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二十一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4日
来源:   作者:能海上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能海上师: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一讲  九月二十一日

  四种刹那加行,总结前文所说一切学修功德。最后刹那,从一一刹那中来。第一、证一法无漏,即证一切法无漏,见北山寺树叶落,亦知显通寺树叶落,所谓东山牛吃草,西山马腹肥也。宇宙万有无穷,佛法境行果自共相更无量,由前比后,可以类推而知。先有法智,而后有类智。不学修欲坐待开悟,终不可得。类智不起,欲穷法界一切法,亦不可能。诸法自相共相,重重无尽。众生心力不遍,由定力不充,如灯之电力不足故。如来遍知,定力究竟故。以真如性观之,见一法空即见一切法空。依经教之理法界,经过深定,出生根本智,方能证一切法空,非惟知解。由达无常,可悟入空理。佛言,外道许无常者,可教,执常者,虽入佛法,终必退舍。下士道念无常起,即能趣入无漏。集量论千余颂,惟是声是无常一颂演出。一般哲学,凡许无常者,皆顺佛法。学理科者,较学哲学者易入佛法,以善分析,易达无常故。

  破常则一多等亦破。无实执亦即无离实执。圆觉经云:心清净则其身乃至国土世界皆清净。此是华严总义,亦可用以说明刹那证一切法无漏之理。刹那定心清净,积累可以成佛。达一法即达一切,称为无师智。但要从有师法相规矩中出,非从书本所得知识见解也。水车者,即是桔槔。踏其一轮,全体之轮皆转。此喻佛法组织,依其次第,前前能引后后。四谛但达无常,则十六行观皆起。六度十二因缘等亦然。法相如法组织好,则能引摄。其原动力,即是愿力。依出离愿,则成声闻,依菩提愿,则成大乘。五部法相师组织,仪轨亦是组织。菩提道次第依现证庄严论组织。文殊五字真言念诵仪轨亦依此论组织。一心修者,能生通明。澈底明了,即华严般若大教也。

  【狮子贤义疏】:

  此第二清净成熟法性之住品,于无漏法一切刹那之性相,一刹那现圆菩提。

  颂云  何时诸白法  自性智究竟  完全法性生  即是刹那智

  如是颂云者:何时菩萨修行对治,一切不随顺品及离行相清洁之类,种种成熟。法性上附托依住诸垢及离,如秋季月,光明净白,自性生起。此时称为一刹那清净成熟之住类中,成熟无漏诸观证之智慧者,于般若波罗蜜一刹那现圆菩提,是第二教示矣。

  【清凉记】:

  第二、一般证悟深浅,多就智言。宗门下多就见地说。实则佛法证果高下,皆从断烦恼说。由断五顺下分结、五顺上分结、而安立诸果分位。有断遍知,即有证遍知。黑法即是无明烦恼,断彼即是白法。定力未到,即有沉掉烦恼习气在内,不能清净。宗门下但就证境说者多,不究其因,故偶一开悟,其净多不能再起。只有境界而无谛理,同于外道;但有理智而无定力,则不稳固。二者兼备,俗谛修行究竟,由法界力,法尔出生大般若,如磨针至极锋利也。

  【狮子贤义疏】:

  第三之性相者,诸法无相,一刹那之性相之一刹那现圆菩提。

  颂云  由布施等行  诸法如梦住  诸法相无性  一刹那能证

  如是颂云:一切前法如梦精修之二资粮,经验触受所作,于中证得之住类。近取蕴等梦体之一切法,依于施等彼岸六种修行成就之住者,彼于施等之本性,决定证知行相俱有唯一刹那,一切法者,无相也。如此遍行烦恼,及种种清净之本性,一切诸法无相,即此了知一刹那现圆菩提,是第三之指示矣。

  【清凉记】:

  第三、此时入定出定,皆正智现前,如所谓抡刀上阵,斩杀自由也。密法有专修梦法,未得定者不能。修梦又测验心之作用。心有力者,则梦境如真。庄周梦为蝴蝶,亦达一分无我也。

  【狮子贤义疏】:

  第四无二之性相,一切法一刹那之相,现圆菩提者。

  颂云  梦中此能见  不见有二理  诸法无二性  一刹那能观

  如此颂云者:长时胜解,吸收于无间道道理。二取显现所断中之精修者等,于中成就二所显现之慧,无间清明发放之菩萨,若时所取及能取之法,于梦中所取等之梦见等,而能取不见。此时于一切法悉亦如彼相同,是诸法与真如性不二,在一刹那证了者,一刹那现圆菩提是也。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刹那加行第七品释竟

  【清凉记】:

  第四、无二取者,二取是我执作用,无能取即无所取,无所取亦无能取,二者不孤起故。禅宗观念佛是谁,亦观无二取也。

  此四义合为成佛之最后刹那。但要从集无量刹那而起,未有一跃而至之最后刹那。所谓顿悟,是往昔种子发现,或是菩萨示现,不是人人如此。往昔种子也从熏习来。所以要实修,坐一寸香有一寸香功德,功不唐捐。种现熏生之理,解释刹那最好。如听经是由出离心菩提心种子发起,佛说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是种生现。全不修行,等种子发现,亦不可靠。要皈依、受戒、学法修行,由现行又熏成种子。佛注重律仪,僧团助缘,三宝建设,日常着衣持钵等事,皆为熏成种子。现行生现行者,即是现生串习之力,属士用果。某人是老禅和子,某人打闲差,一见就知。居士程度如何,看他顶礼,连他的师父都看见。念诵无练习者,虽背得烂熟,终不合腔调。如生贫家者,不可坐待致富,要辛勤创造。种子远者,力用更微,不如现行士用力强可靠。善根种子未发现行,即含藏于意界、法界,涵养融化,细微之理,惟佛能见,是为种熏种。定心清净,则无量净种,内自熏变,如腌菜、酿酒,缄藏愈密愈久,其味愈佳。起善种子由三种力:一信力,二惭愧力,三自他善知识力(自己善知善识,才能遇到师友善知识。)。如是熏变之种子,虽计算机亦不能计,而其数不错。故修行者,莫问收获,只问耕耘。不要讨便易,应依次努力实修。大般若为成佛次第,现证庄严论为基础,入中论为入门要点,以六度六念为提纲,日日练习,先成坚稳自行。积多刹那,然后能成最后刹那也。

返回目录

----------------------------------------------------------------------------------------------------------------

更多能海上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