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8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8讲

 

  《广论奢摩他1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0-19

  闻法动机

  在《解深密经》里面,或者圣者无着的圣典里面,或者是慈氏父子的圣典里面,都曾经开示了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观的果,如此开示的。虽然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广论后面的段落,把安止跟胜观的段落,进行闻思修。不过就闻思修学习安止跟胜观而言,虽然一方面来讲它是广论后面的段落,不过在这个段落,我们所学习的是随顺的安止跟随顺的胜观,但是正如前面所谈到的,这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之处。

  今天我们是第一天在新的场所来上课(四谛佛学会),也是第一堂课,第一次上课,因此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所上课的内容是安止跟胜观的学习,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

  随顺的安止、随顺的胜观,它是大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经由这个学习,使大小乘的功德都增长、增广了。就我们今天止观的学习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未来能够在这个处所,由于在这个处所进行闻思修之故,将来大乘的功德,在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增长、增广。有这么好的一个善缘,之后,当然逐渐的就能够证得佛果,所以就有这样子的功德。

  首先在这样子了解之下,调整自己的动机,一方面是调整动机,一方面要了解到这是一个多么殊胜、善好的缘起。

  因为没有椅子可以坐的缘故,所以大家可能坐起来也会有点辛苦劳累,不过盘腿而坐是代表安止的根本,这个是表示能够把安止立下一个坚固稳定的根本、基础,是不是非常好呢?因为一般来讲,当然大小乘一切功德的基础,是在安止跟胜观,但是其中胜观的基础又在安止,而安止的基础又在盘退而坐,所以今天大家可以说已经立定了一个坚固的基础,多么的好!

  也许大家觉得这样坐起来身体有点劳累,不过在身体有点劳累的时候,想一想,大小乘的功德由止观而来,观又要从安止而来,止的根本又要靠盘腿好好的静坐。今天已经做的不错了,这样子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想一想,大概不会觉得太劳累,而且这样坐也可以累积善根,我们如果看一看唐卡上面的佛像、画像,大多数都是盘腿而坐。所以盘腿而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子稳定的坐着之故,内心能够安静下来,内心安静下来之后,才能够好好做分析和思惟,然后才会产生胜观,产生胜慧。

  所以应该以这个坐姿来坐的话,心很容易稳定,在心稳定下来之后要分析和思惟,就很容易来进行,这样子坐应该有很大的好处了。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子来坐,也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子安静坐下来内心稳定,之后才能够好好进行思惟,这是附带谈到的。

  如果说脚比较酸痛,或者是身体有病脚比较酸痛,这样子坐着可能因为太过劳累之故,或者是腰酸背痛太过劳累,可能心思涣散的话,就准备椅子,就坐椅子也可以了,假设这些毛病都没有发生,盘腿而坐比较好,这还会累积善根呢!

  而且我们经常讲的毗卢七支坐法,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七支坐法,大日如来七支坐法是清净我们身体的罪业跟盖障,因为身体──色蕴,清净显现的形像就是大日如来,所以我们按照大日如来的坐姿来坐的话,当然能够净除身体所累积的罪障。

  正讲

  上一次我们所谈到的是「净行所缘者」,五种净行所缘,351页,「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的这个部分。这是上次所谈到的,这个「行」是前已行过者,这是一个过去式,是动词的过去式,前已行过者,是什么时候已经进行过了呢?上辈子啊!上辈子已经进行过、已经享用过了,这个贪念、瞋恨、愚痴等等,在上辈子我们的内心已经产生过了。

  上辈子我们的内心产生了贪念、瞋恨、愚痴、傲慢等等,这些感受在上辈子我们已经受用过了。在上辈子已经出现的时候贪念、愚痴、瞋恨、傲慢、妄念、心思涣散等等,这些烦恼在上辈子我们的内心已经产生过了,已经进行过了,已经受用过了。之后会熏习成为一个果,这个果就是造作的等流果。

  这个造作等流果的部分就称之为「行」,就是现在所谈到的「净行」,这是已经行过的部分,前辈子已经进行过的部分,现在熏习所形成的果。因此之故,因为前面已经进行过、已经受用过了之故,现在正在持续的进行。所以可以看到现在我们这一辈子,在这一辈子的情况,有时候很容易瞋恨,很容易愤怒,傲慢之心很容易产生,贪恋之心很容易产生,愚痴之心很容易产生,妄念导致心思的涣散很容易产生,这个就是已「行」的部分,就是上辈子已经进行受用过了,累积所形成的造作等流果。

  现在正在进行的部分,就称之为「净行所缘」,好了,这一些烦恼都要把它清净掉,为了要把它净化之故,当然所缘的对境就不一样了。因为前面已经进行过、已经受用过的部分,要把它净化掉的话,所缘的对境就很多了,不过那么多的对境里面,我们这里主要所要谈到的是,把贪心净化掉要缘取的是什么?之后把瞋恚净化掉,把愚痴净化掉,还有傲慢之心净化掉,还有妄念导致的涣散,主要讲这五种。

  一般来讲,烦恼当然各种各类非常的多,把一个一个的烦恼净化掉,应当都要一个一个的所缘,应该要很多种,但是这么多里面,这里谈到是就主要的来讲,最主要就这五种。

  我们要看课本,「净行所缘者,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这个「等」是集摄的概略词,集摄概略词就是贪等等,等等还有什么?还有四个。只有举一个来做说明,所以概略只讲一个,由一个来概略其他,后面应该是生气、就是瞋恚,还有愚痴、傲慢之心,还有妄念的涣散,所以用「由此所缘」,能够清净贪、还有其他四个等等的增上现行,增上现行的意思就是指力量强大的意思。我们这个书里面谈到增上现行都是指力量强大,就是清净力量强大的贪心,力量强大的瞋恚,力量强大的愚痴,力量强大的傲慢,力量强大的妄念的涣散。

  如果要把它清净掉的话,「由此所缘」能够清净这几个项目的话,这个所缘是什么呢?所以「略有五种,」底下这五种,就是按上面这个来排列的,(谓不净,慈愍,缘起,界别,阿那波那。)如果要把比较强烈的贪念之心净化掉的话,要修不净观;把比较强烈的瞋恚之心净化掉的话,所缘要缘慈愍(慈心),修慈心观;把比较强烈的愚痴之心要净化掉的话,要修缘起观;如果想要把比较强烈的傲慢之心净化掉的话,要修界差别(界差别观)。「界」,一项一项是什么?分别就是差别,每一项一项是什么?这是界的差别;如果要把强烈的妄念涣散净化掉的话,(要修阿那波那),这个阿那波那是数息观,气的呼跟吸,气息的呼出去跟吸进来,要做这个禅修。

  广论在这个段落,接下来就是一项一项分开,每一项个别来做说明。所以底下就讲了,「缘不净者,」不净观开始,一项一项来做详细的说明,这个是讲:如果贪念之心比较强烈的话,想要把这一种情况净化掉,要怎么做呢?要「缘不净者,」缘不净来做观想,叫做修不净观,缘取不净来进行观修。

  对我们而言,这个部分还更加重要呢!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欲界的缘故,欲界的补特伽罗贪欲之心都比较强烈,所以就称之为欲界。讲欲界的众生、欲界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了这个涵义,表示欲界的众生贪欲之心比较强烈,既然比较强烈,前面谈到了,要把它净化怎么做呢?所以这里就谈到了缘不净来进行观修。

  一般来讲,在我们修安止之前,应当先内心里面的什么烦恼力量比较强大,这个烦恼的力量要先把它压下来,假设这个部分都还没有做到,就直接去修安止的话,这个安止不能修得好,这个安止的实修也不能够进入道路之中。所以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个性之中,什么类型的烦恼比较强烈,然后把那个类型的烦恼,要先好好的做一个调整改变,先把它压伏下来,因此之故,才会把「净行所缘」放在最前面。

  我们现在讨论「净行所缘」,当然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了「周徧所缘」,不过「周徧所缘」不是正式禅修的开始。因为「周徧所缘」是遍及一切的实修都要用到的,不是说正式禅修的开始,正式禅修的开始在什么地方呢?正式禅修的开始在「净行所缘」,但是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前面呢?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因为就每一个人而言,内心的烦恼,它的个性上面都有一些烦恼,某些类型的烦恼比较强烈,假设这个部分不调整改变,进入安止的话,这个安止就不能修好了,安止的实修也不会进入道路之中的。

  为了让安止的实修能够好,安止能够进入道路之中,前面,要先把自己的个性调整一下,个性之中看看什么烦恼力量强大,先把这个烦恼力量先把它压下来,好好的调整,这样子后面的禅修才会产生效果,所以要把「净行所缘」放在最前面是这个原因的。

  其中「净行所缘」放到最前面,到底要修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欲界众生的缘故,当然个性里面贪欲之心就比较强烈了,所以又把贪欲之心放到前面来说明。

  「缘不净者,」缘取不清净的行相来做观修,「谓缘毛发等三十六物,」谓缘毛发等等三十六种事物来做观修,「名内不净,」是内在的不清净的观修方式。以「及青瘀等名外不净。」这个是指贪欲之心比较强烈的情况之下,当然要把它去除掉,这是一个烦恼,不好嘛,所以这个方式就要修不净观了,既然是不净观,这是一个禅修的话,当然有它所缘取的对境,这缘取的对境,是不清净的行相,那里的不清净的行相呢?自跟他。

  在《入菩萨行论》里面就讨论到了,缘取自己身体不清净的形像来进行观修,这是缘取自己不清净的部分来做观修的,这个想一想应当知道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净观缘自他均有,《入菩萨行论》里面就特别谈论到了缘取自己,自己身体里面不清净的情况,好好的做一个观修。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我们有这个贪欲的执着,从这个来做观修,所贪的对境,要修不净观,主要是所贪的对境。对于所贪的对境,修一修不清净的形像之后,对它产生贪念之心,引发我们对它贪念的原因就不会存在。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有贪念执着,修不净观之后,禅修的力量强大,对其他让我产生贪念之心的对境,再个别的来修不净观,这些都非常有必要的。

  就不净观的禅修而言,可以分成这里所谈到的,外在的不净观,内在的不净观。内在的不净观是说,缘取身体的毛发等等一共三十六个项目;外在的不净观是指,这个青瘀,是指死亡的时候,我们死亡的时候,身体慢慢流出黄色的水,身体慢慢浮肿,慢慢烂掉,所以这个青瘀,就是浮肿、烂掉了,这样一个形像。

  大概死亡三天之后,身体的水分慢慢流出来,然后就慢慢烂掉,颜色变成青瘀,很难看啦,对不对?所以把那个又再做一个不净观的观修,又三十六项,这是出自《声闻地》。仁波切说这三十六项,内容很多,以前看过,仁波切说他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要去查一下《声闻地》里面才能知道每一项是什么?以后有兴趣要了解的话,再来每一项、每一项都列出来,这是在《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

  这样子把内在的三十六项、外在的三十六项,每一项、每一项不清净的形像缘取来做观想,要适用在自己这样子的一个情况,它的内外两种情况这样的来观修。首先要了解,贪欲之心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毛病,既然它是毛病就是不好的,所以我要把它灭掉,把它消灭掉的话,那应当有一个观修,对贪念之心消灭掉有帮助的观修,透过这个观修,我可以逐渐把我的贪欲之心把它灭掉。

  实际上,我们实际上的情形,清净也好,不清净也好,或者它只是名言也好,我们总是认为身体是清净的,但是现在不管清净、不清净,可是我们的内心现在主要是贪念之心很严重,我们现在要把贪念之心减少下来,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之故,因此我们才要做这个禅修。贪念之心要灭掉的原因是在我们的禅修上面,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贪念之心是不好的,在我们禅修的时候,他都要造成很大的伤害的,所以我要特别针对贪念,要把这个贪念之心把它逐渐减少,把它灭掉,在这个方面能够发挥有作用、发挥功效的禅修,就是不净观。

  实际的情形是如何呢?实相是如何?怎么样子?这个不重要了,重要是透过这个禅修,我可以达到目的,把我的贪念之心减下来,把它消除掉。譬如说白骨观,观想整个大地都充满白骨,整个大地不会充满白骨嘛!可是透过这个禅修的话,对我们却有很大的帮助。

  或者是在密宗里面所谈到的观修,众生是本尊,众生不是本尊嘛!但是我观想众生是本尊之故,对我的禅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或者是所依的器物世界,所依的世间是无量宫,它实际上不是无量宫,可是我做了这个观想之故,这样子禅修的话,对我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之故,实际的情况不管它如何,也可能不是个这样子,但是现在我的目标是放在把我的贪念之心灭掉,这是重点。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之故,我修整个大地充满白骨,这当然很有帮助嘛!

  还有观修自己的身体,贪欲对象的身体,内外的不净,透过这个禅修,因此,我的贪念之心就逐渐的减少,这个就有很大的帮助了,而且因为贪念之心去除掉之故,我的内心本身不断的进步,当然慢慢的功德证悟,增长、增广了。因此当内心逐渐进步之后,实际的情形是如何,好好的能够做一个思惟。然后思惟一下它的原因,慢慢的透过禅修,贪念之心当然逐渐的减少。

  「于内心所现不净非可爱相」不清净的行相,「任持其心。」这个持是维持,所以任持其心就是尽量的串习,不断的观修,透过持续不断的观修,贪念之心一定会逐渐减少的。

  不仅如此,在《入行论》的第八品里面谈到,对于我所贪恋的对象,对方的身体外、内不清净的部分,缘取来做观想。更进一步的,不仅如此,如果我把对方的内心,仔细的做一个分析的话,发现也是非常可怕的,仔细分析看看,都完全不好的,我为什么会对它产生贪恋之心呢?所以贪恋之心的基础、理由也不会存在的。

  注意分析一下对方的内心,我所贪恋的那个对象,他的内心是什么呢?他的内心都是充满很多烦恼的,都是在损害别人利益自己,爱我执都非常严重啊!所以实际上都是要伤害我,不顾惜于我,对我只会有伤害,没有任何利益的。

  因此之故,这样的一个我所贪着的一个对境,实际上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仔细想一想,我对他的贪恋之心也会去除掉的。

  就一个凡夫俗子的内心,我们如果仔细分析看看的话,实在对他也不值得产生贪恋之心,贪恋之心也可以去除掉的。所以在《入行论》第八品里面谈到,跟凡夫俗子来往,自己只会不断退步,到最后只会到无间地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这是因为凡夫俗子的内心,都充满了自私自利,伤害别人,爱我执非常严重,凡夫俗子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想一想,我对他产生贪恋执着,那没有道理嘛!为什么我要去贪爱他呢?没有道理嘛!所以把这个部分想一想,对我们的贪恋之心的去除,也有很大帮助了。

  不仅如此,再进一步来想一想,对方非常爱我,对方不会伤害我,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把这个的情况做一个分析,所谓的对方爱我、不会伤害我,这个部分我们如果把它做一个分析的话,对方对我的贪恋之心,其实是由我这里来得到利益,因此之故才会爱我,才会对我有所贪恋,不是因为要真正的帮助我,对我有所利益,而对我产生贪爱的,把这个情况仔细做分析看看,能够了解的。

  对方所以贪恋于我,是因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利益而言,并不是纯粹的要来利益于我的,如果要从我这里得到利益的话,其实就是伤害于我嘛!我们仔细去分析看看,就是我吃亏、我受到伤害,他从我这里得到利益嘛!因此不是真正的想要帮助我,不是真正的利益于我,而对我产生贪爱。仔细分析对方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子的,是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从这个角度而言。

  如果说他现在爱我,对我的贪恋,是因为他自己可以得到利益的话,这个等于是一种欺骗于我了,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外表做出来的样子,是来对我有所帮助,要利益于我、爱我,但他内心其实是希望自己得到利益,能够从我这里得到利益,所以表里不如一,就是欺骗嘛!所以把对方的行为仔细分析看看,分析一下,其实对我都没有什么利益的,其实只是对我一种伤害,我们这样子分析看看,也可以来了解的。

  或者说再进一步来想一想,从自己的内心来做分析,其实自己也很明白,譬如说对方对我有贪恋之心,对方爱我,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分析一下我自己的内心,我自己的内心也是很坏的,因为自己的内心里面充满了烦恼,都是自私自利爱我执,都为了自己得到利益去伤害别人,让别人吃亏,这样一个内心,值不值得对方去爱呢?我们想一想,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充满了烦恼?自己反省一下,就能够很切身体验确实知道的,所以想一想,这样的内心,为什么值得他去爱,不可能嘛!

  所以让他引发贪爱的基础也不存在了,让他产生贪恋之心的基础根本就没有嘛!所以从对方,我们把对方分析想一想,把自己这边分析想一想,都是这个样子的。《入行论》第八品里面谈到的,不仅从身体不净观来做一个分析,从内心的部分来做一个分析,也非常有帮助的,这是不净观的禅修方式,能够让贪欲的执着减弱下来,对这个方面很有帮助的。但是禅修是配合阶段性的必要性来讨论的,就在贪心强烈,要把贪心,针对这个部分做调伏而做的观修,不是说经常持续做的一种观修方式,这个就不是了。

  就众生的贪恋之心,我们仔细分析看看,首先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感受存在,有了这种离苦得乐的感受之后,当然就要追求,要达成这个目标,所以有一个期望,期望完全都没有痛苦,期望能够得到圆满的快乐。

  首先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感受,之后有一个无苦之乐的一个目标要去达成,可是,有这种种思惟,接下来要去进行离苦得乐,我要去达成这个的目标的时候,进行的时候,辨明的方式错误,把痛苦执着为快乐,对于痛苦的认识也错误,对于快乐的认识也错误,在这个错误之下去了解什么叫做解脱的道路,这个了解也错误,因此在进行的当中,就会产生了贪念跟瞋恨,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把贪念跟瞋恨在内心产生的情况想一想,自他众生充满贪念跟瞋恨,众生都非常可怜,自他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如此。

  实际上就内心的基础而言,最根本的基础,是离苦得乐的感受,众生全部都有,既然有这种感受存在,当然要去追求,要去达成。要去达成一个没有痛苦,纯粹只有快乐,有这么一个目标存在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我要去达成它,要去达成它的时候,就要辨明清楚,界定清楚,要得到的快乐是什么?要排除掉的痛苦是什么?在那个时候错误了,对于苦跟乐的了解错误了。

  在前面离苦得乐这个感受,众生都有,这个没有错误,之后要确定要达到一个目标,就是痛苦完全去除掉,得到快乐,把这个当作要达到的目标,这个也没有错误,但是接下来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我要排除掉什么?我要追求什么才是快乐。我要排除掉什么?什么是痛苦?这个时候认识错误,认识错误的话,进行的方法当然错误,因此之故贪念瞋恨就出现了。

  所以就基础的部分,离苦得乐的感受,跟所期望的目标,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这些都是正确的,这些都没有错误的,这是实际的情形。但是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时候,违背了,跟实际情形不符合的,对于苦跟乐的了解错误了,因此用的方法也错误了,所以众生才会非常的可怜。众生的情况都是这样子的,分析一下自己的内心,也都是这样子,贪念瞋恨的情况都是这样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看一看众生,有这种情形,在这个情形之下,我对众生的贪念之心,当然要把它灭掉。

  为了要把内心的贪念之心去掉之故,我才进行这个观修,目标是设在这里,来进行这个观修,不是说平常持续的观修,如果说平常持续这样做观修的话,可能对悲心还造成伤害的,有这种危险的存在。

  这个是贪心,为了把贪欲之心净化之故,在这个阶段之下,要修不净观,白骨观等等,或者是按照《入行论》里面所讲的内容来做观修,《入行论》里面所谈到的,跟凡庸之人在一起,常久陪伴,没有用处啊!不应该跟凡夫俗子经常的来往,这是指贪欲之心的对境,因为贪欲之心的对境,他的内心也非常的顽劣,非常糟糕,所以经常来往自己只会吃亏,受到严重的伤害。把这些内容思惟、想一想,贪欲之心当然就逐渐减少了,这个是表示,贪欲之心强烈,要把它去除掉,在这个阶段里面,所要做的禅修。

  如果把贪欲之心去除掉之后,把它压下来,或者说净化掉之后,就不必再做这个观修了,可是,有时候是这样子,贪恋之心降下来之后,其实他的内心,仔细分析发现他的内心瞋恨之心力量很强大,人有时候非常奇怪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这个毛病没有了,其实还有别的毛病。

  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好的行者,譬如说有一种人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喜欢追逐、慌乱的追逐,常常要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这个东西,新的那个东西,很盲目的去追逐,这是贪恋之心严重。

  有一些人看起来少欲知足,都安贫乐道,完全不会去追逐这些新奇时髦的东西,我们看起来,这个人好像实修非常好,他少欲知足。那是因为你不常跟他在一起,如果你在跟他接近久……喔,这个人禅修非常好,他安贫乐道,少欲知足,可是你稍微跟他在接触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他是很容易发脾气,稍微一点点意见不合,马上勃然大怒,这样一个人,就表示他瞋恨之心很严重。

  为了把这种瞋恚之心净化掉之故,所以接下来要修慈心观,我们现在是在欲界,就欲界众生而言,普遍的状况都是贪欲之心很强烈,所以首先是把贪欲之心降伏下来,但是就算把贪欲之心降伏下来,不是说没有烦恼了,接下来有些情况瞋恚之心脾气很大啊,针对脾气很大要修什么呢?接下来就要讲了,要修慈心观。

  讲一个事记,色拉寺有很多康村,大家去过的人就非常了解了,不然的话你们问这位师父,他待了很久,他就完全知道了,大显师父,他在色拉寺康村,就非常熟悉。这色拉寺的康村,里面有一个叫做洛巴康村,洛巴是南方的意思,应该是西藏的南方来讲,因为色拉寺的康村是按照不同的区域来分,这个康村,那个康村。洛巴康村,大概就是南方的人,集中在这样的一个康村里面。

  洛巴康村的人看起来少欲知足,看起来实修非常好,不会盲目的追逐,少欲知足,外表看起来,这些人好像禅修都满不错的,可是如果你跟他们来往的时候,会发现他的个性、脾气大的很呢!所以从没有贪欲之心的毛病,少欲知足来看,这是一个优点,这当然是一个功德,看起来,好像有这样一个功德,是实修非常好了。

  虽然内心没有贪恋的毛病,可是当他们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都比较厉害,根本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都是对的,不必靠其他者,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只要语言上一句两句差异,跟他不一样,有差别的时候,马上发脾气,好像火上添油一样,脾气大的很呢!所以在色拉寺康村里面,如果大家有时候一言不和,对方要发脾气的时候,就要告诉他说,你不是洛巴康村的僧人啰!(学员大笑)

  (以下仁波切中文讲述)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洛巴康村的格西,来色拉寺的中心,他来学素菜,我们一看到他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讲话比较少,好像比较独立这种个性,有点比较单独的,比较孤僻是吧。就是这种的一个,他的那种行为,也可以说可能这个,没有贪心的这个,自己好像不想接触他人,所以自己觉得好像比较孤独,人家跟他讲话或是一点点不(好)相处的时候,马上发脾气,因为他觉得我自己孤独,我自己没有什么靠别人,未来也不需要靠别人,我现在那么孤独,那继续就走这条路吧!(仁波切与大家大笑),可能有这样子一个感觉吧,所以这种人比较容易发脾气,没有贪的,就这种人,所以有一点好像我们众生很可能没有贪,没有瞋,就没有什么意思(大家大笑),所以一定有一个,要有这些。(以上仁波切中文讲述)

  如果没有贪欲之心的话,可能瞋恨之心也会严重,所以仔细看看是不是贪恋之心可能也有一些帮助呢!就是,我们把贪恋之心灭掉之后,有时候就会看到瞋恨之心会很严重;或者说这样讲,分析看看,可能因为贪恋之心存在的缘故,贪恋之心可能造成瞋恨的力量不会这么严重,当没有(贪欲)的时候,好像就很容易发脾气,变成他的瞋恨之心又比较严重。当瞋恨之心很严重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一个毛病了,也要把它去除掉。净化掉要靠什么方式呢?要靠着对众生观想产生慈心,以这个方式把瞋恨之心去除掉。

  但是内心要产生慈心,如何来做观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应该以等舍,要先以平等心来做为一个基础,平等心是指要先想一想众生跟我离苦得乐都一样,众生跟我一样,想要得到快乐,这一样的嘛,众生跟我一样,想要去除痛苦,这个都是一样的。所以先平等看待一切的众生,先已经能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之后,再进一步的对众生来修慈心观,这种所产生的慈心是不参杂污垢的慈心。

  除此之外,一般我们慈心,自自然然的对自己的亲人好友就会产生慈心,对仇敌不会产生慈心,这个就比较有点杂质了。如果说内心能够安住于平等,对众生都平等对待,众生离苦得乐都一样,先把它安住在平等之后,再产生的慈心就非常的纯净。

  广论里面谈到,(351页)「慈谓普缘亲怨中三.」慈心谓普遍缘取亲人,仇敌,怨是仇敌、怨敌,中间陌生者三,三者,「等引地摄,」平等而引,是平等对待这三者,「地」是指基楚,在这个摄持之下来修慈心,就是「等引地摄」是指心平等对待众生,在这个方式做为基础之下,来缘取,普缘亲中怨三(者)来修慈心。这个「地」地是根基,基础的意思,以这个做为基础,是要普遍缘取亲怨中三者,平等对待他们,把这个当做基础之后,「欲以利益安乐(的)意乐。」来修这个慈心,以缘取亲怨中做为基础。

  一般来讲,以自己来做例子,都有离苦得乐的想法,都有这种期望,我们的内心都有如渴求饮,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期望,这个感受自己都非常强烈的。就自己的感受而言,无论如何,快乐的部分都觉得不够,不管得到多少,还需要;痛苦的部分,不要说大的痛苦,小的痛苦也不要,不要说小的痛苦,连名字都不想要听到的。

  譬如说听到人家骂我们小偷,坏蛋,不好听的声音的时候,仅仅只是听到,我们都不高兴,都会生气,连听都不想要听到的。譬如说自己得到菩萨的戒律,密咒乘的戒律,其实这些戒律都很难守护嘛,但是别人说你没有守好的时候,就忿怒发脾气了,但实际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实际上也是啊!因为这很难守到,不能够守到,很困难守到的,所以实际上情况确实是这个样子。就算实际上情况是这个样子,但是还是不要听到。

  我们都是很会装模作样,做出很好的样子,别人一讲的时候,实际上虽然没有做到,可是别人一讲,还是要生气,所以得到菩萨的戒律,其实也没有好好的守护戒律,得到密咒乘的戒律,其实也没有好好的守护这个戒律,实际上是这个样子。虽然实际上是这个样子,但是不能去说,别人说了,说你守的不好,就愤怒发脾气。所以,痛苦的话连名字都不想要听到,实际上的情况就算是这个样子,连这个名称都不想要听到,我们的情况都是这个样子。就快乐而言,丝毫都觉得不够,不管得到多少,都不够;就痛苦而言,连名字都不要听到的。

  仔细想一想自己是这个样子的话,其他众生一定也是这个样子,从自己来想一想,别人,敌人也是这个样子,中等、中间者也是这个样子,跟自己完全一模一样,所以缘取这些,要平等对待这三者。对于缘取众生之中,亲人、怨敌、中等者,平等对待这三者,把三者都当作平等,就是离苦得乐这个部分,离苦得乐的期望,这一点都完全一模一样,都平等,把他们当作平等之后,接下来再产生慈心,这个慈心是正式的慈心,这很纯净的慈心,要以这个方式来观修慈心,这个是瞋恨之心强烈的话做这个观修。

  首先安住在离苦得乐这些都完全平等,先要观修等舍。观修等舍,只是当作一个根基,在这个基础之下,要产生慈心,怎么产生慈心呢?你们要这样子想,等舍之心之下,是指自他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这个期望要让他达成。我们想一想自己,我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想法,我期望要去达成我这一个目标,所以跟自己期望要达成目标一样,他的目标也要去达成,我们要这样的去想。

  如果我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期望,我所要追求的快乐,是我的目标,我的快乐要去达成。同样的道理,他要得到的快乐,这个目标也要去达成。还有我要离开痛苦,所以我的痛苦,我想要把他排除掉,要去除掉。想一想,他也有痛苦,他的痛苦,我也要去把他排除掉,希望他的痛苦也能够排除掉,这个目标也要能够达成它,离开痛苦这个目标也要达成,要产生这种想法,以这个方式来做观修。

  在自他都要离苦得乐这个部分都一样,做为基础,这个是等舍。等舍接下来要想达成目标的部分,不仅说我的目标,离苦得乐的目标要达成,他离苦得乐的目标也要达成,这样子来做观修的话,这个是修慈心观。

  在修慈心观的时候,名称上怎么样子来讲,我们看看这里,修不净观,修慈心观,修缘起观,修界差别观,跟修出入息。我们发现,这里面会发生一个问题的,就是这里谈到的,修什么观,修什么观。这里面谈到修慈心观,慈心应该是属于对境,怎么会是缘取的对象呢?慈谓普缘什么?慈心观好像是缘取慈心,来当做我的对境而修禅修嘛,是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我们一般谈到慈心的话,慈心是有境,是我内心产生慈心,我的内心产生慈心,在我的内心产生希望他能够离苦得乐这种想法,这才称之为慈心。所以是我内心所产生的慈心,这是有境的部分,怎么会变成所缘的对境来禅修呢?所以发生这个问题了,至尊仁波切就回答了,在广论里面所谈到的,「欲以利益安乐意乐。」「普缘亲中怨三,等引地摄,」完全平等来做为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摄持之下,想要给他利益安乐,这样一个想法,这种想法就是慈心的行相,「即由慈心行相,于彼所缘任持其心,名曰缘慈,」于彼所缘,在这个情况下,继续的观修,这个是缘慈心来做观修。

  但是前面谈到,缘慈心来做观修,一般来讲慈心是有境,不是所缘的对境,怎么会变成缘慈心来做观修,就很奇怪了,所以回答「是于心境俱说为慈。」这个是指,对境也可以称之为慈,有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这广论里面讲的非常明白清楚了。一般来讲,当我前面所谈到了,缘取亲怨中三等之后,希望给他利益安乐这种想法,这个是慈心,当然这个是有境产生慈心是没有错了,不过不仅如此,在这个产生慈心的情况之下,他所涉及的那个对境本身也把他称之为慈。

  譬如举仇敌做例子来讲,我希望离苦得乐,敌人他也希望离苦得乐,跟我完全一模一样。好了,现在以这个做为基础,前面谈到「等引地摄」,以这个做为根基之后,正如我的快乐,希望要得到,我要去达成,因此之故,敌人他的快乐,这个目标,我也要给他快乐,给他去达成。我要远离痛苦,这个目标,我也要达成,一样的道理,他的痛苦也要把他去除掉,把他排除掉,这个目标,也要去达成。

  这个是在慈心对境之下的敌人,慈心这个差别,内心的慈心之下,所涉及的对境,所以这个对境,也把他称之为慈。所以有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对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慈。前面谈到的,就仇敌而言,跟我一样要离苦得乐,一模一样的想法之故,所以他的痛苦我也要把他去除掉,他的快乐我也要去达成,这个固然是我们内心的想法,这是我们内心的慈心,所以有境来讲,当然也称之为慈心。

  但是在我产生慈心的情况之下,这个对境就有点点不太一样了,因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慈心所涉及的仇敌嘛,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所以这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本身,这个仇敌本身,虽然是对境,也把它称之为慈。所以这里谈到「心境俱说为慈」,心是有境,境是对境,所以有境的心也称之为慈,对境部分也称之为慈。在这里主要的慈心观指的慈,主要是指对境。

  这一个部分的差别要了解的,首先我们要讲禅修,禅修的时候,我们把禅修的对象分成好几种类型,譬如说我们观修无常,观修四圣谛,观修空性也有,或者我们说修出离心,修慈心,修悲心,修菩提心,我们都这样讲。如果就对境的情况而言,有时候是讲对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缘取对境实际的情形来做观修,譬如说无常,四圣谛,或者是空性等等。

  但是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这个部分,讲的是有境的内心。有境内心禅修的意思,修慈心、悲心、菩提心的意思是指,我的内心要生出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透过这个禅修,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的部分,要在我的内心产生,这种禅修也有的。

  观修苦谛的时候,不是说我的内心要产生苦谛嘛,对不对?所以透过观修,让我的内心很痛苦,这个人就笨蛋了!为什么我们说观修苦谛呢?观修苦谛的意思,或者观修无常呢?这个意思是指,针对这个对境的观修,我要去了解对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苦谛的内容是什么?集谛的内容是什么?无常的内容是什么?透过这个观修,我对这些内容,能够有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说透过这个观修,苦谛在我的内心产生,我的内心产生痛苦,不是这个意思的。

  观修慈心、悲心,观修出离心的时候,是说我的内心要产生这个情形,我的内心要产生出离心、产生慈心等等,可见当我们做禅修的时候,涉对境的时候,观修的方式不太一样,针对缘取对象来做禅修的时候,有一些观修方式是指我的内心要产生,要在我的内心产生;有的观修是指不是说要在我的内心产生,而是对于我所观想的对境、对象本身,我去思惟它实际的情形是什么?而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所以所谓的观修,应当有这两种情况。

  我们现在所谓的止跟观的禅修,应当是指缘取对境,了解对境的情形,而不是说在我的心中,不是说对境在我的心产生,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现在讲的是安止,安止是指缘取一个对境,之后心很专一,安住在这个对境之上来做禅修,而不是说我的心要产生,对境要在我的内心产生,不是这个意思的。这两种情况的差别要好好做一个了解的。

  现在问题就在这里,慈心做为对境就会发生问题了,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段落是修安止,修安止应该是说在外面放一个对象,在我的内心专一缘取这个对象,心很专一的安住在上面来修安止,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安止的段落。如果这样讲的话就发生问题了,这里所要谈到的问题就是慈心,不是在外面的一个对象嘛!现在修安止的段落,意思是指在外面选择一个对境,在外面的一个对象,我的心专一的安住在上面都不动摇,这样来修安止。我们明白的了解,慈心不是在外面,慈心是指自己内心的情况,应该慈心是指内心,怎么会当做一个所缘的对境来做禅修?就会发生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有境本身,对境本身,都可以称之为慈,但是现在修止的段落,慈心观所缘的慈,不是指有境的内心,有境的慈心。是讲对境之慈,对境怎么可以当慈心呢?对境为什么可以当慈呢?所以这里就要解释这个问题了。

  首先,这个是对境之慈,是指对境本身也用慈这个名称,它不是真正的慈心,是对境本身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就像我们前面解释,譬如说配合仇敌来做说明的话,因为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这样的一个对象,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所以现在缘慈心观的时候,是指对境的慈。

  对境的慈,譬如说我们现在修慈心的时候,所涉及的那个对象,因为他是慈心所涉及的对象,所以这个对境也把它称之为慈。这个对境为什么可以称之为慈呢?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做说明,仁波切说,譬如这位孔师兄,假设仁波切对他非常愤怒生气的时候,还有大显法师对他修慈心观的时候,假设对象都是同一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当然是同一个人,都是孔师兄,都是同一个人。仁波切对他非常愤怒、非常生气,可是大显法师对他非常的慈祥、慈爱,两个人所涉及的对象是不是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当然都是同一个人,可是行相不一样。

  仁波切去看他的时候,对待他的时候,是非常愤怒生气的,这表示他看出来的孔师兄的行相,是看成他七成八成都是坏蛋,很多的毛病,就超过他的量了,本身缺点只有一点点,所以我把他看成很多了,七成八成都是毛病,因此非常生气嘛,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孔师兄。

  但是大显法师去看他的时候,是在非常爱愍、悦意的行相,对他产生一个慈爱之心,非常爱愍、悦意的行相之下的孔先生,以这个方式、在这样一个行相的一个孔师兄,对他产生一个慈爱之心,对不对?

  这种情况之下,当然可以把他称之为对境的慈,用这个名称也是可以的,因此之故,这个对境的慈,就要注意了,至尊仁波切所做的解释,应该不是孔师兄这么一个名称,应该是非常爱你,悦意之下的孔师兄,这个才是慈心所观修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不可以称之为慈呢?当然可以称之为慈,所以也用慈这个名称。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