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9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9讲

 

  《广论奢摩他09》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6-01

  广论我们现在进行的段落是个别学习后面的二项波罗蜜,谈到安止波罗蜜的段落。在这个段落,我们上次提到,大小乘门一切功德都是靠着观修止观而产生的,这里所谈到的止观,不是正式的止观,是安住修和思择修配合在一起而行的。所以这里谈到的不是正式的止观,这里谈到的止是安住修的部份,谈到胜观的部份,其实是思择修的部份。

  因为下士道的了悟、中士道的了悟、上士道的了悟,在任何一个段落都要配合安住修和思择修二者,配合在一起实修才会产生了悟,因为二者结合实修才能产生了悟,所以安住修和思择修就非常重要,安住修如果把它纯净,到达最顶峰就是安止,思择修如果修到达最顶峰,就是胜观,因此止观就形成了。

  现在要了解所讨论的是安住修和思择修的段落,把安住修、思择修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就是正式的止观,就能产生广大的证悟,具有威力。如果能够把安住修达到最好的理想,产生安止;把思择修达到最好的理想,产生胜观,当然一生就非常好了。这二项不要把它混杂在一起,至少我们内心要有这种了解,即安住和思择这二个要配合一起来做实修,二者配合的话,了悟就会产生。

  前面谈到观修止观有什么功德利益?我们应当要有这种了解,有了这种了解之后,安住修到达境界很高的时候,安止形成,所以后面才开始讲安止的学习方式。应当是安止已经产生了之后,当然圣者的证悟就容易产生了,前面要先产生安止,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这样子会产生一个疑问?因为在《集论》里谈到,得胜观之后才产生安止,「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未得止」,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了?这个问题当然至尊仁波切要回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上一次就谈到这个段落。

  初静虑未到定,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有必要先做一个解释,上星期就解释这个内容,初静虑的近分是什么?初静虑的正行是什么?这些都要先做一个解释,上星期提到最初作意、分别理解作意、胜解作意、大远离作意,谈到这七个近分的问题,这个部分,我们要再做一个解释。

  初静虑未到定,就是近分(靠近的部份)所摄之止。近分,分成很多种,从最初作意开始(近分作意或者是最初作意),最初、近分就是第一个准备,上次提到近分─靠近的意思,就是准备的意思,为了什么来做准备?靠近哪一个部分呢?为正行来做准备,靠近正行的部份,所以称之为近分(准备的部份)。一般来讲安止正式得到的时候,准备的第一个就得到了,就是近分的第一个就得到了。因为安止得到的时候,就是指在准备方面,它的能力已经齐备了,能力齐备是指得到安止之后,就准备方面而言已经具有威力了,已经算是有了一个准备了。不是说已经完全齐备了,是说已经有了一分的准备,已经得到了,有这个能力了。所以安止最初得到时,称为第一个近分,就是初业作意,就是初业行者,最初的作意,或者是第一个近分。

  首先要产生没有毛病、过患的等持,最初这个等持的时间可能很短,慢慢的延长,使这个等持的时间逐渐延长,等持逐渐延长的过程,就会经过九住心,从第一住心、第二住心慢慢延长,一直到第九住心,第九住心就是欲界专一心。到了欲界专一心的时候,还要让这个等持继续境界更高,就是到了第九住心(欲界专一心),后面还有什么?后面会得到止,怎么得到它呢?就是在欲界专一等持(第九住心)或者是欲界专一心的时候,经由第九住心再继续实修,慢慢由第九住心之后就会产生心轻安,心轻安力量慢慢加强,会引导出身轻安,身轻安力量再加强,又引导产生身轻安之乐,由身轻安之乐慢慢又引出心轻安之乐,当心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就能够伴随着身心轻安之乐摄持的情况之下,还能够再产生等持的话,这个等持就称之为安止。

  安止不是欲界的心,安止得到的时候,就得到上界地所摄神识,还有得到近分,还有得到修所生慧,我们不是常讲闻思修三慧,得到修所生慧是这个时候,这四者同时得到,安止得到,上界地所摄神识得到,第一近分得到,还有修慧也得到了,这四者同时发生。

  之后又怎样呢?安止得到了之后,就要在胜观的观修上,赶快加油努力了,因为得到安止之故,所以在安止的状态之下,开始去分析对境,因为安住在安止的状态之下,所以安止的所缘不会丢掉、不会失去,而且在这个情况之下,还能够对这个对境,来进行分析,这个部分好好的学习,可是在分析对境的时候,这个能力还不能引发身心轻安之乐,就前面讲到的心轻安、身轻安、身轻安乐、心轻安乐,这些都没有产生,在安止所缘的对境不会消失的情况之下,还能够去分析对境,这个分析对境的能力,还不能够引出身心轻安之乐,这个段落称为个别性相理解作意。个别性相当然就是对境个别的性质,个别的情况,把个别的性质情况,个别作一个了解,个别作一个分析,所以就称为个别性相理解作意,这是第二个作意。

  到了经由分析对境,个别性相理解作意,好好去分析对境,一边分析,分析的威力又能够引发产生身心轻安之乐,什么时候身心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就称为胜解作意,这第三个。胜解的意思就是高兴的意思,很高兴,意思就是分析对境的时候不会劳累,还能够引发高兴,已经不会劳累了,这时候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产生的时候就得到正式的胜观。

  正式止观得到后,还要做什么呢?要把欲界的烦恼灭掉,所以从正式的止观得到后,才要开始把欲界的烦恼灭掉,欲界的烦恼分成上品的有三项、中品的有三项、下品的有三项,即大的有三个、中的有三个、小的有三个。这时候才开始要断掉欲界的烦恼,开始断欲界的烦恼当然从粗分的开始,从大的三个烦恼先断掉,大的三个烦恼先断掉,要经过三个无间道,三个解脱道,不过这个是属于世间道,不是属于出世间道,即世间道里三个无间道,三个解脱道。要把这三个大的断掉,这是大远离作意,非常远离、极为远离作意。极为远离作意,藏文(南)的意思是大或者相当、非常的意思,往往就是最初的意思,就是ㄧ开始(最初)把这个烦恼灭掉,所以称为大远离作意,就是刚开始把烦恼灭掉的意思,就是烦恼里上品的三个,刚开始把它灭掉,所以后来的作意称为大远离作意。

  其次是中的三个烦恼,中的三个烦恼称为摄喜作意(摄乐作意)。摄喜作意是指前面已经把粗分的上品三个烦恼灭掉,因此这个时候当然内心就很高兴、很喜悦,喜悦产生了。可是因为把三个大的烦恼灭掉之后,知道后面还有剩下其他的烦恼存在,其他的烦恼还没有断掉,所以还有忧虑之心。摄是集中、集摄的意思,就是内心好像收缩集摄在内心里面,是忧虑的意思。所以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前面大的三个已经断掉了,忧虑的是,后面还有烦恼还没有灭掉呢!所以称摄喜作意。高兴和内心收缩的忧虑参杂在一起,忧喜参半,这是把中的三个烦恼断掉的时候,这是摄喜作意、摄喜近分,这里还是要分三个无间道和三个解脱道。

  把大的烦恼三个断掉了,中的烦恼三个断掉了,最后就剩下小小的三个烦恼,可是这小小的三个烦恼,小小的,所以好像没有烦恼一样,此时中的三个烦恼断掉的时候,感觉不到后面还有三个小小的烦恼,因此就觉得好像烦恼已经断掉了,那种感觉会出现,所以在那个感觉出现的时候,好像烦恼都断掉了,这个感觉出现的时候,就要分析一下烦恼断掉了,还是没有断掉?所以有一个分析的段落,这个分析的段落称为伺察作意(观察作意)。伺察就是分析,详细作观察分析,它是一个动词,所以称为伺察作意。伺察作意的作用就是去分析烦恼断掉了没有?经过伺察作意去分析,发觉原来烦恼还没有断掉呢!所以这个分析的过程,分析的近分,分析的作意就称为伺察作意。

  经过伺察作意分析之后,发现烦恼还没有断掉,后面还有三个小的烦恼,所以又开始要努力,做最后的努力把这小的三个烦恼断掉,最后的努力就称为加行最后际作意。加行最后际作意有三个无间道,解脱道只有二个,因为第三个解脱道得到的时候,就是把小小的烦恼断掉了(小的烦恼又分大中小),小的烦恼有三个,里面的第三个,在第三个解脱道得到的时候,就是已经把小小的烦恼也断掉,得到加行最后际作意的正行,或者说加行最后际果作意也得到了,然后初静虑也得到了,欲界的烦恼也灭掉了。

  简略的作一个了解,就是初静虑的正行(第一静虑)得到的时候,一定要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但这里所谈到的欲界的烦恼断掉,不是像出世间的道路所谈到的,连烦恼的种子,连根把它灭掉。不是的,现在所谈到的断掉,是让它暂时不要发生,现在谈到的是世间的道路,不是出世间的道路,出世间道路谈到的断掉,是连种子全部一起灭掉,这里不是,是让它暂时不要发生,此时就说已经断掉了,是指这个意思。所以初静虑得到的时候,一定是把欲界的烦恼灭掉了,但是把欲界的烦恼同时一下完全灭掉,那不可能嘛!

  烦恼灭掉的前面一定有它的准备工作,前面会有它的加行准备工作,这个加行准备工作称为近分。近分里分成最初作意、个别性相理解作意、胜解作意,摄喜作意、大远离作意、伺察作意、加行最后际作意,一共七个近分。就是初静虑的正行要得到的话,前面要经过七个准备工作。假设大家对前面这七个准备工作,每一项不是很了解的话,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初静虑正行要得到的时候,一定是把欲界的烦恼灭掉了,欲界的烦恼灭掉,前面还有一些准备工作,那个准备的工作,称为近分,这个了解一定要有。

  跟这个道理完全一模一样,从初静虑进入第二静虑,进入第二静虑之后,要得到第二静虑的正行,得此正行的前面,还是要这些近分。这些近分就是把初静虑的烦恼灭掉,初静虑的烦恼灭掉也是要透过这些加行准备(近分)的工作,到时候把它灭掉了,就得到二静虑的正行,就得到二静虑。从二静虑进入第三静虑,一样也是经过这个过程,第三静虑进入第四静虑也是一样,第四静虑进入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都是按照这个过程进行。

  大家应该有听过四果的理论,也许我们要对四果,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作一个简略的解释说明。在四果里谈到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是把轮回完全彻底灭掉,已经完全脱离轮回,解脱轮回,就称之为阿罗汉果。可是在阿罗汉果前面还有三个果,也用这个名称,为什么前面也有这个果的名称呢?这是因为就我们欲界者而言,最重要的,非常重要的,当然是把欲界的烦恼灭掉,对我们来讲欲界的烦恼影响最大,毛病最大,所以首先要把欲界的烦恼灭掉,在把欲界的烦恼灭掉的过程当中,也给它取果名,所以就有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也用果这个名称。这是因为,佛陀针对他的弟子,希望他好好努力加油,在把欲界的烦恼灭掉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灭掉),灭掉的过程当中也用果这个名称,因此弟子就会努力精进,所以也用果这个名称,所以前面就还有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三个果,这三个果都是指把欲界烦恼断掉的段落,一来果、不来果都是在把欲界烦恼断掉的段落里,所以为什么称为一来、不来,来一次来什么地方、不来什么地方?欲界啊!是指来欲界的投生,来还是不来?用这个来做区分的。

  假设把欲界的烦恼都灭掉,当然不可能来欲界,因为没有欲界的烦恼,在一来果的时候,是指把欲界的烦恼已经断掉六项(六品),就是大的三项、中的三项,六项已经断掉了,这时候得到一来果。一来果就是再来一次,再来轮回一次,还没有完全把烦恼灭掉,大的三个灭掉,中的三个也灭掉,不过字看起来一来,再来一次。我们大家都还要再来一次,不只一次,大家都还要再来,但是不能说在轮回里还要再来的人就称为一来果,不是啊!一来是说来一次二次,已经非常靠近不来了,这时候才称为一来,因为他已经把六项烦恼已经灭掉了,已经非常靠近不来了。

  前面还有预流果,预流果这个流怎么解释呢?解脱道的续流。我们要得到解脱果位的时候,当然有一个能够得到解脱果的道路,这个道路的续流,已经参与其中,这个「预」是参加,已经参加在这个里面,已经走到解脱道这个道路上面去了,入于解脱道的续流中,所以称之为预流果。

  如果想要进入解脱道的续流,要怎么做?要做什么呢?首先要把进入解脱道的阻碍断掉,所以把进入解脱道的障碍,当作所应断把它灭掉,进入解脱道的所应断是什么呢?三缠缚。这是指上面应该得到解脱的果,现在把我挡住,把我紧紧的绑住在轮回里,让我不能够上去,所以缠住了,把我绑住了,所以叫做三种缠缚,这三种缠缚是哪三个呢?坏见、戒禁取和烦恼(怀)疑,因为这三种缠缚把我们缠住绑在轮回里面,向上不能得到解脱的果,这三种缠缚为什么有这种力量把我们束缚在轮回里呢?

  阿阇黎世亲的《俱舍论》如此解释,首先坏见,对解脱道不想去,不愿意去,不愿去学习,不愿去走入解脱道,具有这种影响力。戒禁取是引导我们走入错误的道路,应当有一个解脱的道路、解脱的果位,不是让我们走到这个道路,走到错误的道路去了,这是戒禁取。烦恼(怀)疑是指就算所走的道路没有错误,内心也产生怀疑、疑心重重之故,所以内心很紧张,疑心生暗鬼,不能做实修,不会努力做实修,因此不会得到果位。这是三种缠缚。

  首先坏见让我们不会想走解脱的道路,戒禁取会让我们走入错误的道路,烦恼(怀)疑会让我们即使走在没有错误的道路,也是疑心重重,因为疑心重重,内心紧张,不可能尽力去做实修。因为在怀疑里面,不会尽力做实修,当然就不会得到果位,这是三者的毛病,把这三个列入所应断,这是进入解脱道主要的阻碍。所以如果把这三者断掉的话,就会进入解脱道的续流当中,应该说这三者什么时候断除掉,就在那时候得到预流果,因为已经走到解脱的道路去了。

  或许有这么一个疑问?坏见会让我们不想去得到解脱的果位,因此挡住我们、让我们不能进入解脱的道路里面,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它是怎么发挥威力,造成这样的后果呢?我们就要好好的分析一下,首先谈到我们会得到解脱果位,什么叫做解脱?解脱是指脱离什么呢?就是脱离轮回的因和轮回的果,这就称之为解脱。轮回的因是什么?我执无明。轮回的根本是无明,如果要脱离轮回,要脱离轮回的因和果,要了解轮回的因(无明),我执无明要把它灭掉,就会脱离我执,得到解脱,所以首先要对我执有一些了解,之后才有办法脱离我执,脱离我执就脱离轮回的因。

  在经教乘门里谈到,如何把老死灭掉,生如果没有,就没有老死,怎样把生灭掉呢?再往前面有,再往前推推推,最后是要把无明灭掉。假设无明不能灭掉,后面的每一项都会产生,就仍然还要在轮回里,如果我要脱离轮回,就要把最上面的根本我执无明,要把它灭掉,我要先脱离我执无明,所以脱离我执,就称为得到解脱了,这是解脱的内容。

  如果把解脱的内容详细分析做一个了解的话,要得到解脱一定要放弃我执,一定要把我执丢掉,可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有强烈坏见的时候,当然要把我执丢掉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害怕、恐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我执我们已经保管这么久了(更正一下,我执把我们保管太久了),在内心有一个我执存在,已经陪伴我这么久了,一直保有这个我执,一直保有它,保有它,已经拥有这么久了,已经保管这么久了,现在要把我执丢掉了,不要它,要把它丢掉,这时候内心不能够忍受,会舍不得啊!已经保管这么久了,现在要把它丢掉,心里面会觉得很害怕,这个我不能丢掉,已经这么久了,陪伴这么久了,在我心里常常想我啊!我啊!想了这么久,所以这个我执已经太久了,现在要把这个我执丢掉、不要它,不能保管,内心就会很害怕,不能忍受,很恐惧,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这种想法呢?这是坏见之故。

  有了这个坏见之后,就让我们不会想要去得到解脱,不能够忍受我要得到解脱,因为得到解脱就要把我执丢掉,我执丢掉就不能够忍受,因为已经陪伴太久,已经保管太久了。更正一下,我执把我们保管太久了,因为从无始轮回以来,我执制造我们在轮回里,所以我执已经把我们保管太久了。假设把我执丢掉,会觉得好像没有一个保护者、保管者,来保管我一样,因此自己会觉得恐惧、害怕。恐惧害怕的话,就不能够接受了,因此就不会想要去得到解脱,不会想要去学习,或许有人会想,为什么会不想去得到解脱呢?或不要去追求解脱呢?这是因为对解脱的内容,还没有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因此才会这种想法。

  把解脱的内容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解脱的意思,是指脱离轮回的因,我们要分析一下轮回的因是什么?轮回的因就是我执。我执,是我的保管者,把我保管如此久,无始轮回以来都有我执存在,因为有我执之故,我才在轮回里一直流转,现在要把这个保管者我执丢掉,内心会觉得非常奇怪,内心会非常不舒服。因为好像没有一个保护者、保管者一样,内心会非常恐慌害怕,这种想法就是坏见。因此就舍不得把它丢掉,舍不得离开,不能够忍受,所以就不想要去做,不想要去得到解脱,这个就是坏见。

  因此把坏见、戒禁取、烦恼(怀)疑,这三者断除掉,肯定进入解脱道之中。因为把不想追求解脱,走入错误的道路,还有即使没有走在错误的道路,但是也不能够完全发挥全力,努力去做实修,这些毛病全部都丢掉,这些都是阻碍,把这些毛病都灭掉了,彻底把这些毛病都灭掉,就会完全进入解脱道里面。已经进入解脱道里面,肯定就一定会得到果,百分之百肯定会得到果位,这种把握已经完全形成,也就表示已经走在解脱的道路上,一定会得到解脱的,这时候当然就是预流果。已经走在解脱的道路里,所以什么时候得到解脱,得到预流果呢?应该是把坏见、戒禁取、烦恼(怀)疑这三者完全灭掉的时候,就得到预流果。

  预流果什么时候得到呢?在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道里的见道位的时候会得到预流果,见道位是什么时候呢?解脱时有忍智十六剎那,忍智十六剎那的第十六个剎那,第十六项是道类智,道类智的时候就得到这个果位。

  预流果得到之后,在后面逐渐进步,就要得到罗汉果,这中间要经过长久的时间努力做实修。因为我们前面谈到解脱,解脱是解脱轮回,解脱轮回就是要把轮回的烦恼全部灭掉,轮回烦恼全部都要灭掉就是三界烦恼都要灭掉。所以欲界的烦恼要灭掉,色界的烦恼要灭掉,无色界的烦恼也要灭掉,可见这个不是立刻就达成了,这要一段时间达成,不是说立刻全部就灭掉。

  就我们欲界众生而言,现在对我们伤害迫害力最强大,就是欲界烦恼。色界烦恼和无色界烦恼对我们现在来讲,力量没有那么强大,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解脱,但是就算还没有得到解脱的同时,我们要对付的目标,主要也是以欲界的烦恼为主。因此在得到预流果的时候,为了追求得到解脱,这个时候在内心所受到最大的伤害是欲界的烦恼,因此这个时候要断掉欲界的烦恼为主。

  所以把欲界烦恼断掉的中间又有二个果位,又取了二个名字,就是一来果、不还(来)果,这二个都是在把欲界烦恼断掉的段落里,得到不来果的时候,就把欲界的烦恼完全灭掉,不会再来欲界了。所以初静虑得到的时候,就得到不来果,因为什么时候把欲界的烦恼都灭掉的时候,就是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既然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就是把欲界的烦恼都灭掉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就是不来果。

  我们前面讲了许多内容,近分还有正行,这个部分的内容解释很多了,这里面谈到哪一项要和哪一项合在一起,这个部份要好好了解,欲界烦恼断掉的时候,就是加行最后际果作意,初静虑正行得到了,加行最后际果作意也得到了,初静虑的正行也得到了,这是同时发生。现在谈到的是果位的问题,就是阿罗汉果、一来果、不来果和预流果的问题,这里谈到把欲界的烦恼灭掉,就得到不来果。得到不来果就是得到初静虑的正行,也就是把欲界的烦恼灭掉了,这也是同时,这个也要了解。

  这里面的内容,麻烦很多,所以就大家所能够了解的内容,仁波切做一个简略的解释。因为这些内容很多,要详细的解释,铁定是晕头转向。这里一来果和不来果是把欲界的六个烦恼灭掉的话,就来一次(一来果);把九个烦恼都灭掉就不来了(不来果),这是果位的过程。可是把六个灭掉,九个灭掉,灭掉的方式又有二种,就是依靠世间的道路(暂时)把它灭掉、或依靠出世间的道路把它灭掉,有这二种。如果依靠出世间的道路把它灭掉的话,必须用无我了慧,现证无我了慧,没有我、无我,运用现证无我了慧,最后把烦恼灭掉。但是也可以用世间的道路把这些烦恼灭掉,不必运用现证无我了慧,也可以把欲界烦恼灭掉。外道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前面也都有止观观修的道路,透过这个道路也可以把欲界的烦恼灭掉,也有这个方法。总之要了解的是,欲界的烦恼分成九个,六个断掉一来(一来果),九个断掉了不来(不来果),断掉的时候,怎么断掉的呢?有靠出世间的道路,必须用现证无我了慧把烦恼灭掉,或者靠另外一个世间道路也可以把欲界的烦恼灭掉。

  为什么有这个世间的道路?用世间的道路暂时把烦恼断灭掉,这是怎样一个情况,为何有这个道路呢?就是依于世间的道路也可以得到一来果、不来果,把欲界的烦恼暂时不生,把它断灭,这个也有,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就行者的类型来看,有些行者的类型,他的欲界烦恼很强烈,力量非常强大。因此他特别去看欲界烦恼的毛病、过失,再三看再三看,因此内心总是想要快点把欲界的烦恼灭掉。如果针对这种情况,要把烦恼的种子也灭掉,要等待很久,因为要把烦恼的种子灭掉,只有靠出世间道,这样做的话要等待很久的时间,只有出世间道可以将种子灭掉,世间道路不行,不能灭掉种子的部分。

  如果针对这种类型,要把种子也灭掉,不是要等待非常久的时间吗?所以暂时不要这样做,暂时不要求把种子灭掉,眼前只要求它暂时不要产生。如果要让烦恼暂时不要产生,而不是要把种子灭掉,世间的道路就比较快了。目标不是放在让种子灭掉,只是暂时不生,这时候当然就用世间道路。这就是针对某些类型,欲界烦恼力量很强烈、毛病很大,影响很大,针对这种情况,现在不要求把种子灭掉。因为要发很长久的时间,所以先让烦恼暂时不会产生,不会产生之后,慢慢的以后逐渐再把种子灭掉,针对这种情况,因此就有了世间的道路。

  但是有一种类型,就是欲界的烦恼力量不是很强大,因此发挥的迫害力,影响也不是很大,这种人就不必紧张了,他也不必这么忙碌了,时间可以比较久一点,慢慢来了,所以他就希望把烦恼和种子同时一起灭掉,如果这样要靠出世间道路。当然就靠出世间道路而言,不管是谁都要依靠出世间的道路,靠出世间的道路,是因为世间的道路不能把种子灭掉,能够把种子灭掉的部分只有出世间的道路。但就算是把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还是分成二种情况,就是在把种子和烦恼完全断灭之前,假设前面他的烦恼力量很强烈,影响力很大的时候,要等到最后把烦恼和种子全部一起灭掉,要很长久的时间,所以现在前面先做到暂时让烦恼不要产生,因此就形成世间的道路。

  有一种类型,是欲界的烦恼迫害力没有这么强大,因此他要让烦恼和种子一起灭掉,此时就要靠出世间的道路,最后把种子烦恼全部一起灭掉。总之就形成了二种道路了,当然最后是要把种子和烦恼全部一起灭掉,这是出世间的道路。但前面还有一项,让烦恼暂时不要发生,所以也有这个帮助,这是世间的道路。因此之故就由世间的道路,在烦恼灭掉的时候就有一来果、不来果这个部分。

  例如以病人为例,有时候在前面暂时不用止痛药,让他止痛。一定要等到治病的药来,他痛苦得不能忍受,这中间不能够忍受,因为非常疼痛,所以暂时要用止痛药,但是最后治疗这个病,当然有治病的药,最后当然一定要靠治病的药。同样的道理,不管任何人,最后一定要追求把烦恼连同它的种子全部都灭掉,这不得不做,一定要做。要把烦恼连同种子全部灭掉一定靠无我了慧(现证无我了慧),但是要把种子连同烦恼全部灭掉,要很久的时间,所以在这个前面,有一个类似止痛药的部分,就是指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受到欲界烦恼强烈的迫害、伤害,针对这个部分可能要先把欲界烦恼灭掉,类似像止痛药一样,因此就有世间的道路可以运用。这种情况是靠世间的道路得到一来果、不来果。

  但是有些病人还不是痛苦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这时候他不必靠止痛药,他慢慢吃治疗的药,逐渐就把病治好了,不必靠止痛药,因为伤害的程度没有那么强烈,还没有不能够承受,这种情况他不必靠世间的道路,因为他要把烦恼连同它的种子一起灭掉,这个当然要靠出世间的道路,这时候纯粹只有靠出世间的道路去做实修,把烦恼连同种子完全灭掉,所以这时候靠出世间的道路得到一来果、不来果。

  课本345页倒数第四行,「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这里谈到的是初静虑正行所摄的安止;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这个部分讲的是,依于出世间的道路。如果依于出世间的道路得到不来果的情况,初静虑的正行所摄的近分,这时候所讲的是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如果依于世间的道路得到不来果,初静虑的正行得到了,不来果也得到了,欲界的烦恼也完全灭掉了,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这前面有提到过了。

  在初静虑正行的前面或者得到不来果的前面,当然还有一段路。这前面止观有没有?有啊!前面都有止观,因为不来果的前面,或者初静虑正行的前面,还有一来果、也有预流果,他们的内心里都有止观双运的证悟,因为有止观双运的证悟故,当然有止存在。前面还谈到最初作意(七个近分的第一个)得到的时候,就得到止,可见安止已经得到了。所以在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止观双运的证悟都有产生,得到这个果位,这是因为前面都有近分存在之故。如果有得到安止,就是近分的开始,已经得到安止。他有近分的话,当然前面就有安止存在了,这时候正行都没有得到。因为预流果、一来果都不是正行,得到不来果的时候才是得到正行。初静虑的正行是不来果,前面预流果、一来果都不是正行。

  止观在加行道的时候可以得到,现证人无我的胜观在加行道可以得到,然

  后会进入见道位。见道位有十六剎那,见道位的十六剎那也都有止观存在,之后就是预流果的段落,然后就到一来果了,这些都还不是正行,但是都有止观双运,就是前面讲的这些过程,这时候都有止观双运的心。加行道有止观,见道位十六剎那也有止观双运的证悟,还有预流果、一来果的部分,这些都不是初静虑正行,但这时候止观双运的心识,是不是欲界地所摄心识呢?不是。前面讲过这不是欲界地,所以不是欲界地所摄心识,可是这时候止观双运的心是不是上界地所摄的神识呢?也不是,因为都还没有到达初静虑的正行,所以也不能说是上界地所摄的神识,但也不是欲界地所摄的神识,已经超出去了,所以这时候称之为近分地所摄。因为上界地正行也没有得到,所以这时候的止观,就算没有得到上界地的正行,但这时候止观的证悟,都把它归纳在近分地所摄,不能说是欲界地所摄心识,所以是近分地所摄。

  前面所说的预流果、一来果的部份,这时候不是欲界地所摄,也不是上界地所摄,因为都还没有得到正行。必须不来果得到的时候,才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前面加行道也有止观双运的证悟,预流果也有止观双运的证悟,一来果也都有,这时候也不是上界地所摄的心识,那是什么呢?因为它是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所做准备方法的段落,是属于近分地所摄。这里谈到未到定所摄之止,未到定就是近分,近分地所摄之止。还有在见道位有现证四谛,四谛有无常十六行相,这是见道位的现证,这个时候现证的心,是止观双运的心,所以这个也是近分地所摄的胜观。对于四圣谛的内容现证的胜慧,这个现证的胜慧,在得到不来果的证悟之前,预流果、一来果的段落,当然都有人无我的了悟,还有四圣谛的内容,他都有了悟的胜慧存在,这些了悟的胜慧,就把它列入近分地所摄的胜观。这是这里所谈到近分地所摄的观。

  因此在不来果的段落。不来果的段落就得到正行的功德,但是不来果的正行的功德,是要靠前面的预流果、一来果,靠着这个部分得到的。所以在预流果、一来果所得到的功德是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功德,靠着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功德所产生的胜观,才会得到初静虑正行的功德。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问题一:

  灭烦恼有世间和出世间的方法,什么是世间的方法?

  回答:

  世间道路的意思,是透过这个道路的观修,再次还要在轮回里面,不能够完全脱离,所以称为世间的道路。譬如把欲界的很多烦恼,再三的思惟作观修,这样我到初静虑天就非常好,有很多功德好处,再三思惟,这样观修,欲界的烦恼会逐渐减少,最后让它暂时不会产生。可是靠着这个方式不能整个脱离轮回,因为还对轮回产生贪念,贪念初静虑天,仍然要投生在初静虑天。所以离开轮回的一个部份,还是要投入轮回的另一个部份,因此是世间的道路没有脱离轮回。

  问题二:

  这里提到证到世第一法,我们知道四谛有十六行相,四谛十六行相在哪里可以证呢?

  回答:

  什么时候可以现证四谛十六行相,我们或者这样解释,把中观当做上宗义,还有下宗义,我们把先它分成二种,下宗义又根据俱舍来分上、下俱舍,上俱舍就是俱舍总集,还有下俱舍,这二派的主张也不一样,所以就有不同派系的主张。见道位有见道位的十六剎那,十六剎那怎么区分呢?按照苦集灭道来区分,苦集灭道每一样都有四项,共有十六项,所以是十六剎那,苦里面有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四项,所以苦有四项,集也四项、灭也四项、道也四项。

  下俱舍的主张认为,道谛的四项,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在道类忍的时候得到现证四谛十六行相,这是下俱舍的解释。

  俱舍总集的解释不一样,也是苦集灭道,可是在道谛的四个证悟里,法忍、法智、类忍、类智,不管哪一项产生,都是现证四谛十六行相。可是上宗义的主张是得到见道位的同时现证四谛十六行相,所以有三种不同的主张。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