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学佛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学佛的重要性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开示一下学佛的重要性。我也曾经讲过,不管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还是究竟的解脱,都应该学习佛法,修持佛法。我们真正学佛了,真有修行了,才能实现这些愿望,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不学佛,怎么也解脱不了,怎么都是个痛苦;如果有佛法、有修行、有智慧的话,怎么都是个快乐,不管你有钱没钱,有家没家都一样。有钱,有有钱的烦恼与痛苦;没钱,有没有钱的烦恼与痛苦。有家,有有家的难处;没家,也有没家的难处。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任何人都有苦恼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佛法,修持佛法。
我们今生遇到了佛法,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福报,所以今生才有这个机缘,都一定要珍惜。现在很多人都不珍惜,把修行放在一边,先去忙世间这些琐事,这都是错误的。学佛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是个大事,应该把学佛修行的事放在第一的位置,我们有修行了,有智慧了,这样才能解脱,身体才能健康,家庭才能和睦,工作才能顺利,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切才能顺利,一切才能吉祥圆满。
现在我们都是不肯学、不肯修,学修不用心、不用功,翻来覆去、断断续续的,这样肯定成就不了。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如理如法。首先,明理特别重要,什么也不明白,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还去学佛信佛,这都是迷信,盲修瞎炼,永远达不到目的,永远成就不了。现在很多人学佛都不明理,那么马马虎虎地念,学、修,始终达不到修行的效果,最后都灰心退步了。这是什么原因?都是不明白、不明理,没有如理如法地学,如理如法地修。
比如说念佛,从心里念才叫念佛。念佛一定能管用,一定能往生,但是我们实际上念的是魔,不是佛!我们口头上念的是佛,但是心里念的是魔,都是私心杂念,心里没有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这样“念佛”实际上就是念魔、着魔,实际上都是造业!嘴里念佛,心里念魔,表面上修行,实际上造业!魔,分心魔和外魔,外魔是心魔的显现,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心里没有障碍,就没有这些外魔的干扰和危害,主要是我们的心不清净,心态不平衡。什么是心魔?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才是真正的魔。我们念佛的过程中,心里都是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我们嘴里念的是佛,心里念的是魔,实际上念的是佛还是魔呢?实际上念的是魔,不是佛!念魔了又怎么了?念魔了你就入魔了、着魔了,造业了!这样的话肯定不管用,甚至还有不好的结果。
现在很多人也学佛了、修行了,但是身体越来越不好,家庭越来越不和,工作越来越不顺利,什么原因?没有念好,没有学好,没有修好。这样念佛是没有意义的。那怎么办呢?首先一定要会念。我们讲过三个殊胜,念一句阿弥陀佛也要三个殊胜的摄持。首先,要发心发愿,为众生念佛,不能为自己念。第二,念佛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心态放平,站在性空妙有的角度来念。第三,念佛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做圆满的回向。有三个殊胜的摄持,才是真正的念佛,才能解脱,才能成就。如果没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嘴上念佛,心里念魔,表面上修行,实际上造业,这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还会有不好的结果。
明理特别重要,什么叫慈悲心,什么叫菩提心,什么叫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些道理一定要弄明白。菩提心有两种,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你怎么发心啊?怎么发愿啊?如果没有发心发愿,你念佛也是自私,修行也是自私。自私地念佛、自私地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很多罪过。
其实念佛法门特别方便,但是会念佛、能念佛是很难的。我们都讲,“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你光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没有用的。看破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有清净平等,才有自在随缘念佛,之前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欺骗自己,到时候一定会后悔的,一定往生不了。没有出离心,到时候你一定还会对世间、对自己的家庭、儿女、太太有贪图、贪念,这样你一定会留恋,往生不了。
我们修净土、念佛,一定要会念,一定要修好、往生。不管你是修净宗的、密宗的还是禅宗的,都必须要过三个关,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做到“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能做到明心见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修禅宗里讲的法要,才能念咒修本尊,才能成就,之前是不可能的。
前提、基础的修法都没有修好,连出离心都没有,想通过念佛往生,打坐修禅想成就,念咒修两个次第想成就,这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成就。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才可以念佛求往生,才可以打坐修禅,才可以持咒修本尊,一定能往生,一定能成就。如果没有基础,修哪个都不行。
什么叫出离心?对世间没有贪恋。有的人觉得自己有出离心了似的,但是你得好好地观察自己的相续。你的相续中对世间法有没有贪图?如果你对世间还有贪恋,还有贪图,你的出离心还是没有修到位。怎么装也没有用,别人评价你、说你,不一定能说准,但是你自己最清楚你自己,一定要观察自己的相续。相续中有没有出离心?你对世间法,不管是对财产、家庭还是儿女,对这一切法都没有丝毫的贪图,这才是出离心。
有出离心的基础上才能修菩提心。不为自己,完全为众生,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如果你还有私心,你还有自私自利的话,你的菩提心还是没有修好,还是不到位,你还要继续修菩提心。
有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什么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呢?对世间、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众生还是佛,不管是净土还是娑婆世界,不管是寂静的法还是轮回的法,对一切法都不执着,包括出世间的法。证悟空性的智慧就是无我的智慧,人无我和法无我,破人我执和法我执。对人、对法,对自己、对他人,对内情众生、对外器世界都不执着,都能观为性空妙有,这样的心才是真正的证悟空性的智慧。
有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才能做到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能做到明心见性,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才能修禅宗里的修法,才能做到在五种圆满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次第修本尊成就,如果没有这三个心,成就很难。出离心不是谁都有,不是随随便便就有,不是你想发就能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相续中建立出离心的话,首先要学修习四外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不是字面上理解,而是有甚深地体会和觉受,才能在相续中产生真正无伪的出离心,之前是不可能的。
我们之前也了解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内容,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甚深地体会和觉受,所以学佛修行也是断断续续的,想精进也精进不起来,想学也学不进去,学佛修行的事一拖再拖,今天心情好了,学;心情不好了,不学。今天高兴了,念;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念了。这是什么原因?最基本的道理没有彻底弄明白。如果把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彻底弄明白了,绝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人身多难得啊!不可能这么荒废。寿命多无常啊!就在呼吸之间,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死,用什么方式死,谁也说不定,我们还没有学好、没有修好,突然死了怎么办?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了之后,不会这样一拖再拖,不会这样懈怠。如果把轮回过患的道理弄明白了,知道六道轮回都是痛苦,一处也没有安乐,都像个火坑、苦海,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世间上的福报都离不开痛苦,都是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我们真正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了,真正知道六道轮回犹如火坑,甚至比火坑还严重,我们不可能对轮回、对世间法还会这样贪恋。因果不虚,一切都是因缘果报,世间上没有无缘无故地爱,也没有无缘无故地恨,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自己造的,没有人让你烦恼、没有人让你痛苦。真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了,你不会再怨恨别人,不会有想不开、想不通的事。
念佛求往生也特别殊胜,禅宗、密宗里的这些修法也特别的殊胜。但是,法再高、再深、再殊胜也没有用,如果我们的相续没有成熟的话,也得不到这些利益和功德,所以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成为净宗、禅宗和密宗的法器。什么是法器?你能够容纳、接受、消化这些法,这才是成为法器。比如说今天给你灌顶,你真正能从心里接受,能够开悟、证悟,这样才是相续成熟的灌顶的法器,之前是没有用的。不管是在藏地还是汉地,这样的法会特别多,参加的人也特别多,但是如果自己的相续没有成熟的话,给你再多的灌顶,也没有用,灌不进去啊!心胸没有打开,给你灌顶也没有用,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怎么办?从基础开始,好好的学,好好的修,我们的相续成熟了,才能得到灌顶。这个时侯我们不用特地去接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们时刻都能得到灌顶和窍诀。我们都会说,“上师三宝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自己要有这个福报和因缘,才能得到,之前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自己好好的学、好好的修,学,按系统来学;修,按次第来修,不要着急,慢慢来,没有事。刚开始的时侯肯定有难处,但是你不用害怕,坚持下去,一定会胜利的。
你真有修行、有智慧的话,我们遇到这些“违缘障碍”都障碍不了你,都会成为你的助缘。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所有一切都会成为你的违缘,都会障碍你。还是自己好好修,别把这些事情看得太重,看淡一点,想开一点,没有事!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坎坷和磨难,这都是好事,都是消业的机会,都是还债的机会,都是修行的机会,你们都一定要相信。
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都不要害怕,一切都会过去。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有了目标、方向,有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就朝着这个目标、向着这个方向、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坚持不懈,坚定不移,这样我们一定会胜利,今生一定能解脱,你们不要怀疑,一定能!
修行的过程中,不要去找这些感觉、境界。感觉好也好,不好也好;有好的境界也好,有不好的境界也好;有感应也好,没有感应也好,这都是无所谓,不重要,主要是自己按次第学修。净土法和大圆满法都是今生解脱的方法,都好好学、好好修,从基础开始。
你所修的法是正法还是邪法,就看自己的相续中这些烦恼和习气。在你自己的相续中,这些烦恼和习气有没有转变?如果有转变,你所修的法是正法。如果你学得再多、修得再好,你的烦恼没有减少,习气没有好转,那你修的法也不是正法。正法是什么?能够对治烦恼,对治习气,这就是正法。
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成就,也看自己的烦恼和习气。烦恼比以前少了,贪嗔痴慢疑比以前少了,不好的习气比以前好了,性格比以前好了,这就说明你修行上有进步了,有成就了。
观察好自己的相续,别看什么感觉、境界、出现什么形象了这些,这都是修行的过程中很正常的,不用害怕,也不要高兴。出现好的境界,就高兴、去执着,这也是一种障碍;出现不好的境界,就害怕、去执着,这也是一种障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放平,不要执着这些,不要太高兴,也不要害怕。如果有不好的现象了,就祈请上师三宝,多念诵祈请诵,比如《金刚七句祈祷文》,一切都会过去,不要害怕。我说过,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有些坎坷和磨难,这都是正常的,没有磨难和坎坷,不可能增长智慧。智慧是人和事磨练出来的,我们通过这些磨难和坎坷,才能增长智慧。
如果你没有修行,不懂佛理,你继续会造业。如果你懂的了佛理,真有修行的话,你通过这些能增长智慧。比如你今天有病了,或者有其他不好的状态了,不懂佛理、没有修行的人就害怕了,不敢学、不敢修,或者退心、放弃,这都是错误的。这不是有病,这事祛病;这不是着魔,这是驱祛。这个病是本来就有,今天发现了,通过修行就能把它去掉了。身上那些不净的鬼魔,通过修行也都能驱除了。这些都是好事,你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心态,把握住自己的心。
生病的时候,心不能慌。第一,能消业。你要相信因果,这是自己的因果,肯定是曾经造业了,尤其是杀生。通过忏悔,业消了,病就好了。第二,能还债。这些疾病肯定也与怨亲债主有关系,因为你曾经伤害过他们。你现在就利用这个机会,多给他们发慈悲心,这样,他们也能得到安宁,得到解脱。第三,这个时侯你可以修自轻他重、自他交换的菩提心,把众生所有的病苦,都拿到自己身上来,自己替众生受苦受累。这样的话,你的业就消得很快,你会很快恢复健康,得以长寿。
这就是修行的过程,第一,要转变因果。第二,要超越因果。我们最好要超越因果,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和干扰。我们真正证悟了、开悟了,那个时侯我们才能超越因果。比如说前面讲过的,生病的时候我们消业、修自轻他重菩提心,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恢复,以后也能得到健康和长寿,这都是转变因果。你不要把它当成坏事,否则它一定会障碍你,让你痛苦,让你将来下地狱。如果你把它当成好事了,它就是你的助缘,它就能帮你消业积福,帮你解脱成佛。
这些都不要害怕,什么事都没有,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不管什么时侯,都不能灰心、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了,这就是你的胜利。不管是感觉好的时侯、不好的时侯,不管是心情好的时侯、不好的时侯,不管什么时侯都能够坚持、都能够精进的话,这就是你的进步、你的成就。最终有一天,你一定能达到最圆满、最究竟的解脱果位。
不经过磨难不能成佛。我们本来都是佛,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本性是清净的,从本性的角度,我们都是佛。但是,我们还没有断证圆满——没有断除烦恼,也没有证得圆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都没有成佛。所以,我们要断除这些烦恼和习气,断除我执和我爱,这都是真正的魔。断除四魔,其中一个就是烦恼魔。
没有随随便便能成佛的。不经过风雨不能见彩虹,不经过磨难不会成佛。我们都有目标了、有方向了,也有正确的方法了,只要能坚持,什么时侯都不灰心、不退步,这就是我们的成就。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胜利。
你们都学得挺好,挺有进步,但是还要继续。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解脱、成佛,一定要继续、坚持,好好的学,好好的修。今天就讲到这。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我们一起做回向,把讲法的功德、闻法的功德等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早日离苦得乐,早日证得大圆满的境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