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7日
来源:   作者:衮却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我们每个人此时此刻都有一颗欲求心,想要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因此在听闻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时候,动机不应该仅仅安立在为了下一世能够得到人天果位,乃至于欲求一己的解脱。应该用尽方法去让爱他胜自的“菩提心”,以及“爱他执”,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长。请把动机调放在“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我一定要成佛”,以这种菩提心,来听受这场教法。所听受的教法就是菩提道次第教授。

  讲授菩提道次第教授有四个门径,第四个门径是“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乙一、道的根本在于依师之理”以及“乙二、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两项。第二项分两点:“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还有“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第二项又分两点:“丁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丁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正明受持心要之法分三项来说明:“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戊三、于上士道次修心”。关于“戊一、共下士道次修心”已经讲过。“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项来说明,就是“己一、正修意乐”;“己二、生起之量”;“己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以及“己四、决择能趣入解脱道性”。“己一、正修意乐”分两项来说明,就是“庚一、明求解脱的心”以及“庚二、发此心之方便”。庚二、希求解脱方便分两项,就是“辛一、由于苦集二谛二门中的思惟”以及“辛二、由于十二因缘而思惟”。前者又分两项,就是“壬一、思惟苦谛的生死过患”以及“壬二、思惟集谛的流转次第”。“壬一、思惟苦谛的生死过患”分“癸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以及“癸二、如何正修苦谛”两项,这已经讲过。第二个是“壬二、思惟集谛的流转次第”分三项,第一个“癸一、烦恼发生之理”,第二个“癸二、如何由烦恼积造业的道理”,这昨天已讲过,现在讲到第三项“癸三、死没及结生之理”。(175页科判)

  “癸三、死没及结生之理”分五项“子一、死缘;子二、死心;子三、从何摄暖;子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子五、生有受生的道理”。子一、死缘有福尽而死、寿尽而死以及横死。(176页第3行)子二、死心分三种,第一是善心死,“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于心。”这是以善心而死。比如说,临终的时候,可以自己持咒或是忆念今生所作的善业,这样就有以善心而死的内涵。(第5行)“又作善者如从暗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

  如果平常我们一直造作不善业,基于平常积造不善业,(第3段)“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于彼显现,如从光明趣向暗处。”临终之时以不善心而死,所以身心都被逼恼,受了很多惊恐,畏惧而终。

  “无记心死者,谓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种事,无他令忆。”(177页第3行)就是说,平常不管是否行善,或者是自己没有办法忆念善不善,别人也不能让你忆念善不善,以此面临死亡的话,称为无记心死。死心,特别是最微细的死心,是以无记心为体性的。当微细的死心现起的时候,除了密乘的教法之外,没有能够转无记心的体性为善法的了。

  我们看“从何摄暖者”。如果平常造不善业的人,而且是必然要投生到三恶道的话,“识于所依从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处。”他的心识慢慢往下至心冷却,这样是投生三恶道的标志。“造善业者,自下分舍,”从下分脚底先冷,一直往上慢慢收摄至心,这是投生善趣的标志。

  “第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开始结生的时候,心识是从心间而入,命终时,从死有到中有的投生也是心识从心间而出。死与中阴的成立、投生,是同时的,如秤的高低。(最后1段)“依二种因,谓我爱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善不善业已熏习故。”我们一般人之所以会投生中阴的理由在此。在死有的时候,大多数的人就会想说:“我要趣入中有的感召,投生了,要与我的身体离开了。”“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除了无色界之外,其他色界、欲界都诸根完备。“当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中阴众生是稍有些许的神通,可以了知一些法。能够很自在的来去飞行,无法障蔽、无法挡住。

  “四有”有四种,(178页第2行)“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后刹那是为死有。”当投生的时候,第一刹那称为生有;从生到死之间,这中间称为本有;本有结束的最后刹那称为死有。

  “第五次于生有结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则彼中有(就是中阴)于当生处(当所投生之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的因缘),遂愿往趣当生之处”(179页第4行)。最主要,他要看到同类的有情才有往趣投生的意趣。“次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见行邪行,便起贪爱。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发起一念心想投生的时候,中有身就结束了,然后变为生有,这是胎生,卵生与湿生的投生方式也相似。以上所说就是“思惟集谛的流转次第”内涵,分为“烦恼发生之理”、“集业之理”以及“死没及结生之理”。就这样简单讲过。

  发希求解脱的心的方法,(第一个是由苦集门来思惟),(181页)第二个是由十二缘起的门径去思惟,分四项说明:就是“一、支分差别;二、支分略摄;三、几世圆满;四、此等摄义”。缘起有十二支,第一支“无明”,它是种子,是整个发动的根源。分两项说明,(第1段最后1行)“谓业果愚(无明)及真实义愚(无明)”。系缚轮回(流转生死)的根本是在于无明的关系,也就是基于无明的关系,而造集了很多的恶业。一般我们所造作轮回的业,都是经由无明鼓动而导致的,心中任何一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都是无始以来,无明所推动的。一切烦恼都无非是由坏聚见(萨迦耶见)所产生的,因此瑜伽论师(无著、世亲)首先认定所遮“我(谛实成立)”而把“我”遮止,修学无我。

  依这样轮回的根本无明作为动机,来推动,会造(十二缘起的)第二支“行业”,分为:能引到恶趣的非福业,以及能引到善趣的福业。引召善趣的业可分两种,就是“谓能引欲界善趣之福业及能引上界(就是色界与无色界)善趣之不动业。”

  第三支是“识”。识分两部分:“因位识”与“果位识”。当你由“无明”鼓动而造“行”业,业所安立的地方,叫“因位识”;以及受爱取有滋润,去结生的“果位识”。不论福业也好、非福业也好、或是不动业也好,当业造完之后,这业的习气,就一定会安放在因位识之上等着感报。业习气安立之处就是“因位识”(182页第1行)“结生的识”,就是“果位识”。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第2段)五蕴里头,色蕴除外,其他四个蕴体,称之为“名”。“色”当然就是色蕴,“若生无色(界),唯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注一)等色,如应当知。”就以胎生的人来说,他产生“名色”之后,慢慢地渐次会增长,最后就生起“六处”。六处是六根,六处是缘起第五支。

  第六支是“触”。“触者,谓由根境识三种和合”,六根六境六识和合,因为根境识的和合,产生可爱、不可爱及中庸境界的时候,就导致第七支“受”支。触取三境,就是可爱、不可爱、中庸之境,然后顺生三种受,就是:可爱境是乐受、不可爱境是苦受、中庸境就变成舍受。由“受”支引“爱”支,看文(此页末段)“谓于乐受起不离爱(不想离开的爱着),于诸苦恼起乖离爱(想离开的爱着)”。“爱”支越来越强的时候,就变成“取”支。(183页第2行)“谓欲著于色声等欲尘,及除萨迦耶见余诸恶见,恶见系属恶戒恶禁及萨迦耶见,是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总共四种。

  第十支“有”,也是业行,由昔行(行业)于识(因位识),不管是福业、非福业或是不动业,放在因位识上,经由熏业习气,再经由爱取有滋润引发,有大势力感召后有,这样的业行称为“有”支。

  第十一支“生”,“谓识于四生最初结生。”称为生。从结生开始第二刹那就变成“老”支开始。第十二缘起支是生之第二刹那开始,“老死中老者,谓诸蕴成熟转变余相,”称之为老。“死(者)谓弃舍同分诸蕴。”这样称之为死。

  十二缘起总合几支略摄,分四支来说明它,就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即能感召引业的法有三个,就是无明、行、识。所引支分四支,就是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有三支,就是爱、取、有。所生支就是生与老死这两支。(184页最后1行)“如是十二有支,复于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摄尽。”第一支无明、第八支爱、第九支取,这三支是烦恼;第二支行、第十支有支,就称之为业;其他七支称为苦所摄。

  “第三几世圆满者”,十二缘起最快是二世圆满(今生造业→来世感果报),最慢是三世(今生造→某世种子现形又造→某世的下一世感果报)。这三世,是就所造同一缘起(业)而言,是无间间隔的,也就是所谓的三世圆满。比如说无明造作鼓动,造了行业,然后行业把业安立在因位识上,但今生临终时,如果没有爱取的滋润,这一支行业没感。由于我们造了很多的行业,中间有某支的先感。等到未来某一世,这一支行业现起,再加上爱取有的滋润,则能引(因)与能生(缘)圆满,故而在其接下来的一世感果,故就同一行业而言,最慢三世圆满。

  “第三几世圆满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间,容有无量劫所间隔,或于二世即能生起无余世隔。其能生支与所生支二无间隔,速者二生即能圆满(二世就能圆满)。如于现法新造天(天道)中顺生受业,即于现法满二支半,谓无明行及因位识,临终以前圆满爱取及有三支,于当来世圆满所引四支及半(就是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并圆所生二支分(生、老死)故。迟久亦定不过三生”(185页第3行)。这是整个一轮十二因缘的说法。“谓其能生及二所生并三能引各须一生(变成三生了),诸所引支于所生支摄故,能引能生中间,纵为多世间隔,然是其余缘起之世,非此缘起之世故。此未别算中有之寿。如是已生诸果支时,然而全无实作业者,及受果者,补特伽罗之我。如前所说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于彼愚蒙妄执有我,求我安乐,故造三门善不善业仍复流转。故从三惑(就是三个烦恼,无明、爱、取)起二支业(就是有支与行支)及从彼业出生七苦,复从七苦而起烦恼,又从烦恼如前而转,故三有轮流转不息。”

  因此如是思惟漂流生死之理,“即是最胜厌离方便(生起厌离心最好的方法)从无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业,异熟未出,对治未坏,今以爱取而为滋养,由此增上,则当漂流善趣恶趣。”总之,如果无始以来所造的善业恶业,不予以对治、破坏,那么这业一定会感果报。如果予以对治,比方说知道是恶业并加以对治,那就不会感果。“作已不失”是讲,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这道理是说你没有经由对治,所造的恶业一定会在蕴体上去感报,因为造业的时候,是以你的五蕴去造的,所以以后会在你的五蕴上感报出来,这是指没有对治的恶业,所感报的方式。

  但是有一项,就是受用信施,三宝公众的财物,如果放逸的受用,即使以忏悔对治,还是很难净除的。此外,其他恶业经由对治,都可以予以净除而不感果。

  “诸阿罗汉昔异生时,虽造无数能引之业,然无烦恼解脱生死(因为无烦恼所以解脱生死),若于是理获决定解,则于烦恼执为怨敌,于灭烦恼能发精进”(186页第1行)。最后边际身的阿罗汉,就是对今生证得阿罗汉的行者来说,虽然他无始以来也造了很多能感报生死的业,但因为他已经断了烦恼的关系,就像离开了水份、阳光与肥料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他虽然有很多业尚未感报,因为断了烦恼,爱取有没有办法得到滋润,所以不会再感报。一旦能够亲证无我空性的智慧,就不会再造轮回因的引业。一旦断除贪着,就不会再感报三有,因为没有了俱作缘(能搭配的因缘,与近取因一起作用而生果)。

  从十二缘起(十二有支)来说明如何思惟三恶道的流转次第,称为下士道次的十二因缘,是下士道次的法类。而人天善趣的流转内涵,以十二因缘来说明的话,是中士道次的法类。

  大家想想,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根断无明,所以不论投生何处、造了什么业、在任何处所,都会蒙受轮回的痛苦,这是一定的,不可能只是有时候不吉祥事会纷至沓来,痛苦是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地袭来,蒙受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若通达苦谛,三界火宅,无时不苦)。如果我们随时都思惟轮回的根本因(包括整个惑业苦),对这样轮回生死的整个痛苦,还有痛苦之因的感召方式,产生定解,因此会很自然地生起厌弃轮回的真实出离心。

  “如是比度自心(推测自己的心),推想曾经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门漂流生死发生慈悲,”(第4行) 这个慈悲心是基于思惟自己乐及乐因、苦及苦因的问题后,进而思惟众生的乐及乐因、苦及苦因,以及如何离苦得乐的内涵,所以“为利彼故,愿当成佛,学习佛道为大士类”。如此的修学佛道为上士道次的法类。在产生厌离心之上,去推度众生的情况,产生慈悲心。实际上,发起菩提心──为利众生愿成佛,以这种心去学一切道,都称为上士道次的教法。

  “第四此等摄义者。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186页第2段),这个苦蕴是一种痛苦、有漏的五取蕴身或四蕴之身的包袱。当你去除烦恼及业的时候,这包袱就甩掉、没有了。你还一直背着这个包袱,是基于烦恼和业的关系。“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暗(这是指无明)。”所有轮回的痛苦、不吉祥,任何的衰微,都是来自轮回的根本无明。(本段第3行)“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于解脱道策发其意,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

  第二生此中士道次意乐的量是什么呢?(187页第2段)“如是由于苦集二谛及其十二缘起支门,详细了知生死体相,欲舍生死,欲彼寂灭及欲证得。虽才生此,亦是出离意乐,然唯尔许犹非止足”(本段第4行)“如前所引。谓如误入炽然火宅及堕牢狱,不乐彼处,能生几许欲脱之心,即当发生如彼心量,次后更须令渐增长。”换句话说,就是要日夜无间地生起无论看到三有的任何盛事,任何一道都像在火宅般,那种不乐意住的心态,就是发生中士道次的意乐之量。在安立这出离心的量之后,还必须想办法让它渐渐增长。就算出离心的生起是造作的,虽然并未入道,但所作的一切还是可以安立为解脱之因。如果你能生起非造作、任运自然的出离心,就已经入道了。

  基于对三苦认识的不够彻底,以苦为乐,不知道苦苦是苦,反而产生嗔恚心而排斥;不知道坏苦是苦,以为是乐,产生贪着;不知道行苦是苦,以为是乐,所以产生痴心、舍受、不苦不乐之受;依着这三苦造业,不能彻底了解贪嗔痴。这对我们来说,是需要仔细想想的关要(关键)。有很多人在经济、受用很圆满,生活富足时,会生起我慢、骄慢,并且轻视众生,根本不会想修法,不知道轮回的痛苦。

  厌离生死,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是要出离什么呢?是要出离这个苦蕴的身体(蕴体),而不是换房间、换房子,不是从房子中出来的意思。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别者。”(188页第2行)现在去除一些邪执的说法。“若作是云,若于生死修习厌患,令心出离,则如声闻堕寂灭边,于生死中不乐安住,故修厌患,于小乘中可名为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意思是说,本来声闻缘觉所安立的究竟所证品,就是寂灭涅槃的果位,因此他们对轮回产生厌离心,就去寻求解脱之道,因而得到解脱果位,是很妙善;但是一位大乘行者──菩萨,不应该厌离生死,所以那种说法是邪见。菩萨应该是欢喜投入生死以救拔众生,所以对投入生死轮回没有畏惧。

  事实上,菩萨当然畏惧生死,非常的害怕烦恼与生死之因。如果他没有这种心态,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大悲心也没有办法产生。《入行论》说:“自己痛苦的内涵,梦中都没想过,却一心想要去利他,说要去成办利他,这是可笑的。”(“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菩萨只有一个内涵,就是为大悲心所驱使,当众生轮回未尽之际,他会一直投入生死,他不是为惑业所自在,而投入生死。声闻与独觉虽然有厌离心,可以往生净土,这是因为他们的愿力。菩萨不往生净土,而乐意投入生死轮回当中,是因为大悲心的缘故。更详细地说,菩萨不再造生死的引业了,虽然他还有烦恼,但是他不会刻意地去断烦恼。菩萨主要断的是所知障,不是烦恼障。但是在余势之间,烦恼障会慢慢地断除。

  “(佛)经说不应厌离生死,此义非显由于惑业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诸苦不应厌离。是显菩萨为利众生,乃至生死最后边际,擐披誓甲学菩萨行,虽总众生一切大苦,一一刹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厌离怖畏,于广大行(菩萨行)勤发精进,于生死中不应厌离。”(188页第6行)菩萨基于大悲心,行持广大的菩萨行,不怕负担众生的痛苦,而勇敢地投入生死,倒不是为烦恼与业所驱使,也不是说他不怕生死。菩萨不喜欢由惑与业所投生的生死,他喜欢由大悲与愿力所投生的生死。(189页第1行末)“若由烦恼及业增上漂流生死,众苦逼迫尚不能办自己义利况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较小乘人极应厌患极应灭除。若由大悲愿(大悲心与祈愿力)等增上,于三有中摄取生者,则应欢喜。”

  “第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者”,我们要思惟自无始以来,流转于轮回生死的内涵是什么?一旦了解生死是由烦恼与业所感召的,然后产生真心的出离心。这不是只有一次思惟或是名词上的认知,而是至心的产生厌离心,这样来摧灭生死,引导解脱。生死的根或因缘是来自于烦恼与业,如果没有烦恼,即使有业,也不会感召生死的,所以要断生死,主要是先断烦恼。如果没有造业,就没有轮回,但是因为你有烦恼,总是会因烦恼而造新业,所以一定要从断除烦恼下手。如何去摧灭烦恼?(191页第2行)“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损害根本,故当断除。此复要待灭除二因,谓烦恼业。此二之中,若无烦恼,纵有多业亦不受生。若有烦恼,纵无宿业率尔能集。故应摧坏烦恼,坏烦恼者,赖修(端赖于修习)圆满无谬之道。”要摧灭烦恼,就要依着修习圆满无错谬的解脱道。

  趣入解脱道性,分两项来说,(191页科判)“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首先应以什么身来灭除生死呢?主要是暇满人身。最超胜的莫过于现出家身,所以应该于出家身的安立起欢喜心。(192页第6行)“复应愿以粗劣衣钵乞活知足,于远离处净自烦恼,为他供处。”这是出家的作法。出家众主要有沙门十二头陀行,如树下坐、托钵、粗恶饮食、粪扫衣等等。(193页第3行)“伽喀巴大师云:‘若能以大仙行(佛陀的行持),住苦行山间,始为文父真养子(释迦的真正孩子)。’”(第1段最后第3行末)“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显教)及密咒乘(密乘)修学种智(佛智),亦叹出家身最第一(也赞叹出家身是最为殊胜的)。”

  三种律仪(注二)中,出家戒是属于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律仪有七种(注三),求得解脱以灭生死的暇满人身中,出家身最好,主要是因为能持守别解脱律仪。

  如何是摧灭轮回生死的道呢?应修什么道来摧灭轮回生死呢?就是修学“增上三学”。增上三学中最根本的是“增上戒学”,它有令你散乱心,不散乱的功用。如果你没有聚集增上戒学的功德,那增上定学以及增上慧学是不可能有成的;即使我们证得无我空性智慧,也不可能得到止观双运定(三摩地)。(193页倒数第2行)“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要修学三摩地或心学,也就是“增上定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的方法是修学“增上慧学”。(194页第1行)“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换句话说,瑜伽师所应该做的,都涵盖在三学里头,如此就圆满成办了。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人、天),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定学)之果,谓得上界(色界、无色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194页第1行)“观待所断惑亦许三种”关于断惑的内涵也有三种,第一个是增上戒学以破坏烦恼;第二是伏其现行,就是增上定学;第三断尽烦恼种子,是为慧学,“故有三学”。也就是说,当你烦恼一生起的时候,马上能知道而生起对治力,称为破坏烦恼;能够生起对治力,就可以把烦恼经由察觉、对治,而调伏,称之为“伏其现行”,这是定学的功德;亲证空性才能够断烦恼根。

  “次第决定”是说戒学是根本、是基础,定学及慧学的功德由此而生。因为持戒的关系,所以身口意三门就可以守护住,然后得到自在。因为现在我们的身心都是为心所缚,不能够自在。当我们可以依着持戒守护住三门,就是可以守护住心,那慢慢地就可以很容易安立趣入善法的所缘境。

  “此中尸罗(戒)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定学),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慧学),远离恶见。”(第5行末)“三学自性者,……此中戒学,圆满六支,1、具净尸罗,2、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3、轨则所行,4、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5、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6、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这是戒学的六支圆满。定学有四心住,“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至于慧学也有四种,“四谓四谛,各四行(行相)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要这样的思惟修学来成就慧学。

  苦谛有四个行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我们不知道轮回的安乐是无常性的,总以为是恒常的,所以痛苦。苦也同样,我们不知道轮回的安乐,是以苦为体性,却执之为乐;然后又不知道万法的空性及无我性,因此我们要先从苦谛的内涵着手。如果详细地说,凡是有为法,都是刹那刹那无常生灭的,都是有漏失的,所以是无常性;凡是由惑及业所感招的都是苦性,但是因它没有自性有,因此是空性的,也因它是空掉独立自取的实有我,所以也是无我性的。

  集谛一样有四个行相:因、集、生、缘。怎么说呢?集谛本身就是苦谛之因,就是烦恼与业。集谛经由十二因缘,从开头到最后,由一个导致而招集流转生死的整个情况。又因为这样缘起的轮转,所以无间地投生,无尽的往复投生;由此缘会变成一种苦谛的俱作缘,共同生起的一个缘,这些都归之于集谛。集谛就是以这四个行相来产生苦谛。

  灭谛分:灭、静、妙、离。痛苦的息灭称之为“灭”,“静”是指烦恼的止息,妙是真正的妙乐,也就是能离开,根断痛苦,得到根本的安乐,称之为妙乐,这是灭谛的特质。离呢?就是远离生死,是为“离”的功德。灭谛有这样四个特色、行相。

  至于“道”是指道、如、行、出。亲证无我的智慧及心,称之为“道”,道应该是解脱之道。“如”是指了知断除轮回的无我智慧。行是什么?正修行持道谛称为“行”。“出”是出离痛苦的根本──无明。思惟修习这十六行相,就称为修学增上慧学。

  “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戒是一切善法之梯”(195页第1行始) 如果不思惟业果,而想要能够持守净戒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思惟业果。能够持守净戒,第一要思惟业果道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口诀教授,此对能够摧灭烦恼、远离烦恼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修增上慧学的关系,烦恼不净,即使你持戒也不净,也无以解脱生死。应观察自心,当烦恼生起的时候,视之为怨敌而与它搏斗。如果不能这样察觉烦恼,马上生起与之对治、搏斗的心;相反的,会生起一种非理作意,如此一来,由于非理作意的关系,就一直造烦恼的引业,受流转轮回之苦。因此当烦恼生起的时候,不应该懈怠,应该迎向前去对治。如果烦恼很粗猛,对治不了的时候,我们应该退下来,献曼达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以摧灭这个烦恼当所缘境,去祈请本尊的加持,让你能够有力量去摧灭它。我们主要是对治烦恼,经由察觉、对治,然后祈请,更进一步要知道一切烦恼是来自于愚痴蒙昧,所以要彻底地了解愚蒙的内涵,然后生起真正对治的力量,这样才能够善巧地断除轮回生死。

  【解惑篇】

  问:意义很深奥,格西拉讲得太快了。

  答:哪里会快,解释完了就照着去修,不修我也没办法。这也许是很深奥,但也很容易。因为我们心中都有烦恼,所以很容易认识。如果连这个都不了解的话,要让你明白当然很困难,但是我们都有烦恼啊! 所以也不是很不容易认识。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功德,所以必须修增上三学。如果至心真诚修学增上三学,这困难很容易就可以克服。如果不修的话,说多说少都是困难。因为大家一直都在学三士道次第,这种讲法,有一种危险,就是虽然书快读完了,但自己内心的罪障有没有净除,却还不知道,所以觉得我讲得不够。

  问:请问集谛所说的十种烦恼,与十二因缘里面的三支惑是相同的吗?怎么配?

  答:这没有什么差异。如果你思惟四圣谛,就必须思惟集谛的十种烦恼,才能知道痛苦之因;如果是从十二缘起的话,你要思惟第一及八、九支,就是无明、爱、取三支。烦恼惑的根本是无明,不管是四圣谛或十二缘起,只要把无明摧灭就没有错了。十二缘起的第二支行业造作时,你要知道它也是以贪、嗔、痴、慢,这与四圣谛的十种烦恼类似。总之,造业的时候,不论十种烦恼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安立为造业之因,而无明是最大的原因。对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与造苦因的集谛,无明都有份。总之,无明一旦被摧灭,纵有百千种烦恼,也都可以同时摧灭。但是没有能够生起真正摧灭无明的心,那就只能够当下去对治一、两种烦恼而已,不能同时摧灭所有的烦恼。

  问:刚刚讲烦恼很粗重的时候,我们应该祈请本尊,此时应念诵什么?

  答:没有一定的念诵,主要是要向上师本尊祈请,献曼达,然后念诵。念诵什么都可以,主要是能对治烦恼就好。为了净除烦恼的缘故,任何祈请都行。献曼达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三事求加持。六加行里说:“让我能够速疾遮止、摧灭,从不敬善知识到二我的执着,就是要能够速速灭除颠倒的心。然后让我能够速速生起从敬善知识到止观双运定,正确不颠倒的功德,以及让我能够速疾灭除内外障缘。”全都摄在这范畴里了。

  问:刚刚格西拉提到,出离心如果是出于造作则非入道,出于非造作是入道。一般我们凡夫对出离心都还未具足,那我们都是造作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答:造作的出离心是基于听闻到的正理,你思惟它原来是这样的道理,因而对轮回生起根本没有意思的厌弃心,这样叫造作的,这个我们有份。这个量是什么呢?如同呕吐出来的食物,你不会想再吃回去一样,看到轮回里的一切安乐,都很厌离,这称为造作的出离心。这种量是刻意由正理安立生出来的。总之,看轮回是痛苦的话,你不会想再安住在轮回界,也不会想再继续投生轮回界,这样的一个心态,称为造作的出离心。当你这种求出离的心很强猛的时候,称之为造作出离心生起的量。

  什么是非造作的出离心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烦恼来比喻。我们的烦恼不需要造作,贪、嗔、痴自然的就生起,这叫非造作。就像这样,出离心能自然的生起,称为非造作。善业如果能像烦恼生起之量,闭着眼睛,煞有其事的去祈请、观想,还会生不起来?

  问:烦恼能够引发我们造恶业,为什么宗大师要把烦恼放在中士道,为什么不直接放在业果的前面,就不会造恶业了,这样的安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答:因为你没有办法对治烦恼,对付不了啊! 下士道次所说的是为了断除三途苦,只要把现行的恶作去除,不需要讲什么烦恼的对治。只要你能够好好的思惟下士道的四*轮,就是思惟念死无常、三恶道苦、皈依及业果的话,就可以避免你堕三恶道受苦,这样就够了。(中士道要求解脱轮回,)导引轮回恶作的根源在烦恼,宗喀巴大师是基于这样的道理而安立。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其实什么都可以讲的,下士道次也可以讲增上三学,也可以讲烦恼理则。你要怎么去引伸、编配、结合,都可以的。下士道次所要安立的是让你不堕三途苦,所以不需要讲这个。我们知道,佛的教法是四方道,像一张桌子,你移一角,三角都会同时动。就像这样,如果善于修行,即使你单修下士道次,里面都有可以修学的中士与上士道次教法。大师这样安排是为了我及和我一样的人,观待我的根器、我的心量,依着心量的大小不同,而安立三士道次第教授的引导。对根器好的人,根本不需要讲下士道次,一开始就讲轮回根本是无明,可以断!这样讲就已经涵盖整个下士与中士了,这个太难了。如果可以跳到中级班去学,当然很好。不过,还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学。

  问:不是说烦恼比较细,业比较粗吗?微细的业果不是只有佛陀知道吗?

  答:对,你讲的没错,业果的道理是甚深、微妙、隐密,不是只有下士道次证不出来,连阿罗汉也不知道业果理则是怎么安立的,只有佛能知。因为唯佛能知,所以它是微细。倒也不是说安立点的粗细,业果过程很微细,故佛只安立十业道粗分让我们好了解趣入。我们宣说《戒经》的时候,第一个礼赞文就讲说:“礼敬一切种智。”为什么呢?因为《戒经》的理则,如因感果的道理太微细了,只有礼敬一切种智──佛陀。如果要比的话,就要与佛辩经,说为什么你把上士道微细的业果道理放在下士道次?

  问:刚刚格西拉提到从轮回出离是弃舍苦蕴之体,苦蕴之体是指三苦、八苦,应该不是指我们这个五蕴色身吧?因为在轮回当中菩萨为了大悲而不断受生死,所说的弃舍苦蕴之体,是指三苦、八苦吗?

  答:圣者菩萨(见道以上)没有苦蕴之身,凡夫的菩萨(资粮道与加行道)行者有苦蕴之身的,他还是必须要弃舍苦蕴之身。苦蕴里面涵盖着凡夫地一生所有的八苦、三苦、六苦。凡夫菩萨对三苦、八苦、六苦已经真诚的厌离,生起出离心了,也已经生起非造作的具量的菩提心,所以已经没有三苦、八苦、六苦的系缚,然而因为他是凡夫地菩萨,所以还是有蕴体的,有苦蕴之身。事实上,凡夫地菩萨有苦蕴还是好的,为什么?他若以此因缘堕三恶道的话,因为他大悲心很强,更能够去感受众生的痛苦,他去地狱正是激发大悲心的因缘。众生的三苦、八苦、六苦,只有引发菩萨大悲心而已,所以不是问题。

  问:中士道安立有抉择能趣入解脱道性,下士与上士没有这样安立,是因为有特殊内涵?还是它有安立只是科判没有标出来?

  答:下士道次是不用安立解脱道性。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灯论》讲,什么是下士夫呢?凡是为一己贪着轮回的乐趣,只求不堕三恶道,称为下士夫,所以下士道次不需要解脱道性。凡是厌离生死的盛事、三恶趣而欲求一己的寂灭、解脱,称为中士夫。因为自求寂灭、通常需要讲到解脱道性。往赴解脱与成办解脱道的戒一定是出离戒,这个出离心的戒只有中士道次有,下士道次是为了能够出离三途苦,只要断十恶的戒就可以,不需要出离生死的戒。这样去思惟,次第是无误的,编排得很好。这样的问题,是表示没有经过思惟,就会前跳后跳。

  【专有词汇】

  注一:“羯罗蓝”胎藏五位(“位”即阶段之意)之第一位,或结胎第一七日,父精母血初成,拟酪尚未形成薄膜。胎内五(前五周):1、羯罗蓝;2、额部昙(疱)闭尸位(血肉)健南(肉团)支节位;且于七七时开出眼耳等五根。

  注二:三种律仪是指别解脱(个别皆能得解脱)律仪、菩萨律仪(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还有密乘律仪(密乘戒)。

  注三:此七种律仪即指七众别解脱律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另有八种的说法,是加上大乘八关斋戒。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