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藏传佛教•资料文集:喇钦与“卫藏十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端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藏传佛教•资料文集:喇钦与“卫藏十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端

  佛教在世间存在的基础,必赖于具戒比丘僧团的建立,或者可以说,出家僧团是佛教的正面体现。如果没有行持增上律学的出家僧团,则佛教就等于名存实亡。因此,“朗达玛灭法”所导致前弘期佛教的终结,其实质即对卫藏地区僧团的破坏。朗达玛灭法之后,根据《青史》等文献记载,许多在家佛教信徒,特别是持明咒行者仍以隐密方式修习佛法。大部分佛教经典得到妥善保藏。一些主要寺院建筑初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后来只是被封闭而已。而僧人则遭到镇压、驱逐和强迫还俗。所以说朗达玛“灭法”,应是指摧毁了法的世间代表——具戒比丘僧团,并不是说灭掉了佛法。藏文史籍中称朗达玛灭法后的百余年为“灭法时”、也不是说此时西藏佛法彻底灭亡,而是说此时没有僧团住世,致使佛教暂时隐没。同样,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开端,也正是以戒律的复兴、僧团的重建为标志。其实,即在此约百余年灭法黑暗中,如下将述,戒律传承的薪火也没有完全熄灭,因此史籍中常用“余烬复燃”等词汇来形容后弘期的开始。

  藏传佛教虽在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就开始有藏人出家受戒,但教法与僧团的普及和兴盛,并非在前弘期,而是在后弘期中形成的。由于朗达玛灭法,使西藏佛教经过了一段“黑暗”时期;此后,约在十世纪,佛教复兴势力从下路朵康、上路阿里两个方向进入卫藏核心地区,教法重兴之火愈燃愈旺,迅速达到了比前弘期更加兴盛的阶段,史称后弘期。当时,涌现出一批承先启后的高僧大德,他们为使佛法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为令雪域众生重新沐浴教法的阳光,曾做出何等难以思议的事业?本文所要讲述的喇钦与“卫藏十人”等,可以说是其中的先驱。

  1、“三贤士”避难朵康

  朗达玛禁灭佛法的行动从拉萨向整个卫藏地区蔓延,当时在吉祥流泉山(今曲水附近藏布江南岸),有三位名叫藏·饶赛、约·格琼和玛·释迦牟尼的高僧正在山中静修,闻悉法难发生后,立即用一匹骡子驮载毗奈耶藏(戒律经籍),昼伏夜行,逃离卫藏,辗转来到朵麦地区,在黄河北岸的玛垅一带住下。这里仍是藏族活动的地区,但已距卫藏中心很远,传法与灭法两种势力都不易波及。这一避难之举,保存了教法延续的根本,为以后佛法复兴埋下了火种,因此后人都尊称这三位大德为“三贤士”。

  2、喇钦出家、受戒及广闻教法

  三贤士在西康避难时,最初不敢轻易显露身份,仍旧隐居静修。但后来渐渐被一些牧人发现并且在晚间聚会中互相谈起所见到的情况。这时当地有一位名叫穆苏色拔的人,宿有善业因缘,早年曾闻思显密佛法,又曾在一位大德处学习过发菩提心的法门,他听了牧人们的讲述后,大为感动,而去三贤士的静修地寻找这三位大德。一见即心生敬信,并请求跟从他们出家。三位大德将戒律经典中的一些章节拿给他看,并说:“你先阅读一下,如果生信即可出家。”穆苏色拔读后,信心油然生起,并因信解而流下眼泪。于是依藏·饶赛为亲教师、约·格琼为轨范师,剃度出家受沙弥戒。并用两位上师的名字相合,而为他取法名叫格瓦饶赛(善明)。正如其自作偈颂曰:“以脱轮回获解脱,甘露息灭众生苦,圣教十方弘扬故,最初我应求出家。”

  一年以后,格瓦饶赛请求为他传授比丘戒。但传比丘戒依律必须有十位出家得具足戒满十夏以上,且无违犯重戒的比丘在场证授,若在边地或特殊情况下至少也要有这样的比丘五人才可,因比丘数不足,故一时未能传授。三贤士想起曾在垅塘遇到的拉垅·贝吉多杰,立即寻访。找到后,贝吉多杰说:“我因杀死藏王,犯根本戒,因此不能充当授戒比丘,但我愿为你们寻找合适的人选。”后来他代为请到西宁一带汉族比丘僧二人。这样,三贤士加上两位汉人比丘,满足了五比丘数,五师会齐,为格瓦饶赛正式传授了比丘戒。从此格瓦饶赛成为一名具戒比丘。

  这时听说在北方江英哲堡(张掖一带),有一位持律高僧名廓绒·僧格札巴(狮马称),亦从卫藏逃出避难该地,精通毗奈耶,年已老迈。格瓦饶赛辞别三师,前往廓绒·僧格札巴座前求学。圆满受学后,师将四部律典及注释等全部咐嘱给他说:“吾子,汝当如理阐明释迦教法,我已衰迈恐不久于人世。”

  后格瓦饶赛欲潜往卫地寻访隐修大德求法,因卫藏灾荒而未成行,却有幸与从尼泊尔和印度留学归来,当时也避难至康区的嗄峨·却札(称胜)大师相遇。遂依止却札大师十二年之久,听受了《十万般若波罗密多大疏》、大乘对法及菩萨地等法要。总之,他长期精进,闻思修习,终于成为三学贯通的大德。因其心智广大,人们常不直称其法名,而叫他“贡巴饶赛”(意明);又因他后来教化徒众,培养出一大批弘法人才,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作“喇钦”(喇嘛钦波的简称,意为大上师)。

  3、在丹底创建佛教中心

  喇钦在康区受戒求学、闻思经论时,常常思索如何引导广大众生趣向善法。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骑着大象,手捧珍宝进入集市,欲出售宝物,却无人认购。而且众人都对他说:“大德您的珍宝虽好,但如今暂时没有购买的人,而且就是想买也付不起大价钱呀!”这样就醒了过来,因而感叹道:“圣教大宝如灯明,功德胜宝虽愿予,下劣人等不希求,故我暂应住林薮。”

  正当这样想时,丹底山附近有名叫吐让的九兄弟一起来到喇钦面前启请说:“我们所住的地方,任何修行地都曾出过很多得成就者,教法根本和结果都易获得。大德若能到我们那里去弘法,我们愿作您的助伴,并愿受持优婆塞戒。”喇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去了丹底。

  到达丹底后,喇钦·贡巴饶赛首先对三宝广作供养法事,并对诸世间的护法也作了广大供施后,发愿祈祷:“守护教法救怙前,祈愿誓护佛正法,佛子护世神通力,愿速与我作助伴!”此后喇钦又为对治当时有所谓“无须修习任何善法而行‘顿入’瑜伽”的邪见,在丹底亲手修建了许多佛殿和佛塔,广作有为的善业。此等正行之力感动了许多具足善缘的人士,都先后聚集到丹底。著名的有:坝廓·益希雍钟(智坚)、巴·涅丹札巴(尊者称)及楚·喜饶却(智胜)等人士。喇钦为他们讲说正法的根本、戒律的重要,以及应如何护持净戒才能做出利益众生的广大事业。他们听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深生愧悔,而要求如法地出家受戒。由于师徒人等都安住于清净教法中,因而获得当地上下民众的信仰与护持。这样在丹底逐渐形成了一个教法中心。有如颂曰:“如是离喧静山林,具足戒悲师徒众,清净善行住精勤,若与为友获安乐。”

  喇钦晚年时,修证境界已极高深,但他隐藏自己的功德,从不外露。有一晚因显现了非同一般的光明,弟子们启问上师是否佛菩萨的化身?喇钦答道:“我非化身,而是入于大乘加行道已证光明心境的名叫格瓦饶赛的僧人。”有时也说:“我往昔生中,曾为卖蒜女,中间是达纳赤松杰(昔日吐蕃王室有名的信佛大臣),现在是穆苏·格瓦饶赛。”又曾说:“无著昆仲对佛说般若经作了不同的解释,我须到兜率亲问弥勒。”喇钦·贡巴饶赛年届四十九岁时来到丹底,驻锡该地三十五年,于藏历阴木亥年世寿八十四岁时示寂而往生兜率。

  4、“卫藏十人”从喇钦得戒

  丹底佛法盛行的消息,逐渐传到卫藏地区。这时距朗达玛灭法已过约七十多年,吐蕃王室分裂后的两支即永丹和欧松的子孙分别退踞到山南桑耶和后藏西部阿里一带,各自形成独立王国,战乱平息,社会趋于平定。但灭法所带来的结症却很严重,一方面封闭的寺院大门虽然被打开,但却住进去不僧不俗的人,他们不守净戒,胡作非为,还自称“上座阿罗汉”,败坏佛教声誉;另一方面苯教势力抬头后,全面篡改佛经以充苯经,苯教徒与不合格的佛教徒混在一起,使人难以分辨法与非法。若要肃清这些弊端,首先需要恢复清净僧团以住持正法。永丹后裔查兰·益希坚参(智幢)父子深信佛法,很想复兴佛教,得知丹底有比丘僧团的消息,先后从卫藏地区选派了十个青年到丹底去求学戒律。这十个人(依《布顿教法史》所载)分别是,卫地五人:卢梅·楚臣喜饶(戒智)、真·益希云丹(智德)、热希·楚臣琼乃(戒生)、巴·楚臣洛卓(戒慧)及松巴·益希洛卓(智慧);藏地五人:洛敦·多杰旺久(金刚自在)、聪尊·喜饶僧格(智狮子)、阿里·沃杰兄弟二人及博东·乌巴第嗄等。

  这十人到达丹底后,由喇钦·贡巴饶赛主持,为他们传授了比丘戒。受戒后他们跟从喇钦及其弟子学习律法与经论。继后喇钦为他们授记说:“洛敦有大能力,你负起护持教法的责任吧;卢梅戒行精严,你可任阿阇黎;聪尊心智锐利,你可作教导师;真氏善巧干练,你可掌管寺院住地。”

  5、下路复兴

  如是十人谨遵师训,圆满受学后,分批返回卫藏。那时益希坚参已故去,其子额达墀巴秉承父业,继续大力支持复兴佛教。由他作施主,卢梅和洛敦等人在卫藏广建道场,普传戒律。佛法势力从朵康进入卫藏,开佛教再弘之端。因藏人习惯上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朵康属于下路,故卫藏十人从朵康进入卫藏弘法,史称“下路复兴”;其所传戒律传承,亦称“下路律统”。这十人中,以卢梅和洛敦为首,特别是卢梅影响最大,弟子最多,门下有所谓“四柱、八梁、三十二椽”等说法。因此史籍又常称卫藏十人为“卢梅等十人”。其余八人亦分别在前后藏及康区建寺收徒。从此,卫藏诸地僧伽遍布,讲修之风,沛然而兴矣。与此遥相呼应的是阿里古格王朝的弘法与新译密咒的大兴,下文当述。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