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四讲(第6品)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四讲(第6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11/20
现在第六品《忍辱品》主要是讲如何来修慈悲心,对众生修慈悲心,灭除掉伤害有情的心,最主要是要遮止因瞋恚而生起伤害有情的心,要生起慈悲心去对待有情。
一般我们会生起瞋恚可分为二种方向来思惟,一个是别人造作我们所不想要的行为,别人对我们造作伤害的行为,我们会起瞋恚;另一个是当我们心中有想要得到、有所欲求,而他人来阻碍我们的欲求时,我们也会起瞋恚。在这当中我们现在讲到第二个方向,当我们有欲求时,别人来阻碍时起瞋恚。
就科判而言,当有人阻碍我们所欲求时,要遮止掉起瞋恚。这当中就是别人来阻碍我们的欲求,我们会去伤害到别人,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欲求,而另外一种欲求是我跟我的朋友要得到什么,却被别人来阻碍时是会生起瞋恚的,这时就是要遮止掉这个,这是上面所说的第二个部份。如果有人来阻碍我们自己或我们己方获得利益时,我们会起瞋恚,这时就是要将瞋恚遮止掉。另外还有在世间法上或造作福报(福业)上,如果我们在造作福业上有人来阻碍我们,这时我们不应该起瞋恚,事实上他这样做并不是真正阻碍我们,我们应该对这些造作障碍的障碍者生起恭敬的心,要视他如同导师、大师一样。这是上次讲到的第157页科判「未三:视如大师」。请看文,
「是故如来常宣说,众生田即诸佛田,如是恭敬诸众生,能令资粮速圆满」
「是故」是指上面一偈的原因,「故依极恶瞋害心,方能生起忍辱行,惟此是修忍辱因,堪受供养如法宝」。就是一切的功德,慈心、悲心这些功德要依于有情才能生起来的,依于有情在什么状况下才能生起?是依于有情示现出瞋害心时,才有机会修慈心和悲心。当我们在修忍辱时,必须有有情加害的机会,如果没有有情的加害,就没有机缘生起慈悲心,在有情示现阻碍、瞋害时,不要对他起瞋,应该视他如同如来一般。
仁波切说:「佛田」的意思是从众生那边我们心里的悲心、菩提心会生起。菩提心是佛最主要的近取因,真正的近取因是菩提心、悲心、慈心。那些真正修的是,众生对我们伤害的时候,就看我们悲心多强,我们的慈心有没有真正生起,我们的慈心、悲心真正要修的话,是众生对我们伤害时要修的。他们没有害我们的话,我们的慈心的程度不够没有机会修,而悲心也是一样。所以,众生变成佛的田,从那边我们会生起成佛的因。众生的伤害是佛的田,成佛的因从那里生起。
所以我们要对这类的众生要起恭敬的心,他对我们起瞋害心的时候,我们要敬诸如佛田。
仁波切说:修菩提心的人要这样的转念。修菩萨戒的话,别解脱戒有的好像不要守那些戒,守菩萨戒或修菩提行的时候,好像跟我们的想象不一样,所以他们会有另外一个想法,他们应该做的有另外一个,所以我们一般比较适合别解脱戒的那种修行,而菩萨戒中有一些别解脱戒可以舍弃掉的,意思是如此。
这边用经典来成立有情是福田是诸佛田,如果恭敬有情就能成佛,不恭敬有情就不能成佛,这就是偈曰:「是故如来常宣说,众生田及诸佛田」。
第158页用理由、正理来成立,为什么要恭敬有情才能成佛,请看文
「依诸有情及如来,能成佛法力等同」
也就是恭敬有情才能成佛,同样道理不恭敬有情就不能成佛。前面是用佛经典里面所说的,还有正理成立起恭敬佛应该能恭敬有情,恭敬有情才能成佛,不恭敬有情而恭敬佛,是没有理由这样做的,要恭敬的话二者都要恭敬。请看文
「当敬有情如诸佛,不能如是是何理」
二者都要恭敬,佛是向我们开示佛法的,众生是我们实修的对境,所以二者都可以使我们能成就佛果,不应该不恭敬有情,不恭敬有情是错误的。这边就说有一个人就起疑问:「有情和佛是不一样的,有情没有功德,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恭敬佛是合理的,恭敬没有功德的有情是不合理的。」有人提这样的问题,这边的回答就说:「有功德的是佛,那是佛的功德;没功德是众生,那是众生的事;功德有和没有,我们通通没有,不管功德如何,我们通通没有这功德,既然有情和佛对我们而言,我们如果去恭敬的话同样可获得利益,何以只恭敬佛?不恭敬众生?要恭敬二者都要恭敬才对!」,站在我们的利益上而言是如此,故说
「非唯由意乐功德,由彼果报二均等,依诸有情亦成佛,是故彼二相齐等。」
中文文字上看不出来,照藏文意思,第三句有讲一个功德,指依有情也有功德,刚才不是说有情没有功德,这边指依有情有功德,指什么?依于有情我们可以获得的功德。在第一句的时候也有讲到一个功德,此功德指有情没有功德、佛有功德,指这个功德,这个功德指不管他们有没有功德,我们通通没有的那个功德。
仁波切说:藏文里面的话可能人家会误会,因为第三句里面有讲是对众生也有功德,不是众生上面有功德的意思,而是从众生那边也会证得功德,所以我得到的功德是众生那边跟菩萨那边都一样的。对境上面他们一个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一个是都没有,这是对境上面。前面讲的对境上面功德,后面讲的是我得到的功德,我从两者以上所得到的功德都是相等的,所以既然从我的角度而言两者的功德是相等的,因此对于二者皆应起恭敬。
之下说供养菩萨、佛可积聚功德,意思是说佛和菩萨祂们慈心的对境是有情,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就可以积聚福报和获得功德,因为佛和菩萨是利生的,祂们是具有慈心者,对一位具有慈心者我们去供养的话,就可积聚福德。慈心者是指从大乘资粮道到大乘无学道之间的资粮道者到无学道者而言,因为这些具有慈心者,他们所做的是利益有情,那我们去供养具慈心者的话,等于跟有情去建立起关系,那我们可积聚福德,故此说「供慈心者福无量,缘境有情殊胜故」。接着
「信佛福德大无量,亦由如来境胜故,皆是能成佛法因,故许彼二相齐等」
也就是第一点你信佛的功德的话,佛不管是过去已出世、或现在正出世的佛,信祂的功德的话可积聚福德、功德,这是佛果的特色;另外一点佛所缘念的是无量无边的有情,我们如果相信佛的话,我们等于跟无量无边的有情建立起关系,我们也可积聚功德。故说既然有情和佛都是我们成佛的因,那么我们去信仰佛和利益众生,这二者都是成佛的因,要恭敬的话二者要一起恭敬。
此说有情来伤害我们时,我们应该对他恭敬,为什么?因为他给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来修慈心,所以要对他倍感恭敬。因为有情来伤害我们的时候,所给予修慈心机会,等于他给了我们一个成就佛果的因的机会,即是说我们去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积聚的福德,还比它带来的修慈心的机会-成佛的因的机会,所带来的功德还要小。所以「如来功德如大海,广深无垠无与等,若人于此功德聚,但能显现一少分,是人应受之供养,尽三界供犹嫌少」是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
此并不是说,佛的功德和有情的功德是齐等的,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说有情即使能够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成佛的因,我们也应该对这一点去恭敬的意思,即使你去供养三界所积聚功德,也比不上他给的成佛的因。
仁波切说:佛的功德和众生的功德完全不一样,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众生可以说是没有功德,跟佛比的话,就没有什么功德,但是众生给我成佛之因的机会,修忍辱的机会,这个机会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个恩德,我为了回报这个恩德,将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供养给众生,这样的供养也是没有办法回报。佛菩萨祂们这样想才能修忍辱,对于伤害才能忍下去,我们没有办法这样想,所以一次、二次就够了,没办法忍下来,祂们这样想才会修得成功的。
请看文「于诸有情若具足,能生微妙佛法分,仅依此分而较量,有情亦应受供养」,也就是如果有情给小小的一分能够成佛的机缘,就如佛法般可以使我们成佛,如果有情给这么一个成佛的机缘的话,我们就应回报他,回报他的恩泽,即使我们将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积聚的功德,也难于回报他带来的功德,所以应该对有情起大恭敬。
另外一个理由,如果对佛起恭敬的信心的话,那也应该对有情起恭敬的信心才对,如果对有情不能生净信心的话,这样子也没办法对佛生净信心而去报佛的恩,故文
「复次于诸不请友,为作无量饶益者,若不敬事于有情,余事何能报恩者」
这边的「复次」就是再举出另外一个理由的意思。佛根本不需要我们去向祂特别劝请才会去做利生的事,不需要的。因为佛的胜心,本来就是大悲心,祂会以大悲心去造作无量无边的利生的事业,不需要经过我们的劝请,去让祂心动去利益众生,佛的密意本来就是利益众生。那么如果我们要令佛欢喜,来报佛恩的话,就应该要去承办佛的心意-利生,就是恭敬有情,只有恭敬有情、利生,才能够去满佛的心意,没有其它的方法可去报佛恩,满佛的心意了。
我们不可以去佛堂时对着佛像合掌顶礼,然后一坐下来,对着四周全部的人就批评,讲这个、讲那个,彼此之间都是处在自赞毁他的状态当中,我们的所作所为佛都有在看的,这样做佛的胜心不会欢喜的。佛的胜心怎么样让祂欢喜?就是要我们对前后左右的先照顾好,这些有情我们先要对他照顾好,不可以去做这样子的事-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或是希望别人比我们低,我们自己比较高一点,这样子做不会使佛的胜心欢喜的。如果说对于周遭前后左右的人不断去批评伤害,去贬低别人的话,因此,心中对左右在一起的人,生起瞋恚的心、嫉妒的心、我慢的心、贪欲的心等,对这些人是这样的做,然后在佛的前面,摆水果去供养合掌顶礼,你想这样子做,佛会高兴吗?佛随时都在看我们所作所为,你这样做佛的胜心不会欢喜的。
仁波切说:如果我们真的是以上述的作为来拜的时候或供养的时候,佛的眼睛可能没有办法看我们了,因为祂看不下去了。
佛为了要利益众生的缘故,祂可以在生生世世当中为了利益有情而舍去自己生命,甚至甘愿入无间地狱里面受种种的苦。譬如释迦牟尼佛,祂就是为了要恭敬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所以甘愿自己入无间地狱里面受无量无边的苦,佛尚且如此。那我们对于这些来造作伤害的人,我们实在不应该对他起瞋恚,甚至应该透过多种方式去实修,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佛都能够这样做,更何况我们更要这样去做,所以「为谁舍身甘心入地狱,饶益于彼即为报佛恩,是故彼虽为我大损害,终不瞋恚甘心恒顺承」。
佛为了一切有情尚且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入无间地狱当中,那我们今天所遭遇到大小的伤害呢?这些伤害不会使得我们舍去性命,都不会使我们入无间地狱,所以我们更应该忍辱,更应该要比佛修持更上一层来修忍辱。
仁波切说:佛比我们修行得好,还修得那么辛辛苦苦,对众生这么用功努力,我们要不要修?不用说,我们要比佛更努力的修。我们太慢修了,所以要加紧脚步用功的修了!!
请看文
「若即如来圣主我所尊,为利有情尚不顾身命,云何我于彼前愚无识,我慢纵傲不肯作臣民」
我们不可以面对有情的时候,起我慢贡高的傲慢的心,我们求皈依,求依怙、依靠的对境是佛,佛内心所珍惜、所珍爱、所悲悯的对象就是有情,佛甚至可以为有情舍去性命,那我们现在来恭敬佛,就应该要恭敬佛内心所珍爱的对境-就是有情,不应该对有情生起贬低的心,应该要自己舍弃傲慢的心才可以。
这边说:愚痴很笨、不了解,不可以对佛笨笨的说,我要皈依佛、恭敬佛,对佛有信心这样子,可是面对有情却生起嫉妒的心、竞争的心、我慢的心、瞋恚的心等,如果这样做,表示不了解佛的胜心是如何?佛的胜心是恭敬有情、珍爱有情,我们虽然说要去皈依佛、恭敬佛,可是我们却愚痴到不知道佛的心意是什么?而对有情生起这些的心。
再来是说完全不可伤害有情,不可以面对有情生起我慢心,或是说因竞争心的关系,去伤害到有情,如果去伤害到有情的话,佛的胜心绝对不会欢喜的,因为我们等于是伤害佛心所珍爱的对境,佛的心所珍爱有情的关系,这样子的话佛的心不会欢喜的。故说「若谁安乐诸佛即欢喜,谁遭损恼佛心不悦生,有情欢喜诸佛即欢喜,损恼有情即伤如来心」。
接下来讲到,如果伤害有情的话,佛是不会欢喜的。请看文
「若人逼身烈火所烧燃,一切妙欲不能令心安,若人损恼有情亦如是,更无余法可使佛欢喜」
比喻说如果有一个人他已经全身都着火了,然后你准备一餐很好吃的请他用,你想他有心情来用吗?他不会想吃,心情也不快乐。同样的,如果我们去伤害有情的话,等于是你将佛的心已经打乱了,然后你再去准备一个供养,「佛菩萨,请你享用。」你想佛菩萨会高兴吗?会去享用吗?不会。
仁波切说:这是一个比喻,不是佛的心乱的意思,而是对于我们要得到佛的欢喜,或是给我们一个加持方面,一点都没有机会,整个乱掉了的意思。 不是佛的心乱掉意思,而是佛要给我的加持,这种因缘、这种机会,一点都没有机会,把它打乱了。
问题一:请问这边一直讲损恼有情、伤害有情,是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达到伤害有情的标准?是需要实际的行为或心里面在想,就等于是了?
回答一:这里吗?这里讲的是要看它的秩序,前面是讲心里的,意思是如果心里有嫉妒心、我慢心,尽量不要作出行为来,因为一个行为造作出来, 若害到众生的话,就等于害到佛的心。下面讲外在-害到众生,由于傲慢的心忍不下来而造作出行为或语言来,就害到众生。
如果曾经造作过扰乱佛心的事,应该要发露忏悔。请看文「是故由我损恼诸有情,所有诸大悲者不喜事,一切现今各各皆忏悔,所有诸罪愿佛悉鉴原」,请佛能够宽恕。在这四句当中就涵盖四力对治法当中三力,一个依止力,一个追悔力,一个现行对治力。那现行对治力就是去感应佛恩,对佛生起信心,礼敬供养等,这四句就涵盖有三力。菩萨主要的修持就是修慈心、慈悲心,你若对有情起瞋恚的心、伤害的心、舍去有情的心,等于违犯了慈悲心,所以就要应该加以忏悔。刚才讲三力,还有一个第四个对治力,就是防护对治力,而不再犯防护力,就是下面一个偈颂,「为令一切如来欢喜故,从今誓为世间作仆使,假令众生践我顶上行,至死不报为令世依喜」,也就是,即使众生用他的脚踩在我的头顶上,我也要安然的忍受下来,绝不会再去造作任何伤害众生的行为,是为了让世间的依怙主欢喜的缘故。
如果你自我反省之后,发现到自己曾经对有情之间生起过瞋恚的心,或者嫉妒的心、竞争的心,以至你嘴巴讲出言词出来,由嫉妒的心、瞋恚的心讲出这些言语或相互批评,曾经造作这些的话,就要发露忏悔。发露忏悔还要自己约束自己,从此以后即使众生来践踏我,在我头上践踏的话,我也不会再去伤害众生,我愿所作所为令佛欢喜。
仁波切说:如果我们常常对接触的那些众生有嫉妒心,主要是心里接触的人,或从小跟我们接触的人,我是怎样、他是怎样,我跟他有所比较,有嫉妒心、有我慢心、吃醋,那当下就互相害到,这种与修菩萨行是相违的。我们要消除那种业障要忏悔,忏悔的话要用第四个防护力。如果他将他的脚踩我的头,而我还是会恭敬他,还是会接受他,这种是很有勇气的,这样子防护力比较强。那防护力不单单这样子,一般是不会那么强,一遇到一个不好的环境,遇到一些朋友讲他是怎样…他怎样…,马上心里会生起瞋恨心,而这里的情况是说,他一直在我的头上踩,我还是可以忍下去,我还是完全不会报复他,这样才会防护力比较强。贪心也是一样,先将可能性的抓出来,如果可能这样子,我还是不会怎么样,我还是会一直做下去,这种的防护心,这种是可能性的,可能怎么怎么样,如果可能他踩我的头,他踩我的头我还是会忍下去。
接下来是说我们要对有情视同佛一般恭敬,请看文
「大悲体性于一切众生,修自他换成就定无疑」
如果修自他相换圆满的话,将会视有情如同自己一般。「若见有情自性即如来,于如来身何故不恭谨」,如果你对有情具有佛性这一点没有丝毫怀疑的话,你将会视有情如同佛一般,如果能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一定佛胜心会欢喜,如果对于有情不恭敬的话,佛心也不会欢喜的。下面第四句「于如来身何故不恭谨」,也就是如果站在佛的心意而言的话,可以说是跟有情是一样的,如果是站在我们能不能得佛果上而言,恭敬有情能得佛果,不恭敬有情无法证得佛果,就站在这一点来看,我们何以不恭敬有情呢?有什么理由不恭敬呢?
仁波切说:所以总结的来说有二个:一个是从众生给我们的功德好处来说,让我们修行忍辱、修行慈心、修行悲心可以成佛,从众生的角度是这样子;从佛的角度看的话,佛的心也是自他相换的修行已经圆满了,所以对众生佛的看法一定是跟他一样的,所以我们从佛的想法那边,对众生也要跟佛一样要恭敬。从众生那边我们得到可以修行,好像他给我们成佛机会,所以我们也要对他们恭敬,所以有二个原因,这二个是主要原因、主要理由。
下面说此事忍辱的功德,可从总明开始,请看文
「此事能令如来心欢喜,此事能令自义决定成,此事能除世间诸苦恼,是故我应恒时如是行」
也就是讲佛心所珍爱的是有情,如果我们去利益有情的话,会让佛胜心欢喜。有情的数量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去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我们可获得无量无边的果报,这无量无边的果报,就可使我们去达成我们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些没办法达到无量无边目标者,就是指声闻、独觉众,他们只有达到解脱果报而已,没办法达到佛果,所以他们没有成就无量无边的果报,原因就在这里。
「此事能令自义决定成」就是让自己的利益,「自义」就是自己利益,自己的目标可以达成。「此事能除世间诸苦恼」因为你去珍爱有情,珍爱无量无边有情的话,你就不会去沾染我执、我爱执的过患,即使你住在轮回当中所受的苦也会比较少,「此事能除世间诸苦恼」即使住在轮回当中苦也会很少,「是故我应恒时如是行」。
那就像《入行论》p.178
「是故悉除疲厌心,菩提心马为乘载,转从安乐趋安乐,心既了知何怯为」
乘着菩提心马可以承办究竟利,轮回当中无怯弱行,你可以毫无怯弱在轮回当中而行,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佛的胜心会欢喜,在轮回当中也不会受苦。
接着用比喻来解释忍辱的功德,请看文「喻如王臣有一人,于诸人民作损恼,众多人民远见者,虽能为损不报复,非彼王臣一人力,国王威势为其助」,仁波切的解释跟中文不太一样,仁波切是说比如国王的底下有宰相以及很多大臣,宰相底下也有一批工作的人,这下面的工作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属于坏人,其中只有一个人比较有远见,(这一个人)学识能够为民着想的,可是他的地位比较低,因为他的地位比较低,等于他要使出利益百姓的力量是很小的。如果将这个好人把他立为国王的话,他就可使出这个力量来。好像跟中文不一样,中文的意思好像是国王的这些臣子中有一个人,他会去伤害人民百姓,然后众多百姓中有远见为国家着想的人。「虽能为损不报复」,也就是这些百姓被那个坏人(宰相)伤害,他们不去报复,因为他们知道宰相后面有一个国王当他的靠山,所以不敢去报复。这不太一样,和仁波切讲的是相反。
仁波切说:是吗?听起来好像一样。一个是国王,国王下面的一群人一直伤害人民,而国王下面(百姓中)只有一个人,他心善良且看到他能害到 (知道自己有能力暂时制伏)那群人,可以害到(暂时制伏)国王下面的那群坏人,且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害到(暂时制伏),但是真正要有帮助的话,是由他自己当国王,自己当国王才会力量很强。即他那个害到是一个短期的,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挡住,因为这个是国王才有的力量,国王跟国王(运用)下面很多人的力量,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他要当国王才有这种力量,所以现在就变成要修忍辱,没有修忍辱,修其他菩萨行的哪一个行,都没有什么力量,修忍辱,整个的菩萨行都会有力量都会有影响。所以要当国王才有力量,要修忍辱才有力量。所以修忍辱是菩萨行最有力的国王,就是这个意思。
请看文「故虽轻微损恼事,寜死亦勿伤害他,狱卒及诸大悲者,悉皆为彼援助故」,也就是说如果去伤害有情,背后会导致入地狱之因,也是违反佛的心意了,就好像前面的比喻一样,即使底下这个好人有能力去防止这批臣民去伤害众生,如果他真的去防止这些臣子去做伤害众生的行为的话,他可能会伤害到国王,可能背后间接的伤害到国王。
仁波切说:这个比喻里面就好像有二种,一个是国王的力量,就像修忍辱的力量,另外一个就是刚刚那个人,能够直接伤害那些坏人,但是伤害了之后背后看到国王就不敢伤害,我们也是要这样子做。我们能不能害到众生?可以,但是后面要堕地狱,还有佛不会欢喜,看这个后面那就不要做了,所以就可以用二种解释,里面那个人没有国王的力量,当国王才有力量,就这个来说,就是修忍辱是最有力。
下面是「比喻」及「意义」结合起来讲,请看文「是故如民怖暴君,于诸有情当恭敬,纵令国王赫然怒,岂能为作大灾害,如于有情不恭敬,堕于地狱所受苦,纵于国王作恭敬,岂能施我大菩提,如由恭敬于有情,便能令我成就者」。仁波切说这里的「比喻」,比喻国王,然后以及真正意义,看起来是意义大于比喻。此说国王即使赫然起瞋怒,他所做道德伤害还比不上意义所要表达的意义。如果我们对有情造成伤害,会导致我们堕入地狱,无法成佛,所以能不能得到佛果、菩提,完全看自己有没有对有情起恭敬的心去利益有情。而这个国王起瞋怒所造的伤害还无法像意义,意义对有情不恭敬堕入地狱所受苦的意义,他的意思还要大,也就是这里面意义的意思大于比喻的意思。
仁波切说:比喻的时候,只是国王高不高兴而已,或是国王生气而已。那真正的意来说,就是佛陀就不欢喜。还有比喻就只有国王生气这样而已,意义里面还会堕地狱,在比喻就没有堕地狱道,意里面也会堕地狱道,也会马上不成佛的,我们修忍辱,不但可以利益众生修慈心,我们自己也可以积聚成佛的因,比喻里面没有伤害到那些人,结果国王欢喜而已,这是一个世间的情况;另外一个佛法修行上面的行持。真正来说国王欢喜也有关系,现在是国王欢喜,世间的看一个比喻。
下面也是一样讲功德分为究竟果,以及现法现世果报,请看文「当观未来成佛果,尚由恭敬有情生」,如果被有情伤害的时候,我们反而对有情生起恭敬,慈悲心,我们将来应知而成就佛果,所以这是就究竟果而言。如果我们恭敬有情,就可以去摄受有情,有情自然就围过来,你恭敬有情,自然就会得到有情赞叹的声音越来越多,就会得到「名闻安乐大吉祥,即生成办何不睹」,就是如果恭敬有情你我都会得到名闻安乐大吉祥,这些都可在这世当中获得,那汝何不见「何不睹」,你怎么没看到这一点呢?
再来讲到距离佛果和这一世之间的来世,就是指将来异熟果报。如恭敬有情会有怎么样呢?就是修忍辱会有什么果报呢?「由修忍辱轮回中,成就端严无病果,名称普闻极长寿,轮王大乐亦能成」。
仁波切说:还有一个是修忍辱对智慧上也满有帮助的,增长智慧这里就没有写,我们这一生修忍辱,来世就会增长智慧。为什么呢?由于修忍辱会让起瞋心的对方心里通达,因为我们修忍辱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别人心里瞋恨我们嘛?!比如一个人他很气我的时候,就表示他一定对我有一个欲求,那我就会原谅他,我会尽量让他做充分的表达,所以他这个被烦恼所堵住的心路就通了,哈哈!
法炬法师说:达到他的愿望?
仁波切说:对!对!不可说瞋恨心通了,而是他要的做到了,所以他心里的路就通了。
法炬法师说:可是他瞋恚不是会堕到地狱的因吗?那我们使他通了协助他?
仁波切说:不是这一种,从我们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修行,因为不是我们的忍辱让他生气的,他要生的气早已经生了,所以他有没有生气与我们有没有修忍辱这是无关连性的,问题是他生气的这一个欲求,我们让不让他做,让不让他嬴啊?!这就跟修忍辱有关系了,那我们修忍辱好像就让他做了,在外相上看起来是让他嬴了,让他通了,这个路让他通了,而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的来世会感得我们的想法自自然然,一直就会通、会随顺通的这种等流果,所以《入中论》里面讲,修忍辱的话来世自自然然就会知道,这是对、这是不对,自自然然他走的路都对的,他的想法、他走的路一直会对。这个他想法会对的,是以前修忍辱的关系。为什么修忍辱会这样子呢?因为修忍辱的时候会让别人路打通,一直让别人的欲求一直通,让他们通,来世就会自自然然我们的想法一直通、一直对的,所以修忍辱好像对智慧也有帮助。有的人他的想法跟他做的好像路都很顺、都是对的,虽然它不可以说是真正的智慧,但可以说是对智慧上是有帮助的同行助伴。
法炬法师说:那运气比较好有帮助?
仁波切说:我们一般会说运气吧?但真正实际来说,他都是对的这种啊,真正并没有学经论。比如说一个人他完全没有学什么经论,但是他的概念想法都是自自然然对的、正确的,这是以前修忍辱的结果,这是不是智慧?也不可以说智慧,但可以说是智慧旁边一个助伴,一个很好的助伴;可是有的人有智慧,但就是没有这种情形,好像他想的、他走的路都是有问题的,但他有智慧,但是一直哦,都是弯来弯去、弯来弯去这种路,有智慧但他想的路不顺,只要修行上面心里一直想法不对的,就不对的,这也是与修忍辱有关系的。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智慧那么强,也是一直想错的路,一直错的路,那就很辛苦,如果自自然然就对的,那就很棒。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