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3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3讲
《广论奢摩他43》
讲授: 雪歌仁波2008-09-26
闻法意乐
思唯利益遍满虚空无边际的有情众生,因此之故无论如何要得到圆满的佛果,就得到圆满的佛果而言,不仅仅只是学习显教乘门,也必须要去学习密咒乘门,由此而得到佛陀圆满的果位。不过就显教乘门跟密咒乘门的衔接之处,到底是何处呢?应该就是止观双运这个部分的学习,因此在广论的后面,就开示了安止跟胜观的学习这两个项目。也是按这这个次第来进行教导的,因此之故,我们现在对于止观的内容来进行闻思,之后正如内容所做的开示经由显教乘门,能够趣入密咒乘门之中,所学习的部分是衔接的段落,因此能够如理而学习,如理而趣入密咒乘门之中,在密咒乘门之中,地道方面的证悟,迅速在内心产生,迅速而成就佛果,如此调整自己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现在进行到的大纲在安止的段落,沉没跟掉举已经认明清楚之后,如果不采取对付的方式去对治它的话,这是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如何克服呢?我们就谈到这个段落。这个毛病的克服要分成两项,368页倒数第一行,正明其思以及灭掉沉没跟掉举的方式,要说明能够产生沉没跟掉举的原因何在。这两项里面现在讲到第一项,「正明其思」明是认明清楚,已经认明清楚沉没跟掉举之后,怎么样子把沉没跟掉举灭掉,就谈到这个段落。
如果已经把沉没跟掉举都能够认明清楚之后,接下来就要把它灭除掉,在把它灭除掉这个方面而言,灭除的方法就很多种,但是灭掉沉的方式跟灭掉掉举的方式不一样,所以首先讲灭掉沉没的方式怎么样子来进行,这里面就谈到了很多的方式,369页第五行,「谓佛像等极殊妙事,非生烦恼可欣乐法,」首先,谓佛像等极殊妙事,这是谈到的一个方法。
「又可作意日月光等诸光明相。」再过来又谈到可作意太阳的光亮,月亮的光亮等等诸光亮的行相,这又谈到一个。再过来还有一个方式,倒数第六行「又以观慧思择」这是别择慧,思择「乐思之境,亦能除沉」亦能除掉沉没,这个又是一个方式。
之后谈到《摄波罗密多论》云,还有《中观心论》云,还有《集学论》云,三者都谈到振奋内心,《集学论》谈到「若意退弱,应修可欣而令策举。」策举就是振奋内心,振奋内心也可以灭掉沉,这里又谈到了一个方式。
再过来倒数第二行,至尊仁波切提出一个主张,他说「故除沉没最(重)要之对治,」其实就是「思惟三宝,」以「及(思惟)菩提心之(功德)胜利,并得睱身大利等功德,令如睡面浇以冷水顿能清醒,」这里又谈到了一个方式。
再其次《声闻地》还谈到了一个,370页第一行,「威仪应经行,善取明相数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舍天六中随一,或以所余清境所缘策举其心,」《声闻地》也谈到了这么一个方式。
就在前面《声闻地》的地方也谈到,370页第三行,如果只是,「若沉“微薄”,或唯少起」那就只要「励心正修,」也就可以了,这个「励」是振奋的意思。前面谈到了修六随念,《声闻地》谈到一个方式,修六随念就有一个方式。还有一个方式「若沉微薄,或唯少起」的话呢,那就「励心正修,」假设沉没只是很淡–‐微薄,而且只是偶而才有一次的话,那只要观修的时候,加把劲,稍微振奋一下来修,这样也就可以了,这又谈到了一种方式。
其次,《声闻地》又谈到,观想光亮的行相,370页第六行「故应数数修能对治诸光明相。」光亮的行相再三再三观修的话,也能够有对治的力量。
这些都是谈到对治的方式是什么,也就谈到了很多种。这里面谈到,「故应数数修能对治诸光明相。」要再三再三做一个观修,这种情况是指(再往前面一行)「若心所取内外所缘相不明显」的时候,「内心」沉入「黑暗,随其厚“薄”」,随着内心所沉黑暗厚或者是薄,「若不断除而修习者,则其沉没极难断除,」那就表示内心本身所缘的,不管是内或者是外,不明晰的时候,心会沉入黑暗之中。心沉入黑暗不管是厚还是薄,都可以的,就是不能够把它排除掉,因此就要观相光亮的行相,要再三再三观想。
这里有谈到厚薄,「内心黑暗随其厚薄」,这是内心沉入黑暗不管是厚或者是薄,这跟前面谈到的不太一样哦!前面也有谈到,第三行「若沉(没本身)微薄」,这有一个「薄」,「或唯少起励心正修,」那就可以了。前面谈到微薄的时候,是指沉没,内心陷入沉没的时候,还没有陷入黑暗。所以在沉的时候,它只是微薄,或者是偶而出现,这个时候不必更换所缘的对境,就所缘的对境本身,缘取的时候,再加一点点力量,「少起励心正修」也就可以了。就是执取对境的时候,加一把力,稍微策举一下下,振奋一下下去做它的话,这样子也就可以了,那就表示不需要更换所缘的对境。
但是底下这个部分,第五行「若心所取内外所缘相不明显」的时候,内心沉入黑暗之中,不管内心所沉入的黑暗是厚或者是薄,都要观修光亮的行相,是指这个意思。这里谈到的厚跟“薄”,跟前面的“微薄”不一样,这个是指内心沉入黑暗之中,这个时候恐怕要更换所缘,所以这里谈到要再三再三「故应数数修能对治诸光明相。」这个时候主要的是要更换所缘的对象。
不过要观想光亮的行相,不必更换所缘,也是可以的。譬如说就某一个所缘的对境,观修的时候,如果我要去修光亮的行相,能够把内心沉入黑暗这个部分去除掉的话,那就观想这个所缘对境出现的时候,伴随着光亮,也就可以了。譬如说佛像,我观想佛像,但是观想佛像,要观想这个佛像非常的明晰,好像很光亮一样,这样子也可以,这个情况之下,就是不必更换所缘。
但是也可以更换所缘,那就是个别的再去另外做一个观想,观想一个光团,一个光亮的光团,这样子也可以,这样子观想的话,就是已经换掉所缘了。
后面要讲支持的根据,就是《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云:「应以光明俱心,」「俱心」就是内心里面的想法,内心缘取对境观想时候,伴随着光亮的想法,伴随着光的想法,伴随着光明的想法,伴随着没有黑暗的想法,以这样子的内心,去修安止跟胜观,应当要这样子做,这是《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要伴随着光亮的想法,伴随着光的想法,伴随着光明的想法,伴随着没有黑暗的想法,这样子去做实修,修安止跟胜观。
《声闻地》云:「应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习止观。汝若如是于止观道修光明想,设有最初胜解所缘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数修习为因缘故,于其所缘胜解分明光明转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其后转复极其分明光明极大。」
如果这样子实修的话,有什么好处吗?如果这样子做实修的话,在修安止跟胜观的时候,安止跟胜观实修的道路上面,做这种光亮的想法而去禅修的话,后面谈到它的好处,就是在最初观修的时候,缘取一个自己所胜解的对境。缘取胜解的对境去观想它的时候,譬如说观想一尊佛像的话,当然我的内心胜解作意,它在我的前面,之后内心如此作意而思惟。观像的时候,当然不是我眼睛看到祂,眼睛在做观修,不是用眼睛在做观修嘛!是用内心来做观修,内心观修祂在我的前方,内心如此作意而思惟。
不过最初当我们内心这样子作意而思惟的时候,就会发现内心作意思惟,思惟这个对境,我所胜解的对境的时候,最初的时候,这个对境不怎么明晰,也不怎么光亮,不怎么明亮,之后就把这个光亮的想法,再三观想、再三观想,透过观想光亮这个方式之故,做为因,做为助缘之故,所缘取胜解的对境,它的行相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光亮,就会变的这个样子,有这种好处,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假设我一开始作意思惟,胜解一个所缘对境,那时候我去观想的时候,它已经很明晰,很明亮了,就算是这个样子,也可以透过这个方式,使它变成最极明晰,最极明亮,也有这个帮助呢!
所以不管是最初我观想,作意思惟的时候,对境可能也不明晰,也不明亮,也可以做光亮的想法。但是就算是一开始我做观想的时候,对境明晰、明亮,那没有关系,那也还是要观想光亮的想法之后,可以使它变得最极明亮、最极明晰呢!也是有帮助啊!
这是引用了《声闻地》的经文,引用《声闻地》的经文之后就说明了,370页倒数第五行,至尊大主就做了一个说明,「此说最初」就是最初做观修的时候,「所缘分明者」所缘对境如果就算是明晰的话,都还要「尚须修习,」还要再观修光亮呢!(「况不分明。」)对境不明晰的话,就根本不必再说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声闻地》里面有谈到两段,《声闻地》的第二行「设有最初胜解所缘相不分明,」再过来一行「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两个「设有」、「若有」如何,后面那个「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广大,」这个地方是谈到「此说最初所缘分明者」,因此就可以这样讲了,如果《声闻地》讨论到的,一开始观想的时候,所缘对境都能够很明晰的情况之下,《声闻地》里面还说要观想光亮的行相呢!这意思就是指如果一开始观修的时候,对境还不能够观想明晰、不明亮的话,那要观想光亮的行相,就更不用说了,更要这样观想了。
(仁波切问:你们懂吗?刚刚讲的那些?仁波切笑!)
因此之故,沉入黑暗的时候,不管是厚是薄,前面至尊仁波切宗喀巴谈到嘛,「内心黑暗随其厚薄」内心陷入黑暗,不管厚还是薄,都要观想光亮,明亮的行相,所以引用《声闻地》的内容,主要是讲到这一点,来做为支持的根据。
看《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经文,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就是最初观修的时候,如果说观修对境,对境显现出来的时候,已经很明晰了,还是一样的,还是可以观想光亮的行相,因为使对境更加明晰、更加明显,这个方面仍然是有帮助的。如果说对境不明晰的话,就更是不用再讲了,当然还要更加观想光亮的行相,如果这个时候不观想光亮的行相的话,那以后慢慢进入黑暗之中,这些黑暗就很难再把它排除掉了。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算是对境很明晰的显现出来,观想光亮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还是很有帮助的。
问题:请问仁波切,关于明晰,如果所修法,对境不是佛像,是一个法,是一个观念,例如是无常?
回答:用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一般看海的时候,心就比较会广;看那些大的石头山,很复杂的一个山的话,面对这样的山,心也会受影响,也会有点硬硬的。一样,境非常明晰的话,我们的心也会比较新鲜,或者是比较有精神。如果境不是那么明晰,模糊的话,心也会模糊,这是会影响的。
所以我们不要等这个境没有那么明晰的时候,才修光亮行相的话,可能来不及。还一直明晰的时候,常常修光亮行相,这样一直修的话,也没有什么坏处,还有帮助。一直等境有点不是那么清楚,等到这边,有点来不及,有用是有用,但是不可以一直要等,所以《声闻地》里面说,境非常明晰的时候,也是继续要光亮行相,也要修。
比如说,你们听这个的时候,想打瞌睡,为什么?你们这个境不是明晰,所以就想睡;境明晰,就不想睡,就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个境,我们怎么把它变明晰呢?就第六识想,把它看一个太阳也好,光也好,火也好,好像照到它的样子,照到它的话,没有一个地方不清楚嘛!这样一个光亮行相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看佛像,把它当境,修慈的时候,光照到祂的样子,没有一个地方不清楚的这种感觉,这样子修的话,心也会比较新鲜,比较有精神。
平常我们也是这样子,自己看一看,快要打瞌睡的时候,就眼睛眨一下,张一下,慢慢精神会好起来,为什么眼睛眨一下,张一下,希望自己精神好起来嘛!
所以境上面我们一直看着,非常明晰的看一下的话,就不会睡觉。我们平常身体的反应也是这个样子,不要打瞌睡,我们就尽量一直看一下,眼睛张开,就有一点帮助的感觉,一样的道理。
问题:请问仁波切,所以那个明晰是指说头脑清楚,不是说那个境真正的很清楚,不是眼睛?
回答:要观想,要观想哦!
问题:如果说是呼吸的话,所谓的明晰,是指什么?是说清清楚楚的呼,清清楚楚的吸?
回答:那个时候就可能要换境,境本身要换变成光。有的时候整个境本身要换,换这个境。
问题:观呼吸,微薄的时候也要换这个境吗?不是微薄的时候就不用换?
回答:微薄?微薄到哪里?我们不会那么微薄哪!我们会很厚哪!哈!哈!哈!薄是可以还来得及。
问题:请问仁波切,光团的样子是怎么样?什么叫做一个光团?要想一个光团?
回答:这里有讲出来,就是太阳也好,火也好,什么都可以,后面有,后面就出来。所以你们不要打瞌睡的话,用这个方式,哈!哈!哈!
问题:请问仁波切,因为我刚刚提到明晰,因为等持的基本条件,有一个就要明晰,可是如果我们对境不是佛像,只是呼吸的话,那什么叫做明晰?就是一定要到达有那个明晰。
回答:如果你是呼吸也是,呼吸也是很清楚,我现在是吐出去了,吐的那个出息怎么样,现在吸回来,那个出息怎么样,也是有明晰啊!也是有!
问题:……
回答:这个跟那个没有关系,那个就是真正的为得到一个金刚萨埵的加持,一个修习的方法。这边讲的是我们要去除昏沉,这个方式,就不一样。一样是观,没有错。
问题:就是因为在观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把那个光想得出来,那这样子的话……
回答:那甘露可以啊!不是一定要观。
问题:就想甘露?
回答:对!甘露也可以。
问题:就想甘露照在金刚萨埵尊的身上,让他很明晰的这样子?
回答:你就从金刚萨埵那边,甘露就掉下来,就可以,这样子。
问题:刚刚说那个呼吸,一呼一吸观的很清楚的时候,是不是还要观它有光明的东西在我们的观想中?是不是还要有光明?还是只是清楚呼吸即好?
回答:这个境,不管光也好,境本身就是要自己非常明晰的,这是很重要。
我们前面取这个境都是佛像,这边讲佛像有四种还是五种特色,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
「此说最初所缘分明者尚须修习,况不分明。」再其次,「应取何等光亮之相?」光亮的行相应该怎么样子来做观想?「即前论云」前论就谈到,前论就是《声闻地》里面又谈到了,光亮的行相从何而来呢?「应从灯明,或大火明,或从日轮,取光明相。」譬如说从油灯的光所发出来的亮,或者从火堆的光所发出来的明亮,或者是从太阳光的亮,就缘取这些光亮的行相来做观想也就可以了,这是谈到光亮怎么来做观修。
「如此之修光明相,非唯限于修三摩地,余亦应修。」「非唯限于修三摩地」就等持的时候,我们现在谈到是指上座来观修等持的时候,要修光亮的行相,这是上座的时候,观想等持的时候,来修光亮的行相。但是光亮的行相不是只有上座的时候可以做观修,我们今天早上就有谈到了,下座的时候也有。譬如在睡眠的时候,应当具足四种想法,以何意乐而来进行睡眠,四种想法里面,第一个就光亮的想法,第二个伴随忆念,第三个伴随正知,第四个伴随(起想)要起来,什么时候要起来这种想法。
这个睡眠是属于非等持的时候,不是在修三摩地(等持)的时候,也不是上座的实修,是下座的实修。所以光亮的观想,不是只有上座的时候可以做实修,其它时间也可以运用的。
370页倒数第三行,把关于沉灭掉的方式讨论完毕了,这中间谈到了内心思惟的方式很多种,但是当我们缘取一个对境来思惟的时候,心去缘取一个对境,然后去观修这个对境,或者思惟这个对境的时候,什么力量使我的心能够去缘取对境呢?这个力量就是思心所,思惟的心所,因此我们这段的大纲才叫做(368页倒数第一行)「正明其思(灭沉掉法)」正式的去认明清楚思心所是什么意思?把思心所是什么意思了解清楚之后,如何运用思心所来把沉跟掉灭掉,大纲的名字是不是叫这个名字?这边谈到「思」,就是指思的心所,这里谈到差不多有八种以上,不同不同的方式,这八种以上不同的方式,都是指运用思心所来牵引我的内心,去思惟某一种对象,譬如思惟光亮、思惟佛像等等。
为什么我的心能够去缘取对境,去思惟这个对境,就是有一个作用力,拉着我的心,使我的心去缘取对境思惟,去缘取这个对象。那个能够牵引我的内心,在那么多的心所里面,就是思心所的作用,思心所的功能,它有这个作用,因此这一个大纲的标题才称之为「正明其思」,要去了解什么叫做思惟,思这个心所是什么意思?之后要怎么运用思心所来把沉跟掉灭除掉,是不是这样讲?大纲里面就这样讲了嘛!
这八种以上的方式,都是运用思心所之后,牵引我们的内心,去朝向什么对境,去思惟什么对境。譬如说光亮、佛像等等,以这个方式,那就可以把沉消灭掉了,这是讨论到灭掉沉的方式这个部分。
关于沉没这个部分如何把它灭除掉的方式,有一个重点,看366页倒数第一行《修次中编》里面谈到,「若时如盲,或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闭目,其心不能明见所缘,应知尔时已成沉没。」所以《修次中编》这里面就讲到,沉没分成三种,一种是如盲人,一种是一个人走在黑暗的房间里,一种情况是把眼睛闭起来,这三种都列入沉。
第一种如盲人的意思是指,内心去缘取对境,抓住对境的时候,抓的人没有力气,完全松弛,松散掉了,这个用比喻像盲人一样。第二种一个人走入黑暗的房间里面,是表示我们刚才谈到的,心进入黑暗之中,内心沉入黑暗里面。第三种或如闭目,是指向内收缩,内心太过向内收缩,太过向内紧绷,因此导至沉没。这三种都会导至沉没,所以沉没就分成这三种类型了。
它的对治方式是什么呢?就前面我们谈到的各种各类,有八种的方式,就是「正明其思灭沉掉法」里面谈到的,灭沉没的方式里面就讨论了八种嘛!这八种里面,内心作意观想光亮,光亮的思惟这个部份,就前面讨论到的,「内心黑暗随其厚薄」内心沉入黑暗之中,随其厚薄都要观想光亮,这个是对付中间的那一种,就是一个人走到黑暗的房间里面,它对治的方式是用观想光亮的想法。
除此之外,其他前面谈的很多种对付沉的方式,从观想佛像开始,369页第五行开始,观想佛像等等,就谈到八种方式,这其中除了前面谈到光亮想,是对付内心陷入黑暗之外。其他的方式,就是对付这两种沉没,一种是执取的力量太过松弛掉了,这好像一个盲人一样。一种是好像一个人眼睛闭起来一样,这是内心太过收缩,太过紧绷,也会形成沉没。所以讲的方式虽然这么多种,但是其他的几个方式,主要都是对付这两种沉没。
例如说内心如果太过向内收缩的话,它对付的方式就是以别择慧去仔细分析对境,把这个对境变得复杂化,内心把对境变得比较开阔,比较广大复杂化,内心就不会太过收缩,这样的一个方式。
其次,如果说内心抓住对境的时候,力量太过低劣、太过低落、太过松弛,没有力量的话,这个前面用的比喻,好像一个盲人一样,这个毛病的对付方式就是思惟三宝的功德,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思惟睱满难得的利益等等,把这些想一想,内心就会高亢,就会振奋,那抓对境的力量就比较强大,就不会力量很薄弱,所以就能够改善了。
如果内心执取的力量很低落的话,就要想办法使内心很振奋、很高亢,执取的力量就会很强烈,所以前面有谈到思惟六种随念,或者是思惟任何我最有信心的对象,思惟对境它的功德等等。以这个方式都能够让内心变得很振奋,当内心很振奋的时候,它执取对境的力量就很强大了,这样子就能把执取力很低落的毛病,把它改善掉。
如果内心太过收缩,收成很小很小,太过收缩的话,这个时候要把对境做一个扩大,这个时候用别择慧去分析对境,把对境变得很复杂化,把对境复杂化扩大去分析的话,内心就会扩张开来,内心会变得很开阔,这样子的话,就能够把内心太过紧绷,太过收缩的毛病就能改善。所以这里为什么谈到这么多的方式,就是这个沉没怎么去克服,就有这么多的方式。
如果说对付沉没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这个也用,那个也用,发现还是不能够克服,那没有关系,还有最后的一个方式,那就下座了。下座就是刚刚370页第三行所谈到的,这个方式用,那个方式用,还是不能够克服,那就只好下座,下座的时候就用冷水洗脸,然后读诵佛经、论典。在佛经、论典礼面就有开示,昏沉睡眠等等的过患是什么?这种相关的佛经、论典,好好的读一读。或者是四周看一看,月亮星星看一看等等,冷水洗脸,四方走一走等等。这是下座,只好用下座这些方式。
那我们还是休息一下吧!
这个饼干跟奶茶的形象非常的明晰之故,所以沉完全消失!沉没完全消失不见!(学员:哈!哈!哈!)
关于灭掉沉的方式已经讲解完毕了。现在这个段落大纲是认明清楚思心所是什么样子?之后运用思心所灭掉沉跟掉,所以灭掉沉跟掉就有两项了,其中的第一项灭掉沉没的方式已经讲解完毕。接下来就要第二项,灭掉掉举的方式是什么?370页倒数第二行,「掉举者,」「由贪为门,」由贪心做为方式,以贪心这个方式,「门」是方式,以贪心「令心追趣色声等境,」色声香味触等等,我们要一个对境。由贪心的缘故,使心去追逐这些对境,追趣这些对境的意思,是指色声香味触这些对境在什么地方,内心立刻随后追逐而去,如果有这种情况,这是掉举。
有这种情况的话,应该怎么做?「此应」有这种情况应该「作意」,内心作意思惟「诸可厌事,能令心意向内(摄录)」收摄,这个是有一些事物,有一些对境,一些事物,我的内心去想到它,去作意思惟它的话,内心会产生忧患意识,所以叫做「诸可厌事」,就是去思惟这些对境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忧患、可厌,这样子想法会产生,如果去作意思惟的话,内心就会收摄回来,有这样一个情况的。
当内心收摄回来的时候,妄念纷飞的掉举就排除掉了,「以此息灭掉举」把掉举息灭掉,「无间,」是立刻、马上,「于先所缘应住其心。」内心还要安住在前面的所缘对境。这个部分前面沉没的时候,讨论的方式也有谈到,在369页的第六行,「沉没除已,即应无间坚持所缘而(继续观)修。」同样的道理,当掉举已经消灭掉之后,也应当在前面所缘的对象上面,继续的安住而做观修,所以这都是相同的意思(当沉没排除掉的时候)。现在这里谈到是当掉举排除掉的时候,原来自己修安止,是缘取什么对境来做观修,应当继续安住在上面,继续观修。
引用的根据,这个说明讲解完毕了,后面就要引经据典,引用了《修次第初篇》,引用了《中观心论》,还有这引用了《集学论》些典籍,「此应作意诸可厌事,能令心意向内(摄录)收摄」这个是思惟可厌之事,那就能让贪恋之心会收摄,令心能够收摄回来。
前面谈到掉举的情况是受到的影响,贪心本身会牵引我们向外面放射,向外面去追逐很多的对境,这种情况对付的方式是什么?对付的方式当然是把心抓回来,所以要想一种办法,让内心能够抓回来,能够收摄其中,这样的一个办法,这样子就能够把内心向外纷飞这种毛病把它改善掉,那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内心向内收摄,这种方法就是作意、思惟诸可厌事,主要是这样一个方式。
「作意思惟诸可厌事」谈的是,例如思惟无常苦空等等,在《修次初编》里面谈到「若忆先时喜笑等事,见心掉举,尔时应当作意思惟诸可厌事,谓无常等,由此能令掉举息灭,」就是思惟轮回的过患,无常,苦等等。这个时候就能令内心的掉举能够止息掉,这是思惟轮回的过患,让内心的掉举就能够止息。「次应励力令心仍于前所缘境无作用转。」把轮回的过患,好好的思惟,内心向外面纷飞,妄念纷飞这种情况就会改善,就会向内收摄回来。当内心已经收摄回来之后,「次应励力令心仍于前所缘境」这个时候还要继续专注在前面所观修的,前面修法观想的那个对境。接下来,已经把掉举去除掉之后,当然要对原来所观修的对境,继续做观修。
继续做观修的时候「无作用转」就是不用、不必作任何的作行。这个是,原来我观想这个对境,观想这个对境之后有掉举,有掉举的时候,我才用造作、用作行的方式去观修可厌事,让我的心可以收摄回来,对不对?现在如果掉举已经排除掉了,已经没有这个毛病了,内心已经能够专注在所缘境,继续做观修,这个时候要不要「无作用转」,就是要不要用作用,采取一个对付方式去对付呢?不需要!因为已经没有掉举了。
要发挥内心的作用去对付毛病,是前面掉举的毛病存在,掉举的毛病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不必再发挥什么作用,还要再观修什么对治,这个都不用作了,所以在无作用的情况下,心专注在对境上就可以了。
《中观心论》谈到「思惟无常等,」来「熄灭掉举心。」又谈到「观散相过患,」观想散乱的过患,「摄录散乱心。」就是做「散乱的过患」这样子的想,散乱的内心,就能够集中,能够收摄回来。这里面谈到两件事情,息灭掉举,息灭散乱,是两件事情了。
前面谈到掉举的产生,是因为由贪心追逐色声香味触等等的对境,导致掉举。贪心去追逐对境的原因,是因为执取对境,把对境执取为恒常存在,因为对境是恒常存在之故,因此它就跟我不会离开,我不要离开它,这种想法称之为贪心。现在对付贪心的方式,应该就是执取对境之后思惟无常,所以这里才谈到无常,「思惟无常等熄灭掉举心。」为什么要思惟无常?因为前面的掉举是缘取对境,思惟它是恒常,因此思惟它跟本不会离开我,就形成了贪心。
现在观修无常,缘取对境之后思惟无常,对境它是无常的,因为无常之故,它随时都会离开我,随时都会失去它,这个时候贪心就会止息掉的,因此掉举之心就止息掉了。所以要观修无常主要是这个用意的,因为刚好跟掉举之心、贪恋之心刚好相反,去缘取对境思惟它的无常,它很快的会失去,会离开,当然贪恋之心就不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方式。
这是因为掉举是贪心去追逐对境,就是把对境思惟成为恒常存在的。其次掉举是贪心去追逐对境的时候,因为去追逐对境之故,追逐色声香味触五妙欲的对境,内心就会变成散乱。所以接下来就要观想,要思惟散乱会有什么毛病,如果我的内心去追逐对境,变成散乱的话,会有什么毛病吗?有什么过患吗?我的内心会受到烦恼的控制。受到烦恼的控制之后,烦恼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强烈。
烦恼这么强烈,对我内心要观修等持,止观等等的观修,当然会造成一个破坏,我的证悟也不会产生,它造成一个伤害呢!而且烦恼越来越强烈之后,我会受到烦恼的控制,又会继续造作很多的恶业,这些毛病好好的去想一想,把散乱形成的毛病,好好的分析想一想,这个散乱能够排除掉。所以观散乱的行相,就散乱的过患好好的想一想,思惟一下,这样子的话,散乱能够排除,内心就能够收摄回来。
平常在安止的段落都有谈到,内心就好像疯狂的猴子一样,内心本身是妄念纷飞的,胡思乱想的,因此就像疯狂的猴子一样。好像说我们内心去思惟一个对象的时候,上上下下四面八方全部都想,这妄念纷飞想很多啊!所以内心胡思乱想,想很多会给内心找来很多麻烦。譬如说一只疯狂的猴子,关在房间里面的话,每一个地方它都跑遍了,四面八方每个地方它都去,把每个地方的东西全部打烂掉了。内心也是像疯狂的猴子一样,妄念纷飞,四面八方什么都想。妄念纷飞之故,因此好像内心安静停下来不找麻烦,就没办法。好像猴子叫它坐着,不找麻烦,它没办法啊!
如果内心是这样子,妄念纷飞胡思乱想的话,会把内心的快乐,全部打乱掉了,会把内心的善根,全部干扰到,毁坏掉了。这个有很多毛病,所以把这些毛病分析分析,发现这个不可以,内心散乱是不可以的,想一想它的过患,使这个散乱的内心收摄回来。
《集学论》的经文也谈到,「若掉举时,应思无常而令息灭。」观修死亡无常息灭掉掉举之心,「故掉举太猛或太延长,」故的话,是因为前面三段的经文之故,所以怎么怎么样,这个「故」是讲前面引用的经文都有讨论到。这里面引用的经文,力量最强大的是《修次第初篇》,《修次第初篇》有谈到,「见心掉举,尔时应当作意思惟诸可厌事,」这里面谈到,应当再三再三来做思惟,再三再三来作意思惟这部分,其它的两个经文,就没有讲的这么明显,但是无论如何,至尊大主三个经文都引用。所以在内心掉举的时候,要观修无常,还有观修一下散乱的过失。
不过《修次第初篇》经文里面要这样讲,(370页倒数第一行)「若忆先时喜笑等事,“中间中间”见心掉举」这个「中间中间」好像没有翻译到,好像缺了一个句子。但是这个句子可能满重要的,「若忆先时喜笑等事,」如果想到以前快乐美好情景的时候,「中间中间见心掉举」,在某个段落,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某个段落中间中间,发现内心有掉举产生的时候,「尔实应当作意思惟」,就在那个时候,应当马上作意思惟可厌患之事「诸可厌事」,所以那个“中间中间”恐怕要加上去了。
「中间中间见心掉举」,为什么要中间中间呢?藏文里面就有了。因为这个表示它再三来、再三来。掉举再三产生、再三产生,所以在《修次第初篇》里面,就特别强调到,这个掉举再三产生、再三产生的时候要怎么做。所以只有《修次第初篇》里面谈到,再三出现、再三出现应该要做,除此之外,《中观心论》,《集学论》里面,就没有谈到再三再三,这么一个问题。
无论如何,至尊仁波切三个经文都引用,都放在这里,意思就是指「故掉举太猛或太延长,」因此之故才会讲到「故掉举太猛,」就是掉举的力量很强大的时候,或者太延长,就是再三再三出现很多次的时候。这个就是《修次第初篇》里面再三讨论到的重点。因此掉举力量很强烈的时候,再三再三产生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做?「应暂舍正修」要暂停一下下,这里现在所做的观修要暂停一下下,「而修厌离。」就像前面谈到要特别去观修一下厌离,厌患的事物,内心产生一个厌离,厌患的事物,厌患的想法,「极为切要」这个是一个关键重点了。就是当掉举的力量很强大的时候,掉举再三再三产生的时候,这是因为《修次第初篇》里面有特别谈到,所以这个时候,你观修的部分暂停一下下,要特别去修一下厌离,这是一个关键重点了。
但是底下讲了「非流散时,唯由摄录而能安住,」如果内心不是掉举,不是内心放射,掉举不是很严重,只是偶而出现一次的话,那就不是说把心勾招回来,放在无常上面来做观修,就不必这样子做嘛!因此之故,假设内心仅仅只是偶然一点点妄念,不是掉举散乱非常严重,力量也不是很强大,也不是经常持续发生,只是偶而偶而一次的话,这个时候不必特别去观修无常,还有散乱的过患等等。所以观修散乱的过患,还有观修无常等等厌离的事物呢,只有在掉举很猛烈的时候,或者是再三发生的时候,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