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8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洛桑卻佩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8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2007/12/01

  八事之中,首先是相智,相智是佛智,能代表佛智的有10法,这10法不论是在经典里或在《现观庄严论》里都有谈到,10法中的发心﹑教授﹑大乘加行﹑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皆已讲授完毕,接下来讲「正行所缘」。

  所谓正行所缘,是大乘正行(大乘智)的所缘境(处)。相智是究竟所应得。相智与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佛智﹑智慧法身都是同义词,都是所应得。要证得相智必须迈上菩萨道。无菩萨道是到不了佛地的。修行菩萨道者是菩萨。我们现在于心中生起菩萨道的因缘虽然尚未具足,但只要了解菩萨道,对这条道有信解心﹑好乐心,各人的心续中都有生起此道的种子,只是因缘尚未圆具,渐生此道的种子我们都有,所以,为能生起此道故,应努力于集资﹑净罪﹑作种种修行,总之,了解依次修行将可证得果报,自然会生起好乐心;但若对所应证的佛果不知道﹑也不知道何谓菩萨,只随愚蒙(迷信)而行,如此,能积造什么善根,就很难说了。

  学习佛法主要的所应得果报,最下等是人天果报,中等是解脱果报,究竟果报是佛果。我们只知人的情形,对于天﹑解脱﹑遍智的情形并不知道,这样说要证得,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要学习经论的原因。透过学习经论,了解证得所应得的因是什么﹑该断什么,依着因修持,必可证得所应得的果报,力量会很强。

  仅得到人天果报,只要修皈依﹑断十恶业,即可获得;但在人身,有财物受用圆不圆满﹑苦乐大小的差别,是观待于有无布施﹑忍辱…等。若修断十恶业,而且行布施﹑修忍辱等,以此发愿能得增上生,一定可以得到;若发愿将来投生为欲界天神,只要强烈祈求,也是可以得到;或者发清净愿﹑强烈祈求再投生为人,再于人间结生相续,也是可以的。但若想投生到上二界,不是这样修持就可得到,至少要证得初禅根本定才可,不是只有发愿即可得到。

  能得解脱的因,基本是出离心,还要修持四谛为主,四谛里含有空性见解;至于能得遍智的因,基本是菩提心,并以六度修行为庄严,上次讲的四种加行,基本也是要菩提心,也要修持六度,都含在菩萨智里,四种加行任一被菩萨智周遍,菩萨智被四种加行任一周遍。

  大论着如《现观庄严论》,好好地学习这部论后,即使没有进一步学习其它论着,一旦看其它相关论着也能融会贯通。所以,基本上,在一部论上好好了解,将可了解其它论着。以《现观庄严论》来说,若把它当作每天的功课,每天念诵一点,当能清楚念诵其中词句,了解意义,甚至把它背熟,就能像修禅定般的修持。

  请看文,「以大乘正行断除增益处,是大乘正行所缘之定义。彼与所知同义」

  现在讲第5义「大乘正行所缘」。「大乘正行所缘」是菩萨智的所缘,定义是:「以大乘正行断除增益(虚构)处」。增益(虚构)是颠倒心。怎么断除增益?例如,了悟瓶子无谛实成立的菩萨智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断除什么?断除瓶子谛实成立。在何处断除?在瓶子上。因此瓶子是大乘正行所缘。又例如,了悟瓶子无常的菩萨智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断除什么?断除执瓶子为常的增益心。在何处断除?在瓶子上。因此瓶子是大乘正行所缘。另外,执瓶子为无实(非实事)的执着,这是损减,也是要断除处。类推到一切所知。以大乘正行于所知上断除执谛实成立的执实增益心,断除处是在一切所知上,因此一切所知皆是大乘正行所缘。大乘正行所缘和所知同义。

  所谓「增益﹑损减」,这二种都是颠倒心。增益是「太过」﹑虚构实情。损减是「不及」﹑谤拨实情。生增益心即落入常边,生损减心即落入断边。不管常边或断边,都该断离。离了常断二边,住于中间,就是中道(中观)。断除增益﹑损减者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在什么上断除此二?在一切所知上。「非所知」,就不用破了。断除什么?断除增益边及损减边。例如,在所知「瓶子」上断除增益边及损减边,所以,断除增益﹑损减边,一定要在所知上断除,所以才说,大乘正行所缘是「以大乘正行断除增益之处」,大乘正行所缘和所知同义。

  大乘正行是大乘(菩萨)智,有些论着里会用一些名相,例如:智﹑道﹑现观﹑地…等,都是同义词。例如,「地」可分为三: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同样,「智」也可分为三:声闻智﹑独觉智﹑菩萨智。「道﹑现观」也一样,皆可分为三。

  讲解了「大乘正行所缘」的定义,接着讲它的区分,有十一种。

  请看文,「其中分有十一:(1)善﹑(2)不善﹑(3)无记﹑(4)世间者之五蕴﹑(5)出世间者之四禅﹑(6)有漏近取五蕴﹑(7)无漏四念住﹑(8)有为三界﹑(9)无为真如﹑(10)共通四禅﹑(11)不共能仁之十力等。」

  (1)善:作此得善果,此作即是善。(2)不善:作此得不悦意﹑恶果,此作即是不善。(3)无记:作后得到不善不恶﹑等舍果,此作即是无记。

  善可分为:身善﹑语善﹑意善。身善:如礼拜﹑供养﹑献曼达﹑绕塔寺…等。所做能否成为善,不观待于所作,要观待于心。心有信仰﹑皈依﹑相信业果,所作自然是善。但若内心无此,所作将是无记,外相看似善业,实际是无记。一样,语善:如诵赞颂文﹑持陀罗尼咒﹑皈依文﹑课诵…等,虽是语的善业,但还是要观待心,有对三宝的信仰心﹑皈依心﹑相信业果﹑利他心,所作之语善将成为圆满的语善,若没有这样动机,怀着恶心,绝不能成为语善。意善有很多:如信仰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都是意的善业。

  语的不善:主要是两舌﹑妄语﹑粗恶语﹑绮语等;身的不善:主要是杀﹑盗﹑淫等;意的不善:主要是贪心﹑害心﹑邪见等。

  《现观庄严论》讲到这阶段,可配合广论的下士道解说。

  大乘正行所依是「自性住种性」指上士道。大乘种性可分为醒未醒觉二种。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可配合上士道而言。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种性」不是道,是空性,但它的依处是大乘正行,是大乘道,因此可配合上士道而言。一般,加行道有:中士和上士加行道。上士加行道是大乘加行道,中士加行道是小乘加行道。下士没有加行道,因为下士虽也称下士「道」,但不是真正「道」。声闻﹑独觉加行道可配合中士道而言,大乘加行道可配合上中士道而言。在此世谈大乘加行道,不说小乘加行道。前面讲到的「大乘四抉择分」要配合上士道说,是大乘加行道。三皈依主要配合下士道;四谛主要配合中士道。

  「无记之法」是心续未摄之法,它是法,但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法,善法和不善法皆被心续摄持,例如补特伽罗我执﹑执谛实成立之执实,是无记的,其体性不是不善,以此二为根本,会生起贪﹑瞋等不善烦恼,例如见道以上,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的圣位菩萨,其心续中虽然没有任何不善﹑遍计执实,但仍有补特伽罗我执﹑俱生执实。同样的,贪﹑瞋﹑痴等烦恼不都是不善,为什么?不善只在欲界而已,色界和无色界也有很多烦恼,多如欲界,但是没有瞋,没有不善,所有烦恼都是无记。

  所以,并不凡是所应断都是不善,例如声闻﹑独觉阿罗汉,已断尽烦恼障一切不善品,已脱离生死轮回,得到解脱了,但心续中仍有所知障﹑执实,由此才推知,执实是无记。

  补特伽罗我执﹑执谛实成立的执实不都是不善,为什么?因为有由此二发起造作的善业,例如,欲得轮回人天果报,要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造作福业,由此福业将得人天果报;然而欲得解脱,就不能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证得解脱,要完全灭除补特伽罗我执才能证得解脱。因此欲得人天增上果报,一定要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造作善业才能获得,不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造作善业是不可能获得的,因为不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所造的善业就不是轮回因。若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造作能引之善业,又发愿投生为天神,将因此投生为天神;若发愿投生为人,将因此而投生为人;若发愿投生上二界,加上禅天根本定,将因此而投生到上二界。

  既然由补特伽罗我执发起,能造作成办人天果报的业,因此补特伽罗我执未必是不善,若只有不善,那将无法成办人天果报。若补特伽罗我执和执谛实成立的执实是不善,那就惨了,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有补特伽罗我执和执谛实成立的执实,这样岂是随时随地都在造恶?将来投生时除了三恶趣之外,将无处可去了!还好它们是无记!

  (4)世间者之五蕴:凡夫心续之色﹑受﹑想﹑行﹑识五蕴。「世间者」指凡夫。

  (5)出世间者之四禅:「出世间者」指圣者。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根本定,只在圣者心续才有。一般的四禅在入道者﹑未入道者﹑外道者的心续中都会有,也与声闻﹑独觉共通,但出世间的四禅,唯于圣者心续中有。

  (6)有漏近取五蕴:「有漏」是烦恼,有漏近取五蕴是由烦恼形成的五蕴,是随业和烦恼而转所形成的五蕴。

  (7)无漏四念住—「无漏」是不由业和烦恼形成,四念住是指: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在《现观庄严论》的第四事讲得很清楚。身﹑受﹑心﹑法四念住不是由业和烦恼而产生的。

  (8)有为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为」是有为法。

  (9)无为真如:是空性。有为是三界,无为真如是空性。

  (10)共通四禅:是有漏四禅天的根本定。前面讲到「出世间四禅」唯圣者有,是无漏四禅。有漏四禅或共通四禅,不论内道﹑外道皆有;大乘﹑小乘者皆有;凡夫﹑圣者皆有。

  「四禅」是指四禅天的根本定。字面上没有缺字。「禅天根本定」是断除欲界烦恼,证得禅天根本定;断除色界烦恼,证得无色界根本定。有漏禅天根本定是先知﹑神通的因,是投生色界﹑无色界的主因。无漏四禅根本定是解脱﹑遍智因。有漏禅天根本定是投生上界因,补特伽罗证得禅天根本定后,只要未死前没退失,死后必定投生到上界。

  (11)不共能仁之十力等:「能仁」并不只指释迦牟尼佛而已,是指一切佛。一切佛心续中的不共功德有十力。「十力」在《现观庄严论》第四事有详细提到,因为有很多,不能用简短几句作解说,故暂时不讲,日后会详细讲到,可用简短几句讲解,现在倒可讲讲。

  讲大乘正行所缘有十一的人是谁?是法幢,他是根据《现观庄严论》说的。

  请看文,「《现观庄严论》云:『所缘一切法,此复为善等,若世间所知,及诸出世间,有漏无漏法,诸有为无为,若共弟子法,及佛不共法。』界限:凡是成事皆有。」

  「所缘一切法」指大乘正行的所缘是一切法。「此复为善等」的「等」字含有不善﹑无记。「若世间所知」指世间者之五蕴。「及诸出世间」指出世间者之四禅。「有漏无漏法」的「有漏」是有漏五蕴,「无漏法」是无漏四念住。「诸有为无为」的「诸有为」是有为三界,「无为」是无为真如。「若共弟子法」指与声闻等众共通四禅。「及佛不共法」指不共的能仁十力。大乘正行所缘的界限:凡是成事皆有,所知皆有。

  请看文,「所为」

  第六义「大乘所为」。「所为」是缘于11种所缘后,行持前说的四加行,四加行是大乘正行,大乘正行是菩萨智,内容非常广泛。大乘正行缘于11种所缘,断除所缘上的颠倒增益,这样子作有其必要性,为证佛果,故于一切所知断除增益。大乘所为(大乘的目的)是佛果。

  请看文,「趣入所为之究竟果报,彼乃大乘正行所为之定义」。

  趣入修行道,断除增益﹑损减。为何目的(所为)趣入?为得究竟果报故趣入。佛果﹑一切佛﹑究竟果报都是同义。为得佛果故趣入正行。

  声闻﹑独觉众为了断除补特伽罗我执而趣入四谛修行,趣入四谛修行的所为(目的)是什么?为解脱故。下士趣入断十恶﹑行十善的修行,所为(目的)是什么?为得人天果报故。大乘正行为于一切所知断除执为谛实成立的增益故,趣入无谛实成立的修行,所为(目的)是什么?为证佛果故。因此佛果是大乘的所为(目的),解脱是声闻﹑独觉的所为(目的),人天果报是下士修行的所为(目的)。

  请看文,「彼与佛同义。」

  大乘正行与佛同义。大乘正行的任何修行都是为了证得佛果,大乘正行的所为是佛果,故与佛同义。菩萨的任何修行都为证得佛果,其心续已生菩提心,许诺一切善行都为证得佛果,乃至诺言未退转前,任何善行都是为了证得佛果而作,若不为一切有情缘念佛果而行善,菩提心将因此而退转。

  请看文,「其中,分三:j心大﹑k断大﹑l证大。」

  「心大」是佛心续所摄的大乘发心﹑大悲心。这是大乘所为,因此仅佛才有而已。佛心续所摄的灭谛(断除执实及种子的灭谛),是「断大」。佛心续现前了悟如所有法﹑尽所有法之智,是「证大」。根据是《现观庄严论》。

  请看文,「云:『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界限:唯佛地。」

  「胜诸有情心」是「心大」,指菩提心。「诸」是很多,指一切有情。「胜」是殊胜果,指佛果。「心」是想﹑念。藏文「ni」是「唯」。意思是:大乘正行菩萨唯想「为一切有情证殊胜果」这件事而已。

  「及断智为三」的「断」是断大;「智」是证大。「当知此三大」指心﹑断﹑智三大是大乘正行所为的区分。「自觉所为事」的「自觉」是大乘正行本身。大乘正行本身断除一切所知之增益,而趣入所为。「心大﹑断大﹑智大」是大乘正行本身在有学时,依着修持道产生的究竟果报,故是「自觉所为事」。

  简单而言,「胜诸有情心」是「心大」。「及断智为三」的「断」是断大;「智」是证大。此三大是大乘正行的所为事。

  从这里开始,讲解大乘四正行。前面已讲解完毕「八事」了,「八事」是:三智﹑四加行﹑果位法身。在代表「相智」的发心等十法中有「四正行」。「八事」的四加行,第一「圆满一切相加行」与此四正行的第一「铠甲正行」同义;四加行的第二「顶加行」与此四正行的第二「趣入正行」同义,但是四加行的第三「渐次加行」﹑第四「剎那加行」与此四正行的第三「资粮正行」﹑第四「出生正行」没有同义。

  以上的加行﹑正行都是菩萨智的修行。有人质问:「既然都是菩萨智的修行,为什么取这么多不同的名称?」答:虽然是同一菩萨智,却有很多功用,所以才取这么多不同的名称。以瓶子为喻,瓶子是剎那坏灭,故称瓶子是「无常」;瓶子能生己果,故称瓶子是「实事」;瓶子是众多因缘和合形成的,故称瓶子是「有为法」;瓶子可被眼睛看见,故称瓶子是「形状」,因为瓶子有不同的功用,才取不同的名称;同样地,总摄三智而修的菩萨智称为「圆满一切相加行」,渐次而修的菩萨智称为「渐次加行」,总摄六度而修的正行就是「铠甲正行」。

  请看文,「铠甲」

  《现观庄严论》本颂的「铠甲」是铠甲正行。

  请看文,「于布施等各度中,以圆摄六度而修的广大欲求意乐摄持的菩萨瑜伽,乃是铠甲正行之定义」。

  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等六度任一度时,圆摄六度而修,例如,初地菩萨趣入布施的修行时,在所修的布施中圆摄六度(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以及布施本身)而修的广大意乐摄持的菩萨瑜伽,即铠甲正行。

  例如布施时,若布施的对境顺着自己的意思作事就高兴;但若布施的对境不顺着自己的意思作事,就起瞋恚,布施的修行中忍辱度被摒除了。或者以不予取的方式取得布施物,布施给穷人,布施的修行中持戒被排除了。或者持戒﹑忍辱时,没有布施…等都是过失,以此类推。所以,以何度为主修时,不失其它度,摄持而修,即圆具六度的修持,再加上心中生起广大意乐,都被菩萨心续之智摄持,这就是铠甲正行。

  布施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一般世人共称的布施是指财施,其实此三种中以法施最为殊胜。

  布施的方法也分为三种:一﹑对善恶﹑业果一无所知的人,只因为喜欢而作布施,例如看到可爱的鸟鱼而给食物,这样做只是布施而已,因为缺了精进,不是佛教的布施。精进是好乐善法之思。若具善好乐法之思而行布施,则是精进辅助布施,布施辅助精进。二﹑心想「布施,自己造了大善业﹑资粮,未来自己将得到快乐﹑财物﹑受用」,就以欲求财物受用的心而作布施,这也不是菩萨的布施,这仅是下士道﹑中士道,或声独众的布施而已。三﹑菩萨的布施完全无个人的欲求,所作布施只为利他而已,只为帮助饥寒逼迫的求施者而已,完全不求个人的安乐,这就是此中所说的布施。如何知道菩萨的布施是唯为利他的布施呢?从他宁舍自己身命而作布施这一点可看出。若只为自己着想,是很难割舍身命行布施的。

  请看文,「其中,分三十六:布施之六铠甲正行﹑持戒之六铠甲正行﹑忍辱之六铠甲正行﹑精进之六铠甲正行﹑静虑之六铠甲正行﹑般若之六铠甲正行。」

  例如主修布施时,若有一分的持戒,即称布施之持戒;若有一分的忍辱,即称布施之忍辱;若有一分的精进,即称布施之精进;若有一分的静虑,即称布施之静虑;若有一分的智慧(般若),即称布施之智慧。同样,修持戒时,若有一分的布施,即称持戒之布施,忍辱﹑精进﹑静虑﹑般若,以此类推。因此,六度各有六铠甲正行,一共三十六。

  每一度的修持皆圆具六度的菩萨智修行在所有菩萨的心续中都有,只在心中有这些并不是菩萨行(佛子行)。要使所作成为佛子行,必须先生起愿心,受行心戒(菩萨戒)才行;若没有菩萨戒,所作的布施等一切修行都不成为菩萨行。

  铠甲﹑菩萨智﹑圆满一切相加行﹑道般若波罗蜜多四者同义。

  请看文,「云:『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这是《现观庄严论》的根本颂。「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六度的每一度,都含有布施…等六,即布施中含有六,持戒也含有六…等。「故披甲修行」是铠甲正行。「六六如经说」,经中说六度的每一度各含六度,共有三十六。

  请看文,「界限:从大乘资粮道到续流最后际。」

  因为「铠甲正行」与「菩萨智」同义,所以哪边有「菩萨智」,哪边就有「铠甲正行」,界限:从大乘资粮道到续流最后际。

  「铠甲正行」区分的三十六种,今天大略讲到此,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解说。还剩几分钟,有问题的可提出来。

  问:为何大乘正行所缘只有断除增益,没有断除损减?

  答:大乘正行所缘是大乘正行断除增益之处,一切所知是生起增益的基础。大乘正行断除增益,也断除损减﹑疑﹑贪﹑瞋﹑等颠倒心。例如,尚未解说铠甲之前,心里想着:铠甲到底是什么?上完课后,终于懂了,此时了解的心断除于铠甲的疑。

  大乘正行能断除心想:「瓶子是谛实成立?无谛实成立?名言上是有?还是无?」的疑,也能断除「瓶子在名言无」的「无」见。大乘正行能断除增益﹑损减﹑疑…等颠倒心。

  大乘正行主要断除「执实」,「执实」全部都是增益,没有损减,所以讲「大乘正行所缘」时,只有特别讲「大乘正行断除增益之处」,不说「大乘正行断除损减之处」。另外,损减比较容易破除,增益比较难以破除,例如,「有瓶」比较容易了解,了解「有瓶」一定会破除「无瓶」。大乘正行是菩萨智,菩萨智早已在所知上破除「名言上无」的损减。

  问:在家佛弟子已确切发心行持菩萨行(指:已发了愿心),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接受正统仪轨的菩萨戒?

  答:要不要受菩萨戒,要由发愿心的人自己衡量,发愿心后,若觉得受菩萨戒后,可以一直持守,也觉得有能力能行菩萨行,就可以进一步菩萨受,若觉得做不到,也可以不受,这完全由个人决定。

  菩萨戒与行心戒是一样的意思,要不要受菩萨戒就看自己决定,若真要受,先要有正确的菩提心动机,最好是无虚伪的,至少要有造作的菩提心「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佛果」的造作菩提心。

  受别解脱戒者不需要具足菩提心,但需要具足出离心,出离心分为二类:造作的出离心﹑无虚伪的出离心,不论生起哪一类都可,除此,若认为自己可以遵守沙弥的36条戒,就可进一步受出家的别解脱戒,受戒后,觉得可再进一步遵守比丘的253条戒的话,就可受比丘的具足戒,若认为不能遵守,可以不受,这是由个人决定的。同样地,生起愿心后,衡量自己能不能修得起﹑做得到菩萨行,若觉得做得到,就可进一步受菩萨戒。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