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6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   作者:日宗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6讲

 

  2010年5月26日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第41页,倒数第四行。这个科判当中的第六个部分,以上的修持方式是显密所共通。正文当中,此是一切以正念、正知远离沉掉而修一心专注妙三摩地教授之共同处,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种方式,也就是透由正念以及正知,来远离沉没掉举,并且修学一心专注妙三摩地的这种修学的方式,它是内外二道所共通的。不应执此乃是相乘别法而非密乘所须,它不仅是内外二道所共同的,并且在内道当中它也是显密所共同的。所以这时我们不应该认为,以上所介绍的这种修学奢摩他的方式,是显教当中各别的修学方式「而非密乘所须」,此于诸多无上瑜伽续中亦宣说故。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分三)

  未一、正引生住心之次第

  未二、以六种力成办住心

  未三、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

  未一、正引生住心之次第(42页)

  住心分九:一、内住心,从一切外所缘收摄其心,令其安住内所缘境,所谓的「内住心」就是让我们的心,不散于当下的所缘境以外的其它境界,所以提到了「从一切外所缘收摄其心」,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我们想要安住的所缘境上,所以这样的所缘境,我们称之为是内所缘境,因而提到「令其安住内所缘境」。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内住心」是我们一般的人都能够成办的。这一点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当中,有提到,《经庄严论》中云:「心安住所缘。」在介绍九住心的时候,我们这个部分所引的论,都是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而在之前提到,藉由八行断除五种的过失,是引弥勒菩萨所造的《辨中边论》。所以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内住心。

  二、续住心,令前所住之心不散余处,于其所缘持续安住,也就是让之前的内住心,它的时间能够持续、而且不间断。比方之前的内住心,它只要一分钟,这时候能够将两个内住心的时间,也就是两个一分钟,能够连结在一起,而使这当中没有任何的中断,所以提到「令前所住之心不散余处」想办法让之前的内住心,能够保持专注、安住在同样的一种所缘境上,「于其所缘持续安住」所以它的时间,要比之前内住心的时间再更长一点。如前论云:「应持续不散。」第二部分的续住心,也是我们一般人透由练习能够达到的一个目标。

  三、安住心,若由忘念而向外散,了知散已,还令安住前所缘境,而所谓的「安住心」,也就是当之前的续住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时,这时候「若由忘念而向外散」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了忘念,而使得我们的心对于其它的境界生起了散乱,「了知散已」这时候我们能够自己察觉,自己的心已经产生了散乱,「还令安住前所缘境」这时将我们散乱的这一颗心,再一次的拉回原有的所缘境上,而想办法让心安住在所缘境。如云:「若散应速知,还安住所缘。」这是第三个部分,安住心。

  四、近住心,从第四个部分开始,对一个初学者来说,除非你平常花很多的时间来作练习,不然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而「近住心」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云:从广大境数数摄心,令所缘境渐细,使心渐次向上安住。这个地方提到的是「从广大境数数摄心」,之前我们的心所缘的境,是比较粗分的,这时候由于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境界上的时间,已经能够慢慢的拉长,并且我们自己本身有能力察觉,心是否散于其它的所缘境,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心「令所缘境渐细」,也就是从之前粗分的所缘境,慢慢的让它的所缘变得更精致、更细致。「使心渐次向上安住」这当中的「渐次向上」是指我们的心它的能力不断的在提升,并且在提升的同时,它还是能够安住在境界之上。此与如云:「具慧渐向上,于内摄其心。」相同。

  五、调伏心,由思三摩地之功德,于三摩地心生欢喜,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生起调伏心,这时候就可以透由内心当中的感受,发现到我平时心是非常的散乱,但是透由修学了三摩地之后,确实能够让我们的心完全的安住,在安住的当下,我的内心中能够生起喜乐的感受。这不只是嘴巴上面说,而是透由自己本身实际上的经验,了解确实如此的修学三摩地之后,能够生起殊胜的利益。所以提到「由思三摩地之功德」,这是以自己本身的经验来思惟,如实的修学三摩地所生的功德,「于三摩地心生欢喜」这时候对于要勤修三摩地,内心就会感到非常的欢喜。如云:「次见功德故,于定调伏心。」这是第五个部分。

  六、寂静心,视散乱为过失,息灭不喜妙三摩地,更进一步的如果生起了寂静心,在当下我们会认为内心当中,如果对于其它的境界生起了散乱,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失。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不曾察觉我们的内心是有生起散乱的。但实际上相信各位都会有经验,比方正准备要闻法,或者是准备要课诵,或者是要阅读经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的杂念非常的多。这并不代表我们平常是没有杂念的,而是当我们的心想要专注在某一个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比较灵敏。所以这个时候,由于心它能够察觉内心当中的状况,他发现内心其实是有很多的杂念。并且我们会发现,我们在行善的过程里面,我们内心的杂念,是延延不断的产生。所以并不是代表我们平常没有杂念,而在是听法或者是作课诵的时候,我们的杂念特别的多,并不是。只是在当下,由于我们的心要想办法安住在某一种境界上的缘故,所以此时我们的心,不容易观察到内心当中种种的分别。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自己察觉自己的心,是处在什么样的一种状况。所以相同的,在寂静心的时候,「视散乱为过失,息灭不喜妙三摩地」。这时候透由思惟散乱所产生的种种过失,更进一步的灭除内心当中,不欢喜修三摩地的这种心态。如云:「见散乱过故,息灭不喜定。」

  七、最寂静心,若生贪欲、忧恼、昏沉、睡眠等时,能令息灭,一开始我们没有办法察觉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心?也就是一开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察觉内心是散乱的。而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后,更进一步的我们知道内心实际上是散乱的,但是没有办法作出如理的分别。而到了最寂静心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仅能够察觉内心是散乱的,而且我们能够分别当下所生的心,什么样的心是贪欲?什么样的心是忧恼?什么样的心是昏沉?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能够如实的分辨,修三摩地的时候所生起来的这种心态,并且更进一步的透由对治,将这样的一些心所息灭,「能令息灭」。如云:「贪忧等心起,如是应息灭。」这是第七个部分。

  八、专注一趣心,为令其心任运而转之故,励力而修,在第八个部分之前,纵使我们透由正知以及正念的力量,想办法加以对治内心当中所生起来的沉掉,但是实际上沉掉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但是到了专注一趣心,也就是第八住心之后,这时候如果我们透由依止了正念以及正知,就能够完全的将沉没以及掉举消灭。所以这时如果你想要专注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比方说是五分钟或者是十分钟,确实就能够随心所欲的,让我们的心专注在这样的一个境界上面。所以提到「为令其心任运而转之故,励力而修」,如云:「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

  九、等持心,《修次论》云:若心平等,应修等舍;九住心当中的最后一住心,提到的是「等持心」,这里面有特别的提到,「若心平等」也就是在等持心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很刻意的透由正知正念的力量来作安住,或者是观察内心的状况。这时我们的心是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影响的。所以这样的一颗心,我们举一个平常我们能够了解的例子,就比方说我们念诵《兜率百尊》,在一开始你的内心起了一个想要读诵的一种动机,这样一个念头。而跟着节拍,跟着大家一起念的时候,如果你对这当中的文非常的熟悉,甚至之前有背诵过的话,在读诵的过程中,纵使你的内心生起了散乱,但是你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将它读诵完毕。所以等持心它也具备有这样的一种功能,也就是它一开始,它只要透由正知的力量,它想说,我想让我的心安住在某一种境界之上,一开始它起了这样的一种功用,起了这样的一种作行,之后它的心就能够任运的安住在所缘境之上,而不需要多花其它的心力,想办法摄持其心。所以提到「若心平等,应修等舍」;《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云:由修同一相续,故能任运而转并得自主。透由之前的第一住心到第八住心,「由修同一相续」这当中其实他的相续是同一种的相续,「故能任运而转」所以对于前面的八住心,如果能够不断的串习,到最后就能够生起任运而转的特质,「并得自主」这时候心是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如云:「修已不作行。」

  接下来,此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篇》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之前我们所介绍的九住心,它的名称在《修次初篇》当中有提到,这是在《般若经》当中有介绍过的名称。

  未二、以六种力成办住心(43页)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以六种力成办住心」,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介绍六力。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是九住心,第二个部分介绍的是透由六力依次的来成办九种的住心。首先提到的是,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正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这是第一个部分,介绍六力。

  第二个部分,以此等能成办何种住心之理:这当中的内容又分六: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听闻力。正文当中,以「听闻力」能成办内住心,在之前我们有提到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称之为是内住心。也就是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而这样的心是透由六力当中的听闻力来成办的,为什么是透由听闻力来成办内住心呢?因为在一开始还没有修学之前,我们自己本身必须要阅读相关的论著,并且透由上师的介绍,了解我们修三摩地的时候,我们所观想的对境,是什么样的一个对境?比方说我们想要观想的境如果是佛像,佛像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当我们的心在执着这个境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境?不管是自己阅读也好,或者是听其它的人介绍也好,这时候是透由听闻的力量,来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此时不需要刻意的去思惟,所以九住心当中的第一住心,是透由听闻力来成办的。因此提到以「听闻力」能成办内住心。

  它的原因,此仅依循从他处闻心住所缘境之教授,所谓的内住心,它只藉由从他人之处,听闻,心应该如何安住在所缘境上的教授,初于所缘安住其心,所以一开始让他的心,能够专注在所缘境上,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而非由己数数思惟、串习故;所以第一住心它并不是藉由自己本身不断的去思惟,或者是不断的去串习而产生的,它是透由听闻而让心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上,所以这是第一个部分。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思惟力。以「思惟力」能成办续住心,透由思惟力成办续住心,是因为所谓的「续住心」,是要将之前的内住心,它的时间拉长,为了要拉长内住心的时间,我们就必须更进一步的去思惟、去串习,所以是到以「思惟力」能成办续住心。最初心住所缘境之续流,由数思惟、修习,初得少分能持续安住故;一开始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的这种续流,也就是它的时间,「由数思惟、修习」透由不断的思惟以及串习,「初得少分能持续安住故」所以在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续住心的时候,我们稍稍的能够将时间,也就是心安住在境上的时间能够拉长的缘故,所以这样的一种成果,是透由不断的去思惟串习而获得的。所以第二住心是透由思惟力来成办。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以正念力。正文当中,以「正念力」能成办安住及近住二心,其心若从所缘散乱,忆念先前之所缘境,内摄其心,这个部分提到的是安住心,也就是当我们的心能够持续的安住在某一个所缘境上时,这时候如果察觉我们的内心产生了散乱,而没办法专注在原先的所缘境上的话,这时候要想办法透由正念的力量,把我们的心拉回来,让我们的心能够再次的安住在所缘境,所以提到「其心若从所缘散乱,忆念先前之所缘境,内摄其心」,这是第三个部分的安住心。第四个部分近住心,并于最初生正念力,令彼不从所缘散故;而更进一步的,在近住心的时候,它一开始就生起了强大的正念力,透由这样的一种正念的力量,让心完全不会散于其它的所缘,所以之前在安住心的时候,是当心散于其它的所缘,此时透由正念的力量,而将心收摄为原来的所缘境上。而在近住心的时候,一切开始就生起强大的正念之力,透由正念的力量而让心从一开始就不散于其它的所缘。所以提到「并于最初生正念力,令彼不从所缘散故」,所以透由正念的力量,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安住心,以及近住心。这是第三个部分。

  第四个部分正知力。正文当中,以「正知力」能成办调伏及寂静二心,透由正知的力量,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第五以及第六住心,以正知察觉于分别及随烦恼相流散之过患,因视其为过患,令于彼二不流散故;透由正知它能够清楚的察觉我们的内心,对于种种不必要的想法,以及随烦恼相,内心当中生起散乱的这种过患,透由正知去察觉之后,并且思惟,如果我们将心分散在这些不必要的境界上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因视其为过患,令于彼二不流散故」;所以当我们了解,我们的心如果产生了散乱,会造成某种的过失,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会散于这两种的所缘境上,而这样的一种情况,是透由正知的力量而成办的。所以提到以「正知力」能成办调伏及寂静二心,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精进力。正文当中,以「精进力」能成办最寂静及专注一趣二心,透过第五种力,精进力,它能够成办九住心当中的第七以及第八住心。之所以能够成办的原因,纵生细微分别及随烦恼,之前在第五以及第六住心的时候,透由正知的力量,它能够观察到粗分的分别以及随烦恼。而更进一步的,在第七以及第八住心的时候有提到的是,「纵生细微分别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除而不忍受,这最主要提到的是第七住心,最寂静心。在最寂静心的时候,内心当中纵使生起了细微的分别以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除而不忍受」这时内心当中透由精进的力量,能够想办法透由对治将它完全的断除,而不会置之不理。第八个部分,由如是行,沉与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而能恒常生起三摩地故;这是第八住心。藉由精进的力量,透由某种的对治,将内心中的细微的分别,以及随烦恼去除之后,「由如是行,沉与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到了专注一趣的第八住心时,沉没以及掉举是没有办法干扰我们当下所修学的妙三摩地,「而能恒常生起三摩地故」。

  第六个部分串习力。正文当中,以「串习力」能成办等持心,于诸先前住心,由强大串习力,能生无须励力、任运而转之三摩地故。藉由不断的串习所生的力量,这时在第九住心时,我们就能够生起不需要刻意的去努力,就能够生起任运而转的妙三摩地。此等是如《声闻地》之意趣而说;若有余说,则不可信。宗大师在这个地方所作的介绍,是依据着《声闻地》当中的原文来作介绍的,所以这当中的介绍,并不是宗大师他自己捏造的,是有它的根据的。所以提到了,「此等是如《声闻地》之意趣而说;若有余说,则不可信」。所以现今有很多的人,在介绍所谓的奢摩他的时候,并没有它的依据,所以他们所说的这些内涵,是不可相信的。

  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作一个总结,透由六力当中的第一力能够成办,第一住心。透由第二力能够成办,第二住心。透由第三力能够成办,第三以及第四住心。透由第四种力能够成办,第五、第六。透由第五力能够成办,第七以及第八住心。透由串习力能够成办最后的第九住心。(校稿中)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第九住心时,能任运趣入三摩地。正文当中,此中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读诵经等极为熟练,最初生起欲读诵之动机,虽于中途心散余处,然而仍可任运读诵,无有间断;生起第九住心的时候,「譬如读诵经等极为熟练」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举的例子,如果你已经熟背了《兜率百尊》或者《功德之本颂》等等的这些论文,这时候在一开始我们生起想要背诵的这种动机,「虽于中途心散余处」你一边背,你的内心当中虽然生起了散乱,「然而仍可任运读诵」但是并不会被内心当中的散乱所影响,你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背诵,「无有间断」。

  相同的道理,如是最初生起正念,令心安住所缘,其后纵未恒常依止正念、正知,然三摩地亦能持续不断、长时而转。相同的道理,在第九住心的同时,一开始我们生起了正念,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之后纵使我们没有依止正念以及正知,但是此时,我们内心当中所修的三摩地,它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并且长时流转。所以简单的来说,在一开始如果我们设定了时间,比方我想要观修一个钟头,或者是两个钟头,而让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正念,让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之后,就能够如我们所愿般,在这一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当中,如果没有其它的外缘干扰,或者是你的身体并没有其它的突发状况的话,这时候确实就能够如你所愿般,你的心就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这么的久,所以提到了第九住心。此中不须恒常依止正念、正知之功用故,名「不作行」,或「无功用」;在第九住心时,由于它不需要刻意的去依止正念以及正知的力量的缘故,所以第九住心又称之为是无作行,或者是无功用。这是第三个部分。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九种住心中前者须依次生起之理。之前的这一段我们所介绍的是第九住心的特色,接下来,引生此心,如果想要内心中生起第九住心,就必 须要 先生起第八住心,所以提到,须先生起功用持续依止正念、正知,由于第九住心它是不需要依止正念正知的,所以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练习,让我们的心能够持续的依止正念以及正知,所以提到「引生此心, 须 先生起功用持续依止正念、正知」,令沉掉等不相顺品无法阻碍,透由持续的依止正念、正知,此时会让我们的心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而生能住长时之三摩地,此即第八住心。此与第九住心虽皆不为三摩地之不相顺品──沉掉等所阻碍,然于此心须无间断依止正念、正知,故名「作行」,或「有功用」;第八住心以及第九住心,这两住心都不会被三摩地的相违品,也就是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但是这两住心最大的差异点,是在于第九住心它不需要依止正念正知,它就能够远离沉掉;但是第八住心,它必须要持续的依止正念正知,才能够避免沉掉的干扰。所以提到「然于此心」也就是第八住心,「须无间断依止正念、正知」,故名「作行」,或「有功用」。所以第九住心称为是无作行,或者是无功用,但是第八住心称之为是「作行」或者是「有功用」。而生起第八住心之前,引生此心,纵仅生起细沉掉等,亦须即刻灭除而不忍受,故须第七住心;在第八住心的时候,是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的,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必须在这个之前,纵使生起了细微的沉没以及掉举,也应该要马上加以灭除,所以这个时候,必 须要 先生起第七住心。

  引生此心,须先了知由分别及随烦恼所生之散乱为过,后以具力正知观察,令心不于彼等流散,故须第五、第六住心,但是在生起第七住心之前,也就是内心当中纵使生起了细分的沉掉,也要想办法马上将它灭除。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如果内心对于分别,或者是随烦恼,产生散乱的话,它会带来什么样的过失?并且在这之后,透由正知的力量来作观察,「令心不于彼等流散」。所以在第七住心生起之前,必 须要 先生起的是,第五以及第六住心。此二是由具力正知所成办故;而第五以及第六住心,它最主是透由具力的正知所成办的。

  又生此心,须于心从所缘散时,能速忆念所缘,并于最初即起正念,令心不从所缘散乱,故须第三、第四住心,如果想要生起具力的正知,如实的观察,这时我们必须让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心安住在所缘的方式,可以分为当我们的心生起了散乱,再一次的收摄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以及一开始就透由正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不会生起散乱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具备有第三以及第四住心。此二是由彼二种念所成办故;又生此心,须先令心安住所缘并令住心持续不散,故 须 先生初二住心。要达到第三以及第四住心,我们必须要能够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而且它的时间能够持续不断的维持下去。所以提到,「又生此心,须先令心安住所缘并令住心持续不散,故 须 先生初二住心」。

  之前我们介绍了九住心,以及生起九住心时,所必须要去除的违缘,也称之为是所断。以正量来说,是从小到大依次生起,所以九住心也是从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依次生起的。但是它所断除的所断,是从粗分的,也就是最容易断除的所断,开始断除。所以以相违来说是从粗到细,依次的断除;以证量来说,是从小到大依次的生起。

  接下来我们看第五个部分,总摄彼等之义,对于之前的内容,在最后的这一段当中,作一个总结。总之,应先依循所 闻 教授令心善住;次如所住数数思惟,令心略能持续而修;其后若失正念而生散乱,应速摄心,速念已忘失之所缘;其后更生具力正念,于初令心不从所缘散乱,生正念力;成办具力正念已,观沉掉等有从所缘散乱余处之过,生起猛厉正知而作观察;次应起功用力,纵由细分忘念所生之散乱,亦能随即察觉,断其续流。断已,令定续流渐次延长,不为相违品所阻碍;若生此心,励力而修,能得自主,即能成办第九住心──无功用之妙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住心之前,诸瑜伽师须起功用,令心安住妙三摩地;得第九住心已,虽不特起功用令心安住,然心亦能任运入定。纵得如是第九住心,然若未获轻安,如下将说尚不立为得奢摩他,遑论获得毗婆舍那。所以在获得第九住心之后,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获得轻安,此时这样的一颗心,虽然是能够任运生起,但是它也没有办法称之为是奢摩他,更何况必须在奢摩他之后,所生起的毗婆舍那?

  未三、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46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此中具有四种作意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第一个部分,正文,如《声闻地》中所说,九住心中具有四种作意,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在修九住心的同时,它具备有四种的作意。四种作意当中的第一种: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励力运转作意」;在第一住以及第二住心时,由于我们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的缘故,所以这两个部分我们称之为是有「励力运转作意」。

  次五心时,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以及第七住心时,由沉掉阻碍故,不能长时修定,在这五住心的时候,由于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的缘故,所以这当中是没有办法不间断的持续修学,因而提到「不能长时修定」,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也就是在这当中,它是有间隔,它是有中断的情形会发生。

  第八心时,不为沉与掉所阻碍,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所以第八住心,跟前面的五住心相较之下,它不会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干扰,所以它能够长时的修学三摩地,所以称之为是「无间缺运转作意」。

  第九心时,既无间断、亦不须恒常依止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所以这个部分在九住心当中,搭配四种作意,最主要是从九住心,它最特别的这个特征来取名的,但是并没有说,一定它有励力运转作意的话,就表示它有四种作意当中的第一种作意,不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分别的,而是以最主要的特色来作取名。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对此提出质疑。正文当中,若尔,初二心时亦有间缺运转,中五心时亦须励力,何故初二心时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于中五心不说有励力运转作意耶?对于之前《声闻地》当中所提出来的这个论点,有人提出了以下的质疑,说到「初二心时亦有间缺运转」,在第一以及第二住心时,心也没有办法长时间的安住在所缘境上,所以在修三摩地的当下,它的中间是有间断的。而在中间的五心时,也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安住在所缘境上。因此「何故初二心时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为什么在初二心的时候,要特别的提到「有励力运转作意」,而不提到「有间缺运转作意」呢?相同的,「于中五心不说有励力运转作意耶」即然在中间的五心,也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安住于所缘境的话。为什么在中间的五心,特别强调「有励力运转作意」呢?

  第三个部分,回答。初二心时,其心乃有入、不入定二者,后者为时极长;在初二心的时候,心有安住在所缘境,以及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这两种。但是实际上两者的时间相较之下,心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上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提到「其心乃有入、不入定二者,后者为时极长」,中间五心安住定中历时极久,而中间的五心,它在安住所缘境的同时,它的时间是比较久的,故于后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前者不尔。由于后面的这五心,它能够安住在境上的时间是比较久的,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特别的强调说「故于后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所以他特别要强调说,它是有间缺的,也就是它是有中断的,它并不是能够恒长持久。虽然它的时间是很久没有错,但是在这当中,它还是有中断的可能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立名。而在初二心的时候,由于它中断的时间,比安住的时间还要久,所以以就不以这样的方式,来特别的为它立名。所以提到「故于后者以断三摩地之续流立名,前者不尔。」

  故彼二时,虽皆须有励力运转,而虽然在初二心以及中五心的时候,虽然都必须要努力的收摄自心,让心安住所缘境上,然其有、无间缺运转不同,但是在中五心的时候,有特别的强调,它是有间缺运转作意的,所以这一点在初二心的时候并没有。故于励力运转作意之时,未说中间五心。所以既然在中五心的时候,它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强调,它是有间缺运转的,所以在中五心就不需要再一次的强调,它是有励力运转的。所以有励力运转的这个特色是最主要针对初二心的时候,所取名的。

  接下来这个部分,须长时精进修学。正文当中,如《摄波罗蜜多论》云:「由无间瑜伽,精勤修静虑。若数数休息,钻木不出火;修瑜伽亦然,未得胜勿舍。」在之前虽然我们介绍了九住心,但是纵使获得了第九住心,由于没有获得轻安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办法成办殊胜的奢摩他,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再一次的精勤修学静虑。如果在此同时,我们以此为满足,并且暂缓我们当下修学三摩地的速度,这时候就有如,如果我们想要藉由钻木来取火,但是我们当下的动作是没有办法连贯,没有办法持续的话,这时候是没有办法藉由这样的行为而生果的。「修瑜伽亦然」这时候我们修学三摩地的方式也是如此,「未得胜勿舍」在还未获得殊胜的奢摩他之前,我们都不应该暂缓我们当下修学三摩地的脚步。

  卯三、由修所成奢摩他之量(分三)

  辰一、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之界限(分二)

  巳一、显示主要之义(分二)

  午一、显示得与未得圆满轻安,即得与未得奢摩他

  午二、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

  巳二、有作意之相及断疑

  辰二、显示依奢摩他趣入总道之理

  辰三、显示别趣世间道之理

  午一、显示得与未得圆满轻安,即得与未得奢摩他(48页)

  如果想要获得奢摩他,我们就必须要能够获得圆满的轻安,在还未获得圆满的轻安前,我们所修的妙三摩地,都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奢摩他。对于这个部分,辅助的科判分五:一、陈述疑问。正文当中,若能如前所说,远离细分沉掉,长时修习第九住心;此又不待恒常精勤依止正念、正知,即获任运而转之三摩地,是否已得奢摩他耶?透由之前的九住心,配合六力,以及四种的作意,能够生起第九住心的话,这样的心虽然不需要恒常的依止正念以及正知,在面对所缘境的当下能够任运而转,这样的心能否称之为是奢摩他呢?这是第一个部分,陈述疑问。

  第二个部分,回答。正文当中,得此三摩地者,有得与未得轻安二种故,若未获得轻安,即是随顺之奢摩他,获得第九住心之后,有得到以及未得轻安这两种可能性,如果没有获得轻安,此时的第九住心,由于具有住心的缘故,可以称之为随顺的奢摩他,而非真实之奢摩他。它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奢摩他。在这个部分,我们有提到所谓的轻安。轻安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身的轻安以及心的轻安。为什么轻安可以分为身、心的两种轻安?因为所谓的「身」,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风,或者是称之为气,气跟心这两者是互相辅助的。所以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后,我们能够让心成为是随心所欲的堪能性。如果我们的心能够被我们所控制,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所流动的风,也能够呈现出堪能性。所以以轻安生起的次第而言,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后,我们会先生起心的轻安;而透由生起心的轻安,而再一次的生起身的轻安。所以如果我们内心当中,能够生起心的轻安,这时我的心,想要安住在所缘境上多久,它就有办法安住;我们想用什么方式来思惟所缘境,在此同时,不会被其它的烦恼所影响。所以表示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内心,缘在某种的善所缘境之上,能够随心所欲,此时我们的心是非常坚固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稍微的提到轻安。

  所以对于前面的内容,第三个部分,引经证明。正文当中,《解深密经》中云:「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于内作意其心,直至未得身、心轻安之前,所有作意应名为何?慈氏,非奢摩他,是名与随顺奢摩他之胜解相应也。」《经庄严论》亦云:「修已不作行,这当中的「修已不作行」指的就是第九住心。也就是透由修学三摩地之后,如果我们能够生起第九住心的话,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其「有作意」,即是此中之奢摩他。这当中的有作意,并不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四种作意。这当中的有作意,指的是真实的奢摩他。所以在获得了第九住心之后,如果能够获得圆满的身心轻安,这时三摩地就能够成为是真实的奢摩他。

  《修次中篇》亦明白云:「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彼之身、心皆得轻安,心于所缘如其所欲而得自在,应知尔时是已成办奢摩他也。」《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中亦云:「如是菩萨独处静处,所思之义作意思惟,舍离意言,这当中的「舍离意言」指的是远离我们的心,不断的在所缘境上作思惟的这种状态。多次思惟其心所现之义,这时候我们一再的想办法让我们的心,安住在之前,于内心中所显现的所缘境上,直至未生身、心轻安之前,此是随顺奢摩他之作意;若时生起,尔时即是奢摩他也。」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未得轻安前的三摩地,虽是欲地所摄,但并非欲地之等引地。正文当中,若尔,未生轻安以前之三摩地为何地所摄耶?欲地所摄。如果没有生起奢摩他之前的三摩地,都是欲地所摄;如果生起了奢摩他之后,此时我们的心,是被上二地,也就是色以及无色地所摄,所以「未生轻安以前之三摩地为何地所摄耶?欲地所摄」。此中虽有如是心一境性,然仍说为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虽然在欲地当中,有如此的心一境性,也就是第九住心,「然仍说为非等引地」但是我们刚不称为它是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本地分》说非以无悔、殊胜喜乐、轻安所引故。而之所以在欲地当中,也就是在欲界当中,虽然有心一境性的这种特征,但之所以不立为等引地的缘故是什么呢?在《本地分》当中有提到,「非以无悔、殊胜喜乐、轻安所引故」,因为这样的心一境性,它并不是以无悔,或者是殊胜的喜乐,或者是轻安所成办的缘故。这当中的「悔」指的是身心疲惫的意思。也就是在第九住心的时候,并没有办法获得殊胜的身心轻安,所以如果将它的时间拉长,这时候不管是身体或者是内心,都有可能产生疲倦的感觉,所以它并不是远离了身心的疲惫所达到的一个境界,所以我们并不能够称之为是等引地。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此三摩地是欲界心一境性。如是若未获得轻安,纵虽不须长时依止正念,然能心无分别、任运而转,亦能融合行、住、坐、卧一切威仪,此三摩地名为「欲界心一境性」,而非真实之奢摩他。我们之前所介绍的第九住心,由于没有获得身心轻安的缘故,纵使它不需要长时的依止正念,并且它能够专注在某种所缘境,任运而转,并且也能够融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任何威仪当中。但是这样的一种三摩地,它只称之为是欲界的心一境性,并不是真实的奢摩他。

  午二、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50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显示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介绍轻安并说明其生起的方式。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七:第一个部分介绍轻安,正文当中,若尔,获得轻安之理为何?得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又为何?轻安,如《集论》云:「何为轻安?为断身、心粗重之续流故,令其身、心堪能,去除一切障碍为业。」第二个部分《集论》的文义,对于之前《集论》当中的这一段文,宗大师作了以下的解释,身、心之粗重者,令其身、心于修善行不能随欲堪为役使。所谓身或者是心的粗重,指的是当我们的身心,在面对善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控制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心,这时候表示我们具有身的粗重以及心的粗重。

  此之对治──身、心之轻安者,远离身、心二种粗重,如果想要对治身心的两种粗重,这时候必须要想办法生起身心的轻安;生起了身心的轻安之后,就能够远离身心的二种粗重。

  令其身、心于修善行极其堪为役使。生起了身心的轻安之后,这时不管是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内心,在面对善所缘境的同时,我们都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他。又烦恼品所摄之身粗重,能障乐断烦恼;由于我们具有身粗重的缘故,这时候会影响我们想要去断除烦恼,若起功用断烦恼时,能离身沉重等不堪能性,令身轻快,是身堪能。而身的堪能,它具备有什么样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想要藉由某种的对治,来断除烦恼的话,「能离身沉重等不堪能性」这时我们身心会变得非常的轻快,这一点是身的堪能。相同的,如是烦恼品所摄之心粗重,能障乐断烦恼;若起功用断烦恼时,能令其心远离不喜住善所缘,心于所缘无障碍转,是心堪能。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