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7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   作者:日宗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7讲

 

  2010年5月7日

  首先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菩提心作为听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第164页。在之前我们介绍到的是思惟八苦,而八苦当中的生老病死,前四苦已经简单的为各位介绍过了。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先看到八苦当中的第五苦。

  丑五、思惟怨憎会苦(164页)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譬如仅遇怨敌,一即生忧苦、二畏其治罚、三畏惧恶名、四畏苦恼死、五违正法故,畏惧死后恐堕恶趣。应思此等。比方说,如果我们遇到了我们不想要遇到的怨敌,我们的仇人。在遇到的当下,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忧苦、不愉快。甚至我们会害怕,受到怨敌的处罚,甚至我们也讨厌听到从他口中说出不好听的话语。如果我被怨敌所影响的话,这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是违反正法的,因而提到了「违正法故」。由于违反了正法的缘故,在临终时,我们的心里面会因此而感到苦恼,「畏苦恼死」畏惧死后恐堕恶趣。由于被怨敌所影响的缘故,我们会害怕在死后,有可能会因此而堕入恶趣当中受苦,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怨憎会苦。

  丑六、思惟爱别离苦

  分五:倘若远离最爱之亲友等,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得不远离我们所相爱的亲友,或者是上师等等,由此一心生悲痛、二语发怨叹、三伤害自身、四念彼境之功德,由贪恋故,令意忧恼、五缺乏彼之资财。应思此等。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悲痛,「语发怨叹」甚至由于我们的内心感到忧苦,我们会进一步的伤害我们自己的身体。「念彼境之功德,由贪恋故,令意忧恼」,这时候我们想到,我们所贪爱的对象,由于我们内心当中贪爱对方,在内心里现起种种悦意相,或者是贪爱它的功德时,内心会因此而感到忧恼。「缺乏彼之资财」而当我们最要好的朋友,离开我们的时候,这时候对方所拥有的资财也会离我们而去。「应思此等」。

  丑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分五,如爱别离。这个部分的思惟方式,就如同前面的爱别离苦的思惟方式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想要求得一个东西,没有办法求得的当下,也会生起心生悲痛等种种的痛苦。所欲求不得者,务农秋实不成、经商未获利等,于其所欲虽勤追求,然未得故,灰心忧苦。

  丑八、总之,思惟宣说五种取蕴为苦之义(165页)

  在八苦当中,我们最主要要思惟的苦,就是第八个,也就是透由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下,我们不得不投生在取蕴的这个状态当中,获得了取蕴之后,我们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这个部分是我们在思惟苦的当中,最主要要思惟的内涵。而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二:第一个简略说明,第二个部分详细说明。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分五:一、将成众苦之器。二、成已,众苦所依之器。三、苦苦之器。四、坏苦之器。五、成行苦之自性。应数思惟此等诸苦。这个部分是简略的说明,接下来第二个部分,详细的说明。

  此中初者:第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将成众苦之器。受此取蕴,依此能引来生众苦。当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获得了我们现今所获得的取蕴,这时候在此同时,由于我们没有办法断除烦恼的缘故,获得取蕴之后,我们在内心中,还是会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透由烦恼的力量造作轮回的业,也就是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在来生我们还是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所以第一个部分,所提到的是将成众苦之器。也就是透由现我们现今所获得的蕴,它会造作各式各样的业,让我们在将来获得各式各样的痛苦,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成已众苦所依之器。蕴体成已,为老、病等之所依处。而当我们的蕴体形成之后,在这一生我们也必须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因此它是老病等苦的所依之处。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第四:提到是苦苦之器以及坏苦之器。与彼二苦之粗重相随故,能生彼二。当我们获得了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取蕴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二苦的粗重。这时候我们在获得了取蕴之后,我们必须要承受苦苦以及坏苦的逼迫。苦苦以及坏苦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所谓的苦苦,就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够感受的苦受。所谓的坏苦,是我们一般人所认知的乐受。而苦苦、坏苦,最主要的根源是来自于行苦。由行苦作为基础,在此之上会生起各式各样的苦苦以及坏苦。

  因而提到了第五个部分,成行苦之自性。当我们的取蕴在形成的当下,它的本质就是行苦的本质,这个部分也是我们最主要要思惟的内涵。所以在第五当中提到了,第五:仅成取蕴,即生为行苦之自性。为什么在取蕴形成的当下,它的本质就是行苦的本质呢?随往昔惑、业力而转之一切行,皆是行苦故。透由往昔所生起的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业力,而感得的一切行,也就是感得的这一切的果报,都可以称之为是行苦。由于我们透由业以及烦恼,获得了蕴体之后,这时候会在轮回当中,以不自主的状态,不停的流转。并且不管你是投生为贫、富、贵、贱,甚至六道的任何一道当中,你都必须要受到行苦的逼迫。行苦的另外一个名称,又称之为叫做遍行苦。所谓的「遍」也就是遍于三界,上至有顶下至无间地狱,一切的有情,都必须要遭遇这样的一种痛苦,所以它称之为是「遍」。而当中的「行」指的就是,我们不仅要受行苦的逼迫,在以行苦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此之上,会生起苦苦以及坏苦。也就是透由行苦的力量,它会引发出苦苦以及坏苦,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是「行」。所谓「行」就是以它作为基础,引生出苦苦跟坏苦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是行。所以这样的一种苦,我们统称叫做遍行苦。而遍行苦是三种苦当中,我们最主要思惟的部分。

  平常所谓的「苦苦」,也就是我们平常都能够感受到的苦受,其实这样的苦受,任何的人,其实不管是有没有宗教信仰,有没有学佛的人,都不想要遇到这样的一种痛苦,这一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着重在思惟苦苦上的话,当我们所遭遇的苦苦暂时消除之后,这时候就没有办法生起想要学正法的这种心。而想要远离苦苦的这样的一颗心,也不能够称之为是清净的出离心。清净的出离心,它最主要的对境,它所必须要思惟的苦,最主要是以坏苦,尤其是以行苦为主,所以它必须要透由思惟坏苦以及行苦所带来得过患,透由不断的思惟之后,对于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才有办法生起清净的出离心。所以这当中的行苦,最主要提到的就是只要在业以及烦恼束缚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在轮回当中流转,流转的同时,你就必须要获得一种蕴体,而这样的一种蕴体,会在你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生起各式各样的痛苦。

  而平常我们提到了「苦谛」的这个名相,苦谛的这个名相它的定义为何?就是透由『自因,』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所行成的一种轮回所摄的法,我们就称之为是苦谛。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它是被业以及烦恼之力所使,而形成为轮回的一部分,我们就称之为是苦谛。这当中包括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点,甚至居住在这当中的有情,都可以称之为是苦谛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五个部分,教诫要重视此修持心要之理。若于取蕴之自性──轮回,谈到轮回的时候,它最主的内涵,就是提到了取蕴的自性。所谓的取蕴,或者是近取蕴的这个名词,我们可从「因」跟「果」两种不同的角度来作思惟。如果是从「因」的角度来作思惟的话,它之所以会称之为是近取蕴,就是因为它透由近取的因,所形成的蕴,我们称之为叫做近取蕴。这时候,它藉由什么样的近取因呢?它是藉由业以及烦恼这样的一种近取因,而感得的蕴体,我们称之为叫做近取蕴,或简称为取蕴,这是从「因」的角度来作解释。如果从「果」的角度来作介绍的话,为什么它称之为叫做近取蕴?因为在获得了这样的一种蕴体之后,它会不断的延伸近取的一种果。也就是透由获得了蕴,它会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并且在烦恼生起的当下,会造作各种流转轮回的业,所以这是从果的角度来作取名的。

  就比方说,我们称一颗树叫做芒果树,之所以它叫做芒果树,是因为这颗树在结果的时候,它会结出芒果的果实,所以这是从「果」的角度来为因的法作取名的。所以相同的道理,在获得了蕴之后,由于它会生起业以及烦恼的近取果,所以以这样的角度,将这样的蕴体,取名为叫做近取蕴。所以近取蕴的这个名词,是从因以及果的两种不同的角度来作解释的。所以不管是从因的角度,或者是从果的角度来作思惟,我们都知道,如果获得了近取蕴,它会带来无穷的过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轮回的过患。

  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若于近取之自性,也就是轮回,未能生起真实厌离,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真实厌离」这四个字。在轮回当中,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所有的人他都不想要获得多余的痛苦。有一些人,是因为不想要受苦,所以学习宗教;有一些人他是不想要获得痛苦,所以他不想要学习宗教。因为他觉得学习宗教,会让他带来多余的痛苦,所以他觉得学宗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有一群的人他是因为想要去除内心的痛苦,而来学习宗教;有一类的人则是相反的,他是因为怕学习宗教之后,带来多余的痛苦,所以这时候他不想要学习这些宗教信仰。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人,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想要获得这些多余的痛苦。

  相同的外道的修行者也是如此,外道的修行者,透由修学襌定,能够暂时的断除现前的贪欲以及瞋恚种种的烦恼。但他们能不能更进一步的,断除「遍行苦」所带来的过患?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纵使他们能够对于苦苦以及坏苦生起厌离,但是这样的一种厌离,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厌离。真实的厌离它的对境,最主要是要对遍行苦生起厌离,唯有透由思惟遍行苦所带来的过患,才有办法在心中生起真实的厌离。因此这个地方就强调了,如果对于轮回未能生起真实厌离,则不能生真实求解脱心;并于流转轮回之诸有情,亦无发大悲之方便。如果对于自身的苦,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厌离,对于他人所受的苦,也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大悲。是故任趣大、小何乘,此种意乐极为重要。所以出离心,尤其是真实的出离心,不管你是修学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的行者,其实这样的一种心态,这样的一种意乐,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在内心当中生起一颗真实的出离心,这时候纵使你所修的法「是正法」,但是你所造的业,还是流转轮回的业。

  子二、思惟六苦

  以上介绍的是思惟八苦的部分,接下来看到思惟六苦。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三:第一个部分,简略说明六苦。《亲友书》中说有六种:一、无有决定,二、不知餍足,三、数数舍身,四、数数结生,五、数数高下,六、无伴之过患。这当中先看到「无有决定」,在我们周遭不管是敌人,或者是亲人,其实他们的角色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一点,更进一步的加以认识的话,我们在内心中就会觉得不管是敌人或者是亲人,这些都是固定的状况。如果是固定的状态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办法,想要去消灭敌人而保护亲人,并且在消灭敌人保护亲人的情况下,就会生起各种的贪、瞋。但实际上亲友、敌人的状况却不是如此,它是不固定的,因而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无有决定」。

  第二个部分「不知餍足」,在轮回当中的一切有情,都不知道在享乐的当下,应该要满足。如果我们不知道满足的话,其实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宗大师曾经在论典当中有提到,「受用无餍一切众苦门」,如果我们在受用乐受的当下,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因此而感到满足的话,这样不满足的感觉,就是痛苦的根源。就犹如同是一个口渴的人,他如果口渴,但是他所喝的水,如果是海水,或者是咸水的话,不管他怎么喝,他会越喝越渴。相同的,当我们在受用种种的乐受时,如果在受用的当下,不知道满足,这时候我们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去寻求其它的快乐,因此我们会忙于世间的这些事情;在忙于世间事的当下,会造作种种的烦恼;而透由烦恼,会生起种种的痛苦,这是不知餍足所带来的过患。

  第三以及第四提到的是「数数舍身」以及「数数结生」。投生在轮回之后,我们所获得的身,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纵使你是生在一个非常高贵的种姓,或者是你是生在有钱人家,但是到最后都必须要面临死亡,这时候你是必须要舍弃你当下所拥有的善妙之身,并且在舍弃之后,你必须要再结生相续。

  「数数高下」,纵使在轮回投生的同时,我们是身为转轮圣王,或者是梵天王,或者是帝释天王,当他的福报用尽的时候,这时候他还是会堕入三恶趣,甚至堕入地狱当中受苦,因而提到了数数高下。

  第六「无伴之过患」。纵使现今在我们的四周围有许多的同伴,但是在临终前,我们知道在死后谁都带不走,内心就会生起一种非常悲痛的感受,而这就是没有同伴所造成的过患,这是第六个部分「无伴之过患」。

  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将此总摄于三点中而作说明,也就是将前面的六点,总摄在三点当中来作说明。六者总摄为三:一、于轮回中,无有可信之处。在轮回当中,不管投生在善趣,或者是恶趣,其实它的状况都是不稳定的,因而「于轮回中,无有可信之处」。二、于其安乐,任凭如何受用,终无餍足。这个部分我们在之前已经稍微的介绍过。三、从无始而流转。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是没有开端的,也就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就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我们所流轮的次数是无数的。由于我们所流转的次数是无数的缘故,轮回当中的任何一种安乐,我们都曾经享受过;相同的道理,轮回当中的任何一种苦受,我们都曾经遭遇过。虽然轮回当中的乐受,我们都已经享受过了,但是在享受之后,我们从未因此而感到满足;虽然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我们都曾经遭遇过,但是我们也不曾因此而生起厌离。所以这就是轮回带来的过患,不管我们所承受的是乐或者是苦,我们都没有办法因此而满足,或者是对于苦生起厌离,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造作轮回的业,而在轮回当中流转,所以这个部分所提到的是,「从无始而流转」。

  初中有四:第一个部分它包含了四点。(一)于所得身不可信任,即是数数舍身。 (二)于他人所作损害、利益不可信任,即是父转为子、母转为妻、敌转为亲等,无有决定。(三)于所获圆满不可信任,即从高处堕于低处。这个部分,其实在之前,人有福报的时候,有所谓的转轮圣王。但由于现今众人的福报慢慢的消失了,所以转轮圣王我们没有办法亲眼看见。但是纵使我们有机会投生于转轮圣王,我们能够掌控四大洲,但实际上当我们的福德慢慢的消失,甚至用尽的那一天,我们也会从转轮圣王的王位,堕入三恶趣当中受苦。所以这边有特别的提到,「于所获圆满不可信任,即从高处堕于低处。(四)于共住不可信任,将无伴而走。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人生下来,死的时候我们也是一个人离开这个人世间。所以不管是投生在这个世间上,或者是离开这个世间,我们都是一个人,没有人可以伴随而来,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带引我们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所以「于共住不可信任,将无伴而走」。

  第三者即数数结生,相继受生不见边际。虽然我们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不断的结生,但是我们所要受的身,以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的话,是不会有任何的边际,也就是我们必须一而再、再而三的投生。应当如是数数思惟,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不断的来思惟轮回当中所带来的众多痛苦。

  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有漏的感受中没有自性之乐,这个部分的内容相当的重要,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多花一些时间来作思惟。复次,能增贪之现前乐受,多是于苦渐息而起乐觉,无不观待除苦之自性乐。能够让我们生起贪欲的现前乐受,也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坏苦,「多是于苦渐息而起乐觉」这样的一种乐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快乐呢?就是在于前苦慢慢消失时,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一个阶段性,是一种快乐的状况。「无不观待除苦之自性乐」在轮回当中没有一种乐,是不需要观待除苦就有办法独自安立出来的,这是绝对没有办法的;轮回当中的乐,都是必须要观待去除前苦的情况下,才有办法安立。

  举一个例子,譬如走久生苦,由坐而起乐觉,比方有一个人,他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这时候他走久了,他的脚会酸,所以他想要坐下来休息。「由坐而起乐觉」在坐下来的那一瞬间,他会觉得非常的舒服,他会觉得这是一种乐受。此乃前苦由大渐息灭时,遂觉为乐渐次生起,然此非自性乐。但是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它其实是什么样的一种现状呢?「此乃前苦由大渐息灭时」之前在走路的当下,他会觉得越走脚就越酸,心里面就会觉得埋怨、不舒服,所以在坐下来的那一瞬间,身心的苦,从最顶端慢慢的减弱时,他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快乐的感受。但实际上在坐的那一瞬间,后面的苦却是由小渐渐的增多。所以在前苦由大变小,后苦由小变大的这段期间,我们一般的世间人,就会将这段时间当中的感受,认知为是一种快乐的感受。「遂觉为乐渐次生起,然此非自性乐」,但实际上它不是真正的快乐。为什么它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你在坐久了之后,你还是会有另外一种的苦受生起。所以若坐过久,仍复如前生众苦故。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如果它是真正的快乐的话,照道理来说,你应该是在不管坐多久之后,都还是感觉非常的快乐,但实际上并不是。相同的道理,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会想要吹电风扇,或者是想要开冷气,但是实际上电风扇吹久了,或者是冷气吹久了之后,你心里面还是会觉得不舒服、不愉快,你会觉得太冷,而这时候可能又想要到有阳光的地方去走走。

  相同的,当你肚子饿,或者是口渴的时候,你想要吃东西,你想要喝水。在吃东西、喝水的当下,会有一种满足感,你会觉得这种感觉非常的快乐。但实际上当你吃的东西份量越来越多,或者是你所喝的水,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时候你就会有另外一种的痛苦生起。所以我们世间人所安立的乐,或者是我们所认为的乐,只不过是前面一种苦,它从大慢慢的变小,而后面的一种苦从小慢慢的变大,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我们会认为我们所遭遇到的感受是一种乐受,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乐。所以这地方有提到,并非自性乐。若是自性乐之因者,如果我们所认知的快乐,它的因、它的来源,是造成自性的因的话,它应该会呈现出什么的现状呢?应如苦因,任凭如何依附,其苦渐增;就如同苦因,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接近,不断的去串习苦因的话,照道理来说,我们所承受的苦应该会越来越剧烈;相同的,如果我们所认为的乐因,它如果是自性乐的因,照道理来说,我们不断的去串习它,不断的去接近它的话,乐受也应该不断的增长,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所以这个地方就提到了,「若是自性乐之因者,应如苦因,任凭如何依附,其苦渐增」。

  如是依附行住坐卧、饮食、日光、阴影等,亦应任凭依附几久,便有尔许安乐渐起,然见过久唯生痛苦。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认知的乐,它并不是自性乐,它的本质,还是痛苦的本质。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点呢?如果我们所认知的乐,它是自性乐的话,形成它的因,我们在接近它,在串习它的情况下,应该我们所认知的乐,它应该要不断的增长,但实际的状况却不是如此。由此我们就知道,我们所认知的乐因,它并不是自性乐的乐因,我们所认知的乐,它也不是自性乐的本质。此等亦如《入胎经》及《四百论本释》中所说。这个内涵在佛陀所说的《入胎经》,以及《四百论本释》都有清楚的介绍到。

  癸二、思惟轮回别苦(分四)

  子一、三恶趣苦

  子二、人苦

  子三、非天苦

  子四、天苦

  子一、三恶趣苦(167页)

  前已说讫。

  子二、人苦

  饥渴、寒热之不悦意触,追求与疲劳之苦,在人世间也必须要面对饥饿、口渴、寒冷、炎热等,众多的不悦意的感受。「追求」人想要获得的快乐,或者是人想要获得的安乐,并没法办法任运生起,所以必须要透由辛勤的追求,努力的付出之后,才有办法获得他想要获得,想要追求的快乐。所以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不同的痛苦。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追求与疲劳之苦」。复有如前所说生、老、病、死等七,应当了知。又如《资粮论》云:「一切恶趣苦,人中亦可见,虽然在人道当中,并没有办法清楚的看见,所谓的地狱,或者是饿鬼的象征。但实际上在人世间本身,它就具备有类似三恶趣的痛苦。苦逼等地狱,有一些人,他被痛苦所迫,心身俱疲的状态下,他就会犹如同是投生在地狱当中受苦。贫如阎魔城,有一些人他相当的贫穷,就犹如同是身处在饿鬼的阎魔城当中。此中畜生苦,强者于弱者,压迫及伤害,如同大瀑流。」在人世间势力强大的人,他会打压,甚至伤害势力微弱的人,而以上我们所介绍人世间当中的苦,如同大瀑流,它是延延不断的产生,没有任何的间断。

  接下来,《四百论》中亦云:「上流为意苦,庸者从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是生活富裕的人,甚至一些高官大臣们,甚至一些相当有名的上师,他们最主要承受的苦,是心里面的痛苦。「庸者从身生」而一般普通的人,最主要承受的苦,是身体的苦。上流社会,或者是生活富裕的这些人,他们有得吃,有得穿,但是他们会在彼此之间不断的去作比较,甚至对于生活比他更富裕的人,他会心生嫉妒,甚至内心会感到不满。所以他在内心当中,会生起许多负面的情绪,而让他的心里面感到不愉快。而一般的人,为了吃、为了穿要忙于工作,而这时候他所必须要承受的,大部分是身体上面的苦。但实际上身苦跟意苦,这两者相较之下,其实意苦的过患,甚至它的痛苦的程度,是远超过身体的苦。身体的苦,可以藉由休息而将它减缓;但内心当中的苦,如果没有办法藉由正确的思惟方式,它有可能让他吃不好,也睡不好,甚至会有许多的过患产生。

  有一些人会觉得,有钱人的生活,是过得相当的富裕、相当的自在、相当的快乐,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身为有钱人,他也有身为有钱人的痛苦,甚至他们所遭遇的苦,是我们一般的人所没有办法感受,也不知道的苦。所以在人世间,不管是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是一般的普通人,都必须要承受内心,或者是身体上的种种痛苦。「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所以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人们,就是被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痛苦所伤害。应如所说而作思惟。(校稿中

  子三、非天苦(168页)

  诸非天众,难忍天人富饶而生嫉妒,天人跟非天人相较之下,天人的福报是远超过非天人的。也就是因为福报比较大的缘故,他所拥有的资具,或者是他的生活,相较之下也比较富饶。也就是因此非天人,当他看到天人富裕的生活时,他的内心会觉得相当的嫉妒,令意苦恼。由此因缘与天人战,由于他嫉妒天人生活的富裕,因此会跟天人产生彼此的斗诤,甚至引发战争。遭受截身、撕裂等众苦。此等虽具智慧,虽然非天道的有情,他们是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然有异熟障故,这当中的异熟障,指的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他与生俱来会去嫉妒天人的这种负面的心态。由于他的内心当中,嫉妒心非常的强烈,所以他想要藉由非天身,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是很困难的。然有异熟障故,说于彼身不堪见谛。所以在获得非天身的时候,想要藉此而证得见地,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天苦分二:一、欲天之苦,二、上二界天之苦。所谓的天苦,就是分为欲界天、色界天以及无色界天。而这三者当中,第一个部分所介绍的是欲天所遭遇的苦。第二个科判当中,所提到的是色界以及无色界所必须要面临的痛苦。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欲天之苦。所谓的「欲天」简单的分,可以分为欲界的六个天。这当中所必须要承受的苦,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类。

  子四、天苦(分二)

  丑一、欲天之苦(分三)

  寅一、死殁及堕落之苦(分二)

  卯一、死殁之苦

  卯二、堕落下处之苦

  寅二、怯弱之苦

  寅三、截断、撕裂、杀害及驱摈之苦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卯一、死殁之苦(169页)

  第一个部分,相较往昔享用天欲所生之乐,临命终时见五死相,所起痛苦极为重大。有一些人,他在临终前会现起所谓的「死相」,也就是临死前的一种征兆。但是人道当中的死相,并不是这么的清楚,也不是每一个都会现起死相。但是在天界当中的天人们,他在临终的前七天,一定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死相。由于他平常的生活,非常的富裕,所以当死相现起时,相较之下,他的痛苦比其它的有情更为严重。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提到,「临命终时见五死相,所起痛苦极为重大」。五死相者:身色丑陋、不安于座、花鬘枯萎、衣服染垢、身出昔所未出之汗。并且天人他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状况,所以当他发现在死后,必须要堕入恶趣当中受苦的话,这时候他内心又会有多一层的心里面的这种痛苦。

  卯二、堕落下处之苦

  如《亲友书》云:「从天世间死殁已,倘若全无少余善,彼无自主住畜生,饿鬼地狱任一处。」天人他们的生活非常的富裕,由于生活富裕,而且过得非常快乐的缘故,这时候他们并不会想要进一步的去行善。所以当他们过去所累积的福德用尽之后,这时候由于福已经用尽了,他们想要再一次的投生在善趣,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当福用尽之后,他们投生的地方,就只要三恶道。

  寅二、怯弱之苦

  具有极大福聚诸天,享有最极殊胜妙欲,福薄天子见已则生怯弱,由此承受极大忧苦。

  寅三、截断、撕裂、杀害及驱摈之苦

  天人与非天作战时,遭受截断肢体支分、撕裂其身及杀害苦。若断其头,彼即死殁;截断、撕裂其余肢体支分,续还如故。驱摈,具足大力诸天若起愤恚,则将力弱天子逐出住所。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这当中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上二界之天人虽无苦苦,然具烦恼及诸障碍,于死、于住无有自主,上二界的天人们,他们虽然不需要承受苦苦,但是由于他们的本质,他们的体性是透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办法自主决定他们的生死。纵使上二界的天人们,他们都非常的长寿,他们长寿的时间,是以劫来作计算的。但是终究会有一天,他们还是必须要面临死亡的到来。并且在死之前,他们也没有办法自主,决定死后所要投生之处。故为粗重所苦。

  第二个部分,有再次堕入恶趣的痛苦。复次,《资粮论》云:「色与无色天,超出于苦苦,以定乐为性,在色界以及无色界的天人们,他们虽然超出了三苦当中的苦苦,并且在上二界天是以修学三摩地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来过他们的生活。住劫而不动,并且他们安住在三摩地的时间,是非常长久的。然非终解脱,但实际上这样的一种状态,也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正的解脱。仍将从彼堕,因此在他们的福德用尽之后,他们还是必须要从上二界,堕入恶趣当中。似已得超出,恶趣苦漩涡,他们会以为,看似已经超脱恶趣痛苦的漩涡当中,虽励然暂住,他们也很努力的,看是否能够跳脱轮回,但实际上他们的状况,只不过是暂时的处在安乐的状况当中。犹如鸟飞空,如童力射箭,就犹如同是一只鸟牠飞得再高,牠总是会有没有办法飞,或者是飞不动的情况。「如童力射箭」就像一个孩子,他如果想要射箭,这时候他必须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将这个弓箭拉出来,并且将箭射出去。这时候,纵使他花了这么大的心力,把箭射出去,最终必堕落,这个箭它最后还是会掉落到地上。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如灯烛久燃,剎那剎那坏,说为行转变,诸苦所损害。」所以他们的时候,虽然非常的漫长,但是就犹如同是燃烧当中的灯烛,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他们一分一秒,都在被遍行苦所逼迫着,所以他们还是没有办法跳脱轮回。

  辛二、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分三)

  壬一、生起烦恼之理

  壬二、由彼集业之理

  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

  壬一、生起烦恼之理(171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分三。在这之前我们最主要探讨的是思惟苦谛的这个部分,为什么要先思惟苦谛?除了导师释迦世尊一开始在宣说四谛*轮的时候,提到了「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的这样的一种次第之外,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于苦,透由思惟它所带来的过患,这时候我们对于解脱,就没有办法生起强烈的需求。所以在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者当中,我们必须先思惟苦谛,以上的部分是介绍苦的内涵。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苦,这时候就必须要去探求苦的根源为何?所以这个地方所提到的是苦的因,也就是「集谛」。对于这一点宗大师曾经在论著里面有提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精勤的思惟,苦谛所带来的过患,就没办法对于解脱轮回生起强烈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思惟集谛流转轮回的次第,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断除轮回的根本。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必须要思惟的是「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也就是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因,而造了必须在轮回当中流转?其实轮回或者是流转轮回最主要的因,提到的是业跟烦恼,而这两者当中,又以烦恼为主。

  所以在介绍的时候,这个部分分为三个科判,一、生起烦恼之理,二、由彼集业之理,三、死殁及结生之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生起烦恼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以烦恼为主的理由。形成轮回之因,虽须惑、业二者,然以烦恼为主。形成轮回的众多因当中,最主要的因,提到是烦恼以及业这两点。而这两点当中,又以烦恼为主。为什么业跟烦恼这两者当中,是以烦恼为主呢?下面有提到它的原因。若无烦恼,虽有无量昔所集业,然如种子无有水分及土壤等,不能发芽;如果没有烦恼,纵使这位补特伽罗他的心续中,有无量过去生所累积的众多业,也就是流转轮回的业。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就犹如同是种子,在没有水份以及土壤等外缘的情况下,它是没有办法独自发芽的。相同的道理,如果只有业,而没有烦恼来配合的话,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形成轮回。但是相同的道理,如是诸业无有俱生缘故,不能生出苦芽。如果业在没有其它的俱生缘,也就是烦恼的配合的话,这时候也没有办法生起轮回的苦芽。若有烦恼,纵无昔所集业,然即新造,而取后蕴故。但是相反的,如果有烦恼,但是完全没有过去所造的业,这时候透由生起烦恼的当下,他就会造一个新的业,而在烦恼以及业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他还是必须要投生轮回当中,「而取后蕴故」。因此在业跟烦恼这两者当中,是以烦恼为主。

  对于这一点,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出三有爱,对于跳脱三有,断除一切烦恼的罗汉来说,余业不能引,他们的相续当中,虽然有过去生所留下来的业力,但是俱生尽灭故。」由于俱生缘的烦恼,外缘完全消失,完全断除的缘故,纵使有过去所留下来的业,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再次的投生轮回,流转于轮回。又云:「若有爱,仍将生起故。」相反的,如果在内心当中,有爱、取等种种烦恼的话,这时候就会再次的生起能够引生取蕴之业。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需要认识烦恼。故修烦恼之对治极为重要。此复有赖了知烦恼,如果我们想要修习烦恼的对治,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认识烦恼为何?是故应当善察烦恼。

  此中分三:

  癸一、明辨烦恼

  癸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癸三、烦恼之过患

  癸一、明辨烦恼(172页)

  谈到了「烦恼」,佛在佛经当中有告诉我们,众生具有八万四千种烦恼。甚至提到了「见所断」以及「修所断」的种种烦恼。而世亲菩萨在《俱舍论》的根本颂里面,有提到「三有根本六烦恼」,所以让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根本烦恼,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六种的烦恼。而这六种的烦恼,如果将它广泛的作来介绍的话,可以分为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十种烦恼。

  而根本的六种烦恼分别是:贪、瞋、慢、无明、疑以及见。而「见」当中如果将它广泛的来作区分,来作分类的话,又可以分为是: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以及邪见。前五者,也就是贪、瞋、慢、无明、疑,又称之为叫做「五非见」;而后面的这五见,就称之为是「五见」。所以六种的根本烦恼当中,前面五者,它并非是见,所以称之为是五非见,而后面这五者称之为是五见。而这个地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介绍十种的烦恼。

  正文当中有提到十种的烦恼。有十烦恼:一、贪,什么样的烦恼,它能够称之为贪呢?首先介绍的是贪的对境:缘内或外可爱、悦意之境,这当中的「内」指的就是自身所摄的法,比方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所拥有的功德,也就是我们自身所摄的法,称之为是内法。自身所不摄的法,称之为是外法。缘着内外可爱、悦意的境,随起贪爱,如布沾油难以洗净,这时候当我们生起贪的当下,我们的心就犹如同是一块布,沾上了油,当布沾上了油之后,想要将它完全的洗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相同的,当我们的心在面对一个境,并且对境生起贪爱的话,这时候我们的心,就犹如同是陷入了境界当中,这时候想要再一次的从境界当中,把我们的心抽离出来,这是很困难的。此亦于自所缘增长耽着,并且当贪念生起的时候,对于自己所贪爱的对境会不断的增长,我们内心当中的执着,与彼所缘难以分离。其实这样的一种烦恼,在我们的内心每天都会生起,只不过在生起的当下,我们有没有办法去认识它罢了。所以既然在这个地方,有介绍烦恼的定义,或者是它的本质,这时候我们就要试着去观察我们的内心当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生起什么样的烦恼?所以第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贪。

  第二个部分瞋。二、瞋:缘诸有情、痛苦、兵器及芒刺等生苦诸处,瞋的对象,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有情以及非有情这两类。「生苦诸处」当我们在面对有情,或者是非有情的这些境界,而这些境界是会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对境,这时候我们面对了这些对境,内心当中就会生起瞋恨、粗暴之心。这当中的瞋恨,最主要指的就是,当我们面对这些会让我们产生痛苦,会伤害我们的对境的这些境界时,我们的内心会想要反抗他,这时候我们的心跟境的距离就是拉远,所以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想要伤害这个对境,所以生起瞋恨、粗暴之心,于彼诸境思作损害。

  三、慢:依坏聚见,坏聚见在之后会为各位作介绍,缘内外之高下、优劣,心生自满,现高傲相。比方说,缘着外法的财富,或者是缘着内法的功德,有一些人会觉得自己是有钱人,或者是自己是一位学法者,或者自己是一位上师,因此在缘着内外种种的功德,或者是种种自以为是的优点,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心生自满,现高傲相。

  四、无明:心未明见四谛、业果、三宝之自性,这当中的自性指的就是内涵。当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认识四谛、业果、三宝的内涵,对于这样的一些境,我们的内心就会生起无明。故为染污无知。

  五、疑:缘四谛等三法,这当中的三法,指的就是前面无明所介绍的,四谛、业果以及三宝,这三种法类。当我们缘着四谛、业果、三宝这三种法类时,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怀疑的这种状态,会觉得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或者会觉得这样的法,到底是存在的吗?我们的内心会生起疑虑。

  首先我们先介绍坏聚见,这个地方所提到的坏聚见,跟之后在毗婆舍那所提到的坏聚见,又称之为萨迦耶见的这种见解,它的内涵并不相同。在共中士道所提到的坏聚见,它是中观应成派以下,这当中包含了:有部、经部、唯识以及中观自续派,共同所承许的坏聚见。而在毗婆舍那所介绍的坏聚见,或者是萨迦耶见的这种见解,是中观应成派所不共的一种见。所以这两种的坏聚见相较之下,中观应成派所承许的坏聚见,是比较深细的;而自续以下所承许的坏聚见,是比较粗分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粗分的坏聚见,也就没有办法更进一步的了解细分的坏聚见。

  所以在这个地方,先介绍粗分的坏聚见,而它的定义为何呢?六、坏聚见:缘近取蕴,见我、我所之染污慧。它的所缘是缘着近取蕴,也就是我们的五蕴。在缘着五蕴之后,生起我或者是我所,也就是「我的」的这样的一种染污的智慧。就比方说,当我们在缘着五蕴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执着,会认为这是「我的」出生地,这是「我的」东西,或者这是「我的」朋友。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我执」,或者是「我所执」。如果只是执着着「我」,或者是「我所」的话,这样的见,它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颠倒见,或者是染污见。为什么呢?因为「我」跟「我所」是存在的法。所以缘着存在的法,所生的见,我们并不会称之为是颠倒见。但是在介绍坏聚见的时候,「缘近取蕴,见我、我所之染污慧」它所指的是意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在缘着近取蕴之后,我们的内心当中执着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所谓「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我」的形成,是不需要观待蕴,就有办法独立自主形成出来的一个自我。如果我们在缘着近取蕴之后,执着着「我」的这种现状,它是独立自主,不需要观待蕴体的这样的一种我的话,这样的「我执」,我们在这个地方称之为是坏聚见。

  提到了「我」或者是「补特伽罗」,不管是我或者是补特伽罗,在安立这些法的当下,这些法都是在观待依赖「蕴体」的情况下,才有办法安立出来。就像补特伽罗的定义,什么样的法它能够称之为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它是在观待五蕴当中,任何的一种蕴体之后,所安立出来的一种士夫的法类,我们称之为是补特伽罗。所以从补特伽罗的定义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补特伽罗的形成,是必须要观待五蕴当中,其中的一种蕴体,才有办法建立,才有办法安立的一种法。所以当我们在执着补特伽罗,在执着我的当下,如果认为我或者是补特伽罗的存在,并不需要观待五蕴,就能够独立自主的呈现出来的话,这样的一种执着,我们在这个地方就称之为叫做「坏聚见」。而这样的一种见,它是颠倒的见,所以它必须要透由正理的观察之后,才有办法破除的。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