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十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十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给大家讲《定解宝灯论》。

  前面讲了,仅仅通过观察了心无形无色,就去抉择心的自性,这不是真正的明白。心是非色法,本来就没有颜色,没有形状。如果据此就认为能将心了知为空,能证悟心之自性。这就如同了知人的头上没有牛角,就证悟了人的头是空性一样,是不合理的。能够了知、证悟心之自性,没有这么容易。

  丁二(建立自宗)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辨别正修与盲修。

  戊一(加行)分二:一、辨别歧途;二、真实抉择。

  己二、真实抉择:

  是故以理而分析,若见真正之实相,

  彻底了达自之心,如幻本体无实有。

  为什么直接说心呢?因为外境已经抉择为心了。此处将心抉择为空,实际上也就将诸法抉择为空了。一切外境抉择为心,都是心的幻化和游舞,都是心。那么心的实相就是诸法的实相,真正能够见到了心的实相,就直接见到了诸法的实相。那么心的实相是什么?就是无实有,是空性。

  “是故以理而分析,若见真正之实相”:通过理证来详细分析,比如运用中观里讲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等观察量、逻辑进行观察和推理,才能证悟心的实相,将心抉择为空,心是不生、不住、不灭的。

  金刚屑因主要是对因的观察量,抉择诸法不是因自而生,不是因他而生,不是因自他而生,也不是非自非他而生。因此心是不生的,不生就不住,心不住就不灭了。

  离一多因主要是将诸法的本体抉择为空的观察量和逻辑。若是存在,是以“一”的方式存在,还是以“多”的方式存在?如果以“一”的方式存在,就是要不依赖他法而独立存在,那么世界上就只有你一个,不能有他法。前面讲过的,世界上只要有一个是常法,那么世界上其它一切显现、缘法都要断灭,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以“一”的方式存在。如果以“多”的方式存在,也不成立。因为“一”是“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二、三、四……以及“多”。若是没有以“一”的方式存在,那也不能以“多”的方式存在。在一个相续中,“一”和“多”是相违的,相违之间是不能有他法的。这样的话,它就是无实有的、假立存在的,不是事实存在,不是实有的,这样就彻底真正将心抉择为空了。

  通过中观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这些逻辑等观察量观察,就能真正将心抉择为空性,真正证悟心的实相。另一种途径是通过修行,消业积福,培养信心,最终相续成熟的时候,通过上师的窍诀,让你直接去找心的来源、心的住处、心的去处,你就能了知心是不生、不住、不灭的,从而彻底证量心之自性、空性这样的实相,这也是正确的。

  若没有通过观察,也没有通过这样的窍诀,然后简简单单地去说说、去想想,是不能真正地证悟实相的,根本不可能真正找到心的本性。

  “彻底了达自之心,如幻本体无实有”:通过观察或者窍诀,没有找到实有的心,却如幻如梦般地可以幻化各种显现。“空”中可以无碍地显现,显而无自性。

  真正通过观察量观察、了知的,或通过窍诀真正证量、证得的,这都是真正正确的。如果认为:心没有形状、颜色,即是空;但是它能够了了分明,不断地去取境或去分析,这就是显现。以此抉择心是现空无二的,是空性的,这是不正确的。

  尔时如视前虚空,自心正在动念时,

  亦为空性之定解,必须深深而生起。

  如同我们用眼睛看前方的虚空一样,没有看见任何实有法。以此为比喻,我们通过这些胜义观察量去观察心的时候,没有找到丝毫的实有法,这就是空。自心正在动念、取境的时候,又不离空性之自性。心了了分明,当下即是空;心本体是空,当下即了了分明,这就是心的本性,对此应当生起真实的定解。

  “尔时如视前虚空”:此处是用比喻说明,通过这些胜义观察量去观察的时候,没有找到丝毫的实体。如同我们去看虚空一样。我们看前面的虚空,就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同样,通过观察量去观察的时候,心不生、不住、不灭,根本没有生过,根本没有住过,也根本没有灭过。没有生法,没有住法,也没有灭法,没有找到丝毫的实有法,所以这就是空。

  “自心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自己的这颗心正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正在取境的时候,它没有丝毫的实体,没有丝毫的自性,这就是空性之定解。从内心里对这样的实义、实相真正地、决定性地生起定解。

  去观察的时候,去找这个心的时候,你根本找不到。若仅仅因为在体内、体外或中间,都没有观察到心的存在,由此抉择心是无自性的、是空的,这还不是正确的了知。心根本没有生过,没有住过,也没有灭过。它原本就是不生、不住、不灭的。如果有实有的心,有能“生”的心,会有很多过患,不能成立。如果承许心“住”过,也有很多过患,不能成立。如果承许心“灭”过,也有很多过患,同样也不能成立。前面通过很多观察量进行观察,心没有实实在在地生过,没有实实在在地住过,也没有实实在在地灭过,因此没有这样一个生法、住法、灭法。这时你才是真正明白了心的自性、心的本性,即空性。这时你没有找到心,这才是真正地没有找到。

  心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实有的,是空,但是它还可以有起心动念,可以在外境上动念,可以分明。它不是一个单空,是有这样的分明的。这些分明正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即是空性,即是无实有。这就是现空无二的心之自性。

  正在起心动念的这个心,当下就是无实有的、空的。它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样的一个空性,但是也可以分明,可以有起心动念,有这样的作用。起心、动念这些分明,这都是它缘起的作用,它就是这样的。现而空,空而现,心分明即是空,空即是心分明,这才是心的本性、自性,才是真正的本来面目。对这个道理要深深地从心里了知,生起定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深深而生起”:“深深”是什么意思?不能在口头上,不能在表面上,而是要如哑巴吃糖块般,从心里真正了知、证量。必须要从心里生起定解,从心里真正了知和明白。若仅仅在口头上说,说是说,实际上还是不明白。

  以前我给大家讲过,那若巴没有依止上师帝洛巴之前已经精通三藏了,在讲理论、讲道理方面,可谓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但这只是字面、表面上的功夫。后来智慧空行母授记他说:“你通达的是词句,不是真正的意义,因此还要依止上师。”让他去找上师帝洛巴,最后他才能够真正了知、证悟。此前他能讲能辩,心里可能也觉得自己明白了,但他还不是真正明白。这样过患很大,容易误入歧途,危险性特别大,都要注意。相似明白不是真正的明白,相似证得不是真正的证得。二者的判断标准,主要看烦恼和习气。如果烦恼习气减少了,就说明你是真正明白,真正有点修证了。否则,还是没有明白。

  若问所谓汝之心,一无所有如虚空?

  抑或了知种种相?究竟是为何者耶?

  谁人悉皆必定说,刹那不住动摇心,

  凡为人者均具故,即是所谓之心识。

  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自认为具德的“上师”要给自认为合格的“弟子”传“直指人心的窍诀”了,于是问:“观察你的心,是如虚空般一无所有,还是能了知种种相?究竟处于哪种状态?”

  谁都肯定会这样回答:“我的心一刹那也没有停下来,一直在随着外境而四处动摇。”一般的人都觉有这样的一个心态,自己都会这样认定。

  有说非有非无心,即是光明之法身。

  彼亦自诩已证悟,声称虽然未多闻,

  了知其一解一切,如是说法真可笑!

  “有说非有非无心,即是光明之法身”:“非有”此处指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所以就是非有。“非无”此处指它了知种种现象,不停地在外境当中动摇,所以是非无。“上师”就接着给“弟子”直指人心,传授窍诀:这个心不是“有”,若是有,应该就有颜色,有形状。但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犹如虚空;这个心也不能说是“无”,因为你的心了知种种这些显现,是不停动摇的一个心识。所以你看,心不是有,也不是无,非有非无,这就是大光明,这就是究竟了义的法身。

  “彼亦自诩已证悟,声称虽然未多闻,了知其一解一切”:上师这样一宣讲、传授窍诀,弟子也自诩自己已经证悟了大圆满,证悟了大空性。声称不必广闻博学,不用闻思,不用勤修,一精通一切精通,一了知一切了知,如此就能证悟。

  “如是说法真可笑!”这种说法太可笑了!在此处麦彭仁波切用这样的语气嘲笑了这种现象。这种做法是不如法的、不合理的,是我们要驳斥的。

  他们就是这样直接以心看心,认为自然放松安住就可以了,就能证悟心之自性。因此不用闻思,不用学这些佛理,认为这是增加妄想分别,是没有意义的。没有闻思,哪有修行?但是他不明白。在解脱成佛的大道上,闻思就象双脚,修行就如双目,二者缺一不可。若是有双目却没有双脚,不能走路,不能到达目的地;若是有双脚却没有双目,也不能到达目的地。闻思修不能分开,先有足够的闻思,然后再去修行。先得有牢固的基础,最后才能真正地证得。

  丁二(建立自宗)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辨别正修与盲修。

  戊二(正行)分二:一、说彼殊胜境界;二、执着无我。

  己一、说彼殊胜境界:

  非有非无大圆满,远离一切四边戏,

  这是自宗观点。有边、无边、有无边、非有非无边这四边都是戏论,为什么说都是戏论?都是由分别心来假立的,由分别心来假立的都属于是戏论。此处“非有非无”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既不是有无,也不是非有非无,是远离四边戏论的大空性。大圆满是非有非无,但它是远离一切四边戏论的大空性。它没有堕入有边,也没有堕入无边,也没有堕入无有边,也没有堕入非有非无边。它是远离四边的,是超越言思的。

  若详观察汝观点,即不敢说存在有,

  亦不能说不存在,实则有无此二边,

  抑或非有非无边,无论如何不超此。

  “若详观察汝观点,即不敢说存在有,亦不能说不存在”:若仔细地去观察分析你们的观点,你们不敢说有,也不敢说无,哪边也没有确定下来。

  “实则有无此二边”,不肯定是有,也不肯定是无,那就肯定是有无了,又堕入有无边了。因为什么?你们的“非有非无”没有远离言思;没有远离言思,就没有远离四边;没有远离四边,若不是有边,不有无边,那就是无有边,因此你就堕入有无边了。

  “抑或非有非无边”,若不是有无边,那就又堕入非有非无边。因为什么?既然没有远离四边,所以必须要堕入四边。若不是有,那就堕入无边;若不是无,那就堕入无有边;若不是无有,就堕入非无非无边了。

  自宗讲“非有非无”没有堕入边,而对方讲“非有非无”却堕入边了,为什么?前者讲的是远离四边戏论的大空性;而后者讲的不是远离四边戏论的,是一个言思的范畴。属于言思的就是戏论的范畴,若是戏论的范畴,肯定堕入四边。

  “无论如何不超此”:“此”是什么?此是边。无论你们怎样去辨别也没有用,根本超不出边。

  彼心非有非无者,心中常存此念头,

  彼与不可思议我,仅名不同义无别。

  你们认为心是“非有非无”的,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心里。存着念头就是有思想,有思想就还是属于言思的范畴,根本没有远离戏论,不是我们自宗所承许的非有非无了。

  站在戏论的范畴,站在言思的范畴,你去想、去说“非有非无”,这个“非有非无心”和外道所承许的不可思议的常我,二者只是在名字上有所不同,在意义上没有差别。

  外道承许有一个不同思议的“我”,这个“我”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既不是有无也不是非有非无。他讲的是属于言思范畴的一个法,所以无论如何也没有远离戏论边。他们认为,由这个不可思议的“我”来主宰世界,世界万物都是由他来安排、控制的。其实,他们所谓的这个不可思议的“我”,不是站在远离四边的大空性的角度讲的,而是站在有边的角度上讲的。属于言思的范畴,那就是堕入了边,所以这个“我”没有远离四边。

  这个“非有非无心”也同样是没有远离四边。你们说“非无”,并不是真正明白缘起显现;你们说“非有”也并不是真正明白空性。没有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那就是一个言思的范畴,不是真正的空性,不是真正的缘起。在这样的一个范畴里,在这样的一个角度去思维,就是一个“有”或者一个“无”,远离不了这个边。可见,你们所抉择的这个心和外道承许的不可思议的“我”,虽然在词句上不同,但意义上无差别。

  这里我们要明白,他们没有真正抉择为真空和妙有,所以他说空也是个单空,不是真正的空;他说有也不是妙有,而是一个实有的有。这两个怎么讲也是个边,没有超越四边。

  通达心与心外法,均为无实基础上,

  显现缘起而现故,超越是非离言思,

  远离四边戏论要,无有所缘通彻性。

  通过观察量或者窍诀,将精神和物质一切法抉择为无实有。在此基础上,一切广大无边的显现依缘起而自现,显而无自性。因为是缘起法,所以才能无碍显现。无碍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无碍显现,这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种实相不能决定地说“是”,也不能决定地说“非”,它超越了是非有无,也远离了言思,即不可言、不可喻、不可思、不可议。诸法远离了一切戏论,不是依赖于它法而变成无实有。圣者在定中亲见没有丝毫的实有法,诸法原本就是空,空即是现,现即是空,空而现,现而空。

  “通达心与心外法,均为无实基础上”:“心”指精神;“心外法”指物质。通过观察量真正将物质和精神抉择为无实有,或者通过窍诀真正证得无实有。

  “显现缘起而现故”:以无实有为基础,在无实有根本上,再能够无碍地显现这些缘起法。无实有也无碍显现,无碍显现即是空性。

  “超越是非离言思”:自宗是现而无自性的,这种实相是超越是非有无的。既不能决定是“是”,也不能决定是“非”,超越是非,也远离言思,这就是不可喻、不可言,不可思、不可议。凡是我们能表达的、由分别心能够思维的,统统都不是真正的缘起真空。那什么是缘起性空?就是远离言思的,也就是远离是非的。

  “远离四边戏论要”:远离了四边,就远离了一切边;远离了四边戏论,就远离了一切戏论。由分别心来假立的,由心来造者,都是戏论。

  “无有所缘通彻性”:它原本就是空,空即是现,现即是空,空而现,现而空,就是这种道理。“无有所缘”指诸法本来就远离了四边戏论,所以它不是依赖他法而变成了无实有、空性的。“通彻性”指它自性原本就是无实有的。通过观察量去观察,通过真正的菩萨、圣者的智慧去观察、亲见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实有法,所以就是通彻性。

  汝者所谓离是非,如同靶子住心前。

  但是你们所谓的远离是非的非有非无心,并没有超越言思。无论讲“是”的时候还是讲“非”的时候,无论讲“有”的时候还是讲“无”的时候,在心的前面始终有一个靶子,即心里的分别念始终没有消失,执着心没有断掉。因此无论怎么讲,都没有远离分别执着,始终是落到了边上。

  戊二(正行)分二:一、说彼殊胜境界;二、执着无我。

  己二(执着无我)分二:一、总说初学者次第修行之理;二、别说闻思见派修行之理。

  庚一、总说初学者次第修行之理:

  自他依靠此实执,周而复始入有海,

  遣除此等之对治,即是无我执着相。

  自他一切众生就是因为这个分别心,始终在轮回苦海里反复流转。要遣除这样的分别执着,就是要有无我、空性的智慧。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要以强烈的对“无”的执着去破除对“有”的执着。

  “自他依靠此实执”:“自他”指我和你等一切众生。“实执”指分别执着的心。

  “周而复始入有海”:“有”指轮回。因为没有远离分别执着,所以我们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流转于轮回当中,没有获得解脱。你们所抉择的、所宣讲的还是轮回的一个因,根本不是摆脱轮回的一种方法。

  “遣除此等之对治,即是无我执着相”:若要遣除分别执着,就要有无我,并且刚开始要对“无我”有执着,以此去破除对“有我”的执着。或者也可以将“无我执着相”解释为无我的智慧。

  为什么说是“无我的执着相”? 麦彭仁波切也讲了,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有对“无”的执着,最后要远离“无”这个无边。这个“无”是指远离有边的,将有边抉择为空的“无”。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有我”的执着心特别强,现在我们就将“有我”抉择为“无我”,然后执着这个“无我”,以此对治对“有我”的执着。所以这里有个“无我执着相”。

  “无我执着相”能对治我们对有边的执着,但是它实际上是个单空,不是远离八边的大空性。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单空也是非常需要的。后面麦彭仁波切也讲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单空是非常重要的。将有边抉择为无实有的单空,执着这个单空,以此去对治有边或者有我的执着,这实际上也是以毒攻毒、以妄止妄,虽然不究竟,但暂时是非常需要的。

  未知无有之道理,仅信无有无利益,

  如同对于花色绳,迷乱执着其为蛇,

  观想无蛇无有利,若知无理断蛇执。

  “未知无有之道理”:没有知道有无之道理,即远离无边、有边等四边、八边的这些道理。

  “仅信无有无利益”:只是心里这样想、口上这样说,这是没有意义的。很多人看到《心经》里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看到《金刚经》里讲“万法皆空”,就觉得自己明白了,这样去相信,然后自以为是地去修。就只是在字面上明白,在口头上说,仅仅这样去相信。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在修大圆满,在修禅宗,自己认为不用这些勤修,不用取舍因果,也不用上早课晚课,就直接打坐、直接修禅、直接安住就可以了。轮回的根是我执,这样对断除我执不会起任何的作用,对断除烦恼不会有任何的帮助。要想证悟诸法无我、空性的自性,必须要通过观察去了知,通过实修实证去证得,这样才能对治我执,才能对治烦恼,才能断除轮回的根。

  “如同对于花色绳,迷乱执着其为蛇”:这是用比喻来说明前面的道理和实义。犹如对于路上的一条花绳子,由于光线、视力等一些障碍,导致我们将它误认作毒蛇,心里就产生了恐惧,不敢靠前。

  “观想无蛇无有利,若知无理断蛇执”:这时若不采取其他措施,仅仅在心里观想:“这里没有蛇,这不是毒蛇”,根本无法消除心里的恐惧。现在该怎么办?要想真正地明白,就应该采取措施去了解,到底有没有蛇,到底是不是蛇。比如拿棍子碰一碰,或拿手电筒等照一下,这样就彻底明白了“这是绳子,不是毒蛇,没有毒蛇”,心里的恐惧也就消失了。

  现在我们也都知道六道轮回、因果不虚,都知道无我、空性。但都是仅仅在心里这样想、这样念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去观察、了知,没有真正的明白,因此心里的烦恼、畏惧、痛苦都没有消失,这是没有用的。明白和明白不一样,若是你没有彻底明白,只是心里这样想、口上这样说没有意义,起不到作用!必须要通过理证亲自去观察、分析,比量或者现量地了知或者证得,才能真正明白。如:自己亲自观察到有人从花绳子边上安全地走过去了,通过这个可以推理出:没有事,那不是毒蛇,这里没有蛇,从而消除了内心对蛇的恐惧,这是比量。自己采取措施碰一碰花绳子,或者用灯照一下,亲自见到了那不是毒蛇,没有蛇,从而消除了内心的恐惧,这就是现量证得。当自己亲自见或通过理证真正了知了没有毒蛇,对视绳子为毒蛇并执为实有的执著心就没有了,心里的恐惧也就没有了。若只坐在那边观想“没有蛇,没有蛇……”,没有意义,你心里的恐惧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