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7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7讲
《广论奢摩他07》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5-18
闻法意乐
我们是对广论来进行闻思修。对我们而言,最为主要的是我们的一生,或是我们的寿命,可以说是一生来学道次第的,如果以道次第来当做我们的命脉,那是非常好的。
总而言之,对于道次第或广论的意义,我们先听闻、思惟,仔细的做一个抉择,最后来进行实修。实修时,还要能集中关键要点,这样它的威力就能够发挥出来了,所以闻思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闻思修而言,后面胜观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因此之故,尊者仁波切(法王)在开示《入菩萨行论》时,有时,不是从头开始讲,因为后面的「胜慧品」非常的重要,所以,有时从「胜慧品」开始讲。今年特别这样子做,讲《入菩萨行论》时,就从后面先讲。因为「胜慧品」非常重要,所以从后面先讲。
因为「胜慧品」很困难又非常重要,在听闻思惟的时候,后面空性的意义就显得很重要了。尊者仁波切(法王)也这样做,他谈过广论的学习,若从后面学习是非常好的,他曾经开示过好几次,基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就排了礼拜五下午要学习广论的后面,也就是胜观的段落。可是要讲解胜观的段落,大家又谈到,前面的安止没有学过,因此我们就先从安止来做一个讲解,所以,闻思修的方式也可以这样子来进行的。
总之,我们如果能够学习《道次第广论》一辈子,那么,《道次第广论》就是我们的命脉,以这样子来过一生的,那就非常好了。此外,其它的法都不需要。在《道次第摄义》里面谈到,将教言论典的意义全部归纳集摄所成,《广论》这个道次第,即使仅仅修了一座,也等于闻思修一切法。把《广论》当做听闻思惟,等于闻思八万四千法门,做实修的话,等于禅修了八万四千法门,可以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其他的实修都不必要。心里面应当有这样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如此达成,如此做到,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上一次所讲到的段落,就大纲而言分:1、修安止跟胜观有什么功德和利益。2、安止跟胜观,可以包括一切的定。3、止跟观的本质。4、止观二者都应当要做实修。5、如果要实修的话,就应当要先做一个了解,了解之后,先讲解它们的顺序是什么样子?二者的次序是决定的。已经了解之后呢,正式做实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又有第五项,个别怎么做实修,这些都只能算前行法。
现在进行到了第四项的段落,二者都应当要实修,止跟观二者都应当要实修,原因何在?这里要讲的内容是止跟观。因为它们是互相帮助的、相辅相成的。如果我只有学安止,不学胜观,表示这个止没有什么必要性存在,学这个止,没有达到它的必要性,没有什么功效。假设我不学安止,只有学胜观的话,胜观也很难达成,就表示止跟观是相辅相成,两个都有必要的。上次主要是谈到这个内容,关于这个部份,上次谈到了,后面这个段落,是至尊仁波切所做的一个告诫。在342页的第一行,上次我们讲到这个段落。因为前面引据《入菩萨行论》经典,这个解释完毕了。讲完了之后,至尊仁波切就要做一些解释说明了。
342页最后那一行:「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如是,指前面所谈到的安止已经达成了,这样子的话,就必须再进一步去达成安止的目标,目标是胜观。不仅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安止达到了。「心于所缘不余散者」,安止如果已经达到了的话,接下来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去达成。
应用安止来观修,不是只有停留在安止的达成,还要进一步的运用安止去观修无常、业力因果、轮回的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任何的实修。如果安止已经达成,再去进行这些实修,就有一个好处,这里谈到,「心于所缘不余散者」,心只会专注于所缘的对象上面,不会散到其它的所缘,以这样子做实修,这个实修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因此会变成具有威力的实修,这就是安止的一个必要性,有这么一个必要性存在的。
因此之故,「义为令心于善所缘,成就堪能如欲而住。」这是为了要让心能够缘取善的所缘,就必须先成就它可以如欲而住,所以专一安住的时候,还有很多其它的实修即令心于善所缘。安止达成之后,还有一些目标要去达成。除此之外,有些状况是安止达成了之后,忽略了它的目标,没有好好利用安止来达到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如果是这样子,那就太可惜了。就外道而言,安止有没有得到了呢?已经得到了,但是,却利用安止去禅修世间的道路,因此,只会得到静虑的正行,除此之外,不会运用到另外一个更高的目标了。业力、无常、因果、轮回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空性的产生等等,不会用安止来做这些实修,那就太可惜了,安止是达到了,可是,不知道把安止运用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太可惜了。
「此复」,又怎么样?又要进一步的作一个解释:「系心于一所缘,即能安住。」得到安止时,心放在一个对境上面,心就能够如自己的目的,如自己的所求,而能够安住在上面。「欲令起时,须于无边善所缘境,如欲而转。如通利沟,引诸流水。」安止得到后,就能够这个样子,能够随心所欲的安住。随心所欲安住之后,还要对无边善所缘境,如欲而转,就是不断的安住在上面来做禅修,好像通利沟渠,引诸流水一样。
「故成止后」,因此之故,安止成就后,应当更进一步有必要的去禅修、积聚。积聚什么呢?「更须修集缘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妙慧」;「更须」,有必须修习、禅修来累积。累积什么呢?后面讲的都是要累积的内容,例如,缘取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因此产生胜慧,这是有必要做的。
如缘取「施心、戒心、忍辱、精进」作布施的实修、持戒的实修、安忍的实修和精进的实修。这里并没有讲静虑跟胜慧,因为现在讲的段落是静虑跟胜慧。之后,还有「净信」,对上师三宝的清净的信心。「及厌离等」,厌离,对轮回的厌恶、厌弃之心等。「无边众善,灭无边失」这些禅修的善根,都要累积,且应当运用安止去累积这些善根,还要灭无边的过失,这些是得到安止后应当要去做的。除了累积这么多的善根外,而且还把过失灭掉,就表示得到安止之后,还有很多目标要去进行的。
「若唯安住一所缘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义,不能增长广大善行。」若唯,是假设,假设这一点不了解;义,是目标的意思。现在这个部份不了解,以为修安止,就是终点站,以为得到安止后,心就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都不会动摇,这样就可以了,如果是这个样子做的话,这一个人是不了解修止之后,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要去做,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做,只知道心缘所缘境而不动摇,那就太可惜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运用安止,去修前面所说的这些修持的话,那么,要让广大善行突飞猛进的目标,就不能达成了。
简单来讲,安止之后还有一个必要性存在,就是胜观。胜观有必要做实修的。这个段落所讲的胜观里面的思择修,是指有了安止,则胜观的思择修会做的更好的。这里谈到「故成止后更须修集缘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一直到「灭无边失」为止,所讲的内容都是胜观里面的思择修。这表示,成就安止之前也要做这些思择修。即使成就安止之后,也须做这些思择修。但安止之后,所修这些思择修的威力非常强大,就表示安止有一个必要性存在,就是后面还要进行胜观的实修。这些所谈的,就是胜观的实修中,思择修的内容。
「若唯安住一所缘境者」假设安止达成了,能够引发身心轻安,伴随身心轻安之下,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之上,仅仅只是这个样子,而忽略了后面的必要性,那就太可惜了。因此之故,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是若舍行品观品妙观察慧」行品,是行持方面;观品,是见地方面。343页第二行,更须禅修积聚缘如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以及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缘如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是指见地方面;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是指行持方面。
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所指的是什么呢?是施心,是布施的实修;持戒之心的实修;忍辱的实修;精进的实修和净信跟厌离等等的实修,把这些列入在行持上面,这是缘「尽所有性」所作的实修,这个是行持方面。如果把行持方面的思择修和见地方面的思择修这部份丢掉(这个妙观察慧就是胜观里面思择修的实修),「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仅仅只是修心一境性的等持,这样一个等持,「其利极小。」那么这个利益实在是太小了。
「又于无我义,若无观慧引生恒常猛利定解」应当用安止的力量,进一步的修空性的了悟。因为要修无我的胜慧,还要进一步作实修。如果这个部分不作实修,那就没有无我胜慧,因此「引生恒常猛利定解,缘如所有性毗钵舎那,唯久修习正奢摩他,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终不能断烦恼种子。」
总之,如果不是由安止来修空性胜慧而产生胜观的话,这个时候所修的安止,只能够压伏烦恼的现前,而不能够断掉烦恼,那不是更加可惜了吗?如果没有观慧引生恒常的(持续很久)、猛利的(非常强烈)胜观的定解,只有长久修习安止的话,那没有什么大的功效,这里所谈到的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指应当使胜观猛烈的产生,而且要非常的持久,这个方法要好好的注意,努力的去学习。方法主要是靠安止,由安止之后来修胜观,产生了无我慧,要非常猛烈而且持久。
一般来讲,了空慧如果能够持续很久,对于无我的了悟当然就会猛烈而且很持续,若要达到这个效果,前面是要靠这个安止。一般来讲,我们缘取空性修胜观,来了悟无我的意义,而这个无我意义的了悟,要非常的猛烈,且力量要持续很久,这种力量,就不一样了。
譬如说,“了悟无常”跟“无常了悟所产生的胜观”,这两者不太一样。胜观,表示一种定解,这个定解的力量很强烈而且持续很久。了悟无常,指对无常有了解,了解是了解,但这个了解的力量很强烈吗?不是的。这了解是不是持续很久呢?也不是的。了悟无常,了悟归了悟。但是,了悟之后所产的胜观,那就不一样了。表示力量很强大,又能够持续很久,这个是了悟无常的胜观,为什么这个胜观的威力会很强?因为了悟无常的胜观,对无常的定解,威力很强又持续很久,在了悟无常的义意时,他了悟的非常深入。为什么了悟的非常深入?因为前面有安止。
前面的安止是心完全专一、专注,完全不涣散,放在无常的义意上面,这个了悟当然很深入、很久,而且还威力非常的强大,那就表示,这是了悟无常方面所得到的胜观。这个胜观之所以有那样大的威力,是因为前面有安止的力量之故。有了前面的安止所引发胜观的力量,那么,胜观的胜慧,就会恒常,而且力量猛烈,主要的是靠前面的安止,因安止的成就之故。
那又问了,为什么胜观的威力又强大又猛烈?这不是在「恒常跟猛利」已谈到了吗?是的。因为胜观的部分,如果不是恒常、不是猛利的话,我执又要产生了。譬如说,我们了悟了无我,就算了悟了,我执不久又产生,就算你又了悟了,我执又产生,所以必须安住在无我胜慧之中,无我的胜观里面,而且,二十四小时都在其中。这样子,无我了慧的胜观,就表示会持续很久,力量非常猛烈,因为它持续这么久,力量猛烈之故,所以我执根本不会产生,不会让我执引发出来。
我执一直都不引发,当然由这个我执所引发的烦恼就可以灭掉了,因为我执没有了。这样子,才能把烦恼根本灭掉,这种胜观是非常重要的。故胜观的前面,不能欠缺安止。
这个段落讲的是,假设安止已经达成之后,若不修胜观的话,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为什么要胜观呢?因为胜观会引发无我了慧,这个无我的了慧,能持续很久,威力又非常强大。假设安止得到了,可是不修胜观的话,就表示无我意义的了悟力量不够强大,也不能够持续很久,这样子不能够灭掉我执。凡是我执还存在的话,烦恼一定出现,烦恼出现一定落入轮回,所以胜观的观修是多么的重要,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谈到「唯久修习正奢摩他」,若只有修安止,这样子「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烦恼的现行部份能够压住,「终不能断烦恼种子」,没有办法把烦恼的种子断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无我意义的了悟。因此,不能够长久,威力不能够强大之故,当然不能够断掉烦恼的种子。所以,安止之后一定还要修胜观。
后面要列出成立的教言,也就是前面的主张,它根据的教言在那里?后面就要引经据典来做说明,共有三部。第一部《修次第中篇》;第二部《三摩地王经》;第三部《菩萨藏经》。《修次第中篇》中又引用《解深密经》,虽然是四部,但因为《解深密经》是被《修次第中篇》里面引用,所以把它归纳在《修次第中篇》里面所讨论到的内容,这样就等于是三部教典。这些成立的根据都讲完毕了。
第343页倒数第三行:「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作一个归纳。「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就是如来的主张、想法是这样子的。「从他听闻,解脱老死」,从他人听闻之后,想要解脱轮回,想要断掉一切的盖障,引发本智,像这样子的一个人,一定要依安止,之后,一定要修胜观。意思就是指不能够只学安止,要知道安止之后,还有一个目标存在,不能够只停留在安止,安止之后还有胜观要去学习,这一点一定要了解。
《修次第中篇》是莲花戒论师,当时破斥摩诃衍(大乘和尚)所谈到的内容。因为大乘和尚(摩诃衍)要排除思择修的部分。但是,胜观有很多思择修的内容,所以讲《修次第中篇》时,再把这个作一个解释。
《修次第中篇》云:「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诸瑜伽师若唯修止,虽能、唯能暂伏烦恼的现行,但不能断掉这些盖障,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产生胜慧的光明之故,就不能断掉随眠的部分。随眠,就是沉没下来,沉淀的部分。莲花戒论师引用《解深密经》云:「由静虑故,降伏烦恼,由般若故,断诸随眠。」般若,是胜慧,由胜慧故,断诸随眠,这是《修次第中篇》引用到的。
总之,这句话的内容是,如果修安止的话,暂时能够把烦恼压伏,暂时仅仅能够把烦恼压住。把烦恼压住的意思,是指没有去管它,就是没有用直接对治的力量把它完全的灭掉,等于是这个烦恼,根本不会彻底的灭掉,没有做到这个样子,只不过暂时把它丢掉,(暂时不理它),仅仅只是这个样子,那就表示,它还会再出现的。所以,不是把烦恼彻底的灭掉,只是把它暂时放在那里,有一天还是会再出现,因为它还留在那里,还没有灭掉。
如果产生了胜慧,就不一样了。因为胜慧是烦恼的根本的反面。烦恼的根本是我执、无明。胜慧刚刚跟他针锋相对,刚好是反面,所以胜慧能把我执、无明灭掉。烦恼的引发是靠我执、无明,如果我执无明灭掉的话呢?那烦恼的种子就灭掉了,烦恼的根本就不会再引发,胜慧才能把随眠的部分断掉。所以说「由般若故,断诸随眠」,这个随眠,是指没有现前跑出来,已经跑出来发挥活动的是现行的部分。如果没有跑出来,好像睡觉一样的藏在那里没有活动,叫做随眠,这个部分要靠胜慧才能灭掉。
转变成习气的本质而沉淀下来,称之为随眠。它不属于心识,是一种能量、一种能力。以一种能力的形式而保留下来。因此,随眠的意思,是指转变为习气,以习气的方式而存在。习气是以一种能量的方式存在,这时候就变成一个续流,这是烦恼的一个持续续流,这个才能称之为随眠。等到这个续流产生作用,发挥功效的时候,就成为烦恼了。如果,这个功效发挥力量了,这个活动能够引发烦恼,这时就称之为种子。
至尊仁波切要引用《修次第中篇》的内容时,前已面讲过了。就是「唯久修习正奢摩他,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终不能断烦恼种子。」可是在《修次第中篇》里面谈到的,却是「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却用随眠这个名词。总而言之,随眠,是一种习气的本质,持续而流动的。它是烦恼的一个续流,当它发挥活动时,会引发烦恼,就成为种子。从这里来看,又称为种子。
譬如说,小麦的种子种下去,将来它会长出一棵小麦,为什么?因为它能长出小麦。如果你种的是米的种子,当然将来长出的就是米。所以把它称之为种子。就是表示这个随眠本身,它开始发挥活动、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会长出烦恼。从长出烦恼这个角度来看,就把它称之为种子。所以前面有时候讲种子,《修次第中篇》里面又讲随眠,意思是一样的。
「故断诸随眠」,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跟习气不一样。这个可能要做一点点的区别,要稍微有一点点的了解,两者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烦恼本身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谈到随眠的部分,一定是指烦恼。烦恼是现前的部分,可是现在还没有现前,因此,它转变成为习气的本质而随眠。随眠就是沉淀不活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个部分,当然它也是烦恼,它也是转变成烦恼的一个习气的本质而随眠。但是,假设是一个习气的话,就不一定是烦恼。例如,已经把烦恼灭掉了的阿罗汉,烦恼的部分已灭掉了,但是习气还存在,所存在的这个习气,就不能够称之为随眠了。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说,烦恼本身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而安住在那里,这个时候,烦恼还没有断掉。烦恼还没有断掉的原因是,虽然已经修了安止,但还没有修胜观,所以烦恼没有灭掉。这个时候烦恼都还存在,只因为安止的力量之故,所以把烦恼现前的部分降伏住了。因此烦恼本身,会转变成为一个比较细分的能量,变成一个习气的本质,由这个习气的本质而保存下来,这个时候称之为随眠。因此它没有现前,它没有现前、也没有活动,但是断掉了吗?没有断掉。
如果它没有活动、没有现前,也没有断掉,那么它是怎么存下来的呢?它变成了习气,变成一个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而存放在那里,这时候它是烦恼,因为它是一个烦恼的习气留存下来的。如果谈到习气,就不一定是烦恼了,譬如说,阿罗汉已经把烦恼断掉了,烦恼已没有了。前面讲的是一个修安止的人,他的烦恼并不是断掉,烦恼还在的,但是烦恼本身会转变成为一个习气的本质而保存下来,成为一个随眠。
就算一个阿罗汉,把烦恼灭掉了,可是烦恼的习气还存在,这时候,所留存下来的这个烦恼习气,不能称之为随眠。那表示,讲烦恼的习气时,它的范围比较大一点,讲烦恼的随眠,范围比较小一点。就算一个阿罗汉,他的烦恼灭掉之后,还有习气存在,这时候不能说随眠。
随眠一定是属于烦恼的习气部分。谈到烦恼习气,它不一定是随眠的部分,譬如阿罗汉,烦恼虽没有了,还剩下烦恼的习气,这个习气不能说是随眠。只要谈到随眠,一定是属于烦恼的习气的部分,两者大小范围可能不太一样。
这里谈到的随眠跟种子,也是这样子的一个道理的。谈烦恼的时候,烦恼的种子范围比较小一点点;谈到习气,它的范围就比较大一点。已经灭掉烦恼的阿罗汉本身还有习气,但他的习气不能说是烦恼的种子。可是只要谈到烦恼的种子,它一定是烦恼的习气,所以它的范围比较小一点点。
首先简单的解释,烦恼的随眠跟烦恼的种子是同义词。虽然不同的字,但意思是一样的。烦恼的随眠,指的就是烦恼的种子,它是一个同义词,这一点要了解。其次,烦恼的习气跟烦恼的随眠不一样。从这里推论得知,烦恼的习气跟烦恼的种子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凡是烦恼的种子,必定是烦恼的习气,但是,烦恼的习气,不一定是烦恼的种子,为什么呢?因为非烦恼的种子,也可以算是烦恼的习气。非烦恼的种子,譬如说,阿罗汉已经把烦恼的种子灭掉了,但烦恼的习气还在,所以说,凡是烦恼的种子,必定是烦恼的习气,但是烦恼的习气部分,不一定是烦恼的种子,习气跟种子两个不一样。
从这里就知道,随眠的部分也是一样,是相同的意思。随眠跟种子的意思一样。之后,去了解习气跟他们两个不相同,不相同的原因就是烦恼的种子也是习气,就算不是烦恼的种子,它也算是烦恼的习气,为什么?因为阿罗把烦恼断掉了,烦恼的种子也断掉了,他烦恼的习气还在,这个部分,我们说他有烦恼的习气,但不能说他有烦恼的种子,因为已经把烦恼灭掉了,这一点要了解,这是它的差别了。
后面的《三摩地王经》也是这样谈到的。此之后,一定要修观,为什么?先讲外道的情况,再讲内道的情况。外道的情况是:「虽善修正定」。他修安止、修等持,「不能破我想」,可是还不能够运用安止来破除、灭掉我执。「后为烦恼乱」后来,烦恼又引发了,堕入恶道,这种也有,这是「如外道修定」。好像外道修禅定、修安止一样。外道修安止、修禅定,烦恼暂时不会产生。可是,将来烦恼还是会产生,烦恼以后再度产生会扰乱他的内心,就堕入恶道,这种情况都有的。
反过来,「若观法无我」内道观法无我是指胜观,已经有安止,之后,又来观万法无我、观空性。「观已善修习」观诸法无我之后,善修习,好好的修胜观。「是证涅槃因」这个时候,所修的禅定、安止,就成涅槃的原因了。意思指,如果只有修到安止,后面不修,这样子的安止不能够得到涅槃,也不能当做是涅槃的原因。
安止修了之后又修胜观,由胜观会得到涅槃,那时候的安止,就会成为得到涅槃的原因,「非余能寂灭。」除此之外,胜观的实修不做,仅仅靠着安止,或其他的实修,都不能够得到涅槃的。「若观法无我」,指安止已经修了之后,再进一步去修胜观,就能够得到寂灭涅槃,若不这样去做,是不能得到涅槃。
再引经据典说明。《菩萨藏经》亦云:「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圣调伏法,是戒律教法的内容。「唯三摩地而得喜足」,某一个人,他仅仅修安止,得到了等持之后,把自己的等持当为最殊胜,因此之故,没有去听闻其他广大无量无边的菩萨法门,还有一些调伏内心戒律的法,都没有去学习,广大无边的大乘法门也不去学习,都不作闻思,只有「唯三摩地而得喜足」,因此把自己安止的实修当作是最好、最快乐的。「而得喜足」,就是最好的,完全知足,其他都不去学习,这样,会有什么毛病吗?底下讲了它的毛病。
「为憍慢转堕增上慢」这个时候,他会产生傲慢之心,为什么?这种情况称为井底之蛙,没有看过海水,就以为自己的井,已经是一切了,是最大的了,所以产生傲慢之心。转增憍慢之心时,对于无量无边的大乘法门,没有去学习,因此不知道,自以为有一点证悟的功德,有一点殊胜的等持,禅定的力量已经产生了,觉得这已经最殊胜了,证悟的功德是最高,最了不起,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才会产生傲慢之心。当傲慢心转变成增上慢之心时,这个增上慢心,最后会破坏他等持的威力。那么,他有没有产生等持?有啊!他有产生等持啊!可是,因为慢慢产生憍慢之心、傲慢之心,后面会把他等持的威力衰损掉。因此,由这个增上的憍慢之心,将来还要引发烦恼的。
因此之故,后面就讲了,「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烦恼若再度产生,将来的成效,后面会怎么样呢?后面就要堕入三恶道之中了!所以,等持虽然是产生了,但由于等持所引发的傲慢,而这个傲慢,是一切痛苦的开始。一打开一切痛苦之门,接下来,就不能够解脱生老病死,还有其他各种痛苦,甚至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要讲六道轮回,根本不可能解脱,就连诸大苦蕴也不能脱离。因此之故,「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如来针对这一点,就谈到说,「从他听闻」,他,是指善知识。
从善知识那里要广大的做听闻,这样子才能「解脱老死」,这是根据《菩萨藏经》所谈到的内容,如来也曾经这样子的开示过,从听闻到解脱老死,这个是如来所开示的内容。中文部分标点符号好像有一点错误,「从他听闻解脱老死………而修妙慧」,引号改到老死之后,「从他听闻解脱老死」。在343页(倒数第5行),《菩萨藏经》亦云,一直到倒数第二行,「从他听闻解脱老死」为止,全部都是《菩萨藏经》的内容。
《菩萨藏经》讲,如果没有听闻菩萨法门怎么样、怎么样…不能够解脱诸大苦蕴,所以如来针对这一点,也讨论到了。「从他听闻解脱老死」全部都是菩萨藏经里面的句子。然后「解脱老死」之后,底下「故欲断诸障发净智者,应依奢摩他而修妙慧。」是宗大师广论的句子。这是至尊仁波切根据前面三部引经据典之后所做的结论。
至尊仁波切说,想要断除掉一切的盖障,引发清净的本智的话,这样的一个人,一定要依靠他所修的安止,之后,还要进一步的修胜慧,就是闻思修上面都要不断增长、增广,这些是有必要的,这是结论了。至尊仁波切在这一个结论之后,再用两段经文,来补充说明自己所讲的结论是有道理的。所引用的经典,一部是《宝积经》,一部是《修信大乘经》。
《宝积经》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净智,智净戒圆满。」想要得到清净本智的话,前面要修慧,修慧之前要先成就安止。由安止、由胜观之后,才会得到清净的本智。这表示,安止跟胜观都要做实修的。
后面「戒圆满」跟前面的「住戒」不一样。住戒,指三学的段落。三学的段落,是先学戒学,之后学定学,最后学慧学,这是不断学习,学习之后得到了一个清净的本智,在清净的本智摄持之下,再去持戒,这个时候,就是持戒圆满,这是前后两个不同的段落。
其次,《修信大乘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我不说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彼能信大乘;彼能生大乘」,信大乘跟生大乘,指见地方面跟行持方面。任何方面,不管见地也好,行持也好,胜慧都非常重要的。或者这样子讲,信大乘跟生大乘,把它解释成意乐(内心的想法)的方面,以及加行(付诸行动)方面,这样子也可以的。
「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如果他没有胜慧的话,对大乘方面的信心也不会有,加行方面(去做的实修的这个部分)也不会有了。首先,「不信大乘」这个信,是信心的意思,对大乘不会有信心。信心,主要的是指意乐,内心的想法的这个部分。
通常谈到信心分三种,清净的信心;欲求的信心跟相信的信心。任何一种都算是的,能不能信大乘,就是这三种信心的任何一种会不会产生,是指这个意思的。三种信心,首先是清净的信心。譬如说,见到诸佛菩萨的功德之后,内心转变成为非常的清净,很纯净、很清净,这表示清净的信心。或者说,自己具有能力可以成就佛果,这个能力一定有的、一定存在的,等了解之后,内心因此产生了一个欲求、渴求之心--我要成就佛果,这种渴求之心,称之为欲求的信心。
相信的信心,是相信佛、菩萨广大的利益众生的这一点是一定有的、一定存在的,将来我也一定可以成就佛果,这是肯定的,不能说没有的。因此,我现在就发起菩提心,学习六度波罗蜜,将来一定有果,这个果的成效一定存在,而且成就佛果之后,可以广大利益无量众生,这个一定也有,这个情况一定有的,不可能说没有,对这一点完全的相信,这个称之为相信的信心。「信大乘」,是指这个部分,就是信心的部分。
「生大乘」指,如同自己的信心一样。进入行持的学习,如同前面意乐的相信,后面就如同这个相信。对大乘的行持的部分去进行学习,那个部分叫「能生大乘」。不管意乐也好,加行也好,假设没有胜慧的话,意乐的部分没有,加行的部分也没有。
阿阇黎陈那在他的《量论》总集里谈到:「能成为量广大利益众生」,「导师如来救者我顶礼」,这是对佛陀、如来的供赞文。供赞文里面讲四个圆满,一部分是意乐的圆满跟加行的圆满,这是原因阶段里面的圆满;果的部分,是自利的圆满跟利他的圆满,这是果的部分的两个圆满。意乐跟加行的部分:意乐的部分,指菩提心的学习;加行的部分,指六度波罗蜜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胜慧(了空慧)的学习这个部分。
其中意乐部分(菩提心部分)的产生,主要是靠思择修;加行部分的学习,主要是了空慧。了空慧的学习,主要还是要靠思择修。那表示,思择修是胜观,所以胜观部分的实修,实在是非常重要。
大乘主要是要追求佛果。要追求佛果,意乐的部分需要,加行的部分也需要。而意乐跟加行这两个部分,它的根本之处就在胜观。若欠缺胜观的话,就没有希望成就佛果了。成就佛果,它的原因就是意乐跟加行。意乐,指的是菩提心的部分。菩提心要实修,也要靠胜慧来进行实修;加行的部分是了空慧。了空慧的部分,也是靠胜慧来进行实修,那表示,不管在那个段落里面,意乐跟加行的部分,胜观的实修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够轻忽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