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六十五天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阿扎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六十五天

 

  之前讲到“若为他利自劳作,当受果报为人君”。是说为了利益他人,在行持利他事业时,自己殚精竭虑、奔忙劳碌,但在后世却能成为人君,做统领一方的依怙者,种姓也十分高贵,形色也非常圆满。

  尽其世间诸乐事 皆从求他安乐生

  世间所有诸苦事 悉由唯求自乐生

  总之,这世间所有的安乐,均是从希望利乐他人而产生;相反,世间一切的苦恼,均是从唯求一己之安乐,即我爱执而产生。如果有一颗利他的心,即使自己的力量并不大、能力并不强,但都可以对他人有所利益。相反,如果没有一颗利乐他人的心,即便你有再多的财富、再大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也无甚好处,对未来也没什么利益。所以说,一切安乐的源泉,均是从利乐他人、从一颗善良的心、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利乐的心而产生。因此应该断除执着自己一己之利的心,而在利他方面精进地用功。

  总之愚夫唯自利 能仁唯作他利益

  即于此二见差别 是中何烦多赘言

  许多道理也不必多费唇舌,只需看一下这两者的差别:如我等凡夫,只为追求一人的利益,蝇营狗苟,最终又能得到什么?现在有种种不如意的事,未来也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无法得到长寿,却有诸多的痛苦和伤害——这就是我们追求自己利益现前的果报。而诸佛,却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能任运成就无边无际的种种圆满功德。凡夫与佛陀二者的差别,看看便明白了。心中能清楚地辨别是利他还是自利,二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诸佛菩萨也曾在轮回中流转,自己说不定还同佛陀是交臂同游的好友!佛陀从前在轮回中流转,也没有什么功德,但他们能够发起广大的心愿、发起利他的心,慢慢便具备了一切的功德。而执着自己是没有一点功德的。

  若于自乐及他苦 不能互换正修行

  岂唯正觉不能成 轮回中亦无安乐

  如果不能致力于修持自他相换——修行把自己的安乐奉献予一切众生,将一切众生的痛苦悉为代受——若不能这样修行,是无法成佛的。要想成佛,不共的种子是菩提心,继而以空性慧做助缘,便能成就无上的圆满大觉。若无利他心,又何谈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何谈成佛?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一颗心在轮回中根本无法成就圆满的安乐,亦将不断遭遇不顺心、痛苦的事情。

  后世姑置且勿论 如人佣仆不作务

  主人必不酬佣值 现生利益亦不成

  姑且不去谈论后世——不去执爱他人、不去成办他人的利益,在未来世将感受种种苦痛,即便现世,作为一个下属不去作劳服务他人,雇主不会给工钱,现生的利益也不会成办。

  能成现见未见乐 圆满安乐悉弃舍

  由于令他受苦因 愚夫受诸难忍苦

  “现见”即今生,“未见”即后世。此是说无论现生还是来世,一切圆满的因是什么?那就是用心地修行自他相换。对于这样圆满的因一旦舍弃,圆满的安乐也就同时舍弃——再也得不到圆满安乐的幸福果报。一般的凡夫,却都是造作损害他人、造作令他人痛苦的因,出于愚痴而造作了非常多的恶业,因此自己也会在相续中饱尝难以堪忍的痛苦。

  前面讲道:无论是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或是究竟的解脱,均需要从“他爱执”这个方面建立,通过利乐他人来成办。相反,从无始以来所受的痛苦,还有现在、未来正受将受的一切苦、一切衰损均是从“我爱执”这方面产生,为了一己之利、仅是追求自己的安乐,由此而生。通过这样思维他爱执的功德,以及我爱执的过患,就会发起这样的心:我应竭力地去修持自他相换之心!

  我们现在要了解,自他相换的心、或者菩提心,如果能真正生起来,功德会无量无边。如果暂时生不起来,对于其中的道理则应发起胜解的心,去努力用功。无论近如我们身边之事,还是远如社会上的事,我们也可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造就社会的和谐宁静,慈悲利他的心一定要有。若无,是很难达成的。如果你进入寺院,情形也完全一样:一个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大家也很自然地喜欢亲近,感觉他非常值得自己依靠、有事可去求助;相反,若一个人手握大权,却没有利他之心,脾气又大,大家则会避而远之。因此,不论是从小处利益或大处功德,均要多多地思维,从而产生一种好乐心。即使自己没有生起菩提心,也应该在这方面去努力用功。一方面致力于修持菩提心,一方面将自己所学到的菩提心方面的教授传达给有情,这样有无边的利益。

  通过这样思维,可以发现我爱执除了伤害,别无任何利益;他爱执只有功德,别无任何伤害。因此,一定要修持自他相换。

  癸四、励力修持自他相换:

  决定修行自他相换,颂文云:

  一切世间所有诸逼恼 怖畏苦痛凡诸衰损事

  悉皆从于我执而出生 此大恶魔于我有何益

  在世间,不论是人造成的伤害,或是非人造成的伤害,所有一切的伤害,以及内心的恐怖、身体的疾病等等,这一切痛苦都是缘于“我”、继而生起“我爱执”而产生。可以说,一切痛苦损恼的出生处,便是“我爱执”,它实在是大恶魔,能产生一切伤害!既然如此,我爱执对自己究竟有什么好处?毫无利益,只是伤害!是故应猛厉去断除它。这一切的伤害,都是过去的恶业所感、因缘成熟而显现于前。这些恶业又从何而来?便是缘于自身,产生了我爱执。以自我为中心,去伤害其他有情。归根结底,一切的伤害、身心的苦恼,皆由执着自己而产生。

  爱执自身若不舍 则不能免诸苦恼

  如人执火若不舍 终当不免被焚烧

  总之,我们若不将我爱执舍弃,便永远也无法断除自他一切的痛苦。正如我们手中执着一团火,如果一直不放下,便不免被火灼伤。只有将火放下,才会避免烧手的痛苦。

  是故为灭自灾害 亦为息灭他人苦

  应舍自身为他人 亦应摄他为自体

  我爱执是一切伤害、一切痛苦的因。因此,为了息灭对自己的伤害,亦为息灭一切有情的痛苦,令其余一切有情远离伤害——为了成就自利利他的圆满目的,我们一定要舍弃对于自我的执着、舍弃我爱执,把自己的身体、受用以及一切善根都布施给一切有情,对一切有情如从前爱自己一般去关心、爱护。

  汝心于此应胜解 谓我随他自在转

  唯除利益诸有情 此外非汝所应思

  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布施给其他有情。一切有情想要怎样对我,就怎样对我。一切有情均对自己拥有自在的权利。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说:“心啊,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已经把自己布施给一切有情了,一切有情都对自己有着自在的权利、有着为所欲为的权利。从今以后,你除了去成办有情的利益,其余任何自私自利的事情都不要去追求;除了利益一切有情,就不要再枉费心思了!”

  以彼自在眼根等 成办自义不应理

  为他义故以眼等 于彼不应违悖行

  我们已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布施给众生,无论是眼根、耳根或是其他,均已为其他有情所自在。就不要再用为他人所自在的眼、耳等六根,来成办自己的利益了!若为了自己而去看什么事物,这样的事不要再去做。当眼睛顾盼有情时,是以慈悲的心,从利益有情的角度去看;更不能怀着嗔恨怒视有情。因为自己的眼根,已属于一切有情,以有情之物来成办自己的利益便不合理。同理,手的一切动作都只应是饶益有情,更不能打杀有情,因为它们亦属于其他有情。总之,我们拥有这样的身体,是为了去成办有情的利益。即便有情对自己造作损恼之事,也要以安忍的心来观他们的恩德,正如父母打骂孩子,孩子能够理解。而菩萨更是以一种慈悲、感恩的心来对待一切有情,即使有情作出不好的举动,他亦能以慈悲来对待。以怨报怨的事,在菩萨身上是不会发生的。

  是故有情为主要 所有我身可得者

  如是彼彼悉夺取 皆为利他饶益行

  较自己而言,有情的利益才是值得对待的最重要事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吃、好玩,乃至衣服等种种物资,都应奉献出来,布施给一切有情。把有情当作最重要的去对待,以各种各样饶益的行为去利益他们,哪怕有一点点好东西,都要从自己手中夺过来,而去供养一切有情。

  如这样的自他相换,应处处念及众生。当然我们现在做不到,但应该有一种愿望,希望能早日生起菩提心。菩萨的内心与我们不同,时时刻刻都是利益众生。大乘的心要和精华,就是菩提心。如前所讲,菩提心如大乘的宝藏一般,如点金剂一般,通过修持,就可以把我们现在没有一点功德可言、污浊、骯脏的身体变成如来的紫磨金身。大乘菩提心对修行的人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生起这样的心,就需先生起慈悲心,慈悲心的生起又需出离心。所以,要真正生起菩提心,前面的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前面的基础,菩提心才可以圆满地生起。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