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讲

 

  《广论奢摩他 02》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09

  【前行】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应当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佛果珍贵宝而言,如果要得到的话,应当按照次第,进行闻思修,之后按照道次第逐渐进步、进步。

  首先一开始就学习止修,是不可能的,若想要立刻进行观修,当然也不可能。在观修的前面要先做思惟,最初立刻进行思惟也不对,前面应当要做听闻。所以首先对于佛陀成就佛果这个最主要道路-止观的道路当然要进行闻思修。就闻思修而言,先听闻,其次思惟,再做观修之后,止观的证悟能在内心产生,产生之后逐渐趋入道之中,进步而获得佛果。希望以如此产生动机,来听闻教法。

  【正行】

  就我们学习的止观而言,首先要了解他的重要性何在?因为它有广大利益,而且也非常必要的,所以首先要说明观修止观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都要先说明的。要观修止观,止、能摄一切等持,这些要先说明。

  大纲主要有六项,前面解释过的二项就是,修行止跟观的胜利功德好处是什么?这里所谈到的止观,它能摄一切的等持,这个定就是等持。中国人讲定是一个浮泛的泛称辞,如果仔细讲定,里面有很多名词。这里的定是指等持。有时,止也翻译成定。将等持也翻译成定的情形很多,这个定就是等持的意思。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止观具足如此广大利益,又有必要进行实修,它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给它做一个界定?上次谈到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第338页到第三行为止,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据《解深密经》已经解释完毕了。

  引用《解深密经》是因为圣无著菩萨的思想主要根据《解深密经》而来,这是祂思想的发源之处。圣无著菩萨是广大行传承的祖师爷,广大行从祂这里而来的。当然广大行的主要教法是由慈氏所流传,但是将补处慈氏弥勒菩萨(补处慈氏怙主)化成人的形相,宏扬教法就是圣无著菩萨。而甚深见的传承,本尊是圣文殊菩萨,化成人的形相,广大宏扬这个教法的是怙主龙树菩萨。

  教法中,把教法归纳成广大行传承,以人的形相来宏杨的是圣无著菩萨;把教法归纳成甚深见的传承及实修方式,而以人的形相来发扬光大的就是怙主龙树菩萨。我们讲到止观「止」的这个段落,是属于广大行的内容。它的来源祖师是圣无著菩萨,主要根据是《解深密经》。这里也引用这部经典,后面还要再三引用《声闻地》,这是到安止这个段落。

  现在所要进行的段落除了引用圣无著菩萨的教法,他所根据的典籍之外,后面还要引用莲花戒的《修次第初篇、中篇跟后篇》,为什么再三引用呢?这是印度教法最初传到西藏时,有一些不很纯正的思想,像大乘和尚摩诃衍、「支那堪布」的教法就不纯正,把它纯正、净化的,就是靠莲花戒祖师爷所写的《修次第初篇、中篇、后篇》。这是很重要的教法,后面还要再三引用这本书。

  所引用的《解深密经》经文里面所要讲的意义是什么呢?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义谓,指经文里面的意义所指的是什么?首先要讲所缘对象和所缘内容。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等的意义。举例说明五蕴等等意义做为所缘境。将十二分教教法里面的意义(五蕴等等的意义)作为所缘对境就是所缘境,之后「由念跟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这是方法、方式。

  首先要有所缘境。缘取一个所缘境之后,在最初修安止的时候,当然不可能立刻得到安止,住在对境上面,所以要靠一个方法,靠什么方法?就是由念跟正知。念是忆念(回忆的忆),靠着忆念和正知的力量,让心能够就所缘境上面持续安住而不散乱的去缘取它,这是用忆念跟正知栓住内心,(把心绑住的意思),栓住内心之后能令心安住于所缘境,就是讲工具、方式,靠着忆念和正知,以这工具跟方法,让能缘取的内心,去缘取所要缘取的对境,而且能持续安住在对境上且不散乱。

  这所要靠的方法是什么呢?忆念和正知。这是要应用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过,不可能立刻修的时候,就安住在对境,这是不可能的,是要有方法的,而其方法就是忆念和正知。靠着忆念跟正知,能够让心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并栓住它,而且持续安住不散乱。

  刚开始谈到「故心于境能任运住」。任运是自然轻松不花力气的意思。刚开始安住在对境时的专注,很花力气,很劳累,逐渐做到根本不用花力气,他能够自自然然安住在对境之上,这个是讲安止的方法。

  后面讲量。修成之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三摩地,就是真正的等持(奢摩他),而此等持就是安止。这样安住后,会产生身心轻安所引生的乐,这样一个等持,就称为一个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的一个标准。

  前面所讲的是,首先所缘的对境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去缘取这个对境?修安止的方法是什么?安止成功了,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就是后面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伴随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这样一个等持就称为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

  安止成就之量,其判别的标准在哪里?是由身轻安的乐产生后,再产生心轻安的乐,伴随身心轻安之乐的这种等持就称为安止。《解深密经》的意思应当是这样。

  至尊仁波切上次的解释,《解深密经》内容「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安止)」《解深密经》里面的身轻安,应该解释为身轻安之乐;心轻安,应该解释为心轻安之乐,这个部分我们以前解释过了。

  谈到轻安的话,应当是心轻安在前面,之后才产生身轻安;身轻安之后,才会有身轻安的乐,这要在前面了,然后才有心轻安之乐,这又在后面了。所以《解深密经》里,身轻安放在前面,心轻安放在后面,就表示讲的是乐,是身轻安的快乐,心轻安的快乐。

  目标所缘的对境,这里谈到十二分教、五蕴……等意义,作为所缘的对境。这表示「安止」所缘的对境(有)很多种,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或在面前放一尊自己信心最强烈的佛像、圣像(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甚至自己的上师)当作所缘境。

  所缘境是以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等等来进行,有这么一种说法,对于内心安住在对境之上特别有帮助,或许另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很强烈,所以缘取自己心续所摄的五蕴……等等,一缘取此对境时,立刻就执着为我,这种想法很自然就会产生,内心要安住于对境上面这个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里才谈到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自己的身体等等当作所缘的对境,对内心的安住上面会有很大的帮助,或是说自己的信心最为强烈的对象,也是将心安住在对境上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里谈到「忆念」和「正知」。念,翻作忆念,但有人翻成正念,就完全错误了。这两项是甚么呢?正知是侦察兵。我们的内心正缘取一个对境,且安住在上面,当进行这个活动时,再分出一个心,检查前面所安住的心当下的情况到底是甚么?有没有丢掉?有没有跑到外面去?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像这么样的一个侦察兵,我们称它为「正知」。若「正知」去侦察时,发现心早就跑掉了,已经胡思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时内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把丢掉的那个心抓回来,又继续放到对境上,有这种作用的,是「忆念」的力量,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作用力。

  当我们主要的心正在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当下正在修安止缘取一个对境,缘取甚么对境呢?前面讲过了,缘取这个对境,心安住放在上面的时候,要再分出一个心去检查,修安止这个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之上,有吗?没有吗?跑掉了吗?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这个检查、侦察的力量,我们就把它翻称为「正知」。如果检查后,发现早就跑掉了,已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去了,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要把这个心抓回来,还是要继续安住在对境之上,这又是不同的作用力了。这个抓回来,继续放在对境上这个作用力,就称之为「忆念」,这是不同的两个作用力,所以要靠着这两个项目忆念跟正知来进行安止的实修。

  靠着忆念跟正知之后,让心安住在对境上,这个安住才能够不散乱。这样,练习时间不断慢慢延长,再不断的练习,让这个心继续安住在对境上,久而久之,不必用很多忆念跟正知的力气,就可以自然的安住于对境上。这时,心已经自自然然的可以不必花力气也能够在对境之上,我们就说这个心已经非常熟练了,已经不必花力气去约束它,不必去调整它,它已很自然、熟练的就能够安住在对境上,这时候就是「心轻安」。轻安,就是很轻松的安住在对境上。

  这个时候不必花力气「心轻安」就产生了,逐渐的身体也不必花力气,不会辛苦劳累的感受产生了,这是「身轻安」。身轻安,就是说做这件事情时,身体不会感到辛苦或劳累,已经很熟练来修安止的时候。

  因为身体很熟练,所以很轻松的就安住了,也因为很熟练之故,身就轻安。心熟练,身体也熟练,都不会辛苦劳累,不仅如此,还更加进步,慢慢会引发快乐,身体内在也会引发快乐。大致是这个样子的。首先,由心轻安产生身轻安,这时候身心完全放轻松,身心轻安就不会辛苦、不会劳累,当身体和内心完全轻松,这时候,身体里面的气跟脉完全通畅,不会阻塞,因而就不会觉得辛苦、劳累, 所以有「心轻安」,又有「身轻安」。

  当不再感到辛苦及劳累,慢慢的,就产生了快乐,因此会得到身轻安的快乐。修安止的时候,不仅身心不会劳累、辛苦,身体也感到非常快乐呢!这个身轻安的乐也得到了,身轻安的快乐得到后,回过头来帮助内心,让内心继续的安住在对境,此时,不仅不会劳累还会引发快乐,内在还会引发快乐产生,所以心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快乐也产生的时候,就说这个安止已经成就了,已成就了安止。

  有关修安止的部分,至尊仁波切又再做一个说明。「此由内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所缘是对境。由就是靠(工具方法),是靠着收摄他的内心,对于所缘的对境不涣散,即能生起安止了。不需要通达诸法真实。所以,对于对境内心专一的安住,由这个专一的安住、不散乱,就产生安止。并不需要去分析对境,这个对境,它究竟的实相是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那个样子,并不需要对这部分通达、不通达,并不是这个问题。只是安住在对境上面安住不散乱,就能够产生安止,不是要去分析对境的道理,它的实相究竟是如何如何?这是不同的问题。

  前面所谈到的是安止的内容,与至尊仁波切所解释的安止的本质是同样的道理。接下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讲解胜观。胜观的本质是什么?一样的,也用《解深密经》里的这么一句话「毗钵舍那自性」。毗钵舍那是胜观,自性指的是本质,那么,毗钵舍那的本质如何来解释呢?是根据《解深密经》来讲的。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可见要得到安止,在安止的状态下,所依的就是依靠在安止上面。安止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身心轻安之乐。伴随着身心轻安之乐,就得到安止,安住在安止的情况之下,在安止的状态之下来观修胜观的。

  胜观,指分析。分析就是「能正思择,最极思择」。这个是分析,是分析对境的意思,胜观是指对于对境的分析。所以,身心轻安之乐所伴随的等持(安止),在这个状况之下,对安止的对境、那个对象,还能够进行分析观察,用寻思、伺察,仔细把这个对境做一个分析观察。透由这个分析、观察,所产生的忍、乐、觉、见、观等等,这些都称之为胜观。

  这里没有谈到胜观所获得之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而是讲用什么方法、方式来修胜观。经文里面的意义,我们来好好的看一下,「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舍离心相,心相当然是指内心的行相,内心的行相是什么呢?内心散乱到别的地方,因而出现很多的行相,这些行相全部都要去除掉。这句话是作这样解释的,指的是修胜观的时候,前面应该要得到安止,依靠着身心轻安,伴随轻安之乐所生之安止,心只有安住在要观修的对境上面而已,除此之外,散乱到其他部分胡思乱想这些行相完全不存在,这个是舍离心相。心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其他内心胡思乱想思惟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了,随随便便胡思乱想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

  「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对于善思惟所缘取的对境,以及内在的等持所进行的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三摩地是等持。安止的对境,我们上一次有谈到过了。安止的对境不是根门识的对境。安止所缘的对境,是第六意识的对境,这个我们上一次有解释过了。第六意识所缘取对境一定只有义总,就是第六意识的对境。

  修安止去缘取一个对境的时候,譬如说,观想佛像。眼睛要好好的看着佛像,这是眼识所缘取的对境(根门识所缘取的对境);内三摩地是内心第六意识。当眼睛看着这个佛像后,我们内心第六意识,也形成一个佛像的形像,这个佛像的形像才是我们修安止所缘的对境。内心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当然就不是外面对境那个佛像了,这是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称为义总。

  心要专一安住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上面,想办法让它安住,持续的不散乱,这方面好好的努力!这称之为观修安止。安止的对境是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这个形像当然就是义总,义总不会是外面的对境。第六意识所缘的对境,仅仅只是义总而已。义总不是外面那个对境,它是由对境所显现出来的。

  经由眼睛看到的对境,在第六意识显现出来,所显现出来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影像,在第六意识中所出现的外在对境所显现出来的影像,对这个影像好好进行观察,观察后就分析,并产生胜解,进行观察胜解。

  前面谈到对于这一个对境来进行观察胜解,这是对于等持的对境,安止的对境,当然是所显影像。所显影像只是一个义总,这里称之为影像,对于内在的等持所缘取的对境,所显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

  这个观察胜解,是一个简略的说明,后面才要细说,所以后面又一个详细的说明,观察胜解再细分来讲,「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就是所要了解的对境上面,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是详细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观察跟胜解,细说的话,「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细解释里面,这几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四项又是什么意思呢?后面还要再做解释。

  338页到数第二行,引用圣无着的解释,「正思择者、谓思择」万法之中「尽所有性」的性质,「最极思择者、谓思择如所有性」,思择是分析、做一个分析,分析万法的尽所有性,这是正思择,分析万法的如所有性呢?这个是最极思择。

  「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名周徧寻思」,取诸相,取对境的行相。分别慧呢?用我们的胜慧去缘取对境,缘取对境的行相之后,做一个粗糙的分析,这个叫做寻思。再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就叫做伺察。「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对境的行相时,这个叫做周徧寻思。「真实观时名周徧伺察,」很彻底真正给它做一个分析观察,就叫伺察了。

  总之,去分析对境的时候,粗糙的了解分析:寻思。细分的了解分析:伺察。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做说明好了,譬如,选择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或者用我们的五蕴,用我们的身体作为对境,之后来观修胜观,怎么样子来做观修的呢?譬如说,五蕴、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去分析它那个世俗谛的性质是什么,名言上面有的这些情况是什么,这样子来分析的话?就是正思择。

  所以,圣者无着说「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者,谓思择为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世俗谛的性质、世俗谛的法,缘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它在名言上而有,是怎么样子形成的呢?就世俗谛法的性质,它是如何的呢?如何成立的呢?世俗谛方面的性质来做一个分析观察,称之为正思择。其次「最极思择」者「谓思择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它的实相呢?这个时候去分析一下,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它的实相是什么,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它在施设的对境上,可以找得到?还是找不到?这样来分析的话,把它称之为最极思择。

  不管是分析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分析它的世俗谛,尽所有法的性质;胜义谛,如所有法的性质,我们都可以粗糙的分析、详细的分析。粗糙的分析、用一个大概整体的逻辑推理去分析。或者是用一项二项三项,细分的逻辑推理,仔细的去推敲、分析。粗糙的分析,就是寻思;细致的分析,就是伺察。

  寻思跟伺察、讲解完毕了。后面还有的段落内容是什么呢?「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巧思毗钵舍那。」若忍,忍是能够的意思,耐的住、能够的意思,就是对于烦恼这个对境能够去克制它,具有这个能力,这当然能够克制它,就是胜观。这样子修胜观之后,产生了忍这个能力,能够去降伏烦恼,这个当然是胜观。

  若乐,对于对境,由对境而引发安乐!这是因为思惟对境的功德,例如说观想佛像的话,佛陀的身功德是如何,思惟这些功德之后,引发信心产生快乐,所以当然是乐。

  若觉,其次是这个觉,觉是增广的意思,增广的意思是细分广大的意思,细分广大的意思,是指去分析对境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再把它细分成五蕴,一项一项是什么?把对境细分细分、各别各别广大的来做一个分析,这个是觉,这应该是广的意思。

  然后若见,若观。一般我们谈到见的时候,都是指实相,去分析对境的时候,去想一想对境的实相到底是什么?这个部分才称之为见。之后,观,这个是指别择,各别各别思择,别择是指把对境各别的行相、各别的性质,做一个分析思惟。譬如说,去分析对境,不是指它的实相,它的名称指的是什么?它各别有什么特性吗?这样子的分析,就叫做观。观,这个是别择的意思,各别的思择的意思,所以这些都是指胜观的内容。

  在后面这个段落中,至尊仁波切又抓到一个机会来破除其他者,是破除大乘和尚(这里都翻成大乘和尚「支那堪布」)。他的主张是什么?此时,再度引用《解深密经》。当尚未说明经文之前,即先破除反对者的主张,那是什么呢?

  (广论338页倒数第四行)传说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因彼妄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要弃观慧全不作意,乃为修习甚深法义,不顺此经,故用足毁。现见多有随此派者。」

  支那堪布见到《觧深密经》就毁谤说:「这部经是不是佛经?实在不知道,因此就用足毁踏它。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内心所思惟的一切,皆是分别妄念,一切妄念想法,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皆执实相」就是实执--谛实的执着。应该要舍弃内心的思惟,全都不作意,这才是甚深的观修方式,显然的,这个跟经文的意义不相随顺,因此用脚踩这部经。

  支那堪布距离至尊仁波切是很遥远的时代了,这是古代的事迹,当时,莲花戒还在西藏的时代。至尊仁波切已是后代的人,离开那时候已是很久远的时代了。至尊仁波切虽然当面没见过这件事,但有听人传说过这么一个事迹。支那堪布主张一切妄念思惟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他的错误关键就在这里。但至尊仁波切主张,思惟作意并不全是谛实成立的执着。可是支那堪布认为一切思惟都是谛实执着,因此皆不作意,内心不作意,不作任何思惟,才是最深奥的实修方式。因为如此主张,显然与经文互相违背,认为这可能不是佛经,于是把它丢了,用脚踩它。但至尊仁波切认为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追随这个派系。总之这个派系想法是违背佛经的,应把它破除掉。

  《解深密经》的经文引用完毕后,后面还要作一个解释。这解释引用圣无着的解释,前面已说过了。「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一般来讲,一个法上面一定伴随着二谛的存在。任何一个成事(一个法),一定有二谛存在的,所以在这个法上面有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有它粗分的行相,如常、无常等等,总有它粗分的行相存在。所以,对于对境,有从粗分行相进行分析,即分析它的尽所有性,此是正思择;也有对它细分行相,最究竟的实相作分析,即对于对境的如所有性来进行分析,这个称为「最极思择」。

  谈到寻思和伺察。「寻思和伺察」,若根据圣无着的解释,指的是有分别慧。分别慧就是胜慧,以这个胜慧作意取诸相,名周徧寻思,取这个诸相,执取他的行相,这个行相的相,在这里是指对于对境的行相来进行执取。

  执取对境的行相是,将对境以不同性质来作区分,这一个活动称为执相。执取行相,作意取诸相是这个意思,各别各别的特性做一个区分。相这个字,在藏文中也称之为名。名、相是同一个字。因为要靠名字把它区分清楚,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我们若了解名称,就不致于错乱,混淆、混在一起。执取对境时,可以把对境各别区分、分开,不会混杂在一起,称之为执取行相。

  所以后面还要再解释,执取行相应该要做这样解释,而不是了解成谛实的执着。因为在佛经里有时把执相之意思写成谛实的执着。但有时执相又指对于对境各别性质区分清楚,一个行相、一个行相区分清楚。这个指的是后者,对境行相一个一个把它区分清楚,是指对境的各别性质,先粗糙的把它区分开来,这种粗糙的活动就叫做寻思,寻思把它称为执相。

  《广论》339页:「寻谓粗思,伺谓细察,取诸相者非执谛实是明了境相」,不是谛实执着,是明了对境之个别行相。「由是思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皆有周徧寻思及周徧伺察。」

  前面谈到「正思择者」及「最极思择」。其中「正思择者」是思择「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部份;「最极思择」是思择「如所有性」,是胜义谛的部份,这是从对境来做分类的。若分析的对境是「尽所有法」的部份,便称为「正思择」;分析的对境是「如所有法」的部份则称为「最极思择」,这是由分析的对境来做分类的。当我们根据对境作分类时,可分为「正思择」及「最极思择」二类,而根据所运用的分析方式分类,则可分成寻思及伺察二类。

  以对境而言,就尽所有性的部份是世俗谛的法,来进行分析时,有粗糙和细致的分析,对于所分析的对境为胜义谛的法,如所有性的部份,当进行分析时,也是有粗糙和细致之分。粗糙的分析称为「周徧寻思」;细致的分析称为「周徧伺察」,因此由是思择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这两个对境皆有「周徧寻思」和「周徧伺察」。

  至此,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已解释完毕。前面引用的是以《解深密经》解释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要以《宝云经》作补充解释。

  《宝云经》所说的意义如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容一样。同字在藏文中是一个严摄词(有含摄、包含的意思),所以此句指的不只是《解深密经》这样讲,连《宝云经》也如此讲。

  《宝云经》说 :「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钵舍那者为正观察。」安止,指心一境性;胜观,指纯正的分析观察。至此以佛经来说明止观的部份也讲解完毕。

  接下来引用论典说明:先用慈尊之《庄严经论》;再用无著菩萨之《菩萨地》,之后用莲花戒论师所写的《修次中篇》,及祥帝巴尊者所写的《般若教授论》来解释止观的性质。

  所以先用佛经,后用论典作解释,都是有依据的,不是自己信口胡说,是引经据典来解释的。我们常说,这个法有没有传承?传承是什么情况呢?就像这里,所谈到的都是引佛经或历代大博士,如至尊慈氏、圣无着、莲花戒论师、祥帝巴尊者之论典来解释的。这一代一代的大博士,他们是如何解释的?解释的内容又是什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按照次第,历代传承下来的这个法,这个法便是有法脉、有传承的。若不是如此,只是自己解释,没有根据,这就是没有法脉、没有传承。

  所引用的二部佛经,其内容及意义,已经讲解完毕。它的意思是说明安止是属于等持的类型;胜观是属于胜慧的类型,但不能逆推凡是等持都是安止,凡是胜慧都是胜观,就不对了。

  首先是等持要具足好几种特性之后,就称为安止。然后胜观就很多内容了,前面谈到要具备安止,还要进行分析,如何的进行,这样的胜慧才称为胜观,前面做了说明。所以什么叫做等持?什么叫做胜慧呢?还要再作一个解释,如果把心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就是心王和心所,等持、胜慧都是属于心所,既然等持和胜慧是心所,就同样属于一个内心的眷属,

  因此,一个内心同时可以拥有等持的作用又拥有胜慧的作用,因为它是心所,所以它可以在一个心底下同时具有这二个心所,当作一个心,同时作为一个心的眷属,因此止观才可以同时进行,为什么可以同时进行?因为等持和胜慧可以在一个心底下变成两个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因此止观双运才有可能发生的。假设心本身是安止,或者说心本身是观的话,止和观怎么可能双运结合在一起,那变成不可能。

  西藏佛法谈到安止是等持的一种类型;胜观是胜慧的一种类型,所以要解释什么是等持?什么是胜慧?等持和胜慧都是属于心所。心所共有五十一种,其中有五种别境。五种别境里的一项就是等持,胜观的本质是胜慧,胜慧也是五种别境其中的一项,五种别境里有等持也有胜慧,此五种别境是五个心所。

  五个心所的性质,如果按照阿阇黎世亲菩萨的解释,在《俱舍论》《对法论》所做的解释,任何一个心它本身必定伴随着这五个眷属,所以把它称为五种别境。任何一个心一定有这五种类型的眷属,就表示它是非常广大、非常广泛普遍存在的。

  阿阇黎无着所写的《对法总集》也谈到:五种别境是指对于对境了知的一种认识、认知一定有此五别境,因此表示五种别境是非常普遍、非常广泛。所以,一个不禅修、不修止观的人,他在认识对境的过程中,认知的心一定有等持、一定有胜慧,现在要把等持的威力加强到某一个程度就会成为安止,此时再取一个新的名字称为安止。

  不修止观的人,他内心也有胜慧,此胜慧不断加强加强。前面谈很多胜观的本质,它要具备很多条件,还要以安止作为基础,然后还要很多的条件,慢慢强化、强化到某一个程度,又取名为胜观。主要是指等持或胜慧的威力一定要加强,我们现在力量都不是很强化,所以现在想一个办法让其威力加强,加强到某一个程度,它的本质已经力量很大了,再取一个新的名字称为安止、胜观。所以在未证得止观之前,我们一个心王同时就有等持、胜慧这两个眷属,等将来好好努力精进,把等持的本质逐渐强化变成安止的本质,把胜慧的本质逐渐的强化变成胜观的本质。因为它是一个心王同时拥有的二个眷属之故,所以将来得到止观成就的时候,仍然属于一个心王的二个眷属,因此止观才能够双运,这即是其中的道理。

  就安止和胜观而言,是如此双运的。双运也可解释为:安止的威力帮助胜观,胜观的威力又回过头来帮助安止,相辅相成,所以双运也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如何彼此互相帮助,这个内容做这样的解释。首先欲界有情、欲界者,经由禅修慢慢的内心逐渐微细,到后来得到安止,得到安止之后就得到上界色界的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

  首先是初静虑天,到达安止的时候,差不多和初静虑天的内心有点类似,很靠近有点类似。得到安止之后再继续修胜观,胜观的时候就会把欲界的烦恼一个一个的逐渐灭掉,就会完完全全得到初静虑天内心的功德,此时称为初静虑的正行。

  首先得到安止和初静虑的心有点类似,然后安止之后慢慢修胜观,胜观会变成欲界烦恼的对治,把粗糙的烦恼慢慢的对治,逐渐逐渐的灭掉,此时的心,可以得到初静虑天内心所有的功德,当完完全全得到初静虑天的功德时,即称为初静虑正行。

  得到跟初静虑心很类似的时候,到完整得到它的功德是初静虑正行。这中间还有一段要走的过程称为近得,即初静虑的近得,另外,还有很多项目。若按照次第慢慢上去,首先得到安止、初静虑的近得(近分)、然后还有很多项目慢慢上去才能得到初静虑的正行。

  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此时的心和初静虑天的心一模一样,完全一样的功德,所以称为初静虑正行。正行未得以前先得安止,安止就很类似了,从安止到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这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段落称为近得。

  所以初静虑天的心很类似的时候,就是安止得到的时候。和初静虑心很类似的时候,再慢慢把欲界的烦恼一个一个慢慢断掉,此时就得到和初静虑心完全一模一样,此即谓初静虑的正行。之后还要进入二静虑天。

  初静虑要进入二静虑时,也一模一样还是要修止和观。首先修安止,慢慢产生胜观,慢慢对治初静虑烦恼,把初静虑的烦恼一个一个灭掉,又得到二静虑的正行,即二静虑天的心的功德完完全全可以得到,此时变成和二静虑的心完全一模一样,即在得到初静虑正行时,慢慢修止修观,得到止时和二静虑的心很类似,然后慢慢修观,慢慢变成初静虑烦恼的对治,再慢慢把它灭掉,然后得到二静虑的正行,所以在和二静虑的心很类似的时候就是二静虑的近得。

  初静虑天慢慢修止,然后得到二静虑的近得,此时它的安止就成就了,然后再修观把初静虑的烦恼慢慢灭掉,之后得到二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再慢慢进入三静虑。三静虑一样的修安止,修安止之后得到三静虑天的近得,此时安止成就了,然后慢慢修观,把二静虑天的烦恼个别对治,把它灭掉,得到三静虑的正行,那就是观了。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逐渐升上去做实修的。首先我们看看,欲界者最初要得到初静虑天要先修止,得到安止时,就得到初静虑的近得,然后修观,所以止对观有帮助。透过止对观的帮助,才会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这时观的力量很强烈,之后就是初静虑的正行,这个观会帮助要达到二静虑的时候,要产生二静虑的近得,也就是安止得到的时候,所以初静虑的观,帮助得到二静虑的安止;二静虑的安止,帮助二静虑的观;二静虑的观,帮助要得到三静虑的止;三静虑的止,帮助三静虑的观,亦即止帮助观,观又帮助止,相辅相成逐渐进步,止观双运也可以解释成相辅相成。

  「近得与安止」有没有听过解释?如果没听过就会模模糊糊。「初禅未到定」,有的翻近分;有的翻近得,后面还有二禅、三禅和四禅。禅就是静虑的意思。未到定(未到地定)是靠近的那个部份,翻译近分,即是比较靠近的部份。这部份就是未到定,此靠近的部份,近分指的是加行或准备。

  我们每次灌顶时,前面不是先有一个预备的灌顶吗?这一个预备的灌顶,常称之为加行。加行是准备之意,也就是差不多要到达的前一刻所做的一个准备,因此翻译为近分。靠近的部份称为近分,就很容易了解了,翻「作未到定」,虽然很靠近但是还没有得到。这是准备要得到初禅的心。初禅的证悟产生前,总要有一个靠近的部份,有一个要准备、要预备的,那部份就是近分。为什么呢?因为初禅的心是不容易得到的。首先须把欲界的烦恼全部断掉,要是没有断,怎可能得到初静虑的心呢?是不可能的。

  若要把欲界的烦恼全部断掉,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断除的,因此将欲界的烦恼分为九个项目,然后一项一项慢慢的对付,按照次第,一项项对付(灭除)之后,就可全部对付掉了,此刻与初禅的心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这就得到了初禅的正行。正行是根本定,是得到初禅的正行。

  如果还没得到之前,岂不是一项项慢慢的对付掉烦恼,那不是越来越靠近,越来越近吗?因此前面的段落都称为近分。靠近的部份或称之为准备或加行,像我们灌顶前面有个灌顶的准备或灌顶的加行,意思是一样的。

  「近分」,我们后面是不是都如此翻译?我们大概都翻成「未到定」。翻成近分,若以靠近的的部份,意思会比较接近。「未到定」,可能佛经有时这样翻,但它的意思是近分、靠近的部份。这个字的藏文意思是近分与近得差不多,有时也会糊里糊涂翻成近得。近分是靠近的部份,为什么用靠近这个字呢?我们从《庄严经论》所举的例子来说明。论中谈到善知识要具备十个条件。十个条件中有止息、调伏、近止息…,为什么用近呢?情形跟近分的近是一样的,是同样的意思。

  「近」的意思是指,已经调伏又止息了,而且非常纯净、力量非常大的止息;靠近的意思是最为纯净、力量最大的,故用了「近」这个字。称止息、调伏、近止息,为什么用「近」呢?因为止息的力量已经是最大最纯净,所以用靠近的近。

  其次谈到因与缘,其中有近取因和俱生缘。为什么近取因用「近」?字面上的意思,是最靠近果的因。这个最靠近果的意思,当然不只位置最靠近果,它对果的影响力也最强烈,这个因即将要变成果了。它是跟果最靠近的,而且影响最大,力量最强,因此称为近取因。

  当然近取的位置是最靠近的,意思是力量最大、最纯净、影响最大,当要生果时,此因会直接产生果,所以力量最大、最靠近果,影响也最大,这部份就称之为靠近,近指的就是这意思。

  要得到初禅的正行时,有一个最靠近的力量,也就是在得到初禅正行这方面影响力最大,可直接变成初禅的正行,这个可直接变成正行的部份,我们称为近分,初禅近分指的是这个意思。

  《庄严经论》谈及善知识十种功德中的调伏,指的是戒学功德;止息是定学功德;近止息则是慧学的功德,所以为什么用靠近的近呢?是表示力量最强大最为纯净的涵意。这是止和观互相帮助逐渐的进步,从欲界到静虑天,

  由初静虑跳到二静虑,到三静虑、四静虑,止和观彼此互相帮助,于是威力越来越强大,有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情况。除此之外,就我们一个凡夫普通人也有这种情形。首先由一个普通凡夫(凡庸的世俗人)从世俗的错乱中(世俗的迷惑错乱中)脱离后进到佛法之中来学习 这是不是世俗的迷惑错乱已经去除掉了呢?

  当内心稳定下来,想要学习佛法时,那是内心比较微细的部份。在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自己内心,原来还有很多纷纷扰扰,就会想办法把它对治,使心更加稳定,此时内心的稳定性跟以前散漫在世俗中比较,当然是更稳定的。因为已观察到了,所以可以让内心再变得更平稳,但是外表看起来虽是稳定的,若再仔细分析,原来里面还是有更细小的纷扰,内心还是有很多念头,于是慢慢的再把它对付,使它更加宁静、更趋于宁静。

  宁静的时候,再次仔细观察、分析,里面仍有更细小、更细微的烦恼,再想办法修安止,再把它对治,当然这时候还没有得到安止,只不过是类似的安止而已,然后再想办法对付,用类似的胜观去观察它,慢慢会看到里面细微烦恼,再把它对付掉。看起来像是平稳的样子,再仔细看又发现有更细小的烦恼,再去对付。世俗人是这样子,身为一个实修者来讲,像这样慢慢调整内心,使内心逐渐改变、慢慢改变,慢慢的更加微细,纯正的实修者,是这么一种情况。

  首先看到世俗的纷纷扰扰,内心远离这些纷乱吵杂之后,先稳定在内心之中做禅修。佛教徒实修者是这样子来进行的,此时不能说得到安止,只是有一个类似安止的等持,是内心比较稳定不会散乱在外面的纷乱吵杂之中,这当然是类似的一个安止,这样也能远离外境的散乱。

  透由类似的安止,让内心远离外境的散乱,我们再用类似的胜观分析,分析后,觉得这个内心还是没有非常宁静,仍然有很多纷扰的妄念,在这种情形下,胜观当然不可能产生。因此再想一想,再把这纷扰对付掉,而修安止,慢慢的会有更加微细的烦恼,然后再观察,若还有纷扰,就再次对付。这样的心是不是能够逐渐进步和微细,这时候都不是正式的止和正式的观,只是随顺的止和观。这样进行着,心将会变微细,就一般禅修者而言,就算没有得到正式的止观,但类似的止观双运在内心进行时,也都是如此的。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