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0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洛桑卻佩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洛桑卻佩格西:般若七十义 10

 

  讲授:洛桑却佩格西翻译:法炬法师 2007/12/08

  第九义「资粮」中的(13)福德资粮正行,凡是见道者及修道者心续的福德资粮,就是福德资粮正行。

  (14)「道资粮正行」,先前说了很多资粮正行,全都含在「道资粮正行」里,从加行道世第一法大品至续流最后际之间的道,全部都是「道资粮正行」,其中有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

  (15)「陀罗尼资粮正行」的陀罗尼是「心识」,了知对境,不忘记。声闻﹑独觉阿罗汉也有陀罗尼,可是没有陀罗尼资粮正行。菩萨加行道世第一法以上才有「陀罗尼资粮正行」,例如佛在世说法时,有些阿罗汉弟子已得圆满陀罗尼,对于佛所说的法绝不会忘记,之后,五﹑六百位阿罗汉集合起来,回忆佛说过的法,集结成经典。「陀罗尼」就像现代的电脑,不管放进什么,它都能无误的记住。当发愿不忘失时,是发愿获得不忘陀罗尼。

  佛宣说八万四千法蕴,将其摄集起来,可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就是经藏和论藏。将八万四千法蕴写成经典,可能会有上千部之多。佛是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佛,八十岁圆寂,佛大约每十五年转一次*轮,在四十五年间共转了三次*轮,佛说的话只有法而已,不像我们会讲绮语,在佛身边的眷属众阿罗汉们,用耳倾听,心牢牢记住,佛圆寂后,阿罗汉们三次结集,成为八万四千法蕴。真正聚集众多徒众说法的,只有三*轮。在此之间,佛有时为某位补特伽罗讲经,例如《阿弥陀经》﹑《弥勒经》等,这些都不是聚众而说的。聚集很多弟子讲经的是三*轮,所以佛在未圆寂前的四十五年中讲了非常多的法,总摄起来有八万四千法蕴。

  佛陀的眷属众「阿罗汉们」都已得到圆满的不忘陀罗尼,才能将佛说的法作结集,但是仍有一些不见了,故未全部留下来,因为佛教曾出现大障碍,所以佛说的法蕴,并未齐全留下来。每次结集,都有障碍,例如佛经曾被火焚毁过,因此,现今的佛法并不齐全。

  (16)「地资粮正行」的「地」是从初地到十地。「地资粮正行」直示: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到续流最后际之间;间接阐示声闻地﹑独觉地。所有地道论着谈到地建立,都是从此「地资粮正行」分出的。怎么分出的?详细解释《现观庄严论》的「地资粮正行」时,会讲到大乘﹑声闻﹑独觉的地道建立。

  (17)「对治资粮正行」是了悟空性的大乘智。这也是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到续流最后际之间。前面的「地资粮正行」,范围极为广泛;「对治资粮正行」极难了悟。讲解「对治资粮正行」时,必须解释空性建立;讲解「地资粮正行」时,必须解释地道建立,所以《现观庄严论》另辟篇幅,详加解说十七资粮正行中的地资粮正行和对治资粮正行。

  请看文,「悲及施等六,并修止观道,及以双运道,诸善权方便,智福与诸道,智福与诸道,陀罗尼十地,能对治当知,资粮行次第。」

  《现观庄严论》的广释「资粮正行」之偈是:「悲及施等六」的「悲」是(1)大悲资粮正行。「施等六」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是从(2)到(7)等六资粮正行。

  「并修止观道」的「止」是(8)奢摩他资粮正行。「观」是(9)毗钵舍那资粮正行。

  「及以双运道」是(10)双运道资粮正行。

  「诸善权方便」是(11)善巧方便资粮正行。

  「智福与诸道」的「智」是(12)智资粮正行。「福」是(13)福德资粮正行。「诸道」是(14)道资粮正行。

  「陀罗尼十地」的「陀罗尼」是(15)陀罗尼资粮正行。「十地」是(16)地资粮正行,《现观庄严论》的词句,直示十地资粮正行,间接阐示声闻﹑独觉的地道建立。

  「能对治当知,资粮行次第」的「能对治」是(17)对治资粮正行。「当知,资粮行次第」指应当了知「资粮正行」这句要配到前面的「悲﹑施…」等。藏文的最后一句应是「…当知次第」指十七种资粮正行的次第应当了知。

  《现观庄严论》讲的这些资粮正行,都是我们的所应证﹑信仰处,现在在我们的心续没有,甚至从大乘资粮道到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下中品之间也没有,因为界限是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起至相续最后际之间。虽然我们没有这些,但仍有其随顺者,例如我们没有大悲心,但有随顺的悲悯心:缘念受苦的有情时,心中会生起愿其远离痛苦之悲悯心;虽无无虚伪的大悲心,但有普通的悲悯心。

  《现观庄严论》讲的资粮正行,现在在我们的心续没有,但那些都是我们的所应证﹑信仰处﹑发愿处;甚至大乘资粮道者﹑世第一法上品以下的加行道者也没有。但是有随顺的资粮正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等修行。一般而言,修行时,以着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佛果之意乐,即使只念一句「嗡玛尼悲昧吽」,也是修行。修行并不是一定要大修行。所以,心想: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佛果而念一句「嗡玛尼悲昧吽」,也是修行,或者顶礼﹑持咒﹑发愿等,也都是修行,更何况直接禅修能证佛果的修持。

  「信仰处」指若对某位补特伽罗有信仰心,例如上师,若只思其功德,而不思过失,对他的信心会愈来愈增强。但若对贪爱的对境,一直想其功德(好处),贪心也会愈增强;若观其过失,贪爱的心就会愈减弱。

  同样,菩萨之此修行次第建立,是至尊弥勒宣说的,至尊弥勒绝不说妄语,祂已如实了悟《广中略三部般若经》里的隐义次第,才宣说《现观庄严论》,故值得信任,是信仰处;此论若由其他补特伽罗宣说,或许不值得信任。但是至尊弥勒已如实了悟《广中略三部般若经》里的隐义次第,才宣说《现观庄严论》,祂已见正果,故不说妄语,宣说菩萨之此修行次第是值得我们信任,若思其功德,信心会愈来愈增强。对至尊弥勒宣说的修行次第清楚谨记在心,加以实修的菩萨,自然对祂的信仰心会愈来愈强,信心愈强,自己欲证佛果的欲求心也会愈强。所以,愈加思惟正士夫的功德,对正士夫的信心会愈增强,如言:「信心如母,一切白法之前行」,信心会使功德增长故。所以若有信心的话,即使发愿,愿力也会更强,修善行的力量也会更增。

  请看文,「界限: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至续流最后际之间。」

  资粮正行的界限是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续流最后际之间。这是菩萨的功德,在佛地没有。从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续流最后际之间的一切道,都是资粮正行,因为以广大二资粮摄持,故比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更为殊胜,能使己果「相智」生起。因此,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续流最后际之间的一切道,不论方便分或智慧分,福德资粮或智慧资粮,皆是资粮正行所摄。

  接着,「出生正行」是相智十法中的第十法,也是第四正行。

  请看文,「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及出生」应该是「出生等」,为什么是「等」字?包含前面已讲的九法,再加上「出生」,这些是代表佛相智的十法。

  请看文,「无疑决定出生相智之清净地瑜伽是出生正行之定义。」

  「清净地」是八地﹑九地﹑十地。「出生正行」只在有三清净地才有。决定出生相智无疑之三清净地菩萨瑜伽,就是出生正行。

  请看文,「其中分八:j所为之出生正行k平等性之出生正行l成办有情义利之出生正行m无励任运之的出生正行n超越常断二边之出生正行o证得三乘义利之出生正行p一切相智性之出生正行q道有境之出生正行。」

  「j所为之出生正行和k平等性之出生正行」,是依三清净地的菩萨实修次第不同,而取不同名称,实际上彼此并不相违。为了成办佛果﹑为了成办有情义利而修道,即成为「所为之出生正行」。「平等性之出生正行」是观诸法无谛实成立平等性之道,即成为「平等性之出生正行」。观诸法无谛实成立之平等性而修道,是为了成办有情义利,故成为「l成办有情义利之出生正行」。

  m「无励任运之出生正行」,菩萨虽然已无粗品励力,但仍有细品励力,能毫无细品励力﹑功德任运成办的只有佛。证得八地以上的菩萨已断粗品励力,虽未断尽执实种子,但已断执实现行,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萨,修道时或饶益有情时,已无粗品励力,故称「无励任运之出生正行」。

  n「超越常断二边之出生正行」是证空性慧,了悟「虽谛实成立,但名言上有」之心,了悟无谛实成立,故超越(脱离)常边;了悟诸法名言上有,故超越(脱离)断边;脱离常断二边。

  o「证得三乘义利之出生正行」的「证得」是成办。已成办三乘义利之出生正行。

  p「一切相智性之出生正行」是为证得相智而修的出生正行。

  q「道有境之出生正行」。

  请看文,「所为及平等,利有情无用,超二边出生,证得相出生,一切相智性,道有境出生,当知此八种,是出生正行。」

  《现观庄严论》的偈颂中,「所为」是第一(出生正行);「平等」是第二;「利有情」是第三;「无用」是第四;「超二边出生」是第五;「证得相出生」是第六;「一切相智性」是第七;「道有境出生」是第八。「当知此八种,是出生正行」以上是八种出生正行。

  请看文,「界限:三清净地。」

  出生正行的界限是三清净地(第八﹑九﹑十地)。

  接着讲「道智」,代表「道智」的有十一法。首先是「道智支分」,此含在「道智因﹑道智体性﹑道智果」三者中。

  请看文,「云:令其隐暗等」。这是略示,其广释下将详述。

  请看文,「以道智之因﹑体性﹑果三者任一摄持的大悲心所摄之殊胜功德,是道智支分之定义。其中,分五:」

  「道智支分」有:道智因﹑道智体性﹑道智果。道智被此三者任一摄持,除此之外,还被大悲心摄持之殊胜功德,就是「道智支分」的定义。

  最初进入大乘道时,在未进入正行前(未生起菩提心前),要先生起大悲心,由禅修七重因果生起大悲心。生起大悲心时尚未进入大乘道,但大乘种姓已觉醒。大悲心生起后,生起增上意乐,之后,才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的同时,正式进入大乘资粮道,经过资粮道的小品﹑中品﹑大品后,晋登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以上都是道智之因。

  证得见道,即得真正的道智,证得道智与证得大乘见道同时,因此大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资粮道﹑加行道,都是道智支分﹑道智之因。证得大乘见道﹑修道时,是真正得到道智,故成为道智体性。相智是道智果。故从生起大悲心至相智之间,所行的善业都是心识体性转变的结果。无身语的善业,全是心识体性转变的善业,都是道智支分。为什么?心中一旦生起大悲心,所有善根皆被大悲心摄持,有些摄于道智因,有些摄于道智体性,有些摄于道智果。

  所谓「协助﹑助力」,例如菩萨布施时,以证空慧为助力。怎么协助呢?菩萨行布施最终的目是证得佛果,布施是能证佛果的方法,但是阻碍证得佛果的是执实,而证空慧的作用是遮除(消灭)执实,所以菩萨布施时,证空慧对布施有很大的帮助,证空慧的责任是灭除颠倒的违逆品,布施主要在去除违逆品「悭吝」,证空慧有助于去除悭吝。例如:某人要与十人对抗,若有人帮忙除掉十人中的一人,等于是消弱了对方部分的力量。证空慧对抗所有违逆品,违逆品的支分「悭吝」,若遮除即是帮助了布施。又例如要完成某件事情,一人做不来时,十人一起做,彼此帮忙,会比较容易﹑很快完成。布施也是一样,单靠布施是不能证得佛果,必须有持戒﹑忍辱…等的协助,才能达成佛果。这就是协助﹑助力的意思。

  道智支分有五:

  请看文:「j已离成为道智支分障碍之增上我慢现行﹑k近取大乘种姓觉醒﹑l生起顺缘菩提心﹑m道智自性﹑n道智作用。」

  (1)「已离成为道智支分障碍之增上我慢现行」的「成为」是「是」的意思。此「障碍」是阻碍生起道智者,现行的增上我慢是生起道智的阻碍者,有离此阻碍的道智支分。整句的意思是,已离开现行的增上我慢此障碍的道智支分,是指「令其隐暗」。

  「增上我慢现行」是自己稍有功德,即自以为有很大功德,它能阻碍道智的生起。离开此「增上我慢现行」的障碍,就是道智支分。这点在《现观庄严论》的广释中,会详细解说。

  (2)「近取大乘种姓觉醒」的「近取」是近取因,道智的近取因,就是大悲心,生起大悲心就是大乘种姓觉醒,大悲心是道智支分。「近取大乘种姓觉醒」,直接指大悲心,间接指自性住种姓。

  (3)「生起顺缘菩提心」,欲生起道智,须要离开道智的障碍「增上我慢现行」及「近取大乘种姓觉醒」之外,尚须「生起顺缘菩提心」。

  (4)「道智自性」,已离道智障碍「增上我慢现行」﹑近取大乘种姓也觉醒﹑顺缘菩提心也已生起,又数数串习,则将生起道智自性。道智自性即道智体性,是真正的道智本身。

  (5)「道智作用」,在心续中生起道智自性(体性),依之修行将证得道智果报;道智作用就是道智果报。依着修持道智获得的任何功德都是道智作用。因此,所有的佛智都是道智作用,是菩萨修持道智的果报。

  佛果是菩萨的究竟所求。我们为了证得佛果所作的发愿,发愿为饶益一切有情要证得断尽一切过失,圆具一切功德的佛果,此佛果是依于菩萨的恩惠而得。菩萨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集聚资粮,不惜一切的布施自己的身躯﹑性命,辛苦修持后,结果是证得佛果。成佛后,能享受究竟安乐的功劳者是菩萨,依菩萨的恩惠而得。所以,礼敬菩萨即是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未必是礼敬菩萨。《宝积经》中亦云:「若信仰佛,欲礼如来,应礼菩萨;礼敬菩萨,即礼如来。」因为如来源自于菩萨故,直接礼敬如来,不等于礼敬菩萨。

  菩萨就像战争时派出打仗的军队,佛就像国王,出去拼命的是军队,打仗战赢了,将胜利功德﹑国家整个奉献给国王,国王无劳坐享江山。同样的,拼命修行﹑灭除执实者是菩萨,执实灭除后,成就佛果,登上宝座的是佛。

  请看文,「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

  这是《现观庄严论》的偈颂。「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是前面五种分类中的第一种。其中,「诸天」是欲界天神﹑色界天神,不是无色界天神。「放光」指佛放光,令诸天神的身光隐暗,因为欲﹑色界天神比起欲界者,如瞻部洲人,更长寿,有先知(预知)﹑神通﹑身相庄严﹑散射光芒,所以认为世间中无余者能胜于他,因此生起强烈的增上我慢,因而阻碍,不能生起道智。色界身(色界天神之心续)不会生起道智。佛知强烈增上我慢会阻碍生起道智﹑大乘发心(菩提心),故佛放光,镇伏天神的身光,使其隐暗,即映夺其光。就像晚上的灯光虽然明亮,但当阳光照耀时,灯光就隐暗不见,这是阳光威摄﹑映夺灯光。天神的身光,在无佛之处,是甚为明亮,但在佛座前,佛的光芒远胜千日齐照,故能映夺其光,使之显得黯然无光,天神因此心想这世间中有胜于自己的,因此我慢心自然被折服了。所以佛放光映夺欲色界天神,是为去除他们的增上我慢,使之生起道智﹑菩提心故。无色界天众没有身光﹑没有神通﹑没有乐受﹑也没有苦受,只有舍受。

  总之,佛放光芒使欲色界天神的身光隐暗,佛的神通也使欲色界天神的神通隐暗,原因是为使他们的心续堪能生起道智故,怎么作?由灭除其心中的增上我慢,因为他们有身光和神通,故有增上我慢,灭其增上我慢的因后,直接地使欲界天神的心续堪能生起道智,间接地使色界天神的心续堪能生起道智。

  色界身不能直接生起大乘道智,甚至也不能生起小乘见道﹑别解脱戒,但若先前在欲界已生起大乘道智﹑小乘见道,已得圣位,之后投生到色界者,将能再次生起,但不可能新生起。无色界则不可能如此,无色界无圣位菩萨。为什么?因为上界没有出离心,要生起强烈出离心,必须有苦,对苦生起厌离﹑害怕﹑恐惧的心,才会生起强烈出离心,但是上界无任何苦,所以不会生起害怕的心,若无强烈害怕痛苦的心,就不会生起强烈欲离痛苦的心,因此上界没有新生的出离心﹑别解脱戒﹑见道﹑道智,主要是他们不具足欲界的特点(条件)。欲界天有新生起菩提心﹑菩萨戒者。

  无色界天神只在享受昔世无量劫积造的福德果报而已,没有修法﹑受戒,因为法必须由身或声开示,但在无色界,既无身也无声音,所以圣位菩萨虽可自主投生到任何地方,但绝不会投生到无色界,因为无利他之处﹑无说法的对象故,不能以身威仪或声音为有情说法故,即使有说法的对象,对方也不可能生起出离心,因而圣位菩萨不会投生到无色界。

  欲界瞻部洲的众生,比起上界(色界﹑无色界),寿命是很短,虽然有得到先知﹑神通者,但比起上界,毕竟是少数,可是却可新生起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咒戒﹑出离心﹑菩提心﹑见道﹑道智。若本身肯修行的话,这些都可生起,但若不修行,当然比上界者差,因为上二界的受用比欲界圆满﹑长寿,神通﹑先知等也胜于欲界。但就修行而言,上二界则无欲界的优点,所以还是在欲界好,比较起来在上二界较为吃亏。

  上二界天神长劫享受自己在往昔多劫累积的善业福报,不再新造(善业)故,果报享用殆尽时,一旦死殁,只有下堕一途,有的直接堕入三恶道。因此人身是最好的,寿命虽然不长,顶多百岁,但若善加利用,仍可再得人身,也可以此人身证得阿罗汉果﹑佛果。

  有在欲界生起出离心﹑生起小乘道﹑获得小乘见道﹑修道,已作广大闻思,再加上造业的方式和愿力,因而投生到上二界,在上二界修行者,这是特殊情况。大乘圣位菩萨无如此者,但很多小乘圣者是这样,他们最初生起出离心﹑道的地方是欲界,当他们断除欲界烦恼后,不在随业惑投生到欲界,因而投生到上二界,在上二界修行。

  但一位欲界凡夫,从未曾生起出离心﹑未曾得到见道,若投生到上二界,只有吃亏而已,在那里,不为将来着想,只将自己千百年来积聚的福报享用殆尽,在享尽昔福及不为未来新造(预备)福报之下,积蓄用完,将一无所有。在色无色界无苦,是往昔无量劫来积造的福报成熟才感得的,若只享昔福,不新造福,在昔福用尽,后继不接之下,只有下堕一途。

  佛了知一切众生的不同根器﹑意愿,所以,佛有时候用说法调伏所化机心续,有时候用身威仪调伏所化机心续,像此「发光令隐暗」就是用身威仪调伏。佛圆寂前,最后调伏两位弟子,一是干达婆王极喜,一是外道师极贤,此二位都有大我慢,都不认同佛法,佛没有直接为他们说法,佛只以神通力调伏他们,随即,佛就示现涅槃。

  有时候对于不能适时调伏的所化机,佛不会作回答,例如外道师以「补特伽罗我」为根据,询问佛陀:补特伽罗我是常?还是无常?因为补特伽罗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佛对此问题不予回答。其实只要回答「补特伽罗无我」,即可去除对方的质难,可是对方根本不是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根器。若回答,则必须向对方宣说补特伽罗无我,但对方是不堪成为「补特伽罗无我」的根器。

  「补特伽罗我」根本不存在,因此无所谓的「常或无常」,在佛的传记中,有「十四问」佛不作回答,因为对方以「补特伽罗我」为根据提问故。佛若宣说「无补特伽罗我」,那只会伤害对方而已,所以佛不作回答。又「补特伽罗我」根本不存在,因此无所谓的「常或无常」,就像「兔角」根本不存在,无所谓的「兔角是常?无常?」的问题。

  有些论着中提及,「杀人」与「向非空性根器者阐示空性」,这二者的罪恶,后者「向不是根器者阐示空性」的罪恶较大。乍看之下,这种讲法好象不合理,但是细细思量后,的确如此,杀人只是将某人的性命结束而已,不致于将对方推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可是向一位非空性根器者阐示空性,会使得他谤拨空性,产生断见,导致他堕入三恶道,因此,将此世断命和将来世推入三恶道二者间,后者的罪恶较大。

  一位受了菩萨戒的菩萨,若向非空性根器的补特伽罗阐示空性,即违犯了菩萨根本堕。杀人是违犯别解脱戒的他胜罪,二者相较,前者罪恶较为重大。

  请看文,「境决定普遍,本性及事业。」

  「境决定」是道智支分中五种分类的第三「生起顺缘菩提心」。已真正在心续生起道智的补特伽罗,已能肯定(定解)各个对境。要肯定(定解)各个对境,必须先生起菩提心。心续中若已生起菩提心,则能肯定各个对境;若未先生起菩提心的补特伽罗,即使经劫累劫也无法肯定对境,也不会生起道智。

  「普遍」是周遍,是道智支分的五种分类中的第二「近取大乘种姓觉醒」,大乘种姓觉醒是心续中生起大悲心。大乘种姓虽然遍及一切有情,可是大乘种姓要觉醒,必须观待心续中生起大悲心。一切有情的心续中皆有佛种姓,欲依佛种姓成就佛果,必须努力修持大悲心﹑菩提心﹑道智。佛种姓是自性住种姓﹑大乘种姓,遍及一切有情。

  「本性」是道智支分的五种分类中的第四「道智体性」。

  「事业」是道智支分的五种分类中的第五「道智作用」。

  请看文,「界限:从大乘种姓觉醒者至佛地之间。」

  道智支分的界限是:下从大乘种姓觉醒起,上至佛地之间。大乘种姓觉醒是心续中生起大悲心,从那时候起至佛地之间都是。

  前面讲过「道智」的定义是:「自心续中具足(道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空性慧所摄之大乘圣者现观,是道智定义。」其中分三:「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知独觉道之道智、了知大乘道之道智。」以下将讲述「了知声闻道之道智」。

  请看文,「云:弟子麟喻道」

  这是略示。其中的「弟子」是声闻;「麟喻」是独觉。称呼「声闻」为弟子,是就释名而言,但并不周遍,就像莲花又称湖生,但并非所有的莲花都是湖生,山上也长莲花。同样,称呼「声闻」为弟子,是因为声闻众直至「最后有」,即成就阿罗汉果前的一世,会不断的从佛﹑菩萨﹑其余阿阇梨之处听闻佛法,才称为「弟子」,就像闻法的徒弟被称呼「弟子」般。

  独觉虽也从佛﹑菩萨处听闻佛法,但不如声闻般听闻很多法,又在「最后有」时,不从任何余者闻法,因此独觉又被喻为「麟﹑麟角」,就是犀牛,其它的动物都有二只角,只有犀牛是一只角。独觉在「最后有」时,不从任何余者闻法,而且发愿要投生到没有佛﹑菩萨﹑声闻之处,故如愿投生,如犀牛般,独自在无佛﹑菩萨﹑声闻之处;因此,独觉被称为「麟角」。

  声闻被称为「弟子」,是就释名而言,但并不周遍,因为声闻从其他者闻法,例如:从佛﹑菩萨﹑入道的声闻阿阇黎处听闻佛法,乃至最后有仍然听闻佛法,所以称为「声闻」;又因为跟着佛﹑菩萨﹑师长学习,所以称为「弟子」。声闻众未必都听闻法音,因为无色界也有一堆声闻众,但他们并不听声音,所以是不周遍。又因为声闻众是从其余补特伽罗(如佛菩萨等)处闻法故称为「声闻」。例如,莲花又称为湖生,可是,凡是莲花,未必是湖生,凡是湖生,未必是莲花,意思是相同的。

  译者问:在第九义的资粮正行中,(14)道资粮正行与(16)地资粮正行,二者为何分开安立?

  格西答:虽然分开安立,其实是同义,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是菩萨前往佛地之道,故称「道资粮正行」。资粮正行是产生佛果功德的基础,像大地是一切庄稼的基础,故称「地资粮正行」。所以,道资粮正行和地资粮正行,二者同义异名。

  另外,「双运道资粮正行」也与此二者同义。双运道资粮正行是道资粮正行﹑也是地资粮正行,此三者同义,因为道资粮正行是止观双运,地资粮正行也是止观双运。

  学员问:为何在无色界没有神通?

  格西答:因为展现神通是展现色的变化,无色界无色,故无神通。欲得神通与先知(预知),必须依其不共增上缘「止观双运」才能证得。要得到先知,必须先证得奢摩他,再证得毗钵舍那,依于止观双运,断除欲界烦恼,得到禅天根本定,禅天根本定是色界的根本定,是先知﹑神通的不共因。在无色界无禅天根本定,以禅天根本定作为先知的不共因,先知中含有神通。既然先知﹑神通的不共因是禅天根本定,因此无色界没有先知﹑神通的不共因,所以无色界没有先知﹑神通。

  学员问:大乘的地﹑道﹑现观﹑智是不是同义?大乘的地﹑道﹑现观﹑智,是不是要以菩提心摄持的止观双运才算?还是要以出离心摄持的止观双运才算?

  格西答:大乘的地﹑道﹑现观﹑智是同义,全都是止观双运,一定要以菩提心摄持。小乘的话,要以出离心与皈依摄持。小乘的地﹑道﹑现观﹑智并不是同义,大乘才是同义。小乘的地﹑现观﹑智是同义,道不是同义,何以道不是同义,因为在大乘者的心续中也有故,下一堂会讲到,「了知声闻道之道智,了智独觉道之道智」,这些道智都是大乘菩萨智,也是声闻﹑独觉道,因此小乘的「道」不是同义。例如,基智只在圣者心续中有,不论是小乘圣者﹑大乘圣者﹑佛圣者,凡是圣者心续都有基智。凡是基智都被小乘道周遍,对于这一点,下一堂再作解释。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