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册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

  辛二由十二缘起思维:

  第二部分,「由十二缘起思维」发起求解脱心之法分为四部分: (一)区分十二支。(二)略摄各支。(三)圆成十二支要多少世。(四)十二支的总义。

  (十二支缘起,梵:dvadasangapratityasamudpada。藏:rtenbrel yan lag bcu gnyis。又作二六之缘、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有支。《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说「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此十二支的前者是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说明它们的相依相待关系。一切事物皆是相互依存,皆依因缘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壬一区分十二支:

  「缘起」的十二支如下:

  无明(梵:avidya. 藏:ma rig pa)

  《俱舍论》:

  「无明」就像「非亲」和「非实」。

  「非亲」和「非实」的意思既不是缺乏亲友和真实,亦不是「亲、实」两者以外的事情,而是指与「亲、实」截然相反矛盾的各类现象(亦即「违品」)。同样「无明」的意思亦不是指缺乏能对治「无明」的「明」及「明」以外的其他事情,而是指与「明」截然相反矛盾的各类现象。

  对此,法称论师认为能对治(无明)的「明」,是指认知「补特迦罗无我」(梵:pudgalanairatmya。藏:gnag zaggi bdag med。 又作「人无我」)的真实意义。而与其相反者便是「补特迦罗我执」(人我执)的「坏聚见」。但是,无著论师和世亲论师兄弟二人对于这种把「无明」视为『错解真实义」的说法却持有另一种见解,他们认为「无明」只是「对真实义的愚蒙」。简言之,他们(无著和世亲)认为「无明」是不了解对其对象的心,而非错解(其对象的心)。不过,法称论师和无著、世亲二师均一致认为通达无我的智慧便是对治「无明」的主要方法。

  无著论师在《阿毗达磨集论》把「愚蒙」(藏:rmongs pa,又作迷惑、愚痴。即是愚昧无知)分为两种:

  (1)业果愚无明。

  (2)真实义愚无明。

  前者(对业果愚蒙无知的无明)能积集受生恶趣的「行」(藏:’du byed)。后者(对真实义愚蒙无知的无明)能积集受生乐趣(善趣)的「行」。

  (二)行(梵:karma。藏:las):

  「行」就是「业」。「业」又有两类:

  ( 1 )能招引恶趣的「非福业」。

  (2) 能招引善趣的「福业」。

  「福业」又分两类:

  ( 1 )能招引欲界善趣受生的「福业」。

  (2) 能招引上界善趣受生的「不动业」。

  (三)识(梵:vijnana。藏::mam shes):

  佛陀在经中说及六种「识」。若依照认同有「阿赖耶识」者所说,此处所指的主要心识就是「阿赖耶识」。不认同有「阿赖耶识」者则认为是「意识」。

  由于对苦由不善生愚蒙,便会造集不善业,这些业的习气又会熏入「识」中。受熏染的现世「识」便是「因位识」。依「因位识」来世于恶趣生趣受生的「识」,则为「果位识」。

  同样,由于对无我真实义愚蒙的势力,令我们把善趣误认为安乐,而不知道善趣本来是苦,于是便会造集「福业」及「不动业」。在现世造集这些业的「识」便是「因位识」。依这种「识」(因位识)在欲界或上界善趣受生的「识」,则为「果位识」。

  (四)名色(梵:namarupa。藏: ming gzugs):

  「名色」之中的「名」(梵:nama。藏:mings),便是受、想、行、识四种「非色蕴」。至于第五蕴,亦即「色蕴」,假如我们是受生在「无色界」,那就只有「色」的种子而没有真实的「色」。所以,除了「无色界」外,「名色」之中的「色」(梵:rupa。藏:gzugs)是通用于「羯罗南」(处胎五位之一。见前文「生苦」一节)等任何一切色法。

  (五)六处(梵:sadayatana。藏:skye mched drug。又作六入、六入处):

  若是「胎生」者,则由「识」最初趣入受精卵的「羯罗南」与「名」(亦即「识」)进而发育形成眼、耳、鼻、舌等四处。「色处」和「意处」则是从「羯罗南」位(即「名色) 开始便已存在。

  假如是「化生」的话,由于各种「入处」是在受生时同时生起,所以没有这些阶位。至于「卵生」和「湿生」,除了「胎」这个字眼外,其余皆与「胎生」相同。这种说法出于《本地分》。

  所以,当「名色」一旦成立,我们便会拥有真实的身躯。当六种入处成立后,由于身体的不同部分已经形成,所以「能受用者」便会产生。但是,在「无色界」是没有五种「色处」。

  (六)触(梵:sparsa。藏:regpa):

  当「根」、「境」、「识」会合时,我们便会认取悦意、不悦意、中庸(既非悦意亦非不悦意)三种对象。经中所说的「以六处为缘而生」便是指「境」和「识」。(见《稻芊经》。梵: Salistamba-sutra。又作《稻秆经》。此经是弥勒应舍利弗所请,开示因缘生法的内因缘与外因缘,经中以稻芊由种生芽、自芽生叶,由华生宝来比喻十二因缘的生起次第。)

  (七)受(梵:vedana。藏:tshor ba):

  由于「触」认取三种对象,从而产生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

  (八)爱(梵:trsna。藏:sred pa):

  即是对「乐受」产生不愿舍离的爱(不离爱),对「苦受」产生要舍离的爱(乖离爱)。经中说「以受为缘而生爱」(见《稻芊经》),意指由「无明」与「受」和合而产生「爱」。假如没有「无明」,即使有「受」也不会引生「爱」。

  因此,「触」是对象(境)的受用,而「受」是「生」的受用或异熟果的受用。所以,假如两者兼具,受用便会圆满。「爱」共有三种,而三界各有一种。(三爱是欲爱、色爱、无色爱。《集异门足论》云:「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欲爱;于诸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色爱;于无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无色爱。」)

  (九)取(梵:upadana。藏:len pa):

  「取」是指对向四种对象的四种欲贪:

  (1).欲取(梵: raga-upadanani。藏:’dod pa nye bar len pa)-对于色、声等欲尘产生欲求贪着。

  (2).见取(梵:drsti-upadanani。藏:lta ba nye bar len pa)-对于「坏聚见」之外的各种恶见产生欲求贪着。

  (3).戒禁取(梵:silavrataparamarsa-upadanani。藏:tshulk hrims dang brtul zhugs mchog , dzin nye bar len pa)-对于与恶见相关的恶戒、恶禁产生欲求贪着。

  (4). 我语取(梵:ahamdrsti-upadanani。藏:bdag lta nyebar len pa)-对「坏聚见」产生欲求贪着。

  (十)有(梵:bhava。藏:srid pa):

  「行」在过去薰入「识」中的业习气,经由「爱」、「取」的营养滋润,其引生「后有」的力量便会变得强大。「有」是假借「果」的名字来称呼「因」。

  (十一)生(梵:jati。藏:skye ba):

  「生」是指「识」最初从「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任何一者受生。

  (十二)老死(梵:jaramarana。藏:rga shi):

  「老」是指(身、心)诸蕴成熟转变。「死」是舍弃诸蕴的相续(蕴同分)。

  壬二略摄各支:

  《阿毗达磨集论》说:

  何谓各文的略摄呢?这就是:能引支 (藏:’phen pa ’i yan lag)、所引支(藏:’phangs pa’i yanlag)、能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yanlag)、所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i yan lag)四类。

  何谓「能引支」?即是无明、行、识(此三支能引生「名色」、「六入」、「触」、「受」等四种果,故名「能引」。《掌中解脱论》说无明、行、识三支中的「识」为「因位识」,故为两支半)。何谓「所引支」?即是名色、六处、触、受(此四者是能引三支招引的果,故名「所引」)。何谓「能生支」?即是爱、取、有(此三支能生「生」与「老死」,故名「能生」)。

  何谓「所生支」?即是生与老死(此二者是能生三支产生,故名「所生)。

  (问:)若是这样的话,「引」(能引、所引)与「生」(能生、所生)这两重因果,是要说明一位有情的一重受生因果,还是要说明两重呢?若是前者(第一重因果),那认为「爱」(爱、取、有)等「能生支」是从「果位识」至「受」(所引支)等各支之后才成立,便不合道理。若是后者(两重因果),那后一重因果就缺乏了「无明」、「行」和「因位识」。而前一重因果则缺乏了「爱」、「取」、「有」?

  (答:)没有这种过失,因为凡是由「能引因」(无明、行、识)所牵引的事情,必定是由「能生因」(爱、取、有)产生。当所牵引的事情(名色、六处、触、受)生起时,才把这些所引生的事情称为「生」、「老」、「死」。

  (问:)那为何要说两重因果呢?

  (答:)这种说法是要说明「引果苦谛」的特征是不同于「生果苦谛」的特征。前者(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是「引位」的种子,由于它们尚未真实成立,所以只会成为来世之苦。但是,后者(生、老、死)却是已经生苦的状态,所以是现世之苦。还有,为了说明「果」,亦即「受生」是有两种因,即是(1)「能引因」及(2) (由「能引因」)所招引的事情的「生起因」,所以才说两重因果。《本地分》对于这个道理有以下的说明:

  问:假如从「果住识」至「受」,与及生、老、死各支皆是拥具有相共特征的现象(旧作「杂相」),那为什么要分两类来说明?

  答:这种做法是要说明导致苦的事情是有不同特征,并要说明「引」和「生」之间的分别。

  同论又说:

  问:在各支当中,有多少支是属于苦谛并成为现世之苦?

  答:共有两支,也就是「生」和「老死」。

  问:有多少支是属于「苦谛」,并只会成为来世之苦?

  答:从「果位识」至「受」各支的种子。

  所以,「能生支」的「爱」,与及能产生「爱」的「受」两者均不是同一重缘起。能产生「爱」的「受」乃是另一重缘起的果。

  「能否」与「所引」可透过四方面来理解:

  (1 ). 什么是所引?

  -所引便是从「果位识」至「受」等四支半。

  (2). 以什么牵引?

  -能牵引的便是依于「无明」的「行」。

  (3). 是怎样牵引?

  -即是业习气熏入「因位识」的过程。

  (4). 所引的意义

  -当遇上「爱」等「能生」时,即能产生各种果(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

  「能生」与「所生」可透过三方面来理解:

  (1 ). 什么是能生?

  -由以「爱」为缘而生的「取」。

  (2). 什么是所生?

  -「生」与「老死」。

  (3). 是怎样生起?

  -是由「行」熏于「识」中的业习气所赋予的力量而生起。

  《世亲论师》于《缘起经释》(全名《缘起初分分别说论》,梵:Pratitya-samutpadadi-vibhanga-nirdesa)仅以(十二有支中的)「生支」作为「所生支」并说「老死」是这些「引支」和「生支」的过患。

  所以,应知道「生支」便是由不知业果的无明发起的不善「行」,把恶业习气植于「识」中,从而即能产生受生恶趣的「果位识」至「受」等支,再经「爱」、「取」不断滋养润泽,这些习气便会变得有力,能在往后的恶趣之中产生「生」、「老」、「死」等。

  又或由不知无我真实义的无明发起属于「欲界」的戒律等福「行」或属于上界(色界及无色界)的奢摩他等不动「行」,把善业习气植于「识」中,从而即能产生受生善趣或上界天的「果位识」至「受」等支,再经「爱」、「取」不断滋养润泽,这些习气便会变得有力,能在往后的善趣之中产生「生」、「老」、「死」等。

  此外,十二有支又可归摄于烦恼(惑)、业、苦三道之中。正如大智龙树菩萨(于《缘起心颂》。梵:pratitya-samutpada- hrdaya-karika。汉译名《因缘心论颂》)所说:

  第一支(无明)、第八支(爱)、第九支(取)是「烦恼」。

  第二支(行)、第十支(有)是「业」。

  其余七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是「苦」。

  《稻芊经》又提到十二有支是归摄于四因之中,意即:(1)由种植者「无明」,(2) 在业田植下识种子,(3)后经爱水滋润, (4) 即能在母胎产生名色苗芽。

  壬三圆成十二支要多少世:

  在「能引支」及「所引支」之间,既有可能距离无数劫时间,亦有可能在下一生即会生起「所引支」,不会隔生。由于「能生支」(爱、取、有)及「所生支」(生、老、死)不会隔生出现,所以最快可在两世之中圆成。譬如,我们若在今生初次造集能受生于天趣及随后的天人生活、享受之业,这样,在今生便已圆成二支半,亦即「无明」、「行」、「因位识」,而「爱」、「取」、「有」三支亦在临终之前圆成。在随后的一生则会圆成四支半「所引支」(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及两支「所生支」(生、老死)。

  由于「能生」(爱、取、有)、两种「所生支」及三种「能引支」各自需要一生,而「所引支」(名色、六处、触、受)是包括在「所生支」的一生之内。还有,即使在「能引」及「能生」之间可能会相隔多世,但它们并非本身这一生的缘起,而是其他生的缘起。所以,十二支最迟也不过三生便会圆满。在上述这些两生或三生的计法之中,并没有把分别计算「中有」的寿命。

  因此,即使在已生起各种「果支」的一生之中,也没有能造业或受果的补特迦罗自我(人我)。又上文所说,各种「果支」本身只是由各种「因支」产生的现象(法)。若不了解生死轮回的过程,又或对它产生误解而妄计有「我」,这样便会为了追求「我」的安乐,而以身、语、意三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从而继续流转生死。所以,由三种「烦恼支」(又作「惑支」,即是无明、爱、取)产生两种「业支」(行、有),又由「业支」产生七种「苦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然后,又再次由七种苦产生烦恼,于是便会和从前一样继续流转生死,三有之轮便是这样不停转动。所以,龙树菩萨(在《缘起心颂》)说:

  由三(烦恼支)而生二(业支),

  从二(业支)而生七(苦支),

  从七(苦支)复生三(烦恼支),

  (由此数)数转(动)三有轮。

  当我们思维自己正以这种方式在生死轮回之中漂流,便会知道「十二缘起有支」是引生厌离生死轮回的最佳方法。应思维我们在无量劫以来已造集种种善业和不善业,而这些「引业」的异熟果尚未生出,亦没有以对治法来消除。当它们在今生获得爱、取滋润,便会被它们驱迫,而在善趣和恶趣之中漂流。阿罗汉们在身为凡夫异生时,虽然曾经造集无量「引业」,但由于他们已离烦恼,所以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只要我们对这个道理能获得坚固定解,便会把烦恼认定为敌人,要尽力把它消除。

  有鉴于此,大善知识朴穹瓦曾专缘「十二缘起有支」而进行修心,还撰造思维各支流转和还灭的道次第。论中开示思维恶趣十二有支流转和还灭的教法,是为「下士」而设。随后进而思维两类善趣十二有支流转和还灭的教法,则是为「中士」而设。由以上两种修持把自己的处境推及一切如母有情,知道有情皆是以十二有支的方式漂流生死轮回而生起「慈心」和「悲心」,从而发愿成佛利益有情,学习成佛之道,这就是为「上士」而设的教法。

  壬四十二支的总义:

  对于上文所说,如何由「集」,亦即「业、烦恼」的力量,形成生死轮回苦蕴的道理,特别是由十二有支转动三有轮回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有妥善的了解。透过对上述道理的了解及纯熟串习,即能摧毁一切问题根源的难忍愚暗,而把所有一切妄执内「行」、内「行」是「无因生」或「邪因生」的邪见消除,并能令珍贵的佛教宝藏增长,由于如实了知生死轮回的性相(性质特征),即能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厌离,策励我们迈向解脱之道,所以,它是能令我们证得殊妙圣位的习气觉醒现行的最佳方法。(「无因生」是主张世间为无因的外道见观点,是一类依前际或过去而产生的分别见解。这种见解分为两类,所以又称为「二无因生论」,此即:1. 先生于无想天,命终后又转生人间,此类人虽有宿世通,能忆知其出于无想天及其后的情形,但却不能忆知其生于无想天以前的情形,于是便妄认在自己最初是无因而生,一切诸法亦是无因而生。2. 自以捷疾智分别观察,虚妄推求,认为世间无因,一切万法皆是自然而有。「邪因」又称为「不顺因」,亦即:自生、他生、共生等观点。)所以《妙臂请问续》说:

  缘起之道能除愚痴。

  《稻芊经》亦说善知「缘起」能断除所有一切以前际(过去)、后际(未来)、现在为对象的恶见。龙树菩萨(于《亲友书》)说:

  这种缘起极甚深远,是佛语的珍宝库藏。

  据《律本事》所载,舍利弗(梵:sariputra)、目犍连二胜士不时游行于五趣之中。一次,当他们游行五趣后返回赡部洲时,便向佛陀的四众弟子述说这些有情的痛苦。其中有一些轻视梵行的共住弟子和近住弟子,被众弟子带到二胜士之前教以各趣之苦。他们受教导后,从此爱乐梵行,证得高上功德。大师(佛陀)看见这件事情便向阿难询问。阿难向佛陀禀报个中原由后,佛陀便说:

  无论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也没有能像二胜士这样的导师。应在门房绘画分为五部分的生死轮,在它的周围应绘画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和「还灭门」便是十二支缘起的顺观次第和逆观次第。)

  所以,后来便绘画出生死之轮(俗称轮回图,藏传佛教沿袭这种传统,常在寺院的门房绘画此图像)。

  后来,当佛陀的画像寄往仙道王(梵:Udrayana)那里之前,又在画像的下方写上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和还灭门才寄出。国王把颂文背熟后,便在黎明时分,结跏趺坐,挺直身子,作意专缘善法(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善法之上)。由专观缘起二门而证得圣果。(据说这首颂文是:「承此而离彼、得趣佛所教、如象入草寮、摧破死主力」。)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