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洛桑卻佩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1/08

  今天开始讲【七十义】。七十义是根据佛经密意而作解说的,所以我们也稍微介绍一下七十义。佛讲了经及咒许多法,总结起来,讲了八万四千法蕴,至于密咒法,并不是聚集很多徒众,对大众宣说的,而是对少数心续已成熟﹑利根的﹑有缘的徒众,以秘密方式宣说的。

  七十义只有显教的部份而已。显教的法,佛也有很多是对少数徒众宣说的,至于聚集很多徒众而宣说的法,就是我们所知的三*轮。三*轮中的第一*轮,是佛在鹿野苑宣说的,内容是四谛,故称四谛*轮。第二*轮是佛在灵鹫山宣说的,内容是空性的般若经藏。

  般若经藏,主要指广中略三般若经,广品般若经是十万颂(大品般若经);中品般若经是二万五千颂(中品般若经);略品般若经是八千颂(小品般若经)。将广中略三般若经的内容约摄起来,就是心经。一般而言,所有阐示空性的经典,均含摄在第二*轮中。

  第三*轮是佛在广严城宣说的,第三*轮又称为善抉择*轮,其事例如:解深密经。

  第一*轮,主要是为:以五贤徒为主的毗婆沙宗、经部宗等的所化机而宣说的,是依据他们的意愿而宣说的,并非是佛的究竟密意。最后*轮的解深密经是唯识宗的不共经典,主要所化机只有唯识宗,佛只依据他们的意愿而宣说,故亦非是佛的究竟密意。

  那么佛的究竟密意是什么?是在灵鹫山宣说的第二*轮—般若经,其对象主要是以中观宗为主,尤其是中观应成派。所以可以说,第二*轮的广中略三般若经才是佛的究意密意,而主要来听闻、思惟、修持的,是中观宗的所化机;至于广中略三般若经诠说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由诠说的方式可分为二,一﹑直示—直接阐示出来的内容;二﹑隐示—间接阐示出来的内容。

  广中略三般若经直示什么内容呢?直示的内容只说空性而已,一切诸法无谛实成立﹑不由自己方面成立﹑无自性成立,在直示的内容中,只谈到空性而己。直示的内容只有空性的次第,之后,在印度解释空性次第的主要以龙树菩萨、提婆论师、佛护、月称、寂天菩萨等五位为主。

  现在我们要讲的七十义,并不是直示空性,而是隐示的内容。隐示与间接阐示是同样的意思。广中略三般若经隐示的内容是八事七十义,所以广中略三般若经间接阐示了全部的八事七十义。当弥勒菩萨解释广中略三般若经时,因为直示的内容,龙树菩萨已作解释,所以只清楚明了的解释了隐示的内容八事七十义,也因此写了【现观庄严论】。

  之后,追随弥勒菩萨的有:无著菩萨、世亲菩萨、圣解脱军、尊者解脱军以及狮子贤论师,他们也将隐示的次第清楚地作了解说。所以,广中略三般若经间接阐示的内容称为隐义现观次第。「隐」指不直接明讲,间接表达。现观次第阐示的内容是八事七十义,故称为隐义现观次第。广中略三般若经中的隐义现观次第约摄起有八事,展开有七十义。

  【现观庄严论】所诠的隐义现观内容有八事,所以能诠的章节也有八章,一章诠释一事。

  【现观庄严论】的八事七十义,应加以了解!在寺院里,八事七十义一定要背起来,因为如果不背起来,就无法辩论;寺院里除了读书外没有其他的事,如果不将八事七十义背起来的话,是不可以的,例如,上课时,多数人已背熟了八事七十义,当老师讲课时是依所背的教导,学生也配合所背的聆听,如果没有背起来,将会吃亏,但我们的情形与他们不同,所以没有背下来,照著书本来会比较好。(译者问格西,我们没有背可以吗?格西说,你们根本没有时间背。众人大笑…)在寺院里要背的书非常多,但最基本的八事七十义,一定要背起来,例如到辩经场辩论时,是不带任何书本的,如果没有背起来的话,将会大吃亏。

  「八事」可摄为三段:三智﹑四加行﹑果位法身。三智是相智、道智、基智。四加行为相圆满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剎那加行。果位法身,与佛是同义词。

  八事的基智,声闻有、缘觉有、大乘也有,三道都有。除了八事的基智外,其余的只有大乘才有。七十义的分类中,三智可分为三十个行相,相智有十相,道智有十一相,基智有九相,共三十相。此三十行相,是所应取的对境;四加行是能取者。四加行依于所修三智的三十个行相,将获得果位法身。

  八事中,首先说第一事「相智」。开始就讲相智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若了解相智的功德、利益,【现观庄严论】的特别所化机见到果位相智的功德、利益时,为获得相智故,将对修道生起极大好乐心;如商人,若先想生意带来的利润时,将生起欲趋入这门生意的好乐心;农夫也是,若先想农事将得的庄稼时,也会激起从事播种的好乐心。

  首先,先说八事,然后广说七十义。八事并不困难,但后面的七十义比较难。现在就依着论着来解说。

  梵文:「南无咕噜曼殊廓喀雅」,「南无」指:顶礼。「咕噜」指:上师。「曼殊廓喀」指:文殊菩萨;「雅」指:向着﹑对着。整句意思是:顶礼上师文殊尊。

  这一部论的作者是色拉杰尊巴,又称色拉法幢尊者,是西藏人,他也是色拉寺教科书的作者,他是以藏文写论着,但为何在论首以梵文开头呢?最主要是为使了解该论的根源可追溯至印度梵文论典故。

  「此中阐述【现观庄严论】内容八事七十义」。

  在此所说的内容是【现观庄严论】所诠的内容。【现观庄严论】间接阐示广中略三般若经的内容,其内容,摄为八事,展为七十义。

  「首先,如云: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

  先引述【现观庄严论】的词句,此句是弥勒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指广中略三般若经。般若经的密意摄为八事,我将正式作宣说,这是弥勒菩萨所立的誓言。

  前说:「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摄为八事,故以八事作宣说」,于此有人质疑:般若波罗蜜多不应由八事门作宣说,若是,般若波罗蜜多又是什么?因有此类质疑,故先讲述「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可分为「安立的般若波罗蜜多」以及「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有众分类。广中略三般若经、心经,也称为般若波罗蜜多,这只是取名安立为般若波罗蜜多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只有相智而已,相智与般若波罗蜜多是同义词;凡是相智,皆为般若波罗蜜多所周遍;凡是般若波罗蜜多,皆为相智所周遍。至于,广中略三般若经,并非相智,是佛语(佛经),故只是取名为般若波罗蜜多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以三特点而殊胜之究竟智,彼乃般若波罗蜜多定义」

  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呢?「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其中提及「般若波罗蜜多」,上师色拉杰尊巴说:「以三特点而殊胜之究竟智,彼乃般若波罗蜜多定义」。言:「究竟智」指具足三特点,密意达究竟、二资达究竟之智,这样的智,只有相智而已。

  「以三特点而殊胜的究竟智」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定义,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必须是「以三特点而殊胜的究竟智」,或者,若是「以三特点而殊胜的究竟智」,必须是般若波罗蜜多。既已立定义,彼此必须相互「是」。

  「彼与果般若波罗蜜多同义」

  般若波罗蜜多与果般若波罗蜜多同义。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圣者心相续之智等是同义词,名字不同而已,意义一模一样(同义异名)。

  在此,应先知该论是依何宗派而说的,中观自续派分为:经部行中观自续派﹑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两派当中,此是依据瑜伽行中观自续派的主张而说。应先知道的原因是:在印度,【现观庄严论】的注释,著称的一共有二十一部。其中,词少、义明、易解﹑最佳注释,就是【明义疏】。【明义疏】是狮子贤论师所写的。狮子贤论师是瑜伽行中观自续派者,因此,解释【现观庄严论】密意时既须配合【明义疏】而说,在此,我们讲解【现观庄严论】密意当然也依瑜伽行中观自续派的见解而述。

  刚才说「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圣者心相续之智等五者同义」,是根据瑜伽行中观自续派的主张而说的,应成派的主张则不同。

  「以三特点而殊胜之究竟智,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定义」,此中的「究竟」,可以理解为:二资已达究竟﹑道的修持已达究竟。

  「有法相智,具三特点:」

  「三特点」如何安立?有法相智,也可说:有法般若波罗蜜多﹑有法果般若波罗蜜多﹑有法智慧法身﹑有法佛圣者心相续之智,不论使用何者都是同义。总之,相智具有三种特点﹑般若波罗蜜多具有三种特点﹑果般若波罗蜜多具有三种特点﹑智慧法身具有三种特点等。在此,虽举「有法相智」,但并不一定只可举此有法,也可举「有法般若波罗蜜多」。

  第一个特点﹑「所依殊胜:唯佛圣者心续中有。」

  不论是「相智」或「般若波罗蜜多」或前说的同义词,自心相续中具有之补特伽罗,只有佛圣者而已,唯佛圣者心续中才有,除佛圣者外,其余补特伽罗心续中皆无。从「所依殊胜,唯佛圣者心续中有」这句话可知,心相续中有相智的补特伽罗,一定只有佛而已;由此可知,心续中有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法身的补特伽罗,一定只有佛而已。

  第二个特点﹑「体性殊胜:是无二智。」

  「无二」指:无常断二边。例如,相智若执对境为谛实成立,则堕入常边;如果执对境完全无,则堕入断边。相智虽执对境为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因此远离常断二边,故称无二智,义指:「不堕常边﹑不堕断边,脱离常边﹑脱离断边」之智。

  所谓「无二智」,中观宗与唯识宗的解释并不相同,对此,中观宗主张:不论任何法,只要执其谛实成立,即堕入常边﹑有边﹑或增益边;又若于任何法,执其名言上完全无,即堕入断边﹑无边﹑或损减边。实际上,诸法虽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故相智能见诸法虽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既见诸法无谛实成立,故离常边。既见诸法名言上有,故离断边;成为离二边之无二智。

  第三个特点﹑「离所破殊胜:是谛实空,如幻化故。」

  有人质疑:若说相智本身了解对境时,是了知对境「虽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故被称为离常断二边之无二智的话,那么,相智本身是谛实成立呢?还是如何?相智本身也是离所应破「谛实成立」,尤其是,空掉所应破「谛实成立」,如幻化般。相智本身了解对境时,了知对境虽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故,由体性殊胜而称「无二智」;由离所应破而说「谛实空,如幻化。」

  「由言诠类门,分四:」

  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是相智,可是却有很多取名为般若波罗蜜多的,因此,般若波罗蜜多由言诠门区分(这不是真正的区分,只称其名而已),可分为四,虽说可分为四种,但实际上,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只有相智。这四者是:

  1﹑「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指空性,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2﹑「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指广中略三般若经,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3﹑「道般若波罗蜜多」:指菩萨心续之智,也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4﹑「果般若波罗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除了果般若波罗蜜多之外,其余三者都是「安立的」般若波罗蜜多。

  「初者﹑如空性。」自性般若波罗蜜多与空性是一模一样的。

  「次者﹑如广中略三般若经。」不仅此,如心经等凡阐述空性的大乘经典,都可立为经教般若波罗蜜多。

  「第三﹑如菩萨智。」道般若波罗蜜多与菩萨智是同义。

  「第四﹑如相智。」先前已说,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相智﹑智慧法身等四者同义。因此,果般若波罗蜜多的事例,如相智。

  有人质疑: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既然只有相智的话,那么,般若波罗蜜多又为何分为四?而与般若波罗蜜多同义的相智﹑果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法身又为何不分为「真正的」和「安立的」呢?

  有如此区分的理由,因为「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是空性的名称。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是阐示空性者之语(佛语),是广中略三般若经﹑心经﹑如来藏经等,凡是所诠内容是对境空性的大乘经典都是。道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智。果般若波罗蜜多是相智,或指智慧法身。

  对此四种般若波罗蜜多的事例先善加了解,后将说明其因。

  凡是修持大乘法的补特伽罗,都应追求果般若波罗蜜多(相智),为能证得果般若波罗蜜多故,首先应于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作闻思修,但不应以此为满足,应更进一步地,了解经教般若波罗蜜多诠释的内容「空性」即自性般若波罗蜜多。

  追求果般若波罗蜜多者,透过闻思经教般若波罗蜜多,只了解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是不够的,更应在的心中生起道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智,此若不生起,是无法证得果般若波罗蜜多的。

  所以,追求果般若波罗蜜多的大乘所化机,先闻思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之后,了解其内容,依所了解的自性般若波罗蜜多作为所缘,于心中生起道般若波罗蜜多而修持的话,可以吗?可以!次第无错谬,必然可得果般若波罗蜜多。

  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下从资粮道菩萨心续之智,上至十地菩萨心续之智之间。全部的菩萨智都摄于道般若波罗蜜多。若缘于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之道而修的话,必定可以成佛,成佛就证得果般若波罗蜜多。

  就此修行次第而言,此四者都与般若波罗蜜多有关联,因此,取名为般若波罗蜜多。

  为了成办果般若波罗蜜多故,首先应闻思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了解经教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自性般若波罗蜜多,之后,缘此自性般若波罗蜜多者,在心续中生起道般若波罗蜜多,依次第而修,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果般若波罗蜜多。上述次第若不具足,终不能成佛,过去诸佛未曾如此成佛,将来也是。

  仅修奢摩他为例,也须要先修前行(奢摩他的因)—九住心、五过失的对治法八断行,才有可能成就奢摩他;前行若不具足,只有闭目端坐在那里,是不可能成就奢摩他;虽然偶而心入细品沉没中,也有住分,但若未修九住心、五过失的对治法八断行,则绝不可能成就奢摩他的。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三篇】中,都曾肯定明确这一点。

  要修持奢摩他,必须先了解九住心﹑五过失的对治法八断行,不了解怎能修!故能了解故,应为先闻思阐述该内容的论着,不作闻思,绝对不会了解的。因此,虽仅修奢摩他,亦须先作闻思,这点非常重要。

  仅仅修持与外道共通的奢摩他,先作闻思,是如此重要的话,更何况想要修持不共的果般若波罗蜜多,先作闻思,更是重要了。

  这部论在开始对八事七十义有详细解说,比较容易了解,但到后面时,并没有详细解说,因此会比较难懂。首先,我们应对这些名相﹑意义和同义词,先作粗略了解,若不,讲到后面时,可能搞混。

  所以,今天我们应先知道j「八事」的名称,虽然日后会提到,但先了解会比较好;接着,应知道k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l般若波罗蜜多的三个特点﹑m般若波罗蜜多由言诠门所分的四类﹑n论中只说般若波罗蜜多与果般若波罗蜜多是同义,但也与相智﹑智慧法身﹑佛圣者心续之智是同义词。这些都应先了解,否则到后面时会有搞混的危险性。

  前面已说般若波罗蜜多与果般若波罗蜜多同义,果般若波罗蜜多是指佛圣者心续之智,所以,「佛圣者心续之智」之外没有另外的果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的定义,安立为「以三特点而殊胜之究竟智」,而安立果般若波罗蜜多的定义,是以四特点而殊胜的究竟智。这两者,实际上是一模一样,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定义中的第二个特点「体性殊胜」可分为二,因此成为四个特点。

  「以四特点而殊胜的究竟智,彼乃果般若波罗蜜多之定义」

  1.「所依殊胜:唯佛圣者心续中有。」这点与前相同

  2.「体性殊胜:是智。」

  前面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殊胜」是无二智,在此,将「无二」配合此处的体性殊胜;「智」配合此处的「行相殊胜」。虽分为二,其实是一样。

  3.「行相殊胜:是无二。」

  果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是什么呢?是「智」。果般若波罗蜜多现出什么行相呢?现出「无常断边」﹑「离常断边」的行相。

  4.「离所破殊胜:谛实空,如幻化。」

  果般若波罗蜜多本身现出对境相时,是现为无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因此才称为相智的话,那么,果般若波罗蜜多本身是什么呢?祂是谛实成立呢?还是无谛实成立呢?祂本身也是「离所破,谛实空,如幻化」,这点也与前面相同。

  接着讲「界限」,前已说了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教般若波罗蜜多﹑道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那些是到哪里之间有呢?下将解说到哪里之间有。

  「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在一切法上有。」

  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是指空性,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所以,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是一切法上皆有。就如任何的法都只是名言上有,全都是无谛实成立的,该法既是无谛实成立的,所以在该法上可安立空性,比如,瓶子无谛实成立,就安立为瓶子上的空性;柱子无谛实成立,就是安立为柱上的空性;同样,果般若波罗蜜多无谛实成立,就安立为果般若波罗蜜多上的空性;所以任何的法本身无谛实成立,就安立其本身上的空性;既然,一切诸法都是无谛实成立,一切诸法上都可安立空性的话,自性般若波罗蜜多则在一切法上有。

  「经教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从未入道至佛地之间有。」

  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是阐示空性的大乘经典,界限是下从未入道上至佛地之间有,既然如此,佛地有经教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心相续中也有,声闻﹑独觉﹑甚至未入道的补特伽罗心续中也都有,因为佛亲口宣说空性,这位阐示空性者是佛故,因此才说经教般若波罗蜜多在佛地有;而一位未入道的补特伽罗佛被佛加持后,不由自主地说出空性之声(言词)故,未入道的补特伽罗心续中亦有经教般若波罗蜜多。虽然佛也加持我们,但我们的信心﹑条件不够,所以加持不能入。

  比如,心经是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是最殊胜的经典。在心经中,佛加持观世音和舍利弗两位,他们得到加持后,舍利弗提问,观世音回答。虽然这些是他们两位之语,并不是佛亲口说的,真正的佛语是在他们两位的问答之后,佛出了定,对他们问答心生欢喜,而赞许道:「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这才是所以佛亲口说的,心经中除了这句话之外,都不是佛亲口说的,但我们依然可称之是佛经。舍利弗是已入道的声闻补特伽罗,所以,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无论是未入道者﹑声闻﹑独觉﹑菩萨﹑佛的心续中都有。

  「道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续流最后际之间有。」

  道般若波罗蜜多与菩萨智同义。下从资粮道,上至十地智之间,全部都摄于道般若波罗蜜多中。因此,道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是从大乘资粮道至有情心续续流的最后边际之间,也就是到十地菩萨心续续流的最后边际,下一剎那即达佛地,所以佛地没有道般若波罗蜜多。有情发心后,证得大乘资粮道时,该补特伽罗即成为菩萨,他心中的智就是菩萨智;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下从此阶段开始,经加行道﹑见道﹑修道,到达有情心续续流的最后边际之间有。再往前跨一步的话,道般若波罗蜜多就结束了,开始果般若波罗蜜多。所以,「续流最后边际」是指有情心续续流的最后边际,再往前就抵达佛地,是十地的最后阶段。道般若波罗蜜多的结束与证得果般若波罗蜜多两者是同时。

  「果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唯佛地有。」

  果般若波罗蜜多指相智,唯佛地有,先前讲到果般若波罗蜜多定义时,提到「所依殊胜,唯佛圣者心续中有」,从这里就可了解了。

  到此为止,解释了「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这句中的「般若波罗蜜多」;「以八事正说」下一堂讲解。

  弥勒菩萨只讲了「般若波罗蜜多」这么一句话而已,但解释时,像今天的解释是最短的,详细解释的话非常的多,在寺院里,单就「般若波罗蜜多」的辩论,就要一个月,辩论的题材约有十六页之多。

  问:刚才格西拉提到「果般若波罗蜜多」有几个同义词,其中有一同义词翻译为「法身」,因为「法身」有四种,这样的翻译好象不太恰当,是不是?

  翻译答:是应该译为「智慧法身」,在此更正。

  问:般若波罗蜜多有三个特点,其中之一的体性殊胜是无二的圣智,有的书将此「无二」解释成「能所异质」,而格西拉的解释是「离常断二边」,这二者有何不同?

  答:体性殊胜是指现出离常断二边行相的智。虽然毗婆沙宗、经部宗承许「所作和对境质异」,唯识宗和瑜伽行中观自续派承许「所作和对境质一」,但不能说能作者和所作是质异,比如「有法相智,应是现出离常断二边相之智,是佛心续中的智故。」离常断二边是相智的对境,现出该对境之智,是相智之体性。离常断二边,是相智的行相。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