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2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洛桑卻佩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2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1/10

  上一堂忘了讲一件事,就是大乘的法有三个传承和四个传承的说法。一般而言,有三个传承—深观传承、广行传承以及修行加持传承。

  般若经有直接阐示的空性次第内容,也有间接阐示的现观八事次第内容,前者指深观传承,后者指广行传承,现在所说的内容仅是广行次第的内容。修行加持传承,就是指密咒的修行次第。

  我们现在学习的主要以般若经为主的隐义次第,般若经是佛的究竟密意,其所宣说的对象是以最利根所化机「中观宗应成派」为主;因为此法门极为甚深,所以依之作讲说﹑听闻﹑修持,一方面在心续中种下习气,一方面心续中也百分百有得到加持;但并非以得此为主要愿求,只想种下习气﹑得到加持的话,愿望未免太小了一点。我们应该一方面种下习气﹑得到加持,一方面知道其中的义理;八事七十义中,开头的部份并不是很困难,却很重要,越到后面越困难,但并不是那么重要。

  现在所学的内容,在寺院中是属于五部大论的「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与「度」是同义,是般若经的间接阐示内容隐义次第,是广行传承次第。

  什么是「波罗蜜多」?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上一堂已作解释。至于「经教般若波罗蜜多」,只是取名为般若波罗蜜多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但配合修行次第而言,其有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的理由,一方面是因为广中略三般若经的内容无颠倒阐示能得果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故称之「般若波罗蜜多」,例如「四谛*轮」,并不是四谛,但因四谛*轮无颠倒阐示四谛建立,故取名为四谛*轮;另外,例如「阿弥陀经」虽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但因为无颠倒阐示净土庄严﹑能得果报净土的因,以及能得净土的福报为何,故取名为阿弥陀经;同样,彼虽非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但因为无颠倒阐示能得果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故称之「般若波罗蜜多」。

  今天开始讲八事,先说「相智」,原因是:如果所化机对相智善加了解,见到相智的利益后,为了得到相智将对修道生起好乐心,这就是开始即说相智的原因。

  上一堂课引述【现观庄严论】的「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二句中,「般若波罗蜜多」已讲解完毕,今天开始讲「以八事正说」,我们将依序一一解释何为「八事」。

  八事中的第一事「遍相智」是【现观庄严论】的辞句,指一切相智﹑了知一切相﹑遍智。什么是遍智?至尊(法幢)将于下作解释。

  「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相智定义」。

  一般而言,圣位菩萨也有「现证发心等十法」,但若「究竟」的话,则除了佛之外,无任何者有,所以不仅只「现证发心等十法」而且是「究竟现证之智」的话,才是「相智」。相智与果般若波罗蜜多二者同义,果般若波罗蜜多是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相智是具足三殊胜之究竟智,故两者一样。

  三智指相智﹑道智﹑基智。能代表三智的「三十法」中,能代表相智的有十法,这「十法」就是「发心等十法」,下面将会谈到。因此,现证能代表相智本身之发心等十法的究竟智,就是相智的定义。

  换个角度来说,「现证诸法(包括诸法的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的究竟智」,也是相智的定义。

  「相智」是指什么呢?是佛心续中所有的「识」﹑所有的「智」,我们知道佛心续中的「识」只有好的而已,所以佛心续中的任何一「智」,任何一「识」都被相智周遍,故佛心续中任一识都可现前了知诸法。

  佛智已完全断尽能阻碍了知一切所知的障碍﹑断除一切过失﹑圆满具足能知一切所知的顺缘。既然违缘尽离,顺缘圆具,必能了知一切所知,例如佛的眼识可以了知「声」;我们的眼识只了知色,要了知声则另需耳识,而耳识只能了知声,不能了知颜色形状;但佛的眼识等五根识却可了知一切所知,那是因为佛已尽离一切过失,圆具一切功德的缘故。

  「彼与佛圣者心续之智同义」

  指相智和佛心续之识是同义。「佛圣者」是指一位补特伽罗成佛时,他本身心续中所有的功德都是「佛」,而他本身是佛圣者,故佛圣者是补特伽罗,是已成佛的补特伽罗。例如,释迦牟尼佛圣心续之色﹑识﹑语…等都是「佛」,但不是「佛圣者」,而释迦牟尼佛本身是「佛圣者」,所以对于「佛」与「佛圣者」的区分,我们应该善知其区分。佛圣者是已成佛的补特伽罗,其心续之智与相智是同义。

  先前已说「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圣者心续之智」都是同义,都是「佛圣者心续之识」。所谓「同义」,就是彼此相互周遍,比如:若是智慧法身,则被相智周遍;若是相智,则被智慧法身周遍;若无智慧法身,则必无相智,若无相智,则必无智慧法身。

  其中分二:了知所知行相无遗之相智﹑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之相智。

  先前谈到相智,由言诠类门可分为四。但在此,相智并不由言诠类门作区分,若予以区分,有二:「了知一切所知行相无遗之相智」以及「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之相智」。此二者是「体性一」而「反体异」。

  「了知一切所知行相无遗」和「了悟一切所知」一样,用不用「行相」一词都可,「无遗」是「所有﹑一切」的意思。

  简言之,「了悟一切所知之相智」和「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之相智」这二者只就其反体分为二而已,其实,了知「一切所知行相无遗」之相智也能了知「因果之主要七十义」,因为两者都是相智,既是相智的话,必可了知一切。

  「界限:唯佛地有。」

  先前安立果般若波罗蜜多的界限是「唯佛地有」;相智的界限也是「唯佛地有」,有情的心续中没有。

  「了知一切所知行相无遗之相智」与「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之相智」是就其反体而作的区分,实际上,当讲到佛的遍智功德时,【现观庄严论】第八事中就提到21项的无漏智功德,若将此21项无漏智细分的话,则有一百多种。

  至此,八事中的相智已略说完毕。简言之,相智包括佛的眼识至意识等,佛心续中所有的识都是相智。相智有何能力呢?能现前了知发心等十法或一切诸法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有学位时,二资之修行已究竟圆满故。我们既不能知前世,也不能知后世,为何相智能全盘了知?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佛已断尽一切过失,圆具一切功德故,因为相智是清楚了别的体性故,但佛的身蕴并非清楚了别的体性。

  佛的相智是属于佛的身语意三门中的意功德;佛的头发﹑眼根﹑手﹑手指﹑手节﹑脚﹑脚指﹑脚节…等全都是相好庄严,这些都是佛的身功德。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佛的语功德。相智﹑佛的智慧法身﹑果般若波罗蜜多等都是佛的意功德。

  八事中第一事的相智已讲解完毕。接下来我们讲解道智。

  相智唯佛圣者有,道智唯大乘圣者有,声闻圣者﹑独觉圣者没有,非圣者也没有。道智有现证空性的智,也有不是现证空性的智,但如果心相续中具有道智的补特伽罗,他必定是一位现证空性者,其心续中现证空性慧与道智是相辅相成的,现证空性慧增长的话,其道智亦随之增长,道智增长的话,其现证的空性慧亦随之增长。

  「道智」这是现观庄严论的词句。

  「自心相续中具足(道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相续中现证空性慧所摄之大乘圣者现观,是道智定义。」

  此中「所摄」是协助的意思,不论道智本身悟不悟空性,但必须以本身道智摄持(协助),而且是大乘圣者现观,自心续并是只有现证慧而已,它还是大乘圣者的现观,不可以是小乘圣者的现观。

  例如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皈依等,全都是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现观,也是道智,并不能证空性;心相续中具足(道智)的补特伽罗心续中有证空性慧摄持故,证空性慧和道智二者相辅相成。

  就显教安立的地道而言,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有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皈依,也有证空慧,前者是福德资粮,后者是智慧资粮,他们认为:在一心相续中可以同时有这二种,但是不同的识;在同一识上他们无法安立这两种资粮;但福德资粮可辅助智慧资粮,智慧资粮可辅助福德资粮,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皈依这四者摄持证空慧,证空慧摄持这四者,故相辅相成。

  道智有证空性的,也有不是证空性的;是道智而不是证空性的:如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皈依﹑出离心…等皆是道智,但并不是证空性之智。

  是道智也是证空性的:如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的现证空性慧﹑根本智。简言之,道智一定要有现证空性慧辅助才可以,但只有证空慧辅助就可以了吗?不,「道智」必须是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的智﹑现观,若是证空慧辅助的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的现观,则称为「道智」。

  既然如此,若问:「道智哪边有?」答曰:「大乘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皈依﹑证空性慧﹑证无我慧﹑证无常之慧…等都是道智。」

  相智与道智的关系为何?相智能周遍道智,道智不能周遍相智。何以道智不能周遍相智?因为圣位菩萨心相续中之智全都是道智,但并非相智。那,相智何以能周遍道智?因为相智也是大乘圣者心相续之智。

  「彼与大乘圣者智同义」

  道智与大乘圣者智同义,相智与佛圣者智同义,因此道智的范围比较大,在所有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有,而相智唯在佛圣者心相续中有。

  大乘和劣乘的区别,如果要加以细分,则有无数之多,简单区分的话,如果心相续中有大悲心、菩提心的补特伽罗,即是入大乘道的补特伽罗,反之,则是入劣乘道的补特伽罗。大乘和劣乘之别,并不以证空慧作区分,因为入大乘道者和入小乘道者的心相续中都有证空慧,其分别乃在于其心相续中是否有大悲心和菩提心。

  入大乘道的话,必须透过七重因果或者自他相换而入道。利根者必须如入行论所说的「自他相换次第」修持而入道;劣根者则必须修持「七重因果次第」而入道。不论以上述二种方法的哪一种,这位补特伽罗都必须先在心相续中生起大悲心才能入道,未生起大悲心之前是不可能入道的。

  只在心续中生起大悲心,就可称为入大乘道吗?不,还未入,该补特伽罗只是大乘种姓觉醒而已,尚未入大乘道。为入大乘道故,必须以大悲心为根本,又必须在心中生起具相的菩提心,在生起具相菩提心的同时,就进入大乘道了。

  所入之大乘道有五: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此中,资粮道、加行道是异生(凡夫)道,资粮道、加行道是「道」,心相续中具足资粮道、加行道的「补特伽罗」,则称为资粮道者、加行道者,是凡夫,不是圣者。证得见道的补特伽罗,则称之为见道者,此时,方成为大乘圣者,其心相续方才生起道智。因此,见道者心相续中全部的智都是道智,修道者、无学道者亦然,其心相续中的智也都是道智,所以大乘圣者心相续中的智全部都是道智,而无学道的佛圣者,其心相续中的智,除了是道智之外,也是相智。

  证得大乘见道即成为圣者,亦得道智,心相续之智全部成为道智;往上登至修道时,该修道者不但成为圣者,其心相续之智也都是道智;由修道晋登无学道(佛),佛圣者心相续中之智亦成为道智,因此,大乘见道﹑修道﹑无学道(相智)皆被道智周遍。

  大乘圣者有三:大乘见道者﹑修道者﹑无学道者;亦可摄为二:菩萨胜者和佛圣者。大乘圣者心续之智和道智同义,故彼三圣者心续之智皆被道智周遍。

  「彼中分三:知声闻道之道智、知独觉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

  菩萨与佛的责任是利益有情,因为祂们以大悲心为根本,生起菩提心时,即许下「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诺言,因此饶益有情就成为是祂们的责任。

  佛与菩萨二者皆需成办声闻﹑独觉﹑大乘补特伽罗之义利,因此,成办大小乘的相符事成为菩萨与佛的主要责任。成办彼等义利,就暂时而言,有各种方法可作,如成就财富等;但就究竟而言,以其身语意三门功德中,阐示佛法的语功德是最殊胜的。所以,佛与菩萨会为声闻阐示佛法﹑为独觉阐示佛法,也为大乘者阐示佛法,对这三类所化机阐示佛法。

  佛菩萨为声闻种姓者阐示佛法时,不会为他们阐示佛菩萨本身修行之相符事,因为与他们的意愿不相符,声闻的意愿只为独自解脱而已,而佛菩萨所作是为一切有情义利故,佛菩萨若对声闻讲说本身修行的大悲心和菩提心的话并不适当;祂们会依据他们的根器与意愿而阐示声闻道次第,同理,对于独觉种姓者也须依据他们的根器与意愿而阐示独觉道次第,所以为了对他们阐示故必须先了知其道次第,因此,佛菩萨必须先了知声闻道、独觉道、大乘道,因而祂们的心相续中必须有:能知声闻道﹑能知独觉道﹑能知大乘道之道智,必须有能知三乘道之智。

  如经中说:「诸菩萨众,于任何声闻道﹑任何独觉道﹑任何佛道,于一切道皆应生起,皆应了知!」因此菩萨应知一切乘道,菩萨为对三类所化机说法故,应了解与之意愿根器相符之道。「欲对他说,自先了知,若自不知,所说将成颠倒」。

  所以,佛圣者与菩萨圣者心相续中有:知声闻道之道智﹑知独觉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有三类道智。

  佛教的见解,就粗细而分,可分为三: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色与执色量质异空(即:二空)、空性。其中,细品的补特伽罗无我是声闻众的主修,虽然他们也了悟二空、空性,但并非以此为主修,另外,也主修出离心、四谛。

  因为声闻众的主修为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及四谛,所以,佛圣者以及圣位菩萨祂们心相续中有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智,也有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此智即是我们所说的「知声闻道之道智」。声闻众的主修为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及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而佛圣者及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能够现前了知这二者之智,就称为「知声闻道之道智」。

  独觉众对于声闻众所修的内容也都照单全修,另外还增修了二空(色与执色量质异空﹑外境空﹑粗品法无我),并以此为主修。所以,佛圣者以及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有现证二空之智,此智即是「知独觉道之道智」。

  大乘行者的主修是细品法无我(细品空性),所以,佛圣者以及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现证空性(细品法无我)之智,就称为「知大乘道之道智」。

  总之,佛圣者及圣位菩萨的心相续能全盘了知声闻道的修持次第﹑独觉道的修持次第﹑大乘道的修持次第,因此安立为「知声闻道之道智」、「知独觉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

  简单而言,「知声闻道之道智」在谁的心续中有呢?只在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才有,声闻者的心续中没有。「知声闻道之道智」到底了知什么?只了知声闻道的修行而已,只在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才有。「知独觉道之道智」只了知独觉道的修行而已,也只在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才有。

  「界限:从大乘见道至佛地之间有。」

  道智的界限是下从大乘见道起,上至佛地之间。从证得大乘见道直至成佛前,所有的智都称为道智。

  中文的「识」与「智」是不一样的,从大乘见道直至成佛之间所有的「智」都称为道智,但不可说所有的「识」都是道智。藏文中的「也谢」和「千巴」是一样的,意义是「智」,但「宜谢」则是指「意识」,「谢巴」是「识」。

  证得见道则成为圣者,未证得见道是凡夫。见道可分为三:声闻见道、独觉见道、大乘见道。证得声闻见道者是声闻圣者,证得独觉见道者是独觉圣者,证得大乘见道者是大乘圣者。并非:凡入道者都是圣者,因为资粮道者、加行道者虽都已入道,但仍未证见道,所以都不是圣者,是凡夫而已。

  圣者的范围比较大,大乘圣者的范围比较小,佛圣者的范围更小,而相智唯佛圣者的心相续有,道智唯大乘圣者的心相续有,基智则声闻圣者有、独觉圣者有、大乘圣者有,凡圣者的心相续皆有基智,所以,有基智的补特伽罗,其范围比较大,道智唯大乘圣者的心相续有,声闻圣者﹑独觉圣者皆无,而相智唯佛圣者的心相续才有,菩萨圣者也没有。

  以上道智已讲解完毕,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

  问:道智的分类为何?

  答:道智可区分为三种:1.了知声闻道的道智,2.了知独觉道的道智,3.了知大乘道的道智;亦可说区分为二种:1.佛圣者心相续中的道智,2.大乘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道智;以上是就修行的角度区分为三,但还有其它的分类法。

  或许有人会说:「大乘的圣位菩萨并不需要了知声闻道、独觉道,因为菩萨主要的目的是成就佛果,所以祂们只要证空慧﹑大悲心、菩提心、和六度行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知声闻道、独觉道。」答案是需要的。因为菩萨曾经许下「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誓言,而饶益有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不同根器、不同意愿的有情说法,因此,为能为之说法故,必须了知与其根器﹑意愿随顺之法,因而安立「知声闻道之道智」、「知独觉道之道智」、「知大乘道之道智」三类道智。

  问:现观庄严论中对于成佛为何只讲八事,而且是数量决定?

  答:八事中的果位法身与果般若波罗蜜多是不一样的,果般若波罗蜜多与相智、般若波罗蜜多是同义词,果位法身是指佛而言,八事含盖有三智、四加行、一果位法身,凡是追求果位法身者,为了能够得到果位法身之故,他必须缘于三智的众多行相,心续中生起四加行。声闻﹑独觉众只追求解脱并不追求果位法身,因此不需要修持八事,只需要修持基智即可。但只要是追求果位法身的补特伽罗,就一定要修持四加行。修持四加行时,不可缘于瓶子而修,而应缘于三智行相而修,依次在心续中生起四加行才能证得果位法身。

  声闻圣者、独觉圣者、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皆有基智,此基智是声闻众、独觉众的主修;大乘行者的主修是四加行,所以四加行唯是大乘圣位菩萨之智,未入道者、声闻、独觉、甚至佛圣者亦无。修四加行的只有圣位菩萨而已,四加行所缘的对境是三智行相,即总摄三智行相的圆满一切相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剎那加行等所缘的行相而修。

  也许有人会问:四加行是菩萨圣者之智,若只修三智行相的话,是否就不修空性了?答案是:还是有修空性的,因为,空性含摄在三智的行相之中,发心等十法也只是三智173行相中的一分,其余的内容将在往后的解说中陆续提出。

  问:上次上课时曾提到「般若波罗蜜多」与「果般若波罗蜜多」是同义,这是至尊法幢的教本中所提的主张,但是其它的版本,如宗喀巴大师父子还提到「般若波罗蜜多」不只是等同「果般若波罗蜜多」,还包含了「道般若波罗蜜多」,故请格西解释。

  答:道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心续之智,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也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果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由言诠门类区分的话,可分为四,那是以修行的次第而作的区分,一位求取果般若波罗蜜多的行者,他必须先闻思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了解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指空性),在心相续中生起道般若波罗蜜多;八事当中的四加行全部都是道般若波罗蜜多,四加行都是菩萨智已,道般若波罗蜜多和菩萨智同义,二者只是取名不同而已,实际上是一样的。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足的话,此行者依着四加行的修持必定可得果般若波罗蜜多,只要因圆具,即可证果。

  四般若波罗蜜多中的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含摄在四加行之中。四加行任一者皆被道般若波罗蜜多周遍。

  有关般若波罗蜜多的论着,一般都会提到般若波罗蜜多分为四类的般若波罗蜜多,比如陈那论师写了般若八千颂的解释中,就将般若波罗蜜多立为四种,而且也认为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只有果般若波罗蜜多而已,其它三个都不是真的,只取名叫做般若波罗蜜多而已。所以,当提到般若波罗蜜多的分类时,是以陈那论师的此一论着为根据而作解说,至于应成派的看法又不一样了。

  问:凡夫有没有般若波罗蜜多?或者凡夫只有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

  答:刚才我们提到「般若波罗蜜多」与「果般若波罗蜜多」是同义,而「般若波罗蜜多」与「相智」是同义、「相智」与「佛」是同义,故相智唯佛心相续中才有。所以凡夫心相续中有没有般若波罗蜜多呢?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般若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法身等都是同义,般若波罗蜜多唯佛地有,所以圣位菩萨不会有,凡夫更不用说了。

  藏文「帕若杜钦」,「帕」就是对岸﹑彼岸的意思,彼岸是指佛地。「谢钦」指已到彼岸,已到佛地。「处哩」是指此岸﹑凡夫地。

  问:现观庄严论是根据自续派的主张而解说的,比如说「相智」,在此法本中是依自续派的解释,如果依应成派的解释可能就不一样了,所以是否可以要求格西在上八事七十义的时候,如果自续与应成有不同的见解时,能够予以说明。

  答:有关般若波罗蜜多的论着,大多根据中观瑜伽行自续派的见解而说的,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唯佛地才有,有情地是不会有的,其它如:八事七十义的名相、分类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般若波罗蜜多的主张,二派就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应成派的入中论中提到十个发心﹑十度,这些「度」在凡夫心相续中都有。其中,将「度」分为二类—世间的波罗蜜多、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前者是凡夫心相续中有,后者是圣者心相续中有。

  入中论主要是根据应成派的见解而说的,故与中观瑜伽行自续派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

  格西说:以前在解释【中观宝鬘论】时,已将波罗蜜多解释得很清楚了,可能大家都忘了吧。那时候讲到:以菩提心摄持的一分的布施、一分的持戒、一分的忍辱…等,这些都成为波罗蜜多,也就是以菩提心摄持的菩萨,其心中只想到我要供一盏灯、我要放弃伤害一只小蚂蚁的生命,这些都成为「度」,供一盏灯是布施度,放弃伤害小蚂蚁的生命是持戒度,如果没有以菩提心摄持,即使把身躯及所有的财产都送给别人,那只是布施而已,并不成为布施度。应成派认为「度」的界限是菩提心。同样地,一位国王把整个国家都拱手送给别人了,也不是布施度,只是布施而已,其道理也是一样。所以已菩提心摄持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的话皆成为「度」,是世间的度。

  又若不仅以菩提心摄持,又以证空慧为助力的话则是出世间的度。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