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3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洛桑卻佩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3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1/15

  讲过了相智﹑道智,今天开始讲基智。

  要证得相智﹑道智,必须依于因和缘,无因无缘绝不可能证得,凡是有情皆有能证得相智与道智的因,怎么成立起呢?有情皆堪能成佛,为什么?因为有情心相续中有自性住种姓之故,而此自性住种姓住于哪里呢?住在有情心相续中的心上,依此原因,自性住种姓所住的「心」,此即是未来道智的近取因,而此道智是相智的近取因;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心相续中有道智和相智二者的近取因。

  像我们初机者的心并非只有一种,会有各种不同的心现行,例如有颠倒趣入对境的不好心,如贪、瞋、痴…等;也有好的心,如对三宝的信仰心﹑慈心;因此一位初机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有各种不同的好坏心。颠倒﹑不好的垢染心,是所应断;不颠倒﹑好的心,则应予以增长。

  虽然一位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好的﹑坏的心同在一起,可是无颠倒心的自性不会被颠倒所沾染,就像天空看似与乌云混在一起,但是乌云并未渗入天空的本质中,为什么呢?因为乌云消散时,就会现出晴空万里的景象;也像水与混浊混在一起,但混浊并未渗入水的本质中,水与混浊终将会分开的,澄清的水即可呈现;所以,我们的心相续中虽然有好的、坏的心混杂在一起,但坏的心并未渗入心的本质中,只要努力于善行,他们终将会分开的。

  怎么成立起自性住种姓堪能成佛呢?因为我们的心中有各种不同的好心﹑坏心,在好的心上的空性,就是自性住种姓;在贪嗔痴等坏的心上虽有空性,但不是自性住种姓,为什么呢?因为如贪﹑瞋﹑痴等坏心,不会无限增长,一般,使我们起贪的对境,若是悦意的,那是会使贪欲增长,但无法无限增长;但比如一个人对某人起瞋恚心,他想到此人以前对他有多坏、现在对他有多坏、以后将对他有多坏时,这样的瞋恚心将会一直增长,但并不会无止境地增长,因此不将贪心﹑瞋心上的空性取名为自性住种姓;而我们心中的好的心﹑无颠倒心,如信仰心﹑慈心﹑悲心…等,只要不离好的助力,其余的支分,将可无限增长,例如要使悲心增长,需要空性的协助,所以凡是无颠倒心若有好的助力的话,就可无限增长,因此在它之上的空性,就称之自性住种姓。

  这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呢?心上既然有空性,因此有情皆堪能成佛;心上的空性,是指心无谛实成立;先前曾说「自性般若波罗蜜多」指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而诸法无谛实成立就是诸法的空性,心无谛实成立就是心的空性﹑法性。就因为心无谛实成立的关系,所以心可以改变;如果心是谛实成立的话,则不观待因﹑不观待缘﹑不观待支分,绝不能改变。既然心是空掉谛实成立的无谛实成立,因此心可以改变;既然心是可以改变,心将可以无限增长,而该心上之空性,就是自性住种姓;而那些改变后只会递减的坏心是不能无限增长,因此该坏心上的法性虽是空性,但不取名为自性住种姓。

  佛法可说是使颠倒的心识越来越小,最后被完全消灭,无颠倒心识不断地增长﹑无限增长的方便。原因是因为任何人,不论修学佛法与否,都希望离苦得乐,而其颠倒心是痛苦的因,既是痛苦的因,就应该将之断除;而无颠倒心是安乐再安乐的因,故应予以增长。

  未入道的初机者﹑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有各种颠倒﹑无颠倒的好﹑坏心,如果在调伏心相续的方法上勤加努力,依此,在入道时,现在有的无颠倒心将成为道的体性,所以说,现在的无颠倒心是道的近取因,比如:缘念三宝生起的信仰心﹑由此生起的皈依心﹑了解无常的心﹑甚至了解空性的心,都是正确的心;最后,一旦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这些正确心,都将成为道。

  于道上数数修持,依此,该补特伽罗一旦证得见道位时,其先前的道都将成为见道,同样的,证得见道的补特伽罗经过长期修行,当证得修道位时,其先前的道都将成为修道,这位修道者再数数修持修道后,当证得佛果时,先前的修道,亦皆成为相智;因此,相智的近取因是修道,修道的近取因是见道,见道的近取因是加行道,加行道的近取因是资粮道,资粮道的近取因在我们未入道者的心相续中有。所以,就续流而言,道智与相智的近取因,在我们心相续中都有。

  既然如此,有情的心相续中都有上品道的近取因,有情的心皆堪生道智与相智,这是因为有情心相续中有自性住种姓之故,但是要生起道﹑道智﹑相智,必须要具足很多的助力与顺缘才能生起,若不具足则不能生起;例如种子虽有堪生苗芽的能力,可是也要有土﹑水﹑肥料﹑温度…等顺缘的聚合,才能长出苗芽,否则,是无法长出苗芽的,所以,我们心相续中虽有堪生道智与相智的近取因,但是顺缘如果不具足的话,那是不可能转成道智与相智的。

  我们的心相续中都有生起基智﹑道智﹑相智的能力,对此我们如果能如实了知其实情﹑因缘,并且修持的话,那才会有希望;如果没有希望可证得道智与相智的话,那么再怎么努力都将是白费力气而已。可是如果我们能做到闻思修的话,则必定可证得。例如,往昔世尊在有学位时也跟我们一模一样,随贪瞋痴三毒转,被苦逼迫,可是祂由了解贪瞋痴之过患以及依对治法能出生善心,故于最初发起菩提心,中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积聚资粮,而成就佛果;成佛已,祂由本身成佛经验,为我们完整的阐示了祂往昔在有学位时是如何修行﹑证果。

  就我们而言,讨论诸佛菩萨心相续功德的体性,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那是我们心相续中没有的功德,又超乎想象之外,所以是很困难的,但不可因为听不懂而懈怠,只要略知一二,也有很大的益处,像宗喀巴大师在有学位时,完全不懂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而当时西藏也没有能真正解说应成派正见的人,虽然有人能禅修,也如实了悟应成派正见,但却无人能如理如实作诠说,因此,宗喀巴大师一直未能寻得善知识,之后向文殊菩萨祈求,亲见文殊菩萨后,文殊菩萨为宗喀巴大师完整解说了应成派正见,但宗喀巴大师却无法了解,宗喀巴大师向文殊菩萨说:「您说的我听不懂。」,文殊菩萨安慰他说:「没有关系,能记住的尽量记住,记不住的就将它写起来,另外好好地集资﹑净罪﹑并诚虔向与本尊无二之上师祈求,终有一天你会了解我所说的一切。」

  佛法是非常深奥、广博的,一般而言,大乘是如此,尤其密咒法,并不是轻易可懂﹑轻易可修的,可是一旦能了解﹑修得起时,其果报绝不是小小的,而是非常广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所以,乍看之下,实在不敢寄望能全盘了解以前不了解的,但是慢慢地,是有希望能了解的。

  现在谈论三智中的相智是我们的究竟所应得,而能证得的无上方便就是道智。「道智」虽只是个名称而已,其意义却是非常广博,可分为三者: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了知大乘道之道智。一般,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皈依﹑证空性慧﹑证无我慧﹑了悟无常慧…等,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所有无颠倒心,全部都是道智,因此道智可说是广博无边,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相智是无止无尽增广的心,其能得之无上方便是道智,因此道智必须是广博无边,成佛之因在道智中已全部具足。

  道智唯是大乘补特伽罗的修持,劣乘补特伽罗的心是容不下的;而主修基智的是劣乘补特伽罗,基智只是大乘补特伽罗附带修的。一般,凡是圣者的心相续中皆有基智,可是圣位菩萨的主修并非基智,只是附带修而已,主要修持者是劣乘补特伽罗,因为能得解脱的方便是基智,而主要追求解脱的是劣乘补特伽罗,大乘菩萨并不以此为主要诉求,大乘菩萨的主要诉求是遍智故。

  圣位菩萨并不以基智为主修,因为他们主要的所应证是相智,而阻碍证得相智的最大障碍是「所知障」,不论如何修持基智都无法成为所知障的正对治,因此要断除所知障,唯有透过修持道智,也就是禅修证空性慧,再以大悲心、菩提心为助力,才能成为所知障的正对治。唯修基智是不可能断除所知障而证得遍智的,这就是圣位菩萨不以基智为主修的原因。问:既然不能,为何圣位菩萨需要修?虽不以之为主修,但还是须修。问:圣位菩萨为何修持基智,没有必要啊!基智既然不能成为阻碍证得相智的所知障的正对治,那么,菩萨为何而修?因为菩萨的心愿是饶益有情,而饶益有情虽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但其中最殊胜的就是随顺有情的不同根器﹑意愿为他们说法,因此,圣位菩萨也必须随顺声闻﹑独觉种姓者的不同根器﹑意愿为他们说法,而要为他们说法,必须先了解他们所要的法,因此,圣位菩萨为了摄受声闻种姓者﹑独觉种姓者才修持基智。

  以下开始讲「基智」。云:「次一切智性」

  【现观庄严论】本颂云:「次一切智性」。一切智是指基智。基智有三个名称:基智﹑一切智﹑所有智,三者同义,一般比较惯用「基智」,虽然「一切智﹑所有智」也是基智的名称,但较少使用。

  上次说到道智,其中,有已现证空性者,也有未现证空性者。道智必须被心相续具足道智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现证空性慧摄持。空性是细品法无我。同样的,基智也有已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和未证者,但是基智必须被心相续具足基智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现证无我慧摄持。被无我慧摄持是由无我慧协助之义。

  菩萨﹑大乘补特伽罗是以大悲心﹑菩提心﹑证空性见﹑十度﹑四摄为主修,不以补特伽罗无我﹑无常等十六行相为主修,而是附带修的,大乘的无上特色,是主修大悲心﹑菩提心为主的十度或六度,又加上四摄法,这些是大乘的主修。在这之中尤其以空性正见为主修,大悲心﹑菩提心为助力。大乘依此修持的所应证是佛果,目的是为利益其他有情;所应断是烦恼障与所知障,以断除所知障为主,菩萨不以烦恼障为主要所应断,因为主断所知障后,烦恼障也自然被断除,例如圣位菩萨刻意不断欲界烦恼而保留着,可以用之作许多事。

  劣乘行者的主修为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包括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出离心,总之,缘念于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三增上学。其中,也不需另提出离心,因为已包含在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里了,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也包含在内,在苦谛的四特色中,细品补特伽罗无我已包含在内;在灭谛的四特色中,出离心也包含在内;故可说劣乘的主修为缘念于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三增上学;而其主要的所应证是唯解脱而已,不是遍智,其目的(所为)是自利,不是为一切有情着想的。

  劣乘的主要所应断是烦恼障,而修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就可断除烦恼障,要断除烦恼障不须要修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只要使已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的现证心辗转增长就可将之断除,而该劣乘者他只想断除烦恼障﹑得到解脱,所以在修行时,能断除烦恼障的最胜道就是证得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心,因此他只须要修持此即可,根本不须要修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见。

  要了解基智,必须先知道劣乘的主修,劣乘的主修是什么?是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心就是基智。基智在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也有,也称为基智;在佛的心相续中也有,也称为基智;在声闻独觉的心相续中也有,也称为基智。因此,基智的定义有一分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本身心续具足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且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乃是基智的定义。」。若是了悟「劣乘主修是什么」的心,该心虽非劣乘之了悟,却也算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也称为基智。能了知「劣乘的主修是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的心,就称为「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不论是佛有﹑圣位菩萨有﹑声闻有﹑独觉有,凡是现前证知之心,都称为「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既然是基智,那么,现证无我之智或现证无常之智,也都是基智。谁的心相续中有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就有基智。因此,现证无常之智是基智,现证无我之智是基智,现证解脱之智是基智﹑现证苦谛之智是基智、现证集谛之智是基智…等,有很多的基智,必须这样区分开,虽说「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但并不是「一智」就能了悟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相智的话就能全部了悟,因此在有学位时,不能以「一智」了悟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有各个了悟之智,成佛后当然就能全部了悟。

  对于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如果曾听过四谛者,应该是知道的,苦谛有四行相(特色)﹑集谛有四行相﹑灭谛有四行相﹑道谛也有四行相,共十六行相,每个行相都有能现证之智,这样就有很多各种各类之智,这些智全都是基智。佛有的是基智﹑圣位菩萨有的是基智﹑声独圣者有的是基智,全都一样是基智。只有圣者有,因为,所谓「现证」是指「唯圣者有」的意思。

  佛的心相续中有现证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有现证无我之智,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也有现证无我之智,两者都是基智,虽是如此,但不是劣乘的证悟,是大乘的证悟,这种「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之证悟不是相似假名之悟,而是极高证量的证悟,是智,不是错乱识。

  佛心相续中的现证无我智和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现证无我智,不是劣乘的证悟,不是劣乘之智。可是为何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虽然两者都不是劣乘的证悟,不是劣乘之智,但是却能正确的了解劣乘主修的「补特伽罗无我」,所以虽非劣乘之证悟,却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正是基智。因此是「本身心相续具足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虽非劣乘之证悟,却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故是基智,基智不须要是劣乘之智,可以「住于劣乘智种类」。

  总之,基智的定义中,主要有二点:1﹑现证无我慧所摄持:即以现证无我慧作为助力。2﹑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不论任何心,其所缘行相,「所缘行相」,比如,现证无我慧的所缘是无我,行相是无我。现证无常慧的所缘是无常,行相是无常。这样的解说,是不区分「差别事」与「差别法」的状况下说的;如果区分「差别事」与「差别法」的话,例如「瓶子是无常」,所缘是瓶子,行相则是无常;因此,此智住不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怎么判断呢?由该智的所缘行相作判断。该智的所缘行相如果是劣乘的主修,是即「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2﹑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不论任何心,其所缘行相如果是劣乘的主修,即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所缘行相」,比如,现证无我慧的所缘是无我,行相是无我。现证无常慧的所缘是无常,行相是无常。这样的解说,是不区分「差别事」与「差别法」的状况下说的;如果区分「差别事」与「差别法」的话,例如「瓶子是无常」,所缘是瓶子,行相则是无常;因此,此智住不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乃由该智的所缘行相作判断。

  所以,圣者佛和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现证无我之智﹑现证无常之智和现证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之所缘行相要安立什么呢?必须安立无我﹑无常等十六行相。这样的所缘行相是劣乘的主修。因此凡是该智的所缘行相是劣乘的主修的话,该智是即「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相智」所依的补特伽罗,唯圣者佛而已,圣者佛心相续中所有识都是相智,所有根识:眼识﹑耳识…等都是相智。同样的,「道智」唯于大乘圣位菩萨心相续中才有,大乘圣位菩萨心相续之智都是道智,不可说大乘圣位菩萨心相续中之「识」都是道智,因为其心相续中的识仍有颠倒识之故,故不称为相智。

  「基智」在哪儿有?在所有圣者心相续中有,但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否是基智,则有很多差别,不可说圣者心相续之智都是基智。其余二智并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基智需要有个条件:「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是否住于劣乘证悟种类,须要看该智以不以劣乘的主修为所缘行相而决定;该智的所缘行相若是劣乘的主修,就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不是的话,它虽是圣者心相续之智,但不是基智。

  例如,「现证空性之智」不是基智,为什么?因为现证空性智的所缘行相是空性,空性并不是劣乘的主修,而是大乘的主修,因此,现证空性之智虽然是圣者心相续之智,却不是基智;同样的,大乘圣者心相续中的菩提心,其所缘行相是圆满佛果,圆满佛果不是劣乘的主修,因此菩提心虽是圣者心相续之智,但不是基智。同样是圣者心相续之智,却有如此差别。

  总之,基智要看是否以劣乘主修为所缘行相,其现证之智,就是基智。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是劣乘主修,于彼现证之智,就是基智。

  虽然基智是劣乘的主修,但是劣乘圣者心相续之智未必是基智,例如:劣乘圣者心相续中也有悲心(不是大悲心),有些劣乘圣者心相续中也有证空性慧,也有布施、持戒、忍辱…等(但无: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这些并不是基智。总之,基智是劣乘有学位的补特伽罗现前了知主要所修之智,所以,基智是劣乘的补特伽罗前往解脱地的最好善巧方便。

  【七十义】中并没有【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的解释,在礼赞文中,赞颂了基智﹑道智﹑相智。

  1.赞颂基智的理由是:基智是引导声闻﹑独觉等求解脱者前往解脱地的最好方便。

  2.赞颂道智的理由是:道智是圣位菩萨众饶益世间的最好方便。

  3.赞颂相智的理由是:相智是圣者佛为所化机众转动*轮的最好方便。

  礼赞文直接的只有赞颂三智,实际上间接的赞颂了八事。礼赞文的第一句礼赞基智﹑第二句礼赞道智﹑第三句礼赞相智﹑第四句礼赞三智。由上可知,礼赞文直接礼赞三智,间接礼赞八事。因此,【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对境与诠说内容是一样的。【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是礼赞本身的诠说内容,一般论着的礼赞文的对境各有不同,有的礼赞佛陀,有的礼赞大悲心,有的礼赞三智,有的可以礼赞本身信仰之对境,而此【现观庄严论】是礼赞本身的诠说内容。

  接着,基智的区分有四种,实际上是两种。首先应该了解「入道方式」:

  j入道时,如果没有菩提心,而有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的话,则入劣乘道;如果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菩提心,则入大乘道。

  劣乘分为声闻﹑独觉二者,彼二者在「缺乏菩提心」的这一点上虽然相同,但是进入声闻道或独觉道,主要是由其界及意乐作区分。

  k一位对于声闻道有信解心﹑有信心,想要进入声闻道的补特伽罗,若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他就进入声闻道,因为他会以声闻道为主修缘故。

  l又若对于独觉道有信解心﹑有信心,想要进入独觉道的补特伽罗,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就进入独觉道,因为他会以独觉道为主修缘故。声闻的主要所修独觉全都要修,除此尚须添增二空。

  何谓出离心?出离心就是:一般见到轮回的过患,心只生欲出离的心,就是出离心,但尚不是无虚伪的出离心。何谓无虚伪的出离心?在【道次第论】中以二个譬喻说明:一者,如身处火宅,其急欲脱离的心会自自然然的生起,如果生起这种程度的心,就是无虚伪的出离心。二者,如囚禁于监牢中的犯人,每天被鞭打时,自然地会生起急欲逃脱的心,如果生起这种程度的心,就是无虚伪的出离心。

  心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的话,就入了资粮道,慢慢地会往上进登上加行道,然后登上见道,证得见道时就成为圣者。不论是证得声闻见道﹑独觉见道﹑大乘见道,反正证得见道时就成为圣者。如果是声闻﹑独觉,就是劣乘的圣者;如果是大乘,就是大乘的圣者。两者差别在于劣乘和大乘,但同样都是圣者。凡是圣者,必定被现证无我慧周遍。没有现证无我,不可立之为圣者。凡是圣者,其心相续中必定有现证无我慧,这也就是说「凡是圣者,其心相续中必有基智」的原因,因为现证无我慧都是基智。

  凡是圣者,必定被现证无我慧周遍,但未必被现证空性周遍;若大乘圣者必被现证空性慧周遍,因为大乘圣者的心相续中一定有道智;若是道智,必被自心相续中具足(道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相续中的现证空性慧所摄持;那么,自心相续中具足(道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相续中一定要有现证空性慧;若心相续中有现证空性慧,则该补特伽罗也必定是一位已现证空性者;所以说「大乘圣者必被现证空性慧周遍」。

  劣乘圣者也有少数现证空性慧的,但大多数没有证悟空性。若是大乘圣者必被现证空性慧周遍。没有未证空性的大乘圣者,凡是心相续中具足道智者,其心相续必被现证空性慧摄持;要被现证空性慧摄持,该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必须要有证空性慧;心相续中若有证空性慧,该补特伽罗就应了悟空性慧,因此大乘圣者必被现证空性慧周遍。

  至于劣乘圣者,有些特别者,如舍利弗尊者,就有现证空性慧,但大多数没有,也不了解空性慧,因为劣乘的主要所应证是解脱,主要所应断是烦恼障。完全不修空性慧,只依着证无我慧,也能获得解脱,断除烦恼障,不需要空性慧。

  某些特别的劣乘圣者的心相续中有证空性慧,是怎么来的呢?最初即信解劣道﹑进入劣乘者是不会有证空性慧的;但某些补特伽罗,开始时信解大乘,在大乘道中证得空性,生起菩提心,后来因为某些因素舍弃大悲心﹑菩提心,以致堕入劣乘道,但先前已证得的空性慧是无法舍弃的。一旦在心相续中证得空性慧,是无法将之舍弃的;我们都知道粗品的所知,如瓶﹑柱…等,要知道很容易,不须要经过一番努力的集资﹑净罪就能知道,虽然易知,却也易失;在过去无数世中,我们都曾经看过太多太多的粗细色法了,当我们生为人﹑生为天或生为其他有情时,对于粗细的色法﹑粗细的声音…等,早已知道了,但随着死亡﹑投生全都忘记了,所以,容易知道的,忘记也快。要生起证空性慧﹑证无我慧﹑证无常慧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辛苦的集资﹑净罪才能了知﹑生起,一旦生起后,绝对不会忘失。即是如此,某些补特伽罗先进入大乘道﹑证得空性,后来因为见到有情难以调伏,心想无法饶益有情,因而退失大悲心﹑菩提心,以致堕入劣乘道,但是他先前现证的空性慧则无法舍弃,所以某些劣乘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有证空性慧,例如舍利弗尊者,他就是心生起菩提心后又舍弃者,从这一点可以正理成立,而且舍利弗尊者他自己也亲口说过,经文也有提到。所以,对于何谓圣者和这些内容,如果不稍加了解的话,是不容易了解基智的区分。

  「自身心相续中具足(基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相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且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就是「基智」的定义。彼与「住于劣乘证悟种类的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同义。

  不可说:基智与「劣乘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同义;只可说:基智与「住于劣乘证悟种类的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同义。但是,可说:相智与「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同义;也可说:道智与「大乘圣者心相续之智」是同义。

  基智,可分为四:1.接近果位佛母之基智。2.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

  3.违逆品之基智。4.对治品之基智。

  「果位佛母」是指「佛」。「接近果佛母」是指「接近成佛」。「基智」是指「大乘圣者心相续之基智」。基智在所有圣者心相续中皆有,不论是大乘﹑劣乘者。大乘圣者心相续之基智就称为「接近果位佛母」,由此可知,劣乘圣者心相续之基智称为「远离果位佛母」。

  劣乘圣者可分为两类:已证空性者﹑未证空性者,其中,未证空性的劣乘圣者心相续之基智,就是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因为距离佛很遥远,他的心相续中缺乏菩提心和证空性慧,故距离佛很遥远,要证得佛果的最无上殊胜方便是菩提心,缺乏证空性慧的劣乘圣者心相续中也没有菩提心,因此距离佛非常的遥远,因此他的心相续中的基智就称为远离果位佛母。

  「违逆品之基智」是「远离果佛母之基智」之异名,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意义是相同的。「对治品之基智」是「接近果佛母之基智」之异名,也是名称不同而已,意义是相同的。

  所以,基智虽分为四,实际上只有两种。「对治品之基智」和「接近果佛母之基智」一样,这些详细的下面就会谈到。八事展延开来有七十义,当中,能代表基智的法有九,以后会加以解释。如刚才说的「违逆品之基智」与「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同义,下面就会详细解说。总之,「违逆品之基智」的违逆品是指执实之意,这样的基智必须安立在未证空性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由此可知,他有强烈的执实。若问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在谁的心相续中有?答:在未证得空性之劣乘圣者心相续中有。既然未证得空性之劣乘圣者无法证得空性,那么他就有强烈的执实。若有强烈的执实,就有强烈的违逆品。若有强烈的违逆品,其基智就是远离佛之基智。若有强烈的执实,其基智就是违逆品之基智。

  基智之界限:所有圣者之心相续皆有。

  以上已粗略讲完「三智」。之后将谈到四加行,四加行是修持三智的行相。

  今天上课到此。

  学员问:请问格西,没有被加持的凡夫所阐述的空性之语,算不算经教般若波罗蜜多呢?

  格西答:不算是经教般若波罗蜜多。未入道的补特伽罗依于佛的加持,得到加持后,这位未入道的补特伽罗将无自主的讲出空性的声:如【心经】,就是经教般若波罗蜜多。若不是这样,像我们未入道的补特伽罗,虽也讲空性,利益不可思议,彼此种下好习气,但所讲的不能算是经教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因为这位讲说者还无法如理如实地了知空性的缘故。

  学员问:相智,分有二种:(1)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2)及了知因果之主要七十义的相智。请问格西,(1)﹑(2)有何区别?

  格西答:凡是相智皆被「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周遍,所以并没有另外的「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的相智」。【现观庄严论】的释论【七十义】作此区分,是因为【现观庄严论】的主要内容是七十义,而能够全盘了解七十义之智唯有相智,为使我们了解的缘故才作这样的区分,其实二者的意义相同;在「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之外并没有「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的相智」﹑在「了知因果主要七十义的相智」之外并没有「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它们是体性一而反体异的,就像刚才说的:「接近果位佛母的基智」和「对治品的基智」同义。「远离果位佛母的基智」和「违逆品的基智」同义。

  就像安立相智定义为「现证发心等十法之究竟智」,「发心等十法」是就【现观庄严论】的主要内容,和【三般若经】的主要隐义内容而安立的,其实,相智的定义只说「现证诸法空性之究竟智」也可以。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