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修心七要义导引文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修心七要义导引文
「修心七要义导引文」 多罗纳塔大师著
藏译中:噶陀仁珍千宝六世
嗡梭帝!
诚心顶礼最胜上师莲足!
此为阿底峡尊者的无垢教传心要修持,是自他交换菩提心。总说圣者仲敦巴大师的教传稍微相属密乘之口诀与无量本宗经部之口诀,此一切虽然相关于无颠倒的空性见,但此传承多数为世俗菩提心的传教者。出现持有噶当派教传无数的圣者,亦独取自他交换的解脱道。明示教传口诀有许多不同种类,此为恰噶巴大师所言修行七义传规。
此法有七义,颂云:「前行所依修学者。正行修习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终生修持归一法。修行之验量。修行之誓言。修行之学处。」
一、颂云:「先学诸前行(前行所依修学者)」
如说,自己顶上观想根本上师,思维此乃诸传承总集之自性,具足诚心地,祈请清净上师、诸善知识赐给加持,愿能心续生起慈悲殊胜菩提心。如此反复祈请。
观想上师由自己的顶门进入,安住于如同光幕或竖立之蛋般心中,此为入座前行,必须了知。
前行之观想为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诸苦、业力因果等。若为初学者,劝修依《教法次第》的众多思维,相续观察直至心续中生起(出离心)为止。尔后,会熟悉禅定。
再次稍微回忆方式,此一切观修总合乃,已获得无法履次得到的人身,不论如何必须实修。
生命无常应此刻行法,临死亡期,食物、财物、受用、亲敌、住处、权威等无法跟随,毫毛般的利害都没有。此世的一切尽随其发生,无必要在意,跟随着的为善与恶也,已作的恶业无自由舍弃,自无作善业则无可带,因业力关系投胎,不论到何处,唯有痛苦外无快乐,生为三恶趣当如何?一点也无不生此趣的信心,反复练习此时遇到命难也不作恶业、精进行善业之心念。
座末,尽量念颂七支法。座间,实践观想的意义,前后一切时分,此能实践极为重要。
二、正行练习二种菩提心
附带观修胜义菩提心及主要修持世俗菩提心两种。
第一、颂云:「修习胜义菩提心,分定与出定两种。定中修持乃。诸法思如梦。心性观无生。对治当自解。道体住本识。」
如是所说要义合一乃,前行与正行如前。正行观修为,此等外内一切现分事如所现看似真真实实,却为自性的幻现,其实无少分实有,如同梦幻般练习意乐。
再次观照直指自心,寻找(实质存在否),即不存在颜色、形状等任何一方,决定"心"也是无生无实有,内容无实有的心念,观照体性即消失方向的界中安然而住,此为凡夫修持。
颂云:「出定修持乃。中间修幻夫。」如是在座间行任何威仪、任何现象观为如幻化般,确定无实有的心念相续要生起。
第二、世俗菩提心分为前行、正行及结行三种。
(一)、前行─观修慈悲心(修习世俗菩提心,分定与出定两种。定中修持乃。)
初次观修以容易生起的对境,如具恩父母、亲戚、朋友等,具大苦三恶趣者及受各种痛苦之人、大罪人、具权威财富者等,以猛烈罪业的缘故,死亡确定即堕地狱等。
尔后,观修不易生起的对境,能害者如敌人及部多等。
之后,对一切众生观修。刚开始思维今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利益,如是一切众生无一不曾为父母,因此一切全为给予利益者,不只一生,无数生全为父母,应使众具快乐。此刻虽不欲苦,但众生受种种苦且作大苦之因,实为可怜。吾之父母受如此痛苦,该如何?如此对具痛苦之众生用尽各种办法生起难忍之心。
(二)、正行
颂云:「轮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或习)。」
如是所说如前修慈悲心,但光口说可怜而放下即无意义,因此要思维彼等一切之罪业及痛苦吾接受,己之安乐和善业布施彼等,配合气息,吸气时彼等之罪业及痛苦成熟于我;吐气时,每位众生都获得吾之安乐及善业。
又如前配合吸气,观想彼等一切罪业痛苦如利仞削皮膜般,黑色集拢入于自之鼻孔融入心间。吐气时观想,自身的一切快乐及善业如月亮般,白光由自鼻孔而出,触及一切众生,当下成佛。对此发欢喜心,如是对吸气、吐气各阶段练习。
(三)、座间修持
颂云:「出定修持乃。三境三毒三善根。为了正念劝行故。诸威仪中依词修。取之次第由自起。」
如是所说,对境欢喜或悦意生起贪念,对能害者或厌恶者生起瞋心,对中间模糊不清之对境生起痴心或惑心,此等任一何时生起,愿一切众生诸烦恼三毒集合于吾心,愿彼等脱离烦恼,愿吾能代替彼等之烦恼,如是思维即三毒转变为善根。
一切时分,彼等罪业成熟于吾,吾诸善根成熟于彼,如此:胜利利乐供养尊贵诸众生,损害祸患吾愿受。反复如此念诵亦如是思维。自取他人痛苦之前,思维未来于他生将受之一切罪业成熟于今。
三、恶缘转为菩提道
颂云:「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
如是所说,当遇恶缘来临要转为菩提之道,此亦应由今开始练习。此分为三种。
第一、以世俗菩提心(恶缘转为道)
颂云:「报应皆归一。修诸大恩德。」
自受别人之伤害,身受病苦、心感痛苦,自方之乡村毁灭,朋友之欺骗等,遇到任何不顺心时,不可有受到如此伤害而记恨或责怪他人之过,思维以有我执之过造如此业,自作自苦,此时定要毁坏我执,此等伤害吾之众生为消吾业障者,具非常大恩德,如是反复思维。
第二、以胜义菩提心(恶缘转为道)
颂云:「乱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
如是所说,总一切现分,特别出现任何逆缘,虽如此显现,但少分亦无实有,生住灭三处观察,离一切可认定之自性明了,即现分非有无念中安住。此乃空即法身,明即化身,双运报身,无二体性身。
第三、以殊胜加行修福忏罪(恶缘转为道)
颂云:「四胜方便行。当遇为修持。」
如是所说,四加行为修福加行、忏罪加行、施食鬼神加行、供食空行护法加行。如此思维观修,如吾不欲痛苦欲得快乐,遇颠倒之境为表需修福忏罪,应如是作。作七支文,特别广大供养赞叹三宝,猛烈忏悔及守戒,一切座间,财物及受用供养上师及僧众,造佛像、佛堂及印制法本,皆能成为善缘。
为了忏罪,精进诵经念咒,作擦擦、礼拜及转绕等。
针对诸能害者,布施食子,彼等为往昔欠债吾应还,取走债物故为具大恩德,更期望能毁灭吾。「一切众生之痛苦、不欲过患、病、损害及悲痛,全部聚集于吾身,愿众生脱离一切苦。」如是作。
再,以多玛供养护法,「不为今世之利乐而祈请,如吾病为善则请加持能病,若吾死为善则加持受死,若吾痊愈为善则加持康复。」如此作灭止疑望之祈请。
暂时所作,思维为一切众生利乐而作,善业等任何自作,希望一切众生能行甚于此善之佛法。不自主行任何恶业或生起恶念,全心思维一切众生之恶业及恶行皆集合于吾之恶行。
行、卧、食等一切无记平等时段,全心想利他事。
四、终生修持归一法
颂云:「总摄诀心要。合修五种力。大乘迁识诀。即五力要行。」
五力为引发力、娴熟力、善种力、厌恶力、发愿力。
所谓引发力为猛烈思维,由今天起至成佛止,尤其是直到死亡,特别的确定今日不离菩提心。
娴熟力为猛烈练习二菩提心。
善种力为对行身口意之善业等不知足,尽量行使。
厌恶力为反复思维定要降伏我执,往昔漂流轮回受苦为其(我执之)过,此次随伴(我执)亦无安乐,确定要毁坏(我执)。
发愿力为总一切众生于轮回渡引,尤其一切善业回向及祈愿成为不忘菩提心之因。
迁识为初次不贪着一切物,自认为最具信心及功德处应捐出行善为善种力,以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之因祈请为发愿力,厌恶力为如前观修,临终中阴等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二菩提心为引发力;威仪为身要(毗卢遮纳)七支,不能则右侧着地(吉祥卧姿),关住右鼻,往昔所修二菩提心练习为娴熟力。
药物迁识口诀为完整贝壳之灰烬、磁铁粉、狂蜂蜜配置涂于顶门。
伍、修行之验量
颂云:「诸法归一意。」
一切法之意含盖于降伏我执法内,依练习修心法定要渐渐减少我执。
颂云:「二证续上首。」
自心正直不愧于己之意。
颂云:「恒依唯欢喜。」
此为不管遇到任何逆缘及痛苦,无恐惧亦无感伤,成为行善之助伴,对不顺缘等无不安心之念。
颂云:「放逸住能成。」
无以特别对治及专注时,对亲敌、乐苦、能害一切境自然显现二菩提心。
此四种为修行达到要处之验相。具此等(验相),非表未来无需修持。
陆、修行之誓言
颂云:「恒学三总义。」
此为修心不违诺言,三律不为堕罪污染及不伪装:不表现无我示人之念,砍断神树、搅混灵泉、破坏神像、陪伴痲疯病患等(装模作样)行为要放弃,依清净之行为不偏私,修心成为亲敌偏私,能忍受部多之害却不忍受当下之伤害,能忍受亲敌之过却不能忍受痛苦,虽这些都能忍受,但求于乐中行法等不偏私,苦乐、顺缘、逆缘一切都要修心。
「转欲住本位。」
往昔爱护自己、不爱护他人之念转变,自事搁置放下,做这样也不要太表现,自然放下。
「不应说残支。」为不说他人之过失。
「全莫思他过。」看见任何人有过失,即思因己心不清净,彼非定有此过失。以自己现分不清净故,就如很多人会看到正等正觉佛陀有过失,因此要断根有过失之己心。
「先净重烦恼。」观察自心续最大之烦恼,集合一切法于此上。
「断诸追求果。」练习修心为了驾驭鬼神,或伪装为圣人对伤害己之人也报恩等,放弃欺人之心。
「舍弃毒食」贪执自己、执着实有的运心所作善业为如有毒之食,应放弃执着,了解如幻化般。
「莫学直报。」他人对己之伤害不可存恨。
「莫发恶语。」不揭发他人之过失。
「莫等险机。」不因他人伤害已过多年仍不忘,存待机报仇之心。
「莫刺要害。」不揭发他人过失、说粗语、念诵非人之命要咒语等,不能说让他人产生痛苦之语。
「莫牦载移牛。」不作自过嫁于他人之事,应自承之事莫以谋略成为他人之事。(以下四句之次第与原颂有异)
「莫天为魔。」虽然练习修心,若自心续不调柔即如天神成魔鬼般(成为佛教油子),故应越修自心越柔和。
「莫争先锋。」与人强功为己之意。(此句于其他修心七要版本内均存,唯多罗纳塔之达丹寺及荣塘寺木刻及手抄本内均无。原颂有异。)
「莫当经忏。」不为治病、消业、转恶运等练习修心如苯教师诵经般,修心要放弃傲慢、斗心疑虑。
「莫乐求苦。」不能想施主死亡或生病就会作福,同伴或师兄死亡能得经典及佛像,与自己同辈死亡能独获财富,希望敌人死亡等,总说为了己之安乐让他人痛苦之念定要放弃。
柒、修行之学处
「一行诸瑜伽。」如此食物瑜伽、穿衣瑜伽、眠寐瑜伽及安坐瑜伽等,唯一以利他心行持。
「一法诸对治。」修持时,生多病、遇伤害、造口舌,看起来越修烦恼越大,此为颠倒之修持,对治之一切法为思维希望一切的逆境及痛苦集合于现所遇逆境上,如此唯一行自他交换对治。
「初后行二事。」早晨猛烈练习发今日不让堕罪污染之愿,傍晚观察是否受污染,若无则发欢喜心,若有污染则忏罪发愿。白日再再重复提醒。
「二境皆应忍。」(逆境)遇到痛苦、不顺心、衰败等任何状况,思维往昔之业,不抱怨、不难过,取受他人之一切痛苦及罪业,想尽方法忏罪除障。
(乐境或顺境)承受痛苦、具足快乐及放逸期间不能存舍心,财物用于善资、权势转于善业,发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的祈愿,乐境安忍。
「二事舍命护。」所守之戒总一切法学处及特别修心之学处,两者中包含一切,因此不以自私分别念执着。
「当学三种难。」初次难以认识烦恼,因此一生起即应认识。中间难以转变,因此应立即放下。最终难以断续,发誓将来不生起如此之心念。
「取三主要因。」如此遇到殊胜上师,自心调柔,衣食缘具,若自圆,此为善业加行之主要三因,发愿一切众生亦如此具足,若其中任一不圆满,所有众生不圆满处齐具于吾上,祈愿众生具足此等三缘。
「修三无失坏。」如此练习对上师之诚信不衰失、修心之欢喜不衰失、三戒律之持守不衰失。
「成就三无离。」身口意三者恒时不离善业。
「于境无方修,遍彻于善行。」发心遍满诸众生及四大等诸善恶境,此非为言诠口说,为内心深处彻底娴熟。
「为诸敌恒修。」修心之对境为瞋心之敌及能害之部多,尤其为己利益反为伤害的恩将仇报者,对此应特别练习修心。
「不依于他缘。」如此就个性之善恶、物质之多寡、言语之粗柔等任何部分修心,不依他人练习。
「当修此要道。」今生比来世重要,脱离轮回更重要,他事较己事重要,修法比说法重要,专注上师口诀修持较精通之大班禅依因明之研究重要。
「不应误解」舍弃六种颠倒。无法忍受修行之苦,只能忍受灭敌护亲,为颠倒之忍辱。不愿修行正法,只欲此世之财富权力,为颠倒之欲望。不怜愍作罪之人,只怜为法苦修者,为颠倒之悲心。不劝依于己之人行法道,劝求今生虚荣,为颠倒之营求。不喜轮涅之快乐及行善,只喜敌人受苦,为颠倒之随喜。
「不应选择」于法无定解故,时而精进、时而懈怠,此多虑之念应舍弃。
「断缘专修」(断疑专修。此格鲁巴诸上师释为断对好坏之疑虑。)不放逸相续,立即放下心念,专注练习一方。
「二观寻解」记住自心续生起烦恼之境,郑重观察有无生起,若起则猛烈观修对治。再观察我执为如何,若似不存在,再想贪瞋之境,若起贪着,即刻放下此念,以自他交换法对治。
「莫作抱怨」对彼具恩及自修持存为己利,故无可抱怨他方。
「莫行嫉妒」对他方不可嫉妒,放下他人伤害、污辱、扰己心续等报复心。
「莫随瞬变」不对应微小之事而现喜怒。
「莫欲声誉」放弃为了名利而修行及行善之念。
「五浊恶世期,菩提转道用,甘露诀精要,金洲师传承。」如是说。在此处金洲大师又说:「诸念生即灭,诸治即击坏,诸愿为集合,诸道即当达,治法四菩提,需用渡边地,恶眷报忍法,浊世必须要。」
如说,一起分别,空性中立即毁灭,当起烦恼立即对治,一切愿望集合为毁灭我执及为尽量利益自心,道为立刻到达,无道与地可数,毁灭我执即成佛。
「恶缘即善识,部多为佛化,病痛灭罪帚,痛苦法性德,转烦恼四法,浊世必须要。」等如前。遇不顺心之逆缘时为劝行善,遇部多能增长福资及修德,生病即为消业障,痛苦本性为空性、是为法性应可取修持。此等之发生为吉事。
又说:「快乐大克服,痛苦大终结,无用正需要,钩摄凶为吉,反用四治法,浊世必须要。」等如前。看似快乐时想做各种不如法之事,当下观快乐之自性即乐无实有,看似快乐之现分布施一切众生,能自我控制为对治。若稍微痛苦即绝望,现为痛苦之现分如梦幻般,寻觅即不可得,此现象中集合众生所有不顺心之事,能苦所苦空性故即大终结。
出现恶兆及神变,应思分别念有种种现象该遇此事,希望所有恶兆集合于我执之上,不傲慢及不起念化为空性中安置。若面临诸不想遇之事,思此为我执该遇之事,愿彼毁灭,自心快乐安置。若唯有彼即痛苦之伴,以业力而自心安乐。
住于内欲出外,住于山欲下山,住平地欲往山处等,菩萨次第中说:「履次迁住处,不悦难过时,如此责自身,即汝之性格,此处为上首,此念为安乐,依汝罪而判,不堕狱乃福,无焚烧乃福。」如此等。
「余思畏惧事,对己当耻责,亏食作难行,亏衣取劣质,乐苦皆对治。」
生病时要成为护士。当你生病时,责怪曾给过恩德之护士对己应更好而不够好,要思维生病时以我执之过失,非任何人之过。若护士对己有利益,往昔无一未曾使用过,现以我执应遇此事,如此称快思之放下,心自然安乐。
「我为诸过根,抛弃远方法,他为功德根,立即可受法,对治二终结,需用渡边地,恶眷报忍法,浊世必须要。」此自过抛弃于远方及立刻接受利他两者中,包含一切修心法门。
「观观直直观,轻松置安乐,此即不束解。」此任起分别念随心而放逸,内摄时观当下之体性,此体性中轻松安然放置。
此确定为阿底峡之传规,大乘修心口诀有无量之导引文,但一切含盖在修心七要内。
此乃以殊胜上师为了利益而尊称大吉祥尊者达隆巴、三世诸佛之自性语自在皆喜善成就吉祥胜幢(阿旺更嘎拉则札西嘉参巴桑波)赐给导引文笔记,且说应汇整成圆满之书籍,如此命令置于顶上,唯精要写成书,游方客多罗纳塔二十六岁娄宿月(藏历八月)初十着于圣地南嘉日丹,抄录者更嘎达吉。吉祥!
「昔善缘觉者,自多善解因,无视苦恶语,求伏我执诀,因当死无悔。
此乃格西恰客哇耶西多杰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