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噶玛天津仁波切:无语寂静之妙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噶玛天津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噶玛天津仁波切:无语寂静之妙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生命本自寂静。

  如月光之皎洁、如松风之清凉、如幽泉之澄澈

  如冰雪之无杂、如晴空之朗阔、如深海之静谧

  离言始知言妙、话不在舌头上、体验大地之语

  每年十月,是本山常住禁语月。修行的禁语,旨在体验无语寂静的功德。禁语常在闭关法会中成为要求重点,其实彻底的禁语,除了摒除语言谈话之外,更要放下心中的杂念、妄想、幻想,停止内在的议论和自我对话,回归寂然静默的「语」之本质。

  寂静的真实义

  佛具有八种功德,包括慈悲、智慧、自利事业、利他事业……以及「寂静法身」。寂静不可思议,向来不从外而得,也不依他缘而生,所以说,佛陀不依他而证佛果,凡是能依「自觉智」通达心的体性,即为佛陀。心的体性,凡夫不解,以为念头,体性是说本质,不再被分析破坏的真实。真实的心,是佛家修行追求的目标。涅槃、寂静是同义词。

  寂静也可以说就是「菩提种性」。众生体性本自寂静。何谓寂静?「不动、不生、不分别」是寂静。「不分别无分别」是寂静。「不造作」是寂静。「不思、无思、不思议」是寂静。「不受」是寂静,「无念」是寂静,「不生不灭」是寂静。寂静是一种觉悟、一种清明,舍离有无二元相对。

  体验寂静

  寂静的体验,唯有在禅定之中,或意外惊吓,才能惊鸿一瞥。但时间通常非常的短暂。禅修时能知无念,就称为开悟;但证悟之后,仍当依口诀不断勤修以累积证量。世上能够为我们指出「寂静的体性」的,唯有自己的上师可以指授;基于上师的证量,以及弟子的信心,离言指授--「这个」就是!而且也只有在此剎那,才能教授弟子明白心的本质。然而,教授与体会、指出与印证,有其时间上的差异;教授,只能在名相上作诠释,一时之间还是很难经由教授而体会寂静的真谛。不识得,乃因无人指授,更由于自己的执着和所知障,遮蔽清明而不觉。所以想要无师自通、或自以为神佛来示,故而体验寂静,是断然不可能的。

  我常亲自以各种方法,带领四众弟子体会寂静的真实义。每年订禁语月,就是要出家入室弟子,在上座禅修之外,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以「禁语」摄心专注,安住无念之中。毕竟言谈放逸,心是不可能安定不乱的。同时也勉励在家弟子,亦应自我要求,洗心涤虑,避免言不及义或聒噪聊谈,在纯一无杂的心境中勇猛精进,活在真实的存在里。

  禅修依法依师,不能依样画葫芦;求的心安,要先找出心,才能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