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空恩师讲《广论》10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107讲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讲说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为了让大家了解,我要为大家介绍讲说这一部对修学法门次第引导的教授,这是我们的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授,更是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师、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导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狮子当年是以一种自在无畏的方式宣说了深奥广博的法语,然后又经过了过去古老印度所有的大学者,其中以那烂陀寺为主的如龙树菩萨等等这些智者,由他们所传承下来的,辗转承传到今天,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
我们在座的同修通过跟着师父学习,要了解什么呢?就是要了解:第一个就是:学佛的中心在于发心,起步在于发心。我们反复地强调,让我们初期学佛的同修、包括在座的一定要知道,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树立正知见,按照修学的次第用功修学是很重要的。对于佛弟子来说,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了,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这个感觉十分平常。他说:“皈依三宝我明白,我天天都在念经、天天在读经、看书,而且我还在学习佛法,这个皈依我早就懂了、早就明白了,我早就知道了。”对我们来说,这个是相当重要的一课,为什么师父要大家反复地学,原因就在这里:大家都熟悉,但是很少人能重视。
初入佛门重点是放在发心上,从皈依三宝开始就已经是发心了,所以我们作为初发心的佛教徒来说,应该在这上面多下下功夫,大家在这上头努力地用功发心,用这个来验证自己的修学。事实上,不少人对这个感觉十分平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皈依不仅仅是一道手续、领个皈依证,我们的一切修行都在发心和动机上,更不是一次仪式,念一念就可以大功告成,他的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甚至可以说皈依贯彻整个成佛的修行。如果不能真正的认识到三宝的内涵和它的重要意义,即使是履行了皈依的仪式,也难免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们个人走入佛门的因缘不同,有的是随着大家的信仰或者朋友的介绍凑个热闹来学佛的,有人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走入佛门的,有的人可能是种种事情不顺,带有一种迷信色彩人进入佛门的……所以说每个人每个人进入佛门的因缘都不同,都不一样,或者是有的是基于对轮回和三恶道恐惧来寻求皈依,或者是在现实当中缺乏安全感而寻求依赖,或者是为了解脱轮回的苦而寻求皈依,或者是为了保平安而寻求保障,或者是真正认识到三宝的功德而发心皈依,或者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就是有个泛泛的信任,零零碎碎的,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皈依的因它会直接影响到日后学佛的态度和深度。
那么什么才是正当的皈依之因呢?这个要知道,因为这个环节很重要。发菩提心也好,发什么样的心也好,都要在这个地方做为重点去学,去认识,去了知,这是关键的。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从内心产生不了这样的体悟。有些人虽然已经皈依三宝了,但没有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而对于佛法的修学来说,时常保持着对三宝的依赖感和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关系到皈依之后人生目标能否提升?人生观的观念能否改善和内心能否安住?如果不能对三宝生起依赖感和归属感,一切都没办法谈起,这正是不少人虽然学佛多年,但是内心仍然漂泊无助的原因所在。
那么如何培养对三宝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并使它持之以恒,持久产生作用呢?有些人以为皈依三宝只是学佛的开始,是走入佛门的必要手续,但和修行却没有多大的关系,因而皈依之后从不修习、不强化皈依,以致对三宝的信心就逐渐地淡化了。这个不去了解,慢慢慢慢就淡化了。因为不重视、不在乎,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学佛十年,佛在西天。”皈依是对三宝最真切的依赖,是对佛法僧全身心的归投,这需要在学佛过程中,时时地修习,唯有不断地强化,才能真正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宿感。如此以来,方不至于在学佛的路上迷失方向。念三宝的过程,是学习佛菩萨发心和行持的过程,也是把自己融入三宝无尽功德的过程。通过对佛菩萨心性的忆念和模拟,最终自身成就众生本具的自性三宝。
那么应该如何的修习,并不断的强化、深化皈依呢?有些人皈依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修学,似乎学了,已经随着皈依的仪式的结束而圆满了,认为皈了依,有了一个皈依证,领了一个本就算了事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了,认为这就算圆满了。那么皈依之后应当研究、读哪些经论,遵循怎么样的修行次第,如何选择并且亲近善知识,这都是皈依以后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说皈完依后就拉倒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了,不是这样的,这个要知道呀。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你要知道,这是重点。
一、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佛法虽然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离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假如你忽略了这些根本,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多年的学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广论》,通过跟着师父在网络上学习的这三年来,都有不同的收获,但最终的收获有没有?可以想一想。我深深地意识到了皈依、发心、正见和戒律的重要性,你们有没有从广论中体会到和认识到?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我们任何人的修行都建立在这些基本建设上,而皈依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是每个学佛的人必须高度重视的,所以,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摄持僧团的根本。我们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在这上面有没有深入地去思维过、了解过?那么我们先谈谈皈依三宝的这一点、重点:为什么说发心就要说皈依三宝呢?前段时间我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就是围绕这个学,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和收获。我们谈一谈。
1、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皈依,如同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办手续一样,通过相应的仪式获得合法的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时常有人询问:如果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呢?当然,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的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的是有限的。为什么说是有限的呢?你不皈依依法修行是可以的,按照佛法的整体的道理来说,是可以得到功德利益的,可以调整身心的,按照相应的法门去修学实践,多少会受益的,但是是有限的,如果是不曾生起恳切皈依的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还没有具足,尽管你是在学,尽管你是在修,多部分是按个人的喜爱进行选择,而并非全身心的投入,归投三宝的怀抱,并不是以此为人身唯一的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以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呢?焕然重生呢?能不能呢?不能呀!这些你做不到,你就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归投三宝的心,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那么你想想,在无始劫以来的生命状态中,你想解脱出来,焕然重生?不可能!
学佛首先应该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地投入、全身心地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复,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要自己走过去,才能使它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的,就是说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2、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的庇佑、保护、加持,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并非如此。我们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那么,三宝具备的品质又是什么?佛,是觉悟,具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法,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僧,是圣贤僧的品质,就是无漏的智慧慧和解脱德。所以说,并不一定要舍俗出家才能成为三宝。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圆满成就三宝具备的品质和功德。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宝。对于出家众来说,就有些不同,有那些不同呢?我们虽然剃发染衣,成为继承并且弘扬佛法的僧人。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宝之一的僧宝,与佛像和经典一道,象征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但从内在考量,是否具足表里如一的相应品质?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反躬自省的。若有名无实,流于表面的、外在的形象,终究与解脱毫不相干。发心出家,只是踏上了寻求真理的解脱之路,抵达终点之前,还必须要不断精进修行,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三宝。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念观音菩萨的圣号,是为了忆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作为学习榜样,时时地激发自己,圆满同样的慈悲品质;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洪名,是为了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以此作为修行的楷模,时时策励自己,成就同样的弘誓伟愿。称念文殊菩萨名号也是一样,忆念文殊菩萨的十大愿王、菩提心的愿,作为榜样去行持。
所以说,称念佛菩萨名号,不仅是为了得到他的护佑,更不是祈求他们满足一己私欲,乃至成就自身才能的凡夫心。这一切,与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驰的。忆念佛菩萨的根本目的,是仰慕他的智慧、德行,从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不断地向佛菩萨靠拢,最终于自身成就和他们同样的品质。如此以来,才是标准的佛子所行,是对皈依的圆满完成。这个我们要知道,这个你不知道,你稀里糊涂那就坏了。这是第二点,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的。
3、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它的真实内涵是什么呢?这个我们要清楚,它的真实内涵都没有离开皈依三宝的范畴。可以说,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我们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时大家都学过,当年,阿底峡尊者到西藏以后,见人们皈依之心不切而四处传讲皈依,但是他看大家对这个不重视,认识不够,所以一生当中大部分讲皈依、传皈依,所以当时给他一个外号叫“皈依喇嘛”。开始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谁不懂得皈依呢?我想,在座的不少人看到这方面的文字或者听到这方面的事,或者听到那个法师对这方面的开示,或许也会生起同样的疑惑:皈依?皈依有什么可讲的?难道我们这些皈依多年的人还不懂得皈依吗?对于这个问题,阿底峡尊者当年的回答是:我不知除皈依之外,还有什么更高的佛法。这就是阿底峡尊者当年在藏地说的话。
阿底峡尊者对“皈依”的重视和身体力行,那么我们学了这个广论,我们是否也有同感?我自己深有同感。多年的修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任何法门皆离不开皈依三宝这一根本。三宝,代表着佛法整体,缺一不可。而佛法的整个修行,正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皈依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佛,正是皈依的圆满成就。
选择三宝为皈依处,便应该时常忆念三宝的功德,就象忆念最牵挂的亲人一样,不能忘记,不是皈了依以后什么全部忘记了,什么也不想了,那就错了。要时常忆念三宝的功德,使他的形象时时刻刻映现于脑海,须臾不离,顷刻不分。在早期的《阿含经》中,便极为重视忆念三宝的修行,不论是三随念、还是八关斋戒的六念还是十念,皆以忆念佛、法、僧为基本内容。其中,六念是在忆念三宝外加上念戒、念施、念天;十念则再增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四项。不论念的内容有多少,始终以念佛、念法、念僧为首要,不管是什么离不开这个,为不可或缺的根本。
在汉传佛教地区,许多信众修习净宗念佛法门。念佛,也有深浅的不同,是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从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以及“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乃至禅宗的“即心是佛”。这些不同层次的修行内容,皆以对佛陀的忆念和皈依为核心。
此外,大乘佛教的很多修行法门,都是建立在忆念佛陀功德的基础上。我们熟悉的《普贤行愿品》,便是至高至深、至圆至顿的念佛法门,它的核心思想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念佛,一方面是忆念佛陀功德,但更重要的是临摹佛陀的品质,把这种忆念落实于行动中。所以说,《普贤行愿品》的修行是一种深层次的念佛,直接而切实。
念佛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对佛陀功德和品质的认识。在很多人看来,念佛似乎再简单不过,只须会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那么我要告诉大家,如果对“阿弥陀佛”的内涵缺乏认识,对其蕴藏的精深法义不甚明了,这句佛号很难念得有力度,更难以在生命中产生作用。必须要知道,“阿弥陀佛”乃是万德洪名,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对弥陀名号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这句佛号就能念到什么深度。深的认识深的程度,浅的认识浅的程度,所以,念佛也应闻思经教,如理思维。尤其对于信心尚未完全生起的人,唯有加深对佛陀功德、品质的认识,才能使所念的佛号充满力量。
念法,就是忆念佛陀的教法及施设法门。这些法门是将我们引向彼岸的指南针,是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塔。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断除烦恼、契入空性、解脱生死,成就诸佛菩萨具备的无上品质。怎样才能获得成就?佛陀已经入灭,已经涅槃了,我们唯有“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两千多年来,历代祖师都是这样成就的,没有一个例外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想一想,好好地思维一下,这是很关键的。我们如果对这点认识不到位,修行就很难上去。所以念法重点要知道。
念僧,主要以念贤圣僧为主,包括一切没有成佛的声闻圣者及诸大菩萨,忆念他们的德行,忆念他们的修行法门。《阿含经》中,详细记载了舍利弗、大迦叶、目犍连、富楼那、优波离等大阿罗汉的言行和证量。许多大乘经典中,也展现了诸大菩萨的深宏誓愿:《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千处有求千处应的大悲精神;《地藏菩萨本愿经》叙述了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感人愿力;《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演说了文殊菩萨平等饶益一切有情,令得入诸佛圣果的真切誓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宣告了普贤菩萨虚空界尽、我愿乃尽的广大行愿。除此之外,《指月录》、《高僧传》等等典籍中,还记载了历代高僧大德难行能行、为法忘躯的生平事迹。他们的愿力、修行法门和最终成就,都是每一位佛子应当在修学过程中时刻忆念、追随不舍的。所以要想增加信心就要不断地看这些传记,《宗喀巴大师传》、《阿底峡尊者传》这些祖师的传记,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对我们产生重大的作用。
如果把诸佛菩萨和历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标,那么,不断忆念他的功德品质,意义便在于帮助我们瞄准方向、强化目标,使迈出的每一步都向终点靠拢。否则的话,凡夫心随时都在寻找乘虚而入的机会,使我们被无明所惑,低头徘徊不前,乃至丧失方向。
由此可见,一切法门的修行都未曾离开皈依三宝。换句话说,是对皈依三宝的不同诠释。这是对皈依三宝讲述不同,这个我们要知道。
4、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
皈依,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和一切戒律的根本;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
一切法门的修行,没有不基于我们对的三宝信任。“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华严经》告诉我们的,这种信仰,是抵达解脱彼岸的源泉。若不具备这一点,修行必定缺乏动力,更难以持久。为什么我们对因果并不畏惧?对无常没有感觉?对亲近善知识这一点不在乎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尚不坚定,所以在听闻因果、无常、亲近善知识的教法教诲上,虽然也觉得有道理,但没有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包括我们现在学到的深信业果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没有到这个程度,所以心里产生不了深刻的认识。
关于这个,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有些人虽然皈依,对三宝却不如对算卦的人更信任。你看看,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找一找,却是这样的情况:你说他不信吧,他皈依了;你说他信吧,他对三宝的信心还不如对算卦的信心大,有什么事情,他找个算命的、算卦的整整,找一些外道给整整,对三宝却不如对算卦者更信任,如果听了算卦的话:说你今天有灾等等,我们对他们的话,一听就深信了,多半会谨慎从事,依言所行。算命的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但学习经教、受持戒律之后,却时常犯戒而没有惭愧的心,更不曾经引起警觉。宗大师所指出的情况,至今仍然是屡见不鲜。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于所学的佛陀言教都信受奉行了吗?对于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护了吗?可以想一想,家里面有点不顺心的事情,修行中有点障碍马上对三宝就失去信心了,对于善知识的教诲都如法地去实践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只能说明,三宝在我们心中尚未确立稳固地位。
能不能把所学佛法付诸实践,直接取决于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及决定胜解。就象身患绝症的病人选择医生,必须得充分信任对方,才甘心以性命相托,老老实实地接受治疗。同样,佛法乃是根除我们生死大病的良药。无论是念死无常、念轮回苦、深信业果,还是缘起性空、诸法无我,都是佛陀为众生慈悲施设的疗病良方。充分信任法的真实和疗效,才会切实依教奉行。当然,仅仅信任还不够,因为解脱取决于对法的探讨、研究和实践。就象病人必须遵医嘱吃药才能痊愈,如果一味地崇拜医生,却不积极地配合治疗,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在深信三宝的前提下,还应不断地闻思经教,时时地忆念法的功德,发自内心地对法生起净信和恭敬。只有透彻地了解它、信任它,才能把身心融入法中,依法改造人生。
二、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皈依,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这直接影响到学佛的态度和成就。正确的皈依之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也就是我们讲广论前面说的:
1、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我们所拥有的能够听闻佛法的暇满人身――远离无暇得到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蕴含着重大的意义,但这些价值必须通过皈依三宝来实现。
暇满,为八有暇和十圆满。所谓八有暇,分别是非地狱道、非饿鬼道、非畜生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正法灭尽时、非北洲、非无想天等等。而十圆满,则是众同分圆满,谓得生为人;处所圆满,谓生在有四众弟子之地;依正圆满,依报是生于有佛法之地,正报是诸根不缺、六根具足,能听闻并受持佛法;没有业障圆满,谓今生不曾自作或者教他作五无间罪;无信解障圆满,不被拔无因果等等的邪见所蒙蔽;大师圆满,就是遇佛出世;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就是值遇无上佛法;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就是值遇佛弟子,佛虽然涅槃了,还能遇到佛的弟子,依法证得诸果向等;正行不灭圆满,谓教、证之法仍然在世间流传;随顺资粮圆满,就是具足修行所需要的资粮。十圆满中,前五为内五种,其余的五个为外五种。
其中,主要可概括为这么几点:首先是心智健全,具有听闻和理解佛法的能力;其次是没有耳聋、目盲等残疾的障碍,能阅读经典或聆听善知识说法;第三是没有错误观念为障碍,如受某些思潮影响而全盘否定宗教;第四是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
这样的人身,究竟具有多大价值呢?事实上,根本无法以语言来描述。因为它是无价的,超过世间一切珍宝。它的价值在于,能使我们开发生命的无尽宝藏,尽未来际解决自他一切有情的痛苦,共同走向解脱彼岸。而这些,是任何财富无法解决的。当然,如果不能正确利用,这一身份也会使我们造业并且堕入恶趣。或者使我们成为它的奴隶,一生为它奔忙操劳,呕心沥血。在收获或者损失之间,相差的,又何止千万倍,亿万倍!那是文字说不清楚的。
人身已然难得,而暇满人身较之人身更为难得。如果不懂得珍惜,不善于开发它的潜能,将是对生命的最大浪费。关于这点,我们举一个例子:某人因重罪被判入狱长达百年之久,其间,允许有半天时间自由活动。如果借着这个机会立功赎罪,其后五十年便能尽享自由;若只是玩乐一通,虽然当下尝到些许快乐,接着仍是长期监禁;若不慎因享乐而造作新业,那么将经受更漫长、更苦难的牢狱之灾。
众生在轮回的处境也是如此。漫漫生死路,我们不知在其中辗转出没了多少回,生生世世,无有了期。好不容易盼到一次可以得救的机会,一个可以修行的身份,如果不抓住时机精进改造,求得解脱,很快将继续轮回。在这个通向不同终点的岔路口上,千万要认清方向,及时作出抉择。
皈依,是开发生命无尽宝藏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认识到,获得人身等于得到一次决定未来命运的权利,还舍得轻易放弃吗?还不立即行动起来吗?若一个贫苦者听说自己有无价之宝却不急于寻找,反而热衷于各种蝇头小利,不惜为此拼命,我们一定会叹为傻瓜。不幸的是,我们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傻瓜,为各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忙碌一生,反而顾不上开发自家的宝藏。再或者,虽然也兴冲冲地挖过,却因一时不曾挖到就轻易放弃了。这都是因为我们对人身具备的价值缺乏认识。
这就是四共加行的第一个暇满难得。这个我们要深刻认识。第二个共加行就是念死无常了:
2、念死无常
念死无常,同样是生起猛利皈依之心的强有劲的动力。“观无常,足以得道”,佛陀关于修习无常的精辟总结,是每个佛子应当深深铭刻在心的。或许有人会不解:活得好好的,念死,岂不是自寻烦恼?也有人因此产生误解,以为佛教使人消极避世。事实上,佛教所以强调念死无常,是为了使我们充分认识现实的严峻,时刻准备应付一切意外。即使在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也能从容面对,自在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念死正是为了鞭策我们积极利用今生来修法,使之成为改造生命的转折点。
在这个世间,多数人的生活无非是谋求生计,盈利、生存、吃喝,进而追逐名利、沉溺享乐。且不说追求过程中的不断挣扎和身心付出,即使最后获得成功,又为人生增添了什么呢?不过是一时的满足,暂时的意义。当死亡来临,这一切能使我们无憾地告慰此生,欣然地视死如归吗?想一想,思维一下这个道理,认识一下,好好地想一想。
有生则必有死,就象阳光下甩不掉的影子,没有人能侥幸逃脱。可怕的在于,死期却是不定的。有的刚出生就意外夭折;有的百年以后才寿终正寝;有的病魔缠身而死;也有的突遭横祸离开世间。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一定活着,即使我们这些今天还健康活着的人,一口气不来,转息之间便是来生。死亡,是行踪不定的精灵,不知何时就将我们逮个正着。无常大鬼不期而到,靡靡之中随时随地都在跟着我们,可怕啊!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思维一下,琢磨一下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
那么,谁也无法预料,今生可以蹉跎的时间还有多少,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或许是几十年以后,或许就在明年或者明天,便措手不及地失去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机会。甚至来不及叹息,一口气不来拉倒了,就已被淘汰出局。那个无价的暇满人身,也随之过期作废。世间还有什么损失比之更让人痛心疾首的呢?想一想,没有!
当死亡来临,地位无法拯救我们,财富不能帮助我们,亲人无力挽留我们。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有什么能给我们以勇气,使我们无畏地直面死亡,自在地超越生死?从生命延续来说,唯有佛法,才具有永久、真实的意义。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其实,不必等到死亡来临时,老人们回忆起青春往事,又何尝不感慨人生如梦,世事虚幻,了无痕迹。
所以说,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的险境,认识佛法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然发生寻找救护之心,就象落水者期待强者施予援手那样迫切,这一个前提是非常重要。试想,落水者面临灭顶之灾时,还可能思绪纷飞、杂念丛生吗?若有幸在此时遇到救援者,又有谁不拼死抓住救援者决不放手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天不思维死亡,这天就很可能空过。因为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回到往昔的习气中,被串习左右。习气毛病牵引,习惯有着巨大的力量,必得念死这般猛利的手段作为对治。
念死无常,仿佛是警世的震耳钟声,每一声,都在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每分每秒,用来完成今生最重要的使命,就象临终的人珍惜所剩无多的时光,不敢稍有懈怠。所以,念死无常不仅对于修习皈依,同时对于未来的一切修行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在每天听到早晚钟声的时候,钟的概念是什么呢?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呀!惊醒我们对世间的贪着,我们对世间的执着,不知道念死无常,更不知道人生的重大意义,才会虚度光阴、浪费光阴,每天才会无聊,无所事事,看会电视呀,打打游戏呀,上上网,聊聊天呀,工作当中也是陷在生活的戏论中,搞一些世间的游戏呀,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虚度光阴呀,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浪费过去了。
这就是第二个四共加行中念死无常,第三个念三恶道苦
3、念三恶道苦
死亡为什么可怕?固然是放不下对世间的执著,但更重要,是因为我们不知去向何方。修行成就者所以能笑对生死,正是因为他们对前途了如指掌,能够随自身愿力作出抉择,或者往生极乐,花开见佛,或者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而凡夫却无法主宰这一切,只有随业风飘荡,沉沦苦海。
佛法告诉我们,有情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当中轮转不息。其中,三恶道处境的苦痛、惨烈,令人不忍听闻,听了毛孔悚然呀,何况亲自经历呢?佛陀之所以反复述说这些恶道痛苦,不是为了使我们怖畏恐惧,给苦难人生增加更多的沉重,更非某些人想象的,是为招揽信徒而渲染的气氛。必须要知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老人家要我们念三恶道苦,是本着无限悲心而说,是为了唤醒世人迷梦,告诫这些处于火宅而不自知的人们,使他从沉沦中觉悟,速速设法逃离。
应当看清,三恶道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事实上,那仅仅是一息之遥。一口气上不来就去了。当这口气不来的时候,我们有把握不堕落吗?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当下能否把握心念?如果现在无力把握,临终一拼、一搏又会有几分胜算?又怎么面对种种业力乃至逆缘的考验?在那条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中阴路上,没有训练有素的心作为观照,就象悬崖边的盲人,稍有不慎,便会失足跌入深渊,于恶道长劫受苦。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恶道之苦呢?拯救自他一切有情于轮回呢?唯有皈依三宝,如法修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脱。所以说,时常忆念恶道之苦,是生起猛利皈依心的重要因缘。
所以我们在前面讲广论的时候,讲三恶道的苦,讲地狱的,八寒八热地狱之苦;讲饿鬼之苦,百千万劫不闻浆水之名;畜生的鞭挞之苦,宰杀之苦,苦不堪言呀!没有比这个更苦的了,所以,作为我们来说,一定从中深思熟虑,好好想想呀,好好琢磨琢磨,这个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这个不了解,不清楚,那么修行很难上去。
那么第四个共加行是什么呢?就是:
4、深信唯有三宝能救度
皈依,是为了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这个世间,人人在以各种方式安身立命,总想抓住些什么才觉得踏实。或者依赖财富,把钱财作为保障;或者依赖地位,将地位当作靠山;或者依赖家庭,将亲人当作港湾。感觉什么最可靠,便会皈依什么。但这些皈依终归是不究竟的,因为外在一切都是处在无常的变幻中,本身便不稳定,如何能为我们提供坚实的保障?就象救命稻草,抓在手中那一刻,也不过是抓住了一个即将破灭的幻觉。
“崇高必堕落,积聚皆消散,世界成复毁,有生无不死。”,我们讲天是棺材顶,地是棺材底,无论你跑到哪里去,永远逃不出棺材里,想一想,这个概念上要好好地思维一下。世间都是无常的,地球都有生死。什么是我们能够依赖的?家庭难免出现变故,地位无法永远保有,不能说,你有权,你有地位,这个位置你一直坐着,一辈子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呀,总有换别人的时候,换成别人又怎么样那?地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不可能老是自己呀,金钱随时会更换主人。尤其是今天这个世界,过多的机遇,使一切充满着不稳定。这也正是现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所在。从物质条件来说,我们所享用的远比古代的人更为丰富,就是古代的皇帝也没有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好,我们的物质远远比过去的人福报大,享受的要高、要大、要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想想,过去皇帝也比不上现在人的物质条件好,为什么内心深处仍然惶惑,仍然有着无法排遣的不安?常常是,拥有得越多,害怕失去的感觉越强烈。
时常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世人所谓的幸福无非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因为幸福的基础在于世界和自身的心,但那又是怎样的世界和心呢?外在世界是日新月异的,内在心灵是四处攀援的。以动荡不安的环境和内心为基础,那样的幸福又怎么可能稳定、坚实、究竟呢?可见,世间一切都无法作为真正皈依处,究竟解决生命的终极问题。
那么,其他宗教又如何呢?从佛法角度来看,不论哪一类民间信仰、原始宗教,还是至今盛行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它的皈依也是不圆满的。原因何在?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考量:
一般宗教皆信仰上帝、真主之类的造物主,认为他具有创造万物并绝对祸福于人的能力。让你幸福你幸福,让你有灾你有灾,认为是他掌握的。让我不能明白的是,神为什么造那么多恶人和不幸的人,并降祸给他们,难道是在玩游戏吗?关于上帝的真实性,神学家说:认识上帝为造化主,需要凭藉《圣经》的指导和教训。除此而外,其真实性无从得到证实。
此外,这些神祗大多在德行上尚未究竟圆满。《圣经》中,上帝曾以洪水严惩世人乃至动物,使世界沦为汪洋。他虽然提倡博爱,但所传递的爱只是针对人类而非动物,只针对教徒而并非异教徒,因而才会把动物赐给人类食用,并以酷刑惩罚异教徒。较之佛法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上帝的爱显然是不平等的,这种亲疏分别,正是德行欠缺之处。
第三,其施设教法不能令人究竟解脱。各种宗教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升天,这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升天以后能否永远享受天福而不堕落呢?谁也保证不了,必须要知道,有升则必有堕。除非横超三界,了生脱死,否则,天福享尽必定堕落。二是升天后如果内心烦恼未断,能否真正快乐?我们可以看到,世间那些富甲一方的,有钱的,家里面吃的用的,条件好的很呀,跟享受天福一样快乐,那又怎么样呢?地位崇高,吃的好、穿的好,坐好车、住着好房子,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世间福甲一方,生活条件无异人间天堂,但即使奢华得应有尽有,也未必开心自在。可见,若不解决生命内在无明,即使升到天堂,烦恼也会如影随形。
那么,三宝的究竟处在哪儿呢?关于这个问题,仍可从实、德、能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真实,佛陀并非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而是实有其人。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蓝毗尼(今尼泊尔境内),其父为净饭王,其母为摩耶夫人。他出家成道后,游化四方,足迹所到,留下许多至今为人瞻仰的圣地。佛陀,意为觉悟者,由证得宇宙人生的真实而成就。他所施设的教法,能引导一切众生断除无明妄想,圆满如实智慧。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正是依佛法走向解脱。所以说,佛陀是真实不虚的人天导师。
其次是德行圆满。佛陀具备圆满的断德、智德和悲德。断德,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不再有任何缺陷,不会起丝毫贪嗔之心,否则和凡夫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翻开佛陀传记,从未有佛陀嗔怒的记载,更不会象上帝那样怒降洪水。智德,就是成就一切智慧,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为如所有智;一是了知缘起显现差别的智慧,为尽所有智。悲德,即圆满大慈大悲。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并非佛陀独有。但我们的悲心狭隘而渺小,是被自我处理过的、充满不平等的悲悯心。而佛陀已超越我执,乃能平等一如,开发无限悲心。
第三,佛陀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值得我们信赖,值得一切众生依附。这种能力,来自佛陀圆满的德行。断德圆满,故能指导众生息灭烦恼,断除妄想;智德圆满,故能按众生种种根基施设教法、应机施教,分门别类地予以教化;悲德圆满,故能感知众生苦难而发心救度,没有附加条件,远离亲疏分别。
实、德、能是选择信仰的判断标准。试想,若不幸发现信仰对象并非真实,且不说内心失落,所耗时光又怎能重头再来?再者,若其德行尚未圆满,我们又如何因信仰得到内心升华和生命改善?此外,还须具备引导众生认识生命真相的教化能力。
皈依不仅是外在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皈依改善自身心行。正确的皈依之因,才能引发真实无伪的皈依;所以我们要知道呀,迫切的皈依之心,才能奠定坚实稳固的修行基础。否则,即使履行皈依仪式,也很难对生命改善起到多大作用。这是重点,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个要了解,对这个要清楚。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这点就讲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对照以上讲的去学修。应该如何去行持,如何去做,这是最关键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寒冬恭敬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