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六讲(第5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六讲(第5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5/22

  请看第五品守护正知品,丑二、、学摄善法戒之理(分二)中的寅二、于修善应善巧分三,卯一已讲完,卯二、与他为伴应善巧分五的辰五随喜他善之功德 (第110页第9行)

  「一切精进悉随喜,重价难购极珍罕,是随喜功德故,现当欢喜受大乐」

  对他人的一切安乐我们应随喜,因随喜是稀有珍贵的,即使高价也难以买得到,对他人所做的功德及所有一切安乐应毫无妒嫉的生起欢喜心。毫无妒嫉是不要背地里心生妒嫉而表面欢喜,意即背地不要有丝毫妒嫉,要真正的生起欢喜心。

  为何应心生欢喜?理由前已提过,「一切精进悉随喜」,对于诸佛菩萨所做的应心生欢喜。因为诸佛菩萨的所做所为,皆为利一切有情令生欢喜之故。这种发心及行为,有极高难购的价值。当我们见到他人起精进且具足圆满功德时,不要心生不悦或妒嫉,应该感到无比欢喜。对于他方诸佛菩萨或见他人做功德时应如此,对自己的善行也应心生欢喜。

  「现生于我无衰损,后世亦得多安乐,若不随喜现生苦,后世还成众苦因」

  对自已或他人所作的善行,能心生欢喜毫无嫉妒,不仅现世安乐,连来世也可得安乐,因这份欢喜心是重金难买。反之,当面对他人所作的善,若心不生欢喜,生嫉妒,内心马上不宁静、不快乐,此世会苦,来世也一样会感受苦。

  见到功德时不可心生嫉妒,可以由二方面讲,其一看到诸佛菩萨、他人的功德,其二看到自己造功德时。亦即不论见到他人或自己的功德时,都不可心生嫉妒。一般而言,我们皆会在诸佛菩萨面前做顶礼、供养、祈请,可是看到旁边四周的有情稍微有功德时,会心生嫉妒,心生不快乐,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所做的顶礼、祈请,对诸佛菩萨不会产生嫉妒心,何以要对其他有情众生产生嫉妒心?如此做则不但此世不会乐,来世也不会乐。

  以上是与他人为伴的五种善巧。卯三、于三门作业应善巧,对于自己的身、语、意三门,所作所为应该善巧。辰一、语时如何,与他人交谈时应如何做?

  「至诚发心义联属,文义显明令欢喜,远离贪瞋善说词,软语及时应当说」

  当跟人家交谈时,应发自内心真诚的与他人交谈,或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着想。倘若不能为他人着想,则无法利益他人,「至诚发心」是至诚与人交谈。「义联属」是所说之话应前后有关连性,「文义显明令欢喜」是讲话要清清楚楚,内容、言辞要简洁、明了,使对方能听懂、马上了解,适合对方,让他心生欢喜。谈话过程要顺着对方的意思做适当的表达,暗地里不可以有不良动机。远离贪瞋,心中不可有不好的动机。「善说词软语」所用言词必须适当、恰当。「及时应当说」是讲话的多寡应不多不少,时间也要适合得宜,谈话不可过长或过短。

  要确实做到上面所说是蛮困难的,因为我们内心本来就有贪、瞋、痴。且与人谈话时往往会自我抬高,贬低他人一点。假使非出自真心,或看对方脸色而交谈,便是虚情假意。如果真正能做到像经论所教授的,那么我们所说出的「语」一定唯有善业,这是菩萨的行持。

  辰二、视时如何:

  「目睹一切有情时,思惟我当来成佛,唯依彼等为因缘,舒颜平视慈祥目」

  眼睛四下张望时应如何做?眼睛张望一切有情时,要思惟我是依于有情才能证悟成佛。从无始生死以来到现在,所有的一切安乐皆依于有情而获得,将来要证得佛果位或解脱,也是依于有情才能获得。我们要以念恩的心去注视有情。要思惟依于一切有情,将来才能证得佛果或获得解脱,依于一切有情将来才能获得一切的安乐。如此深细的思惟之后,才去注视一切有情。否则,若未加以深细思惟,会因没有修行而去假装有修行的样子,即是欺骗其他有情。若未从内心深处去思惟,依于有情才能获得安乐,依于有情才能成佛的道理,我们会变成很虚假,没有修行而假装有修行。若深入思惟,当你观待有情时,会从内心深处以正直、坦白的态度以很慈祥的眼光注视。若虚假或外相表现非常好,心中却一直想是否能从他人处得到什么利益,就是在欺骗他人。

  用慈悲的眼光注视有情,是菩萨的行持。现在虽难以马上做到,至少应站在个人希冀得安乐,不想要痛苦的立场,用同理心来推及到其他众生。因为我们都希望获得安乐,要最好、最快乐的,一点点都不喜欢遭遇到苦,其他的有情也一样,至少我们也要站在相同处境上来注视有情。

  所有有情的所作所为不外乎追求安乐,不要痛苦,以种种方式寻找可以得到安乐离开痛苦,此与我们相同。因为有情为了获得安乐避免痛苦,以各自的身语行为表现,如吃的方式、穿衣的方式、动作、讲话的方式或各自的想法等,不外乎是寻求安乐,离开痛苦的方法。我们最起码要以这种心境、观点来注视其他的有情,此是修持知母念恩之前的「平等舍」。

  若无法以慈悲的眼神注视有情,至少也须以平等舍的方式注视有情,如此可以制止烦恼。在目光尚未接触有情前,心应先准备好,否则当眼睛接触到有情时,已经来不及了。可能会因为心里还没准备好,当目光接触到其他有情时,看到对方顺我意则生贪,不顺我意则生瞋。

  接着讲「身语意」三门应如何做?身语意应当唯做善事、善业。

  辰三、唯作有关善业之事,巳一、应于殊胜福田布施:

  「恒常现行贪着起,或复由其对治心,于诸功德及恩田,苦恼悲田成大善」

  行善时要持续精进的去做,不只持续精进去行且要现行。现行是要从内心真诚去做、猛力去做,力量要很强烈,由身语意三门力量持续、猛力的去做。为何特别强调猛力?因或许可能会持续,但可能力量很薄弱,力道不够。要猛力、力道够做善行,且发现心中生起烦恼时,马上用对治法对治烦恼心。行善之首是布施,此为菩萨行第一步。布施要有对境,这里提到三个殊胜对境:(1)功德田:即三宝,(2)恩田:指父母恩泽田,(3)苦恼悲田:指贫困的对境。对其行布施,如此所作所为即成为大善行。

  善业须由自己亲自实践,不是别人代劳,或教别人做。由自己亲自去做善业,是很重要的。透过学习佛法知道如何实践善业,也要懂得如何善巧行善业。同时对实践善业有一股信心,生起后由自己亲自去做。

  巳二、于诸善业以自力成办:

  「善巧止作具净信,我应常修诸善业,一切善行不待他,勇毅精进自担荷」

  行一切善行,非假手他人,非观待他人来做善行,是自己亲自去做。自己要先知道如何做善行,对所做善行要有信心,也要自己亲自去实修。譬如做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要让布施圆满,首先要了解用什么动机,此需透过学习。布施的对境,应如何对殊胜对境做布施,也需透过学习才能了解。真正实修时,要如何做?也须了解然后才实际做得到。最后对自己所做的善根,要思惟三轮体空之理,如何思惟要了解,也要善巧。若具足这些,所做即是圆满的布施。

  譬如:一个知道三宝功德跟一个不知道三宝功德的人,二个同时礼拜,累积的功德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很殊胜,一个则是功德很小。了解三宝功德须靠自己从中体会,他人无法替代。若了解三宝功德而做布施,是属殊胜的布施。还有布施时的动机如何?出离心、菩提心,也一样是发自个人的内心,别人无法替代,这些全要靠自己思惟、观察和实修。佛陀曾在经典中提过,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怨敌,意即要变成好或变成坏,完全看自己。「我已示解脱道」世尊说我已向你们开示如何解脱的道路。能否解脱?全观待你自己,掌握在自已手中。

  「善巧止作具净信」,去行善业,要懂得如何善巧,同时要付诸行动,「我应常修诸善业」,且所作善业不观待他人,非仰赖他人代做,要由自己承担、负荷。自己造作的善业,令其不断辗转增上,譬如布施之善令其不断辗转增上,将有利于持戒,若令持戒辗转增长,有利于忍辱,故下下者令其不断辗转增长,有利于上上者的修持。

  巳三、令善法辗转殊胜观察需要而行(广论P.276+2):

  「布施等等波罗密,辗转向上趣殊胜,勿为细行伤大节,志在利他大义利」

  偶而会同一时间进行二、三种善行,如这边在斋戒想参加,那边在禅修也想参加,或那边有什么也想做;或布施的同时,也要持戒、忍辱等等,有时出现二、三件善行一起进行时,此刻千万不可因细行而伤大节,同时进行而须抉择时,不可为细小而伤大节,要站在利他之上考虑,在自利和利他两种情况中,应舍弃自利,以利他为主。「勿为细行伤大节」,所谓细行、大节是如何判定?以是否能利他为标准。以利他为主,能利他则为大节。

  以上是摄善法戒的内涵,讲到如何以身语意三门行种种善行,如何精进的方法。当实践善行时,非别人代作或仰赖假手他人,须自己亲自行动。行持时不以低层目标为己足,应让所作所为能往上不断增长。做时要舍弃利益较小的,取利益较大,以利他为主。以上是摄善法戒,接着讲饶益有情戒。

  问题:若要抉择之事皆是利他,应如何抉择?

  回答:有很多方面要考量。一、利他人数的多寡,二、利益的大小。对他们所做的利益大小,在不同的立场上做考量。

  问题:若利益一群人,但只是现时安乐;而利益一个人是究竟决定胜的利益,要如何抉择?

  回答:抉择时应抉择究竟,即使是一个人,也应抉择究竟的利益。例如,国王要布施身体,百姓会受遭殃,无人带领而暂时受到伤害。以国王而言, 可圆满布施度。在此观点上,国王应布施身体。往昔世尊因地行有很多的故事,当国王时布施肉、身体,为了圆满布施度,身旁有几千人受影响。

  丑三、学饶益有情戒之理分三,寅一承许利他,以利他为主而行的菩萨行为:

  「如是知已为利他,应当恒时住勤勇,具大悲心远见者,诸制止事亦开许」

  当我们行利他时,利他的种类有无量无边。即使在小乘的戒经《毗奈耶经》规定不可以做的,很多不可以做的戒条,在利他的大前提之下,是可以被开许的。因为小乘的《毗奈耶经》主要以自利,能够获得解脱为主,因此制定种种遮止恶行的规定,《毗奈耶经》的律条大部都为自利,可是在「利他」的大前提之下,是可以开许的。

  为了要利益其他的有情,须要摄受其他的有情,让有情来到我们的周遭,才能真正利益到他,所以要行菩萨行中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首先则由布施来摄受有情。

  寅二、自离罪染摄受他行分二,卯一、、财摄受分三,

  辰一、衣食施不施之差别

  「饮食适量足支身,三衣以外悉分施,颠倒堕落无依怙,同住禁戒悉应分」

  当我们面对颠倒堕落的有情(「颠倒堕落」指恶趣的有情,尤其是特别指也会来听法的龙类、饿鬼类,他们都会来听法。),对无依靠的病者或同住在修行的贫困僧众,若我们有适当的衣食皆应布施给他们,跟他们分享。

  「饮食适量足支身」饮食适量足支身,我们有时会有饮食的过患,过与不及都会有过失。不要在饮食上有任何的过患,对饮食不要沾染上太多、太少、太好、太坏的执着。若无这些过患而适量取用食物,便可将多余的钱拿来布施,或将多余的衣服布施。以前的出家众大部份只有三衣搭身,没有多的,一件主衣、一件法衣、一件下裙而已。现在的僧众大部分都有很多套。如果我们对衣食能够节俭的使用则地球上的资源,不会过度耗竭,环境也不会被污染。

  菩萨要行四摄法首先是行布施。上下密院的师父在用午餐前会先取少许食物放在旁边表布施之意,晚上也会做下施的烟供。现在没有常常做,有时会依以前的习俗一、二天过过这种纪念性质的传统生活。以前是在大殿坐着睡,早上约凌晨两点半、三点醒来,一起来便马上做大礼拜开始诵经。以前没有特别睡的地方,因斗蓬式的僧衣里面很温暖,所以可坐着睡。吃的也在大殿。现在几乎没有这种生活方式了,一方面是印度太热不适合,一方面是现代人太安逸,不习惯这种睡姿。

  色拉寺会过这种纪念性质的传统生活,很多寺院也会做。什么时候做?不一定,由纠察、堪布(住持)决定。下密院做时会用钵盛主食簪巴,早午晚都吃,大大的木碗盛奶茶。未吃前将一些食物放旁边供养,晚上也做烟供,目的是他们(指无色身有情)来,讲经来渡化他们。

  辰二、为细故不应伤身

  当布施时不可仅为小事而布施自己的身躯。 (广论P.274+1)

  「正法修行所依身,为他琐屑不应损,如是若能善将护,有情意乐速圆满」

  若能好好保护身躯,利用此身修学佛法利益更大。因为如果不知保护自己的身躯,轻率为了小事而布施身躯,则会伤害到修行,伤害到寿命。第108页:

  「于身建立如船想,若往若来所依托,为成有情义利故,此身重若如意珠。」

  对身躯要了解,心是我们的安立之处。身体犹如船、筏,没有身躯无法成就佛果。虽身躯犹如船,但依着船才能渡到彼岸去,所以要将护身躯。因此我们不可以轻易布施身躯,也不可以轻易伤害到自己的身躯。随喜林师姊上一次布施骨髓,对身体而言应该是没有什么大影响,这样是最好的,一方面善业可圆满,另一方面对方也可受益。所以行布施,若没有很小心,有时会因为自已一份好心去布施,却伤害了身躯,而对方不见得有获得利益。所以行布施要很小心。因为要保护这个身躯,将来才能行大善。

  辰三、施身之时及因(广论P.273-1)

  「悲心意乐不清净,不应轻易而施身,任于此生或他世,舍身当为大义因」

  身体时不可轻易做布施,若没有清净的悲心和意乐,不可以随意布施身躯。有些人一开始想要布施身躯,初有清净的动机,但真正要布施时,又担心是否会引生毛病或疾病之类的,这样意乐就不清净了。「悲心意乐不清净,不应轻易而施身」。

  如果自己衡量,在布施身躯及圆满布施度上比较其价值时,若觉布施身躯价值较高者,则可舍,否则不要随意、太冲动去做。「任于此生或他世,舍身当为大义因」若要舍身不论此生或来世,要布施身躯时应该为成就大利益而做。第114页如《集学处论》引经广说,非时舍身是魔业故。有时未达到真正可以布施身躯时,因为魔障关系,让我们误以为到了舍身阶段而轻舍身躯,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修行。我们以财物布施摄受有情,让有情来到我们的跟前之后,就要进一步用法施来摄受他。

  卯二、法摄受分三,辰一、听者身威仪不具不应说法:

  「于不敬者不说法,若无病患衣缠颈,挚持盖杖及刀剑,覆头人等皆不宜」

  以法来摄受,当要用法施来摄受他人时,首先闻法的人应具有适当的威仪。对不恭敬者不说法,对没有疾病而用布缠颈者或手上拿刀剑利器者也不可以说法,有事没事用衣服将头盖起来,或戴着面罩也不应对他说法。若师长有开许时则可以。如尊者在印度传法时,天气非常热,尊者说听法者可以撑伞或以头巾盖头顶,以遮焰烈炽热的阳光,有开许就可以。既然要说法,说法师要观对方的根机是如何。

  辰二、观机意乐差别:

  「于劣慧说深广法,无男子共教女人,于大小乘诸法要,等应恭敬悉修行」

  对劣慧者、根机不适当者不可对他讲深广之法,或单一的女性在无男众陪伴下,也不可单独为她传法。对于大、小乘的诸法要,都应该要恭敬。当在传法时不可刻意去讲到大、小乘那个好,那个坏的区分。总之,要让他们能很恭敬的领受。

  无男子共的「共」是在一起,「教女人」指教一个女人。说法者是一位男性,受教者是一位女性的时候不可以说法。指何种情况呢?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独男独女的传法是不可以。若可以听到人声或有人走动的地方,则可以。如果这位来受法者,我们要布施法施的对象,能非常恭敬领受所传的法时,且是大乘器皿者,不应只对他讲小乘的法。若一直对他讲小乘法,可能会将他带入小乘当中。

  辰三、于乐大乘者不应说小法:

  「若已转为大乘器,说小乘法非所宜,一切戒行无弃舍,勿以经咒惑他人」

  如果对方是一位谨守小乘戒律,制止恶行的人,不应该和他说不要守小乘的戒,而入大乘门到经、咒二道当中学习,可以快速积聚广大资粮、迅速成就的言论,不可让他舍弃小乘的戒。若如此做,等于是用经咒来迷惑他。不可以跟他解释很多的经咒,用经咒来迷惑他,让他舍弃本来的修持。要摄受有情并非只用说说法的方式来摄受,自己本身也要透过身语的威仪来摄受有情,将有情引入正道当中

  寅三、、随护有情行离罪染行分二,卯一、广说分三,

  辰一、防止身失威仪令他不信:

  「凡弃杨枝及涕唾,应择背人隐蔽处,大小便行做净水,弃近人处所应诃,食时勿含饭盈口,嚼饭作声张口食」

  既然要摄受其他的有情,自己的行为举止也应注意。例如擤鼻涕、或上大小便、或吃饭时不可含一大口饭菜跟人讲话,对自己的威仪要小心。因为可透过身体的威仪去摄受到其他的有情,所以自己要小心。

  在阿底峡尊者传记里提到,有一次,尊者阿底峡见到某人弄脏了法本,马上发出「啊!啊!」的惊叹声,以阻止那人的行为。因为尊者这个动作,那个人就成为尊者的弟子,尊者用这样的方式来摄受他。

  所以要引导摄受其他有情众生,不单是坐在法座上用嘴巴讲讲法就可以了,而是要透过自身的威仪,吃饭的样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样子,都可以摄受众生。

  「舒足蹲踞非威仪,二手交摩亦不应」

  「舒足蹲踞」指脚伸展、蹲在那里皆是不适宜的仪态。「二手交摩」指二手叉在胸前,这种仪态也不适合。这些仪态会让人看起来,犹如心中放逸之人,慢心很高、烦恼很多的人。

  「骑乘床榻等坐处,不应与他妇女共,能令世人不信事,知应防止勿令见。」

  凡是不会让有情生信心、喜欢心的事都不要去做,所做皆应让有情生起虔信的心、欢喜的心才好。下一偈是若有人请问道路应如何走时,应用什么威仪来指示道路。

  辰二、指示道路等时应如何:

  「若欲于他作指示,勿用左手而指麾,当具恭敬举右手,指示道途亦应尔」

  当人家问路时,不可以用左手指着路说:「路是这样走!那样走!」不可这样做。因为用左手是不恭敬的,要用右手。昔舍利子遇魔考,魔来要右手。舍利子砍下右手,当然用左手拿右手给魔。魔一看,你用左手拿右手给我是非常不礼貌,所以不肯接受。当下舍利子觉得有情怎么这么难度,所以悲心退却,而掉入小乘道。这是一个典故。

  「不可轻躁猛摇手,不可粗莽出高声,轻动其手微弹指,否则不顺威仪行。」

  不可有事没事时手乱动,除非手真的不舒服会痛才动一动。指示道路时不可大声告之,指路示意时以右手轻轻弹指示意。若有事没事时乱摇手、摆动手臂,或出高声,表示心中有强烈烦恼的征兆且属贪欲的行为。

  辰三、睡时威仪应如何:

  「应如世尊涅槃时,向所欲处狮子卧,正知速疾思早起,最初定应如是行。」

  睡觉时的威仪应如何做?睡时应如佛示现涅槃时的狮子卧,即右胁而卧,将右手枕在右脸下方。除此之外,以正念正知对三宝很强的虔信、清净的心入眠,或忆念佛身上的光芒。若如此睡,整个睡眠会非常轻盈、心非常清明而不会变混浊。睡前若忆念佛光,不会睡的太沉。也可以想一想随喜三宝功德,念死无常的心很强的当下,比较不易沉睡,容易清醒。

  卯二、摄义:

  「菩提萨埵之所行,经论所言虽无量,净治其心之所行,此是定须修行事」

  菩萨的行持,虽然经论里讲得很多,最重要是以净化自己的行为为主。当中所说如何行持,皆应做到。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