一切众生离一切痛苦,就这样这一个大利益。而前面第三条当中圣教的真正的功德,也是利益一切众生,也能够救济一切众生,所以第三条当中的这个辨就是应该,关于第三条当中,也兼具利益一切众生的功能,实际上在这个第四条当中,由于这样的心情,啊说这个真是啊难能可贵,而且稀有极了,由于这样的因缘哪,“激动”!,策发了他的心里了,那么那个时候啊,就发欲得心,发欲得心。这个激动两个字很美,很美。所以这个地方的文字本身哪,不一定雅,但是意义本身啊非常的信达,平常我们看见这东西啊,蛮好,心动了,但是呢心动一动也就算了,“激”的话就是这强烈的推动你的心,啊你是非动不可,啊看到了这一点的话,强烈的推,策励你的心,啊一定要去作,就这个,就是由于前面这四样东西,策发你内心这样的行相,那么发这个心,发这个心,啊,下面更进一步辨发心的内涵,这一个辩,不要小小的看它喔,它这个辨一个地方有它绝对重要的理由在,你弄错一点点的话,将来发起心来的话,就因为小小的漏洞,对不起这个心就不圆满,不圆满,因为不圆满哪!所以出了大毛病,这话怎么讲啊,啊你常常记得,像那个引擎哪,这个汽缸一样,引擎的那个汽缸的--PISTON--的活塞啊,你不能错一点点,错一点点哪,对不起,一漏气的话,这个引擎就没用,现在啊它这个是什么啊,要解、救济法界一切有情的一个大船,我们像一个飞机,最大的一个大飞机,一载载个几百万人摆在上头,你那个引擎出了一点小小毛病的话,对不起几百万人,岂不是送命怎么得了呢?啊所以它这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的细节辨得这么严密,也可以说,反过来说呢?正因为它辨得这么严明,所以你啊走上去的时候没有一点漏洞,所以才是千稳百当,它现在成佛都是千稳百当,何况你只是要想求生西方啊,要想生天啊,要想得到现世啊,那更是啊一万个人哪,保证一万个人没有一个遗漏。就在这种地方,这细的地方它就辨别这么清楚,下面看哪,说

  【“又此发心”。】

  哪,这个发心是什么?

  【“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一步一步来说,现在发的菩提心是什么,就是说你心里面想,啊你要得到这个,我要得到这个,得到什么,要得到佛圆满的果位,就这么一个心,我要得到佛圆满的果位,非就所为,不是就菩提所为,菩提的所为是什么?就是哎呀他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功德,能够救济这么多的众生,是的推动你所以去发这个心的是因为他有这么大的功德,因为他能够救济这么多众生,因为它有这么多威神。所以你羡慕他,羡慕他了以后,如果你心里那个时候想的心是什么,啊我也要得到这个,就这个心,就这个心。然后把这个心建立起来了以后,你说这个佛,哎这么了不起,啊我羡慕他,那么他为什么得到?他是因为啊,这样,然后呢就他所作的内涵,来去,来进一步去找,所以下面就他所为,那是发了心以后的这个次第步骤是井然不紊。一点都不错,一点都不错。平常我们现在讨论问题啊,一口气把那些问题啊,像杂碎一大堆在那地方,啊,有一天想起来很有意思,有一位同学呀,跑得来问我一个问题,他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啊!最后啊我叫他停止啊,他谈到那个问题他又牵扯到那里,谈到那里牵到那里,我没办法,我就问他,说,也你假定烧饭的时候啊,你一股脑儿烧一个,烧一个大锅菜行不行,我想我先代他回答,我说当然可以,可是我要首先说明啊,你就算烧大锅菜,你第一步什么啊!拿来分的清楚,洗洗干净,次第一步一步来,对不对?说,对。假定你不能这样作,一股脑儿菜啊、油啊、盐啊、、米啊,那个菜上面的根哪!什么泥啊!

  什么农药啊,什么,然后乒拎乓啦一起摆在那个锅子里,行吗?他笑起来了,我想我们谁碰到了这个问题,都会这样,它现在这地方就是啊,就算你炒大锅菜,对不起你还是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对吧!这地方的主要意思就在这地方,所以我们现在在这里第一步进来的时候啊,就是每一个地方,它有非常明细的界限,齐此为止,到这个地方你作了,然后呢进一步这样,再进一步这样,我们走路也是一样嘛,你作任何一件事情你就这么一步一跨一步一跨,这样你别看那个非常复杂的机器喔,那个非常复杂的机器,每一样东西它就担负一个功能,然后呢,他因为彼此之间哪,有最严密的组合,所以把无量无边的东西啊,摆在一块,一个地方一动,下面紧跟著嘎……一下子,整个解决了,现在我们也学这个法门,啊!否则的话,你在开头的时候你忙这个,忙完了,下面一步怎么办呢?你又不知道,啊然后啊再去弄,等到你忙完了这个又不知道,发现到弄错了又重来,永远在这个地方乱,乱、乱了半天,一团糟!我想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在二十年以前,有过一次这个经验,那时候啊出家未久,有一次啊有一点事情啊,就大概要,要出门一趟,出门一趟啊,时间很逼急,很逼切,有很多东西啊,待著整理,啊我就觉得,那个要整理,这个要整理,哎一大堆东西,然后呢?要带些什么书,又要带些什么衣服,我就先想,把那些书啊衣服啊就搬在那个地方,哎呀结果啊时间一共三天,我弄了一天啊是越弄越慌,越弄越慌,饭也吃不下,那个东西摆在那里,不晓得怎么是好,啊这个书,这个书一下要那样,一下又要那个,啊然后呢这个有一个人哪,跑得来,你在干什么,等了你半天;哎呀我实在忙得不得了。哎呀我来帮你忙。哎约你帮不上忙。为什么?我就告诉他这个事情,他进来一看啊,这个满屋子摊得乱,啊!这个人非常精彩。他说某人哪,你这样作不行啊!哎我说你还来打我闲岔;我正在帮忙你解决你的闲岔,怎么样呢?说你安下心来,坐下来,你啊先啊计画一下,你要作些什么事情,在没有去之前,什么东西留在这里,怎么准备;去应该带些什么东西,虽然我心里面啊,心里实在是宁静不下来,后来他用种种方法告诉我,想了半天,没道理,没错啊,那我就他坐下来,他也帮著我忙,画了以后,然后呢第二天哪,我想啊慢慢的宁缓的,心一乱,宁愿不作,啊,结果第二天哪,半天就理出一个头目来了,到了晚上,就弄好了,哎呀我后来一想啊,真是一点都没有错,一点都没错,以后我到了美国了,我看那个,看见好几个人,那个时候啊,在美国佛教会,我看那个沈居士,那个人作事情真有脑筋哪,啊平常我我们出门哪,往往出门啊出去再说,很多不会想得很周到的,啊那时候我们去见那个印顺导师,印老啊到美国去,这样,然后呢我们平常呢去了就去了。到达飞机场啊!他事前跑得来说,哎,我们哪现在有几个人要去,那么开几部车,你们法师们派什么人来接,从什么地方,居士们如何去法,然后他怎么走法,然后到那个地方,迎接的时候如何,他也派一个人哪,因为他老人家身体不好啊,从飞机上接下,用一个什么车,到飞机下面,进来的时候如何,我想这么一件小事情,那个次第安排的这么好啊,那个时候我心里想,哎啊原来他所以成就的原因在这个地方,这样,几次经验以后,以后我在纽约,这样,凡是出门,没有出门之前哪一定哪先坐在那里想一想,今天我到那里去,走什么路,这样然后呢因为这个公路网啊,不像我们这里一条高速公路,那个高速公路啊,很多啊,你走那一条,那一个出口出去;那一个出口出去,不但如此,万一这个出口有了问题了怎么办,我每次事前都想好了,都作好了,那到的时候就蛮好,有一次我发现啊这个重要真是重要,在美国绝对不是你先认得了路,然后去开车的,你晓得要到那里去,然后呢你买了地图,照著那个地图去摸索,都是这个样。啊,那一天我也是从,从那个长岛的菩提精舍到城里面去,这条熟路,但是尽管熟路啊,我这个计画图啊,老早已经计画好了,万一这个出口有问题怎么办,跑了几趟向来一直没问题,那天居然跑到那个出口,那个出口在修理,不行,你从下面一个出口,然后呢下面还有几个出口,那么旁边一个,再有一个很小出口,我那个图上都注意的很明白,如果事先我那一天不写这个出口的话,你就没办法过那个大桥,啊你们没去过不知道;过那个华盛顿大桥,一走啊,要在这个高速公路上面,一个出口错掉了以后,跑出去跑得很远哪,过那个华盛顿大桥还要付钱,还要转回来,还要来,至少要跑掉两个钟头,钱丢掉不算,可是我因为事前已经有准备了,晓得那个地方还有个什么小关口,所以那地方不行的话,我不急著走,我马上停下来,把那个图一看,对,跑出去。啊那时候我才想到,原来啊他们为什么作事情能够这样的,所以诸葛亮成功,人家赞叹他,他怎么说啊,诸葛一生为谨慎,看喔,谨慎两个字,然后呢人家赞叹爱迪生,爱迪生说,我啊聪明是成功的因素,但是只有一分,努力是九十九分。为什么要这样说,你们懂吗?这样,所以我们现在作样样事情都大而化之。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一卷A面

  这样,所以说我们现在做样样事都大而化之,他们做世间小小事情成功都有这种理由在,我们现在要求无上菩提就大而化之,好了好了,就拜几下佛,好了好了念几声佛,好了好了出了家,然后坐在这个地方,喔哟,畏畏缩缩,这个事情也不要做,那个事情也不要做,说起来我要修行,成吗?这个是所以啊大家务必在因地当中啊要注意的,假定就这样成的话,那我觉得这些佛菩萨那跑得来给你作佣人是都没用场,他要学无量阿僧祇劫,我们就坐这个地方,好了好了笼起袖子来反正是要吃东西,人家送给你,这个策励我们自己啊!虽然这种小地方,“虽然这种小地方”,这个话实在说起来,是不应该说,但是我特别这样强调的原因就是我以前一直犯这个毛病,我刚出家也是这个样的,啊!总觉得啊这个出家很好,总觉得啊……忙这些东西干什么?结果我总算还幸运由于善知识的提示把我救起来。所以我愿意把我自己的毛病摆在这地方告诉大家,那现在经论上他任何地方都从这个地方很细致告诉我们,所以这虽然是一个闲话,但对我们有大的指示。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

  喏,这二句话,他前面是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发心是发什么心?喏对菩提,换句话说,这个是大菩提,由于求这个心,就发求这个心,那么你要发这个心怎么办呢?一定要看见为什么你要欲得这个啊,原来说你要得到的有这样大的功德,所以说你要想求这个的话,要得到这个,一定是什么对佛的功德了解,了解以后发起净信心,因为发起净信心,由于这种心理策发你,所以你一心希求证得,这个才是我要的,这个才是我要的,真正大菩提心的主因就是这个,真正主因就是这个,所以说你不对佛的功德没有净信,对于佛位不希证得,在这种情况之下。

  【“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

  所以你没有这个求佛位这个的心的话,啊你觉得这个痛苦你要除掉,对嘛!你自己除掉就行了嘛!所以啊只管你自己啊!自己解决问题了,安住在这个息灭,这个就行了,你不会想到还要帮忙别人,说这一点不能灭除,不能灭除什么?只求自利,自己解决问题就算了,这个不能灭除,这种情况的话呢!就是声闻乘性,二乘之心。说到这里关于念佛的同修们,我特别提醒大家一下,我一再说念佛是最好法门,的的确确末法的时候要想解决是唯一的法门,但是千万不要说“唉啊!我念佛自己去了就算了。”要怎么办呢?我念佛一定要学佛这样,因为要学佛这样,我所以一定要找到佛做为老师,所以我拚命念佛就去,你同样的念佛,这个心情完全不一样,对不对?你拿前者这种心情去了以后啊,去了以后,你自己这个地方我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这种心情到了那边,你尽管说是大乘法门,但是呢在佛所演的教法当中,你只听到苦空无常,然后证了二乘之果,经上说得很清楚,明明说这个地方二乘种不生,为什么很多人证这个果呢?就是因地当中这个,所以你对教法了解了,很清楚,这个因不在别的,就在你心里上面。现在我不,我念佛当然要念的,为什么?我要学这个--要学佛。要学佛靠那个最好的老师,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一心一意要去念佛,结果你跑得去,听人家讲这个东西。对不起,这个不是我要学的,我是要学那个,结果你这样走下去,走的是华严的路子,到那时候你一生取办,关键很细微,但是也很重要。你同样的念佛,前面一种念,说老实话,还不一定念得去,而后面你发这个心去念的话,去的可能是远来的增大,而且位次是一定的高,最后成佛是这么近,有这么好的不走,哎!说来说去啊!愚痴。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要辨别得非常清楚。念佛是如此,参禅,然后是学教,学密没有一个例外,而根本在那里─持戒,所以这是我们要把握得住的。那么另外呢?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唯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说嗳!前面你不是讲说有一类人啊!只求自利,自利寂灭了就以此满足啊!现在呢!我不一定要修学说要求佛啊!我修慈悲要慈悲去济别人,你能够以启发了大慈悲心要去救济别人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说的,只管自己,不救别人的心,不就能够清除掉了吗?对的,这话没错。但是嗳!还有问题,所以他说,由于能够修习慈悲,啊为什么慈啊悲啊?就看到利他须要这个大菩提,这个是没错,你能够以策发大悲心,把这个大慈悲心策发了以后,就不会陷于只求自利为足的这个心,但是啊!你没有求佛位,所以对于这个不求佛位的这个心不行啊,还没有满足,而且除了前面第一条所说的,没有其他任何法门能够在这地方补救,是的你现在是要大慈悲,是啊你大慈悲,由于你慈悲心是起来了,然后你要去救别人去了,因为你有这个慈悲的心,推动你去救人去了,你人能救得起来吗?救不起来。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例外的,对自己的子女都是慈悲心,可是啊偏偏啊那个母亲管那个子女啊,是一万个当中,几乎一万个都管不好,所以单单那个慈悲心是不够的,由于慈悲心还要另外转一个弯叫策发,所以它真正重要的,归结到这个地方来说,我们所谓的发心,不管你那一个理由,它最后真正重要的话,是对于佛这个位次,佛这个果位啊,要求证得,这个才是发菩提心最重要的发心的中心。这样平常我们常常说,嗳啊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真实内容,真正能够如理如量完整认识的是少之又少,既然了解都不了解,你怎么个发法?这是所以嘴巴上面是到处都是,真实内容是希见,有如凤毛麟角,现在这个地方,一一把它辨别清楚。

  【“又于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以于小乘唯脱生死,唯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

  再说只求自利为满足这个的心,这种心也同样地也要遮止的,不是不要遮止,要遮止的,不过呢,这个小乘啊脱生死啊,就算对自利啊,自利还只有得到很小的一分功德,就是自利本身都不圆满,自利的本身都不圆满。

  【“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况云利他即办自利。”】

  现在我们退一步,就说那个自利来说吧!对不对?小乘不是不要自利啊!但是小乘的自利,本身都并没有真的利啊!因为不圆满嘛!对于三有,就是沦落在生死当中的这个种种过患,虽然小乘解决了,但是跳出了三有以外,你成空持戒你不能动弹的,在这个地方,这个缺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啊,所以你实际上你还并不圆满啊,所以真正就自利来说要想圆满啊,还只有佛的法身,而不是声闻缘觉所证的,所以你经过这样,不管是求自利求利他,单独求自利,单独求利他,一定要证佛的功德,求自利,利他也要佛的功德,现在这里说,单单求自利,对不起三有虽然跳出来,但是呢?在寂灭当中,你不能动,所以自利不圆满,你要求利他,虽然你有大慈悲心,你慈悲心是有,但是呢?你没有能力把他们救出来,单单发那个心,没有用,所以有了这个大慈悲心要救他们起来,还一定要有佛的智慧跟威神,所以你为了

  利他,你一定还要成佛,这个很明白,所以不管从两方面来说,你要了解。“故于佛德净修信已。”你一定要努力的修,净修,然后启发净信,那个时候才能够真实的见到,喔!没错!没错!不管是你自利,利他单独的。“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进一步更说这个利他就是你自利,这个自利就是利他,嗳所以就这样的微妙不可思议啊!

  【“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最后说出来了是不管是利他自利,兼办二利,不得佛绝不可能圆满,这一点你看见了以后,自然你不会退堕小乘,现在看见没有,所以真正了解这个教法,不管你目的为什么,你要求利他,对不起要成佛,你要求自利一定要成佛,你要自利利他一定要成佛,要利他自利一定要成佛,不管你怎么讲,有一个例外─无知,那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说我们来了以后,千万注意喔!不要把学我看成学佛,这个话是容易讲,但是你们务必要内心上深深地体会,你把学我看成学佛你就完了,然后自己看了佛经,觉得懂了,然后懂些什么,根据你自己的解释认识的然后从这条路上去走的话,那走上错路去了,就是这样,所以你,为什么他这么重视那个传承,有了这个传承,还要经过像印度当年这个辩论是为什么,他还要在这个里面你仔细明辨,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现在晚上,我听了几堂课,我愈来愈欢喜,以后你们不要担心啊,唉呀我讲得支离破碎,我欢喜的就是这个支离破碎,就在这个支离破碎当中,我们能够慢慢地进步嘛,因为这是一个现况啊,如果你这个现况把它抹刹了,闭上眼睛不看,请问你学的什么呀?对不对?我们都是学想像当中,想像当中不要学,最好想像人造卫星,都没有用,人造嘛自然地多好嘛,你就想这个,所以我一直举这个公案,啊我们千万不要学那个老公公,老婆婆,六祖都不要学他,要学要学佛,说实在的,佛前面的那个六年苦行我也不愿意学,学他干什么?我只学他最后坐在那个尼连禅河边,抬头一看,我这么一学就会了嘛,这个这个概念在这个地方,一定要清楚,我们一定要把眼前实际的状态,认得的清清楚楚,拿什么东西去衡量?就是拿正法,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呢学圆满的教法,一方面把我们现在实际上,内在的状态是什么?摆在这个地方一一衡准,那时候你就有机会净化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教法你学得再好的话,那就变成什么?那这些人讲讲道理的,修行没有用,千真万确,因为这样的关系,既然是讲讲道理没用,那好好好!不要学了,去修行了,结果盲修瞎练,不管走那两条路子,愈修愈远,教法是愈来愈衰,自己呢?每况愈下,啊在这个地方,我们现在把握住了,喔!原来这个重点在这里,原来这个重点在这里,现在续继下去。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

  再说前面二样东西,前面是第一个是什么呢?看见诸佛菩萨的威神或者听见,第二个呢?虽然没有听见看见而听见那个教法上面,这二种发心呀,他并没有说慈悲所引呀,不但是这个地方,而且其他的经论上很多地方看见很多佛的色身,法身,啊然后呢,要引发这个菩提心,他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喔,说二句话喔,后面尽管说你发了这个心,怎么样去修的时候,一定要经过那个慈悲,可是引发那个心却不一定,所以他每个地方分得非常细,非常细,看你了解了没有,眼前容或你们不太了解,所以要好好学下去,学下去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呢就是你对这个学的方式,理则方面,非常清楚,第二个次第是一点都不会乱,而且绝对的正确,所以我们啊有了这样完整的认识,才不会把事情混淆,像刚才的譬喻当中我们才不致于烧起大锅菜来,连根带泥,农药通通塞到锅子里面去,我们才可以避免这个毛病。继续

  【“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

  啊说!第一种的发心,他只是看见佛色身法身的功德,并不由于悲心,下面呢?由于发誓要安立一切有情成佛,这个是为利一切有情,他这二种都是发心,而且都是正确的。

  【“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发心之数”】

  这个二种,不管那一个都是在发心这个范围之内,你正式的发心是这样的,但是,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这个地方说明这个,说真正圆满的德相,是这个样的,引发的因,可能是单单单独这一个,由于这个引发,可是这个引发进来了以后,单单靠这个的话,不圆满的,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这样的,没有一个例外的。譬如我们来念书,绝对不是说把所念的书的内容样样知道,样样知道,你还念什么书?你这是总有一个原因,觉得这个好然后进来,进来了以后,然后再引导你,使得你要学的内容圆满,现在这地方也是一样,说圆满的德相是什么呢?单单量质以二者当中任何一个都不够,一定要把二者都圆满,不但要利他还要自利,也必不可少。

  【“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这个就是最后的结论,这是说不管你自利也好,利他也好,自利啊还要利他,利他啊还要自利,所以这个现观庄严论上面,现观庄严论就是大般若经的蓝图,说啊,喏我发心为了利他,为了利他啊!那个时候要求无上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就是你自己证得,所以一定包括自他二样东西都圆满,这个才是发菩提心圆满相,引我们进来的是其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是几个,可是究竟圆满的时候达到这样的状态,到现在为止,我们了解了是第一个。那么第二个

  【“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

  而发其心。”】

  第二个解释一下,种姓圆满,种就是宿种,平常啊,我们这个啊种姓族,换句话说这个人善根够,这个人大乘种姓,这个小乘种姓,这个因种他圆满,不但因种圆满,然后他现生啊,还有善友摄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无量劫来各式各样种子,这个种子,要想圆满的话,还要其他的各式各样条件,这个条件当中最主要的,里边是里边的宿生的种姓,就是你的种子,外面外缘是善友摄受,这个善友包括了二样,上面的善知识,中间同行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所以这个僧团真正重要就是在这里,这个僧以什么正胜义为主,现在我们学习随顺于他的,然后呢?悲愍有情,而这个心一定是什么自利利他,所以这个心所缘的,宿生为什么有种姓呢?增长一定要靠这个悲愍有情,所以滋长那个心,以及宿生培植这个心是这个,你要想悲愍有情,圆满这个功德的话,一定要在生死当中,所以不厌患生死难行,这个四因发他的心,说这个不厌患啊!就从文字上面看,就从表面上看是很难,唉呀现在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这么麻烦,叫你不厌烦呀!真做不到,是的,从表面看是难,所以他处处地方把这个道理说,让你看到里边真实的意义,你了解真实利益,有这么无边的大利益,你这个心就提起来了,更深一步,你再深一步探索的话,你发现,嘿!只有这一条路,你怕难而不走这条路啊!这个痛苦是无量无边永不解决,你走这一条路虽然难一点的话,一点小难啊!把大问题都解决,所以你得到正确的正见,愈深入最后愈发现,唯此一条路最佳最好最容易而且,哪这详细的内容,后面会一一,所有的大经大论每个一个地方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三呢

  【“从四力发心者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

  叫做自力,自己的功力。第二

  【“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

  第三

  【“昔修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

  第四

  【“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

  四个力是,

  【“依此四力而发其心,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

  这就是差别。

  【“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

  像我们上面正确的了解了整个佛法,以及特别是大乘佛法,现在是将近隐没的时候,目前这个状态是恶浊世当中,最恶浊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了解了,去至诚发心更是难能可贵,不但难能可贵,更是功德无边啊!我们要了解,不但是功德无边,而且难能可贵,为什么难能可贵?你想啊,在这样难的情况之下,得到这样无上的宝贝,试想你们诸位如果说在绝端困难之下,譬如说你生一个必死之病,居然人人去找,被你找到了,你是什么!你会宝贝得不得了,一心一意拿这个药来治你的病,现在我们就是这个状态,所以我们现在得到了,

  【“当依善士听大乘藏。”】

  应该依大善知识听闻这个真正的圆满的教授,

  【“谛思惟等,勤修加行。”】

  啊要认真地思惟观察努力去修啊,

  【“非唯他劝非随他转,”】

  不是由于别人,

  【“非为仿效其规式等。”】

  不是仿效规式,在这个仿效规式很容易,我们啊!唉呀!乃至唱念这个人唱念啊!这个样的,那个人唱念那个样的。好一点的持戒,喔他们的规矩怎么好,我们这个规矩,这个是外表形式;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内涵,小乘制戒的心意尚且需要内涵,何况大乘根本在此,这一点是特别重要。

  【“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我们必定要有自力至诚发心把那个根本建立起来,为什么啊?这是菩萨的根本,这是菩萨的根本,关于这个道理,譬如自力他力,好像自力是宿生的,宿生怎么来的?还是努力积累的结果啊,所以有了固然好,没有!你只要这一生努力肯,不要听别人那就对了,听别人什么,人家讲有的,书本一合,好了!啊,在那里啊?或在书本里或在人家嘴巴里,这个不算,现在我听见了,牢牢得记在耳朵里,摆在脑筋里,从他的嘴巴里,到了我的脑筋里,我看了这个书,从书本上,经过我的眼根进入我的脑筋,你一心一意能够这样深入的话,这就变成自己的了,现在我们真正重要的这样,这个才是坚固的,要不然啊!听得时候有,等下就没有了,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这样的方式去把根本建立起来,现在我们已经讲到了啊,不共的部分,上士道的部分,上士道部分那么,他一开头啊,一开头啊,说啊在二百零六页,你们注意一下,这个概念一开头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地方的,他那个主要的题目,是说明入大乘的门啊是发心,入大乘门啊是发心,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就特别说明一点在二百零六页上面,第一行说“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当获定解。”说关于这件事情啊,一定要获得确定的见解,这个确定的见解分二部分,一部份这个内涵本身你绝对不能弄错啊!绝对不能弄错,然后呢?对这个正确无误的这个概念要产生确定不移的信念,那么就第一点来说,解释下面他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你现在要种稻子,那么种稻子的时候啊,他要把那个稻种出来啊,有几个条件,譬如说稻的种子啊,然后呢?要种在这个田里边啦,而且种的时间,一定是春天暖和的时候啦,那么还要有水啦,还要有肥料啦,那么这些东西加在一块儿,那么稻与芽长起来,乃至于稻的种子就可以收获,这样,这个里边有一个事情是特别重要,什么是稻种!稻种!因为你要的是稻芽,如果你这个问题,不能把握得住的话,你尽管这个地方,有水有土天气暖和,有肥料可是他长出来的东西,长不出稻的芽,也结不出稻的果,他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特别辨别这件事情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九十一卷B面

  在这地方,今天我特别要说明一下,特别说明一下,不但是发大乘,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啊,做任何一件事,事无大小,那么为了针对我们目前的一般的修行来说,是究竟我们圆满达成的是佛果没错,晓得要发菩提心,乃至于要行六度万行,可是我们常常有一个感觉,现在啊末法的时候不容易做,不要说在家人啊做不到,出家人也的的确确很难,所以通常我们啊会走佛陀给我们的一条方便的法门--说念佛,是这是个方便法门,它尽管是个方便法门,这个法门你还是要把握得很正确,这个前面的辨别也要很正确,你了解他往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在那里,换句话说根本的原因在那里,就像前面这个譬喻当中,像前面这个譬喻说要种稻,你要稻种出来,是他一定田里一定要水啊、土啊、阳光啊,这是一定需要的,可是这个水土、阳光,放在这个地方是,没有他的的确确长不出,但是单单他,因为没有他长不出来,所以你也可以确定的说,要得到那个稻种是一定要的东西,这个是没错!但是单单有这个东西的话,去掉一样东西的话,其他的再怎么弄都不行,对不对?这个概念我们要弄得清楚,万一你虽然有了水土阳光肥料等等,放进去的是草,长出来是草,放进去是麦子,长出来是麦子,放进去的是花,长出来是花,所以这个叫共因,不是不共因,他的特质。那么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得住,这个根本原因在那里?有了根本原因以后呢?然后使得这个根本原因圆满;在我们业当中,有一个叫引业,有一个叫满业,这个引业是确定,你这一生到那里去的根本原因,满业是然后把这个你所要的这个内涵把他加圆满,所以如果说,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求往生,你一定要把握住往生的根本因在那里,然后你进一步,求他的圆满因,往生的根本因把握住了,那么去一定去,问题只是高下问题,那怕只挤到一个边地,挤到边地也好啊,当然啊,我们希望挤上品上生,乃至有人提出不但是上品上生,还希望成佛哩,对啊!这个是圆满因,就这样那么他的根本因在什么地方?你首先要把握住,如果你这个把握不住的话,他会产生什么流弊呢?产生流弊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业里边,它有引业有满业,你引业根本把握不住,如果你满业虽然做得很圆满,产生什么效果啊,佛经也有这个公案的,修慧不修福,象身带璎珞,喔他做的这个因,圆满但是不是根本,修了很多慧啊,结果人道得不到,跑到畜生道当中去,虽然那个畜生很享受,这个不是我们要的,换句话说,你虽然念佛,你念了半天嗳不能往生啊,结果说不定你生天了,说不定你在人间,结果弄了半天弄个三世怨,这个是为什么我们要辨别的,这一点很重要喔,那么究竟往生什么根本因,现在我们这里先不深一层谈,同样的持戒,持戒我们要把握住持戒的根本因是什么,然后从这个根本上面再讲圆满,这点我们一样的道理,所以你能够把握住这一点去做的话,那问题自然解决,所以现在这个地方讲大乘,前面每一个地方讲辨的时候,我一定把那个概念说清楚,那譬如说他本论前面辨很多,我已经举很多譬喻,你们只要重新温习一下,我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事前先要把那个事情弄得这么清楚?因为你的的确确是要学这个方法,然后能够得到你所要的结果,而我们现在

  学的这个方法是什么?从生死轮回的苦海当中,照著这个办法,所以乘不管是大小,不管是羊车鹿车乃至于什么,到大乘的大白牛车,都是想办法,度脱生死苦海到达彼岸,拿我们现在来说,不管你用什么交通工具,用汽车、轮船,飞机要度脱,这个不能弄错,有很多地方,汽车可以去,有很多地方汽车不一定去,然后你同样地说汽车或者飞机,那么什么是汽车,什么是飞机,你要把握得准,不是说讲一个道理,讲一个道理固然不行,你看见这个样子,样子也不行啊,你照那个样子做一个,那这部汽车不会开,就算是他会开了,但是如果出了毛病也不行,所以我说一个这个上头的譬喻,不是说汽车,我晓得,汽车最重要的是内面来说是什么它的引擎、然后呢?这个轮胎、然后呢?车身、然后呢?上面圆圆满满的车篷,里面讲沙发舒服等等,这个里面你要抉择最重要的根本因是什么,根本因啊这个引擎最重要,这个不能出毛病,对不对?第二个这个轮胎车身,一定不能出毛病,这二样东西出了毛病的话,你如果弄得不正确的话,摆在那个地方可以,你玩玩可以,开出去的话,马上出毛病,至于车身本身不圆满一点,不舒服一点,那没关系,这个概念我己经说过很多次,啊!这样,那么所以这在个地方要进入上士道,万一对这个概念弄不清楚的时候,这地方请大家注意一下,千万你们不要说,唉呀,我只要学念佛,学这么多,干什么?不幸的是,很多念佛的人,不晓得这句佛号怎么念,所以信愿,信些什么?愿,愿些什么?所以信愿,信应该信些什么?应该愿些什么?不是说我信过了就算了,我愿意就算了,那么在以前容或我们不懂,但现在,从道前基础下士乃至中士那地方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了,那么整个佛法跳出生死轮回都是讲这个事情,因为生死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我们世间人不认识他,那么现在特别指出来,这一点我们必定要认识的,如果不认识这一点的话,尽管你念佛,念佛也没有用,因为念佛的目的,告诉你清清楚楚什么,这个世间是苦啊,一无是处啊!所以你现在只有修学佛法,修学佛法要这么多条件,哪,现在在五浊恶世,这个条件不具足,所以那个时候你只有用这个方法啊!条件不具足告诉你,修学佛法的条件不具足,所以给你最简单的方法,给你在最简单的方法当中,你不要忘记,这圆满因不具足,不是说那根本因没有喔,如果你根本因也没有的话,刚才说的,啊这个就像那个种田一样,啊这个土地比较瘦,然后呢,这个水份不大够,然后肥料不大够,那多多少少还可以长一个稻子喔,根本因没有的话,不管你弄得多好,你种下去的是草,对不起,那一点用场都没有,这个概念我们要弄得清楚呀,所以他一定是主要的目的是解说生死就这一件事情,那么生死的根本在那里呢?这我们要把握得清楚,就这样,同时为了策励你解脱生死之前,应该有些什么准备,这些概念都要清楚,所以你前面愈清楚不要急,你能够顺著这个次第来做的话,将来这个结果愈圆满,这点原则特别说,当然最起码的,念佛固然是如此,然后最圆满的佛果还是如此,再退一步说啊,我现在只希望想学袁了凡先生一样,怎么改善自己命运,好啊!你只要肯做,一定达到,但是你同样在这里面,一定要把握得住二样东西,根本因是什么?然后圆满因是什么?这个就辩就辩在这里,不要弄错,不要弄错,那么为了使得我们得到正确的认识起见,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找圆满的教授,现在我们己经了解圆满的教授,有的,绝对有的,因为佛之所以成佛,他的条件是什么,他要帮助一切人解决这个问题,他有这个大慈悲心,他不但有这个大慈悲心,而且大智慧,他晓得怎么解决,不但晓得怎么解决,彻底圆满晓得,而且有大威神力,他有这个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所以不是没有善知识,不是没有圆满教授,问题在那里,还是在我们自己,这个概念你一开头一定要认识,如果关于这个概念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下本论第三个大科,如何听闻相应正法的轨则,这个概念请大家特别注意,为了这一点请翻到第十七页,他第一个十七页之前面先告诉我们啊说听闻正法的时候,应该怎么个去听,事先嘛,要先思惟他的殊胜的利益,然后呢法师发起承事,然后正听轨理,前面二个我们都不在这里温习,特别是十七页上面说正听的这个,正式听闻时候,你一定要具足断器三过,依六种想,那现在这个地方,我们已经概念清楚了哦!那三样过错?这个自己好好温习一下,在这个过错当中,如果说你不能把他净化的话,尽管佛是彻底圆满成了佛,他的的确确要救我们,不幸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有这个问题啊,这个佛法就是进不来,就像一个盆,倒过来摆在那里,不管他那个甘露多好,那就是弄不进去,就是这种,你不愿听你不想听,这个就没有用,为了策发我们听,所以他前面要告诉我们思惟听法的殊胜利益啊,你想著他这么好的好处,那个时候能够把第一个毛病拿掉他,然后呢你听的时候,你内心啊,所谓啊,等起心啊,他有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心里面自己啊有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一点大家千万记住,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来学佛,这个学佛这二个字有二个内涵,一个是学就是我自己的态度是什么?第二呢要学的对象是什么?千万不要忘记我跑到这来学的,所以很多人跑到那个庙,总觉得我要这样,我要这样,你不是来学哎,这种心情是什么,心情好像跑到店里去买东西一样,我以前小的时候看见人家店家吵架,那个事情很多年以前,那在吵架,那个人跑到店里面就跟那店里面吵起来,那个买的人怎么说:“老子有的是钱

  ,我要什么就要什么,”就这样不配我的胃口的话,我就……这样,就这样跟他吵起来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这种味道,老子有的是钱,跑到这个来我要这个东西,那不是学的态度,这个你们要记住喔,学是表示什么,就是我不知道,这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你千万尤其是出家,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个是你做生意的方式,你好像我跑得这里来,或者说,我付了学费,当然我们这里不付学费,乃至有人说我放弃了一切跑到这个地方来,自己好像……正因为你放弃了一切,跑到这来,你更应该认真的学啊,你放弃了一切跑到这个地方来享受,那何必跑到这个地方来呢?你大可在外面赚了大钱,然后你去享受去啊,所以这个态度你要了解喔,你是来学的,是不懂,第二个你学的内容是什么?你学的是佛,佛的特质是什么?觉。你所以要学佛,因为你迷啊,这个概念你要很清楚啊,所以你在内心当中说明了一个什么?你在迷的当中,这个你一定是要认得很清楚啊,所以你的起心动念,如果说你在这种心念当中,你觉得你要这样,你要这样的话,这个就像那个容器,虽然朝了天,有毒的,没有用,那么第三个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去细讲了。

  下面呢?依六种想,前面则告诉我们如病,啊!那个病是什么三毒啊!什么啊当初的时候晓得名词,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学了下士跟中士,下士告诉我们暇满人身难得啊,这个暇满人身的意义,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然后无常这件事情应该牢牢记住,由无常怎么引发皈依?皈依的特质内容如何?那么再更进一步的话,进到中士道,中士道就讲是的特别讲那个苦,为什么讲苦?这个我们要好好的体会一下,加深这个认识,一定要了解眼前我们贪著难舍的真正内涵是苦,因为我们了解了这个苦,所以要策励我们跳出来,要跳出来,那要找一找是不是有方法、可能,结果找到,是的由他苦的因,所以才感得苦的果,你只要把因拿掉,这个苦的果就可以解决,所以由苦谛由苦推动我们去修行,然后由集谛找到我们从那里去下手,从这个上头的话,我们进一步就认识到烦恼,那是系缚我们的生死的根本,实际上我们现在在什么?在什么病当中?就在那个烦恼病,这个就跟前面说具六想当中那个第一个概念就有了,当初告诉我们具六想,怎么说?假如说第一个想不起的话,下面都是空话。第一个想认识了以后,下面都有了,现在从中士道这个上面就让我们认识,哎呀!说我们现在千真万确啊,真是在那个大病当中,所以在这点,大家请翻到一百七十页,一百七十页,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再看一下,看一下,前面是先告诉我们啊,他生死轮回当中的主要的因啊,所以集谛正因就是这个惑跟业二样东西,那个时候是会把我们绑在生死当中的,而最主要的上首啊是惑,就是烦恼,那么这里它告诉我们─正明烦恼生起次第,烦恼之因,烦恼过患,那么烦恼的过患,大家要好好的观察去思惟,因为了解了过患,所以要去断除他,烦恼是什么行相呢?今天晚上,我重新再跟大家说一下,以及生起的次第,总相那个不讲了,就是反正任何一样东西生起来的时候,那个心里不寂静,不寂静,我们体会不到,但是那个生起来的时候,你跟著他在转就是这样,实际上眼前我们一切时处,我们现在的心相就是这个烦恼相,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好好的,这个烦恼是什么呢,可以说在痴相当中,还在集谛,虽然我们啊认真听什么等等啊,是随顺出生死的,但是呢,仍旧是,如果一般状态当中,今天没有什么特殊状态的话,那个是具足了痴相,实际上不只一个相,我一个一个分析的话,你们了解,在我们平常状态当中,我们是什么心里相,第一个贪,贪这个相是我们容易感受得到的,贪这个相我们容易感受到的,但是这个贪的细微相,我们就不大容易感受到了,实际上呢,我们一切时处,譬如说我们坐得累了,唉呀我疲倦得要命,要去休息一下,想去躺一下,舒服一下,或者觉得今天什么不好了什么,这个里头就有贪相在里头,第一个呢,你要求一个舒服,喔你贪那个舒服,第二个呢,你觉得累了,或者你有种种理由啊,什么,或者要睡一下,保护那个身体啊,或者什么啊,那个还是个贪相,但是这个是细微,在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世间人本来应该是这样,修学佛法的人,这个是我们要去对治的,要精进去对治的,所以这个贪相,若粗若细我们都应该认得,那么这个嗔相也容易了解,这个痴相本身不说不知道,现在说了慢慢就知道了,我们别以为我们平常当中觉得不起烦恼,在痴相当中,那么这个慢相,这个就是在实际上这个慢相也就是随时随地都在生起,但是这个慢相我们不太容易发现它,总之当人我之间产生任何问题的话,这个慢相一定存在的,因为他这个慢的根本是随著我来转。那么这个疑本身,平常我们觉得我们没有怀疑嘛,要晓得这个怀疑,这个烦恼当中的怀疑是他有他一个特质,平常你对事情不能肯定是怀疑,是!可是呢?这个地方特别是指什么?对于我们对业感缘起的这个道理,四谛啊三宝啊,这些东西,所以这个疑,对净信心来说的,对净信心来说的,我们平常所以啊,要想修学佛法,而做不到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疑,对于正确的道理没有清净的净信心,所以常常说啊呀这明晓得为什么做不到啊,不检查不晓得,仔细检查的话,那个时候就会发现啊,那是原来是什么?原来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净信心,那么要怎么产生净信心呢?那东西的的确确,关于这些道理都要了解得很清楚,下面这个见啊我们称做利使,因为啊,这个使啊实际上就是烦恼的别名,这个东西非常利,一下就起来了,一下就起来了,而且我们一直在这个地方转,关于这个利使在这个地方今天重新说一下,第一个叫坏聚见,平常我们坏聚见就是身见,或者叫有身见,实际上就是我,这个东西根本,这个东西一切烦恼的根本,你在任何一件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不要说佛法了,我们能推己及人,代人家想一想的话,你的问题,就自然而然会减轻很多,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学上士道当中,尤其到后面毗钵舍那部分,我们对于这个我见的根本不认识他,我们只能这样说,平常起来的时候,你经常都是总归觉得,我,人家好像委屈了我,他为什么不代我著想,我的立场是如何?我觉得什么什么道理,我如何如何,那都是在以我为主的生起种种概念来,这个一切的根本,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退一步想,或者代别人想一想,那么同样的,好像念佛法门当中并没有强调这个东西唉!你不懂了,你会感觉到没有强调,你懂了以后,念佛法门当中也强调这个,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心里面啊自然而然转起来的,一天到晚缘著我在转,念佛法门强调的是什么,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一心皈投阿弥陀佛,当这个念头念起来的时候,你一心一意只有皈投阿弥陀佛,那个皈投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个我啊就不再重视他了,所以说当死的时候,平常一般人死了以后,唉喔!生了病了,赶快保护它,可是前面啊,唉你晓得很清楚这个东西就是生死痛苦的根本,所以我现在一心皈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我救去了,这个正是我不要的,生病了死了,死了正好往生的因啊,所以你生病时候,你不会去求医生去治那个病,只说唉呀!赶快阿弥陀佛你早些来救我,假定我能今天晚上走的话,我等不到明天啊,你不会去想,找医生了吧对不对?这是我们平常真正讲的,所以它尽管道理没有讲的道理,可是告诉你这个方法上面,你只要信得过照著去做的话,就暗暗地吻合了这个道理,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所以今天我们有机会认识那个的话,从根本上面把握住了,然后你去念佛的话,那事半功倍,所以说这个第二个什么叫边执见?这个边执见平常总是说啊这个常啊、断啊、常啊、要注意啊,这不是普通常断,这是由于什么由于计著这个我,所以计著这个我以后的话,它自然而然产生两种概念,有一种概念说这恒常不变的,平常我们讲灵魂讲灵魂就是这个样的,好像一个人啊从这个房子里面,搬到那一个房子里面,这样,那么有人会问喂有人会问了,不是讲那十二因缘图当中是这样吗,他只是个譬喻真正佛法里面,并没说像灵魂有这么一个东西,跑到那里,这个道理,我们慢慢以后再去说,如果有这种情况叫常见,这个到后面我们再深一步去说它啊,那么,至于普通一般念佛的人的话呢,如果不了解你关于这个常见,也可以不必很深入的,总之你只要把握住念佛的根本因,厌恶这个生死,厌恶这个东西,我这个的东西,一心皈投依靠就可以,所以断见就是断灭见,现在世间一般的,只讲究所谓科学上大部份持的态度,就是断灭见,人嘛就是这样,死了以后就完了,晓得这个断不是指这个以外的事情这个特别的下面啊,二样东西,见,见解的见,见取跟禁戒取,在我们平常啊一般犯的毛病都在这个上头,最容易,看看它的定义是什么?谓

  【“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

  这个叫见取。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