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①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②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有了甲三的准备,才谈得到怎样正确地以这个教授去引导学徒。这里分成两部分:第一个,走佛道这条路的根本在哪里?在亲近善知识,轨则、道理就是如何做以及说明这样做的原因;第二个,亲近了以后,如何照着善知识所教,依照次第去做。现在我们看第一部分──亲近知识的轨理。
※﹝初中分二:①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②总略宣说修持轨理。今初﹞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数取趣」就是我们这些在六道当中不断轮回的凡夫。「住性」是说已经种了相当的善根了,住是安住的意思。「性」有几种,以唯识的说法,有一种是本身具足的叫「性种性」;有一种是经过了修行以后渐渐增长的叫「习种性」。我们虽然具足佛性,跟佛无二无别,然而无始以来最习惯的都是跟烦恼相应的东西,这是使我们轮回生死的根本。现在必须要照着佛所垂示的法,也就是三宝告诉我们的道理,努力修习,渐渐净罪集资,这始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第一个先要忏悔,就像前面所说器里面的垢要拿掉,然后还要集聚资粮;也就是说断三过、具六想,实际上都是从净罪、集资两方面而言。净罪集资到了某个程度,对我们应该修的善净之法渐渐有一点点认识和习惯了,这叫习种性。
这个内涵有各个位次的开合不同:以五道十地来说,就是从前面的基础(称资粮位)这样一步步上来。在汉地则分为信、住、行、向、地等阶位,到十地以后,就是成佛。而「住性」如果拿我们汉地的位次来说,通常是信位菩萨。他内心当中所信仰的、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以世间的这些东西为主。世间最主要追求的是饮食男女或者利养名闻,美其名地在外面做各式各样的装饰,内在就是这个根本的欲望,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我们的习惯,无始以来的习性。信位种性的人是了解这个对我们有伤害以后,内心当中发起清净的信心:佛法才是我真正要的!对于佛法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还没有证得,可是我确信这才是我要的。所以说「信为欲依」,靠着强盛的信心,内心所好乐的就会转向于离开,会净化自己的习性。比如以前的习惯是没什么事情就聊聊天、看看书,但现在行为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知道这样不好。又譬如刚刚说的禁止串寮,当脑筋一动想要去做,再一想:不对,我赶快在佛前忏悔,不要去!诸如此类。透过不断地努力,心里面就会有一个力量,这就是「信为欲依」。进一步「欲为勤依」,就是当你内心当中有真正的好乐心愿意去做时,接着你就会勤勤恳恳地去做。唯有真正地精勤努力,修行才有成就,最后才能成佛。所以说「住性」就是已经安住在跟修学佛道相应的习性中,养成像天性一样,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俱生慧。
种性可以分成习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等,这些跟凡夫流转生死的习性是不一样的。凡是这种人都有共同的特点--他内心当中所希求的不是世间的一切,而是要求无上菩提,为了要达到无上菩提,真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反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朋友聊得很起劲,既浪费时间又增长烦恼习气,结果流转生死,这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所说全部的内涵,都是从道之根本亲近知识上面所开展出来的。
【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三位最重要的传法弟子之一,敦巴尊者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阿底峡尊者是佛以后在印度最高的一位成就者,他的成就可以说跟佛无二无别,然后是宗大师接受这个法的传承。所以这里不仅仅是道理,它们都是行持的心要。这里说总摄所有成佛的教授中,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舍弃、离开善知识;也可以把舍离两个字合起来讲,就是不离开,如果仔细去看的话,有形式上不离开以及内心上不离开这两种。比如说大家住在一起,可是心里面一天到晚嘀咕、排斥,你说这是离还是不离?真正重要的是内心上的不舍离。《广论》后面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大师外支已成,法身佛是无所不在的,佛没有任何时刻离开我们,是我们的心没有向佛。所以如果要修行,不舍离善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下面特别说明为什么绝对不可以舍离善知识。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能够使学的人身心改变,「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哪怕只是净除一点点罪障(错误)或集聚一点点资粮(功德),这些好事情(善乐)的根本就是善知识。你如果真正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一定会受他影响。想一想,我们所有的认识、学习等等,是不是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讲中国话?为什么喜欢吃某种东西?为什么有某种习性?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就受这个家庭影响,在另外一个家庭就受那个家庭影响。比如我们来到寺院,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可是待久了,不知不觉当中这个环境的习性会影响我们。也许有人会说有很多习性是宿生带来的,请问:你宿生都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像此生一样在人群当中?一定都在人群当中。任何一个有情,比如狗,乃至最小的蚂蚁,都受牠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假定想继续轮回六道,那你需要的只是六道当中的那些人,当然你也离不开他们;假定你想改变,那是不是必须要依止另外一些能够帮你改变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实际上都能够体验、感受得到的。
因此,这里要提醒大家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不学佛法不谈,学了佛法,跨进来了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学习依师。真正的善知识告诉我们的话一定是忠言逆耳,他总会告诉你:你这个不对,不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而这些事情是我们无始以来从未习惯过的,那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会觉得委屈。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谈得很投机,附和你:「对啊!他就是这个样子!」请问,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你们两个人很好却远离了善知识。善知识所告诉你的是正确的,你无法接受,而你们两人却很谈得来,这就是致命伤。当然,就像下面告诉我们的,善知识要够条件,否则你本来有这种嗜好,又加另外一种嗜好,那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要依法很明确地分辨,而不是无缘无故依止一位善知识,善知识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对于在什么情况之下,亲近到什么程度,都要很清楚;因此师跟法是分不开的,后面再来细说它。在最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要了解依师应该怎么依(轨则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这两样具足了,大概就不会错到哪里。当被指正而觉得委屈时,大家应该互相策励:「我们既然来学佛,本来就是应该改过,难得有师友来策励我们,就是因为做不到,更应该认真地做。」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样的话,渐渐地就能得到师友切磋琢磨的好处。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菩萨所有诸行,都得依靠善知识。「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这一句话是总的。我们发愿学无上菩提,发了愿心以后还要有行心,有了行心,依照我们所知道的认真去实践,那个时候所做的是菩萨诸行。
下面是一个一个开展,要想圆满一切波罗蜜多,简单来说就是六度四摄,广的来说八万四千法门,地、忍、等持等这些都是。地有十地,登地之前有个阶段是忍,这个忍也可以解释成忍辱的忍,等持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慢慢神通、总持都从上面开出来,还有辩才、回向等,全部都要依靠尊重。尊重就是老师;自己为了想要修学佛法而找老师,老师找到了,你决心要依靠他,他也愿意摄受你,从这个时候开始,师生关系就建立了。所以后面虽然说,随便讲一四句偈的说法师,你也必须要对他尊敬,否则你可以离开他;可是自己决定了要跟着他,以他为师长的话,那如理依师就非常重要。所以《广论》上面特别强调这个概念,你可以选师长,可是选定了以后千万不要变动,这一点对我们是极其重要的。要圆满菩萨一切诸行的话,依靠善知识是根本。从尊重出,从尊重生,然后慢慢地增长,任何功德的生、长都依自己的师长而来,这是所有成就的因,当这一点做到了,将来的果就是成佛。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也说:「真正要修解脱道的人,再没有比依止师长更重要之事。就是世间可以看着别人做的事,假定没人教的话,也学不成。何况我们刚刚从恶道来(或者就算在善道当中),解脱道肯定没有走过,所以走这一条道路不要老师可以吗?」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乃至于我们学任何一种语言,比如念英文ABCD,在旁边注了一个注音,你看了注音,就念得准了吗?我想这个大家都有经验,你念出来的话,人家都听不懂。我想起一个日本人念英文的笑话,这位日本人做学问很认真、很扎实,咬紧牙关拼命去念,不过因为他一开始发音就没有学好,就像前面说的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所以他的英文日本腔调非常重。有一次在美国纽约,佛教会请这位日本学者来发表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很有内容,他花了好大的气力翻成英文。可是他一开口,外国人听不懂,以为他讲日文;在座的也有日本人,如果他不翻成英文,至少日本人懂,但他用英文讲,结果,外国人既不懂,日本人也不懂,讲完了以后,谁都不知道他讲什么。
世间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无师自通,佛法比世间的事情难上千万倍,如果居然自己学一学就会了,那不是我们在学佛,佛要向你学了,有这种事情吗?这是我们的颠倒,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特点。所以我一开头就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文字认识了就是了解内涵了;反过来说,我们可能又会觉得最重要的是修行,所以又不要认识文字了;因此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这两种都是偏失。我们现在所以愿意学宗大师,是因为他教、行两者都圆满,而且也都如其次第的教导我们层层增上。所以当在文字上面领悟的时候,我们很欢喜,可是千万注意所学的要拿来实践。以上就是简单地说明为什么要亲近知识的道理。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①所依善知识之相,②能依学者之相,③彼应如何依师之理,④依止胜利,⑤未依过患,⑥摄彼等义。今初﹞
前面是总说学佛最重要的是亲近知识。因为它这么重要,所以把这个内涵又分成几个大项目详细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之相,不是随便看见了一位就去依止。第二是弟子要具足什么条件。有了这两方面,还要有一定的依止方法,所以第三说明应如何依师。第四是依止有什么殊胜的利益。第五是说不依止有什么害处。第六摄彼等义,就是上面还有遗漏的,再仔细补充说明。这六点讲的时候分开来讲,做的时候是同一件事情,六方面都包括在内。其中第五未依的过患,指的是已经请为知识(就是已经拜他作老师了),又不好好地照着依师之理去做;你没拜他做老师不算,因为一般人本来就谈不到依不依止,所以得不到依止的好处,但是也不会有不依止的过患。现在就个别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的相。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括世尊告诉我们的经、律、论三藏,以及诸大祖师、菩萨解释佛语而作的论释之中。「由各各乘」,因为修学佛法有不同的根性──通常我们说三乘,广开的还有五乘,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一佛乘。由于各人的走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自然而然所依的师长也有差别。那么这里所讲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呢?是能够照着三士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走上去,最后成就佛道的师长。或者说,我们为了要求无上菩提,所以要照着该走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这个次第也就是三士道,所以要找的老师是能够如这个次第引导我们的,下面是引经论说明。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经庄严论》有的时候称为《庄严经论》,这里指出我们应该依止的善知识所要具备的十种条件。要学的人必须要依靠对这十法有所成就的善知识。这十法从调伏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离厌,有它一定的次第。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这里说自己若不能解决问题,而能够帮人家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帮忙我们调伏内心的老师,他必须先如理如法地调伏他自己才行。如果这样的话,要什么样的调伏才可以呢?假定只是「随宜略事修行」,就是碰到什么就学什么,没有正确的次第,在这种状态当中,看起来他好像有一点道理,在他身心上也修得好像有一点成就,也蛮有名声,可是这个东西是假的,所以叫「假证德名」;如果这样的话,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内涵呢?要「顺总佛教调相续法」,照着整个佛法的次第内涵调伏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戒定慧增上三学,所以称为三种宝学。因此不管《道炬论》或《菩提道次第论》,其内涵都是顺着戒定慧的次第而说。现在再仔细地把三学分门别类,就可以列出作为一位善知识应具足的十个条件。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所谓调伏就是尸罗,尸罗是梵文,翻成汉文就是戒,或者叫做别解脱。戒经中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的心像马一样(所以说是心猿意马),马一天到晚乱动,不管你怎么样长时努力,也没办法制伏牠,所以要用很利的马衔(就是套在马嘴巴上的一个套子)才能够把狂奔的马制伏;我们的心就像狂奔的马一样,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利的、能调伏心马的马衔,那个就是戒。所以持戒是善知识所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分辨教》也是戒经,上面也告诉我们,像我们这种还没有调伏的凡夫,真正能够驯服我们的就是戒。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就像一位能够调伏野马的调马师,他有本事拿最利的马衔调伏最难调伏的 悷马。我们凡夫的六根、六识就像野马一样,一天到晚随着邪境到处乱动,调马师实际上就是指佛、老师、三宝,所用的利衔就是法,法当中首要的就是戒。当我们的根识随着境乱转的时候,马上用戒来制伏它,所以学习尸罗真正的目标是调伏心马。应该要多励力、多努力,当心趣向于恶的时候把它调伏,而趣向于应该作的,也就是「所应作品」。
所应作品有两种:一个是要远离不应该去的境,而去应该去的境;另一个并不要离开那个境,而是心缘境的方法不一样。比如戒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有些境界不应该去,例如现在世间有很多玩乐的场所,这些不可以去,一定要远离。还有一种,同样对这个境界,比如你在大殿闲逛,毫不恭敬、很放逸;这种调伏方法是不必离开境,只要把内心收摄起来,变成很严肃、很恭敬。所以分内外两方面来说,粗的是外面杂染的境慢慢地切断,细的是自己随顺烦恼的这种习性,应该把它转变过来。
前面说过,为什么我们刚开始要思惟闻法胜利?就是断除以前所习惯的这种轻慢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文字上面转,转久了习惯以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起傲慢心,懂得很多,自以为了不起;还有一种是轻慢心,觉得都懂了,都知道了,对法了无恭敬之心。这些都是我们不必离开境,可是必须从心上面去转的,以上是第一个,戒的内涵。戒是制止内心老是缘着外境转,进一步就要渐渐地把内心安住在一个境上面,那属于定,要依着这个次第修行。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就是定。我们能够决择这是坏事情不要做,这是好事情应该做,这个就是戒。由于这样慢慢地习惯了以后,一方面心不随外境乱转,然后对境的时候,不念不应该念的念头,安住在应该念的念头上,渐渐内心就不再像野马一样,而开始调伏了。这时候我们不会到处缘坏的事情,会缘在善法上,但是心还是散乱。所以进一步要依正念正知,这是专门学定的方法,后面会详细讲。实际上,整本《广论》可以说是在阐释戒定慧的真正内涵。所以老师的条件也需要定,使得内心能够寂静,这个叫定学。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有了定以后,还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脑筋聪明,而是真正佛法的智慧,这一定是从定学里边才能够开出来的──所谓止观双运。所以叫「近寂静」,就是由寂静(定)而引生出来的。这个智慧一定是依于心堪能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我们的内心才能够有力量。平常我们的心是没有力量的,心原有这种本能,可是因为随着烦恼转,我们希望它做一点事情都做不到,所以叫无堪能心;得了定以后,就能够如我们所希望的,要它从这个方面去观察思惟,它就能做得到,所以叫心堪能奢摩他。到了这种程度,才能够真正观察决择事情的真相,这是智慧。所以要调伏相续,总的来说是戒定慧。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具足三学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还不够,还要有多方面的圣教功德。如果是针对自己的修行,也许简单的修学就可以;可是要调教别人的话,就要了解很多内涵,所以他必须对世尊的三藏教法要能成就多闻。这里要注意,大师不是说多看多学,而是要多闻。平常我们都是欢喜看书,看书是需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还在多闻,这是我们一定要渐渐去练习的。
言教富是说对世尊的教法非常通达、非常广博,这样才能够善巧地帮助学者调伏。善知识敦巴尊者说:大乘的师长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修学佛法无非是教跟证,教要靠听闻,大乘师长在讲说的时候,能够使弟子发无量知解,即使他简单地讲,也可以令我们触类旁通;譬如讲简单的一个东西,他可以引证各方面的三藏经典,使我们产生很广博的认识,教是要这样通达的。谈到修行,他知道如何去行持,将来能够得到何种利益;比如说现在要去修行,你应该怎么样修,修的时候心里应该如何,将来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他都应该知道。实际上对于这些,他除了理论上面了解,还要有相当的经验,这个才是真的善知识,这是第四言教富。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实际上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那么这个慧跟前面的慧有什么不一样呢?达实性的慧是殊胜慧学,前面那个慧是属于教量,就是理论上面能够通达。理论通达不是我们现在随便听一下哦!有一些同学随便看了一点书,就说:「啊!我知道无我了。」我听见了以后,就想你大概就是佛了。宗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我看宗大师的传记中说到,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修学,最后由佛护论师等等在空中示现加持,他才通达教量,而我们居然随便看一看就觉得通达无我了,这都是我们的增上慢,是最严重的错误,真正了解无我不是那么容易的。此处殊胜慧学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认识,而且要真实地修行,通常应该是见道位,最起码应该在加行位才真正能够通达无我,所以说「现证真实为正」,这是见道,要这么高的条件。万一找不到具这个条件的人,那至少由教理所成立也可以,也就是前面闻思相应的慧,所以说教量通达也可以。当年宗大师看见佛护论师在空中论辩,达到的就是教量通达。现在三大寺还有辩论的课程,辩论的真义并不是在文字上面取胜,以前他们辩的时候能够亲自体会所辩的内涵,这个很不容易。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德增上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了具备依照着佛教的整体戒定慧三学的教量、证量以外,对世尊的言教还要有很丰富、广博的认识,尽管如此,如果老师的程度跟学生一样,乃至于比学生差,那也不行,老师的条件一定要比学生好。德增上是指他的德行,并不是指脑筋好,也不是说他懂得多,而是他如法行持跟法相应的德行要比弟子好。《亲友集》说:假定与你共住的人(特别是你所依的师长)比你差,那你只有退失;(世间也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周围的人非常重要。)如果所依的善知识跟你一样,那对你没太大的帮助;如果成就超过你那就很好,所以应该亲近超过自己的善知识。那么善知识应该是哪方面的条件超过你呢?就是戒定慧三学,这样的尊重是最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应该去依靠的,这个才叫德增,而不是指其它方面。有些人由于借着鬼神的力量而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如果你碰见这种增上而受到吸引,跟着他的话,后果就很麻烦,所以后面告诉我们要有智慧去判别。这里所说要找超过你的善知识,一定是依着增上三学来判断的。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朴穷瓦是噶当传承当中非常重要的祖师,也是敦巴尊者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他说:「听见了善士(就是善知识)他们一生的行持史传,我是向上仰望,心心念念向往这些。」这个对我们很重要!每个人心里面都有向往的东西,可是我们向往的是什么呢?看看那些真正的善知识们,他所向往的、所衷心景仰的,就是菩萨、祖师的功德。他听见这些尊长们一生的成就,以及怎么成就的过程,他会产生向上仰望的心。假定我们经常能够有这个念头,自然触境逢缘会启发我们向上。后面会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善友,最可怕的是恶友,这两者我们要分得很清楚。惹珍就是敦巴尊者所造的寺,也就是噶当的根本道场,敦巴尊者以下在这里有非常多的成就者。如同塔乙所说:「我对这个传承当中,诸位先前的大德们非常仰望,这就是我所希望的目标。」所以下面就说,我们所仰望的善知识,一定必须是在德行上超过我们,使我们心目中有一个目标,心心念念希望像他一样。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同学当中彼此的待遇多少有点参差不齐,我们往往在这个上面斤斤计较:他住的地方比我好,他吃得比我好,他这个比我好……那表示我们心目当中真正向往的就是这些东西。现在引祖师们的传记告诉我们,他心目中向往的是成佛这条路上高于自己的祖师,他们的功德才是他心目中所要的。这个内涵,必须透过平常不断地熏习,听懂了这个道理以后,还要在生活中尽量处处如法照着去修习,久而久之才会产生这样的功效。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善知识应具足的十个条件当中,已经讲了六个:三学、教富、达实性、德增,这六种是善知识本身应该具足的条件。下面还有四个,是要用来帮助别人、摄受别人的德行。为什么需要具备摄受别人的这些功德呢?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佛不是拿水来洗我们的罪,也不是用手来除众生的苦。平常我们很重视加持,用手摸摸头,大家觉得很高兴。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就算是佛也没办法把自己所悟证的移到别人身上,他是能够很善巧地指示众生真实的正法法性,让他们了解了照着去做,然后才能得到解脱。在印度有一个很有趣的错误概念,他们认为恒河是圣河,只要到圣河里去洗洗澡,就可以得到解脱;即使不能到恒河边,舀一点河水来洗一下也有好处。平常有很多各式各样类似这样的说法,但是佛讲的不是这样,是必须要透过善知识他自己修行的悟证,不但如此,还懂得怎么把他自己悟证的内容,能够很善巧地灌输到学者的身心当中,所以必须具备四种摄受别人的德行。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第七点就是善巧说,是指懂得善巧地将修学的内涵很有次第地引导来学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不善巧的话会出差错,这有很多典型的故事。当然这里讲的是善知识的条件,但我们学的人要注意!我们不要要求别人说:你不够、你不够。应该回过头来在自己内心上面去检查,越是能这样反省,那我们受用越好,这是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悯是指说法的法师动机很清净,有一些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名闻利养,我们要找的善知识不是这样,他是出于慈悲心的推动,真正为了帮助众生而说法。举个例子,像大善知识博朵瓦告诉慬哦瓦(黎摩子就是指慬哦瓦)说:「不管说多少法,我完全是因为怜悯众生受轮回生死苦,为了帮助他们才说的。人家说我好、坏,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而反观我们现在,如果讲得很好,有人赞叹,就很高兴,这是为名;或者是为了讲完以后能得到很多利益,名闻、利养这些都是错的。所以不但要很巧妙懂得怎么介绍佛法,还要内心的动机纯正。这样还不够,还要下面第九个。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对自己修行而言,精进是必须要的条件。修学佛法假定没有精进的话,尽管脑筋很好,听懂了要去做的时候,懒懒瘫瘫,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这样要修学佛法是不可能的。除了自修以外,帮助别人也是一样要精进。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要把自己所了解的佛法教导给学生,那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不怕厌烦。之前提过我们听人家讲比较不容易;至于讲给别人听,对一般人或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念书人来说好像并不困难。这里要弄清楚,是指由于真正了解生死轮回的痛苦,如法行持,做到了以后,出于悲愍要帮助他人的这种情况下,要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而不是随顺着自己乐说的习气去教别人。要在动机清净的条件之下,才谈得到远离厌烦;如果是自己欢喜讲说,好出风头,这个情况不算。所以离厌患是要配合着上面的条件去讲的。实际上到了后来,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以上所说的十个条件要百分之百具足非常难,所以这里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主副之间要决择一下,下面一段就是这个内涵。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十德之中最重要的是戒定慧三学、达实性和悲悯心。戒定慧的慧是教量,达实性是证量,这是就自利来说;具悲悯是要利他的根本动机。这五个是最主要的,下面举实例说明。阿阇黎就是自己依止的师长。前面说要教富,教富就是要多闻,知识很广博、很丰富,开起口来说得很动听。他说:我的阿阇黎向尊滚,既没有多闻而且又不耐劳,平常人讲的应酬话,他也不善巧,但是他具有前面这五种德性,所以任何人在他跟前一定获得好处。这个不耐劳不是说他做事情没劲,而是你去问他的时候,对于引导学生要用种种善巧而不厌其烦,他缺乏这个条件。真正的修行人,他自己修行绝对耐得住苦,我们千万不要说他耐不住苦,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达实性。我们可以仔细地看一下祖师大德这种坚苦的精神。所以这个不耐劳是指在教人这一点上面。
讲到不善巧应酬语,近代有一位大德──弘一大师,真是了不起。他的传记当中没有很明显地说,但在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公案。倓虚大师请他到青岛湛山寺去,那里的学生都知道一看见他出来散步的时候马上要避开,否则明天他就关在屋子里面不出来了。他非常不欢喜多说任何一句话,平常我们见面总会互相问候,弘一大师连这个话都不愿意讲。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很多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把全部的精神放在修行上。为什么要讲这个例子呢?就是告诉我们:要找老师不要只看外表;乃至我们自己努力也好,重心在什么地方要把握得准。
博朵瓦的另外一位师长咛敦也是一样,不论讲什么话都不善巧。施愿就是如果有人来供养,他会代他们回向,然后简单地说法。连这种话他也说得不善巧,所以平常很多人在他面前很难听懂他的话,不晓得他说些什么。他对于语言这么不善巧,但是因为具有前面这五种条件,所以不管谁亲近他,都能得到受用。反过来,假定不具足前面五种条件,就算能说善道也没好处。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唯虚言故。】
前面博朵瓦所讲的这两位善知识都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不认真修行,只是赞美学处的功德,告诉别人这个多么好,有多大的功德,其目的是为了自己谋生活,求名闻利养,这样的话,绝对不是善知识。举个比喻:就好像有人赞美栴檀怎么、怎么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想靠这样来活命或者为了名闻利养;有人真的要找妙栴檀,就问他:「你有吗?」「对不起,我没有,我只是讲讲。」所以他讲的都是空话,没有用。下面特别引经证明。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末法的时候,很多修行的苾刍「多是无律仪」;这个律仪指的就是如法修行,不但内心、而且行为都跟它相应;也就是说末世很多出家人,讲了很多的道理,却不能够如法如理去做,单单求多闻,想要懂得很多,不但多听而且赞美戒是如何地好,实际上他自己并没有真正去求戒。这个求是指身体力行,不是文字知见。除了戒以外,定、慧、解脱也是如此。我们修学的目的是为求解脱,为解脱所以需要智慧,要智慧就必须要定,要定必须要戒,这是必然的次第。真正通达实性以后就得到解脱。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就像前面所说的,修行解脱的师长是我们所要求究竟欲乐的根本,所以说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因此想要依靠真善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善知识须具备那些根本的德相,了解了以后要努力去找,这是就学的人来说。愿意教人的人也应该努力具足上面这些条件。所以不管是学或教,我们都应该了解作为善知识的十种条件。下面有个说明对我们非常重要。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
现在由于「时运」,也就是这个时代或者说机运,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业,我们没有种过这样好的善净之业,所以感不到全德的善知识。具足德相的师长非常难得,可是我们不去做的话,永远不可能改善,所以还是必须要去做。现在如果找不到具足条件的善知识而求其次,最起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够使我们一步步增上?事实上只要能够真正地照着最起码的条件一步步增上,最后一定能够感得具全德的师长,这个是对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实际上我们初机的人,绝不可能一下就找到具有这十种条件的老师。佛法既然讲缘起,刚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善根缺乏而恶业又无穷无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真正找到十全十美的善知识呢?这个时代真正好的善知识已经非常少了,所以下面所讲的对我们现在的人也特别用得上。
【《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具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
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就像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需要一辆马车,一般的马车必定有两个轮子,假定只有一个轮子,就算有马也没办法用。譬如说现在的汽车有四个轮子,左、右边各两个,假定只有一边的轮子,就算你的引擎很好,这辆车子也没有用。这是说明真正要修行,一定要有好的弟子以及好的老师。一个轮是自己,一个轮是老师,更进一步来说要有三宝,这个在后面会一层一层深入。没有修行伴的话,有情不可能获得成就。我们现在有没有同伴?有啊!轮回六道的同伴是无穷无尽,因此,要想修行跳出轮回的话,一定要远离这些另外找。修行的友伴,从师到友都包括,也就是佛、法、僧三宝,或者我们称为师、法、友。善知识需要具备的条件我们不细说,只要根据前面十德就可以。《妙臂请问经》是密教经典,所以这里讲的咒师伴也就是学密的人应该找的善知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不供婆罗门余天,换句话说,一定是敬信三宝的。现在这个时候很难得到这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因为现在是争世,末法时代的特征是斗争坚固。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三个时期过后佛法就没有了。正法的特征是大家听见了以后马上去修行,听了很容易就懂了,就算不懂稍微一问,弄清楚马上就去修,修了也很容易成就。像法时修的人渐渐少了,大家就讲道理,不过讲完了道理还是去修,但是悟证、解脱的人,就不像正法时代那样多了。末法的特征是大家不修行了,互相争吵,争你有道理还是我有道理。也许有人会问:「修学佛法时也要学辩论,那到底是不是在争吵呢?」不是,佛法的辩论是要把理路辨别得很清楚,它有一些基本的决择关键,讲到后头会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并不是大家争强好胜。后面弟子相当中很明确地说:只要我们反省观察内心,很容易清楚自己是以什么心情来谈这个问题。争世的特点就是这样,这是我们众生业力所感。争世中真善知识很稀少,实际上就算是真的有善知识,我们也看不见。那怎么办呢?具备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德相也可以。这是宗大师根据经论告诉我们,前面的十个条件当中八分之一为下边际。这不是像做算术那样十除以八,它有一定的次第,绝不可能说已经通达实性而没有前面的戒定慧,所以戒定慧一定是根本。实际上还有其它不同的说法,我的老师很明确地告诉我:我们可找的师长有三种,全部条件都具足的最好;有五个主要条件的是中等。下等的至少应该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他是以佛法为中心而不是以世法为中心。这个我们可以看得见,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看他对境的决择,如果他对世间这些东西很在乎,对佛法很忽视,你依止他根本没用;第二、他所追求的是为了后世,不为现世;第三个条件是德增,就是他的条件比你高,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找的师长所要具备的最起码(下边际)的条件。万一连这样都没有呢?我的老师就没讲了。其实以这八分之一为下边际的标准,还是从戒定慧三学上面开出来的。所以真正找到自己的老师,他会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条件决择。
【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铎巴所集的《博朵瓦语录》中,所阐述的大依怙(就是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的善知识行相,是跟上面一样的。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德相中应该配其难易,这个难易就是次第,八分之一是指其中最重要的。像刚才所引我的老师讲的三个条件,其中德增的德是指三学的德行,所以也一定是包含了三学在内。
以上是讲老师的条件,那学生又该有哪些条件呢?
【第二能依学者。《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听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做弟子的需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具足了才是一个法器,才真正地能够跟着善知识听闻,进而依闻、思、修的次第渐次增上。如果具足了弟子相,那么对于说法师所具的种种功德,就会看得见,否则只会看见过失。实际上我们自己可以检查,也可以看看周围的人,比如现在世界上有一些莫名其妙打着佛的名号的人,却有很多人去捧他、跟着他,但是这些追随者却不学佛,为什么?他们根本谈不到是弟子,也谈不到具备弟子相。所以这个条件对我们将来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固然要选,可是弟子相更重要,如果我们不具弟子相,不要说找不到好老师,根本也不懂得怎样是好老师。乃至于不具这些条件的话,非但看不见老师的功德,对于其它听众所有的功德也看不见。平常如果我们看见的都是人家的过失,这是因为自己的条件不具足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之下,善知识虽然非常清净,而且各种条件普遍地都具足,是百分之一百德相全圆的善知识,结果我们不但看不见他的功德,反而会看到他有过失;相反地,讲的人有错,我们却会反而执以为对,完全颠倒。其实现在世间的状态就是这样,如果你了解了佛法后认真去观察的话,就很明显可以看见这一点。
总之,如果自己不具备弟子相,纵然得到具足上面所说十种条件的这种善知识(这种老师太难得了,他样样条件都具足),但是对于这老师的功德我们却不知道。弟子相前面说了三个,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个,总共四个。有了弟子相以后,才能够真正地看清楚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非善知识,下面一一说明这几个条件。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着自宗,瞋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堕党类是指对于自己所执持的,很贪着、放不下,对别人的很排拒。正住是指内心当中不会对自己欢喜的就执着,对不欢喜的就排斥,比如:他讲的东西配我胃口就可以,不配我胃口就不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觉得配自己胃口的是什么东西呀?就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我,而所讲的法真正地说起来,一定是对治这个「我」的;我们最严重的致命伤就在这里,所以正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下面引论说明,假定我们内心有这种错误,堕在党执的烦恼当中,则不管听多少、讲多少都没有用,绝对不可能得到佛法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究竟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寂静──解脱烦恼和业的束缚。
堕党类的行相,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反观自己的内心就清楚了。比如平常与人辩论的时候可以稍微检查一下,内心当中是在保护自己、为自己找种种借口吗?是为了争胜吗?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我们不一定清楚,但只要照着本论一步一步学下去,到后来特别是中士的部分,对于自己内心当中的烦恼就有很清楚、很明白的说明。说来说去一句话,学了以后要反观内心,但是因为我们刚学的时候不太清楚,所以才要切磋、琢磨、研讨。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在研讨过程当中做文字游戏,忘掉了初衷,就是希望认识了文字以后马上去反观自己。所以正法时代人的特征,是有不懂之处要弄清楚,弄清楚了马上回过头来反观自己,而不是在文字上面空转,这一点非常重要。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除了上面所引的论,还特别引《菩萨戒经》(别解脱就是戒)。既然是《戒经》上说的,就是代表这个不要讲道理,必须照着去做。「应舍自欲」就是不要随顺自己心里想要的去做,要安住、要敬重亲教、轨范(就是老师)所告诉我们的论宗(也就是佛法的道理),依他所指点的中心概念去做。这话很简单,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努力的就是这个,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还要能够辨别正说跟似说。有很多话讲起来很动听,也蛮有道理,但是是错的,这叫恶说似道,实际上是最糟糕的。所以世尊曾告诉我们,破坏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末世佛法就毁在这个上头。那时候必须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这是第二个具慧。有了这个条件,我们才能够舍掉不实在的,而取真正实在的。
《箭喻经》里面有这么一段公案:有人被毒箭射中了手臂,不但痛而且有毒,如果不去除的话,毒会慢慢地蔓延,到最后会送命。医生看了马上要为他动手术,他说:「慢一点,我要先弄清楚,这支箭是谁射的,他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来射我。」乃至于进一步说:「我要研究研究这支箭是什么做的。」诸如此类一大堆道理。大家想一想看,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会这样想,为什么无缘无故人家来射我们一支毒箭?好像很有道理,乃至于要找出箭是什么做的。实际上佛告诉我们:「是,你有道理,你要去找,可是你找得到吗?」可能有人会说:「我为什么找不到?我只要找下去一定找得到。」现在提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等到你找到的时候,那个毒已经把你毒死了!佛经里面非常强调这个特点,实际上还有其它要注意的地方,这只是其中最浅显的一个道理。我们确实要真正懂得怎么去辨别是非,因为佛经里面也有很多是从正面、反面等不同角度来告诉我们如何观察。但是我特别要说明:有时我们强调要智慧决择,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没有实在的信心,这个没有用;可是也并不是叫我们盲目地信从,这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佛经上说有两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一个是信为能入,真正进入佛法之门,除了信没有第二条路;但是单单信不够,还要有智,智为能度,跨进去了以后,还要亲自验证。真正有了这个条件了以后,净信心就生起来了,这时候才能够舍弃自己的执着。
要舍弃自己的执着非常难,我感觉到自己以前表面上在学佛,实际上学的是「我」。这话怎么讲呢?我看或听了佛经,然后透过我自己的看法解释经义,最后都是我自己的道理,于是学来学去「我」是越来越大,这是最严重的一个致命伤。所以具慧之前为什么要正住呢?因为我们一开头学的时候,总归是配我胃口的就欢喜,不配我胃口的就排斥,对这个要认识清楚,把它拿掉,拿掉了以后才谈得到判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所以正住、具慧两样非常重要。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单单这两个还不够,如果自己听法就像面对画像一样,内心没什么推动力,还是不行;换句话说要自己认真地去求,因为有希求才会来听,听了以后要弄懂,弄懂了以后你才去修,否则听懂了以后不照着去修,这样还是没有用,这个不是闻法之器。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释」指《四百论释》。《四百论释》中除了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外,还加上敬法法师和属意二相。敬法法师前面甲三当中已经说明,敬是极其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恭敬的话,佛法绝对不可能受用,以后我们会慢慢了解。前面三相,再加上这两相,一共开为五相,而宗大师又把这五相总摄起来变成四相。总之顺缘要增长,逆缘要弃舍,所以要拿掉逆缘就必须正直住。我们最严重就是不配自己胃口的就不接受,这个是违缘,还没学已经在内心中排拒了,这是最大的障碍所以要拿掉。然后还要具慧、希求这两个条件。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像上面所说的几个条件,具足了才称得上是一个法器,才能够接受善知识的引导,否则不行,所以应该观察自己具不具足这些条件。假定具足了应该欢慰,「欢慰」是要修的,因为还要使这个力量增长。假定现在不具足,希望将来能具足,所以应该努力修作将来能够达到这个果的因。总之,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具备弟子相,认识了违缘之后,要慢慢净除,并将顺缘增长。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应该了解前面所讲的道理。如果不了解身为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我们也无从拿这个法来鉴别、检查,也察觉不到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如此,虽然努力去修,结果不但得不到,已经有的还会退失,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关于所依善知识之相,以及能依学者之相,前面都已经简单地说明了。最后有一些话我愿意跟各位同学再互相勉励: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最容易犯的就是学「我」。所以虽然形式上是在学佛,但是不知不觉当中,就把佛法透过「我」这个有色眼镜去看,以这个标准去衡量,结果「我」就越来越增长,这是问题的根本中心。这个拿掉了才谈得到具慧和希求,这也有它的次第。我们现在真正要努力的就在这个上面,所以眼前下手的第一步,不外乎忏悔、集资。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如果觉得自己具足弟子相,堪为修学佛法的法器,应该到具相善知识处受取法益。要注意这个话哦!是自己要先具足弟子相,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处在末法时代,难得有一点善根还能遇见佛法,自己也愿意去学,那当然就要找老师了。这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找了半天找不到老师,这是我当年出家修学佛法最痛切的经验。
前面曾经讲过,现在很多人出了家,自己觉得很清高,不做拿佛法换钱的事,要关在山里修行,这是根本不要老师的。有些好一点的会去找老师,但找了半天找不到,觉得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当自己的老师。这是我出家几十年最惭愧、最痛苦的错误经验,但愿在座诸位能好好注意!假定你找了几十年找不到好老师的话,那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你的确很高明,很少人堪做你的老师,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我想这个可能性大概只有万分之一,乃至于更小;通常是自己条件完全不够,差得十万八千里,连佛法是什么都不懂,自己根本不具备一点点佛法的内涵,这才是真实的问题所在。
我们怎么学弟子相呢?虽然明文讲的是这个,里边有更深一层的内涵,第一步是要由内心反观自己。就算我们在很糟的环境当中,如果真的能够处处反观、净化自己,我们就会找到好的老师;净化得越好,老师出现的机会越大,等到净化得够了,就会发觉原来佛就在我们面前,从未离开过。《阿底峡尊者传》中,讲到金洲大师找他的老师的情形,他找了若干年,最后在梦中老师问他几句话,他通过这个严格的考验后,张开眼来一看,老师就在面前。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佛经上讲的是这样,祖师所示现的例子也是这样。所以既然我们今天多少有一点善根,能够接触到佛法,就应该把这个当作目标来策励自己。
如果自己具足条件了,就要去找具相的老师。前面曾说,我们在净化自己粗猛烦恼的过程中,对境的时候原则上不要去责备人家,因为佛法完全是内明,是净化自己。其实凡是谈心性功夫的,不要说深奥的佛法,就以儒家为例,也是这样。以佛法来看,儒家完全是世间的,然而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来的人求学是听见了就马上战战兢兢努力改善自己;现在的人是听见后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佛法的真实内涵,我们要从这里想办法趣入。的确,我们要找的老师不是普通周围的这些人,而是需要找到具备特别条件的人,并且在这个环境当中不断切磋琢磨净化内心之后,此时自己也有智慧可以认识老师的功德,自己的福德、功德各方面的条件也够,可以接受师长真正如理如量的传承教法。若找到了这样的老师,就要跟着他好好地学。这又有两个不同的状态: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这两位都是阿底峡尊者最主要的弟子,在《阿底峡尊者传》中指出,尊者真正的心子是敦巴尊者。桑朴是一座寺院的名字,实际上,桑朴瓦指的就是善慧译师,有的时候也称他为哦大译师,他就是住在桑朴寺。这两位有什么不同呢?桑朴瓦的师长很多,乃至于只要有人讲佛法,他就去听,听后他就把这个人看作老师。举个例子,藏族所居之处,以现在来说是西藏、西康、青海一带。他们称青海叫安多,宗大师就是安多区域的人。而桑朴瓦就是康地(也就是西康地方)的人;还有一个地方,他们叫卫藏,也就是西藏的拉萨一带。桑朴瓦是住在康地,他从康地要去见阿底峡尊者,途中遇到一位在家居士在讲法,他也去听。桑朴瓦的很多弟子就说:「老师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师,去听在家居士说法干什么?」他回答说:「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我听他说法得到两种好处。」
他们师徒之间的对白,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一定要学桑朴瓦那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作老师,但是要知道,桑朴瓦是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实际上,藏地的佛法之所以有今天,桑朴瓦是非常大的功臣。后来西藏佛法新派进去,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功效,是靠几位非常重要的大译师,而桑朴瓦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能翻译,而且教证具足,以我们现在汉地来看,恐怕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结果他去听一位普通的在家居士说法,听了以后还觉得很受用,而且得到两种好处。我们呢?听别人说法感觉一点味道都没有,哪怕真的是一位大法师,我们听了也是索然无味。到底为什么?这要我们自己反省观察。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可是如果自己愿意认真地在身心上去反省的话,不论想到什么,只要是如法的,都会受用。这是一种──师长很多,还有一种,就像是敦巴尊者那样──师长不多的。敦巴尊者跟桑朴瓦正好相反,他的老师不超过五位。那么这两种当中我们到底选哪一种好呢?
【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两个人谈论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是:对初学的人,平常起心动念都是世间的东西,内心未净化,跟法不容易相应,容易看人家的过失;看别人的过失还可以,若是看师长的过失就完了,因为师长是法的来源,我们所有的除过、增德都要靠师长,如果我们对他见过,我们的内心跟法就不相应了,就会排拒他说的法。因为自己没有修行,容易见师长的过失,而一见师过,法就不相应,所以这个时候师长少一点比较好。「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这就是宗大师特别再强调的话。既然大师引前辈的话来印证,表示宗大师肯定这一点,也表示这句话非常重要。宗大师说:现在看起来,这种说法非常实在,正合乎实际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学。宗大师那个时代比起我们现在不晓得要好多少倍,尚且如此,我们当然就更应该努力。
或者大家会想:「大师的时代已经这么差了,我们根本没希望了。」这种想法错了!如果这样想,还没有做,就已经自暴自弃了。我们应该共同策励:正因为过去没有努力,所以沦落到现在,可是多少还有一点善根,还遇见这样的法,就像掉到海里,遇到唯一的救生圈一样。此时你是认为:「既然已经掉到海里了,救生圈还要它干什么?」还是会拚命抓住这个救生圈呢?这个道理很明显,你拚命抓住,不放弃,努力增上,就有被救的机会。所以我们现在虽然在末法,比起大师时代已经差很多,但是只要有法,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慢慢地改善增上。如果能够改善到像宗大师时代那样,那更好,因为实际上,宗大师示现的是跟佛出世时无二无别的,这个特点我们要把握住。总结这里所说依师轨理中有两个传承,宗大师说我们现在应该依敦巴尊者这个传承。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①意乐亲近轨理,②加行亲近轨理。﹞
如何依师分两部分,首先说我们在观念上应该怎么认识这件事情,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去行持,这是加行的部分,两者必须互相配合。平常我们都是随顺着自己的习气,嘴巴说是来学佛,可是行为是不是根据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去做,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学,第一个应该知道我们到寺院来是干什么的,要学习什么,如何学,然后以这个认识来指导自己、改变自己,不再依以前的习惯。我们不可能马上就做得很圆满,这个必须知道,否则虽然有很高的理想,做了以后一定会很失望,然后就会塌下去。所以我们要了解刚开始做时,当然不会理想,但只要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努力,自然能够改善。这个概念认识了以后,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知道失败正是尝试过程当中必然的现象,于是就能够策励自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然后再不断地摸索。本来就是在错误当中提升自己,这个概念很重要,所以当我们尝试失败时,就要停下来想:这一次为什么做不到?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拿法来衡准,策励自己。
※﹝初中分三:①总示亲近意乐,②特申修信以为根本,③随念深恩应起敬重。今初﹞
意乐分三部分,第一,先总的说明亲近善知识时内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去做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修信,这是根本;二是念恩。平常我们说是在学佛,请问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现在我们看看世间,大家都要念书,学很多本事,赚很多钱,也许是希望做个有钱人,或者有权势、居高位的人,或者希望有很圆满的家庭。大家会希求这些的根本原因是觉得这样好,所以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推动的力量,觉得「这是我要的」,这种念头实际上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或者是这一世经过了世间的熏习培养出来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念,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我们仔细想想看,我们之所以会如此努力追求,是不是因为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已经在我们心中形成的缘故?而我们之所以要放弃世间的东西来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因为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新的认识,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念,比较之下,觉得世间那个不是我要的,佛法才是。
有一位同学要出家,但父亲反对,他的反对是有理由的。他说:「儿子呀!你费了好大的辛苦才念到冶金博士,而指导你的老师和你所学的东西,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若能把它发挥出来的话,对世界有多大的贡献呀!」这个就是世间的价值观念。我觉得他父亲脑筋很清楚,至少判别世间的价值脑筋很清楚;他觉得你现在来学佛,对佛法完全是个外行,而在世间你已经爬到了最高的地位反而放弃不做,岂不是很颠倒吗?这是不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所以,假定我们没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新认识来决定这个价值观念的话,绝不可能从世间转变成学佛。有一些小孩子从小就被送到庙里面,在寺院长大,他自己无所谓什么价值观念,想改变也无从改起,这种情况不是这里所说的──观察决择之后放弃世间来学佛。因为这就好像一个从小在台湾长大的人,别人对你说美国多好,要你去;现在你是因为去了也不会讲那里的语言,也不晓得那里的风俗习惯,所以你选择不去,这个不是,因为你虽然不能去,还是会羡慕美国好。现在我们要放弃世俗转过来,如果不能以新的、正确的认识,照着正确的方法去思惟,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根据这个价值观念去实践的话,是极难转过来的。这个新的并不是撇开了旧的不要,而是包含旧的、超越旧的。两者比较之后,发现这个好并且有绝对的价值,那时候就不会被习惯性的错误所扭转,而被它绑死,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信」还要「念恩」的原因。
当我们透过这些,对师长产生了净信心,觉得这个才是我们要的功德;换句话说,根据这个判断而建立起一个新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会超越旧的,然后,也了解了这种价值观念对我有绝大的好处时,我们会念恩。当信心和感恩心生起来了以后,自己就会很高兴、很认真,到最后会死心塌地地转过来,全心全意去做。修行是苦事情,并不是上了天堂躺着没事做,要做这么苦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崇高的目标以及很强的推动力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要总说亲近善知识的内心意乐,还有修信、念恩的原因。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现在引经典来证明,《华严经》上面告诉我们要以九种心亲近善知识。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把亲近善知识内心应该具足的条件统统包含了。这是出自《八十华严》的第七十七卷《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在进入弥勒楼阁之前所遇见的善知识告诉他的,这种善知识都是已经进入最高位的十地菩萨。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
这九种心可以归纳为四点来说明:第一、我们在亲近善知识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舍掉自己。平常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的状况是──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是要亲近善知识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不是「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而是要把「我要怎么办」放掉,要随顺善知识,善知识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这就世间的观点来说会显得很荒唐,大家都是为了我、为了自己开心,现在为什么教我不为自己而要为善知识呢?所以假定对佛法没有认识的话,光是这第一点就不可能接受,我们中国古代传统的孝子心,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说不通了。所以前面曾经谈过,修学《广论》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是不可能的。在宗大师那个时代,真正学《广论》要非常够条件的出家人,在家人根本没机会,现在我们都是种一点善根,出家人固然能听,希望能好好地学,在家人听到了也一样,但愿我们随分随力照着去做。
要「弃自自在」,我们现在真的自在吗?其实一点都不自在。我们自己觉得很自在,实际上是烦恼的奴隶,被烦恼紧紧地系缚,又被烦恼覆盖得什么都看不见。我们真正的状态就是这样。如果什么都看不见、都不能动也还好,麻烦的是被烦恼耍得团团转,一天到晚当烦恼的奴隶,这是我们最可怜的地方。所以如果希望舍掉它,就得跟着善知识学,善知识是智能眼目,他带给我们光明、带给我们希望,会让我们看清楚事实的真相,帮我们从烦恼的奴役当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们不曾学习过的内涵,所以除了百分之百听他的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后面会很仔细地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九心当中第一个就是孝子心。
【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我们要修学佛法,但我们是世间人,对佛法还没有体会,世间有一件事跟佛法很类似,就是世间人讲的孝顺,孝子心是一种与佛法相应的心态。孝子心是不会随自自在──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孝子一定是父母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会看父亲的容颜,照着父母的心意转,这个特点在佛法也是这样。以世间来说,父母是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的人,他们把全部精神用来照顾孩子、教导孩子,让孩子得到世间最好的东西,所以小孩听父母的,就得到最佳的保护和指导,还可以继续全部的事业;学佛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得到佛陀给我们的最佳保护和指导,乃至于佛陀全部的事业,所以这两者是有共通点的。就像前面的比喻,我们应该随顺着善知识的心意,他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并不仅仅是听话,而且还要观察、揣摩,心要很细,因为有很多的确不是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内涵,要根据经验慢慢观察;再说,也不可能一天到晚讲。所以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好好地努力去观察、揣摩,渐渐会懂得这个道理。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里引经来证成,经中的意思很容易懂,不过下面有一个特别的批注,这个批注很重要。就是我们要有孝子心,以世间来说是对自己的父母亲,因为没有一个父母亲不要孩子好的。我们修学佛法要找的善知识跟世间人有什么不一样?学佛最好的善知识就是佛,或者至少具体而微。佛的特点就是:他全心全意地救度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还有,佛具有最完整的智慧,把事情看得最清楚;佛也具有最完整的功德,能够给我们最大的加持和最大的事业。而善知识就是佛陀的缩影,所以孝子心一定要在这个条件之下去做的才对。也就是说具相的弟子要找到具相的老师,然后才能完全跟着他。跟着他要到什么程度呢?要像他的一头牛、一匹马一样。通常牛的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主人牵牠怎么走牠就怎么走,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这个「我」的想法都是愚痴、畜牲的因。所以这个比喻是说,我们遇到了这种善知识,就要跟着他学,然后把我们畜牲的因转变成成佛的因。所以如果找到了具相的善知识,我们一定要这样做,找不到则慢慢来。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判别这个。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
九心摄为四种:第一、如孝子心,当你找到善知识了,就要敬信承事。第二、如金刚心,在任何情况之下,不管谁都不能破坏你跟善知识的良好关系,要非常坚固,如同金刚。「金刚」有个特点,在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当中,它最硬,不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坏,反而可以破坏任何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亲近善知识的心,要坚固到不被任何东西所破坏。有时候人家会说:「你这位老师可能有些问题哦!」遇到这种情形,在我们还没有拜他为师之前,应该仔细观察,一旦认定他为师长以后,不管人家说什么离间语,都不能为其所破,而且要有力量破掉它,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脑筋很好,如果只是很机灵、很灵巧,这个不是智慧。具智慧者应具有的条件,第一个是要会选择师长,选定后不管人家说什么,不管自己看到什么过失,都一定要破斥掉它,说:「我错了,不能看老师的过失。」
【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除了世间的恶友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魔,在我们修学佛法时会来干扰,特别是天魔。通常这种天魔不是普通人,他以前也是修行人,由于修行不得法而变成天魔,想控制所有的人;又因为修行的人可以跳出他的魔掌,他不愿意,所以他要专门扰乱。如果你能很坚固地亲近善知识,你就能跳出他的魔掌,因此他要来破坏你。所以除了世间的恶友以外,天魔也会用种种的方便来扰乱你。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对善知识的信心要非常坚固,这个坚固的程度绝对不是短暂的今天坚固,明天就不灵光了,如果这样,就叫情面无常,应该是要永远坚持下去。所谓「亲睦、情面」,这些都是世间法,这种东西没有用,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跟法相应的事,不应像世间一般反复无常。这是第二个依止善士的心,也就是发了「舍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的这种心,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被外界所动摇。那么亲近了以后要怎么做呢?应该如下面第三所说的大地心。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我要承担师长一切事业的担子!由于我们内心中的认识不足,所以要照着善知识的眼光──他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照着他教我们做的去做,愿意把一切担子承担起来。真正的大乘善知识要做的,就是要把佛法撑起来,要学佛把一切众生救起来,这是大乘师长共通的特点。我们既然依了师,心里也要这样想:「我要把佛法撑下来。」不是有人去做了就可以,这个叫增上意乐,要救一切众生,不仅是慈悲喜舍,还要我亲自去救,而且现在我要承事善知识,这个事业就由我来做。所以平常不要把事情推给别人,让别人去做;我们往往是碰到叫我做时,就想偷偷摸摸地溜掉、推掉,现在应该改变这样的心态,譬如大家轮流负担职务,当我看见别人做时,我就随喜,就像我做的一样。也可以缘念,我们共同努力在这里做这件事情,正是承担师长事业,现在我条件不够,所以我在这整个大团体中扮演我相应的那一部分,每个人相应的部分配合起来就变成一个整体。当我们这样努力去做的话,内心的所缘自然会扩大,扩大到最后,就等于可以一个人承担起来。
为什么叫大地心呢?因为大地真了不起,能承载任何东西,所谓「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连最大的山、最深的海它都能担负起来,反之,最小的灰尘它也愿意承担;不论大小、好坏、轻重,所有的东西都不拒绝。现在我们亲近善知识、学佛,也要有这个条件。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这一段是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弟子们的话。博朵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之一,敦巴尊者有三位主要的弟子:博朵瓦、慬哦瓦、朴穷瓦,换句话说,慬哦瓦跟博朵瓦是师兄弟。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弟子们说:「你们来修学佛法,能够遇见像我的师长这样的菩萨,是最大的福气,千万要依教奉行。」前面说过「莫觉如担,当为庄严。」祖师再提醒一次,意思是要我们常常注意,善知识在教导我们时,自己内心中的情况。我们常会觉得:「唉!一直叫我做,真是!为什么不叫别人做?」这是我们最大的错误,最大的损失。应该这样想:「对!这是我的庄严。」这样就不是一个担子了。假定我们觉得是担子的话,那就应该回家去,到寺院来干什么!但这也并不是教我们马上就做到,但要常常在心里这样练习。这一点很重要啊!内心要不断地练习,事相上则随分随力,无论做什么事就趁那个机会去加强它。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现在是归纳为四点中的最后一点,前面说要把尊长的事业整个承担起来,有了承担心以后,以六种心态去做。这六个当中第一是如轮围山,如果以九心来说的话,就是第四个。要像轮围山那样,不管碰到任何情况、任何苦恼,绝对不动摇。轮围山是什么样子呢?根据佛经上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是个小世界,中间是一座最高、最大的须弥山王,周围有海,海的外面就是轮围山,一圈一圈地围着。现在我们依止善知识,要负荷这事业担,就要像轮围山,因为轮围山一定是整个围绕着须弥山,所以我们承事善知识也一定是围绕着我们的师长转。这个山有一个特点,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动摇;这是比喻弟子不管遇到什么苦恼,绝对不能动摇,永远绕着善知识、趋向着善知识。须弥山很高,轮围山比较低,就表示作弟子应有谦下的德行等等。下面就举祖师公案,以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来说,博朵瓦、慬哦瓦都是他传承当中的祖师。慬哦瓦住在汝巴,公巴德炽、依怙童都是慬哦瓦的弟子,有一天,师兄弟之间对话,公巴德炽就说:「这个地方太冷了!实在受不了。」依怙童告诉他:「卧具安乐这些生活上的物质享受我们都曾拥有过,乃至于富贵得像古代的皇宫或天上的宫殿,无始以来我们不知道已经住过多少次了。(如果真的了解轮回的特征,就会相信我们固然曾经长劫堕落地狱,也曾经长劫上过天堂。但是一点用场都没有。)而亲近大乘善知识,能够听闻正确的佛法,照着正确的方法修行,跳出生死轮回,却是现在才碰到。所以应该坚稳住,不管受什么苦恼,要安住下来绝对不能动摇。」坚固稳重,这个就是我们承担师长事业第一个需要的心。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这是第五,就像世间的仆使(就是佣人),一切都是为了侍候主人,不管主人要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自己该做的,即使是最脏的事情,他都没有任何惭愧、怀疑地去做。现在我们亲近善知识也是这样,内心当中要无愧、无疑,如果我们做低贱的工作,觉得心里很惭愧,这就错了,因为佛法是没有贵贱的。实际上那些尊者们很多都是王种出家,不但是最高贵、最权威,而且最有钱,但他们对做最下贱的事情,一点都不觉得惭愧,也不怀疑。现在我们做一点点,心里就嘀咕:「怎么跑来做这个?」这就是我们跟法不相应的地方。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事就是积聚资粮,无论扫大殿或扫厕所,就想:「这是三宝所在之处,我在侍候三宝,我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庄严道场,那是最了不起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学习,一方面把自己的耐心提高,一方面把福德增长,然后事情看得清楚,智慧增长,这样不断地增上,我们才真的有机会感得佛菩萨亲自示现的善知识来摄受我们,那时我们要想成就就有希望了,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说要以毫无疑愧之心而能够正行办,一定要好好去做,不要做了一点点心里就觉得:「我受了委屈了!」「我的压力很重啊!」「怎么这么偏心,我一个人真辛苦啊!」应该觉得:「对!这是我的庄严,我希望能够多承担一点。」要不断地策励自己。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多策励,但不一定马上去做,内心当中的意乐非常重要,要不断去策励自己,这样去做时才不会感觉到有很大的负担。当内心有很强盛的心力时去做,做的时候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后面精进度特别告诉我们,一开始意乐若没有建立好,就拼命去做,那是退缘;反之,我们不一定做很多,可是意乐却不断地加强,如果有十分的意乐,去做三分、五分、乃至于七分的事情的话,资粮自然会增长。
所以我建议各位同学,有的时候我们去后山出坡,自己若是觉得:「怎么我分到这一块地这么大?为什么我要多做?」千万不要这样想,应该想:「我有因缘能够多集一点资粮。」做完以后随喜:「嗯!我自己晓得平常我只是偷懒,今天很高兴能够多集了一些资粮。」或者做前先想:「但愿今天分给我一块能够集更多资粮的地。」诸如此类,我们平常要多这样去想。
下面就举实际上的例子,以前在后藏某个地方举办法会,很多大法师在此集会,那一次阿底峡尊者也去了。会场有个泥滩,一般人看见了就绕过去不管它,有个人很特别──敦巴尊者,他看见了泥滩,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把地上弄干净,然后用最好的干净白土铺在上面做一个供坛。阿底峡尊者看了很欢喜说:「真好、真好!印度也有像你这样的人。」这句话很有意思,表示在此之前尊者没有在西藏发觉有像这样具相的弟子,直到敦巴尊者出现。但愿我们的同学包括我在内,渐渐也能学习做到,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阿底峡尊者绝对不是看重这样的坛供,他早已成了佛,深知这世间是一无是处,他是看见居然有这样认真学佛的弟子,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世间仆使在做什么?除秽。实际上我们样样都应该做,乃至于像除粪这样最脏的事情。平常我们总觉得:我怎么跑来做这个?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最脏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做,要有这种心情。这地方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断慢及过慢,说来说去最主要就是内心当中这个「我」。总是要最谦下、愿意去做最脏的事情,去侍候师长,所以在师长面前永远自己最低下。善知识敦巴尊者特别教诫我们,我慢像高山一样,是不可能出德水的。
下面引慬哦瓦说的,应该观察到了初春时,是山顶上还是山洼里先长出青草来?当然是山洼里面。我们这里是亚热带,一年四季常青,而西藏很多山顶乃至到了夏天都还是雪白一片,什么植物都没有。但一般来说,初春最早开始长草时一定是在谷底,因为它低下,所以聚集了一些水;水比喻我们的功德,要谦下才能增长。以前我们常常讨论《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是个世间人,为了求世间的利益,尚且很强调谦是根本,我们要学无上菩提,居然慢心这样大,那不是很颠倒吗?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乘就是以前的轿子,换句话说就像车子,再重、再难的事情也很勇悍地承担下来。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如朵垄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要像狗,不管主人怎么骂牠、踢牠,回过头来牠又马上对主人摇尾巴、在脚边转;我们对善知识也是要如此。对于自己师长的教导,乃至于毁骂,我们内心千万不可以起一念的瞋恨。下面举个例子,像朵垄巴对善知识画师(朵垄巴是老师),画师和他的弟子每来拜见朵垄巴的时候,他都把他们痛骂一顿,所以画师的弟子中有一个人就说:「师公好像对我们师徒特别有成见,每次去拜见他,他总是大发脾气骂我们。」我们看祖师怎么讲,画师云:「什么?你把它听成责骂啊!那你根本错了,我每次听见他赐教(不是骂,而是指给我们教授),不但得到教授,还像得到黑茹迦一次加持。」黑茹迦是本尊当中的一位,本尊就是在学密法的时候所缘的对象,希望将来修法成就了就像本尊一样。譬如说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希望将来能成就像阿弥陀佛的功德,那么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尊;假如我们学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我们的本尊。这里画师所修的本尊是无上密的黑茹迦,他不但没有觉得老师在骂他,而且是赐给他最好的教授;不但是教授,还得到佛菩萨最大的加持。这两种想法你看差多远,一个觉得他在骂,另外一个觉得不是责骂,而是给自己最好的教授及加持,我们在这两者之中自己可以好好地选择。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我们应该这样做,这是《般若八千颂》上说的。般若分广般若、中般若、略般若,世尊说的《大般若经》有好几分,《八千颂》是略的,最简单的一种。《般若经》告诉我们:如果法师对于来求法的人,现出来的样子好像是发脾气、责骂,那个时候不但不要这样想,对自己的老师不应该退舍,还要「增上希求」──应该更希求。平常我们遭遇到一点点不如意,就觉得不行、不行,算了吧!以前曾经讲过一个公案,河西狮子慈明尊者去寻访善知识时,别人一看到就说这老师怎么这样,但是他不退,最后终于成为一代最了不起的大禅师。我们看看密勒日巴尊者,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就晓得怎么做,所以不可以厌烦,应该跟着老师,不应弃舍。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九心当中最后一个是船心,就像船一样。船有什么特点呢?不管什么东西它都载,而且方向没关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反正老师给我的任何东西,要我怎么做我都去做,这是船心。总括上面四个大纲,九种心情,就是我们亲近善知识内心当中应具的根本条件。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关于「信」的内涵简单说一下。我们能不能契入佛法,以及契入了以后能不能增长,完全靠信,所以在经论上面非常强调「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真正要进入佛门必须要有信心,这一点跟世间是共同的,世间没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有这个特征。不过要细分的话,就有很多种,有的具有信的本质,有很多只是具有信的功效而没有信的本质。什么是信的功效或者信的本质呢?譬如我们看小狗,主人给牠好吃的食物,牠就会跟着,主人哄牠,牠会很高兴摇摇尾巴绕着转,因为牠相信主人。所谓「信为欲依,欲为勤依」,相信了以后牠就跟着你,照着牠内心当中所接受的概念去做,这个是有了信心以后的行为,但不一定具足信心的本质。有了信心以后的行为是所有的有情所共,这个我们必须了解,后面会仔细说明这一点,但是信心的本质那就不一定了。特别是佛法里所讲的信跟世间的信很不一样,有共通的一面,也有不共的一面,为了避免跟世间的信混淆,所以简单说一下。即使佛法里面的信,假定我们停在这个阶段没有提升,最后也会走到迷信去。扼要地讲,迷信有两种:有一种是所信的对象是不正确的,还有一种是不论所信的对象正、不正确,但是自己内心对这个信是糊里糊涂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于所信的对象是不是正确,我们不一定能够了解,而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纯正也不一定;但是信了以后我们会步步地深入,把问题真正地解决,也能够像我们所信的有究竟地认识、了解,那么这个就不太一样了。这里不细说,我只是简单地把佛法所讲的「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为什么要智为能度说明一下。
到底佛法信些什么,什么样才是佛法所说的信心?真正说起来,应该分成三部分:第一个,我所信的是什么,这是以所信的对象这一点来讲;第二个我以什么心态去信,这是就自己的内心来讲;第三个产生了这样的信心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简单来说,佛法里面所讲的所信的对象是究竟的真理,不过由于我们对于整个的佛法没有深刻地了解,所以不大容易向各位说明。要讲这个问题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只是简单以唯识的说法来说明。唯识对一切法的法相有比较严密的定义,这个定义对我们一般修学佛法而言已经很实在了。
所有的法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类,「信」属于善法,贪、瞋、痴是恶法,有很多东西无所谓善、恶,那就是无记。佛法里的「信」本身是善法,跟世间的信不一样。法相中对「信」的定义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实、德、能」就是所信的内涵,「实」是实在的、真实不虚的,也就是佛法要告诉我们的苦、集、灭、道四谛的内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生活在世间无非是为了要求离苦得乐,佛法真正谈的就是苦乐问题;世间的真象,只有佛看得清楚,这个内涵不外乎二谛、四谛(谛是真实义),比较仔细一点是从苦、集、灭、道这四个角度去看。所有我们看得见世俗的这些东西,它本身都有一个特征──苦性,至于为什么是苦,《广论》在后面会有很正确的说明,对于这个苦我们应该了解。那么为什么有苦呢?因为造了苦因。苦的因是什么呢?无明是根本,以及由无明而引生贪、瞋、痴等烦恼,由于烦恼就会造业,造了恶业一定会感得苦果,所以苦的因叫集谛,「集」是招感,只要造了这个因一定会感得苦的果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呢?以世间来说,有很多事情不能解决,我们想解决也没有用;而灭谛就是指出有人已经解决了,产生出来的效应是这样的,只要把所有痛苦以及痛苦的因拿掉,痛苦自然就没有了,这种状态叫「灭」。那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呢?要修正确的方法,这叫「道」。以上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是「实」的内涵。
那么这个道理由谁来告诉我呢?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呢?佛就是典型的达到的人;他为什么能达到?依着正确的方法,佛法就是佛达到了以后所告诉我们的正确方法;照着佛所说的正确方法去修行的人就是僧,这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因为认识错误,所以枉受生死,自讨苦吃;现在唯有认识了正确的方法,实在地去做,才能够解决问题,这个才是功德。只有三宝具有真实的世、出世间的种种功德,所以「德」就是指三宝。「能」就是业果;染污的业感轮回的果,清净的业能够跳出生死轮回,所以照着佛告诉我们的业感缘起的道理去做,就确定能够让我们产生离苦得乐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你不照着去做的话,这个业一定有能力把你绑死在生死轮回当中受种种苦。
所以说信实、信德、信能,这个才是真实不虚的、的确有功德的,照着去做也一定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对于这个道理深深地忍可(就是内心完全接受),所以叫深忍。我们现在对于别人认为是好的东西不一定相信,但假定内心彻底相信了,一定会无条件地接受。现在我们既然想求离苦得乐,了解了苦乐的真相以及原因,自然会启发内心中的希求。所以有了前面的正确的认识以后,就会产生乐欲之心,很好乐这个东西。平常我们一般人所欢喜而乐此不疲的是什么?贪、瞋、痴。这是我们所习惯的,可是它并不能带给我们真实究竟的好处,唯有三宝才能。对这一点如果理路不了解,就不能产生这样的深忍。所以深忍是对于三宝的功德等等,有了了解以后真正深深地忍可于心,这种状况也可以叫做胜解心,很深入地了解,内心完全被它说服。
有了这个心以后,下面是「信为欲依」,就是由于想要得到这个东西而产生一种乐欲,愿意照着去做,这个是由于深忍所产生的结果。所以,那时就会照着佛所告诉我们的法去做,净化自己的内心,产生心净的效果。总之,这里边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对所讲的道理了解、忍可了,这是因;了解了以后会愿意去做,这是果;然后做的过程当中,会净化自己的内心,这个就是信的性相,所以叫心净为性。
所以我们现在说信佛,必须看看信了佛以后,你的内心净化了没有。如果遇见一点事,烦恼就非常炽盛,那你这个信是嘴巴上面的,没有用。佛法的信跟世间的信是很不一样的,如果照着这个次第渐次改善的话,内心当中会越来越清楚明白,对事情的真相看得越来越正确,由于这样不断提升,智慧就渐渐增长。这个信之所以得到,必须经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而此四者也就是智慧生起的必然的条件。一开始必须有信,所以说「信为能入」,信了才会如实地照着去做。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渐渐净化,于是越来越清楚,对事情的真相看得越来越正确,以致于最后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程度。
智能可以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然后是相似、分证、究竟等等。我们刚开始听到的是文字义理,这时我们内心当中会对它产生初浅的信心,所以信跟智之间有这样的必然关系。这一种信我们不能说它是迷糊的,它用道理说服我,透过文字般若使我们产生胜解,由于这个胜解、深忍而相信它愿意照着去做。所以文字般若下面就是观照般若,完全照着它的方法来观察自心;这在平常我们生活中是没有的,我们有的是无明、习性,反正我要这样做就这么做。透过这样观照,依理去做后,产生的境界叫「相似」,渐渐能够出现跟法有一点相应的状态,这是透过前面的信心,内心渐次净化,也可以说是智慧渐次地增长,最后乃至分证、究竟,分证就是地上菩萨,究竟就是佛。所以信跟智有它首尾相关的根本条件在。
现在这些正确的理念在我们脑筋当中完全没有,我们无始以来所习惯的都是无明、惑业。对于理路或是经验上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根本连知道都不知道,遑论其它。就算是知道了以后,要想真正走进去,也一定要有人引导。假定你对他不相信,能学得上去吗?这个是世、出世间共同的,特别是佛法。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对学佛而言,「信」是极端重要的。所以下面说当我们信心不纯净的时候,对佛法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的。眼前这个时代好像信佛的人很多,对引领进入佛门的方便来说,我们还是很肯定及赞叹他,但是要想步步深入,普通的这种信心是不够的。以上是简单说明信的特点,这是最重要的根本,实际上本论一路下去,步步深入,所谈的问题无非都是这个。现在这里不细讲,只是先告诉我们信心的重要,用很多经论来印证,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个方法渐次去做,因为只有相信了才愿意照着去做,如果不相信是不可能照着做的。
科学上面有这种看法:你总要说服我,要讲道理我才相信你。这个是目前世间共同认可的,但实际上大有问题。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世间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对于真理是要讲清楚了我才相信。请问科学家们是讲清楚了、了解了真理后才相信的?还是从不了解,先相信、肯去学才了解的?如果不是先相信、跟着去学,他有没有机会了解?这是找不出一个例外来的,所以世间非常颠倒。我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是我们从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我们去学校念书,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字这样写、这么念。你因为相信他才跟着他念,如果你不相信他,他告诉你这样念,你就不会跟着他,而是照自己的意思,这样你能学得好吗?老师叫你去做实验,你不相信他,自己做自己的实验,你可能学到老师的东西吗?本来世间对这个道理就是一片模糊,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细谈它。将来一旦我们遇见这种状态,乃至于我们自己内心现起这种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会晓得这是烦恼来了。如果看见旁人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有机会可以指给他看,不过不一定能说服人家,我们要了解,真正烦恼来的时候不是用道理可以说服得了的,后面会告诉我们这个特点。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行相,这个认识对我们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先说「信」的功德。「信」的内涵是净心为性,如果我们并没有产生真正仰望的心,不照着去做的话,产生不了效果的,所以一开头一定先说它的功德。就像我们相信三宝,怎么会相信的呢?因为了解佛有无边的功德,而佛的功德是由于法,如法去做的是僧,我相信了这些,才会产生羡慕之心,所以要先讲这个好处。同样地,现在讲信,信有什么好处呢?「信为前行如母生」,信是根本,就像我们任何一个人一定从母体出生,根本如果没有,后面就不必谈了。所以学佛第一个根本是从信出生的。出生了以后要守护,譬如刚出生的小鸟,如果母鸟不管牠,那么小鸟非死不可。我们人乃至于一切生命,生出来以后不管他是不行的,不但要守护还要使他增长。同样地,所有一切佛法的功德都是从信而产生的。
反之,对于信最大的伤害,或者说能够障碍生信,使我们进不来的是什么呢?疑,怀疑。疑有两种:一种是跟净信相对的疑。现在这里指的是这种疑,这是个恶法。另外一种疑,譬如说我们想要理解,在没有清楚之前,想要追究到底,虽然我相信但又的确不太清楚,所以要把它弄清楚。这两种疑不太一样,前面这个疑是一种恶法,一定要靠净信心才能拿掉,没有其它的方法。我们通常会坚持:「你要说得有道理我才相信!」这种话根本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振振有词。这种疑要拿掉,拿掉了以后才能够生信。「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有了信心以后才愿意去做,而且会勤恳地努力去做,这个勤就是佛法里的精进。
精进有个特点,就是「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佛法里的精进不是普通的努力,有很多人做坏事也很努力,这个不叫精进。佛法的精进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修行善法,断除种种恶法,依照着佛法增长一切的功德,不怕一切困难地去努力,这个才是精进。当善法欲生起来了以后,就会努力去精进,精进的结果是「满善为业」,这个是信的功德,这样所有的善法才能够慢慢地圆满,能够这样才能度脱诸暴流(暴流就是生死轮回)。因此「信能表喻妙乐城」,这里用一样东西来比喻它──就像一个真正最快乐的地方。快乐有两种:有一种快乐是会失去的,而妙乐是究竟圆满不会失去的,透过信可以到达妙乐之地。
前面说信是心净为性,能够令我们内心的浊秽净除,实际上浊秽就是以我执为根本的种种烦恼。我执主要的行相是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慢心高涨的人,如果信心生起来了以后,慢心就会慢慢降低,乃至于最后消失,生起真正的恭敬。所以先有信才有敬,内心的高慢拿掉了,才能真正努力策励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有了恭敬,慢的高山就拿掉了,然后功德的善法就进来了。信是这样地重要,所以说是「最胜财藏足」。财藏就是宝藏,这个宝藏不是世间的,世间的宝会被人家抢走,而这个是最殊胜的法财,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得走的。要到那个宝藏库里去需要脚,信就像两只脚;没有脚的话,虽然有宝库你也没办法去。最后是「摄善之本犹如手」,它含摄种种的善法,我们要想获得就要如实地去做;就像虽然有种种宝贝,我们还要用手来拿。上面是比喻以要到达一个宝库来说像脚,到达了要去拿像手,根本都在信上面。下面另外引经说明。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导师是指佛,请问佛是怎么来的?是靠有信心而来的。换句话说任何一尊佛,他最开始的时候一定都是从信趣入佛法的。其次,我们现在要学佛,必须要跟一位老师,老师怎么来的?我们要有信心,愿意相信他,他才有可能引导我们,最后使我们成就像佛一样的功德。这里的具慧不是聪明,世间有很多人脑筋非常好、很机灵,乃至于能说善道,但是不一定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依于信。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生白法(白法就是善法),如果没有信的话,白法生不出来;就像种子被火烤焦了,是种不出东西来的。法尊法师的演讲集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种子烤焦了以后虽然不能生苗,但是没有害处,而且即使长不出真的苗芽,它还是可以吃;可是我们如果对三宝、业果不信的话,就会做坏事,这就很糟糕了。如果碰不到,也无所谓信不信,因为根本不晓得有这样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在佛门当中,如果能相信,就可藉由这个净信心来增长自己,因为靠着信心我们才能够如法去做,净化烦恼;否则烦恼现起的时候反而会自害害他。有信心就进,没有信心就退,所以说一切功德的根本是在信。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
看过《阿底峡尊者传》就知道,种敦巴尊者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是能够究竟传持阿底峡尊者法脉的唯一传人。他曾请问阿底峡尊者说:「在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是为什么修了半天,小小的功德有一点,殊胜的功德却没有呢?」尊者告诉他:「大乘功德能生多少,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师长。现在你们这些藏人(这里虽然是指藏地,实际上普遍都是如此,现在我们比起藏地又差了十万八千里),都把自己的尊重看成凡夫,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生得起功德呢?」下面就举一个实例。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
有人到阿底峡尊者前面请他教授,声音很大。这里为什么这样讲呢?世间人很讲究礼貌,而佛法里更是重视恭敬。当我们遇见一位真正的高人,乃至于一位大官或者什么的话,内心当中是不是会很谦下?世间尚且如此,我们现在要学出世间的佛法,居然对师长没有礼貌,可能学得好吗?我们平常很容易讲很多道理,但唯有真的实际上去做,才会体会得到。换句话说,这个人内心当中根本没有对师长的一分净信,所以毫无礼貌。因此阿底峡尊者就答:「哈哈!」这有它特别的意义,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你自己体验了才能够了解。勉强来说,这个人内心当中并没有从净信而产生的恭敬心,阿底峡尊者看到这一点,所以回答的时候,就说我耳根好得很,假定我耳朵不好,你大声地吼还有道理,但现在并不是这样,你不必这么大声吼。其中究竟深远的意义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从这地方试着体会一下。
尊者说:「你不是要请教授吗?真正重要的教授是『信心信信』。」什么是最重要的教授?你要有信心。这个信心、信信的内涵,我曾经问过藏系师长,在藏文本里面这两个是同一个词,重复说是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以前没看到藏文本时,我的解释是第一个先说最最重要的是净信心,第二个再特别强调净信心的重要。你相信他,愿意照着去做,那自然而然你会有像他一样的成就。其实佛法的特征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佛法本来就是缘起之法,简单扼要地说,缘起就是指因、果种种转变的道理。在十二缘起当中,怎么样从因到果,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哪一个业先感果,这一点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假定你相信佛法,内心以这个为主,你自然而然这一方面的果就呈现出来。所以如果有人讲了很多道理来否定佛法,一定要你说服了他,他才相信,这种人不必跟他讲,也可以说这种人善根不够。以我们学佛来说,这种是最可怕的恶友。刚开始学的时候,信是必须的条件,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好像不讲道理,其实这个原则是共通世间的,就算科学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要慢慢去体会,这个道理要讲给自己听,反复照这样去想渐渐就会了解,也自然而然会从对我们最有利的那方面去看。后面为什么要讲观功念恩等等,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要想做到后面的观功念恩,要靠信心。有了信心,自然而然愿意从功德面去观,就算他没有功德,你也可以看出功德来;反过来说,就是他有功德,你也看不见,也不愿意去看。对我们学佛的弟子,有一个明确的榜样,就是在《法华经》上面,世尊说他最感谢的人是提婆达多。请问世间的人还有比提婆达多更恶劣的吗?世间上是不可能找到第二个提婆达多的了。换句话说,世间最坏的坏人,佛却觉得他是大恩人,而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居然看出去都没有一个恩人,那到底是我们错?还是哪里有问题?在这一点上面,当年我的老师曾经从各方面教诫过我很多道理。我们现在看很多事情,以世间科学上的说法,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见、认识的投射;或者拿佛法来说,我们是用识去认识一切事物的,可是我们的认识作用是个染污识,就像戴了有色眼镜,怎么能看得见外面的真相呢?所以透过佛法了解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不会随顺自己的烦恼,做这种莫名其妙的挑剔;而且也只有一个办法──相信佛告诉我们的,然后亲自去证明这件事情。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去证明,不能不证明,所以说「智为能度」。一开始接触时,是因为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说服我,进来了以后,还要努力照着他的方法去做来证明它,这一点要非常重视。
【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现在这里强调的是信师长。前面讲的信实、德、能等等,要靠师长才进得去。有了对师长的信心,后面的成就都能生起;若对师长没有信心,后面的一切都不可能有,所以它是根本。下面是金刚手菩萨问佛,金刚手菩萨在密教里是秘密主。佛告诉金刚手菩萨说:「身为弟子的人对于他的阿阇黎(阿阇黎是总举师长,师长有许多种)要怎么看待呢?你对佛怎么看,那么对你的师长就应该这样看,换句话说,把师长看成佛。假定能这样的话,这个善会一直不断地增长,而且很快就能够成佛,利益一切有情。」密教里特别强调这一点,显教也是一样。毗奈耶是戒律,戒是共通于大小乘的,换句话说,不管是经藏、论藏、律藏,或者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这样讲。
前面是举出宗要,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假定我们了解他是佛,那么我们对佛就不会寻找过失,会思惟他的功德,这个很重要。前面说过为什么要信实德能(就是相信三宝的功德),因为你相信三宝有这么大的功德,内心当中就会愿意去学。假定你觉得某一个对象一点功德也没有,只有过失和种种错误,你一定不愿意跟他学,内心中会排斥他。现在你要学的东西,是不是必须要从老师那里来?你看到老师的过失以后,还愿意跟他学吗?请问:最后的结果是对老师不好?还是对你不好?你把他看成佛,他不一定真的是佛,你把他看成地狱种子,他也不一定真的是地狱种子;但是你把他看成佛,照着他的话去做,你可以成佛,你把他看成地狱种子,内心见过、排斥,结果是下地狱。请问你愿意选哪一个?所以这地方是有很完整的道理来告诉我们的,前面举经文说明这个宗旨,「此诸义者」以下是说明它的道理,从正面的、反面的都告诉我们,看老师过失的心千千万万不可以有,一定要把它拿掉,然后要观他的功德。观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的确可能有过失,但你若能不见过,对你是有好处的;还有一个是老师根本没有过失,但因为我们的染污识的缘故看成过失,这两种可能都有。现在问题是:我之所以请他为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要学好。既然要学好的,这两种学习方式当中,我们到底要用哪一个?结论是肯定的,一定是观功,不可以观过。
【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
应该取他的德行,绝不要看他的过失,如果你看他的功德,那么你得到成就;反过来,你看他的过失的话,你就完了。下面说我们的师长,虽然他的德行增上,远超过我们(前面说德增是所依止的善知识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他的确有一点过失,或者是他没有过失而我们去看他过失的话,那是障碍自己成就。反过来,就算是他过增上,并没有想像当中那样好,乃至于他的过失比我们多,但是因为在他有功德的地方修信心,结果我们自己却成就了。正面、反面都说得非常清楚。
脑筋机灵跟有智慧不一样,脑筋很机灵的人往往会找出很多过失来,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做。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些最会做坏事的人,大概脑筋都很机灵。并不是说脑筋机灵的人都做坏事,他可以做坏事、也可以做好事,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只有做好事,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因此,假定我们有好脑筋,就应该要好好利用,不要浪费它,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
所以说只要是自己的尊重,不管他过失的大小,应该这样想:看师长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要马上想办法断除它。这个是要修的,要去忏悔,用种种方法去对治。万一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放逸、烦恼盛等。凡是犯过失,总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无知,因为我们都在无明当中,这个不细谈。其次就是放逸──原则上我们应该是知道了,但我们不认真去做,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放逸表相上好像没做什么坏事,但是所有的坏事都会跟着它来。平常我们如果不精进,自然而然都是在放逸的状况,轻轻松松没什么事情,聊聊天、喝喝茶,好像很高兴,最严重的就是这个。所以在我们常住有一件事情始终很强调──不准串寮。你有事情去讲可以,如果是去说闲话,这正是生长烦恼最严重的温床。另外是烦恼盛,尽管了解了,却做不到,因为烦恼的势力很强盛,所以还是会寻过失,这个时候要更努力。前面是要断除寻过之心,如果不行,要更努力地去忏悔净除,此外还要防护以后不要再犯。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恶业的力量自然慢慢地减少。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除了断除观过之心以外,我们还要去看师长的功德,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要去观察,看他有戒、或多闻、或信等的功德,使自己放弃看过失的心,努力思惟他的功德。假定我们能够不断这样去做的话,就算偶然他有一点过失生起,因为内心当中一直看他的功德,尽管有时候会有小小的见过心,对自己的信心并不会造成障碍。我们举一个比喻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心。小孩子是完全无知的,可是父母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孩子无知就把他想得像狗一样,反而还是非常欢喜他,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好处执取的心非常地强盛,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点。除了父母以外,凡是你跟他相应的、亲近的人,因为你看见他有很大的功德,所以纵使他有很多的错误,你也不会观过。在世间尚且如此,现在我们要跳出轮回生死的根本,居然不这样做,我们怎么修学佛法?进来以后修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修信,原因就在这里,所以要尽量去看师长的功德。
【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通常我们对自己不喜欢、讨厌的东西,虽然它有很好的功德,但是因为自己见过的心很强,所以尽管它有好处,也都不愿意接受。对自己则相反,虽然晓得自己有各式各样的过失,可是因为我们执着自己功德的心非常强,所以过失完全看不见。凡是这种道理,都是辗转地指出这样的一个特点。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既然现在这个教授是阿底峡尊者传过来的,我们就看看祖师他是怎么做的。阿底峡尊者持的是最最究竟的中观见,他最重要的老师金洲大师,持的却是唯识宗里的实相派这一部分的见解。真正说起来是弟子的见比老师高,但是因为尊者对于大乘道的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跟金洲大师学的,所以他把金洲大师视为所有老师当中最尊重的,这是很典型的例子。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观功也可以观过──假定我们看见了这个事实,从好的方面去看,会觉得这个是大善知识、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是我们应该学的;假定从坏的地方去看的话,你会觉得这很矛盾,一方面说老师是佛,另一方面这位老师持的见解明明是不如弟子,怎么是佛呢?所以如果要挑毛病的话,不用你来挑,我也晓得这个本身一定有毛病的。岂但是祖师,佛有无限的神力、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照理说他是一个完人啊!结果佛的族人通通被琉璃大王杀光了,你说佛慈悲,他怎么不去救他们啊?你说佛有神力,家族都被人家杀掉了,他的神力到哪里去了?他有无上的智慧,懂得怎么解决问题,怎么会没有解决?那么佛还有用吗?你会不会这样想?所以我们真的要找毛病的话,一定找得到,我只是随便举些例子,也是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换句话说,当透过我们的染污识去看时,实在是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以佛法来讲,世间本来就一堆骨头了,不用我们去挑啊!实际上这个情况就是我们自己的善根不够,这种莫名其妙不相信一切的心态,是我们潜意识里最腐败的东西;必须要透过净信,尽量从好的地方去增长,然后照着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净除、改善。
这个道理说完,有一句话在座每个人都用得上,这地方的提示是我们要尊重师长,实际上真正的信心是要信三宝。一般来说对自己的老师容易生信心、容易尊重,可是对同学就不大容易了!这一点要慢慢地学,务必在我们的周围不断地练习,触境逢缘,一遇见了我们就练习,尽量想办法去看人家的功德。经过不断这样努力练习以后,渐渐这个心就能增长,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而且要去看功德,就要用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就是开始渐渐拿法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一方面你必须信了以后才会接受它;另一方面,接受以后渐次不断地练习的话,你自己的净信心也会不断地改善、提升。修行本来就是拿这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在内心当中去练习,渐次地改善的一个过程。
所以这本《菩提道次第广论》真正可贵之处,一方面它的内涵遍摄两大车轨,所有修行次第都没有缺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了这么好的法,我们要随分随力去学,照着去做,这是一开头给我们最好的教诫。为了要去学,所以要想办法在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境上去练习,因此不但是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很广泛地对所有的境,都要尽量地依法去做,朝对我们有利的那一面去增长它。
修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重新仔细地想一想,要修「信」,有一点非常重要──深忍。怎么样使我们能够对所信的三宝、四谛等产生深忍?必须先要胜解,要得到胜解则要去多闻,听懂了以后去思惟怎样才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利的,反之,什么是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有害的。经过这样决择以后,自然了解真正要做的是观功,这样才可以策发我们的净信,接下来还要念恩。所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如果能够把握得住的话,下面就容易做。观功念恩,最好的是要把师长看成佛;但退到最差的情况来说,你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他是不是佛没关系,我要成佛是真的。当你了解了这一点就好办了。如果你不信佛当然就算了,你信了佛想成佛,那么把师长看成佛就是必须要的条件。加上之前已经说过的,我们凡夫的心识根本是在染污当中,透过这种染污的习惯去看师长,即使真的佛来我们也看不见。所以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理解的话,视师如佛的概念自然能生起;生起来以后还不够,还要反复地去思惟。我想在座的同学大家都有共同的经验,经过了讨论和自己的观察,这个理路会很明显;但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强,往往因为放逸或者烦恼很盛,讲的时候有,讲过了以后又不行了。所以平常听讲、讨论完了以后,有空的时候还要将这个道理多做思惟。后面会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这样去做时,效果自然就产生。所以亲近知识、听闻正法的下一步是如理思惟。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终
p. 34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
前面一再说他的功德很大,远超过我,可是如果我们不就他的功德方面去看,而就他小小的过失去看的话,那功德就不见了。这里则是说哪怕你跟着他只听了一个简单的偈子,而实际上他又犯戒,有这么大的错误,你还是应该要去观他的功德,不要观过,这完全是因为我要成佛的缘故,这是最最重要的。在座的每位同学是不是都希望离苦得乐?其实我们之所以会看人家的过失,真正的中心还是想求离苦得乐的,这个共同目的;不幸的是我们愚痴、颠倒,把事情看反了,这个才是最遗憾、最可惜的。明明我们要离苦得乐,可是我们不懂得诀窍,随顺着无始以来的无明,却还以为自己很正确,结果反而伤害了自己。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下面引经论来说明。
【《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宝云经》说:如果我们了解,如法依止自己的师长会使善法增长、恶业减少(换句话说,完全从对自己的利益方面去看),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的亲教师(亲教师就是和尚,你跟着他出家的师父,就是你的亲教师;另外一位叫阿阇黎,阿阇黎又叫依止师。佛法里有五种阿阇黎,例如剃度的时候,除了和尚我们称他为师父以外,还有剃发阿阇黎,此外还有授经阿阇黎、依止阿阇黎等等。)不管他智识广博或者寡少,有智慧了解或者没有,戒很清净或者有所毁犯,一旦依止了,你就要把他看成是佛,你对佛是怎么样的心,对自己的和尚及依止的阿阇黎也应该如此。
当然,你可以不依止他呀!这本来是我们自己选的。《广论》上面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你可以自己选,但是一旦选定了以后,你就非依不可。因为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这个传承里边特别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先仔细地观察,宁愿慢慢来,这也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
那么这样如理依止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不是要净罪集资吗?要净罪、要集聚资粮,最好的就是依止自己的和尚、阿阇黎。既然我们信佛、学佛,上面所说的内涵都是在经典里面佛亲口讲的。我们了解了以后,就应该至诚恭敬、非常欢喜地面对师长的教诫,好的就照着去做,不好的我们不要去做。下面又引一部经: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长者」是佛称呼请问的人。菩萨(其实也就是指我们想要学大乘的人)要想学佛,所以要求圣教,从读诵、听闻、受持开始。而要修行的内容,总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统摄起来就是六度万行,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或者跟这些相应的,求菩萨道的资粮。也就是从我们下脚的第一步,从资粮道一步步地进入所需要的一切法类,哪怕是一四句偈──就是最简单的偈颂,(通常在印度一四句偈有三十二个字,汉地则有五个字一句,七个字一句,或者八个字一句的),虽然字很少,但是里边有完整的佛法的概念,即使我们只从他听闻这四句偈,我们就要如法地尊重恭敬他。「名句文身」,就是他解释的文字,以讲一个字当作一劫的话,假如他总共讲了三十二个字,我们就要在三十二劫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以无谄心恭敬供养承事这位阿阇黎(无谄就是发自内心要这样去做,我们有的时候表面上做得很好,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个没有用。我们总是要从内心当中尽心尽力地去供养、承事),以这样的供养,还不能圆满。换句话说,从他所受的法恩,如法去报答都报答不完,何况是非法?
总之,前面先告诉我们应该有的理念,再用种种经论来证成,无非, 是教导我们怎么去思惟观察善知识的功德;透过这样认真去做,我们就可以生起净信心来。这一点对师长方面还比较容易,而在这里要与各位互相勉励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同学之间也这样去思惟观察,这个非常重要喔!我们不是要学佛吗?佛要救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看为成佛的资粮田;成佛像菩提树一样,要用大悲水来灌溉,而大悲则要从众生中来。换句话说,对于一切流落在世间,烦恼炽盛、做种种坏事的那些众生,我们应该以大悲心去看待。由于看到他们的无明烦恼,专门做坏事、造苦因,就能够策发我们的悲心,所以是因为他我们才会生起悲心;有了悲心,才能成就我们自己的菩提。就像一棵菩提树苗一样,经过悲心的灌溉,就能长成一棵菩提树王。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人,我们尚且感觉他们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共同学佛的同学;如果我们反而只看到他的过失,那岂不是颠倒吗?所以我们能够从功德那一方面去看,就能策发我们的净信,因为这个净信心,自己就能够提升,自己提升后,别人也就能受用,结果是自、他都得利益。
所以在这里非常强调,我们下手的第一步是观功念恩。有人把它说得轻松一点,说观家有弟兄三个,一个叫「观过念怨」是老大;一个叫「观功念恩」是老么;中间的叫「观光」,就是无所谓观功,也无所谓观过,反正当做没什么事情一样。观过对我们绝对有害;观光,无所谓好坏的话,好像还可以,但还是浪费生命;对我们真正有用的,应该是观功。也就是说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都是观过,这个是对我们绝对有害的,要想办法渐渐地转变成观功,这样才堪称为学佛的佛弟子。这个就是意乐亲近轨理的第二点。
【第三、随念恩者。《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前面说观功,这里说念恩,这两者可以互通。长夜就是我们的心无始以来在无明的黑暗当中,造了种种的业而轮回生死。所以这个长夜并不是指我们肉眼所见白天黑夜中的黑夜,而是指我们的心眼,要透过智慧去看,才看得见真正的光明;我们现在在愚痴当中,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这个才是真正的长夜。我们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因为看不见事实的真相,所以永远在生死轮回当中,完全要靠着善知识把我们找回来。我们被愚痴所覆盖,像在睡眠一样,也是善知识把我们叫醒。有海就是指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一切众生都轮回在三有当中。贪瞋痴(就是烦恼当中最重要的几样)就像猛火一样,而善知识能够像天上的雨云一样把它息灭,应该这样去思惟。这是《十法经》所说的。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这文字容易懂,现在不是在文字上作推敲,而是说哪怕是在文中找到一句相应的,我们怎么学习在境界上面懂得去思惟、去观察,然后把经文每一句前面加上自己的善知识,嘴巴这样念,心里面也这样去想,心口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愿各位同学研讨的时候,心里也能够照着我们研讨的内容去想。不这样去做的话,往往在研讨当中不知不觉增长我见,好像自己了解了,别人不知道,我比别人强,如果这样的话无论我们研讨也好、读诵也好,都错了。前面的《十法经》乃至其它的经,我们都可以这样去想,例如「善知识是把我从长夜中救出来的人……」等等。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此是能生如我母,与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遍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这里引《华严经》,其中文字不细讲,里边有几个地方简单地说一下。「对于怨亲如山王」,就像大山不管什么东西来都动不了它,我们平常对怨敌就瞋恨,对亲友是贪爱,都是在贪瞋当中,而善知识不会被这些动摇。船师是指开船的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船长,只要有人坐在船上,他都把这些人从此岸带到彼岸去。应该依经上所说的口诵心惟,这样的话,我们三业都会跟它相应。
前面是说明如何亲近知识的意乐部分,告诉我们内心当中应该怎么安立,下面进一步说明我们的行为应该怎么样。平常我们学很多事情只学外表一个样子,内心的认知没有转变;又觉得佛法告诉我们造业最重要的是内心,因此就想:既然内心意乐最重要,那么意乐好就好了!于是就花很多时间去研讨,结果研讨了半天也不做。假定真的意乐相应的话,我们就会很认真地去做,因为既然觉得这个是好的事情,哪里会不做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内心的意乐把握得准的话,行为一定会跟着做,在学习过程当中,对这个特征应该要很清楚。所以此处特别把内心应该怎么安立,然后行为应该怎么相辅助加以说明,这两样东西是辗转增上的。
【第二加行亲近轨理者。如《尊重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励观彼及彼,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长。」总之应励力行,修师所喜,断除不喜。作所喜者,谓有三门: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
亲近善知识的实际行为应该怎么做呢?《尊重五十颂》又叫《事师五十颂》,此书说明如何承事自己的师长,一共有五十个偈颂。「此」是指承事自己的善知识,这个还用多讲吗?据说这个偈颂是马鸣阿阇黎造的,那是在印度佛法鼎盛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概念都很清楚,所以说这个还用多讲吗?可是对现在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就需要比较多的解说,因为现在大家都不懂这一点。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励观彼及彼」,就是很努力、很认真地去观察老师所欢喜的还有不欢喜的,对于师长欢喜的应该努力去做,不欢喜的应该尽力去遮止。所以我们侍候师长要注意观察老师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里有一个特点,世间的人跟善知识不一样,世间人是你帮我,我就欢喜,你不帮忙我,我就不欢喜;真正佛法的善知识不会是这样的,所以前面一再讲善知识是要选择的。你好好地照着佛法去做他就欢喜,不照佛法去做,他就不欢喜,这才是我们要的善知识。
我讲一则小故事给你们听,这个故事点出真正重要的依师内涵。有一位老和尚带着一位小沙弥,照传统的规矩小沙弥要侍候老和尚。因为他侍候老和尚已经做得蛮辛苦,所以做完了以后总会把好吃的给自己,一般小孩子就是这样。拿佛法来说,应该把最好的东西供养给老和尚,差的东西自己吃,可是那个小沙弥因为不太懂,所以他就反过来做,好的东西自己吃,坏的东西供养老和尚。照理说我们会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对,可是老和尚说:「这样对我很好,对我很好。」这个小沙弥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老和尚到底怎么想,所以他有一天就反过来,把好的东西给老和尚,坏的东西自己吃,结果老和尚说:「这样对你好。」这说明什么?因为这位老和尚是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他的重心不在世间的好坏,而是看见那个小孩子能够如理地事师,他就很欢喜,他真正欢喜的是这个。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绝对不是无条件地叫你一定要依止、承事,必须从前头开始,首先要自己具足弟子相,具足了这个条件,我们才有能力去决择什么是善知识、什么不是,决择了以后才去依止,而依止也要如法,这个时候才谈得到正确的意乐和加行。
金刚持也就是密教中所说的法身佛,我们凡夫能看见的是化身佛,他通常是比较间接地教化我们的,现在这个话是最透彻的法身佛亲自说的:「我们任何一个人修学的成就都随轨范,完全靠自己的师长。」了解了这个,自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恭敬承事、供养自己的师长,以上是《事师五十颂》当中说的。总之应该努力去做,照着老师所欢喜的努力去修,他不欢喜的就不要去做。那么什么是师长所喜的呢?有三样东西:以财物供养,还要身语承事,最后是如教修行。这个只有我们深深了解了佛法以后才会做,对世间的人来说,这都是说不通的──我不从你那里挖来已经不错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供养给你啊?现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跟佛法的基本概念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会很认真地谈这件事。
【如是亦如《庄严经论》云:「由诸供事及承事,修行亲近善知识。」又云:「坚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
照着次第来,先是财敬供养;然后身语承事,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如理去亲近;最后,在前面的基础做好了以后要依教奉行。前面的财敬供养是集聚资粮,主要是累积福报。然后要身语承事,这个非常重要。不要说佛法,以世间来看,如果你真正要从这个人身上学东西的话,你必须跟他建立很深厚的关系后,才能够学到重要、深广的内涵。而且身语承事能够成就你的耐力,有了这两样东西以后你才能够真正接受他的教导。这只是最简单地说,以后你们自己努力走下去的话,自然会感觉得到这三点极端重要。下面是个别解释这三样。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动资财。」又云:「此供施即成,恒供一切佛,此是福资粮,从粮得成就。」复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恶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长喜乐于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此与《五十颂》所说符顺,如云:「欲求无尽性,如如少可意,即应以彼彼,胜妙供尊长。」】
第一个是财敬供养。对一般人来说最难舍的妻子儿女,乃至于自己的生命,都是拿来奉事自己的三昧师的。三昧师实际上是指密教里的上师,密教里对事师的要求远比显教来得严。虽然我们现在显教的基础都还没有,但只要能够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改,自然而然也有做到的一天,那时最难舍的都能舍,何况是其它的一切。这里又说供养自己的老师等于供养一切佛。平常要我们供养佛、菩萨还可以,供养人好像就比较难,但现在这里却说供养自己的老师等于供养一切佛。一切佛是无量无边,供养老师就等于是供养无量无边的佛;平常我们很容易就有供养心,但是往往对自己的老师,却看不见这个特点,这一点必须要慢慢地去学习。这样的供养是增长福资粮,由于福资粮才能得到成就,所以这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福资粮要想真正走上去是不可能的。以上是《五十颂》里边讲的。
下面又引一位祖师所说,如果有好的东西不供师长,而供养坏的东西,那就犯戒了。三昧耶是密教的戒,是非常严重的。前面大师也讲过,犯了戒的话,最起码的成就都不可能。犯了戒的果报,在显教里说一定会堕落,乃至于堕地狱;密教里犯了三昧耶戒的话,是堕金刚地狱,金刚地狱就是阿鼻地狱。不过这里边也分两种,有很多是可以忏悔,有很多是不能忏悔的,我们现在大部分都还没有受密乘戒,将来一步一步上去自然会了解这个特点。不过有一个种情况例外,就是自己的老师欢喜这个,你把他欢喜的供养他,这个不违犯;再不然的话,因为你没有好东西供,这也不犯。
所以我们平常有好东西总是应该供养尊长,但现在这个时代一般人的习惯却不是这样。传统的习惯,像我小的时候对父亲总会很尊重;可是现在的人不是这样,做父母的总把最好的给孩子,孩子长大却不会想到自己的尊长,好的东西自己受用。所以现代人虽然在物质上是进步了,可是精神方面真是每况愈下。这是为什么我常常建议,在大家能够普遍学佛之前,如果有机会要想办法把我们传统的文化,像儒家这些宝贵的东西保留下来,因为这比现在西方崇尚物质的这套东西更能跟佛法相应。
以上是祖师拉梭瓦的教诫,这跟《事师五十颂》中所说一样。这里的「无尽性」就是佛性,我们不是要求无上菩提吗?那么就该这样做,只要稍微有好一点的或者师长欢喜的东西,总是供养自己的师长。
【此复若就学者方面,以是最胜集资粮故,实应如是。就师方面,则必须一,不顾利养。霞惹瓦云:「爱乐修行,于财供养,全无顾着,说为尊重;与此相违,非是修行解脱之师。」】
这个是就学生方面来说的,这样去做实际上是为了集聚最胜的资粮,也可以说是净治我们的罪障。所以前面的故事中,那个小沙弥把好东西给他的师父,他的师父说:「这样对你好。」因为这样做对他来说是集聚资粮。但是对老师方面来说就不是这样看了,好老师必须不顾利养,所以如果老师要求学生:「你要供养我好的。」那这个老师就很差了;如果我们已经跟了他,那就算我们倒霉,如果你还没有跟他,那千万不要跟。我之所以会说倒霉,是我自己在学佛过程中,当年也是莽莽撞撞的,还不懂就马上去跟,结果心里面就观很多过失,现在想起来很错误也很后悔。后来我把以前犯的这种错误去请问校长,校长想了半天不回答,他最后给我一句话,「以后千万小心。」我不太懂,继续问他,这个恶业怎么办呢?他还是只告诉我以后怎么小心,后来才说,既然已经跟了他,就应该坚持下去。其实这个还是净除罪障,至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最后这句是我体会到的。
此处师、弟两方面都谈到,必须很清楚,做学生应该怎么办,做老师应该怎么办。下面再引一位祖师讲的,好老师真正所喜好的是修行,看见弟子如法修行,心里就欢喜;弟子有没有财供养并不重要,乃至于全不顾虑,这个才是真正的尊重。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的话,那就不是自己修行所要依止的老师。
所以我们去看《阿底峡尊者传》或《密勒日巴尊者传》,虽然弟子供养很多,像《阿底峡尊者传》当中,尊者供养老师的时候,老师暂时收下,那是为了随顺这个缘起,让他积福,供养完了以后就退还给他说:「这个东西对我一点用场都没有,但对你还有好处,你还是把它拿回去。」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也是一样,他本身对财物根本无所要求,真正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个让弟子能够成就舍心、集聚资粮、成就他的耐心等等,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以上是财敬供养,第二是身语承事。
【「第二者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除了财敬供养师长以外,还要亲自去侍候,除了侍候还要去赞美师长的功德。而且这个赞美要如实,既不是虚构,也不是谄曲,是弟子内心当中真正如实地看见了之后的赞叹。其实开不开口没关系,可是内心当中真正如实地有这种体会,这个对我们才有价值。赞师功德在《密勒日巴尊者传》中,也可以看得见。世间一般人,如果老是挂在口头上所说的话,到后来都是口头禅,亳无意思。密勒日巴尊者唱歌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定是「先敬礼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老师」,一开口就是这个,换句话说他心目当中没别的,唯一有的就是师长的恩德。如果我们真正地努力的话,起心动念就是这个。现在我们起心动念是什么?通常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只有烦恼,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的原因。当我们真正转过来时,自然而然心里面就是这个,所以你一开口感念之心就冒出来了,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前面两种还都是集聚资粮,有了这些才能够达到第三步,这有它一定的次第。这个深细的内涵,你们将来去做了之后,自然就能体会到前面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或者我也简单地说一下,我们要修大乘佛法要集聚无边的资粮,但平常要像世尊一样无量劫来舍头目脑髓集资很不容易;如果你能够如理亲近师长,结果在师长一个人身上你就能完成这么大的功德。而我们居然不知道去做,这就是我们真正颠倒、愚痴的根本原因。
我们现在看《密勒日巴尊者传》,觉得好像很好笑、很好玩,实际上以世间的观念去看的话,他的老师简直是十恶不赦之徒,说的话都不算数;拿我们的眼光去看,可能也会这样想。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祖师大德的例子去对比,自然慢慢会晓得怎么去提升自己,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现在我并不把重点放在老师上,我是建议各位同学,看你周围的人,比如坐在你旁边的这个人、平常你觉得他不行的人,你怎么晓得他不是佛菩萨的化身?你有这个慧眼能看见吗?看不见!进一步来说:你来是不是为了学佛?问题是你愿不愿照着佛说的去做,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现在理论上既然知道了,就应该不断地去练习。但也并不是说今天讲完了,马上去看看旁边的人,就可以认为每一位都是佛;而是了解了以后去试,认识到:「对啊!我是一个凡夫,因为透过我的染污识去看事情,的确看不见真相……」若能从这上面去反观自己,那么对旁边的人的看法就开始有机会转变,然后再渐渐地加深,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办法。如果我们对于周围的人能渐次改善的话,那对于其他的人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前面之所以要供养、承事这样一路过来,最重要的无非要引到依教奉行这一点,这个才是真正的报恩,才是真真实实的供养。所以重点是依照着老师告诉我们的去做,因为老师真正欢喜的是我们去修行他给我们的教诫。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訾,而毁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但是,虽然说样样跟着他,万一老师引导我们的是不对的,那怎么办呢?下面引戒经说明,这种情况下应该不要照着他去做。此外,《宝云经》上也这么说,他如果教导我们有不合理的,我们不要做,经论上处处有证明。《阿底峡尊者传》上面有一段公案,阿底峡尊者在止迦摩啰寺时,有一位上座喝酒,阿底峡尊者照着戒律就把他赶出去。其实这位上座是一位大成就者,于是他就穿过墙壁出去了。尊者见后大为惊讶也很后悔,因为对这种成就者是没有什么酒不酒的,他到天堂跟地狱一样啊!后来尊者就问一位师长,师长说他这么做是依着戒,要保护僧团纪律,这样做是没罪的。但对我们而言,固然师长容或不合理,可是如果起了瞋心,我们又合理了吗?像阿底峡尊者虽然把那位上座赶出去,他并没有起瞋心排斥,只是照着戒律才这样去做的。所以当师长不应理的时候,虽然不照着做,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这样而对自己的老师毁谤乃至于轻慢,内心当中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尊重五十颂》说:「如果师长叫我们做的事,依照道理是不能做的,那么你应该向师长说明不能做的原因。」不要毁谤也不要轻慢,而是要很善巧婉转地辞谢,不要照着去做。
我们会觉得,既然不合理又叫我们要恭敬,怎么做呢?有个很简单的办法,从业感的角度去看。我们学了佛,确信一切都是业感,为什么我感不到像佛一样的好老师,这个因回过头来还是在自己身上找。既然一切都是业感,现在是不是要努力如法去做?如果能够这样,那下面的问题自然解决了。所以,我们一切时处照着法去做,《广论》每一地方都有正确的方法,教导我们针对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增上。
【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着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亲近师长有一个原则,就像《庄严经论》上说的,我们去亲近师长是为了求受佛法、增长功德,绝对不是为了财,这个财不仅仅是说财物,而是包括世间的种种。世尊在世的时候找阿难做侍者,侍者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差事,可是阿难有几个请求:大师不要的衣服他不要,大师吃剩的东西他不吃。因为人家都是以最多、最好的东西供养世尊,世尊当然用不完,通常都会交给侍者。一般人当侍者,会欢喜又有得吃、又有得穿,样样好东西都有一份;阿难尊者却不是,他要的是法,所以这些他都不要。另外他要求的是一切时处能到世尊前,希望能够随时请法。他这么做是示现给我们看,教诫我们后面学佛的佛弟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内涵。反过来说,我们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这几句话我愿意跟在座每一位同学互相策励。我绝对不是你们的老师,我只能说跟你们一样,是世尊、是宗大师的弟子,是我老师的学生。我们平常对佛法全不计较,反而对世间的东西哪怕一点茶都会计较。你多了、我少了,就表示老师欢喜你,大家互相争宠;换句话说是为名为利,都是「我」在作怪,这是内心腐烂之相,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个「腐烂之相」到中士道讲烦恼行相时会详细说明,到那时候但愿大家不要在文字上面转,学了以后随分随力地观察内心,拿我们所了解的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的心理就清楚,自己是跟人家争我是你非增长烦恼,还是用我们讨论的法理,认识了以后净化自己的内心。一般我们说是在研讨法理,还要仔细看自己是随顺着烦恼习气找借口,还是真的因为不懂佛法,想借着互相切磋琢磨来增上,这个只要我们向自己内心去观察就很清楚。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这是说明亲近的时间。除了亲近的方法,还要有各种条件,因为亲近知识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一步一步分别说明。真正亲近善知识的时间是非常长的,通常情况之下,加行道以上大概比较没问题,见道以后就能见十方佛菩萨了,所以之前这个时间要相当长,以世间的标准来说是难以计算的。真正修学佛法都是以劫计的,我们翻开佛经来看动辄都是无量无数劫,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如果用佛法深远的眼光去看,我相信各位都会确信:我们在一起已经不是一生、两生,今天我在这里扮老师,再过三十年以后,或许你是老师,而我是学生跟着你学了,是因为大家跟法相应,才会辗转地聚在这个地方。至少以我们眼前这一生来看是这样,要相当长时地跟着善知识学。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最重要的三个弟子之一,他在那时候已经作了老师,他说:「多来一个人是增加我的负担,反之则是减少。」假定做弟子的人条件够,懂得如理依止,那就要靠得很近;否则一般条件不够的人靠得近,就容易看老师的过失了,这时候最好是住得远一点,所以说要远近适中。换句话说,假定你能够完全不看师长过失,那越近越好;要不你就离远一点,因为这样师长的很多小事情、小毛病才看不见。我曾经听过师门中有一句话:有一类人靠老师越近,靠地狱也越近。就是说,虽然亲近师长了,可是不懂得善巧,看师长的过失,那时候罪就非常严重。
所以我们内心当中要随时检查: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为佛法;为了学习佛法,自己要具相;自己具相,接着就要找好的老师;找到了好的老师,要懂得怎么样去承事,依师的次第内涵是这样。心中随时提策,我真正重要的是为求法,绝对不是为世间这些事情。总结起来说,亲近的方式分意乐、加行两种;总的意乐是以九心承事,特别是要修信、念恩,我们把它归结成观功念恩;加行是财敬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
【第四、亲近胜利者。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我们为什么要弃舍一切世间的圆满,跑到这里来?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学佛,这个宗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学佛,根本在亲近善知识,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近诸佛位。你能够亲近善知识,就跟你要达到的佛果位靠近了。
第二个胜利是诸佛欢喜。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周围总是有的人说你好、有的人说你坏,我们都会被这个影响。如果坏人说你好,很欢喜来接近你,我想学佛的人都不会愿意,因为这些人很欢喜你,对你没什么好处。反之,下地狱的人都讨厌你,佛菩萨都喜欢你,这个才是我们要的。你靠近善知识,当然佛菩萨也欢喜。
我们真正要想修学佛法,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你现在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今后一切生中也不会缺少或离开大善知识,这个是非常大的好处。能够得到这个,就不会堕落恶趣。堕落恶趣是果,它的因在哪里呢?轮回生死或是跳出生死,就看我们造的是什么业,染业一定轮回生死,其中恶的会堕落恶趣,善的则生于三善道;如果造的是净业就能够跳出生死轮回。会造恶业是由于烦恼所使,如果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恶果就不会有你的份,因为你能够远离恶的因,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关于烦恼的内涵,到共中士的部分会很认真地说明,要真正断烦恼,一定要先了解烦恼的过患(它对我们有什么害处)、烦恼的行相(它长得什么样子)、烦恼的生因(它是怎么生起的),然后怎么去对治,最起码要了解了这四点才能够对治。
因为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中心,所以在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我们亲近知识并不是因为这位知识名望好、地位高,或者有钱,而是「为受法分」,想要从善知识那里听受如理的正法,而不是世间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前面说我们对法全不计较,计较的是少许茶,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贪一口茶,而是比喻老师把这个东西给他而不给我,心里面就很嘀咕,觉得师长看得起这个人,看不起我,自己就很难过,一天到晚都在这些事情上转,这些都是烦恼,我们要认清自己到这地方真正的目标在哪里。各位虽然宿生有善根,但的确一开始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要随分随力认识烦恼。烦恼是造业的根本,业又是我们感得苦乐果的根本,既然我们都愿意离苦得乐,所以真正重要的因就是在烦恼的认识和对治上面。
对于烦恼的过患我们现在先不要去深入,但对于烦恼生起来的相状(有的时候也称为烦恼的自性、体性或行相),我们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经论上面有很明白的说明,这里随便举几个。譬如《广论》是引《集学论》上说,烦恼一生,内心就有不寂静相,静不下来,心里面会有一种扰乱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大智度论》上也讲,烦恼能够作恼我们的心,心一恼,身就不安了,所以说烦恼是扰乱义,会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安静。由于内心生起烦恼以后,不能寂静,会使我们的身心相续不断地绕在烦恼上转。比如说我们看见师长把好的东西给了别人,却没有给我,心里面就会嘀咕:师长看得起他,看不起我。大家想想是不是会这样?我们之前在世间都是忙这个,一天到晚绕着这些转,这就是烦恼相,而今天所以来学佛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认识它、对治它。
我们常讲学佛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话大家都会讲,但请问你认得什么是贪、瞋、痴吗?贪、瞋、痴就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也就是对「我」的行相不认识;由于有这个「我」,随顺我的就贪,不随顺我的或是障碍使我得不到的就瞋。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必须透过戒、定、慧慢慢地把无明消除。戒、定、慧有一定的次第,通常我们说戒的功效是捉贼,烦恼是贼,会来偷、来抢;是魔,会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用戒把它捉住;定是缚,把它绑住,动都不能动;然后以慧把它杀死。戒捉、定缚、慧杀,这个我们也会讲,但请问怎么捉它?真正说起来,捉贼比较难,如果能够先认识烦恼的行相就比较容易。对普通人来说,捉烦恼真难,我们无始劫来始终没捉到,因为根本都不认识它,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烦恼。所以有个比喻说,我们晓得这里有小偷,大家喊要捉贼,结果小偷混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他也喊捉贼,你怎么晓得哪一个是贼?所以真的要捉贼,一定先要认得它,现在真正的贼就是烦恼贼。我们学了很多道理,一天到晚讲,但是贼若不认识要怎么捉呢?
所以净化烦恼需要两个条件: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要下手对治它。戒的真正内涵,即从这两者去说。戒的行相,我们看得见;但是戒的真正内涵,不是我们眼睛可以看见的;虽然如此,回过头来反照自己的身心,就很容易看见,所以佛法又叫做内明,是要向内心看的。在这里我只是简单地讲一下,但愿大家以后在这个上面好好努力,眼前虽然并不太清楚,可是毕竟大家有善根,只要肯不断地祈求、努力去做,最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无始以来就被这个强盛的烦恼家贼推动着而造恶,现在因为亲近了善知识,透过善知识指出了它的行相,让我们了解了以后就不会被烦恼牵着走,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我们听从善知识的正知见而能够胜过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才是我们到这里来应该听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有师、友来喝斥你,说你不对,这是对我们的帮助;如果不希望被喝斥,觉得他给我一点甜头才是好的,那我们跑到这里来根本错了,这是我们应该正确了解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这样去做的话,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还发心要帮助别人,所以这个时候就能「终不违越菩萨所行」,我们的行为就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自己虽然不了解,可是因为有师、友和正确的方法,所以能够胜过自己的业和烦恼,因此所做的就不会违背菩萨所应该做的。外面的行为是这样,内心中则是「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由于有这样的正念在,所希望集的功德资粮就能渐渐增长,所以现前、究竟的利益都能得到,这些是亲近善知识的胜利。
最后是总结,由于亲近了自己的师长,不但内心的意乐,而且透过这个意乐,外在的行为也都能够改善,就能够获得善业(这里的善是指净善)。在这种状态中,不管是自己的利益或者要帮助别人,所要集聚的资粮都能圆满,由于资粮圆满,修行就会成就。
【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于一切行不忘而行」,因为善知识会时时提醒我们如法而行,我们可能会忘记,可是他不会忘记。有一点要注意,除了善知识(师)以外,友很重要。为什么要非常尊重我们的同行善知识?友有个好处,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跟世间团体的不同点是──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大家力求向上。虽然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时难免会忘了法而做不到,但内心都会反省自己怎么做不到,而自然有惭愧心。每当看见对方的形相时──这件袈裟是佛菩萨的形相,虽然他的内心也许不一定相应,可是这件袈裟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一看见很容易就引发自己的惭愧。以世间人而言,他们不懂、不信佛法,完全不了解僧伽的殊胜功德,很容易妄加评论;可是对我们来说,一看见这件袈裟,马上就会提醒自己要如法行。所以凡是行大乘的行者,除了正在加行位上修行以外,通常都在大乘的僧团当中,要有师、友如法地摄受,而自己如果也能如法地与众和合,自然会产生前面所说的效果。「诸业烦恼难以取胜」,当我们不被烦恼、业所取胜的时候,那就是对治烦恼的正法渐渐占了优势,渐渐增长了。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凡夫欢喜的跟佛菩萨欢喜的不太一样,佛菩萨的目标是要把我们救出来,他也了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如法去行持,所以我们能够照着去做,这才是佛菩萨欢喜的。善知识的目的和佛菩萨一样,是要救我们跳出轮回,他的教诫无非是救我们的正确方法,是能净除烦恼的,所以如果你能够随顺着善知识的教诫去做,诸佛世尊一定欢喜。
对善知识的言教,无疑这个很重要。我们通常正因为不了解烦恼的特征、过患和它的行相,所以才会随顺它,而唯一的对治,是善知识提示给我们的正法。我们对于正法,就算是有很浅的一点信心,但对它深刻的内涵并不了解,这个时候除了对善知识的净信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依靠;就像我们要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要靠人引导,因此,除了相信他、跟着他走以外,别无他法。而最伤害净信心的就是疑心,所以对于善知识的言教要无疑,这样才能亲近他。「亲近」并不是要整天黏着他,而是内心要和他相应,当我们一起疑心,就把距离拉远了,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根本。
内心不但要不疑,而且还要作意,常常这样想:「我绝对不可以离开善知识。」平常我们碰到小小的不如意便生忧恼,为什么不如意?通常是自己随顺着烦恼,当烦恼的奴隶时,师长就会教诫:「不要随顺烦恼!」于是自己就觉得不如意了。最可惜、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在我以前跟随师长的过程中,有几位比较严厉的师长,碰到这种情况,他会比较严厉地呵斥:「下流胚!」意思就是:好的你不学,怎么随顺着这些!这叫「下流」,现在想想一点都没错。下流,流到哪里去?好一点的堕落畜生,坏一点的堕落恶鬼、地狱,反正总是三恶道,这是下流。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力争上游,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所以内心念念都要对师长有净信心,而且起心动念要作意:「无论如何我一定不能离开师长。」如果真能这样做,因为有净信心,所以真正的利义就能够成办。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
《不可思议秘密经》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应该极恭敬善知识。也就是说要想办法把恭敬心提到最高,现在我们应该随分随力去做。一般人恭敬心不容易提起来,而前面所讲的都是使我们提起来的教授,当真正了解善知识的功德,以及对我们的大恩时,恭敬心才会提得起来的,所以不是没有方法随便去做就可以的。恭敬心提起来之后,就要依止、要亲近、要承事。亲近了就能听闻善法;听闻了善法,因为随顺着它,所以内心意乐都是善的;由于意乐善,当然行为也就善。我们的一切行为、所造业的善恶,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意乐,并不在事情的表相;但并不是说表相完全不重要,而是说真正重要的在意乐。由于闻法的因缘而造了善业,造了善业当然将来转趣善行。
【「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若能如前面所说去做,必然使我们不断地在善当中辗转增上,并能令善友欢喜爱乐。「物以类聚」,你行恶则令恶友欢喜,大家自然就混在一块;通常两个人聊天聊得很起劲,那是最可怕的,对自己而言是增长烦恼,对对方而言自己也成为他的恶友。刚开始也许大家觉得在说法,讲到后来完全变成非法,自己也觉察不到。「法」要自己从内心上去检查然后才能着力,这一点慢慢地大家务必都要知道,然后去身体力行。我们虽然到寺院来了,可是通常我们的业却还是善恶交织,并非纯善。现在由于依止善知识,听闻善法,不造恶业纯做善业,就能使自己和别人都不起忧恼。能护自他,便能够圆满无上菩提。自己得到好处才能够利益别人,自己真正解决问题了,才能帮助别人。「是故菩萨应依尊重」,所以菩萨应该依止善知识,才能够圆满一切功德,成办一切资粮。
【复次由其承事知识,应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恼,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
这是一个最大的好处,非常重要。我们眼前亲近了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而行就不会造恶了。不过,这是说要「如理行」噢!假设我们听后还是造恶,那是没有用的。即使我们眼前不造恶了,可是以前无量劫来所造的恶业要怎么办呢?下面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亲近、承事善知识,不要说眼前能够遮止恶业,使善业增上,以前所造的种种要堕落恶道的业,现在由于你如法地亲近、承事善知识,依教奉行,所以不必堕落恶道,只是在现世的身心稍起病恼。有时善知识教诫你的某个行为不对时,你听了心里蹦蹦跳,心想:「啊,原来他是来指责我!」心里面会觉得恼,乃至于生病。或者本来你舒舒服服地躺着、坐着,他叫你去做苦工,你身心会感觉痛苦,这些都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我们看《密勒日巴尊者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或者是现世的身心得一点病苦,或者在梦中受到一些恐怖或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以前所造,本来要感受恶趣果的恶业都消掉了。这是对净罪方面来说承事善知识的大胜利。
【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胜利。】
我们说要集聚资粮,集聚资粮最重要的是要供养佛。现在妙了,这里说只要能亲近善知识,那个功德就超过供养无量诸佛。我们供养一尊佛就很了不起了,现在说亲近善知识的功德能够超过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有这么大的胜利。这种道理我们平常都不太了解,譬如我们现在念的三皈依上面还加个皈依上师,当初我也不懂,就叫它「四皈依」,实际上这是三皈依,不是四皈依,没有四皈依的说法,「上师」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宝的一个总相。我们之所以要皈依佛,原因是佛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当照着去做时,就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甚至能成就无上菩提;由于师长能告诉我们佛法,所以师就代表佛,他传授的法是佛讲的,最重要的,他能够在周围策励我们,同时兼具保护的作用。既然修行要透过法,而这个法直接从老师来,请问论功德以及所受的恩,佛与师哪一个大?细的现在不说,将来我们一步一步深入自然会了解。
要常常记着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正住、具慧,才能够辨别是法、非法,这个时候才去依止,不是听说这个人有法,莫名其妙就随便依他,这样是很麻烦的。最近外道一个接一个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说的是真正佛法的就像凤毛麟角,这个我们要认识清楚。前面说能如法依止善知识有这样大的殊胜利益,下面又再引经证明,不断反复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这一点对我们极其重要。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
《地藏经》说:假定你去依靠真正的善知识,善知识也摄受你,你也能如法地依止他,那么,除了眼前一定增上以外,以往造的很多恶业,本来要经过无量劫堕落恶道的,都能因为你亲近、承事善知识,在现法中受一点疾病、饥馑等就能消除,眼前就可获得重罪轻报的好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如果不了解,就会以为我来修行了,应该一帆风顺才对。当年我就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觉得:「我出了家是要修行的,怎么老是叫我做这个!」心里很不痛快。后来我遇见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把我痛骂一顿:「你来修行,嚄!我烧了饭给你吃,让你修行啊!你修行为谁啊?」他瞪大眼睛问我。当时我听了,觉得:「修行还不对啊?」完全没听进去。过了一些时候,我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想想:「没错,你修行(那时候我是念佛),修到极乐世界去了。我该倒霉烧饭给你吃啊?你的衣食住行哪儿来的啊?」我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不晓得你们懂不懂这个意思。先不要说别的,你是来修行的,要别人为你张罗生活所需,弄住的、弄吃的,然后让你修行。这叫做修行啊?有这种事情吗?这位善知识真好,以前我还觉得沾沾自喜。特别是三十多年以前出家,佛法传到台湾刚刚有一点样子,知识分子出家的很少,因此我出家之前就被捧得高高的,常常有人对我说:「你好了不起哦!」自己也飘飘然,所以到寺院里就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那时我刚出家,师父又好,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的确还蛮有道心,对我是一番好意,可是我却没有如法去做,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这是我失败的经验。
即使现在我们能如法去做了,请问无量劫来我们都是佛菩萨,还是造了很多恶业?造了很多恶业将来要不要感果?要啊!所以,如果现在不好好努力净罪集资,凭什么增上?古时候的大寺院,刚进来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做苦工,原因就在此。现在汉地因为佛法衰颓了,大家只好乱搞,其实与《阿底峡尊者传》中所描述当时藏地的情况差不多,已经乱成一团,神佛不分,很多人以为土地公也是菩萨,城隍爷也是菩萨,另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外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去要求别人是不行的。现在的情况不谈,古代譬如禅宗,刚进去时都要做苦工。禅门中有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冬天非常冷,梅花能耐寒霜,到了春天温度回升时,最先开的花就是梅花,梅花很香的。这是喻,对修行人来说,一定要经过非常严厉的考验,到时候自然就能开出最好的正法花果。我们不妨想想密勒日巴尊者这个典型的例子。
我曾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从藏系师长那里听说,印度最早的时候出家的形式是这样,现在的戒律中也还留下来──出家前五年学律。到了寺院先要学仪轨,早上几点钟起床,站要怎么站,坐要怎么坐,吃饭要怎么吃等等。像我们今天这样一开始就坐下来跟你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没有的。也许我们会想,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学这些佛门的生活习惯?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就很清楚明白了。我们从世俗到佛门来,是不是一个大转变?假定我们从这里到美国、日本,或到德国,请问,你讲中国话行得通吗?如果到美国你是不是要先学美式的英语,到日本要先学日语,到德国要先学德语?是不是还要学会他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你从世俗到佛门中来,要求无上菩提,你就用原来习惯的那套东西,行吗?所以,出家五年学律,这个律指的不是深入的仪轨和道理,而是表相的仪轨,也就是讲话应该怎么讲、吃饭应该怎么吃、坐应该怎么坐等。
出家的前几年是这样,这个学会之后,再教导三宝的功德。我们讲过所信的对象是实、德、能,因为四谛、三宝、业果(业感缘起)的这些道理是真实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赞佛的功德,说佛是何等地了不起,启发对三宝的崇敬与仰望。例如我小时候去念书,那时已经受了西方的影响,大家向西方人看齐,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常常讲爱迪生如何如何伟大,因此心中就想将来我长大了要学他。现在进入佛门,老师告诉我们三宝的功德,所以心中又形成另一个崇高的目标和仰望的对象,也就是真正要追寻的人生目标,这就是自己的宗旨。这个宗旨,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必须仰赖善知识。
《地藏经》说,以往的恶业,我们由于善知识的指导而认识就能够净除它。我们真正这样去做,那些恶业就能重罪轻报。刚才说我们出了家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师长的话去做。前面说五夏学律,是在学律的过程中,平常就开始练习侍候师长,不知不觉当中,就这样养成习惯;这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现在的社会一般家庭经济比较好,有钱人的儿子只要把书念好就好了,其它样样父母都会代你做,有些人家里还有佣人,于是把自己弄成废物一样,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出家人如果也这样,将来会下地狱,这是最严重、最可惜的事。
所以,了解这个理路之后,就能策发我们如理去依止、承事师长,那么就能重罪轻报,本来应该长劫堕落恶道的恶业,现在只受到一些疾疫或饥馑等损恼身心的果报就可以消除。乃至于被师长当面呵斥,或者甚至只在梦中被呵斥一下,恶业都能清净。不过这样讲是有条件的,我们被师长呵斥,恶业能清净吗?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关键在你有没有净信心,如果有净信心就能净除恶业,没有净信心则不能。他呵斥你,你心里会嘀咕:「我被冤枉了!他为什么骂我?别人都这样的,为什么不骂别人?」如果这样,那你不是在清净恶业,而是在增长恶业,这一点我们要很清楚。所以前面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要以什么意乐、怎么修信、念恩,这些你做到了,对善知识有净信心,此时哪怕只有呵斥你,都能够净除你的罪障。善知识为什么呵斥我们?如果你没有错误,他会呵斥你吗?不会。他呵斥你通常都是因为你所行非理。被他呵斥时你非理的部分就挡住了;非理挡住了,你堕落就没有份了。也许眼前你没有非理的行为,我们看密勒日巴尊者,他并没有错,但还是一再被呵斥,因为如此才能把以前积累的罪障都清除,这是个重要的原则。
【「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
这里特别强调供养师长。俱胝是印度的一个大数,我们说百、千、万、十万,印度十万叫做一个拉克,一百个拉克是一个俱胝。算算看,一拉克是十万,十拉克是百万,百拉克是千万,千拉克则是一亿!这里说要供养一亿尊佛,我们现在连一尊佛都没供到,因为释迦牟尼佛我们没看见。现在虽然供一亿佛种善根,做布施、供养还要受学学处,这么多的善,但是如果你能够以半天的工夫承事自己的善知识,这个功德就超越以上众善的功德。不但是自己的师长,就是周围的同学,你把他看成老师,不断地练习,这个功德会增上、积累,总有一天佛菩萨会亲自来摄受我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关键。
【又云:「诸佛无量功德神变,应观一切悉从此出,是故应如承事诸佛,依止亲近供事尊重。」】
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功德怎么来的?根本是从恭敬承事善知识而来的。所以,我们应该仔细思惟、观察,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自然会像亲近承事诸佛一样,去亲近自己的师长了。
【《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本生论》上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可以远离善知识,换句话说要恒常亲近。亲近的目的是要「以调伏理修善行」,就是顺着闻思修之智慧来调伏、净化贪瞋痴等烦恼。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从理论上的认识渐渐地加深,还要照着戒定慧来行持,依他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调伏自己的烦恼、消除恶业、增长善心。若能这样做,善知识的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为什么叫德尘呢?德像尘一样,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现在有的是业尘,这也是无量无边积累起来的,如果真正能亲近善知识的话,则不需要刻意,自然慢慢地就改善了。就像亲近恶友一般,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跟着他堕落下去,亲近善知识也一样,不知不觉间就增上了。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着草秽,不沾金沙。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熏染,略有少过,即便染着。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大祖师比喻说,我们多有破衣之过。他究竟的意思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对一件破衣服,我们不会珍惜,通常就是拿来当抹布擦脏的东西,所以破衣的特征就是它沾上的都是脏东西。好的衣服你会很珍惜,收藏在橱子里,唯恐沾染上灰尘。好东西我们绝对不会用这破衣去擦的,干净的桌子你愿不愿意用抹地的破布来抹?不会啊!可是我们现在就犯这个过失,就像拖着破衣,什么脏东西都沾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善知识众多的功德沾不上,但是一点点坏的都沾上了,所以略略亲近是没有用的,要恒常亲近,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以上就是亲近的殊胜利益。依靠了师长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不依有什么过患呢?
【第五、不依过患者。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善知识的条件很重要,有很多善巧说法,而且教量、证量都具足的修行人,但还不一定是你的善知识;必须你亲自去请求说:「我要依靠您,请您慈悲摄受我。」对出家人来说,这就是自己的亲教师──出家依止的和尚、阿阇黎,这两位是任何一个出家人的根本。对在家人而言,皈依三宝也一定要有跟你相应而且能引导你的法师。所以不管在家、出家,师弟之间有这样的缘以后,就必须如法依止。
我们要知道,善知识是不是佛没关系,我所以来皈依、来出家,是为了要学佛;既然来了,就应该如法去做,这是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所以假定请求为师以后,不好好地依止的话,不要说将来一定堕落,现在就不会有好结果。所谓的「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你会有种种身心的病苦,非人鬼神也会来干扰,将来一定堕落恶趣,而且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
金刚手菩萨问世尊:「假定毁谤自己的阿阇黎(也就是自己依止的老师),将来会感得什么样的果报呢?」「异熟」就是将来的果报。世尊听了马上告诉他:「你千万不要提这件事,这个果报太可怕了。」秘密主就是金刚手。这里为什么要说勇士?因为一般人单单听见就害怕得瘫掉了。另一层意思是金刚手就是位勇士,他是很勇悍能够摧伏一切烦恼的菩萨。然后佛就告诉他:「我稍微提一点,你要认真地听啊!毁谤阿阇黎的人,罪过是很大的,无间地狱等最苦的地方,就是毁谤阿阇黎的人以后的生处。他们不但会去,而且住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可以毁师。」
这个道理,我愿意在这里和各位同学互相策励。我自己晓得我不是老师,因为我条件不够,不过现在是末法,我只好假扮老师。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帮助各位,我自己也在学,所以希望在座各位同学也尽量学习,这点非常重要。自己的师友、父母对我们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有个决择的准则,并不是一定随顺他们──他如理,当然要随顺;他非理,可以不随顺,而且应该不随顺,但是内心当中绝对不能毁谤他、瞋恼他。特别是在世间,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可是他们不一定了解什么是真正最好的,那时候我们就不一定随顺,但内心当中应该想要用佛法来感谢他们,策励自己更要努力,在佛门中亦复如是。
【《五十颂》亦云:「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
《事师五十颂》说,毁谤阿阇黎是最大的愚痴,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了。你为了要超脱轮回、救一切众生而学佛,唯一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的就是师长,但你现在找到了师长不但不依靠还毁谤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愚痴的?你为了成佛而皈依三宝,皈依了以后你又违越他,还有哪一个比这更愚痴的?这样的结果不但现世会遭遇疾病、魔疫、王法、火难、毒蛇,乃至非人干扰等种种障难,将来还会堕落地狱受苦,所以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假定由于无知这样做了,那么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要知道一定会堕落无间地狱受无穷尽的大苦的。
【善巧成就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大成就者寂静论师所造的论也引经告诉我们:「即使你从他只听闻一首简单的偈颂,假定你不好好地尊敬他,那么将来一百世要堕落在狗当中,这个业尽之后,即使回到人道,也只能是个下贱的人。」像这种地方我们不要轻忽,认为没什么严重的,这是内心的腐烂之相。我们只有策励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形相上可以不必太要求,可是内心的意乐不能太放松,这是我们应该了解、注意的。因为行为上太强求,不是眼前我们体力所能够负荷得了的,但是心情上不要太放松,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相当重要的一个特点。
【又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苾刍,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我们都希望能净除罪障、增长功德,而所有的功德都是靠依止善知识而来的。假定不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话,还没有生起的功德会生不起来,已经生起的也会退失,这是它的过患。
为什么无缘无故会对自己的师长起嫌恨心呢?因为师长最主要的是来指示、帮助我们净除烦恼、恶业的。可是烦恼、恶业偏偏又是我们无始以来所习惯的,我们总以为这个对我们最好。凡夫最错误、迷惑的就是这个「我」,对「我」执着得很厉害,自己却从来不知道。现在只有善知识看得清楚,要帮忙我们拿掉,所以除了指出理论来,还用顺、逆两种方式调教我们。可是我们弄不清楚,总觉得不配我的胃口、不顺我的习气,此时内心就会排拒,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不妨看看古来的大善知识如何调教学人,除了安慰柔软语以外,有很多是比较强硬的,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要是我们就很容易弄不清楚而起嫌恨心,一直不肯放掉,那可就麻烦了。那么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应该就可以了吧?还是不行。对于自己的师长要把他看成佛,这个地方的「大师」是指佛。这个道理,诸位慢慢地多去思惟。
不要说自己的师长,就是对三乘的说法法师,若不恭敬,不把他当做师长或佛,还是不行。为什么要指出这一点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大乘人,对二乘行者就会轻视。或者我们会比较,说这位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那个人没什么成就等等;实际上不管他成就与否,只要他为我们说法,我们都应该起恭敬心,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当作佛。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如法去做,而冀望受用法,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若要受用佛法,「敬」、「信」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这两者如果不能生起,所听的法要受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平常讨论时,往往心里面很轻松,并没有恭敬心;若有恭敬心,自然比较不会高慢。可是通常当我们论辩的时候,本来应该去思惟这个法到底在讲些什么,而我们常常只是缘着个人的胜负,以自己的知见去讨论,那时候恭敬心就生不起来,而高慢心一定生起来,这样一定不能真正获益,所以这里要特别注意。前面讲的是应该亲近的不去亲近,下面讲的是反而亲近不该亲近的,这更糟糕。
【设若亲近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诸德渐次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生一切非所爱乐,故一切种悉当远离。】
这有两种:恶友是很明显的会引你造恶业的,非善知识就是不善知识,只要不能使我们增长善业的,都不能亲近。如果亲近的话,不但功德会损减,而且罪恶会增长,最后的结果都是我们不希望的以及不可爱的,一切罪障都会靠近,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远离恶知识。我们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总会有某种执着、喜好,很容易跟自己相应的人亲近,偏偏我们无始以来相应的就是烦恼、罪恶,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果我们不能力求增上,亲近善知识,自然就容易亲近恶友或非善知识,这个是最糟糕的。
【《念住经》云:「为贪瞋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
《念住经》说:三毒的根本就是恶友,就像毒树,你沾到了非中毒不可,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碰到这种情况。真正修行佛道的菩萨,对恶友是非常害怕的,而我们对恶友却都非常欢喜,粘在一起而分不开,这是对我们最严重的伤害,所以《涅槃经》说菩萨怕恶友甚于怕醉象。在印度最可怕的就是醉象,因为象的力气最大,不管老虎、狮子、任何猛兽,当象群走过来时,牠们都会让开。喝醉酒的象更是可怕,因为醉象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把它弄坏,碰到人也会弄死。实际上恶友比醉象还要可怕,因为醉象最多把我们的肉身害死,只是损及这一世的生命,而恶友不但伤害我们的身,还要「俱坏善及净心」,我们的法身慧命还会被他损害。法身是无限的,而肉身最多一百年是有限的,怎么能比呢?而且就算肉身坏了,也不一定堕落恶道,遇到恶友则一定会把我们送到恶道长时受苦,这是我们平常应该好好思惟的。
【〈谛者品〉亦云:「若为恶友蛇执心,弃善知识疗毒药,此等虽闻正法宝,呜呼放逸堕险处。」】
〈谛者品〉也说,恶友就像毒蛇一样,我们的心不知不觉中就会被他抓去,这一点通常我们很难分辨得出来。真正对我们好的是善知识,以及善知识给我们的教诫,这是能够解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愚痴、三毒最好的良药。假定我们不幸遇到恶友,就算听见了正法,还是没有用。听了正法以后,还要精进力行才可以增上,现在我们听见了却放逸,道理可以讲一大篇,讲完了以后大家吃饱了睡觉、聊天,这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了解了以后,要努力去行持,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亲友集》云:「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亲,勿共恶人住。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亲友书》中所说的这些都是恶友的特征。「妄语及离间」要以佛法的标准去看,如果所谈的都是非法的、跟法不相应的,使我们远离佛法、远离善知识的这种人,真正有智慧的话,千万不要亲近他,因为这种人就是恶友。亲近恶友,就算自己不作恶,但只要他作恶,你就被染上。所谓恶友就是当你靠近他以后,会使你犯性罪、遮罪,造作种种的恶行,本来有的恶行不能改善,原来没有的恶行变成都有了。
【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
如果下等的人跟好的人共住,最多也只能提升到中等,很难提升到上等;反之,上等人跟下等人一起住的话,不必刻意努力,只要跟他在一块儿,很快就跟他一样下劣了。由下要往上提升,花好大的气力也只能提升到中等,而从上要往下堕落则一点都不必花气力。所以经论上有个比喻:我们要提升就好像要把一颗石球或铁球推到山上去一样,要战战兢兢始终不懈,花好大的力气才能向上推一点,但只要稍微放松,它马上就滚到山脚下;修行也是如此。
【第六、摄彼等义者。世遍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
一般来说,凡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例外,都特别重视「尊长瑜伽」(也称为「上师相应法」,就是怎样才能跟师长相应的教授),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道理,一开始就要很认真努力地修习。如果只修一、二次,就算有一点小小的感觉也没有用,何况不修、何况不知!因此,真正要修行的人,必须恒常亲近能够无误引导我们正确修行内涵的善知识,不能像前面说的亲睦无常,今天来一下,明天就没有了,这是要避免的。必须咬紧牙关,生生世世走下去,不到成佛不罢休;至少也要到见道以上,见道以上就能随愿见到十方佛,这是很重要的。
【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
祖师伽喀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每位祖师都有一个特点,他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战战兢兢,唯恐错误。大家想想看,我们心里有没有这个念头?不要说唯恐错误,我们心里面有没有想要依靠善知识的念头?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并不是一说马上就要有,至少在修学过程当中要以这个标准去检查内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以我来说,的确在学了《广论》后才多少有一点了解,以前尽管也学佛出了家,始终不知道依止的道理,以为好像依止善知识了以后,只要有一个安全、有饭吃的地方,我就可以修行了。这是我们目前一般错误的观念。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识轨理,不知道应该怎么依止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依止就去依止的话,那不会有利益,只会产生过失。祖师伽喀巴会这样讲,和他内心当中会有这种感觉,是有很多道理的。我们要以这种标准衡量自己。
【故此依止知识法类,极为重要。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轨理是最重要的,比其它的法还重要,因为这是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个先决条件不具备,后面的就不用谈了。所以说是「究竟欲乐根本」,我们所希望究竟利益的根本。对我们来说,究竟的利益就是不但自己彻底解决生死轮回问题,还要帮助一切人解决。它是非常深远的一个目标,我们现在所以做不到,都是因为看不见深远的,只看见肤浅的,被眼前小小的利害所蒙蔽,这是我们最大的错误。所以大师特别引用种种的无垢经论来说明,「无垢」就是没有错误的;又因为经论比较深,所以祖师又用最浅近的方式加以解释,无非是要使我们能够了解,策动我们的心,依照善士所说的道理来改变我们的恶习,这些内涵都是完全符合经论的。以上是简单扼要的内涵,详细的内涵经论上其它地方也都有说明。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生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这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所以前面说我们应该具有病想,病想如果没有,后面的东西就谈不到了。照理说,如果了解自己在烦恼大病中,一定是急着要解决自己的烦恼毒病,因此就会找善知识,求疗病药;但麻烦的是我们都不了知依师道理。身心上有这么严重的病,但是并不了知,这是无知;退一步来说根本不认识烦恼,即使知道了,也不晓得去依师。除了修行人,其他人根本不认识烦恼,还认为这是好东西,一般世间都是忙这些。现在即使是修行人也一样,譬如现在有些人也说修行,于是赶快剃了头,出了家,然后去修行了,既不认识烦恼,也不晓得依师的道理,末法的修行人特征就是这样,这是第一个无知。前面一再说,修行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无知;其次是知道了也不去做,这是放逸,这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本来依师闻法是净除罪障、增长资粮的,现在我们闻了法反而生起很多依师的罪。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善知识不能生起「敬」、「信」之心。假定我们听了法以后能够净化烦恼,那信心就生起来了,恭敬心也生起来了,但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更糟糕的是对于依师之罪,既不能追悔,也不能防护将来不再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我自己有没有这种状态?在我周围有没有这种状态的人?如果能很认真地观察,我们就有机会去想办法不断地改善、提升。所以对于前面所说亲近的胜利和不依的过患,了解之后还要数数思惟,以前没有做好的,赶快好好地努力。
如果遇到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那样的善知识,我们会怎么想呢?很可能会抱怨:「哎呀,师长要求我怎么这么严啊!」我说「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犯过这种毛病,我也看见不少同学有这种毛病。当年我的老师要求我的时候,我心里面常常这样想:「法师,我只是一个凡夫啊!你要求我要求得太过分了。」现在想起来这种心理还算不错的,只是心里面嘀咕;有时候还会跟其他的同学讲那位法师如何如何,这种情况麻烦就来了,因为自己总觉得是有道理的,于是就听「我」的招呼,任「我」摆布,前面所讲那些依师应该注意的事全部忘掉了。修行之前之所以要有这么多的认识,原因就在此。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修过,以前努力的都是为「我」。所以这个地方一再重复地策励我们,了解这个以后,要多发防护之心,要真正努力去做。
我们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就是「励备法器诸法」,「励」表示非常努力地使自己成为法器;为了使自己成为法器,要不断地思惟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并净化自己的罪障。可是我们现在感不到在善知识身边,怎么办呢?唯有不断地忏悔、集资,而且发大愿──我是为求无上菩提,不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要帮忙一切人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必定要认识自己内心的状态。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的话,平常起心动念就容易检查得到。这些要做到什么程度呢?真正说来,在没见到佛之前,一直需要善知识的摄受,我们因为过去没有在这一点上努力,所以一直受恶友影响,陷在生死轮回当中。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若能够这样去做,不断地努力改善的话,不久就能像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一样。常啼菩萨就是《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品》中真正求般若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萨,他为了求善知识,不惜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出来。因为要去求善知识必须要供养,为了换取供养即使别人要他的心脏他都在所不惜,所以说他「志力希有」,他的志向、心愿很强,不但是内心的志愿,而且是不断去行持的力量。我们和他比一比就知道,我们心里的志向都是为了「我」,都是忙世间的;行为则是一碰到事情就软趴趴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很强调要实地上去操作,无论是内心的意志力或体力都要不断地锻炼,这样才能渐渐地增长。
譬如我们很仰望的玄奘大师,当年他去印度求法之前,因为他晓得要完成这件事是非常艰难的(现在有飞机汽车,那时候什么都没有,靠两条腿跑,还要背很重的行李),所以他就每天去练习跑步,先跑十公里、再跑十五公里、再跑五十公里;等到跑得觉得没问题了,脚上再绑一块砖头,先绑五斤、再绑十斤、再绑二十斤。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不!这是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是祖师的典型例子。
要晓得,平常我们在常住所做的都是侍候佛菩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多做了一点,就觉得吃了亏了。多做一点正是增加我们的资粮,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意志,一方面是侍候佛菩萨,一方面也庄严这个道场,让外面来的人看了以后会赞叹三宝等等,有各方面的好处,要不断从这个角度去想。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本来就是完全由自己选择。如果要往坏的方面去想的话,佛也可以一无是处,孔老夫子也可以一无是处,天下没有一个好人;反之,若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话,连提婆达多都是佛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的。
所以我们心中常常要发愿学习《大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和《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常啼菩萨的特征是「志力希有」,善财童子的特征是「不知厌足」。并不是说善财童子没有志力,他也有最坚强的意志、最大的能耐,他去寻找善知识时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古代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都是靠两条腿硬跑的,有时候要爬山,有时候要入海,求到了一位还要再求第二位、第三位……,从凡夫一直到究竟成佛,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要效学这两位菩萨的精神,原则上是要把这两个特色加起来:第一个,我们为了求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应该发最大的愿,要有最大的能耐;而且不要厌足,不要碰到一点点,就觉得可以了。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前面一关一关突破了以后,就算我开始学了,还有一个障碍叫「得少为足」,就是才得到一点点,就沾沾自喜;而这个之前叫「未得谓得」,还没有得到,却以为得到了。譬如我们学了《广论》之后,非常欢喜这是大师的圆满教法等等,可是实际上我们得到了吗?还没有得到,只是文字,是甘蔗皮啊!你把甘蔗皮吃下去,自己觉得吃饱了,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以这两位大菩萨的行径作为目标,即使眼前做不到,有了这样仰望的目标在,就会自然推动我们,那时候我们就会心心念念注意身边的善知识,然后和善友互相鼓励、互相增上,若能如此,我们总有一天能够爬得上去。这是前面整个的总结。
甲四正文当中最重要的,是说道之根本在亲近知识,亲近知识分两部分:一、简单说明善知识的行相;另外和善知识有关的,自己是不是一个修学佛法的器,够不够条件;应该如何依止等等,一共开出六项。二、修习轨理,就是对于善知识说的法,我们如何依法去修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