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八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4日
来源:   作者:能海上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八讲

 

  第八讲  八月九日

  【狮子贤义疏】:

  颂云  一切种智道  皆从彼教说  别馀不领受  十法行体性

  思经义建立  具慧成观故  能速易现证  所谓论旨趣

  此颂所云:

  一、一切种智道者,即大觉性之道,是一切现观近行次第俱有之引证也。

  二、由世尊三不思议,於所有行人完全随行指示之所作,即此佛母大经三种之中,名诠所作性相具足之教也。

  三、此中名诠,能诠所诠其中所有方便,即方便之成就,成就所作之事理,事理相续联行之次第作法,彼外界及其他贪欲等,及离贪欲等,及於一切法我中不作修行称无为者,专以听闻理解生智之士夫,於此次第不受持也。

  四、若有菩萨欲自利他,具足修行成就,於中亦不著取资物,唯乐清净修行者,极能领受。

  五、若业惑习气发生,能正知正念,思惟般若波罗蜜多经义完全现证八品之体性,建立菩萨施等成就之修行,初中后全部善美次第。

  六、一切行者熟练法界法相,於初地最极欢喜等了知次第,种种一切现在能作成就者,是谓此论所作之旨趣也。又旨趣上更大之旨趣者,现欲之般若波罗蜜多义,菩萨修行成就之性相,诸调伏者乐速通行成就故、练习(观)完成经论广大之旨趣之必要是也。

  七、如是联续等说者,令诸调伏,由此乐速通行於现证之所作易故,此中论议种种分别所作亦不作粗略、故所说亦不难观思。

  【清凉记】:

  “一切种智道”等二颂,明本论名诠、旨趣、究竟旨趣及随行。后长行依次释此八句颂。“一切种智道”即是佛道,从发心至成佛之大菩提道,亦即大般若经之全体。七十义六百六十余法相,皆为引导证入之近行次第,由是依经修行,能证一切现观。“彼教”指释迦之教,正指大般若经。“三不思议”亦译三示导,即神变、记心、教诫,佛教化众生之三种方便也。神变谓神通教化。记心谓佛加持力令众生心起变化。教诫谓以言教而作教化。“完全”谓从初至终五道修行所作。“能诠”谓名句文身。“所诠”谓义理法相界限。“性”谓深般若,“相”谓广般若。“具足”谓方广之教。“外”谓外道。“贪欲”者谓凡夫。“离欲”谓惟求自利者。“无为”者谓於断我法执执为不假修行,及专以听闻理解生智之人。此等皆不能闻受会解。唯是不著名利勤求自他二利之菩萨方能领受。“具足”者,十法行所摄之法,悉皆修行不缺支分(此释第三句)。般若经义,即十法行体性,亦即现证庄严论八品。“体性”即其名诠(此释第四五句)。“极欢喜等”谓初地乃至十地。华严、般若俱摄归十地。华严显境,义较总略,般若明行,辨析至细。凡夫初发心即能修行。此中所说十地,是一切种智之正修。初发心即能修十地行,以有方便善巧故。能令现证一切种智,是究竟旨趣(此释第六句)。令所调伏(弟子)於般若波罗蜜多之义,即菩萨之修行及成就等,能速易现证(即乐速通行),是造论之旨趣(此合释七八句)。

  【狮子贤义疏】:

  此下颂词有十五颂,总其广经般若波罗蜜多经体,种种行相,完全建立之说也。

  颂云  般若波罗蜜  八类正等说  种智道种智  及一切智性

  圆证种智行  顶行边次行  菩提一刹那  法身等为八

  种智

  发心及教言  决证支分四  成行之所依  法界住自性

  所缘等及大  甲胄行契入  资粮定出生  能仁种智性

  道智

  光作末末等  声闻缘觉道  於他诸功德  大义利见道

  能作及胜解  赞事意所钦  回向随喜修  无上意能作

  最极清净行  是所谓修道  菩萨方善巧  道智说如是

  体智

  智不住生死  悲不住涅槃  无方距果远  果近善方便

  不共对治品  加行平等性  声闻等见道  许即遍知性

  圆加行

  相及加行等  功过性相四  解脱证分全  学故不退僧

  生死解脱平  无上刹清净  诸相现圆证  此等善方便

  顶加行

  决择等福增  坚固诸心住  是见修所作  於中各各道

  分别相四种  及对治四种  无间道等持  修行违谛理

  所有顶加行

  边次加行

  边次行十三

  刹那加行

  一刹那圆证  性相有四种

  法身

  自性圆满报  随地变化身  法身诸所作  四种正等宣

  如是等所说七十是也。

  此中颂文所作,初二颂者,摄持现法八品故,是全经之总教也。其馀之十三颂者,是彼八品中略义开广之说。此中具足摄持经论广说故,能摄以下广颂所作之文义,故即论所作之“发心利他故”等颂,成为论体所有全部之颂偈。如此种种所说,先为联集依义摄合此颂,是为论摄之大旨趣全部妙善之说也。有疑惑此有重复之咎者,是未了解此文相之义也。

  【清凉记】:

  初二颂开为八法。后十三颂更开为七十义。八法中三智为体,四加行为道,法身为果。三智中一切种智统一切智及道种智。四加行中,圆加行统顶加行、边次加行及刹那加行。为於三智自在所起一切修行悉皆遍摄,名圆加行。即得圆满现证一切种智之法,究竟发起观证住心之要道,名顶加行。入行要道,日常所修六随念(念三宝、施、戒、天)、六度及此等无自性,内心时时刻意始终之行法,名边次加行。边即摄法之范围,次即次第之义。修行最极纯熟之果,现证菩提最后一刹那,菩萨有学究竟之最后心,名最后刹那加行。自性身、法性身、受用身、化身、四身及所作事业,合为法身品。次十三颂中,初二颂明一切种智十法,总以发心摄。发心贯通五道,初发心乃至成佛究竟,非唯初发菩提心名为发心也。发心有五种:

  一、世俗发心。有二种修法,依无著修知母、念恩、报恩、慈、悲、增上六法,依龙树修自他互换。

  二、解行发心。

  三、殊胜纯洁发心、

  四、种子纯熟发心。

  五、断障净发心。

  一切种智前六法、即此后四种发心摄。

  十法:

  一、发心。为胜解发心。先修世俗发心而起,不修世俗发心,入地等心不能起也。

  二、教言。为胜行发心。教言所教授教诫言,即发心后云何修行也。发心与教言合,为解行发心。

  三、决定证得四支分。即四顺决择分。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道,即殊胜纯洁发心。纯洁即坚固,发心要经过加行道之修行,方能坚固也。

  四、所依。谓大乘智性,为修行成就之所依,亦名清净法界。由修法空断我执熏习成之清净菩提心种子。

  五、所缘。谓修行所对之境。善等十一法,摄世出世间有为无为一切法境上 之种子。所依所缘合,为种子成熟发心。

  六、所为。即大乘三种大义,为断障净发心。菩萨尚有聚落烦恼未断尽,成佛方究竟清净,成佛即发心之所为也。

  此六法是发心理,愿菩提心所摄也。后四法是发心之修行,行菩提心所摄也。菩提宗道论广明愿行相资,如人二足之理。有愿无行,愿心不能坚固。故瑜伽菩萨戒归结在六度行也。后四法者:

  七、甲胄正行。即擐六度之甲精进之义。修行断惑,如人上阵杀敌,必须擐甲勇进。六度各摄六度为三十六,一一又摄六度,重重无尽,此为修一切菩萨行之工具,即菩萨所被之甲胄也。

  八、契入正行、即迅速契入合大乘因果之加行,以修止观为主。

  九、资粮正行。自发心至契入,无一法不需资粮,故广说十七种资粮,亦兼明修行次第。

  十、决定出生正行。谓决定出离,成办功德,究竟能成一切种智之坚决不动力。

  此十法,即摄七十义,亦即大经六百卷之总纲也。十法以发心总摄,故发心亦摄全经。金刚经可以五种发心解,亦可以五道次第科判含摄发心义解。金刚经摄六百卷大经,归於行上。不达发心义,难解金刚经。达十法发心义以解一切经,无不善顺佛意也。

返回目录

----------------------------------------------------------------------------------------------------------------

更多能海上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