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6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   作者:日宗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6讲

 

  2010年5月5日

  首先在还未听闻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听法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早日获得圆满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第152页。今天我们上的是第152页的倒数第六行,中间这个地方。

  首先作一个补充,也就是昨天下课之上,我们有讲到一个比丘,因为没有净化他所造的恶业,而感生地狱受苦的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回去之后,有请示过仁波切,仁波切他有说,这个公案最主要他是在指说,在152页的第二行,「诸能感生恶趣中之极大苦因,令其转为感微苦因」,也就是这位比丘,他虽然投生在炎热地狱当中,但是他所受的苦,跟一般投生在炎热地狱当中的有情,相较之下是比较轻微的。这个公案他所要阐释的内容,是《略论》当中的这个部分,在这个地方先作一个补充。

  接下来我们看到原文,在加注的科判里面有提到,由于净罪者力量微弱,虽无法完全净化,但能破坏感生异熟之能力,所以不生异熟果。在正文当中,如是以忏悔及防护等,能坏感生异熟之功能,虽遇余缘,亦将不能感生异熟。如是由邪见及瞋恚摧坏善根,亦是相同,此为《分别炽然论》中所说。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透由忏悔以及防护等四力,作忏除之后,它能够破坏恶业感生异熟的这种能力。当破坏了这种能力之后,纵使遇到了其它的因缘,也不会感生异熟的恶果。

  第六个部分,从一开始就要努力不被罪过所染。又由忏、护虽能无余净化,然从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忏已而清净二者,有大差别。虽然透由忏悔以及防护,能够让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完全的净化,连根的净除,甚至不感生异熟的恶果。但是从一开始,如果能够防护,不要造作这样的一种恶业的话,其实对我们自己而言是比较有帮助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然从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忏已而清净二者,有大差别」。譬如《菩萨地》云:犯根本堕,虽可重受菩萨律仪而能还净,然于此生,则定不能获得初地。《遍摄一切研磨经》中亦云:若犯经中所说一种谤法之罪,于七年中,日日三时忏悔,恶虽能净,然而欲得忍位,任其如何疾速,须经十劫。在《遍摄一切研磨经》当中有提到,如果犯了经中所说的一种谤法之罪,在七年之中,每一天花三时来作殷勤的忏悔,所造的恶业虽然能够净化,但是如果想要获得加行道的忍位,不管在怎么快,都需要经过十劫的时间,才有办法获得。是故,无余净化之义,意指无余净化「能感非悦意果」;所以之前我们透由忏悔,能够净化恶业的意思,指的就是无余净化「能感非悦意果」。然于起道证等,极为遥远,故应励力,令初无犯。是故说诸圣者,于微小罪,虽为命故,亦不知而故行;若由忏悔净化与初无犯二无差别,则无须如是作矣。如果说透由忏悔将恶业净化,跟一开始就没有染犯,这两者没有任何差别的话,圣者们他们就不需要在这方面如此的努力防犯了。譬如世间伤手足等,虽可治疗,然终不如初未损伤。

  己二、生此意乐之量(153页)

  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我们在内心应该要生起什么样的意乐呢?在这当中有提到,往昔希求现世,心不虚假,我们在还未修学下士道的法类前,对于世间以及法这两者相较之下,我们希求现世的心是任运而起,所以这地方提到了,心不虚假。于求后世,仅随言辞而成理解;而对于后世,或者是我们所想要修学的正法来说,我们都只是嘴巴上面说说罢了,很难打从内心底,对于法或者对于来生,生起强大的希求。但是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之后,若换其位,而以希求后世为主、现世为副,此则生起。如果藉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能够将希求现世的心,转变为是希求后世。这时候以希求后世为主,现世为副的话,我们这个地方所要强调的下士夫的意乐,就有办法生起。然须令其坚固,故虽生已,仍须励力而修。

  己三、遣除此中邪执

  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说明他宗的想法。有一类人,以佛经云:「应当背弃轮回一切圆满。」作为错误根据,而作是念:「身体、资财等圆满之增上生为轮回故,于彼不应生起希求。」在之前我们有提到,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我们要对于来生生起强大的希求。对于这一点,有一些人他提出了一个看法,他提出说在佛经里面有提到,我们应该要背弃轮回当中的一切圆满,以此作为根据,而提出了下面的这个观点,他认为说「身体、资财等圆满之增上生为轮回故」,所以我们对于轮回的法,我们不应该生起希求,这是第一个部分,说明他宗的想法。

  第二个部分,破除此种论点。而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应透由圆满身依次增上。所希求义,可分希求现前及究竟义二种。我们所要希求的法,或者是所要希求的果位,可以从现前,以及究竟这两种角度来作探讨。求解脱者于现前中,亦须希求轮回当中身等圆满。纵使是求得究竟的解脱的人,在短时间之内,由于他没有办法马上获得解脱的缘故,所以他也必须要先求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经由彼身依次渐进,终能获得决定胜故。这就犹如同是,如果我们要搭一艘船到对岸的话,这时候我们是必须要藉由船,我们才能够到达对岸。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要度脱轮回的苦海,这时候就必须要藉由人身的这艘船,依次的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才能够度脱轮回的苦海。而到了彼岸之后,这时候我们就不需要这艘船了。相同的道理,在寻求解脱的果位前,我们必须要藉由暇满的人身,或者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依次的增上,最后才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以究竟增上生的角度而作破除。所有身体、资财、眷属圆满之增上生,并非皆是轮回所摄。之前他人提出的看法是,他认为不管是身体、资财、眷属圆满这些都是属于轮回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身等圆满究竟即佛色身,身等圆满,他到达究竟的状况,他就是佛的色身。其圆满之剎土,这个所谓「其圆满之剎土」指的就是资财圆满的话,他就能够成为是佛的剎土。其眷属故,眷属圆满究竟的话,他就能够成为是佛的眷属。由思此义,《经庄严论》中云:由前四度成办身体、资财、眷属圆满之增上生。又多教典,说由此等成办色身。于共下士道次修心说讫。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共中士道的部分,在这个部分的一开始,附加的科判当中提到了,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二,第一个部分,连接前后文。也就是在之前,我们介绍了下士道的法类,而在修学下士道的法类之后,更进一步,我们要如何的修学共中士道的法类呢?如是随念将死,及思死后堕恶趣理,能令其心厌弃现世,于后善趣生起希求。透由修学下士道的诸多法类,我们能够对于后世,生起强烈的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决定黑白业果门中,励力断恶、修善,虽能获得善趣果位,然于此中不可执持仅此为足,虽然透由下士道的诸多法类,我们勤于断恶修善之后,虽然能够获得善趣身,但是对于一位想要成就圆满佛果的人来说,这是不足够的。而应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乐,厌弃轮回一切事已,依此而发大菩提心,导入上士,故须修习中士意乐。因此在正文当中有特别的提到,应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乐,也就是在还未修学上士道的法类之前,应该以共下士,以及共中士的意乐作为前行。在生起了共下以及共中士的意乐之后,对于轮回生起强烈的厌恶之心。依此而发大菩提心,以此作因缘,而对于佛果生起强烈的希求,生起菩提心,导入上士。因此在还未进入上士之前,必须要修学中士道的法类,「故须修习中士意乐」。而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是虽得人、天果位,然尚未能超出行苦,纵使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能够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但实际上人天果位,它也是属于轮回的一部分,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于此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但是虽然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如果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法,这样的一个境界,我们认为它是自性乐的话,这样的执着是颠倒的。故于真实全无安乐,这当中的「于真实全无安乐」指的是在独立不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没有自性之乐。我们现今所认为的乐,都是在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我们用心去安立出来,这是一种乐,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苦的本质。因此在独立、不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是没有自性之乐的。故于真实全无安乐,其后仍定堕于恶趣,并且在之后,透由某一些的恶缘,还是有可能堕于恶趣当中,终究恶故。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好的结果。所以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以生起下士道的意乐为满足,而更进一步的应该修学中士道的法类,而趣入上士。

  接下来我们所介绍的是正文,

  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

  己一、正修意乐(分二)

  庚一、明辨希求解脱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

  己二、生此之量

  己三、遣除于此邪执分别

  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庚一、明辨希求解脱之心(156页)

  我们必须要认识,什么样的心,能够称之为是希求解脱之心,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二,一、认识何谓解脱?既然我们想要认识何谓希求解脱之心的话,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何谓解脱。第二个部分,希求解脱之心。我们平常有很多的人,时常都是谈到轮回跟解脱这两个名相。但似乎有很多的人,对这两者名相的真实内涵,其实是不了解的。这一点在我们拉达克当地,就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们是不了解何谓轮回?何谓解脱?甚至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认为,我是轮回,因为我是一个在家居士,所以我是在轮回的状态;而那些出家的法师们,他们是获得解脱的人,他们会有这样的一种观念。所以也就是因此在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个公案,有一位在家居士,他在一位上师的面前出家,而这时候当他换上了袈裟的时候,他就告诉周边的人说:我刚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但是我所懂的法并不多。这时候旁边的法师就问到说:既然你能够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得到解脱,表示你已经对于法,有很深厚的体会才对啊!这时候他说:其实我懂得并不多,因为我才刚刚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而已。所以表示,他并不了解何谓轮回?何谓解脱?

  所以这个地方一开始有提到,言「解脱」者,谓从束缚当中跳脱。所谓的解脱,指的就是在某一种束缚的状态下跳脱出来,我们称之为是解脱。而这个地方,所谓的「束缚」,是被什么样的东西,束缚起来呢?此复业及烦恼二者,于轮回中是能缚者。这当中的「束缚」指的是业以及烦恼。由此二力所使,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若依「界」分,有欲界等三界;如果我们以界来分的话,可以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以「趣」区分,有天趣等五或六趣;如果是以「趣」,也就是我们所的六道,或者是五道来区分的话,天道以及非天道合而为一来计算的话是五道,如果分开来算的话是六道。由「生处」门,有胎生等四生。由投生的方式来区分的话,有胎生等四生,这当中包含了胎生、卵生、湿生以及化生。凡于此中结蕴相续,是束缚之体性。如果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结蕴相续」呈现出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的话,我们就称之为是这里的束缚。是故从此跳脱,名为「解脱」;所以能够从业以及烦恼束缚的状态下,跳脱出来的话,就表示我们已经解除了被束缚的状态,而从之前的状态完全的跳脱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是解脱。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欲获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对于这样的状态,生起强烈的希求的话,就表示这样的一颗心是希求解脱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156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附加科判分二,一、连接前后文,二、正文。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连接前后文。譬如欲解口渴之苦,有赖见渴所逼生不欲乐;如是欲得息灭取蕴苦之解脱,亦观待见取蕴具苦性之过患。故若未修三有之过患,于彼生起欲舍之心,则于灭苦不起欲得。《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灭?」在这个科判当中,一开始就提到了一个譬喻,就比方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现在是很口渴的,这时候你就会想要去找水喝。但是如果你没有发现,你现在的状况是口渴的状况的话,自然的,你不会想要去找水喝。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在修学的道路上,没有看到轮回的过患,不了解轮回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的话,自然我们就不会想要跳脱轮回。纵使我们在修学的同时,心里面或者是嘴巴上,我们会说我们想要跳脱轮回。但实际上打从内心底,我们是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种感受的。这一点在《四百论》当中有提到,「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灭?」这当中的「此」,指的就是轮回。如果有一个人,他对于轮回没有办法生起厌离的话,「彼岂敬寂灭」这时候他怎么可能,对于灭除轮回的解脱果位,生起一种恭敬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像我们,我们对于我们所安住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内心都会生起强烈的欲望跟执着。对于我们的身体也好,对于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我们很难看到它带来什么样的过患,由于没有办法看到轮回当中这一切的过患,所以自然的想要从这当中跳脱出来,这是很困难的。虽然我们也会发愿,我们也会祈求,希望能够早日的跳脱轮回,但实际上我们的心,并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往这个方向去前进。

  就比方说,我们知道有一些地方,它的生活非常的贫苦,甚至有一些地方没有水喝,没有食物可以吃,甚至有些偏远的地方,时常会发生战乱等等。我们光想到这样的一种情境,我们都会觉得,为什么会有人,想要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但确实虽然这个地方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但是确实还是有很多的人,还是愿意生活在当地。因为他虽然看到了这当地有种种的条件是不具备的,但是他会在内心里面生起一种执着,会觉得这是我生长的地方,所以我应该要继续的留下来。所以我们在轮回当中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在轮回当中,必须要承受各种痛苦的逼迫,但是在受苦逼的当下,我们对于轮回,又自然会生起一种贪着。所以当我们看到苦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想要脱逃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在面对轮回当中的安乐时,我们又会对它生起,多一分的执着。所以在想要跳脱,以及对轮回生起执着的这两状态下面,我们不断的在排回。但是我们无始以来,不断的串习轮回当中的种种安乐,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对于轮回当中的安乐,会生起强烈的贪着。也就是这样的一颗心,让我们没有办法往解脱的方向前进。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正文:是故此中分二:

  辛一、思惟苦谛轮回之过患(分二)

  壬一、显示四谛中先说苦谛之意趣

  壬二、正修苦谛

  辛二、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

  壬一、显示四谛中先说苦谛之意趣(157页)

  接下来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苦、集、灭、道的这四谛。佛在初转*轮的时候,为众生宣说了四谛的*轮。而在四谛当中,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谛,又称之为是染污谛,灭谛跟道谛称之为是清净谛。而以流转轮回以及跳脱轮回的角度,我们来作分析的话,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谛,最主要是让我们流转在轮回中受苦的因;而想要跳脱轮回,这时候就必须要藉助灭谛和道谛的内涵。为什么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者,会让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呢?这两者当中以集谛为因,透由集谛而生起苦谛,让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如果想要从轮回当中跳脱,这时候就必须要修学道的内涵。透由修学道的内涵,以此作为基础,作为因,才能够获得跳脱轮回的解脱,也就是灭谛的功德。所以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苦集灭道这四谛。

  所以我们刚刚所介绍的是生起的次第。以流转的角度而言,集谛是因,苦谛是果;以跳脱轮回的角度来说,道谛是因,灭谛是果。所以在苦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先生起集谛;在灭谛还未获得之前,必须要先修学道谛。但是导师释迦世尊,在宣说四谛的法则时,颠倒了因果的关系,而先说了苦谛,再说集谛;并且先说了灭谛,再说了道谛,因此而形成了苦集灭道。为什么导师释迦世尊,是将它们的次第颠倒过来,而告诉了我们四谛的内涵,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如果一开始我们不认识苦,对于苦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的过患,自然而然我们就不会想要去苦。如果我们不会想要去苦,我们就不会去寻求苦因。所以一开始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我们在修学的一开始,我们必须要先认识苦。认识了苦,以及苦所带来的过患之后,我们才会进一步的去寻求,这样的苦果是由什么样的因所造成的。当你了解了苦是某一种因而形成的,这时候你就会想办法去断除苦因。要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断除苦因呢?唯有透由修学道的内涵,才有办法断除苦因。透由修学「道」,而让我们心续当中,道的功德究竟圆满,就能够获得灭谛。所以佛之所以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众生宣说四谛的法门,是有他的原因在的,因此我们看到第一个科判。

  在第一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二:一、陈述疑点。二、回答。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陈述疑点。集谛是因,苦谛是彼之果,故集是先,苦则是后。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次第,而说「诸比丘,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耶?所以为什么导师释迦世尊,在宣说四谛的时候,要先说苦圣谛,再说集圣谛呢?

  第二个部分,回答。回答分二,一、简略说明,二、详细说明。第一个部分,简略的说明。大师于此颠倒因果次第而作宣说,是有极大修持之关键故,无有过失。导师释迦世尊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他有非常大的修持的关键的缘故,所以颠倒因果的次第,为众生宣说四谛的法则,是没有任何过失的。

  第二个部分,详细说明。详细说明的内容当中又分三,第一、必须依照经典,依次显示苦集灭道。此复为何?诸所化机,若己于初未生欲从轮回解脱之无颠倒心,则根本已断故,如果所化机,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办法生起无颠倒心。这当中的「无颠倒心」最主要指的就是从轮回当中跳脱的,这种希求解脱的无颠倒心。如果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颗心,则「根本已断」,所谓的根本已断,指的是将来能够获得解脱的根本,是不具足的,所以提到了获得解脱的根本已断。如何引导彼趣解脱?如果他没有这样的一个基础的话,怎么能够引导他进入解脱的大门呢?诸所化机始为无明暗覆,于本是苦性之轮回盛事,倒执为乐,为彼所欺。所化机无始以来,被无明所暗覆的缘故,对于原来是苦性的轮回盛事,倒执为安乐,并且被这些轮回的盛事所欺诳。如《四百论》云:「此大苦海中,无有诸边际,愚汝沉此中,岂能不生畏?」有说:「此于真实是苦,非是安乐。」轮回当中的圆满盛事,它的本质,实际上是痛苦的本质。但是由我们被无明所蒙蔽的缘故,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最究竟痛苦的本质,反而将它执为快乐。此说多种苦之行相,令起厌恶,是故于初先说苦谛。由于我们对于「境」有错误的执着,为了要破除这样的一种执着,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何谓苦?因此在经论当中,以各种的方式告诉我们苦的内涵,希望我们对于轮回生起强烈的厌恶之因。因此在四谛当中,一开始是先说苦谛。

  此后见己堕于苦海,之后当我们在思惟苦谛的内涵时,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是堕于轮回的苦海当中,并见欲从彼中解脱须灭彼苦。并且更进一步的,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想要从轮回的苦海当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灭苦。此复了知若未遮止其因,苦终不灭,如果想要灭苦,我们就必须要灭除苦因。如果苦因末灭的话,它的果是没有办法灭除的。便作是念:「其因为何?」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进一步的去探索,苦的因缘为何?由此了知集谛,故于苦后宣说集谛。

  次知轮回众苦皆由有漏业生,当我们去寻求苦因之后,我们发现轮回当中的众苦,都是由有漏的业而产生的。而有漏的业,又是什么样的心所造作的呢?彼业复由烦恼所生,烦恼根本则是我执,最终的根本,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无明我执,便知集谛。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了解集谛的内涵。若见我执亦能灭除,誓愿现证断苦之灭,如果我们发现,我执或者是无明,它是一颗颠倒的心。透由正确的思惟方式,能够将它连根断除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在内心当中立起誓愿,希望我能够现证断苦的灭谛功德。故于集后宣说灭谛,因此在集谛之后,宣说了灭谛。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想要获得灭谛的功德,就必须要如实的修道。所以在灭谛之后,宣说了道谛。(校稿中)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第二个部分,破除对于显示如此次第所产生的问题。之前,简单的介绍了苦集灭道的次第。这时候会有人提出以下的疑问,或曰:「若尔,开示苦谛,即于解脱生起希求,故于苦谛之后应说灭谛。」无过。在一开始,如果提到了苦的内涵,这时候当我们听到了苦,我们自然心中会生起一种想要跳脱苦的心,所以即于解脱生起希求。也就是因此在苦谛之后,应该先说灭谛,也就是能够灭除苦的这种解脱功德,而不是在苦之后先说集谛。对于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应该要作仔细的思惟,如果以比较详细的方式来作介绍的话,我们一般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钝根者,一类是利根者。所谓的「钝根者」,他是随「信」的,也就是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听;所以对于一个佛弟子,如果他是一个钝根者的话,他会完全的相信佛所说的内涵。而对于一个利根者来说,他是随「理」的,也就是纵使佛是这样说,但是他会更进一步的去思惟,佛所说的内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会进一步的去分析,去思惟。所以对钝根者而言,由于他没有着重在思惟上,所以对于他说苦的内涵之后,很自然的在内心当中会现起一种,想要跳脱苦的这种感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利根者,由于他对于事情,必须要作更进一步的分析以及观察的缘故。当有人跟他说,苦的内涵之后,由于他要去观察,他就会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这样的苦是来自于哪里的?所以对于利根者而言,在苦之后是必须要先宣说集谛的内涵。所以由于佛在说四谛法则的同时,他所对的所化机,是利根者,所以在说苦之后,必须要先说集谛。也就是他在告诉利根的所化机,苦的本质之后,由于利根的所化机,会更进一步的想去探索,苦的来源为何?他是否能够灭除的缘故,所以佛在宣说法的苦谛之后,更进一步的讲了集谛的这个内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如果大水来了,一般的人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他心里面的第一个想法,一定是我要逃。但是对于利根者来说,他不仅想要逃,在逃的当下,或者是在之后的时间当中,他会思索,为什么大水会在这个时间点来到我所住的这个地方。如果他能够进一步的去探索问题的根源,而解除问题的根源的话,之后他就不会再遭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如果当我们遇到问题之后,我们的内心只要想要逃的这个念头,这时候你不去探索问题的根源,你自然的你就不会想要去解决问题的根源,到时候你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对于苦的内涵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思惟苦之后,只是一谓的想要从苦的状态跳脱,但是不知道苦因为何?也不知道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去除苦因的话,纵使你有想要脱离苦的这颗心,但是你完全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去除苦。但是对于利根者来说,他除了想要跳脱苦,他会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苦因为何?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去除苦因,这时候他会修学道的内涵。

  所以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尔时虽有欲解脱心,欲得息除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未见其因定能遮止,虽然在介绍了苦的内涵之后,听者在内心会生起想要离苦的这颗心,「欲得息除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但是由于他没有办法清楚的分办苦的根源,「未见其因定能遮止」他也没办法看到苦的根源,是有办法断除的。因此他的内心当中,不会生起「应现证灭」的这个念头。是故不念:「应现证灭。」不执解脱为所求故。所以这时候,他不会以解脱作为他最终的目标。如是若执:「应当证灭,现证解脱。」如果我们以利根者的方式来作思惟的话,这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到最后会生起「应当证灭,现证解脱」的这颗心。便念何为趣解脱道,趣入道谛,是故道谛最后宣说。

  对于之前我们所为各位介绍的四谛内涵,如果你仔细的去思惟,纵使在短时间之内,你没有办法如实的去实践,你也会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藉由他的智慧所说的一种妙法。先说苦,它的原因是什么?在苦之后为什么要说集谛?在集谛之后为什么要依次的宣说灭谛以及道谛的内涵?光思惟四谛的次第,其实我们在内心当中,就能够对于宣说四谛的人,就是佛陀,生起强烈的信心。你会觉得,他的智慧是无比的殊胜,才能够宣说如此精美的妙法。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下一个段落。第三个部分,以正理来成立必须依此四谛。如是四谛,大、小乘中多次宣说。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四谛法则,是大小二乘,包括密乘,这当中最主要的精华,都总摄在四谛的法门里面,此为善逝总摄趣入轮回、从彼跳脱之诸要义,在四谛当中,佛陀总摄了众多趣入轮回以及跳脱轮回的重点。故于修解脱时极为重要,并是行持要义之大总集,是故须以如是次第引导弟子。所以一位上师,在引导弟子的时候,也应该以相同的方式来作引导。之所以要这样引导的原因是什么呢?若未由思苦谛门中,于轮回起真实厌弃,如果没有透由思惟苦谛,而对于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则求解脱唯成虚言,这时候我们说要解脱,其实这只不过是嘴巴上面说说罢了,任其所作悉皆成集;但是我们当下,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所造的业,都还是流转轮回的业。若由思集门中,不善了知轮回根本──诸惑、业者,如果藉由思惟集谛的内涵,我们没有办法了解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业跟烦恼的话,犹如射箭未见靶心,就犹如同是一个想要射箭的人,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靶心在何处,随便乱射。如果我们想要去射箭,我们就必须要先知道,我们射箭的方向为何?就像是如果你想要抓到小偷,你必须要先知道谁是小偷。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要去除内心当中的烦恼,你必须要先认识烦恼。所以这时候认识烦恼,对于一个修学道,尤其是想要获得解脱的行者来说,是重要关键。道之关键已断,相反的,如果我们不了解烦恼为何?这时候想要去除内心的烦恼获得解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能够生起道的关键,已经完全的不存在了。

  于非解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由于没办法认识烦恼,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对治,来去除烦恼。这就犹如同是外道徒,他们认为要获得解脱,就是在自己的身上点火,或者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就能够获得解脱。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解脱的本质为何?为什么不知道解脱的本质为何?因为他们不知道烦恼为何?如果不知道烦恼为何,他们就会以为让身体受苦,就能够减轻内心当中的烦恼,所以自然的他会以各种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受苦,看是否能够完全的净化内心当中的烦恼,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于非解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其后必定劳而无果;如果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就以为能够获得解脱的话,实际上是白忙一场。若未能知所断苦、集,则亦不明息灭彼之解脱,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我们所要断除的苦谛,以及集谛的内涵,「则亦不明息灭彼之解脱」就不能够了解,解脱它到底是要断除什么样的所断。故虽欲求解脱,亦唯增上慢矣。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虽然我们想要追求解脱的果位,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壬二、正修苦谛(分二)

  癸一、思惟轮回总苦(分二)

  子一、思惟八苦

  子二、思惟六苦

  癸二、思惟轮回别苦

  子一、思惟八苦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依根器之次第而作修习。修共中士一切所缘法类,凡下士时所说共法,此亦应取。在修共中士的这一切的所缘法类时,如果在之前下士道时,已经说过的内容,在这个部分虽然不需要另外再说,但是在思惟的时候,必须要再重头开始思惟,因而提到了「此亦应取」。诸不共之所修法类,若有慧力,如下所写而修;而对于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之后所要探讨的共中士道当中,不共的诸多法类,如果你的慧力,也就是你智慧,你的能力,具足的话,应该如同下面所写的,不管是所引的经教,或者是所举的正理,这时候应该要依照经教的内涵,以及诸多的正理,如理的来作思惟。倘若慧力微劣,可暂舍置所引教文,唯修当下所示法义之体性也。如果你的能力、时间、智慧,各方面的条件不足够的话,「可暂舍置所引教文」这时候你可以先将这当中所引的一些经教的内容,暂时的放在旁边,而最主要的你必须要修学的是,「唯修当下所示法义之体性也」,也就是这个法类当中最主要的内涵,你必须要能够掌握,而更进一步的来作思惟。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必须远离沉没掉举。此等虽是观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于其余善、不善、无记之法,皆不应散,心于所缘遮掉举等;接下来我们所探讨的内容,虽然说最主要,它是要用观察修的方式来作修持,但是所谓的观修,并不是胡思乱想的意思,而是对于我们所要修的法类,或者是我们所要对的这个境,更进一步的,在心安住的情况下来作观察,也就是心里面并不是胡思乱想。「观察修」是必须要配合止住修,也就是止观双运的情况下,才来作练习的。因而提到了「此等虽是观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对于我们当下所要修学的所缘,也就是我们所要思惟的这个法类之外,对于其它的不管是善法、不善法、无记之法,「皆不应散」我们的心都不应该散乱,「心于所缘遮掉举等」;莫为昏睡、沉没之力所转,令心极为明晰,于澄净中渐次修习。

  《入行论》云:「虽长时修习,念诵苦行等,若心散余处,佛说无义利。」此说意散余处之一切善行,其果微小;《大乘修信经》中亦云:「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信于大乘、由大乘生,任随何种,应知一切皆由不散乱心正思法义而生。」大乘菩萨的功德,都是藉由心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以正确的方式去思惟法义而产生的。此中「不散乱心」者,于善所缘,其心不散余处;「法」及「义」者,即文与义;这当中的「文」指的就是文字,「义」指的就是内容。「正思惟」者,以观察慧观察而思。这当中的「以观察慧观察而思」是在配合止修的情况下来作观修。由此显示成办一切功德之法,皆须此二。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办一切殊胜的功德,都必须要藉由止修以及观修这两个部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持,才有办法生起殊胜的功德。

  第三个部分,三乘一切功德都是如此修习而成。故说成办三乘一切功德,皆须二事:一、一心专注善所缘境,不散余处之真实奢摩他或其随顺。这当中所谓的「随顺」,也就是它虽然还没有到达具量的奢摩他,但是它是与奢摩他相似的一颗心,所以我们称之为是随顺。二、于善所缘分别观察,辨别如所有、尽所有之真实毗婆舍那或其随顺。相同的,毗婆舍那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具量的,一种是不具量,但是它相似。如是亦如《解深密经》中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此中止观若无真实及随顺二种,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实止观之果。在《解深密经》当中的原文有特别的提到,「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如果这当中的奢摩他,没有分成真实的奢摩他,以及随顺的奢摩他这两种的话,其实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它没有办法完全安立为奢摩他的果。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面所谓的「应皆是奢摩他以及毗婆舍那之果」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包含了真实的奢摩他以及随顺的奢摩他,相同的毗婆舍那也是如此。因此在最后一句话就有提到,「此中止观若无真实及随顺二种」,如果这当中的止观,没有将它分成真实以及随顺的这两种的话,「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实止观之果」。所以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最主要是提到了,以下我们所介绍的法类,最主要它是以观修的方式来作思惟。虽然是以观修的方式来作思惟,但不并代表我们对于这些法类,内心当中是可以随便去思惟的,而是心在安住某一种的所缘境上,以正确的方式来作如理的思惟,所以提到的内容,最主要是提到了止观双修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四个部分,第四个部分当中的内容。此中分八:

  丑一、思惟生苦

  思惟生苦的部分,分五:一、生为众苦所随,故为苦性。地狱之有情众、一类唯苦饿鬼、胎生、卵生四类,于初生时,便有多种猛厉苦受随之而生。也就是在生的当下,会有众多非常强大的苦受,伴随而来。所以第一个是提到了,「生为众苦所随,故为苦性」。也就是在生的当下,它就会带来许多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痛苦。

  第二个部分,二、生为粗重所随,故为苦性。与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相随,在获得了蕴之后,我们是与让烦恼能够增长安住,或者是生起烦恼的种子伴随而来的缘故,故无堪能安住于善,由于我们的心续当中,附着着能够生起烦恼的种子,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并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安住在善法之上。亦不如欲自主而转,所以这时候,我们是处在一种不自主的状态。其实不要说修学善法,就连平常我们在作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自主,我们心里面所想的,跟我们实际上所作到的,总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更何况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善法,我们在行善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之所以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缘故,是因为我们的心续当中,伴随着生起烦恼的种子,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三、生为众苦所依,故为苦性。生的当下,不仅会伴随许多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痛苦,在生之后,以我们的身作为所依处,也会生起众多的痛苦。因而提到了,生为众苦所依,故为苦性。于三界受生已,由此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诸苦。

  第四个部分,四、生为烦恼所依,故为苦性。若于轮回受生,便于贪、瞋、痴境生起三毒,我们在生之后,我们必须要承受的苦有三种:一种是苦苦,第二种是坏苦,第三种是行苦。我们在面对苦苦的时候,内心最主要会生起的烦恼,是瞋念。在面对坏苦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烦恼是贪念。在面对行苦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烦恼是愚痴。所以对于贪、瞋、痴的三种境界,我们会生起三毒的烦恼。所谓的「烦恼」它的定义,就是让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获得寂静安乐的这样的一种心,我们称之为是烦恼。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降低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我们能够试着降低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负面的情绪,自然我们的心会感觉比较快乐。相反的,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炽盛,我们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调伏它的话,这时候,你自然会觉得闷闷不乐,这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直接的感受出来。由此能令身心极为不静,如果我们的内心充赤着烦恼,这时候会让我们的身心感到不愉快。是故唯苦,不住安乐,诸多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

  第五个部分,五、生为不随所欲而离别之法性,故为苦性。一切生之最终皆不出死,生到了最后的关头,必须要面对的就是死亡,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会想要面对死亡的到来。此亦非为所爱,这是我们所不想要对面,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此复能令唯受众苦。应当数数思惟彼等诸苦。

  丑二、思惟老苦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详细说明,二、总摄要点。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详细说明。分五:一、盛色衰退。腰曲如弓、头白犹如艾花、额如砧板,遍满皱纹等,容光退失,令成非爱。二、气力衰退。若坐犹如重袋断绳、若起如同拔举树根。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们坐在地上,想要站起来的话,这时候我们的上半身会往前顷,以此作为支撑,然后再慢慢的站起来,这就犹如同是我们要将地上的树根拔起来,那种感觉是一样的。言语迟钝、步行迟缓等。三、诸根衰退。眼等不能明见色等、多忘念等,故使念等之力衰减。这时候,由于我们的记忆力不断的衰退,所以我们会呈现出忘东、忘西的这种现象。四、受用境界之力衰退。难以消化饮食等,无法受用种种妙欲。五、寿命衰退之苦。寿多灭尽,渐趣于死。应当数数思惟彼等诸苦。这是第一个部分,详细说明。

  第二个部分,总摄要点。慬哦瓦云:「死苦虽重,为时尚短,死所带来的苦,虽然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毕竟它的时间是比较短的,然此老苦极为重也。」但是老所带来的苦,它不仅是很严重的,而且他的时间是漫长的。噶mb云:「年老渐至,故稍可忍;老由于它是慢慢到来的缘故,所以我们一般的人不会去注意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思惟老苦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我们应该可以忍受,这是因为老所带来的这种过患,它不会顿时在我们的身上完全的产生出来所造成的。假若一时顿至,实无法可忍矣。」如果老苦,它顿时之间就在我们身上完全产生出来的话,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忍受这一点。

  丑三、思惟病苦

  分五:一、体质变坏。身躯瘦弱、皮肤干枯等。二、忧苦增长,多住其中。身中水等诸界不均,多寡错乱,身受苦逼,以此令心生起忧恼而度昼夜。三、不能受用悦意之境。若云:「诸悦意境有损于病。」则不能随欲享受;如是所欲之行亦不能作。四、诸非悦意之境,虽非所欲,然须勉强受用。非所悦意之药品、饮食等,须勉强受用;亦须藉助火烧、刀割等猛烈疗法。五、令与命离。见病无法疗愈,便生痛苦。仔细思惟彼等诸苦。这个部分介绍的是病苦。

  丑四、思惟死苦

  分五:舍离一资财、二亲属、三朋友、四身体四种可爱、圆满之境。五死时将受猛厉忧苦。于彼诸苦,意未厌恶之前,应数思惟。前四者为苦之理者,在前面我们有提到舍离资财、亲属、朋友以及身体这四者。这四者之所以会成为苦的道理为何呢?观见将离彼等四者而生痛苦。由于在临终的时候,我们看见我们即将会远离我们所珍爱的资财以及亲属、朋友、身体的缘故,所以我们在内心当中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因而提到了「观见将离彼等四者而生痛苦」。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