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4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4讲
《广论奢摩他44》(国语复习)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0-10
今天讲的主要是,奢摩他已经上了一年多了,这一段时间上的内容,把它浓缩的复习,抓一下大纲、内容,这样子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我们有一些人想上奢摩他,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又从头开始上,因为已经上了一年半了,所以从新开始的话,又还一样,也是一年半才会上得完。可能不止一年半了,有没有两年了?(学员:有。)大概差不多两年了。所以我们奢摩他这个部分,今天主要是为这些想上的人为主。前面的部分,我把它浓缩的抓一下,起码有一个基础,不然的话,你们直接进来没有办法跟得上,所以今天我们的课,是为这样子的课。
还有就是,你们两年当中上课的那些人,也是有帮助的。你们可能好像有点散掉了,时间太长了,这些内容好像就没有办法浓缩的抓回来,有点太散掉了。我上的时候,我中文的字都不认识,所以有一个麻烦的地方,你们就帮我忙,有一些阶段,你们帮我念一下,然后这样子。
奢摩他,这个课,他是一个定,我们大家都有定的心所,这是我们大家都有的。我们有心王跟心所这样子的区分,心王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五蕴里面的第五个–识蕴就是心王。五蕴里面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识蕴是心王,(与心王)是等号的。这个心王区分的话,中观来说可以分六个,唯识来说分八个。中观分六个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样子六个。五蕴里面的识蕴,分六个,这些都是心王。所以心王与五蕴里的识蕴划上等号,知道了吧?这两个是等号的。五蕴里面的受、想,这两个是心所,但是不只这二个而已,心所也很多,这两个是一个代表,心所的一个代表而已,它没有办法涵盖一切的心所。
一切的心所,五蕴里面我们分的话,受跟想以外一切的心所,是行蕴里面的。行蕴,你们有没有听过不相应行?听过吧?有不相应行,当然也有相应行嘛!不相应行这样子讲的时候,一定有相应行。所以相应行是什么?就是受跟想以外一切的的心所,都是相应行,所以在行蕴里面。我们讲受跟想以外其他的所有的心所,它是五蕴里面哪一个?五蕴里面的行蕴。为什么呢?行蕴我们分两个,不相应行跟相应行。相应行一定是认知上面–我们要讲的。相应因,你们读过摄类学的话,知道相应因有五种相应(所缘相应、所依相应、行相相应、时间相应、质相应等),这些一定是我们要讲的认知上面,所以相应行,一定是认知。
除了认知以外的法,不可说是相应行,认知我们区分的话,有心王跟心所,心王已经是识蕴里面(第五个蕴里面的识蕴),已经是等号了。那剩下来什么?剩下来心所,心所里面,受跟想已经指出来了,五蕴里面指出来(色、受、想、行、识)这样子的时候,受跟想已经指出来了。所以受跟想以外的心所就是在相应行里面,知道了吧!
我们知道,心王是在五蕴哪里?第五个识蕴。心所在哪里?受跟想还有行蕴里面,行蕴里面是怎么分呢?受跟想以外其他一切的心所,就是在行蕴里面。为什么行蕴里面呢?行蕴分两个,相应行跟不相应行。我们现在讲相应行,就要讲受跟想以外一切的心所,就是相应行里面,这样子还可以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所在哪里?心王在哪里?五蕴里面我们大概已经认得出来。再来,心王跟心所,中间有什么关系?心王在哪里,心所就跟着,心王跟心所是跟着一起走的。好像一个家庭的样子,一个家庭一定有一家之主,跟他的小孩,整个一个家庭的样子。所以心王跟心所有这样的关系,没有心所的话,心王也活不下去,没有心王的话,心所也没有办法融在一起。所以心王跟心所,一定是一起存在的。
心王跟心所中间,有什么关系呢?相应因,有这个关系,相应因的关系。相应因是互相相应的因,心王是心所的相应因,心所是心王的相应因,就是互相这样子依赖–心王跟心所。先这样子讲可能比较好,心王我们分出来的时候,刚刚有没有分,眼识、耳识这样子分?所以六识嘛!这六识,每一个都是心王哦,根识也好、耳识也好,第六个意识也好,每一个心王的助伴,一定有心所的。
我们修禅定,或者是修奢摩他,这些里面哪一个是我们修的呢?第六识的这个心王,还有(第六识的这个心王–这个意识)它旁边助伴的心所,我们用这些来修,我们修行都是用这个。我们的五根识没有办法修行的,我们平常修行是用内心来修,内心里面五根识不能修的,是第六识。所以第六意识它要修,它修的时候,心王跟心所一起修,怎么修呢?主要是,我们先从它的心所下手,然后慢慢的整个心王也可以改变。从我们的心所下手,心所里面,将不好的把它去除,好的培养增长。我们的心所里面,非常重要的有二个心所,是什么呢?定跟慧。这二个心所是非常重要的。这二个心所我们本来己经有了,有定的心所,也有慧的心所。
我们读过心类学的话,就知道五别境,五别境心所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定跟慧是最后面的。这五个里面,我现在都俱足的,五个都有,还是我好像少了一个,我少了多少,不可以这样讲,我们任一个心王都有这五个。不管眼识,耳识,鼻识…意识,不管怎么样,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都有这五个,任一个心王都有这五个。任一个心王的意思是好的心比如说菩提心、空正见也有这五个心所。还有贪,瞋这种心,也有这五别境、这五个心所。所以这五别境是什么地方都有的。我们的我执、我爱执,这种第六识的心王,它旁边的助伴也有这五别境,这五别境是在那里都有。
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呢?先这样子讲,不管好的心也好,不好的心也好,它也有一个明锐的,好像能够思考的一个特色、一个作用,这个作用是慧心所。然后想的时候,心同时有一点安住在这个境上面,可能能够安住一秒钟或者是二秒钟,或者是一分钟,不管怎么样,它也有能安住的作用,这就是定心所。
还有欲、胜解,忆(念)也是一样,它是一个强跟弱的差别而已,本身就是有一个特色,有一个作用,它自己的心好像能够朝境的方向。它善的也好,恶的也好,心会朝自己的境上面走,会走向这个境上面,有欲、胜解、忆念、定、慧,这些都有的。所以五别境呢?什么地方都有。你们将来学《俱舍论》的话,《俱舍论》里面就会说到,每个心王旁边一定存在有十种心所,十种心所什么呢?五别境跟五遍行,这十个。这十种心所,不管善的也好,恶的也好,任何一个心王,一定有五别境跟五遍行的。这样子可以吧?
我们现在修菩提心、大悲心等等,这些方便的法也好;还有了悟无常,四圣谛,粗的、细的补持伽罗无我,粗的、细的法无我等等,这些智慧的法门、或者深见的法门也好,不管哪一个阶段,非常重要是什么?就是定跟慧的力量非常重要。定跟慧的力量比较虚弱的话,修的效果就没有办法出来。比如我们念皈依,没有专心安住念的话,它的效果没有办法出来。虽然心有安住,但是没有那么清楚三宝的功德是什么?我为什么皈依?皈依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完全不清楚,这样子情况下心安住也没有什么效果。
定,能够让心安住,能够安住的力量也要有。慧,清楚了解道理,这两个都要有的。所以定跟慧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连止修也好,念皈依也好,做功课也好,修什么方便的法门也好,深见、智慧的法门也好,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修定跟慧非常重要,所以定跟慧的这个力量,我们一定要培养。
宗喀巴大师在奢摩他开头就讲,修习止观之胜利是什么?止观的胜利,不管大乘、小乘的所有的功德,就是止观的胜利?是吧?「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这边讲止观的胜利,不是真正的止跟观功德的意思哦,是随顺的止观,好像属于止的、属于观的,这样子随顺的修行,一定要有。有这样子修行的话,才能够生起小乘、大乘所有的功德。所以修习止观之胜利,是宗大师开头特别讲的,让大家知道,定跟慧要培养是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培养定跟慧,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宗大师引《解深密经》,还有引出来《修信大乘经》,透过这两部经,宗大师就讲,不管小乘、大乘所有的功德就是定跟慧的胜利,靠定跟慧,如果定跟慧没有修好的话,这些功德就没有办法得到。后面这里,宗大师作一个总集(结论),我们念一下:「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二所成办,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对,这是宗大师的一个结论,他前面这些引了之后,「故」然后抓出来一个结论。所以后面是讲「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我们是一定要两个一起的,止修跟观察修是一定要的。
从依止善知识开始,任一个功德,任一个善根,一定要有这两个,止修跟观修一定要有,一起的,只有一个的话,就没有办法有效果。这两个有这样的关系,互相依赖。比如说,我们止的部分、止修的,是不是能真正的稳定,要靠慧的力量,它的理由,心就能够绑在那里。后面、旁边的这些理由,没有那么清楚的话,心没有办法绑在那里,它还是会跑、会散乱,还会走不正确的方向。我们知道这个是不正确,这个是正确的,这些理由很清楚的话,心比较能够绑在境上面。
止,要修得好的话,也要靠观。观,是我们思惟的能力。真正要深入的观有很多层次,闻慧、思慧、修慧。所以看,修慧是不是最殊胜的慧,是吧?闻慧是最初的、然后思慧、修慧。所以这里我们看得出来,修慧是最殊胜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真的心一直在这个境里面,一直深入的,一直深入的修了之后,才会生起一个高的慧。不然我们的慧就非常虚弱,是假的慧,好像没有什么力量。所以我们真正的慧要加强,心就在这个对境上面,非常长期的,更深入的修,时间长,还一直串习、串习,然后有一个体验,当中有觉受,或者是觉悟出来,这个就是不同的慧,这个慧是非常有力量。
慧也需要止的、止修的力量,互相是助缘,止修也要有观修,观修也要有止修,所以这二个是相互依赖的。这两个修的好的话,用这样子的定跟慧的力量–止修定的力量,观修慧的力量,用这两个力量,然后修什么,马上有成果出来。修依止善知识也好,修皈依也好,修业因果也好,修什么样子的法,它的效果就会马上出来的。所以宗大师这边,刚刚我们念的这个阶段是它的结论,我们要理解它的结论是什么。
后面再引《解深密经》,这里面讲的是另外一种角度,止修跟观修的胜利,什么样子呢?止修,是不让我们的心散乱,跑出去。颠倒的这些境,烦恼境上面,我们不让心跑到烦恼的境上面。观,它有什么作用呢?它是对治颠倒识的这个境上面。心对治烦恼,(止修)(观修)这就是不一样,(止修)心就不会跑到烦恼境,还有另外一个,(观修)对治烦恼,就两种。所以观,对治烦恼。定,不让我们的心跑到烦恼的境上面。观,对治烦恼。有这样子的二种帮助,这两个它的作用不一样。所以我们任一个修行,依止善知识也好,皈依也好,有没有对治跟它相反的烦恼境?有啊!依止善知识也有跟它相反的一个烦恼境,烦恼有不同的境嘛!我们不同的烦恼,当然有不同的烦恼境。
我要修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跟修不依止的过患,这种烦恼的境也有。我修下士道的,跟下士道完全相反的,也有一种烦恼,也有这个境。我修中士道,跟中士道完全相反的,非常喜欢轮回圆满的,这种烦恼的境也有。修上士道也一样,所以每一个修行的阶段,它有没有一个反面的,不好的烦恼境,一定有嘛!所以每一个阶段,我们要不要离开这个烦恼境?我们心要不要跑到这个对治颠倒识的境?一定要。所以这是为什么每一个阶段修止非常重要,每一个阶段没有止修的话,心就会跑到烦恼境上面。我修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我没有止修的话,我的心就跑到跟依止善知识相反的这些烦恼境上面,会跑,就不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止修非常重要,没有止修的话,马上心就跑到那个烦恼境上,止修也是很重要。
我的心不让它跑到烦恼境上,只有这样子,会有效果出来吗?不会!还需对治烦恼,对治烦恼才会有效果出来,只是心没有跑到烦恼对境,这样子没有办法有效果出来,我还要对治烦恼。要对治烦恼,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增长我们正确的智慧,这个想法要对治烦恼,正面的这些智慧,这个正确的想法要增长,所以这两个是靠什么呢?观。所以观就是对治烦恼,才会有效果出来。所以刚刚我们讲两个嘛!比如说,(止修)不让我们的心跑到这个烦恼境,然后(观修)对治这些烦恼,透过这两个,才能够有效果出来。
宗大师讲的,后面引《解深密经》,主要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修每一个阶段,一定要有止修,它有什么帮助?观修,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我们都要理解。这是第一个科判。
再来第二个科判,「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此二指的就是止修跟观修,止修跟观修这两个能够摄一切的定,是什么意思呢?一切的修行,只有修这两个,没有其他的修,不管密乘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讲得非常神奇,那些的定也好,我们显教里面从依止善知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些修行,怎么修,我们讲各种的修行,但是真正的来说,只有讲止修跟观修,没有其他的,只有止修跟观修。
我们每一个修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成就各种各的,也是靠这个止修跟观修,因为每一个能够成就,是靠各种各的修行。各种各的修行,都含摄到止修跟观修。所以止修跟观修,它可以含摄一切的修行,也可以成办一切的成就,各种各的成就。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两个道理,一个止修跟观修这两个可以摄一切的修行,这是一个。第二个:可以成办一切的成就,有这个道理。所以第二个科判里面,宗大师讲的重点就是这个。所以这里面,宗大师的结论,「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学。」所以宗大师后面讲「一切时中恒应修学」,它是多么重要。你们时时刻刻都一定要注重这个,宗大师就强调这边。所以宗大师第二个科判的结论在哪里?我们要抓到。
为什么时时刻刻我们要注重这个呢?我们心里追求各种各的成就,我们一定有,是吧?可能有的人想要长寿,有的人想生意好,有的人想各种各的,有的人想下一生要不堕三恶道,或者是赶快成佛。我们有各种各的不同追求,当然各种各的追求,一定有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是也是含摄到止修跟观修,所以止修跟观修这两个,我们没有做好的话,任一个修行,没有办法如理的修行,没有办法成办我们自己的成就,所以中间我们就要抓它的重点。
一切时中我们怎么做呢?例如:我们都要上班,怎么做呢?我们看宗大师在依止善知识那一个阶段,下座的时候,他有没有说(p46)密护根门、正知而行…。这些都是止修跟观修的一种。连下座也有止修跟观修的方法,也是可以修的。所以止修与观修,你们不要想一定只有上座,没有下座,也是有下座的,因为任一个法修的时候,上座与下座两种角度我们要修嘛,是吧?任一个法我们修的时候,一定有上座、下座,二十四个小时都要修。所以止修跟观修这两个,我们一定也有上座可以修的,上座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上座可以修止修,下座也可以修的。止修跟观修下座的时候也要修的,下座的时候怎么修呢?我们讲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四个里面前面的二个,主要是下座的时候,止修跟观修怎么修?所以可以说,一切时中都可以修的。
后面《修次下编》跟《修次中编》,这些就引用而已。宗大师有的时候先引经典然后讲结论,有的时候他先讲结论然后引经典。所以这边,先讲结论然后引用这些经典。
然后再来,止跟观的自性,止跟观虽然是我们要双修,没有双修的话,任一个成就没有办法成办,任一个修行没有办法如理的修行。但是,这个止跟观,我们一定要清楚,止是什么样子?观是什么样子?我们这些不清楚的话,修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正确。所以止是什么样子?它的自性是什么?观,它的自性是什么?也要清楚。所以后面第三个阶段,就讲止跟观的自性。
止的这个部分,先引《解深密经》,引了之后,宗大师自己讲的好像有点长,但是没有办法,还是长嘛,就是没有那么短(学员笑…)。《解深密经》引完了之后:「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这边是讲念跟正知。主要是透过这个念跟正知,心一直安住在境上面。这个境,任一个,各种各的都有。这里讲「十二分教中」,讲各种各的,就是什么样的境都可以,比如依止善知识这一阶段也有境,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境嘛!所以什么样无所谓,就一个境上面,透过念跟正知,心长期的安住这样子。
当初,身体一定会受不了,我们的心也受不了,然后慢慢一个个习惯后,就好像心轻安,身轻安,这些会产生,这样子之后,心安住在那边,都不会怎么累,我们的心跟身都不会劳累,这样子的一种定,就可以说是真正的止,止的自性是这样子。这个时候不需要一定要了解空性,这些是不一定的,因为连外道也可以有止的证量可以产生。不需要通达诸法真实,是什么意思?就是不需要了解空性,这个意思。
再来,观,这个解释的时候,支那和尚特别没有办法承认经的内容。
刚刚有两个问题,我想大众中间回答,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第一个问题是:五别境这些心所:欲、胜解、念、定、慧,慧与胜解有何差别?有人这样子问。胜解它的作用是欢喜,慧它的作用是观察。这两个作用不一样。如果胜解是欢喜的话,欲与胜解有什么差别?欲是追求,心就朝这个方向,一直追求这个境,这种就是欲。胜解,它只是欢喜,欢喜跟追求又不一样。我们区分一下,欲,是追求这个境;胜解,是欢喜。忆念,它的作用是别忘这个境,不会忘这个境。定,是心不管一秒钟、两秒钟,好像有一点点安住在那个(境)上面,就是这种作用。慧,它会分析,粗的分析,细的分析,本身有一个分析的作用,这就是慧。所以它的这些作用,各种各的心所就有各种各的不一样的作用。
另外一个问题:这些有没有前后的次第?应该不可以说有前后的次第,这些刚刚我们有讲相应因,有五种相应,五种相应里面,一个是时间上面的,是吧?我们讲所缘相应,行相相应,所依相应,时间相应,质相应,这些都是同时的,也没有一个是前一个是后。
另外一个问题,止观修的时候,我们道次第里面,放在最后面,从另一种角度看的话,它好像是一个非常高的修行的感觉,因为它是放在最后面。另外一种,这里刚刚说了,所有的小乘的、大乘的功德,都是止修跟观修的胜利。所以前面先要有止修跟观修,才会生得起从依止善知识到…,所有的功德才会生得起。所以好像有一点矛盾的感觉?我们要理解,不是有矛盾。现在所有的功德是止修跟观修的胜利,这个意思是,它是随顺的,或者是随顺的止或者是培养这个定。另外一种,观的话,是随顺的观或者是培养我们的观察修。所以培养我们的止,心就安住一个境上面,比较能够连续,这样子一个定力的培养,还有观察的这种慧的培养,这两个一定要有。所有的我们的功德,一定前面需要有这两个双修,才可以成办。所以一切的大小乘功德,是止修跟观修的胜利的意思,是随顺止跟随顺观,就这个意思。广论里面放在后面,这个止跟观的意思,不是随顺的止跟观,是真正的止跟观。我们不需要首先有真正的止跟观,然后才可以修依止善知识,修这些下士道、中士道…等等,不是这样子。
因为真正的止跟观修,这是要小心,不可以马上随便修。因为真正的止跟观,它的能力非常强。它的能力非常强,有什么样子呢?比如我们马上就会有神通..等等,如果有这样子的话,我们自己的意乐,都没有到非常好的,我们心没有一个非常好、圆满的意乐之前,我们有这些神通的话,会造很大的恶业。有神通的话,我们想骗人,我们想做各种各种的(自利)事情,有这个神通的话,对我们只有伤害,没有好处。
首先,我们要圆满自己的意乐,圆满的意乐是生起菩提心,就是圆满的意乐。我们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话,修止跟观,就没有好处,所以宗喀巴大师为什么(止观)放在广论后面,原因是在这里。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要培养定跟慧,不是这个意思哦!还是要培养自己的定跟慧,这个非常重要!宗大师刚刚有讲嘛!一切时中要止修、观修,是吧?这是什么意思?一切时中要培养我们的定跟慧,就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分得清楚。
还有,我们一般人,修止这个意思是“培养我们的定”,这个部分就不会想修止,我们一般不会这样子想。宗大师说,一切时中我们要修止,是吧?宗大师修止这个定位,连下座的时候,培养我们的忆念跟正知。比如说忆念就是培养定,正知培养慧。所以,这样子下座的时候,宗大师把忆念跟正知范围定位为修止跟观,有这个意思。我们一般不会这样子想,这要搞清楚,修止好像一定要安安静静的,没有声音的,在一个房间里面,好像就这种修行的感觉,我们就是这样子想,这是不一样的哦,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我们一般这样子认为修止,宗大师讲的修止,应该是真正的止,我们要修的话,就是后面的奢摩他。修后面奢摩他的话,我们自己认定的修止,也没有到宗大师讲的那种,先当基础的这种修止也不会修,平常忆念、正知这些也不会培养。然后在房间闭关,真正为成就奢摩他的这个证量,我们修的方式跟宗大师讲的修的方式,这个定位,也是差得满大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到那个,也没有到这边,什么都不是。
宗大师所讲的修止,是非常严格的,我们这一两年就一直学奢摩他,这里面就看得出来,宗大师讲的要求很高,他指出来这个昏沈跟掉举,他指出来的昏沈很细很细。他修奢摩他的定位,真的要求非常高,好像我们修的是昏沈(学员笑!),我们不是修奢摩他。我们在房间里修止的时候,自己认为是真正的开始修奢摩他,我们自己应该这样认为吧?实际上不是,实际上宗大师他的标准,我们从那边看的话,变成我们是修昏沉。
所以,我们修的好像就有问题!一个问题,平常我们也不会培养,这个也是我们的认定有错。我们认定的修止,上座的修止非常敏锐,非常清楚。我们认出来的定位,有这样子的话,我们下座的时候,忆念跟正知这些也是修止,这样子属于修止的范围,好像有通这个道理。平常我们自己的认定,修止是什么都不想,有一点点睡觉的样子,我们认定这样子的话,平常的修忆念跟正知,这两个好像不属于修止的范围,这是我们的认定有问题,我们自己认为的定位有问题。所以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自己修止的认定是非常奇怪的,对平常修行上面也没有帮助,为修证得奢摩他上面也没有帮助。它是对什么有帮助呢?我们自己认定的这种修止,对什么有帮助呢?可能增加昏沈(学员笑!),有可能下辈子就堕到畜牲道,有可能就到无想天,两个其中一个。所以我们自己认定的修止,有这些问题。
再来,观的自性(二.毗钵舍那自性.),引出来《解深密经》「即前经云」,指的就是《解深密经》。一样,讲止的自性是引《解深密经》。现在观的自性讲的时候,也是引《解深密经》。《解深密经》引完了之后,宗大师说,这里面,观的定义讲出来,好像没有办法分开,修观的话,不要思考或者是不要修慧,没有办法这样子讲,一定是直接指出来,观就是一个慧。
这样指出来之故,支那和尚无法接受这段的经文,他完全无法接受。所以引这部经之后,宗大师说:「此经宣说毗钵舍那是观察慧,最极明显无可抵赖,传说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所以支那和尚(支那堪布)没有办法接受这一段句子,因为太明显了,它讲这个是观察慧,其他经可能解释为另外一种,也就可以嘛!这太明显了,没有办法解释嘛!他觉得这部经不是佛讲的,所以他无法接受。「因彼妄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要弃观慧全不作意,乃为修习甚深法义,不顺此经故用足毁踏。」
然后再引了很多,各种各的经,跟《解深密经》的道理一样,先是《宝云经》,还有《庄严经论》,《庄严经论》引了二个阶段,两种,再来引《菩萨地》,第四个,然后再来《修次中编》,再来《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再来又《解深密经》,这些里面的内容都一样的。宗大师他引很多的经,是为什么呢?因为支那堪布的种种教导,很多人相应、很多人喜欢,因为比较容易做嘛!所以宗大师要引很多的经,就比较有利。
刚刚也有引《解深密经》不是吗?是吧?还有《集论》(圣无着所著),《集论》没有特别引出来。这个之后,宗大师的解释,为什么奢摩他的名称,为什么毗钵舍那的名称,从这个名称的解释,我们这里念一下,……,这边引了那么多经,里面呢?我们要理解是他破除支那和尚;也有的人认为,观,马上就要想空性,这个是不对的。因为观的对境不止胜义谛,世俗谛也是观的对境。所以观,他的境世俗谛、胜义谛都有,这个我们要清楚。
所以这里面,宗大师说,观,不一定了解空性,止,不一定不了解空性。止,也有了解空性的止。观,也有不了解空性之观。所以止跟观,这两个不是从对境的角度分的,它是有境上面分的。对境,比如说空性上面,也有止,也有观。世俗谛的对境上面,比如说,放一个佛像我们把它当对境,修止也可以,修观也可以。所以世俗谛的佛像来说,也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胜义谛的空性来说,也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所以止跟观不是从对境的角度分的哦!这里宗大师有这些解释。后面引出来:(P340)「集论于事边际,开说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之二。寂静论师如前所说止观皆能俱缘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是故止观非就所缘境相而分,旣有通达空性之止,亦有不达空性之观。若能止心于外境转,住内所缘即说名止,增上观照即名胜观」。
这边有二个内容,前面这个阶段,讲了悟空性的止也存在,是吧?「是故止观非就所缘境相而分」,所以,「既有通达空性之止」,也有通达空性的止。「也有不通达空性之观」。所以这一个阶段有这个内容。另外,止跟观的名字从这里解释,看一下:「若能止心于外境转,住内所缘即说名止,增上观照即名胜观。」说明这个止是什么?说明这个胜观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个名字的理由讲出来。这里观,是观察到非常深入的道理,就观察到,就这个意思。它是什么呢?这个慧,先闻慧,再来思慧,再来修慧,修慧的后面,才会达到这个观,所以这个观,它看得到的东西,了解的道理,非常非常殊胜。殊胜的意思是跟其他不一样,跟闻慧、跟思慧、跟修慧,跟一般的慧不一样,已经超过了这些阶段,就这个意思。殊胜的意思是超过(闻慧、思慧、一般的修慧)的了解,超过的了解意思是,前面的这些阶段,了解的非常浅。闻慧、思慧、一般的修慧,这个过程了解非常浅。观的时候,它是比那些阶段超过的一种了解,超过的一种观察。所以是胜观,就这个意思,殊胜有这个意思。
闻、思、修这些,闻的时候,好像这个东西是从别人了解,从别人开始,或者从书上看到,这样子的一种理解,这就是闻慧。
思慧的时候,这些道理,在我们的脑筋里面,自己还一直研究的样子,内容里面还更深入的思惟。还更深入思惟的时候,是配合自己的理由,应该可以说,用的理由不是别人讲的,现在思惟的时候,用的理由是自己的,自己找到的理由。那个时候可以说这个慧,有一点变成自己的,以前的闻慧,好像不是自己的东西,是别人东西的样子。所以思慧之后,变成我自己好像有发现到一种道理,确实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从别人听到、书上看到,开始听到这样子而已,就是自己有发现到这个道理,有深入的思惟之后,找到很多的理由,然后确实是有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思慧。
思慧的后面,会生起定解,我们平常讲定解,这个是思慧之后才会生起。所以思慧之后,这个定解,法王平常讲这个定解之后,就会增加信心,真的相信。真的相信了之后,这个道理确实就是这样子,我们心能够接受它。能够接受,我们就会欢喜,不止是接受,还更欢喜。欢喜之后,又会希求。希求,然后修的话,我们心跟这个境,比较容易串习,我们心会喜欢,我的心、想法跟这个道理一模一样。我不会想得那么乱,完全不符合道理的这些想法。因为我们已经定解了,已经欢喜、又希求了,这个之后,我们心非常容易跟这个道理结合、串习。一直想串习,一直想结合。一直想结合,这个时候开始修,修的当中,也有另外一个、真正的、新的感受,当中也会找到很多各种各的理由。以前闻慧的、思慧的时候,没有发现到的,现在我们自己的心跟这个境结合的、一个长期的串习当中,会找到各种各的理由。所以透过这样子,又会生起一种慧,又增长智慧,又开智慧,所以又开一些智慧,这个就称它修慧。
闻慧、思慧、修慧,好像闻慧这个基础,然后思慧,它有点过滤闻慧的东西。然后思慧,它把闻慧里面的这些东西过滤,变成抓出来非常好的一些东西。然后修慧?又过滤思慧的这些东西,还更发现到一些精要,这是修慧。所以修慧也不需要一定要到胜观–毗钵舍那,还不需要到那个阶段。
这个修慧,还有很多的层次,胜观也是修慧里面的一部份。修慧当初不是胜观,但是后面,它的境界愈来愈高的时候,就会变成胜观,就会变成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观。那个时候,又比以前的智慧还更超越的,所以这边讲殊胜,这个胜观,这个胜,是比前面的这些层次,非常超越的一种观察到的力量,就这个意思,所以是胜观。
止观我们藏文应该是“止胜”,我们是讲“喜ㄏㄚˋ”ㄏㄚˋ,就是殊胜这个胜,藏文的名字是止胜,不是止观。没有关系,我们平常用止观嘛,从藏文的角度,不会说止观,就说止胜。这样子有好处是,马上知道这个是胜观,就知道这个意思。一般讲观的时候,和观察修连在一起的样子,是吧?和观察修连在一起,所以比较容易误解,比较容易混淆。藏文非常清楚,它就是一般的“观察”跟现在这边讲的“胜观”。宗大师这边讲,说明什么是胜观,意思是什么?我们藏文一直用胜观,所以宗大师为什么用胜观的原因在哪里?说明什么是止,这个名字的解释是什么?我们从这里总结来说,为什么用这个名字?宗大师有这个解释,「若能止心于外境转,住内所缘即说名止,」对,这是止的说明。然后「增上观照即名胜观。」就是胜观。这里宗大师解释,什么是止?什么是胜观?解释在这里。所以这一个科判里面,最主要是这两个解释名词,刚刚这一阶段抓一下,也可以。
然后破除别人的、他宗的说法,「有说内心无分别住,无明了相说名为止,有明了力说明为观,此不应理。」这是别人的说法,他宗的说法,反驳他宗的说法,这些不是那么重要。
还有别人的说法,(P341/L1)「故说一切明了安乐无分别定,皆证真性全无确证。诸证空性妙三摩地,虽有明乐无所分别,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极多明了安乐及无分别,故应善办二定差别」。反驳了他宗之后,宗大师作一个结论,是什么呢?因为很多人有误解,什么样子误解呢?就是无分别的这种「明了安乐」,「明了安乐」无所分别,这样子的“无分别定”,是跟了解空性的这个“观”,持空性的观,好像分不清楚。实际上是他还没有到了解空性的观,但是他自己认为我已经到了悟空性了,或者是我现在已经修了空性了。无分别跟修空性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心不散乱跟破除这个散乱的想法不一样嘛!心不散乱跟散乱的执着,我们破除这个执着,不一样,所以无分别只是心没有散乱。「明了安乐」这个是止–奢摩他的阶段就可以产生,不需要了解空性。但是无分别跟破除执着,混在一起,这个不可以,不是等号。破除执着,破除实有,这是了解空性。破除散乱的执着跟不散乱,这个不一样。不散乱不代表破除散乱的实有执,这是不一样哦,所以这里有很多误解。宗大师将它分清楚,我们也一定要分得清楚,「故应善辨二定差别」,一定要好好的分开,这是一个结论,反驳了之后(下)一个结论。我们要理解这个部分。这样子可以吧?
刚刚前面,到我们还没有念的之前,这就是反驳他宗的说法,后面是宗大师(下)的一个结论,又给我们开示,这是第三个科判。
第四个科判,一定要双修,是吧?这个理由必须双修,好像时间不行,(今天下午继续可以吧?我们就下午继续。)就是科判里面,重要的我们抓到就可以。刚刚这样子会不会太慢?(学员:不会。)还可以吗?(学员:可以。)好,我们就先到这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