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二十四)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二十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定解宝灯论》,继续讲解第五个问题:二谛哪一个主要,世俗谛主要还是胜义谛主要。先破除他宗,后建立自宗。
自宗建立的是无偏堕的二谛双运的宗义。讲基、道、果的时候,都不离双运。现空双运,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现空不二。
丁二(建立自宗)分四:一、宣说远离偏堕二谛双运乃经续窍诀诸道之无谬密意;二、证悟此理而宣说续部之分类;三、遣除邪见;四、摄义。
戊二、证悟此理而宣说续部之分类
证悟此要愈深入,于诸世俗显现法,
亦渐断除自相执,故立续部乘次第。
当越来越深入地证悟现空双运的道理,对世俗现法视为平庸自相的分别、执著也会逐渐断除,这些显现会越来越清净。依据心里证悟的深度、显现上逐渐清净的这种程度,来安立续和乘的次第。越通达现空双运,显现越清净,续部乘的次第也越高。
“证悟此要愈深入”:“此要”指现空不二的道理。对现空双运的道理证悟得越深入。
“于诸世俗显现法,亦渐断除自相执”:“自相执著”主要是指把这些世俗现法视为平庸这样的分别执著。对现空双运的真理证悟得越深,这些显现会越清净。只有对空性的道理真正生起定解、有证悟后,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现而空,空而现”这样的一个实相。比如,显现有不清净的显现和清净的显现。因为是空性,所以才有这些显现。因为自己有一些迷乱、分别、不清净的心,所以显现上有这些不清净的。当这些分别越减少,不清净的显现也会逐渐断除,显现会越来越清净。自己心里越清净,外面世俗上的显现也会越清净。
倘若对空性没有正确地了知,没有真正的怔悟,那么内心这些分别执著也不会减少。内心若是不清净,这些显现也不会清净。我们经常讲“心净一切净”,心净就是指心里没有分别执著。你真正地证悟空性,对二谛双运、现空双运的道理生起定解的时候,心里才会减少这些分别、执著。心里的分别执著越少,显现上也会越来越清净。若心不清净,这一切的显现也不会清净。心里的妄念、分别减少了,心就清净了。心清净了,这些显现也就清净了。
“故立续部乘次第”:根据内心证悟的深度、显现上逐渐清净的程度,安立续和乘的次第。显现越清净,续也越高,乘也会越高。安立的标准既不是单独的一个空分,也不是单独的一个现分。对现空不二这种道理生起真正的定解,有真正的怔悟的时候,一切显现会越来越清净,就是按这个层次来安立乘和续的次第。
仅以信解作观想,以及器情现本尊,
定解正见此二者,无有一致之时机,
如果对现空不二的道理没有真正明白和生起定解,内心并没有明白情器本来即清净的道理,仅仅去相信,以意念观想为坛城、本尊,这是信解。当对二谛双运的真理实相真正生起定解,越坚定越深入,显现法就显得越清净、越圆满。器情即是清净本尊之定解的究竟见解与前述信解,二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一致的时候。
“仅以信解作观想”:对现空不二的道理没有生起定解,仅心里想,然后去相信。这不是真正明白,也没有生起定解。观坛城、观本尊等,这些都是自己心里这样想,没有理由地信,这不是真正明白。
“以及器情现本尊”:“器”指外器世界,“情”指内情众生。“现本尊”就是显现成本尊。对二谛双运的真理实相生起定解,定解越坚定越深入,这些显现法显得越清净越圆满。
我们经常强调要将住处观为净土、坛城;在头顶前上方或正上方观想本尊,降下甘露沐浴自己或者发光照耀自己,从而遣除业障、魔障等。有很多人不明白它的意义甚至产生怀疑,为什么会有疑惑?就是因为他对现空不二的道理没有生起定解,没有真正地证悟诸法的真理实相。
无论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众生,诸法都是空性的。因为是空性,所以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各种显现。在《中观四百论》中讲:“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虽彼皆非有。”“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如果世界上有一个成实的法存在,那么这一切就都不能显现。若是有一个成实法,它就有独立存在、不观待于他法这些特点,也就意味着只能有它不能有别法。为什么?有别法就有观待了,就有相对了。正因为世上没有一个实有的法,都是空性的,所以诸法都可以无碍显现。
因为是空性,才是万能的,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显现。那么这些显现会不会互相混杂?不会。因为显现的时候是以业力或愿力而显现的。佛菩萨的显现也有不同的相,每尊佛都有自己不同的净土、眷属,这都是因愿力而显现。众生则是因业力而显现各自不同的经历、感受等。
空性是“空而现,现而空”,不是一个单空。证悟大光明也就是证悟大空性,证悟大空性也就是证悟大光明,一个是现分,一个是空分。二者是“一本体异反体”, 有现分,有空分,但是二者本体是一个本体,空而现,现而空。如水月一般,水月它无自性而显现,显现的当下就是无自性的。一切诸法都是如此,现的当下就是空,空的当下就是现。对这个道理生起了定解、真正明白了以后,再观再修才能成就。
“定解正见此二者,无有一致之时机”:“此二者”此处指信解和定解正见。前者对现空双运的道理不是真正的明白,而只是盲目地信。后者则是对此诸法实相真正明白、有所证悟了。一个是没有正见,一个是有正见,这两个实际是不一样的。
如同中观于诸法,确定实空为正见,
梵志于病持咒时,观想无病非正见。
此处用比喻来说明信解与定解正见二者有差别。
“如同中观于诸法,确定实空为正见”:中观宗以离一多因等逻辑、通过观察量去观察,真正明白、证得了诸法无实有这个道理,这是正确的见解。
“梵志于病持咒时,观想无病非正见”:“梵志”就是指以前印度很多专门治病的人,他们也让那些病人持诵一些咒,要求患者此时心里观想无病。病也是假立的,是无实有的,但是他们不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仅仅是心里毫无根据地这样想,这不是正确的见解。
此二者都说“无实有的”,词句上、表面上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实际意义上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有天壤之别。前者是真正明白证悟的,是通过观察量观察,通过智慧去分析,然后真正获得了这样的结论,证悟了这样的一个真理。后者是没有明白、证悟,只是这样要求的,这样想的。
同样,你若明白了诸法的实相并真正显现了清净的境相,和你仅是自己心里想、盲目地信,此二者在表面上没有差别,都在想,都在观,都在信,但是实际意义上有极大区别。前者是真正证悟、真正现见的;后者只是心里这样盲目地信而已。一个是有正见,一个是没有正见的。一个是有定解,一个是没有定解的。
依证胜义之实相,深信世俗为本尊,
否则处迷现相中,如何成立本尊性?
“依证胜义之实相,深信世俗为本尊”:“证胜义之实相”就是对大空性有定解。当真正明白了胜义谛大空性的道理,对大空性生起定解,才能够深信世俗上的这些显现最终都是清净的。不清净的是因业力或者因为迷乱,而其实原本都是清净的,对此生起了真正的胜解信心,然后祈请和观想本尊、视为本尊,这才是正确的。
若对胜义谛的实相——空性没有生起定解,没有真正地证悟,就不会对世俗上的这些清净的境相生起真正的信心。对空性生起定解以后,才会对世俗的这些清净显现生起定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观、去想,那才是合理的。
“否则处迷现相中,如何成立本尊性?”若是没有证悟空性,有分别、有执著,住于迷乱的相状之中,怎么能成立世俗的显现为本尊性呢?
观坛城、观本尊等也首先要有空性的见解,从空中生起坛城和本尊这些境相。若没有空性的见解,怎么生起这些啊?这些境相怎么能够成立呢?所谓“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因为是空性,所以可以有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相,可以有这些清净的显现。
“处迷现相中”是什么意思?若你没有证悟空性,就有分别执著,那就是妄念。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怎么能够成立本尊性呢?
除此二取迷现外,无他所谓之轮回,
断此非从胜义立,胜义本是一体故。
“除此二取迷现外,无他所谓之轮回”:“二取”就是能取所取。除了凡夫的这些迷乱的能取所取以外,就没有其他的轮回法。属于迷乱的这些能取所取、迷乱的显现、妄想、分别和执著,就是轮回。
“断此非从胜义立,胜义本是一体故”:“断此”就是断轮回。断轮回的这个正见正道,不是仅从空性胜义谛上建立的。因为空性是个空分,是单独的“一体”,它不是一个双运,所以不能建立胜义这个空分上。
依见修习诸有法,世俗现分胜义性,
智力宣说事行续,瑜伽续及无上续。
“依见修习诸有法,世俗现分胜义性”:在有空性见的基础上修习诸有法,这就不是仅在空分上建立,也不是仅在现分上建立,而是在双运上面建立。现是法,空是性,二者是法和法性的关系。对空的见解证悟得越深,世俗显现方面也就会显得越清净、越圆满。
“智力宣说事行续,瑜伽续及无上续”:“智力”就是空性。显现方面有清净、不清净的。不清净就是轮回,清净就是涅槃。清净的显现也有不同层次。自己要有空性见,然后以这个见去修,世俗显现会越来越清净。
有空性的见解,并且证悟越深入,显现上就越清净、越圆满,按这个程度建立续的次第和乘的次第。此处主要是续的次第,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再分父续、母续、无二续。若没有空性的见解,无法建立。有空性的见解,仅在空分上也不能建立。
故以二谛各自分,不能区分续高低,
然于二谛双运义,如何诚信修跟随。
单独以显现世俗谛或空性胜义谛不能区分续的高低,仅单独在空分上或在现分上不能分续的高低。对于二谛双运的诸法实义越深信,修行的层次就会越高,道就越高。修是跟随见解的,见解越高,修行就越高;见解越深,修行就会越深。
“故以二谛各自分,不能区分续高低”:“二谛”是指显现世俗谛和空性胜义谛。有的单独在空分上分乘的高低、续的高低,有的单独在现分上分续的高低、乘的高低,这都是不合理的,是不正确的。现在我们是以现空双运安立乘的高低、续的高低。空是性,显现是法,二者是法和法性的关系,是一体的。你对法性证悟得越深入,在显现、缘法上也就越清净越圆满,按这个程度分续的高低。
在密宗里,续的高低是以本尊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而分的,即以什么样的方式求悉地。如果以主仆关系的方式求悉地,这是事部;以朋友关系的方式求悉地,是行部;正行的时候,迎请佛融入自己的体内,自己和佛无二一体修,这是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中,佛和自己始终是一体,这样求悉地。无上瑜伽部里玛哈瑜伽是着重宣讲方便方面、生起次第的,阿努瑜伽是着重宣讲智慧方面、圆满次第,大圆满阿底瑜伽则是方便、智慧无二无别,这三者分别就是父续、母续、无二续。“父”指方便。“母”指智慧。智慧方便双运而修就是阿底瑜伽——光明大圆满乘,它是九乘之巅。
虽然似在显现上、光明分上分续的次第,但这个不离空性的见解。若是离开了空性的见解,就不是现空双运了。以空性的正见修行,越接近了义的实相,就越接近清净的显现,按这个程度分续的高低。
“然于二谛双运义,如何诚信修跟随”:对二谛双运的义理越深信,修行的层次就会越高,道就越高。修是随见解的,见解越高,修行就越高;见解越深,修行就会越深。没有见解就没有修,没有正见就没有修了。没有正见而修就是盲修,没有正见而炼就是瞎炼,盲修瞎炼!从显现上讲,没有正见是指没有轮回正见、因果正见;从空性上讲,没有正见指没有无我见解、空性正见。没有这些正见去修,如观佛、观本尊,念佛、念本尊等,这都是盲修瞎炼。修是跟随见的,有正见才有修,正见越高,见解越高,修行就越高。
故于无上金刚乘,即生赐予解脱道,
倘若无误如实修,则如不同之众生,
见水不同之比喻,如是依靠净见量,
谁人还能不诚信,现有本圆坛城性?
无上光明的大圆满乘就是即生赐予解脱道,在即生当中能够让我们解脱,能够让我们成就圆满。倘若如理如法地去实修,就能够在即生当中亲见本具的大光明,并且能够立地成就圆满。业力不同之众生见水,所显现的也不同。地狱众生看是铁汁,饿鬼众生看是脓血,人看是水,天人看是甘露,佛菩萨看是一尊佛。业力越清净,这些显现就会越来越清净,最终都是坛城、都是佛,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佛。以此为喻说明,一切轮回法本来就是圆满的坛城,本来就是清净的,这是以理证也能够说明的,难道还有谁会不相信?定会对此生起牢不可破的诚信。
“故于无上金刚乘,即生赐予解脱道”:“即生赐予解脱道”就指光明大圆满乘(无上乘)。光明的大圆满乘就是即生赐予解脱道,在即生当中能够解脱,能够成就圆满。什么是“无上”?显宗的小乘、大乘相比,大乘是无上;显宗、密宗相比,密宗是无上;密宗里外密、内密相比,内密是无上;密宗里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相比,阿底瑜伽是无上。为什么说是“金刚乘”?其着重所宣讲的才是诸法的究竟实义,无论是依教证还是理证都是无可伤害的,所以就是金刚乘。即能摧毁一切邪思邪见,却不能被一切邪思邪见所摧毁,是这样的一个真理、正见。
“倘若无误如实修”:对于无上金刚乘,如果能够如理如法地去实修,在即生当中就能够亲见本具的大光明,并且能够立地成就圆满。
“则如不同之众生,见水不同之比喻”:业力不同之众生见水不同,以这个比喻就能够明白。一杯水,地狱众生看是铁汁,饿鬼众生看是脓血,人看是水,天人看是甘露,佛菩萨看是一尊佛。为什么会有显现呢?因为是空性!为什么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显现?因为业力不同。业力越清净,这些显现就会越来越清净。饿鬼的业力比地狱众生的业力清净一些,所以显现的是脓血不是铁汁;人比饿鬼的众生业力清净一些,所以显现的是水不是脓血;天道的众生比人业力清净一些,所以显现的是甘露;佛菩萨业力清净了,显现的是清净的佛,那就是净土,就是阿弥陀佛。
“如是依靠净见量,谁人还能不诚信,现有本圆坛城性?”“现”是一切显现,“有”是三有。一切轮回法本来就是圆满的坛城,本来就是清净的。因为我们业力没有清净,所以就没有清净的显现。业力清净了,显现就都清净了,最终都是坛城,都是佛,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佛。密宗里讲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一切都是佛与佛的坛城,一切都是净土与佛,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圆满的坛城,当下就是圆满的佛。这就是密宗里所讲的大光明的境界。若依圣者的清净见解,则现见净等无二的坛城之本性,这都是以理证来说明的,难道还有谁会不相信吗?若还有人不相信,那就是愚者,就不是说话的对境了。
戊三(遣除邪见)分三:一、遣除认为轮回自性不清净之邪念;二、遣除认为续部见解无有高低之邪念;三、宣说依见解安立九乘之理由。
己一、遣除认为轮回自性不清净之邪念:
假设未知此法理,认为轮回不清净,
同时观为净天尊,亦如吐物瓶涂香,
修持等性金刚乘,如画灯火真可悲!
若没有明白这样的道理,没有证悟这样的实相,心里认为轮回是不清净的,仅是在表面上暂时观为圆满清净,观为本尊、佛菩萨等。这就如在痰盂外面涂香水,看着好看,闻着好闻,但是里面都是不清净的东西。若是心相续中没有正见,仅是暂时在心里这样想,这样去修持一切清净平等圆满的金刚乘,根本不能遣除轮回的根,无法断除烦恼、痛苦,就如同画家画的灯无法驱除黑暗一样,真是可悲!
“假设未知此法理,认为轮回不清净”:若没有证悟这样的实相,内心认为那肯定是轮回,是不清净的。那明明是土、木头、石头嘛,哪是什么坛城啊?那就是一个有贪心、嗔恨心的有血有肉的凡夫嘛。内心是这样确定的。
“同时观为净天尊”:“天尊”这里指本尊、佛菩萨。现在有的人就会说:“上师你是佛,你是阿弥陀佛!”没有明白真理,就只是嘴上这样说,这不是证悟。密宗里强调一切清净圆满,住处圆满,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清净坛城,也是极乐世界;本师圆满,是无量光佛、阿弥陀佛。但是,心里没有真正证悟的时候,对于一个有贪心、嗔恨心的凡夫而言,心里肯定会认为,哪是什么坛城?还是这样一个房屋、一个建筑,就是一堆石头、木板嘛。哪里是佛啊?这不是人嘛,有肉有骨头。如果自己心里是这样确定的,仅在表面上暂时这样想、表面上这样观清净,这是没有意义的。
“亦如吐物瓶涂香”:吐出的痰装在宝瓶里,在外面涂抹香水。看着好看,闻着也好闻,但是里面都是不清净的东西。以此为喻说明,如果心里头没有明白,见地上都是不清净的,仅仅表面上刻意这样思维清净,做的还是表面上的功夫,是不会真正有成就的。因为见和修不相符,见是见,修是修,修是清净的,但是见不清净。就像涂香的痰盂瓶,里面不清净,只是外面好看、有香味而已。
“修持等性金刚乘,如画灯火真可悲!”画家所画的灯的图案无法驱除黑暗,同样,心相续中没有正见,仅暂时在心里这样相信,这样去修持一切清净平等圆满的金刚乘,也不能遣除轮回的根,不能遣除烦恼、痛苦。
现相虽现不清净,然为迷乱所立宗,
实相净见量之义,称为无上金刚乘。
给我们这些众生显现的不清净,这不是诸法不清净,而是我们的心不清净。这都是以迷乱心所假立的宗义,所假立的境相。诸法的本性、实相是清净的、圆满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心是迷乱的,有分别、执着,所以显现了这样的一个不清净的境相。无上金刚乘讲的是一切清净、光明的这样的一个境相,这也是诸法最了义的实相。
诸法的究竟实相是什么?本来就是清净的、平等的、圆满的。观五种圆满时,不是非清净观为清净,而是本来清净观为清净。本来就是清净的,但是对我们来说不清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迷乱、分别,心不清净所以就不清净,这是我们的相续的问题、心的问题,不是诸法的本性实相的问题。一个有患有眼病的人看白色的海螺,他看到的是黄色,这不是海螺的问题,这是他自己患有疾病,自己的视力有问题。海螺是不是黄色的?不是!海螺是白色的,但是他没有如是地见到实相。
为什么称为无上金刚乘?主要不是体现在体上、空性分,而是突出在相上、显现光明分。从本体、空性方面而言,显密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在显现光明分方面,显密是有区别的。显宗里只是提及到大光明,但是没有具体地阐述,更没有着重去宣讲。密宗里则阐述了各种修持的方法或者窍诀,从而真正能够成就,这是密宗的特点,所以就称为“无上金刚乘”。
从空性方面,显宗中观应成派已经圆满地抉择了诸法的本性,即远离四边的大空性,没有什么更深入再要抉择的了。但是显现方面,显宗没有太着重地、明显地去讲。佛第一转*轮的时候主要讲的是四谛、十六行相的道理,只是讲了人无我,没有全面讲空性,讲的是部分空性。第二转*轮的时候主要讲了大空性,是现空无二双运的实相真理,但是也仅仅是提了一些显现、缘起等。第三转*轮的时候则着重讲如来藏,提了一些如来藏光明,但是也没有重点深入地宣讲。第四转*轮讲密宗金刚乘的时候,着重宣讲的是显现光明分,大光明。外密、内密侧重宣讲的也都不一样,最终宣讲的是即身能够解脱,能够获得圆满佛果的一个方法,所以是无上金刚乘。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