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三讲(第6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三讲(第6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11/06

  上一次主要讲到寅三于障所乐欲者遮止瞋恚分二--「卯一、障于怨敌作损恼不应不忍」「卯二、障己于己党作饶益不应不忍」,这当中又讲到「辰一、怨敌不乐于己无益 辰二、对怨敌起害心于彼无损 辰三、适成自害」。上一次讲到中文是到一百五十三页「亦能坏诸圆满事」,仁波切说我们念一下偈颂,我们从一百四十九页最下面这个偈颂念到一百五十三页倒数 第二个偈颂这里。

  汝于自先所作罪 不惟怙过无忧悔

  转于他作福德事 妄冀齐驱作争竞

  若令怨敌心不乐 于汝心中有何安

  仅由汝心希愿力 亦不成彼损害因

  虽令由汝心希求 能使他苦汝何乐

  若为满足快意故 为害之烈孰过此

  烦恼渔夫投钓钩 锋锐难堪大痛苦

  执我投于心狱镬 定为鬼卒相烹煮

  赞扬美誉相阿谀 不能增福不延寿

  不增色力不愈疾 亦不能令身安乐

  若能辨别自义利 此中于我何有益

  若但为求快意故 不如严饰耽美酒

  为求名誉失资财 乃至丧身亦不惜

  语言文字有何用 死后虚名为谁悦

  聚沙为屋若摧倒 令诸童稚号啕哭

  若失赞誉与名闻 我心恼丧亦同彼

  若乐其声声非心 于我无有赞扬意

  若称我能令他喜 计此以为欢喜因

  或赞他人或赞我 令他欢喜我何益

  彼心欢喜或安乐 非我行境不得故

  若由彼乐故我乐 应于世人皆如是

  云何余人心喜乐 便能令我心不安

  若唯思彼赞扬我 便令我心生欢喜

  如是此亦不应理 唯是愚夫行径尔

  赞扬令我心驰散 亦能坏失厌离心

  于他有德生嫉妒 亦能坏诸圆满事

  这边讲到赞扬、美誉虽然可以动摇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与修行的这些善行驰散掉、涣散掉,同时这些赞扬、美誉也可以坏我们的出离心,使我们的厌离心失坏,等于是使我们的善因失坏掉;对于他人又因美誉与赞扬的关系,你对于有德行的这些「他人」会生起嫉妒心,生起嫉妒心就是会去伤害他人,这样也等于是失坏掉自己的圆满事,所以赞扬和美誉可以说是损害自己与损害他人的一个因。

  (仁波切说)厌离心是善因,就像皈依一样,皈依有二个因,其一为畏惧的心.此畏惧的心愈大,则对三宝所生起的信心就愈大,由此所生起的皈依才是真正的皈依。厌离心像在自己身语意三门上面的看法,对自己上面认为很不对,这种心越强越会往上走,看到自己上面的过失、想厌离这个过失,这个越强才越会往上走、增长,这种心就是厌离心,厌离自己的过失这种心是最重要的,没有这样心的话,那就完全不会往上走,对于三宝祈求的心也不会那么强,就自己觉得我是对的,我是了不起,今天早上讲的憍慢心、我慢心就是这样子。这个很重要的。刚刚这里讲人家赞美,对本身的善行会伤害到,而且对善行的因也会伤害到。

  如果自己以为自己很好的话,当听到赞美的时候,尤其是听到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心里面就会觉得:「我比他好啊,怎么赞美他?要看看怎么赞美我!」这样子;然后,因为自己会认为自己比他好,所以如果别人赞美他比较好,你就会有嫉妒心生起来。

  (仁波切说)如果完全没有赞美的话,心里就会觉得「我是很低」,不会什么希求,不会什么追求;当人家开始赞美一点点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到自己,对于自己要有一个好名声的希求心就会越来越强,那就开始会有嫉妒心了。

  所以,赞扬、美誉可说是我们的善行、善因的破坏者,现在有人来阻碍人家来赞扬我们,阻碍我们应该所获的赞扬,事实上他是为我们关闭恶趣门的关闭者,而且他阻止了我们去造不善业,因为人家来赞扬,我们就会生嫉妒、造恶业等等,而现在他来破坏我们的赞扬,等于是阻止我们去造恶业,阻止我们堕入恶趣,他来为我们关掉恶趣的门,所以这边说,「是故若人恒趣求 破坏我之名闻等 岂非恒时防护我 免令堕于恶趣中」。

  破坏我们的名誉者他不止为我们关闭了恶趣门,他也是协助我们脱离三有的协助者,之所以会系缚在轮回当中,最主要是欢喜轮回中的一切圆满事, 轮回当中的名闻利养,贪着于名声、财富(等)轮回当中的这些事物,在贪着当中最糟糕的是贪着于这些名闻、赞扬的声音,贪着于他人来赞扬的话,你越贪着你会越被紧紧系缚在三有轮回当中,就会变成怎样?没有听到别人赞扬声音的话,他就会不舒服。现在有一个人来协助我们,让我们能脱离三有、为我们解缚的话,协助我们脱离三有,这个协助者又怎么可以对他起瞋呢?所以这边就讲到「为求解脱利益故 我不应为名利缚」--我是追求解脱者,所以我不应该被这些名闻利养所系缚。「若人为我解缠结」--若有人为我解掉这个缠结的话,「云何对彼生瞋恚」。

  这边说破坏我名誉的人就好像佛一样来做加持,为什么呢?因为他助我来脱离轮回啊,轮回的因就是贪着于轮回的圆满也就是这些名誉利养,这个人来破坏我的名誉岂不是协助我脱离轮回?而且,我们都不愿遭受任何的苦,不要遭受苦就要断除苦因,现在有个人来协助我们断除这个苦因,为我们关闭痛苦的门,那我们岂不是应该高兴?就像是我现在已经要进到这一道苦门了,恶趣的苦门,现在他把我们拉回来,从门口拉回来,我们岂应该对他起瞋?不应该啊!我们应该视他如同佛、如同善知识一般,所以这边说「我将陷入苦趣中 犹如诸佛作加持 闭恶趣门不听入 云何于彼生瞋恚」。

  (仁波切说)这个「苦门」的意思是「苦的因」,苦的因现在这里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名誉上贪着的心。

  这里是说,我们要这样思惟:这一个来破坏名誉、名声者是协助我们脱离三有,协助我们脱离三有的因,要这样子思惟。意思是,当听到别人赞扬不应当心生贪着赞扬的心,听到别人指责批评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用这样子来思维的话,我们就不会生起瞋恚的心,因为他来破坏我们的名誉就等于是在保护我,免于我们堕于恶趣当中,所以前三偈颂说:「赞扬令我心驰散 亦能坏失厌离心 于他有德生嫉妒 亦能坏诸圆满事」

  下面是「于福德为障者不应瞋」,也就是不论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友人、或有相关的人,如果在修行的时候,在积造福德的时候,如果有人来造作障碍,我们岂应该对他起瞋呢?是不是应该要对他起瞋呢?是不该的。

  (仁波切说)一般而言,越想修行的人就会越有一个问题,常常在会看到别人做恶业,或者是障碍我们修行上面的时候,特别会起瞋恨心。对不想修行的人来说就比较无所谓的,他就不觉得是「障碍到」,我们知道这是障碍到我的修行上面,就生气啊,比较不想修行的人就不会注意到这障碍到什么什么的,所以他们也就不会有什么瞋恨心生起,对我们来说这很重要,我们是自己想修行,别人障碍到我们修行的时候,特别就会瞋恨心生起。所以那个时候怎么办?那时候我们就怎么样对治瞋恨心呢?

  下面「谓彼能障碍福德 于彼生瞋亦非理 难行无如行忍辱今我何不修安忍」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作善行的时候,有人来造作障碍,譬如说我们在做布施或持戒的时候,像放生也是一种布施,我们在做放生这种布施善行的时候,有人来造作障碍,或是我们守戒的时候有人来造作障碍,那怎么办呢?一般的人都会起瞋,因为有人作障碍,可是在这边就不可以,应该去行忍辱行,忍辱行是非常难行的艰难行,如果在这个当下能够忍得下来的话,等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修心、最难行的艰难行,就不要管布施做得好不好、守戒守得好不好,至少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修了一个最好的忍辱行;就是因为这个忍辱行最难修,所以这边才说「难行无如行忍辱 今我何不修安忍」。

  (仁波切说)这个意思是,忍辱行是比布施还前面要做的修行,比布施和守戒还更殊胜的难行就是我有修忍辱行,这个是自己马上就「喔,我这里要修」前面布施、持戒有没有修倒在其次,先要面对这个忍辱行是更为重要的。

  如果不在那个时刻把它忍辱下来的话,反而起瞋恚,反瞋回去的话,在这个时候,你应该自我反问一下:「我这样做到底是集聚福德资粮呢,还是在障碍自己的福德资粮?」因为你在人家来障碍你作布施、持戒的时候,你所做的目的又是什么?所做的目的是集聚资粮嘛,他人来障碍的时候你起瞋、反瞋回去的话,那会使你的所作所为是集聚资粮呢还是障碍自己的福德资粮?所以这里要自我问:「若唯由我之过失 于此怨敌不安忍 福德之因恒现前 但由我自为障碍」。

  当我们去作布施、持戒的时候,好像是我们自己去找积聚福德的因,现在他人来障碍我们等于是他带来积聚福德的因,我们不需要去找,就是这样子,所以这边说:「若无怨害忍不生 若有怨害成忍福 怨碍即是福德因 云何说彼为障碍」,他人的障碍是我们修忍辱的因,如果没有他人障碍的话,我们是没地方可以修忍辱,所以这边才说:「云何说彼为障碍」。

  所以说,他人的障碍并不是来伤害我们的,为什么?因为他是带来我们修忍辱的机会,这里就比喻说:「时至而来求乞者 不可说为施障碍 亦如和尚阿阇梨 不可说为出家碍」,当我们修布施的时候,有人来乞讨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的乞讨是我修布施的障碍吗?不是啊,他是来协助我们修布施啊;同样的,当你受出家戒的时候,给予你出家戒的和尚、阿阇梨你可以说他是给出家人的障碍吗?不是啊。

  如果这个乞讨的乞丐去到一个没有心在修布施的人(没有心要布施的人)的地方跟他乞讨,或许他(布施者)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来作障碍(他来乞讨是一种障碍);可是这个乞讨的人如果去到一个修布施的人的面前跟他乞讨的话,这个布施的人会认为他是来障碍的吗?不会,他是给他一个机会啊,他是给他一个修布施的机会而已啊;同样的,出家也是一样,戒也是一样,一个完全不想遵守任何规矩的人,如果叫他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做,给他一堆规定,他会说你是来障碍他,可是如果一个一心想要遵守一些规定、守戒的人,他跑到传戒的大恩德大阿阇梨那边说:「请你传给我什么规定、什么什么戒」的话,那么传给他戒的人可以说是他的障碍吗?不是啊。同样修忍辱也是一样。

  仁波切说:所以,对于不是要修布施的人来说,一直遇到乞丐的时候,心里会想:这个地方的人怎么会这么奇怪?很烦吔!一样的,对于一个不想守规矩的人,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对他说:「这里不可以喔!」「那里不可以喔!」他心里一定会觉得「干嘛!你是在找麻烦吗?」而不会觉得你是对他好意,当然他不觉得这是在帮助他,进而要他对你感恩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对于那些想要修布施、想要出家的人来说,他们本身想守戒,本身想做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喔!很感恩,那个老师给我一个规矩了,很感恩!」所以,同样的,对于想要修忍辱的修行者来说,当遇到那些障碍的时候,一定要欢喜地修忍辱,因为对他来说,这是在修行上的一个帮助,不管对方是修行者或不是修行者,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说:「我是修行者!」一定要这样子想。

  我们说来造作障碍的障碍者是我们修忍辱的因,行乞的乞者是我们修布施的因,这两者比较之下,行乞者多于造作伤害者,所谓的行乞者不一定说要来跟你乞讨钱啊什么的,不是仅止于这样,而是他有些拜托你、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要拜托你帮他做什么什么事,这一类也都属于「行乞者」的范围里面,这里有两个一个是造作障碍者、一个是行乞者,这两者比较起来,还是造作伤害者会比较少一点,它比较稀少一点。所以当我们值遇到这种让我们修忍辱的因的时侯,就是遇到这些障碍者的时候,我们应该视为稀有、珍贵,好好把握机会来修忍辱。

  可以说:「较诸世间来乞者 作损恼者犹难得 以我若不损恼他必无人来恼我故」。那些行乞者,就是来拜托我们去做什么什么,就是一些有心寄托在我们身上的这些人会比较多一点,不需要等待我们去对他做什么事之后,他才会来拜托我们为他做什么事,不需要这样子;可是,这些来对我们造作伤害者,一定要有些因缘具足,什么因缘具足?就是我们曾经造作伤害他了,他才会返回来伤害,要这样因缘具足的是比较少的。

  如果我们对对方造作很多伤害,他对我们的伤害也不少。

  (仁波切说)刚刚这里是讲障碍的人与乞求的人,这两者来说,乞求的人比较多,障碍的人比较少,但是障碍的人是靠刚刚这里讲的我们先要害别人,别人就会准备害我们,那我们害别人多的话,后面也会相当多。这里讲的是指修菩萨行的人,因为他们真的修行的时候很少害到别人,所以就很少别人(伤)害到他,因此对他们来说这是很珍贵的机会,但对我们来说这个机会是太多了,哈哈!

  如果是修菩萨行的行者当遇到修忍辱的机会的时候,他一定会执为非常稀有、非常珍贵、非常欢喜去修忍辱行,就好像说我们一般人终身努力工作,努力从商积聚财物,有一天在他们家里面,突然就从地下涌出一堆大钻石,他岂不是非常的高兴吗?这边就是说:「如人无心未搜求 忽得家中大宝藏」就是指那个意思,这边所说的「大宝藏」,如果就菩萨行的行者而言就是修持忍辱的机会像大宝藏一样「得菩提道胜伴侣 倍应于彼生欢喜」。

  遭到他人伤害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反报其恩去利益他,应该报答他的恩去利益他,那么怎么利益他?就是我们要生起「愿他能够先成佛」,愿他比我先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先制造了我们修忍辱的因也就是他的伤害,他的伤害是我们修忍辱的因,他先制造修忍辱的因,我之后才修忍辱行,所以他的恩德对我很大,没有他的伤害,我就没有机会修忍辱行,因此要报他的恩,愿他先成佛。所以这边说:

  「因彼及我起修行 后时成就忍辱果 应须于彼先回向彼是我修忍因故」。

  所以,恭敬敌人是很重要的,敬重敌人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说有四堕门 (有四个堕落的门),第一个是无知堕门,第二个是无敬(无恭敬)堕门,第三个是放逸堕门,第四是烦恼多的堕门。

  这边说生起堕落的对境就是这些有情,我们如果我们对这些有情生起恭敬的心,或者对法生起恭敬的心,对三宝生恭敬的心、对师长生恭敬的心,总之,恭敬心越强,烦恼就越少,等于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环境—少生烦恼的环境。

  如果我们可以恭敬、敬重敌人的话,等于是我们不会生起瞋恚,不会生起烦恼,我们可以修忍辱,恭敬敌人显得很重要。

  (仁波切说)平常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先生起)一颗恭敬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不用学对他瞋恨心生起的时候怎么办、怎么对治,那是没有办法的,在未生起瞋心之前先对于他人上面生起一颗尊敬、恭敬的心,这是我们自己做了一个环境,做了一个保护,所以烦恼也就不会生起,瞋恨心就像是一个手电筒,(本来是)要照他嘛,我们先保护它,一颗恭敬的心,对他上面一个尊敬的心,(手电筒)就没有办法照到他,已经恭敬他了,瞋恨心的手电筒怎么照到他?没有办法照到他!也就不会对他生气了,所以恭敬常常跟我们接触的人,对他们一个恭敬的心很重要。我讲这一段只是要表达,四堕门里面的「不恭敬」也是很重要的,前面的四堕门不用解释,应该以前有解释过了…没有吗?现在不用吧?!现在主要是四个里面「不恭敬」这个。

  这边说,敌人等于是这样利益到我,我们应该要回报回去,因此作回向的时候应该回向让他先成佛,这样讲了之后,或许有一些人起了一个疑问说:「敌人这样来伤害,对我们修行人而言是他来利益到我们,可是敌人本身并没有要利益我们的心啊?既然没有利益我们的心,我们又何以把他们视同是利益我们的人?又何以要起恭敬、起感念他的恩泽,要回报他恩泽的这种心?不需要啊!」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下面就是回答「若无令我修忍想 谓不应供彼怨敌 正法堪为修行因 于彼亦何须供养」这边的正法就是指道谛、灭谛而言,道谛、灭谛是我们修行的因,道谛和灭谛也没有要利益我们的心啊,我们何必对法宝起恭敬的心?不需要啊。

  譬如说「皈依」,「皈依」也不会有想来利益我们的心,它也没有想来利益我们的心啊,业果也是一样,业果也没有想来利益我们的心,可是我们都觉得皈依、业果利益到我们了,我们都会这样子想啊,所以这边结论是说,并不需要对方从他那一方面思惟要来利益我们的心,才视他对我们有恩泽,并不需要这样,而是要站在我们这边,如果我们这边受到利益的话,就要把对方视为有利益者。

  这边接着有另一个人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出来:「如果对方有伤害的心呢?有伤害我们的心呢?他有这种伤害的心,我们又怎么可以把他视同是来利益我们的人?把他视同感恩的人、感恩的对境?不应该啊!」有人提这样的问题。这边的回答就说:「若谓彼有损害心 不应供养彼怨敌 勤求饶益如医师 于彼云何修忍辱」这边比喻像医师,医师看似在伤害我们,因为他会割、会开刀什么的,看似他在伤害我们,实际上他却是在利益我们,所以要用这种方式来做思惟。

  (仁波切说)不是「看似」,他当时也想伤害我,那个医生当时是想开(刀)啊,伤害我的身体,但是他真正实际是帮助到我;一样地,那个人实际…他真正的是…当时看他的心的话,他想要害我,实际上(却)帮助到我,就这个意思。这里的理论是当时的心态跟真的实际是不一样,这个意思,当时他的心态来说就想割,「想割」这个就是「害的心」,但是实际是帮助;同样的,他当时的心是害我,但实际这个人(却)帮助我。

  仁波切说你们说没有解释过「四堕门」,这里做简短解释,对你们有一点帮助吧!(仁波切说)因为我们也不想堕三恶道吧!哈哈。

  第一个就是「无知堕门」,「无知」也就是不知道,即使你不知道起瞋恚的过患,即使你不知道造恶业的果报是什么,即使你不知道,可是并不是说你不知道就不会感恶果,并不是说你不知道造恶业的果报是什么,就代表你造恶业不会感受造恶业的果报,并不是那个意思。或者是说,你不知道瞋恚的过患,你发起瞋恚之后,瞋恚带来的果报就不会成熟,也不是这样。反而,由于无知的关系,造的恶业更多,起的贪瞋烦恼更多,就会变成我们说的「胡作非为」,因为无知的关系而胡作非为。

  要关闭无知堕门就必须要「知」,「知」就是去了解、知道,知道对我们绝对有利益,知道是很重要的,知道的话就可以关闭堕落门,这样子我们就可以使得烦恼不生起来,可以依着烦恼的对治法。

  由知可以遮止掉无知,由知可以遮止掉很多因为无知的众多胡作非为。

  (仁波切说)「无知」跟「有知」有差,无知的话就完全不会觉得这是错误,就一直会、无量无边的我们一直做;那我们了知的话,后面就不会像无知那么恐怖、那样无量无边,这个我们会切掉、切断,但是还有没有做?也有!也是有。

  再来讲「无敬堕门」,无敬堕门是虽然你了知,你是「知」,可是如果没有生起恭敬的心的话,仍然会成为一个堕门,仍然会有堕落,譬如说瞋恚,要遮止瞋恚的修行就是忍辱,要遮止贪欲的修行就是不净观,如果我们对于忍辱、不净观的修行生起恭敬的心,就等于是恭敬法,就譬如一个讲经的师长,他会恭敬他使用的法本;同样的,不只恭敬法而已,我们也应该对于在我们前后左右,给予我们教导的师长、或者是法友生起恭敬的心,以及对于协助我们修行的人也应该要生起恭敬的心;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恭敬谁呢?恭敬佛的圣心所珍惜的有情,佛的心是佛用慈悲心珍惜一切的有情,我们对于佛所珍惜的有情应该更生恭敬的心,所以恭敬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恭敬的心,或者说敬重或尊重的心的话,烦恼可能就会很迅速的生起来,生得很多,因此而造了很多恶业。

  对于能够对治烦恼的法,我们应该恭敬,对于同修、道友应该要恭敬,对于教导我们的师长我们应该要恭敬,所生起来的恭敬心有多强,就可遮止多少的烦恼。

  虽然恭敬不是烦恼的正对治,但也可以说是使我们不生起烦恼的一个方法,等于是说恭敬制造一个环境,尊重的心好像制造一个环境,不生起烦恼的一个环境。

  如果有了知、也有恭敬,可是你的心却不长时间去依于正知和正念,那就会形成放逸堕门,我们知道正知和正念可以遮止烦恼生起的,因为正知可以让我们紧记住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正知可以侦查我们是否正确在做,如果没有正念和正知的话,我们的心很容易随着烦恼而转,当心随着烦恼转的时候,就表示心没有依止于正知和正念,随烦恼转的时候就是代表这个征兆。

  再来讲到第四个堕门,就是烦恼炽盛、烦恼很多,这边所说的烦恼指的是细品的烦恼,因为如果没有生起粗的烦恼的话,是不会造作恶业的,先前有讲三个堕落门,也有讲到烦恼,这边所说的是粗品的烦恼,现在所说的烦恼炽盛是属于细品的烦恼。

  再来解释什么是粗的烦恼、什么是细的烦恼,让我们造作恶业的这股力量是粗品的烦恼,之前是细品的烦恼,细的烦恼就譬如眼睛会看到各种不同的东西,看到的时候,就譬如看到这杯子、看到什么东西,我们心中多多少少会生起贪着的心,这个贪的烦恼是细的。

  烦恼炽盛的细品烦恼,就比如说是让我们生起贪欲的对境,这个贪欲的对境我们不要经常去看、遇到,因为刚遇到、刚看到的时候生起的贪是细细的,可是经常遇到、经常碰在一起的话,贪欲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形成很粗的贪;瞋恚也一样,你听人家讲什么讲什么,刚听的时候可能生起的瞋只是很细的、小小的而已,可是听多的时候,可能就会起很大的瞋恚。

  在讲放逸的时候,要遮止放逸堕门的话,要依止于正知和正念,所以正知和正念主要是遮止粗品的烦恼,在这边「烦恼炽盛」的烦恼指的是细品的烦恼,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不要经常去接触,一直去接触的话,它就会积聚,越积越多就会变成粗的。

  (仁波切说)所以这两个要分开,刚刚用正知、正念对治的烦恼是粗的烦恼,正知、正念不让粗的烦恼生起,这个而已。后面第四个不是正知正念对治的对象,正知正念没有办法对治那些细的烦恼,细的烦恼是自然就会出现的,眼睛一张开就出现了,所以正知正念没有办法,那就尽量不要接触那些对境。

  上面讲的是四堕门,所谓的「堕」是堕到哪边?堕到恶趣!会使我们堕到恶趣的是谁?恶业!恶业是怎么来,直接的因是积聚粗品的烦恼,所以必须透过正知正念将它遮止掉,要遮止四堕门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相反的态度,去了知、要恭敬(尊重)、不放逸、不去接触生起细品烦恼的对境。

  问题一:仁波切刚才说尽量不要去接触细的烦恼的境,那么细的烦脑要怎么对治?您说正知正念无法对治,只能尽量不要去接触那些境以外,还有哪些方法?

  回答:细的烦恼的话,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对治它,主要(是)心不要接触那个对境,只有这个方法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说祈求佛菩萨那些都可以,但是对我们来说主要真正能够可以对它有帮助对它最有力的是,是不要接触那个对境,这是最有力的。

  问题二:仁波切,这样听起来我想到一个问题,修行刚开始因为没有办法去对治烦恼,碰到境就很容易生起很多烦恼,是不是应该躲到山上去静修比较好,就没有对境可以让你烦恼,在刚开始修的时候;还是有些人说:「生活就是道场」,你就是上班、工作,藉事练心(藉事情来练你的心),就是有这两种说法,我不知道刚开始我们会产生很多烦恼的时候,哪一种方法会比较好?

  回答:刚刚那些讲的是粗的烦恼,也就是我们「平常接触」的那些粗的烦恼,所谓「平常接触」就是瞋恨心生起、贪心生起、跟人家发脾气啊不礼貌啊,这些都是粗的烦恼,而这些比较粗的烦脑要生起时我们也是要、先要「离开这个对境」比较重要,所谓「离开这个对境」,也不是一定要身体离开喔,心要离开,(所谓的)心离开,刚才的「恭敬」也是属于这个,恭敬的这种心;好像我们就就把原来的看法,转变成另外一个看法,那就是离开了,这样子的一个心。比如说,我对某一个人上面瞋恨心常常生起,就我刚刚讲的,那个师兄是我的同修,他是我的法友、善友,对于佛菩萨来说(他)是心中最爱的对象,我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就是恭敬的心,这恭敬的心就会帮助到,不会马上让瞋恨心生起,甚至于瞋恨心就离开了,因为我们心里这样想的时候,瞋恨心的对境就不会出现,我们就离开瞋恨心,平常瞋恨心生起时(看他)是那么坏的一个人,我就这样子看嘛,当恭敬心生起的时候,因为这时的看法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结果这时候原来对他的看法就转变完全不一样了,所以那个很坏的人的对境就没有了,就离开了。这就是恭敬的,也有对他上面我就修忍辱,修忍辱是最殊胜的一个法门,我对忍辱很恭敬的时候,对瞋恨心上面,很想远离的心就很强,所以看到他的时候,也会觉得一个就是入行论里面讲的可以修忍辱的对境,或者一个恭敬的心;刚刚,我们平常讲的是粗的烦恼,粗的烦恼生起也是对境也很重要,要离开对境,就是自己要把心改变过来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办法这样子改的话,后面真的烦恼生起的时候怎么对治,这很麻烦、这很困难,就如同刚刚讲的一样,恭敬的时候,我们就把对境离开、转变(成)另外一个对境,我们恭敬的时候,它的对境就不是烦恼的对境,就要把烦恼的对境转变另外一个对境,就是可以修忍辱的、可以慈悲的、可以感恩的,好像利他心的对境就生起了,所以我们烦恼生起的对境要改实在很重要,这个是离开对境的意思。如果我们没有做离开对境的努力,而当烦恼直接生起的时候,才开始一直努力地对治的话,我们是不会赢的,我们会输(笑)!第一个我们要做的是,刚刚也是有次第嘛,就是恭敬修很重要,恭敬修也没有办法的话,那就先离开了整个那个地方(笑),所以山上、山洞里面去修行那些是,(要)看他修行的程度,对于像我们这些凡夫的人来说,刚开始的时候,离开这个环境对他有帮助,真正修的时候,也不是仅有离开这个问题,而是他自己的心要能够对治烦恼,能不能够对治烦恼有时候也要试试看,离开这个对境的时候好像很安静,下山看一看就会生起,这不对的,这也要试试看。所以两个都需要吧,我觉得!有时候去山上、山洞去修一修,有时候下来就试试看我修的程度到哪里。

  所以就像这样子的理由,就是把造作伤害的人视同如医生一样,把他视为不是我们起瞋恚的对境,而对他生起欢喜的心,而他,造作伤害的他就像法宝一样,因为我们依着法宝可以修行,可以获得利益;同样的,伤害我们的对境,他是我们修忍辱的对境,所以我们应该对他起供养恭敬的心,如同在供养法宝一样,所以这边说「故依极恶瞋害心 方能生起忍辱行 惟此是修忍辱因 堪受供养如法宝」。

  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就可以很肯定说这一个对境的的确确是我们修忍辱的因。

  仁波切说:没有真正的伤害,就好像表面、表演伤害我,这不是修忍辱的对境啊,修忍辱的对境一定是他心里很想伤害,很想害我的,这样子才算是忍辱的对境,所以忍辱的对境一定要是他心里很想伤害我,所以这个是所缘缘,法宝我们就看一看,就修行,这是所缘缘,我们看法宝就能够修行,那我们(如果) 没有办法看到一个东西没有办法修行,没有办法看到法宝的话,没有办法修行,为什么我们恭敬这个法宝?它是所缘缘,修行上的所缘缘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的。它对于我们上面其他有帮助吗?没有啊!比方说:每一次我看到入行论的时候,这部入行论也仅仅只是在这里而已,并没有在我的心中啊,但是它就是对我有帮助,因为我看到它对我有帮助,所以我就恭敬它,虽然他仅仅只是「所缘缘」如此而已;同样的理由,我们修忍辱的所缘缘需要什么?需要很想伤害我的这种「害」才是所缘缘,没有其他的所缘缘,有其他另外一个修忍辱的所缘缘吗?没有,只有这个。比如说,他不是真正想伤害我,他只是一个表演,看看你修忍辱到哪里,那些不是真正的所缘缘,那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表演的,他只是试试看而已,他不是真正的伤害我,所以修忍辱也不会真正的修啊;要真的修忍辱是那个人真的是心中真的很想伤害我,很想伤害我是忍辱的所缘缘,忍辱的所缘缘只有这个而已,没有其他的,好,忍辱是修行里面最殊胜的,它的所缘缘要不要恭敬?要恭敬啊!为什么我们恭敬法宝,所缘缘上面有帮助才有尊敬它、拜它,修忍辱的所缘缘是那个「害」,所以这个是…确实是这样子,确实它是所缘缘,没有其他的所缘缘的对境。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