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7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7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1/29
讲到「教授」,就所诠内容可分为十,其中的:1.传授修行本身体性之教授。2.传授所缘境四谛之教授。3.传授所依三宝之教授。4.传授无耽着精进之教授。5.传授完全不疲惫精进之教授。6.传授「完全摄持完整道精进之教授。以上在上一堂课已讲解完毕,今天开始讲「传授五眼之教授」。
请看文,「7.传授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等五眼之教授。」
这是开示五眼之佛语,是依佛语所阐示的五眼教授作抉择的教授。五眼是什么?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眼」与「先知」没什么差别。依着五眼为增上缘可获得六神通,「眼」是心识,并不是色法。五眼是非常艰深难懂的,五眼全都是「意现前」,尤其,谈到「慧眼和法眼」会牵涉到现证空慧的大问题,对我们而言,暂时知道五眼即可,至于六神通,就比较好懂。
请看文,「8.传授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世随念通﹑天眼通﹑漏尽通等六神通之教授。」
若要得到「神通」,首先要先成就奢摩他(止),未必要缘念于空性的奢摩他,反正要先成就奢摩他,得到奢摩他后,要成就毗钵舍那(胜观),然后,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双运(止观双运),依着修持止观双运,将欲界烦恼的现行断除,断除后,证得禅天根本定,这时该补特伽罗会获得天眼﹑肉眼,天眼﹑肉眼在根本定时会有,至于慧眼﹑法眼﹑佛眼,是不可能有的,除了大乘证量非常高的圣者才可能获得。总之,必须以禅天根本定为增上缘而成就神通。证得禅天根本定时,该补特伽罗会获得天眼﹑肉眼,但不是全部都会获得。佛眼唯有佛才有,无余者有。证得禅天根本定时,再以禅天根本定为增上缘而成就神通。
第一种神通「神足通」,证得「神足通」时,该补特伽罗并不会知道前世﹑后世或他人心,可是他却可化现出种种神通变化,例如,腾空而飞;或像蚂蚁钻到地底下;或将一物变为两个﹑三个;或将多个摄为一个。另外,也可隐形起来,让别人看不到;或自己变为两位,其实并不是真的变成两位,但别人看起来,他是变成两位。
第二种神通「天耳通」,证得「天耳通」时,这不是天神的耳朵,这是「意现前」,六神通与五眼全都是「意现前」。那么为何取名为「天耳通」?因为听声音是耳朵的责任。得到天耳通者,耳朶最少可听到此世间百由旬内的任何粗细声音。佛的天耳通可以无限收听。该天耳通者,最少可听到百由旬内的任何粗细声音,他耳朵可做一切耳朵的工作,因此取名为「天耳通」,但这不是一般说的耳朵,而是「意现前」。
怎么计算「由旬」呢?以一个壮汉而言,将他的双臂张开,从他左手的中指端到他右手的中指端的距离,称为「一弓」,五百弓就是「一闻距」,八闻距是「一由旬」。以此为单位,天耳通可现前听到百由旬内的粗细声音,这是它的作用,但它不能忆念前后世或了知他人心。有说在第四禅天的密严剎土中,报身佛在说法时,欲界身的初地菩萨,依天耳通之力可以听法音。
第三种神通「他心通」。证得他心通时,对方的所有的想法﹑念头,不管好坏,全部都可知道,但并不能知道前后世。得到他心通的能力有强弱之别,例如得到天耳通时,至少可听到百由旬内所有的声音,如果是佛的话,就无此限,可无止境的,全都听到。有些具有「他心通」者,只能知道面前一位补特伽罗的心念,远一点的,就不能知。反正能知一位补特伽罗的心念,就称为得到「他心通」了。有一些能力更强的,可知道百千人的心念,至于佛,则可知道所有补特伽罗的心念。所以能力有强弱之别,并非全都一样。
第四种神通「宿世随念通」。证得宿世随念通时,可知道前后世,有此神通者,并不能知他人的心念,该神通不会知道粗细声﹑粗细色;有些可知自己的前后世,却不知他人的前后世;有些可知道自他二者的前后世;有些可知道前世不知前前世;有些可知道二世,有些可知道三世﹑四世,各种都有差别非常的大。怎样才称为得到宿世随念通呢?当可现前了知自己未投生前的「中有」,就称为已得到宿世随念通。
第五种神通「天眼通」。证得天眼通时,可现前看到百由旬内的所有粗细色,甚至可看到人的生死,可知道由此死从彼生,或由彼死从此生;我们就不行了,别人的死可看到,但自己何时死,自己会不知道。在《俱舍论》里也提到天眼通,可是在其他论着里也称为「生死通」,有情何时死﹑何时生,哪边死﹑哪边生,通通可知道,所以又称为「生死通」。可看到百由旬内的所有粗细色,故名「天眼通」;可知道有情的生和死,故名「生死通」。天眼通和生死通是同义异名。
刚才说的五神通,是与外道共通的神通,入道者有,小乘道者有,大乘道者有,未入道者有,入道者有,佛有,有情有。有成为资粮道体性的五神通,有成为加行道体性的五神通,也有成为见道体性的五神通…等,五道通通都有,如果得到「成为资粮道体性的五神通」,这五神通都是资粮道;得到「成为加行道体性的五神通」,这五神通都是加行道;得到「成为见道体性的五神通」,这五神通都是见道;以此类推。
依外道论著作闻思修可成就增上生果报。增上生果报是人天二果报,决定胜果报是解脱和遍智二果报。要得到前五神通,一定要先证得禅天根本定;得到禅天根本定后,这根本定是会退转的,但若在不退转之情形下死亡的话,一定投生到上界,不会投生到欲界。所以,既然依外道论着可以成就神通,该补特伽罗一定有禅天根本定,死后一定投生到上界,得到天神果报,可以得到天神果报的话,那么得到人的果报也一定可以的。
但是依外道论着不能得到解脱和遍智果报,有很多理由可说,但扼要而言,仅仅要得到解脱,一定要现前了知补特伽罗无我,然后持续地串习,修持到最究竟时,就将「补特伽罗我执」断除殆尽;心中生起「现证补特伽罗无我慧」,一再禅修,达究竟时,就将补特伽罗无我的反面「补特伽罗我执」断除殆尽,获得解脱。可是外道的论着讲的全都是「补特伽罗我」,根本不谈「补特伽罗无我」,所以依着外道论着不可能得到解脱。
第六种神通「漏尽通」。「漏」是烦恼;「尽」是断除;「漏尽通」就是断除烦恼的神通,只有阿罗汉有,大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都有,外道没有。
至此为止,已经讲解完毕「1.传授「修行本身体性」的教授﹑2.传授四谛的教授﹑3.传授三宝的教授﹑4~6.传授三个精进的教授﹑以及7~8.传授「五眼﹑神通」的教授」。接下来讲传授「见道」和「修道」的教授。
请看文,「9.传授见道之教授」
传授见道之教授—因为这是大乘的教授,是大乘语,所以在这教授中,会阐示见道的全部建立。在传授「修道」的教授里会阐示修道的全部建立。
入道的界限:是以心中生未生起无虚伪出离心作判别。心中生起无虚伪出离心就入了道。在未生起无虚伪出离心之前,虽有生起出离心,但仍不算入道。所谓「无虚伪出离心」是无虚伪的欲求脱离轮回的意乐。若生起无虚伪出离心就入了道,这是入道的界限。心中有「无虚伪出离心」的补特伽罗,心中若有大悲心和菩提心当靠山的话,就入了大乘道;没有大悲心和菩提心当靠山的话,就是入了小乘道。
小乘分为:声闻和独觉二道。怎么区分?这两类的补特伽罗心中生起的无虚伪出离心一样,除了这一点外,还要看补特伽罗本身的意愿。若意愿倾向于独觉的修行,就是入了独觉道;意愿倾向于声闻的修行,就入了声闻道。其实声闻道和独觉道二者的差别不大,同样是小乘道,可是独觉比声闻略为优胜一点。
声闻有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声闻有五道,独觉有五道,大乘也有五道,共十五道。声闻﹑独觉﹑大乘三乘都有资粮道﹑加行道;资粮道﹑加行道是凡夫道;入资粮道﹑加行道者都仍是凡夫。在这二种道中的补特伽罗,不管大乘者或小乘者,只能透过正理以比量了悟空性﹑补特伽罗无我﹑解脱﹑遍智﹑细品无常等,无法以现量了知。但是得到见道时,不管得到声闻见道﹑独觉见道﹑大乘见道,该补特伽罗就成为圣者,成为声闻圣者﹑独觉圣者﹑大乘圣者或称为菩萨圣者。
三宝中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证得见道时的圣补特伽罗,就是三宝中的僧宝;资粮道﹑加行道者们不是僧宝。不论是得到声闻见道﹑独觉见道﹑大乘见道的补特伽罗,就是「僧宝」;僧宝和见道的补特伽罗同义;该补特伽罗僧宝心续中的道,就是「道谛」,道谛也是「法宝」。
声闻﹑独觉﹑大乘的见道,时间非常短,但不是短到像「时边际剎那」那么的短,和修道﹑加行道比较起来,它的时间很短。从见道登上修道后,修道的时间就非常长了,三乘的修道,时间都非常长。时间长短是怎么来的呢?见道时间很短是因为它的主要所应断是遍计,见道是遍计的对治者,和俱生比较起来,遍计比较容易断除。俱生极难断除,能断除俱生的是修道,因此修道时间非常长。一般而言,见道者是初地者,从第二地开始到第十地,全部是修道。
所以,各乘的见道主要断除遍计,修道主要断除俱生,将俱生完全断尽的同时,就证得无学道,成就了阿罗汉﹑得到解脱。
安立界限时,有时说「从资粮道至佛地之间」﹑有时说「从加行道至佛地之间」﹑有时说「从见道至佛地之间」﹑有时说「从修道至佛地之间」,对这些「界限」要有一些概念,否则容易搞混。
十种教授在《现观庄严论》本颂中,有云:
请看文,「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不耽着不疲,周遍摄持道,五眼六通德,见道并修道,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其中的「修行」是第一种「修行本身体性之教授」。《现观庄严论》的偈中只有「修行」这句话,要知道它的内容,就要寻找经典和释论所说的内容,当两者配合一起看时,可了解到这当中含盖了「二谛」的完整建立。
「诸谛」是指四谛,是第二种「传授所缘境四谛之教授」。「佛陀等三宝」的「等」字含盖佛陀之外的法宝及僧宝,是第三种「传授所依三宝之教授」。「不耽着不疲」阐示二种精进之教授,是「传授无耽着精进之教授」以及「传授完全不疲惫精进之教授」。「周遍摄持道」是「传授完全摄持完整道精进之教授」。
「五眼」是传授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等五眼之教授。「六通德」是传授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世随念通﹑天眼通﹑漏尽通等六神通之教授。「见道并修道」的「见道」是传授见道之教授;「并修道」是传授修道之教授。「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这二句把这些总摄起来说明,共有十种教授。《现观庄严论》的这二偈含摄十种教授,其实这十种教授的内容非常广泛,弥勒菩萨讲到这十种教授时,却把它总摄在两偈中讲。
请看文,「界限:从未入道至佛地之间。」
这界限与前面的「经教波罗蜜多」的界限一样。前面讲到波罗蜜多分为:经教波罗蜜多﹑道波罗蜜多﹑果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波罗蜜多中,其中的经教波罗蜜多的界限是从未入道至佛地之间,与此「教授」的界限一样。经教波罗蜜多都是大乘语,大乘教授也是大乘语,因此,二者相同。
「大乘教授与小乘教授」意思是:大乘语与小乘语;也是: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大乘语和小乘语﹑大乘经典和小乘经典﹑大乘教授和小乘教授,是如何区分的?是不是依着宣说者是大小乘作区分?不是。宣说者是小乘者他宣说之法都是小乘语吗?不是。若向面对的所化机宣说的内容,是阐示小乘补特伽罗的修行道次第的话,不论宣说者是大乘或小乘者,他所宣说的就是小乘教授。例如,佛本身是大乘补特伽罗﹑大乘阿罗汉,可是祂说的第一*轮是小乘语。若问:佛是大乘者,祂说的语应该是大乘语啊,为什么是小乘语呢?未必是大乘语。佛本身是大乘补特伽罗﹑大乘阿罗汉,但是佛初转*轮时的特别所化机是小乘者,所以初转*轮主要是开示小乘的修行道次第,因此成为小乘语。
又例如,《心经》里有问词﹑有答词,所有的提问是舍利弗提的,所有的回答是圣者观世音答的,他们一问一答后,佛才从空性禅定中出定,赞许他们说:「善哉!善哉!」加以随喜。其中,佛虽没有实际说法,可是《心经》仍然被列为大乘不共经典,舍利弗虽然是小乘阿罗汉,但《心经》里的每一句都成为大乘不共语。
至此,已将「发心﹑教授」讲解完毕,接下来讲「四抉择分」。
请看文,「云:『四抉择分』」
这是《现观庄严论》的本颂。「四抉择分」指加行道。资粮道之后证得的加行道。加行道分为四:暖﹑顶﹑忍﹑世第一法。
前面讲了「发心」,发菩提心入了资粮道的菩萨,在资粮道时,为了达成发心的欲求事(发心的所应得),闻思教授,依着闻思教授而得到加行道。
「加行道」是什么呢?顺解脱分与资粮道是同义异名,顺抉择分与加行道是同义异名。顺抉择分是在资粮道圆满后成办,在加行道未生起前,顺抉择分乃介于顺解脱分与谛现观(与见道同义)之间的现观,是随顺「谛现观」之大乘世间道。
请看文,「住于『顺解脱分』圆满后生起的现观种类,而且是随顺『谛现观』之大乘世间道」,即大乘加行道之定义。」
大乘加行道与大乘顺抉择分是同义。大乘加行道在大乘资粮道之后,它是朝向见道,所以称为「随顺谛现观(见道)」。大乘世间道和大乘凡夫道一样。大乘出世间道,就是大乘圣者道。大乘加行道是大乘凡夫道。顺抉择分﹑加行道﹑顺抉择支分都是同义。简单而言,大乘加行道是在大乘资粮道之后,将随顺生起大乘见道,朝向生起见道,是介于大乘资粮道之后﹑生起大乘见道之前的大乘世间道﹑大乘凡夫道。
请看文,「分为四: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
这样的区分是就一位补特伽罗在心续中生起的次第而分的。首先生起「暖」,增长后转为「顶」的性质,增长后转为「忍」的性质,再增长后转为「世第一法」的性质。「世第一法」是凡夫善法中的第一名﹑最殊胜者,再往上更进步的话,就成为圣者。
一般而言,加行道有十二品:暖位有三品﹑顶位有三品﹑忍位有三品﹑世第一法有三品,共十二品,资粮道也可分小中大三品,所以资粮道与加行道共有十五品。在彼二道阶段中,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的资粮,就是在资粮道与加行道中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资粮,因此需要很长的时间。
请看文,「界限:唯大乘加行道。」
界限当然只有大乘加行道而已,不可安立在资粮道﹑见道。
请看文,「云:『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在这段会谈到正行之所依「自性住种性」。「自性住种性」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说的「自性住种性」,一类是「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种性」。一般所说的「自性住种性」在一切有情心续中皆有,而「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种性」则唯于菩萨心续中有。
「自性住种性」虽然遍及一切有情的心续,但有情的心分为颠倒心与无颠倒心,在无颠倒心上的法性自性(法性)﹑空性自性(空性),就称为「自性住种性」。
请看文,「既是菩萨心续之法性,亦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之同分,即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之定义。」
「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是大乘正行者心续中的空性﹑法性之自性。「大乘正行」是大乘智﹑菩萨智。「正行」是世俗谛和胜义谛。「大乘正行所依」指大乘正行﹑大乘智。大乘正行者心续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在谁的心续有呢?它只在大乘正行者的心续有,我们都没有。
总之,「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是「菩萨心续中的空性﹑法性,也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之同分」,需要两种条件:j菩萨心续中的法性﹑k依处是大乘正行,因为菩萨也有颠倒心(烦恼),这是不可以依的。虽然是菩萨心续中的法性,但若依处不是大乘正行,而是颠倒心(烦恼)的话,那么菩萨心续中的法性将无用处,因为不堪为自性住种性。
所以,「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基本是菩萨心续中的空性,又是大乘正行所依(大乘智之所依),彼此互依,如瓶和瓶上的空性,二者互依。总之,「大乘正行」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因为大乘正行被菩萨心续摄持故。
例如,我们的心有正的﹑也有颠倒的烦恼品,在我们的无颠倒心上的空性,正是「自性住种性」;而贪等颠倒心上的空性,虽是我们心上的空性,却不是「自性住种性」,为什么?因为心续中有自性住种性的补特伽罗是堪能解脱﹑堪能成佛的关系。自性住种性所依的「心」,在将来成佛时,就转成「智慧法身」;「心上的法性」将转成「自性法身」,一起转变。而颠倒心不能转成智慧法身,因此颠倒心上的空性也不能转成自性法身,因此不是「自性住种性」。
菩萨,只要在尚未证得圣位之前,都和我们一样,心续中还是有贪﹑瞋﹑我慢…等烦恼,但不强烈,得到圣位后就无嗔恚了,这些烦恼心上的空性不是「自性住种性」,因为贪等烦恼无法转成智慧法身的关系;「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是菩萨心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证空慧﹑欲脱心﹑皈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六神通…等,都是「大乘正行」,这些心上的空性就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在未来将转成「自性法身」,而自性住种性之依处「心」就转成「智慧法身」。
佛没有「自性住种性」,有情才有「自性住种性」,因为成佛时,「自性住种性」所依的心堪成智慧法身,而佛早已成就智慧法身了;「自性住种性」所依的心上的空性堪转成自性法身,而佛早已成就自性法身了,因此佛无「自性住种性」。
「云: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这是《现观庄严论》的本颂。「既是菩萨心续中的法性(空性),亦是大乘正行真正所依处之同分,彼即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之定义。」
请看文:「其中,所依法有十三正行,其法性亦有十三,正行亦有十三。」(格西说藏文的「能依」应更正为「所依」)
有十三正行,因此法性亦有十三,「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本身的所依法有十三大乘正行,能依的「自性住种性」亦有十三。
十三种正行如下,先讲「六证法」:
请看文,「(1)~(4)大乘四顺抉择分」是大乘四顺抉择分:暖﹑顶﹑忍﹑世第一法。「(5)~(6)大乘见道﹑修道二。此六者即六证法。」六证法是六正行,六证法上有六法性。「(7)对治正行」是无间道。「(8)能断正行」是解脱道。「(9)永尽彼等正行」是后得智。「(10)慧悲等的正行」的「慧」是证空慧,「悲」是大悲心。「(11)不共弟子之菩萨正行」的「弟子」是声闻;「麟喻」是独觉。这是与声闻不共的菩萨正行。「(12)依次利他的正行」是想为他依次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欲求。「(13)智无功用转的正行」,是证第八地时,不论是证空性智﹑根本智﹑欲得圆满菩提之智﹑缘念有情成为大悲体性之智,能毫无粗品功用﹑任运趣入对境的正行。「智」就是「道」。证第八地时,不论是禅修空性﹑菩提心﹑大悲心,一切所作皆无粗品功用,但仍有细品功用。
一般,证得第八地时,已断除执实现行以及粗品功用,只有成佛时才能断除执实种子习气,断除执实种子习气者一定是佛。完全断尽粗品﹑细品功用,能任运无励力利他者,只有佛才能,余无能者。八地的菩萨已断粗品功用以及执实现行。
心识和外在色法的作用不同,若心加以串习的话,例如,今天串习(禅修)一分钟,所修这一分钟有助于明天可修十五分钟。心不断串习,可无止尽增长。外色就不一样了,例如,烧火煮水,一直煮下去的话,水只会干掉而已,水不会转成火的体性。又例如,有些体育专家虽可将跳远…等项目做得很好,不管多好都有极限的,但是心可无限发展,就一位修「止」的人来说,今天辛苦地修,明天会容易一点,后天会更容易一点,前前者利于后后者,到最后将能任运而修,刚开始时仍有粗的功用,之后有细的功用,到最究竟时,将毫无功用,任运而行,这是第一点原因;第二点原因,心为什么可达到这样呢?因为心的所依处非常坚固,心的所依处是清楚了别的体性故,所以,清楚了别的心可加以串习﹑无止尽增长,绝不会衰减。
在法称论师写的《释量论》中,讲到这里时,举了很多的例子,成立起心能无尽增长,其中一个例子是热水,水的所依处是湿润,这样的所依处并不稳固;热水是依于火烧才成热水,持续用火烧的话,水只减无增,火越热水越减,到最后水就干枯掉了;可是,心的所依处,其体性是清楚了别,所以可无止尽增长。
请看文,《现观庄严论》云:「通达有六法,对治与断除,彼等皆永尽,具智慧悲愍,不共诸弟子,利他渐次行,智无功用转,所依名种性。」
其中的「六法」是刚才说的六证法,包括大乘加行道的四顺抉择分以及大乘见道﹑修道。「对治与断除」的「对治」是对治正行;「断除」是断除正行(能断正行)。「彼等皆永尽」是永尽彼等的正行,就是后得智。「具智慧悲愍」是具足智与悲的正行。「不共诸弟子」是不共声闻的正行。「利他渐次行」是依次利他的正行,欲为他人开示从增上生至遍智间之佛法的动机。「智无功用转」的「智」与道同义,指菩萨智,不论趣入任何对境皆无粗品功用的正行。「所依名种性」的「种性」是正行所依。
请看文,「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续流最后际之间。」
佛无「自性住种性」,因为心上的法性「自性住种性」,在未来是堪成自性法身;「自性住种性」的所依处「心」,在未来堪成智慧法身的关系,佛早已成就自性法身﹑智慧法身的体性了,所以,才说佛无「自性住种性」。所以才说,界限的下限从大乘资粮道﹑上限至续流最后际之间,因为是「大乘正行所依之自性住种性」故;一般的「自性住种性」的话,它的下限是地狱,地狱者也有自性住种性。
问:二十二种发心中,从第20到第22发心是配合加行﹑正行﹑结行来说的,都是佛地所摄的发心。其中,「雅音」是加行,「河流」是正行,「云」是结行。请格西说明:这三种发心为什么分别与加行﹑正行﹑结行有关系?。
答:如雅音发心是趣入佛地的加行地所摄,唯第十地有,如河流发心是佛的根本定地所摄,如云发心是佛的后得位地所摄,后二者乃唯佛地所摄。为什么如「雅音发心」是加行,因为它是趣入佛地的加行,是趣入佛地所摄,不是佛地所摄。第十地者的心续中有七种发心:从「如宝藏发心」至「如妙法歌声发心」是初地至第十地的发心。从「如国王发心」至「如泉水发心」这五种发心是第十地的特别道,因此第十地有七种发心。
重述二十二种发心:
「1.如大地发心~4.如火发心」的第1~3种发心属于资粮道,第四发心属于加行道。「5.如宝藏发心~14.如妙法歌声发心」:依次是从初地到十地的发心。「15.如国王发心~19.如泉水发心」:是十地的特别道所摄,也是十地的后得位所摄。「20.如雅音发心」:也是第十地所摄,是趣入佛地所摄。「21.如流水发心~22.如云发心」:是佛地所摄,如云发心在佛的后得位。
简言之,资粮道有三种发心,加行道有一种发心,初地到第九地各一种发心,第十地有七种发心,佛地有二种发心。
以上的区分,虽根据《现观庄严论》直接阐示的角度而宣说「如云发心是佛地(后得位)所摄」,但不周遍,因为凡是菩萨的发心,被如云发心周遍(都是如云发心)故;《经庄严论》说:「凡是佛子之发心,都是如云发心」。《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都是至尊弥勒写的;《现观庄严论》是就直接阐示的角度宣说(如云发心是佛地所摄);而《经庄严论》是就一般的角度宣说(菩萨发心都是如云发心)。
至尊弥勒在《经庄严论》里很清楚地讲到:「菩萨发心皆许如云也」,菩萨的发心皆许为如云发心,何以这样说呢?因为云降下甘霖(雨),滋长世间庄稼使生长,同样,菩萨由发心等起为所化机说法,使所化机心续中的善根增长。菩萨的发心如云;为所化机说法,如甘霖;使所化机心续中的善根增长,如世间庄稼生长。
《现观庄严论》是就「能任运说法者只有佛」的角度,宣说如云发心是佛地所摄。
今天上课到此。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