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二讲(第6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二讲(第6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10/30

  我们在下士道修行的时候,我们必需要得到一个善趣的人身,那要断除恶业,所要断除的恶业当中,是以瞋恚为我们最主要要断的,因为在恶业当中,这瞋恚等于是最不好的、最坏的,即使是你要生起菩提心也是一样,来破坏我们生起菩提心者呢,就是这个瞋恚,这瞋恚可以说是烦恼当中最恶劣的一者,那不论是你要暂时之间,遮止、防止自己堕落三恶趣也好,或者说你要发起菩提心也好,要遮止掉瞋恚呢,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可以说,是从下士道到发菩提心之间,这之间我们要灭掉的这些烦恼当中,以瞋恚为我们很主要的一个工作,因为瞋恚可以说是烦恼当中最坏的,所以为什么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面,就透过种种的这些道理来做思惟,来灭掉瞋恚。

  让我们起瞋的,如果把它像寂天菩萨这样子把它归类起来可以分成三点,一个就是当我受到怨敌、他人的伤害的时候,那另外就是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或自己的师长、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友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都会起瞋,这是一个。另外,有人来赞叹我们的敌人的时候,或者说有人来对我们不喜欢的对象做利敬供养的时候,我们也会起瞋恚,那另外就是怨敌的心欢喜的时候,我们也会生起很难以容忍他有那么高兴的时候,那这也是会起瞋恚。

  如果就科判而言,就是「辰一遮于怨敌赞扬者不忍,辰二遮于彼安乐不忍,辰三遮于彼利养不忍」。就是有人来对怨敌赞扬,我们要遮止无法容忍的心,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怨敌他得到安乐,我们也要遮止无法忍受他得到安乐的心,另外就是有人来对怨敌做利养恭敬的时候,我们要遮止无法容忍他受到利养恭敬的心。所以上一次是讲到,中文是149页,第二个偈颂这里。

  在这当中,就用非常多无量无边的证理、理由来遮破瞋恚。一般我们在打坐禅修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将瞋恚遮止掉呢?不会的。你必须在禅修的时候透过思惟,透过思惟像寂天菩萨这样子,去从很多的角度,举出很多的理由,这样子思惟之后,才能够遮止掉瞋恚。

  如果真正要起瞋的话,应该是要对自己起瞋而不是对别人来起瞋,别人得到这些利养,我们也不应该起瞋,因为他先前有造过这个业,得到这个利养,得到这个福业,他有做过,所以他现在得到这个利养,那我们自己没有得到,因为我们自己没有造这个业,那应该要起瞋的应该要对自己起瞋,起瞋自己没有造这个业,就如同偈颂云:『汝于自先所作罪,不惟怙过无优悔』所以不可以对他人福报的成熟这一点来起瞋,因为这样子起瞋就是对他人的善业起瞋,这样子起瞋是很傻的。

  他人得到这些利养,是因为他过去福报的关系,那如果你起瞋恚的话,那等于是去瞋恚他以前所做的善业,因为得到利养的福报,这是造了善业,那等于你去瞋恚这个善业,那这样子会使得自己,好像是障碍到自己将来能得到福报的业。

  所以到这边为止,应该就是将「辰三遮于彼利养不忍」这一点讲完,那也就是说,如果怨敌他得到任何的利养的话,我们如果心中无法忍受而生起瞋恚的话这样子是错误的,应该要生瞋恚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才对。

  寂天菩萨的这种运用这些逻辑的这种方法,我们是做不到,我们没办法,因为我们的心都随着这些烦恼在走,所以我们的心无法对自己做旁观,所以我们没办法做到像这样子运用这些证理来对治这些烦恼。

  仁波切:世亲菩萨写的《俱舍论》的第五品最前面刚开始的那一个偈颂,『有之根本即随眠,六种即贪如是瞋,慢无明见以及疑,彼六贪分说七种』

  世亲菩萨又有说到我们生起烦恼主要有三个因,第一个就是未断随眠,第二个是靠近这个环境,遇到这个环境,起烦恼的环境,第三个就非理作意。 刚才说生起烦恼就这三个因嘛!如果能够断除这个烦恼的话,那我们一定能得到阿罗汉果,可是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办法将它断除。那第二个因就是靠近这个环境,那第三个就非理作意,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要靠近那个环境,远离那个环境,还有不要去非理作意,不要去想,不要去非理作意,就好像《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前面的在道前基础那边有讲到说,在下座,也就是在未修中间的时候,我们要守护六根门,还有饮食知量。守护根门就是不该看的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不要去听,这就是守护根门。我们现在很难像寂天菩萨这样子,可以透过很多的逻辑、理由,来将烦恼断除,可是至少我们可以做得到二个,就是不要靠近那种环境,不要去非理作意。

  对我们现在而言,远离那种环境是最重要,因为在道次第里面有讲到:凡夫以断除产生烦恼的环境为主要的。那到这边为止,就是我们已经讲了有三种遮止起瞋恚的,这起瞋恚刚才有说,一个就他人来伤害我们自己,一个是他人来伤害我们的亲友,一个是他人来对我们不欢喜的怨敌来做赞叹利养,这些都会让我们生起无法堪忍的这种心,因而会生起瞋恚,那如何来遮止,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下面我们就开始讲:「寅三于障所乐欲者遮止瞋恚」

  中文126页,我们开始念一下:我们先分类三个嘛!对自己上面,人家骂,这个时候就会生气,对我们的亲戚朋友上面,对我们的老师亲戚上面,人家骂、伤害的时候就一段,然后对敌人上面好的话又心不喜欢,不高兴,那这个怎么对治,我们先把它分开一下。

  126页最下面一个科判,那边分为

  「卯一 遮于己作恶者起瞋,卯二 遮瞋于己亲友作恶者起瞋,卯三 遮于己怨敌作利益者起瞋」

  126页寅二所分下来的卯一卯二卯三这三个科判,卯一的科判它的偈颂就是从142页这里,然后第二个从143到146页,卯三这个科判从 146页到149页。

  我们在126页最后一个偈颂:

  「众苦逼恼轻蔑行,逆耳恶名粗恶语,不欲施我及所亲,岂能禁敌不出此」

  这一句可以说,下面我们不是有分卯一卯二卯三吗?这一句就阐释出这三个科判的总义。我们现在从126页最后这一个偈颂开始念:

  众苦逼恼轻蔑行,逆耳恶名粗恶语,不欲施我及所亲,岂能禁敌不出此,

  安乐之因偶一生,苦因极多数无量,无苦出离心不生,故心当生坚定解,

  为遮苦行好角斗,烧身断肢诸苦受,为无义事尚能忍,为求解脱复何恨,

  难事久习转为易,世间何事不如此,故于小事当练修,令于大事能堪忍,

  不见蛇虫蚊蚋苦,或为饥渴等苦逼,或生疥癞身搔痒,诸无义苦久亦安,

  若遇寒热风雨侵,疾病拘囚及捶打,不应嗟吁以为苦,若以为苦害转增,

  或人见自身出血,临敌无却倍勇毅,或人见他身出血,惊惶颠倒身仆地,

  彼由心性或坚毅,或复怯弱而差别,是故虽负致命伤,应不以其苦为害,

  诸有智者受苦时,不令心体受昏扰,与诸烦恼作战斗,临阵之时伤害多,

  虽有极苦断命伤,瞋等怨敌终降伏,是为勇士称胜者,否则惟歼自死敌,

  次应于苦观功德,由厌患故除骄慢,于轮回者起悲心,于罪羞惭乐善法,

  于诸大苦出生处,胆等病原不瞋恨,何故瞋于诸有情,独亦缘逼不自主,

  譬如吾人遭病苦,虽非所欲病自起,如是彼虽非所欲,亦由逼迫生烦恼,

  虽未思惟彼应瞋,世人率尔生瞋恚,虽未思惟彼应生,如是瞋心自生起,

  所有一切诸罪失,恶行种类多无量,悉从罪缘力所生,非能主宰得自在,

  彼诸缘等亦未尝,思惟此苦当生起,彼所生者亦无心,思惟我今当生起,

  所谓神我何所许,安立我名是何物,彼亦非由作是想,谓我当生始出生,

  若不生者彼非有,彼时许生是何物,于境恒时驰散故,彼当不能得涅槃,

  彼我若许是常法,见无作用如虚空,纵遇一切诸外缘,终无转变何所作,

  正作之时亦如前,能作于彼何所作,谓此是彼能作者,此中何法相联属,

  如是悉由他自在,非由己力能主宰,于诸一切如幻法,如是知已无瞋恚,

  若尔以谁遮逻谁,今为遮止亦非理,依此能断诸苦流,是所许故理无违,

  是故不论怨与亲,若见行于非理事,谓由如是因缘生,如是思惟获安乐,

  若自所求悉成就,痛苦是何人所欲,于诸有情任何时,悉应不生诸苦事,

  有情有时偶不慎,辄以尖扦自戳伤,或为欲求财色等,思慕傍徨而绝食,

  若人被诅或投岩,或服毒物诸不宜,以如是等非福行,而于自身作损害,

  若为烦恼自在时,不恤杀自所爱身,若时彼等于他身,何能顾恤不损恼,

  如是烦恼生起时,能杀自身无顾恤,于彼从未生大悲,但生烦恼何其愚,

  若于他人作损恼,凡愚自性本如是,于彼生瞋不应理,如瞋于火燃烧性,

  若彼有情性决定,偶然生起此过失,于彼亦不应生瞋,如瞋虚空聚烟云,

  于杖等事起瞋恚,若瞋于彼投杖者,彼亦由于瞋恚逼,二者之中应责瞋,

  由我昔于诸有情,曾作如是损害事,故应有情受害者,于我如是作损恼,

  由他兵杖及我身,二者共为生苦因,若由他杖我身出,二者之中何所瞋,

  人身苦聚如疮疱,偶一触之痛难忍,贪爱愚盲自取之,于彼损恼当咎谁,

  愚夫于苦非所欲,而于苦因常贪慕,咎由自取受其害,何能瞋恚责他人,

  譬如地狱诸逻卒,亦如刀山剑叶林,皆由自业之所生,当于何人生瞋恚,

  由我先业所招感,逼诸有情为我害,彼若因此堕地狱,得非由我令颠坠,

  由依彼等修忍辱,令我众罪得袪除,由我彼等堕地狱,长劫沉轮受诸苦,

  是我于彼作损害,彼等咸皆饶益我,云何作是颠倒行,于彼悖忤生瞋恚,

  若我意乐有功德,何能堕于地狱中,若我于己善防护,于彼有何福可生,

  若以损害为酬答,即于彼不能防护,我之善行即失坏,且亦坏我忍辱行,

  心非色质无形体,谁由何处能损坏,若于色身起贪着,此身始为众苦侵,

  或说轻蔑粗恶言,或作讥诽不悦耳,于汝身肢无损害,汝心何用瞋于彼,

  他人对我心不喜,或于今身或他世,若彼不能吞食我,我心何用不乐为,

  若由障我之所求,故我于彼心不悦,所求必舍终归尽,瞋心诸罪恒坚住,

  我宁今日舍寿命,不愿长生邪命活,如我纵能长寿住,死时痛苦亦犹是,

  梦中爱乐经百年,梦觉之时何所有,余人梦受须臾乐,梦觉之时亦犹是,

  于斯二人久暂乐,觉时同一难再得,人寿长短虽不同,死时均等亦如是,

  纵能获得诸所求,复于长时受安乐,终如被劫寸缕无,命终独往唯空手,

  若谓求利为支身,消除罪业作福德,若为求利生瞋恚,宁不折福生罪愆,

  我为此事而活命,即令其事成失坏,唯作恶事邪命生,如此生存亦何益,

  若谓为坏有情信,对彼恶言生瞋恼,若于他人播恶名,尔时汝何不生瞋,

  若对他人心不信,于不信者能安忍,依烦恼生出恶言,汝心何故不能忍。

  为什么那么多呢?为什么这边这么多词句呢?因为当别人来伤害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所发起来的瞋恚会最大,对我们的亲友作伤害的时候,发起来的瞋恚还小一点点,对怨敌礼敬恭养所发出来的瞋恚更小一点点,那因为别人来伤害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所发起来的瞋恚会最大的关系,所以要这么多的词句才能将它遮止掉。

  那接着我们念「卯二 遮瞋于己亲友作恶者」,就从143到146这边。

  若于塔像及正法,或作诽谤或毁损,我仍不应生瞋恼,佛等无人能损故,

  若于师友及亲知,作侵损者亦如是,依前述理而观察,见从缘生息瞋恚,

  于有情作损害者,有心无心有二类,何唯简择瞋有心,故于损恼当安忍,

  一人愚昧作损恼,一人愚昧生瞋恚,若无过失何待言,若有过失当咎谁,

  所有能作损害业,昔时何故而造成,一切唯依业力转,我于此事何必瞋,

  如是知已任何时,悉皆相对起慈心,我当如是自奋勉,于诸福业勤造修,

  譬如房舍着火燃,旋见延烧及邻宅,蔓草柴薪易燃物,应速曳出速抛弃,

  如是于谁心贪着,即为瞋火所延烧,为慎焚烧福德林,须臾即弃勿暂留,

  当死囚徒若可逃,仅断肢体岂不善,若由人中受轻苦,免地狱苦何不为,

  今于如是轻微苦,我尚瞋厌难安忍,瞋恚为入地狱因,于彼云何不遮止,

  为求诸欲百千劫,曾经地狱焚烧苦,而于自利及他利,徒受诸苦无所成,

  些微损恼不足言,能令大义皆成办,为除有情烦恼故,唯应欣然忍诸苦。

  那接着念「卯三 遮瞋于己怨敌作利者」:

  赞扬怨敌具功德,彼若欢喜得安乐,我心何不随赞扬,亦能令我心欢喜,

  如是我心随喜乐,能生安乐亦无罪,诸有德者所赞许,亦是摄他殊胜法,

  若谓他获如是乐,汝不欲彼安乐者,佣工雇值不酬故,见与不见利俱失,

  他人赞我功德时,若许为他安乐事,何故赞他功德时,不许我心得安乐,

  欲求一切有情乐,菩提妙心既生起,有情若自得安乐,何故由斯生瞋恚,

  发愿欲令诸有情,成佛堪受三界供,仅见微劣利养时,何故于彼与热恼,

  自应赡者自赡养,自行施予大勤劬,若从亲友能自活,何反瞋怒不欣喜,

  此犹不许众生得,是谁许彼得菩提,若瞋他人圆满事,云何能有菩提心,

  若从他家有所获,其物或在施主家,一切悉非汝所有,施与不施汝何涉,

  或由福德或信心,何故弃舍自功德,获得功德不执持,请问何不自瞋恨,

  汝于自先所作罪,不惟怙过无忧悔,转于他作福德事,妄冀齐驱作争竞。

  我们这样念的时候是不是有想起仁波切以前做的解释,还是都忘了,我们刚刚念过的科判中,贾曹杰在写这些科判的时候真得是太厉害了,我们刚才念的这个「众苦逼恼轻蔑行,逆耳恶名粗恶语,不欲施我及所亲,岂能禁敌不出此」,这一偈颂是下面这三个科判的总释,总的一种开示,那如果对这里面的内容没有很深刻的理解的话,那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分出这样子的科判,把它分出说第一个是在遮于自己作恶的人起瞋恚,第二是遮于自己亲友作恶者起瞋恚,第三是遮于自己怨敌作利益者起瞋恚,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出来,甚至连这里面在讲什么,你也自己会糊里糊涂,不知道里面在讲什么,像贾曹杰这样子真得是在很厉害。

  讲到这瞋恚,会起瞋恚有刚刚这三个因嘛!一个是别人来伤害我们自己,一个是别人去伤害到我们的亲友、师长,另一个是别人去善待我们的敌人的时候,是这三个因会让我们起瞋恚,那当讲到起瞋恚是生起烦恼,那我们可以说这三个当中所生起来的根本,生起烦恼的根本所在处是自己,那就像《入中论》里面有先讲到:首先起我想,之后执我所。就会这样子,那也就是你先生起我想,之后就会去对于自己贪爱、亲爱、亲近的这些亲友,就会认为他们是「我的亲友」,进而对「我的亲友」起贪着,然后对我不喜欢的,我的敌人,这些敌人是我要远远把它抛弃的,我的亲人是要亲近的,所以这根本,我们都说「我的」,「我的什么什么」,所以那根本就追朔到「我」,所以追朔到自己、我执,烦恼当中的这个我执。

  仁波切:一般而言,在遇到对境的当下,那与生俱来的执着心就自然而然的现起,紧接着就会在三种对境上,分别出三种很明显不同的感受,首先会生起「我」很重要的一种执着,因此执着之故,凡是对「我」有利益的就生起贪心,而对「我」有伤害的则生起瞋心,其次是对「我的亲戚朋友」有帮助的会引发贪心,而对他们有伤害的则会引发瞋心,再其次是对「我的敌人」有伤害的会产生贪心,而对他赞美利养的则产生瞋心。以上三种的瞋恚之心,主要是以针对自己上面的瞋心是最强的,如果对于「我」的瞋恚心能够降下的话,那后面二种瞋恚心—对于「我的亲戚」有伤害而引发的瞋恚心及对于「我的敌人」赞美利养所产生的瞋恚心,也都能够跟着降下来。然而寂天菩萨所讲的这些内涵,不但可以用来帮助我们降下第一种的瞋恚心,也可以帮我们降下后面的二种瞋恚心。

  「寅三 于障所乐欲者遮止瞋恚」,这里面讲的你会看到四个角色,一个是我们自己,我们修忍辱的自己,一个是我们不喜欢的怨敌,另外一个,来伤害怨敌的那个人,造作伤害怨敌的那个人,那另外一个,阻止造作伤害的这个人,阻止那一个来伤害怨敌的那个人,所以有四个角色。对我们而言,怨敌是我们不喜欢的,所以他被伤害是我们最喜欢的,我们喜欢他被伤害嘛!那有一个人来阻止伤害怨敌的那个人的话,那我们就会对他起瞋恚。

  那这边首先我们讲到于怨敌不乐于己无益,也就是说我们刚才所讲的有四个角色嘛!比如说甲乙丙丁来区分的话,先讲到说我们心中所喜爱的、所欢喜的就是怨敌被伤害,一个人来阻碍那一个伤害怨敌的人的话,那我们心中会不高兴,那在这边就是要去思惟,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的理由去对怨敌被伤害感到欢喜,我们要去做这样子的思惟,因为怨敌被伤害的话,对我们而言根本没有关联,他有没有被伤害,对我们自己而言根本没有关联,也就是说,这个怨敌没有人去送食物给他吃,他肚子饿了,他肚子饿,是不是我们肚子就会饱,他没有东西吃,是不是我们肚子会饱,我们肚子也不会饱啊!对不对,所以他肚子饿我们也不应该觉得高兴。那怨敌没有得到利养,被人家阻止而没有得到利养的话,我们也没有理由可以高兴啊!

  如果我们欢喜这怨敌被伤害的话,心中的这个希望他被伤害的话,这个希望是不是真能够伤害到他呢?不能伤害到他啊!所以这边,刚才解释:「若令怨敌心不乐,于汝心中有何安」他现在讲的:「仅由汝心希愿力,亦不成彼损害因」

  如果真的像我们心中的愿望,这个怨敌真的被伤害了,愿望成真了,既使是这样子的话,你也不可以高兴,因为你既使再怎么高兴的话,怨敌所受的苦也不会增加,这边就说:「虽令由汝心希求,能使他苦汝何乐」

  像刚才说的,照我们的希望,愿望成真,怨敌他被伤害了,那你心中再怎么欢喜的话,他所受的苦也不会增加,可是你因为你心中一直有那个希望,一直希望他被伤害,那他被伤害了,你心中又很欢喜,那这个果报是谁要去受?自己要去受,等于吃亏的人是自己。所以这一句说:「若为满足快意故,为害之烈孰过此」就是伤害的就是自己,吃亏最大的人就是自己,不是对方。

  如果我们心生欢喜的话,那这个恶业就是我们吃亏嘛!那我们心中生起的恶业,就是对怨敌不欢喜、瞋恚的恶业呢!就好像是「烦恼渔夫投钓钩,锋锐难堪大痛苦,执我投于心狱镬,定为鬼卒相烹煮」就好像你自己生起瞋恚了,好像把自己挂在鱼钩上,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就是把那个小虫钩在鱼钩上,然后把它抛到水中去钓鱼嘛!那现在变成自己心生烦恼了,把自己挂在鱼钩上,然后把自己抛到地狱里面的大铜锅里面被煮。

  你真正去伤害到对方的力量,对方受到伤害的程度是非常微小的,可是自我伤害却是无尽的,这边说烦恼渔夫就是指我们生起来的瞋恚,那投钓钩就是由瞋恚发起而造的恶业,那自己发起瞋恚,然后把自己投到地狱里面去了。

  这边就将瞋恚比喻为渔夫,那我们所造的业就像鱼钩,只要被恶业的钩钩到的话,是永远无法被挣脱的,你一定会被投到地狱里面去,而且会在地狱里面经劫累劫在那里受苦,所以算算,吃亏最大的人是自己,那怨敌受到伤害只有一点点而已,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仁波切:一点点都没有。

  「卯二 障己于己党类作饶益不应不忍」那这边也就是讲到说,我们心中都希望敌人所得到的都是最坏的,那自己都要最好的,如果别人来障碍我们得到最好的,我们就会对这个阻碍的人生起瞋恚,那这边将自己还有自己的亲友放在一起讲,就是如果对自己还有自己的亲友造作障碍的话,那就会起瞋恚,这里面就分为,就是来障碍自己得到赞叹、名闻者,不应该对他起瞋,那要去思惟这一些他人的赞叹或是名闻,事实上是无用的,因为得到这些赞叹名闻,你的福报也不会变大,反而会因为生起慢心而变小,所以如果你以为别人来赞叹就可以达到自己的自利的,那这种的想法是很傻的。这边说「赞扬美誉相阿谀,不能增福不延寿,不增色力不愈疾,亦不能令身安乐,若能辨别自义利,此中于我何有益」

  如果他人来赞扬跟自己有关系的师长、亲友,我们都会很高兴,可是如果有人来伤害批评的时候,我们就会起瞋恚,在这边就要遮止瞋恚,如果他人来赞扬的话,给予好的名声、名闻的话,我们也不应该心中感到高兴。那有的人会认为说,听到好的赞美的声音我心里会很高兴,这是我需要的啊!那这边就是要遮止掉你去贪爱这种赞美、这种名声、他人的赞扬。如果你真得需要你的心高兴的话,倒不如去依于歌舞、醇酒或女人,这边偈颂说「若但为求快意故,不如严饰耽美酒」你只要求快乐的话,不如打扮漂亮或者耽着在美女跟酒里面。

  有的人认为说,那如果去得到这些人家的赞美的话,那心会很高兴,其它的人要获得这些名誉的话,他可能要用一些钱或用生命去搏取,在这边就是说,我得到人家的赞美,我也不需要去花钱,或用生命去争取,那只要这样听到人家赞美我就感到很高兴就好了,有人会认为这样,认为得到人家的赞美,得到这些名誉是很有价值的,他认为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心里会很高兴。那这边就是要遮止去贪着这些名誉,就是说这些名誉也不是色法,有形体的,你得到这些名誉你的肚子也不会饱,你听到人家给你赞美的话你的病也不会好,这些赞美、名誉,就像空谷回音一样是虚名,你死的时候也带不走,那这一世你也不能靠这些名声来吃得饱,所以,去贪着那个有什么利益,没有什么利益啊!这边说「为求名誉失资财,乃至丧身亦不惜,语言文字有何用,死后虚名为谁悦」

  我们要去思惟这些名闻、赞美的词句,这些词句是语文文字,那如果你听到这些好的语文文字就可以感到满足的话,那倒不如拿个录音机,对着它录下来,录了很多赞美的声音,你就一天到晚听它,看看肚子会不会饱,再怎么听肚子也不会饱,因为那只是虚空当中我们耳朵听得到的声音而已,它是无心的,无形体的,也非色体,也非色法,等于是虚无的东西,那何以值得你的贪念呢?

  仁波切:这个搞不好就一直被人家骗了。

  我们说这一些好的名声是无心要可言的,无心要可取的,如果为了要得到好的名声而没有得到,因此心感到非常的忧苦忧恼的话,就像这边举的例子一样,就好像七、八岁的小孩玩家家酒的时候,不是喜欢去堆沙堡吗?如果这个房子倒了的话就会在那边哭,那大人看起来就会觉得他们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很好笑,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如果贪着那些名声的话,就有点类似那样子。这边说「聚沙为屋若摧倒,令诸童稚号啕哭,若失赞誉与名闻,我心恼丧亦同彼」

  这些名声是不值得我们去欢喜的,如果有一个什么东西可以真正让我们的心感到欢喜的话,那我们就应该要去喜欢它,或者说可以让他人的心感到欢喜的话,那或许我们还可以去喜欢这件事。可是比如说,他来喜欢我,我们就可以去喜欢他,因为他有心啊!可是这个声音没有心啊!发出来的声音让我们高兴,我们去喜欢那没有心的,这岂不是很傻吗?所以这边说「若乐其声声非心,于我无有赞扬意」

  我们说声音是无心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贪着这些名声,可是这边就有人讲到说,可是来讲出这种好听的声音的这个讲的人,他有喜欢我的心,所以他才来赞扬,因此我喜欢他,喜欢他所说出来的这个声音,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这边就回答说,他人心中有喜欢我的这一个欢喜的心,他心中的欢喜也不是你心中的欢喜,他心中的欢喜也转移不到你这里来,他心中的欢喜你也得不到,那是他的啊!在他的心上你也得不到,所以这边说「若称我能令他喜,计此以为欢喜因,或赞他人或赞我,令他欢喜我何益,彼心欢喜或安乐,非我行境不知故」

  这边因为它中文翻成「不知故」,所以我们就不知道了,就很难了解,可能是解释这边,仁波切的解释是说,如果是藏文「谢米多」就是连一点点我们都得不到意思,他心的欢喜或安乐并非我的所行境,所以不得故,一点点也得不到的意思。

  仁波切:「不知道故?」那就写错了,可能「下点波下撒谢」,「下点波下撒谢」就不对了,「下撒谢」才对,「下撒谢」是 一部份,这是他自己心上面的一个心所,这个快乐,是赞叹的那个人心上面的一个心所,所以这个心所,我们没办法从那里取过来一点点。

  仁波切:他人来赞扬我,是因为在他人的心上面有一个乐受的关系,如果依于这样子的缘故你要欢喜的话,那应该在所有他人的心上面一生起乐受的话,你就要欢喜才对,这当然包括你对于在敌人上面,人家所给予他的赞叹、利养,你也要欢喜,因为这也是他人心上面的乐受呀!因为那个乐受没有办法取过来的这一点是一样嘛!也就是当别人赞叹我的时候,我明知道他心上面的乐受没有办法取过来,但是还是很欢喜,如果连这样子你还是可以欢喜的话,那理论上你应该对每一个众生心中生起一个乐受的时候,你也都要欢喜才对,但是我们那些理论却都进不去,因为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弟子形象有三个嘛!第一个是什么?「质直」,所以我们没有质直心,所以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听得进去。

  刚才讲的就是偈颂这边「若由彼乐故我乐,应于世人皆如是,云何余人心喜乐,便能令我心不安」如果他人的心喜乐,那我也应该乐才对呀!

  如果以为这些赞扬、这些名声是有心要的,因而生起欢喜的话,那这样子的行为就像渔夫、像傻瓜、像小孩一样,这边说「若唯思彼赞扬我,便令我心生欢喜,如是此亦不应理,唯是愚夫行径尔」

  这些名声、赞扬,事实上只会增加我执、增加我慢、增加烦恼而已,可以说无丝毫的利益可言,甚至还可以减少我们的福报,没有丝毫的利益可言。

  如果有人来障碍我们得到赞扬名声的话,我们应该要去利益他,应该要去饶益他,不应该去伤害他。别人的赞扬事实上是来伤害我的,那别人来障碍我们得到这些赞扬名声的话,事实上他是在利益我们。

  仁波切:这些都是修行的一个角度看的而已哦!你们不可以就「哦!这个赞叹是在伤害我」不可以这样子想,这些是我们要对治瞋恨心,或者是对治自己的烦恼,我不可以生起烦恼,那这些赞叹让我生起烦恼的时候,我就不要接受这些生起烦恼的东西,不要接受,这种的一个看法而已,不是赞叹是不好的意思。当然赞叹也是以前要有福德,要有资粮,以前世做的一些善根,这一世才会得到果报。

  这边就会讲到名闻、赞扬等不好的原因,因为当名闻赞扬来的时候,被人家赞扬,听到好的名声的时候,会使得一个人他本来心是很平静的,会使得这个人的心好像变成不平静了,心就往上变得好像很高昂,好像要飞走了,而且有一个坏处,这些赞扬、这些声音就会去破坏他厌离轮回的心,而且会使得他去嫉妒他人的功德。总之,名闻、赞扬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到他人,因为我们会认为说:他是怎么样,他是如何如何,那我又是如何如何,有时候我们会这样子,那好像在这个之间,好像就变成有一段距离了,因为这些赞扬、这些名声,而使得自他好们分离了,所以会伤害到自他。「赞扬令我心驰散,亦能坏失厌离心,于他有德生嫉妒,亦能坏诸圆满事」

  仁波切:我们听到人家赞叹的时候,我们的心马上就不平静,进而产生一种兴奋,甚至有一种飘飘然,好像有一点要飞上去的 感觉,而且马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都是很对的,我很棒的,于是自己那里有错误,自己都不觉得。其实我们自己在轮回里面有没有错误?当然有,但是自己却完全看不到自己那里有错,就因为看不到错误,所以不可能会有出离心,为什么呢?因为出离心乃是我自己轮回里面,一定要是针对我现在的情形是不对的,而决定要怎么改变的这种心,并且能够很快地离开我现在的这个情形,这种是出离心。当有人赞叹的时候会觉得我自己做的都是棒的,所以不觉得我在那里有错误。比如说,自己就看不到自己的贪心,自己的瞋恨心,自己对别人上面,我们身语意造作出来的错误,都看不到,若看不到的话,当然不会生起我要断除那些,我要改变这些,完全不会有这种心,那我们就不会恐惧我的行为、我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这种的恐惧的心也就当然不会生起,所以这里讲的「厌离」是不会生起的,如果没有「厌离」的话,是不可能会有想要改变的心,没有想要改变的话,不可能会修行,我们修行,修的意思是改变嘛!所以他就不想改变,因为他觉得都是对的,所以当人家赞叹我的声音一听到,就会有那种问题。还有,赞叹的时候,自己觉得,哦!我是一个有名声而且是到一个程度以上的人,这时我们会看,他是比我高还是比我低啊!当我觉得他是比我高一点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点不舒服。如果人家没有赞叹,那我们倒没有什么,问题是只要人家一赞叹的时候,就会生起我跟他比一比的心,之后慢慢会有嫉妒心、比较的心。就在这种比较的心当下,不但为导致自己去伤害他人,而且是很敢害他人,为什么呢?因为自己跟别人常常这样子比较嘛!比较的时候,心里的我爱执很强,或者很自私的人,对他人就可以舍弃掉,可以伤害到这种心。连一个人跟别人中间,或者是跟团体中间,或者是一个家里,大大小小的团体,也是有这种一样的,所以后面就是什么样子呢,后面就会能够可以互相伤害的这种事情就会愈来愈多,所以那些赞叹对自己也不会改善,对自己来说完全不会进步,那完全不会进步当下,就慢慢能够可以想,我跟他比较的心,是会导致自己去伤害别人,所以是这些赞叹没有什么好处的意思。赞叹的时候,真正的赞叹的时候,不是赞叹到我,而是增长了我执,赞叹到我执。

  问:请问仁波切,在早上略论的时候有提到说,阿修罗、非天不能登上见道位,那是不是他有资粮道跟加行道?

  答:有的,有资粮道跟加行道。

  问:如果要得到见道的话,一定要在人道吗?还是说其它道、欲界都可以?那如果欲界都可以,那为什么阿修罗道不行?

  答:欲界都可以的意思是,欲界里面只有人跟天这二个才可以。

  问:正中士跟共中士的皈依跟律仪有什么不一样?除了发心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我们不会说修行的当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只是目标放的时候不一样,这样子而已。

  问:在讲三苦的时候,有讲思惟的次第是苦苦、坏苦跟行苦,那在断的时候也是一样吗?还是有另外的次第?

  答:断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比如说一个阿罗汉,在色界、无色界成就阿罗汉的果位的话,就先断除苦苦了,在欲界成就阿罗汉的话,三个就同时断除。

  问:请问仁波切,仁波切刚刚又提到《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的弟子要具足三德「质直、具慧、求法义」那那个质直一般我们在解释的时候好像会说是不落党类嘛!那可是仁波切在礼拜二的时候,广论精要研讨的时候,有解释到无分别心、心不散乱,刚刚仁波切在讲《入行论》的时候又引到这里的时候,那我们就发现,仁波切你的质直的定义跟我们一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我们认为只是说「不落党类」,那个党就是什么国民党啊、民进党的,就是你不要去区别说这是我的中心、你的中心,那个党是这个意思,那我觉得仁波切的定义好像比较广一点,就是心不散乱,然后无分别心,是这样子的定义吗?

  答:对,这个很广,质直、正直是很广,因为它就看在什么地方,我们正直是当国民党啊当什么,这时候,它就放另外一个位置,正直的位置我们放的时候就另外一个,那我在什么什么团体、什么什么中心,就放另外一个,所以质直是很广。心不散乱、无分别心,这些都在质直里面,质直可以说很广,看它是什么位置,比如说这个纸上面正直,那就它要这里嘛!那这里,它就要放在这里,所以看的位置,我们放的位置不一样,正直它就会不一样。所以正直平常我们讲的时候,经论里面有的时候就不分教派啊,也会这样子,那有的时候心不散乱也会这样子解释。心不散乱,心散乱的意思,有一点被烦恼带走了,那心就另外一个想法,心自己的一个想法,那我们心被烦恼带走的话,烦恼控制的话,那心就一个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一个喜欢,我喜欢,我不喜欢,也是心就乱了,也是没有正直的能力,所以心散乱的时候我们也会说没有正直,所以正直也不是要别的另外。比如说我跟释迦牟尼佛,我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那我就一直释迦牟尼佛讲什么我要相信,这个就没有正直了,这样子想的话就没有正直了,没有质直了。那我不管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或不是弟子,这跟我没有关系,我要观察是要观察,那我要看真的一个位置,就看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什么样,比如说龙树菩萨,他正直的力量很强,正直是对的,所以他能够可以分的,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是对的,这个是不对的,那我们一般人没有这种正直啊!只要释迦牟尼佛,都是对的,也会这种…。对对对,释迦牟尼佛了义跟不了义,就这个角度讲,但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那个是,内涵里面,不是究竟的,藏文的那个直接翻的话,我们是讲错、没有错,就这样想,这是藏文的一个句型,所以这里用这样的句就不对的。所以了义、不了义,那了义、不了义可以判断的,要有正直啊!没有正直的话,我们会觉得释迦牟尼佛讲的都是了义,会有这种想法,那有正直、质直,才可以判断的,也才有具慧的机会。有正直也不一定是有智慧啊!所以有正直的话,才能够可能会生起智慧,所以刚刚讲的是可能会生起具慧的机会,这是正直嘛!正住。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本身,他来这个世间,他刚开始学,一定是婆罗门教的东西嘛!所以他有正住,就能够可以判断,没有正住,不可能判断,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比他老师还要厉害。狮子贤菩萨他比一些他的老师还更厉害的,为什么?他有正住的力量,正住,还有具慧,所以才会比他们的上师还更厉害。那你们也是一样,你们要比我还更厉害的话,你们要有正住跟具慧,这一半是开玩笑的一半是真的。没有正住的话,就如同眼睛戴了另外一个颜色的眼镜了,他看了就不正确,所以一定先要有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戴的,干干净净的一个正住的力量。这个是一步一步增长的,好像这个上面有正住,那个上面没有正住,有很多主题嘛,我们教佛法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的主题,有一些主题上面,正住具慧什么都生起了,一些主题上面,还没有生起正住,那些都不是,哦!我什么都先要正住,不可能的那些都一起生起的。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