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八讲(第5品)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八讲(第5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9/04
遇到苦时,我们会生起忍辱。忍辱可分为三种:①安受众苦忍②谛察法忍③耐他怨害忍。一般遇到苦时都会生起无法忍受的心,无法忍受,就会生起瞋恚。能忍受就接纳,这就是修持忍辱。修持忍辱,是灭掉生起瞋恚之门,将生起瞋恚的门掩蔽,修忍辱可以灭瞋。
如果真的生起瞋恚的话,就很难将它灭除。所以要在瞋恚还未生起之前先做好准备。先从小小的瞋恚开始练习,真的发起大瞋恚时是很难将瞋恚压伏住,因为在那个时候心已错乱。第一是我们还没有生起瞋恚时,要学这些思考,慢慢的,当生小小的瞋恚时,试试看能不能灭除。慢慢有了这种经验,就比较不容易有的生气。真正生气冒火时,《入行论》就离我们很远了,完全没有办法思考这些。
当凡夫要依对治法来对治烦恼时,最重要的是要远离能生起烦恼的对境。要将能生起烦恼的对境断掉,因为生起烦恼时,心就被烦恼所摇动。心要离开境,不是境要离开。
远离生起烦恼的对境,对凡夫而言是很重要的,尤其可以透过修出入息的方法。一般禅坐之前,应先修出入息,先将烦恼妄念灭除,才能入修,所以用数息的方式来修,有助于我们远离烦恼。
心转移到其他的对境,数息的方式对离开烦恼的对境,有帮助,我们平常说气与心识互相有关系,走的时候一起走,做时一起做,做跟走好像同时运作,所以数息时,心一直专心跟着呼吸。因此,我们的呼吸一定要慢,慢呼、慢吸,呼气、吸气时都要慢。当然我们的气若慢,心也会跟着慢。烦恼的心本身很粗猛,好像不会平平安安的,往往超过速度,不该走时走很快,不该想时,会乱想。
数息时,心自然也会慢一点。经典说数息是自自然然的呼吸,要自自然然的呼吸也不是那么容易。对我们来说,几乎都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都是被烦恼带着走。因此,只要一见到颜色或贪心的对境,就会好奇,好像比较敏感,较大的贪心时,气就会荡一下。瞋心也一样。贪和瞋,每天24小时都是小小、常常的、一直一直不断的生起。
仔细观察,也有影响我们的气,我们的气完全没有自自然然的,不该呼的就呼;不该吸的也会吸,所以我们的呼吸比较粗。数息,应比平时呼吸还要慢一点,就有一点靠近自然。气慢时,心也会跟着慢。
这是美国一种心灵课程的说法。做十次很深的呼吸后,慢慢的呼,又慢慢的吸。慢个十次,像生气,然后降下来,此与佛法讲的用意是一样的。所以生气时不一定要禅修,在车里、或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马上做这种深呼吸。仁波切说,我们须趁着还没有瞋恚生起之时先做这些思惟,等瞋恚到来时,才能够有所应变。
看第126页文,寅二、于所作不乐者遮止瞋恚分三:卯一、遮于己作恶者起瞋分二:辰一、生苦者应忍分三:己一、、安受众苦忍分五:
午一、思惟有漏皆苦(广论299+3 300-5)
「安乐之因偶一生,苦因极多数无量」
午二、思惟习苦之功德(广论86+7 300-5)
「无苦出离心不生,故心当生坚定解」
「为遮苦行好角斗,烧身断肢诸苦受,为无义事尚能忍,为求解脱复何恨?」
我们处在痛苦轮回当中,在轮回里苦多乐少,如果我们能对苦思惟比较多,多靠近、多亲近一点的话,就比较能够接受,思惟把苦当朋友有的好处, 觉得它对我有什么帮助,内心就不会那么苦。
我们应如何亲近苦?如何思惟苦的功德?「无苦出离心不生,故心当生坚定解」。没有苦,出离心会生起;悲心也升不起。如同像皈依一般,若是没有畏惧的恐惧心,就不会生起皈依心。修下士、中士及上士道都一样,没有苦就没办法修了。
依着苦,我们可以去做全部的修行,所以对苦不需要害怕,应对苦生起坚定的了解。全部的修行都要仰赖于苦。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要生起这些都必须要仰赖苦的帮助。
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趋向解脱、遍智的苦行,如外道的苦行,一天、两天、或三四天的断食,或在自己肢体上做种种苦行的外道修行。他们都能够忍受那些没有意义的苦行。那我们遇到苦时,苦可帮助我们修行,我们又何以不能忍?
如果我们没有遭遇过什么苦,没有苦的经验,对别人的苦就不会有感同身受的觉受生起。我们在这世界上,能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利益的行为,就是建立在自己曾有苦的经验上。苦具有这些利益,我们若加以思惟,则有利于修行;否则,就只是感到苦而已。初遇苦,是很难习惯这些所遇到的苦状。
午三、思惟熟习自不难分二:未一,广说分四,申一,久习自成顺易(广论301-2):
「难事久习转为易,世间何事不如此,故于小事当练修,令于大事能堪忍。」
接着举例说明。
申二、以喻成:
「不见蛇虫蚊蚋苦,或为饥渴等苦逼,或生疥癞身搔痒,诸无义苦久亦安。」
对这些小苦加以习惯,并串习它,将来遇到大苦时,就能忍下来。接着讲所应该要忍受的对境,申三、所忍之境(广论300+1):
「若遇寒热风雨侵,疾病拘囚及捶打,不应嗟吁以为苦,若以为苦害转增。」
会让我们生起苦的对境,如,不该冷时冷,不该热时热,不应吹风时吹风,不应下雨时下雨,或疾病、或人和人之间的纠纷,拘囚、捶打等等这些苦。如果无法忍受,反会让这些苦,对自己的伤害转增、变强。如果能忍下来,苦的伤害就会转的变小。
这些对境能忍受下来,对自己是有利的。这些苦若是站在安受苦忍的角度而言,它们可以激励我们生起出离心,一定会想要出离这些苦;若站在谛察法忍的角度看所有的这些苦,轮回本来就是法尔如此;站在耐怨害忍的角度来看,对所遭受到的这些苦,就不会再一直想了,因为不断的在那上面反复,而陷在里面,对自己没有一点的帮助。
遇到瞋恚的对境时不应该起瞋,理应修忍辱,这样可以让修忍辱的力量能够增强,慢慢也可以习惯于遇到的对境。
申四,熟习则生忍力之喻。(广论302+6):
「或人见自身血出,临敌无却倍勇毅,或人见他身出血,惊惶颠倒身仆地,彼由心性或坚毅,或复怯弱而差别。」
一个人的勇气差别何在?仁波切举例说明,古代的战争,都是拿着刀剑在作战,有一些很勇敢的勇士,即使自己被砍,甚至肠子都流到外面,他还是可以用一只手拿(捧)着肠子,另一只手拿着剑继续跟人家战争,那么样的勇敢,可是有一些人只要看到别人出一点点血,就吓得连看都不敢看,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不同呢?是个人的心和想法不同的关系。所以遇到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转念。
仁波切说,也不必像那样,提着肠,拿着剑去跟人家作战,那样做是很傻的。应是要我们遇到逆境、苦境时,应该有那么强的心力,这只是比喻而 已。
未二,摄义:
「是故虽负致命伤,应不以其苦为害,诸有智者受苦时,不令心体受昏扰。」
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心的宁静不应受到情况干扰,要保持宁静,让自己的心力更坚强,用更增长的力量,计划我该做什么,准备让心力更强,面对苦时,我要怎么处理?苦从何处来?怎么把它断掉?信心还要更增长。遇到苦,心里增长出离心,准备怎样离开苦。当瞋恚来伤害我们时,应保持心的宁静,不被瞋恚所扰乱,用智慧有计划性的对治及驾驭瞋恚。
午四,勉力断烦恼之功德(广论200-2)
「与诸烦恼作战斗,临阵之时伤害多,虽有极苦断命伤,瞋等怨敌终降伏,是为勇士称胜者,否则唯歼自死敌。」
战胜瞋恚,将瞋恚降伏,才称为勇士。譬如有甲乙两人争吵,乙无法忍受将甲杀了,可以称他是很有勇气的人吗?不能。为什么?因为甲迟早都会死,所以你将他杀了,不能称为勇士。真正的勇士是当遇到情况来时,能战胜逆境,心的不被扰乱。一具尸体躺在那里,拿一把剑去刺尸体,可以说那个人是勇士吗?不可以。
这边才说,和烦恼作战时,当然有很多伤害,但心的宁静不可以被扰乱,「虽有极苦断命伤,瞋等怨敌终降伏」,如果仅仅是战胜敌人,不能称为英雄,真正的行者,是要战胜烦恼,才能称为英雄或勇士。
烦恼怨敌,是我们要去战胜的。这边的词句,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当我们面对烦恼时,跟烦恼对抗时,这词句帮助我们,让心能够转变,能生很大的转变。
「怨敌」是贪瞋上用的字。他是我的敌人,如果我跟他真正作战的话,我要赢!这是形容贪瞋的用字。对我们来说,用那些字形容贪瞋,比较有力。有时用这些句型,对我们比较会改变,比较会心动,因此心会转变。跟烦恼对抗时,也可以说烦恼是我的敌人,是我们大家的敌人,不只这辈子,生生世世也都是我们大家的敌人,但是这里也有一点点瞋心,是烦恼上面的瞋心,对烦恼产生的瞋心。
问:对烦恼的瞋心是不是善的?
答:前面《入行论》也有问答,你们忘了吗?意指,它不是烦恼,一般这种心是瞋心。「马舵」处理意外就是讲烦恼,他不是烦恼。
第四品中文第79页(藏文第130页)「能断烦恼非所断」,藏文「于杰」之意是打针、对抗它,这些不是烦恼:
「我于此事应贪着,怀恨不舍而遣除,虽如是具烦恼相,能断烦恼非所断」
不是烦恼范围里面,过去过去就会忘。
藏文,能断烦恼,并不属于烦恼之意。能断除烦恼表面上看起来是起瞋恚,好像是烦恼,可是它并不是真的烦恼,不在烦恼范围里面,所以这种的瞋心可以生起,接着看苦的功德及苦的利益是什么。
午五、广说习苦之苦德(广论86+7 300-5):
「次应于苦观功德,由厌患故除憍慢,于轮回者起悲心,于罪羞惭乐善法。」
从观苦思惟苦的利益,可以让我们除掉憍慢的心,对他人会生起利益的悲心。
【仁波切补充:「慢如高山,法水不入」。高山没有水,草当然不会长出来,我慢,便生不起功德。对自己来说,完全不会往上走,完全不会学到一些东西,当受苦时,慢就会降下来,相反的就会往上走;对别人来说,若自己完全没有受过苦,对别人也不会慈悲和关心。如果自己受过苦,就会对别人关心。所以受苦,不但对自己好,对别人也好;不只这辈子,下辈子也是。当这辈子受苦,就会尽量减少恶业,增长善根,「于罪羞惭乐善法」,自然不会去做恶并乐于善 法。】
一般当我们遇到苦时,一定会生起不愿意受苦的心,这种不愿意受苦的心,就是想要离开痛苦的心,这一点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以自己的经验推及到他人,看到他人受苦时,我们也会见到他人不欲受苦的心。这就是推己及人的意思。所以当看到别人受苦时,要想着,我如果是他的话,我又怎么能够受得了那种苦?如果能这样,就比较容易去为他人着想,要是没有这样的感觉,则他是他,我是我,他受他的苦,我是我,就不会有为他人着想的心。
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自己是依于他人而存活的,所以他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感念他人的恩惠,这也是念恩生起悲心的方法,思惟他人对我们的恩惠非常大,甚至我们要获得解脱、遍智、佛果都要依于他人才能获得。
悲心,是我们想到别人的苦之前,先要了解受苦的众生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我们跟他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要懂的,这很重要。如果不清楚,他是他,我是我。我受我的苦,他受苦是是他的事,就不会有悲心。以上是安受苦忍部份,接着看谛察法忍。
巳二、谛察法忍分二:午一、广说分三:未一、瞋及有瞋者皆依因缘不由自主分二:申一、瞋及具瞋之补特伽罗不由自主分三:酉一、不应瞋有烦恼 之人之理:
「于诸大苦出生处,胆等病原不瞋恨,何故瞋于诸有情,彼亦缘逼不自主。」
遇到对境时,有时候会让我们起瞋;有时不会。譬如,四大不调的疾病,像胆病…等。我们不会对自己的疾病起瞋恚,可是对于他人的伤害,却会起瞋。这就是要站在法的角度观察,为什么对自己的胆病等这些不起瞋,而对他人的伤害起瞋?回答说:生病、身体四大不调,并不是四大它自己想要生病,就生病。有人怀疑,生病是四大不调,但四大不是要让身体生病,我们才生病的;反之,别人则不是,别人是因为生起想要伤害的心,才来伤害我们,因为有这种想法,以下如此回答:
「譬如吾人遭病苦,虽非所欲病自起,如是彼虽非所欲,亦由逼迫生烦恼。」
别人来伤害,也是因为被烦恼逼迫的关系,才不由自主的来造做伤害。
酉二,瞋非随欲乐而生:
「虽未思惟彼应瞋,世人率尔生瞋恚,虽未思惟彼应生,如是瞋心自生起。」
他虽然不想生瞋恚,却生起;虽然不想生烦恼,但烦恼也因之而起。这并不能够自主的,不是他自动要起瞋,也不是他自动要起烦恼的。他虽不想生瞋恚,可是却生起来了,生瞋恚是不快乐的,没有人想要不快乐。对方也是一样,他不想生起瞋恚,不要不快乐,却生起来了,他是在不由自主的状况下,生起瞋恚,因此,对方也是我们起悲心的对境。
酉三,诸恶悉由瞋出自无主宰:
「所有一切诸罪失,恶行种类多无量,悉从众缘力所生,非能主宰得自在。」
他人起瞋恚,也是因为众多因缘之下才生起的,是不由自主的。在众多因缘聚合之下才生起,所以我们无法指出,是那一点让他生起来。如果可以指得出来,表示它是实有的,不是的。当起瞋心时,我们会觉得他是主动的、实有的、自主的,来伤害我。是主动的、实有的、自主的,我们还因此更生气,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它是存在、实有的。若觉存在、实有的念头很强,我们会更加倍生气。所以我们要想他是透过众多因缘聚集而产生的,并不是实有的,这就会帮助我们不会那么强烈的生气。
当我们生起很强烈的瞋恚时,对于来造作伤害的他方,会认为他是实有的,好像他具有一切的能力,来伤害的能力,好像不需要观待于其他因缘而来造作伤害。
这时,我们可以去思惟依缘而生起的意义,很猛力、强烈的瞋恚就不会生起来了,可是,在思惟这些是因缘聚集才造作伤害,会在思惟这些因缘聚合的这点上更加生气,这就是思考上的问题了。所以在思惟因缘聚合时,要思惟因缘是依于他,依于这些因缘,依于他者的这些因缘聚合才能造成伤害的,可是有时候我们在思惟时,就会去想说这个因、这个缘他是实有的,每一个都是实有的,越思惟好像实有越来越多、越聚越多,那我们所起的瞋恚会越大。
思惟因缘的聚合,也就是思惟它是依于其他者才造作,而不是思惟因缘本身就具有这些能力,若如此想,就会执他为实有,因缘是实有的,好像堆积很多实有在一起。
当我们在思惟起瞋恚的对境时,在思惟时要去思惟他是由众多因缘所聚合,用这种方式去分析。如果说光是要把这些让我们起瞋恚的对境,完全将他丢掉,完全不去想他是很困难的,既然我们会去想他,就要利用会去想他的这一点去剖析,进入到起瞋恚的对境里去剖析、分析之后,瞋恚就自然可以息灭掉。
在《缘起赞》的藏文,所叙述的因缘,对我们凡夫而言,会生起执着心;对中观行者来说,会生起缘起智慧或空正见。凡夫生起执着心的那种情况,对行者来说,却都转成帮助到空正见。凡夫会一直思考他为什么会伤害我啊?一直生起瞋心,但,一位行者,是会灭掉瞋心的。
申二,彼等之因缘亦不由自主:
「彼诸缘等亦未尝,思惟此苦当生起,彼所生者亦无心,思惟我今当生起。」
因缘也是一样。它本身也是不由自主,只是依于他者而暂时聚集在一起,所以我们执为实有的对境,其实是没有的。现在讲到谛察法忍。站在法上观察,到底对境是实有?还是非实有?于是破外道。外道是主张不观待因缘的,所以他们主张有所谓的我、神我和能够自主的神我。
请看第132页「未二、破能自主之因分三:申一、破数论之我及神我有自在分二:酉一、破神我自在生起不安:
「所谓神我何所许,安立我名是何物,彼亦非由作是想,谓我当生始出生,若不生者彼非有,彼时许生是何物?」
这里讲到《数论派》的主张,有所谓的神我(总主),他们认为这是轮回的根本,他会起种种的变化,二十五种的变化,如四大、六入等等这些,感受或值遇这些变化的就是补特伽罗,或称士夫或称我,他们认为补特伽罗非因也非果。由这个「神我」起种种变化,他们认为说「神我」是因不是果,这「补特伽罗」他会值遇在轮回当中这些种种的结果,这样的主张是不应理的。
最后二句「若不生者彼非有,彼时许生是何物」可了解果要出生,必须要由因而来的。所谓的出生是前无今有,先前没有,现在有了,才会生出来。若如他们所说的「神我」是因、是常,有不应该会出生。既然是常,就不该有所谓的生或灭之类的现像,也不该时而有,时而无,因此,果必定从因而出生。因如果是常的话,怎么可能会出生,常是不会出生的,这一句是在破数论派的主张,仁波切说怎么去破不知道。
「总主非补特伽罗」,好像有一点无明的意思。无明是整个轮回的根本,怎么会有那么多众生在轮回里面一直忙,说他的因是「神我」(总主)。所以佛教在辩经时,总主他不会生果,他本身是不是所作性?认为他不是所作性,他永远是常,他造作出来的是所作性,辩他时因是什么?因是「神我」(总主)。佛教辩的时候因是常的话,就永远在,他的果也是要永远在,因永远在,一定是果永远在,为什么?果的时候,有时会有,有时会没有。果有时生,有时不生的话,他的因一定是须要所作性,此是辩论的方法。今天讲到此,有问题可以提问。
问:早上仁波切在讲解苦谛和集谛时说,了解苦谛之后会生起出离心;了解集谛后,也会生起强烈出离心,有此二种心,但是真正的灭谛是要有方法。不管集谛或苦谛,都是想生出离心,为何到了思惟集谛时,灭谛就会有方法去断除集谛所生起出离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
答:思惟集谛,才能观察到苦谛的因。之后还有一段路要学,能不能断除这些因,这是学灭谛的阶段,学灭谛时就是能不能断除这些集谛。
问:不管了解苦谛或集谛,都知道这是须要断除的,但没有方法,如此还是没有解决问难的问题。问难是说,苦谛生起之后有想要脱离,集谛也是一样,有想要求脱的心,可是都还没到灭谛的阶段,还是没回答到为何是集谛接下来才是灭谛的问题?
答:有回答。因为苦谛之后一定要观察他的因,否则,怎么断除苦也没有办法,所以一定先要观察因,才有机会知道能不能断除,才有机会了解灭谛的方法。修灭谛时下决心,我要走离苦解脱的路,我要达成这个目标。
前面所说的苦谛和集谛,是没有这种勇气去做这件事,只是很想要而已!比如说我很想去美国,只是想而已,现在有能力去了,自己很清楚有能力, 所以很勇敢的去准备,因为很清楚自己是可以到那边,想去看美国是怎样子,想看一看、听一听,或去西藏,或印度,也都只是很想去而已。现在我们谈时轮金刚灌顶,讲很多,很殊胜,哦!很想去,这都是苦谛和集谛的情况,「离开这,要去那」的一个需求,但是能不能请假?这些都需要考虑。若可以请假,才可能到那边。机票价格多少?有了钱,所以下决心,我要做。这种想法就不一样。
问:了解苦谛之后就有想脱离轮回的心,这样想脱离轮回的心是不是灭谛?
答:想,不是灭谛。想的对境-想脱离轮回,「脱离轮回」是灭谛。但是学灭谛、或修灭谛、思惟灭谛,就不一样。思惟灭谛是能不能做到这个事情。
问:仁波切在解释轮回流转的道理时,讲说有二个意思,一是指投生处,一是在投生过程不断在人啊!或天啊!地狱这样投生过程,论著当中,所谓流转的意思是这二个都是?还是只有其中那一个?
答:略论中是讲第二种。把连接称轮回,没有讲整个身体就是轮回,善界投生的地方不是称轮回,它是这边到那边的阶段,或穿起来的称轮回,不断的一直相续著称轮回。有的经典会称相续他本身是轮回,整个世界也是轮回,我们的身体也是轮回,也有这样的称法。
问:有三个问题请问仁波切:区来这里学了一年多,觉得好像都是在读书,学佛法的目的,应是为了要实践在生活里,不知道应如何做?参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自己看清楚自己?财最近有一个想法,想帮助我的人,因而产生烦恼,我自己也想助人,但,也因此产生烦恼。可能,能力及各方面不足。我们想要发起大乘的心,想帮助别人,可是能力不够,又很容易生起烦恼,此时如何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
答:自己修身很重要。这里一直在教怎么修,一直教及解释,这些是可以拿来用在自己生活上面的,实际上没有办法,你的工作怎么样?他的工作怎么样?我们的课是总集的课,这个课跟他自己配合,有时候是要自己跟老师问,这个课今天我怎么配合?在我的工作上怎么配合?仁波切就无法在大众中针对每一个人的工作如何配合。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人觉得这样学也是修;有人觉得这样学有打开智慧,看到很远的一个路,心里就越来越勇敢、稳定, 好像这种帮助很大的感觉;有人会觉得没有实修而一直叫叫,也有这种;本来很多人的个性、根器不同,所以很多人的想法会不一样,这是正常的一个问题。在那里问题会出来,本身我们人有不一样的想法,这是不是很重要?当然他问的是很重要,我们实际上要帮助到自己的调心、行为要改、对周围的人也会帮助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仁波切建议:大家有问题时,各别的问题,就跟一些老师,或仁波切也可以解释一下,佛法上面我们怎样调心,或怎样有帮助这些。有时是理论是对的,可是本身还没办法做到这个阶段,这阶段我们会说资粮不够,所以理论都清清楚楚,还是完全做不到,就很有距离,所以此时就要累积资粮是很重要的,才会感觉到那些都能用。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自己看清楚自己?
答:自己那里有错误要看清。就学佛的人来说,不要先看别人,要看自己。从这个角度,一定可观察自己的内心,所以应该看得到自己的部份比较多。当观察别人时,会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我们不应不理他,或不屑他,要关心他。看到别人的不是处,就关心他们,反之,若一直不理会,就好像看不起他们,这是不对的。在别人身上找问题,这也是不好,对别人,我们应尽量找他的好处,看到不好的时候,用他的好处,帮他处理不好的部份。
问:最近有一个想法,想帮助我的人,因此而产生烦恼;我自己想帮助人,也因此而产生烦恼,可能是因为能力或其他方面不足。想发起大乘心,想帮助别人,可是能力不够,又很容易生起烦恼,此时如何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
答:要是别人真的用心想帮助的话,他们也不致会生起烦恼的。我们也一样,对别人用心帮助,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烦恼。若没有百分之百的用心,只想当好人,想要得到多一点福报,这些都是执着的心,这样就可能会生起烦恼,这是根本的。
帮助别人是看自己的内心。正确的话,用心也有不同程度。菩萨的用心和我们的用心就不一样,可知我们用心的程度,自己要清楚,可以干干净净的用心,这个用心就有帮助了。虽然不像菩萨有那么大能力的用心,当自己要用心时又受不了,所以不要轻易就答应的念头。这是自己讲了一个谎话,别人对我们的信心也不见了,我们看到他也不好意思,只是生起烦恼而已。
了解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到,要讲清楚,可以做到怎样情形,「若有机会,我可以做到那样,但不确定,是不一定哦!」跟他讲明,「这个,我一定会帮助,那个,就不一定,所以不要那么依赖靠我。」
问:可以讲实例吗?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一位小朋友从一年级开始每天都哭着找我,要打电话给奶奶,要回家。刚开始,有帮他,跟他讲了许多话,但后来发觉,越帮就越来找我,每天都说要打电话回家。现在已经二年级了,每次看到我就一直哭,哭得淅沥哗啦,不想上学,说肚子痛要打电话回家,我在精神上被受到影响。
另一位家长,因小孩大小便失禁,每天都要来健康中心换尿布,每次大人、小孩彼此都很痛苦,妈妈在换尿布时都会打小孩,过程中都会闹一些情绪。刚开始,试着要帮助他,前几次还好,后来,就越来越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境,一直存在,会一直遇到这种境。可以帮助时就帮助,不可以帮助时,就离开,不知道要怎么办?遇到这些学生,会想帮助他,这可能是他的业吧!想帮助他,有的可以让他有一些效果,有一些当然也有种下种子,可是效果很不彰。那我想说还是能够的话,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答: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帮忙是用心的。但是用心的程度要注意。没有能力或做不到,也要观察,好像车子没有办法开得很快,有时卡一下比较好,好像煞车煞一下比较好,他本身没有办法开一百二,只能开九十,就慢下来。
问:上午的略论,提到学皈依。当在思考时,提到在共下士道是现在的目的,而非究竟的目的,如何在实际做时,除依思考以外,如何将修上士跟中士融入在同一座法里,不是在皈依的话,思考业果起畏惧心的同时,也不是为了要求下士道来生的善生,怎样做才可以同时融进去,而不是只为先修一个下士道,不晓得要怎么做才正确?上午上共下士道时,谈下士道求来生的增上生,修增上生时是现世、暂时的,不是究竟目的。可是如果要学,真正在做的时候,要怎样把究竟的目的放在里面,而不是只做这一段,而究竟的动机没有放进去,怎么做才可以做到?
答:思惟来世投胎暇满的人身,为了什么?不要把它放在最究竟的位子。若是得到了,我还要做什么?这样的看法,来世的人身要看他是为了要什么?为了要生起菩提心,一直要往上走就是成佛,为了要修行。
思惟修皈依这些,可获得下士道增上生、人天果报,这些都只是将来要得到最究竟、最终目标解脱佛果的借镜、戒道,用此来思惟,即是将究竟目标摆进下士道来。下士道暂时目标是增上生(人天增上生),想说要获得增上生是为了达到最究竟目标的缘故,所以我要获得增上生,就是把最究竟的目标放在里面来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