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课堂笔记十四
学诚法师·学修笔记:《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课堂笔记十四
(3月18日)
一、复述上次所学 引导实践关要
1、复述所学
上次课引导的“如理作意”,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非常实用。大家结合目前自己在的团体中的承担,好好忆持,实践。否则很可惜。
2、分享心得
请同学分享在生活中实践“如理作意”的心得:
同学一:很想去听基金会的报告,向组长请假,组长说要请示法师,结果因为信号不好,法师的短信延迟收到,没去成。后来想这是佛菩萨的加持,让自己安住当下,心里就欢喜起来,没有继续烦恼;
同学二:法师让我拔钉子,自己心里不太情愿,觉得这么多人,就偏让我做,心里挺烦的;后来想到法师可能是了解自己的这种内心活动而故意对治自己烦恼的,于是就欢喜地去拔了许多钉子。感恩法师。
3、法师引导
转心:从依信心到依法理
这两位同学,一个是“想到是佛菩萨的加持”,一个是“想到法师了解自己的心里活动”,这种转心如理作意的程度有点勉强,凭着信心来转心,还不是真正的如理作意。
经论上讲“作意何种,能令烦恼熄灭?皆应如是作意,如理作意。”不断依着法理去作意,现在我们还是依着信心转心,如佛加持我。怎样透过业果、二谛、四谛在法理上的思惟,转心的力量就会很强大。不要拿佛法强迫自己相信“这是业果啊,我要相信。”实际上内心深处并不信,逼自己硬生生地转过来,这样的转心缺少润滑剂,太生硬。说明大家如理作意用得不很熟练,用得熟练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如理作意。例如安排两个人扫地,一人一块。另一个今天没来,你这时候很欢喜,说正好给我多集一份资粮的机会,这就是典型的如理作意。常常如此作意,心就处在一种常常跟佛法相应的状态。课后大家要坚持多实践,如理作意。运用熟练后各位在佛法的运用上就能提高一个层次。
二、了解佛陀功德 建立成佛宗旨
【开示原文】
“对佛弟子而言,再没有比佛陀更圆满的生命楷模,再没有比成佛更究竟的人生宗旨。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圆满的报身寂然常在,无量的悲智功德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的指骨、牙齿等真身舍利却留在了人间,永远摄受着我们;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槃,但佛陀清净的法身周遍沙界,圣者的教授、教诫仍然辗转流传,引导着我们离苦得乐。‘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圆满菩提、成就佛道,这是我们一生的宗旨,也是无限生命的宗旨。”
【法师释义】
师父对佛弟子的人生宗旨应该是什么,做了一个系统的抉择,最后,师父讲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应该信佛,学佛,修行成佛。我们应该在内心明确和建立宗旨,这就要对佛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说“我要成为他”。
这段对佛陀法报化三身做了介绍,示现在印度2500年前迦毗罗卫国成佛的是佛陀的化身,化身有千百亿。佛陀的报身,是圆满报身,常在天界(色究竟天)为登地以上的菩萨说法,佛陀的法身遍一切处。如何看到佛陀的法身呢?当你跟佛法相应时,你就看到了佛陀的法身,你就跟佛陀的法身相应了。佛陀说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一切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对于我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成佛,利益众生,这样一个对象极高的肯定。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要点笔记(十四)" type="#_x0000_t75">
出坡培福
【提问调查】
1、你对佛陀了解吗?
法师提问“已经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说起来对佛陀了解吗?觉得了解的人请举手。”只有三、五个人举手。
师生问答:
问:请问佛陀的名字?
答:乔达摩悉达多。
问:请问佛陀身高多少?
答:丈六,巍巍丈六紫金身。
问:合多少米?
没有人知道。
佛的一折手相当于常人的三折手,手比笔记本电脑大一点儿。佛世时人的身材都是很高大的。据《律相感通传》记载,古时人的身高很大,人越进化个越小。末劫人寿十岁时,人的身高只有一肘;而劫初人的身高是八万四千由旬。例如,目健连尊者,佛世时佛陀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为测试佛的声音能传多远,以神通到一个很远的佛国,站在一位菩萨的钵沿上,菩萨问“哪里来的苍蝇”那个佛国的佛说,且慢,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健连。
问:请问悉达多太子的两个夫人叫什么名字?
答:一个叫耶输陀罗,另一个不知道。(不知道的请大家下去查。)
问:悉达多太子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他是十大弟子中什么第一?
答:罗睺罗。密行第一。
问:罗睺罗小时候有什么嗜好?
答:没有人知道。罗睺罗爱撒谎,后来世尊让他改掉了。
问:佛陀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答:净饭王。
问:乔达摩悉达多 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没有人知道。
问:佛陀的堂弟叫什么?
答:难陀。
【碟片导视佛陀的一生】
1、我们对仰望皈依的佛陀真的很不了解。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大家要学习,建立基本认识。
2、看碟片《世尊的诞生到涅槃》,一个动画片,讲述佛陀的生平故事,大家看时可以做下记录:释迦世尊的一生,多少岁成佛、多少岁出家、成道、转*轮、最初度化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理。
2500年前在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妃摩耶夫人一行在蓝毗尼花园,色彩缤纷的花盛开着,菩提树下摩耶夫人产下太子瞿昙悉达多,即后来的世尊。据经典记载,世尊落地后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世尊走的前六步是六道,第七步是超越迷惑世界进入悟道世界之意。相传太子的生日是四月初八。现在为纪念这一天,佛弟子们会举行浴佛法会来忆念佛陀给予我们的恩德。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要点笔记(十四)" type="#_x0000_t75">
大殿前,虔诚的祈求、供养
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后第七天就去世了,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悉达多文武双全,生性多愁善感,随净饭王出行的一天,太子看见虫子被鸟儿吃掉、鸟儿又被老鹰吃掉,看到这生命互残的光景,悉达多太子日夜闷闷不乐,陷入沉思。净饭王想尽办法想让太子快乐起来,当悉达多成人时,就为他娶来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举行盛大的婚礼,可是悉达多的心事并未消除。某天太子出城,看到老病死,想到自己一天也会如此,短暂的快乐立刻变成了痛苦。看到修行者,就发愿自己也要离家修行求道。下决心只要能挣脱这些痛苦,甘愿忍受任何修行之苦。这就是“四门出游”的故事。
坚定悉达多出家的是这段因缘:传说太子妃生下儿子罗睺罗,太子却感到这是求道的障碍,罗睺罗这个名字即是障碍的意思。太子29岁时,经过多番考虑,决定实现多年的夙愿,夜晚离开王宫,出家修行,长途跋涉来到摩羯陀国的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树王留他在宫内做心灵之友,甚至可以分半个国家给他,太子挽拒,一心求道修行。国王于是请求太子悟道后一定要来开导他。
太子到乌鲁贝拉的树林尝试各种苦行,后来,五个人加入苦行,据说是净饭王爱子心切派来的。太子苦行了六年没有悟道,一天琴师在弹琴,琴师说琴弦过紧会断、过松则声音不成型,不松不紧最适宜。太子由此而领悟应该选择中道,于是放弃了苦行,走入尼莲禅河沐浴净身。来自附近村里的富家姑娘苏陀迦,向佛陀供养了牛乳煮的粥。五个人因为太子放弃苦行而不认他为伴,离开了。
恢复体力后的太子坐在菩提树下冥思,几天后,伟大的瞬间刻刻接近。这时恶魔出现了,先让自己的女儿诱惑悉达多,太子不为所动,都化为了白骨;然后又以财宝诱惑、暴力攻击,“魔王,我已到达生死的彼岸,你已伤害不了我。”魔王一一被打败。魔王就是太子心中的烦恼,战胜打败烦恼,魔王就消失了。
十二月八日黎明,35岁的太子在菩提树下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一天即是佛陀成道日,太子即成为释迦族的圣者佛陀,简称世尊。悟道后的佛陀沉浸在悟道的喜悦中:过去使我痛苦的烦恼,已经消失无影无踪,这是多么深广的喜悦啊,就算这样死去,我也不会觉得遗憾的。”这时梵天王出现了,劝说佛陀向世人宣说佛法、拯救世人。世尊决心为从此将为烦恼众生说法、分享悟道的喜悦,拯救世间做为自己今后的工作。
决心说法的世尊最初遇到的是名叫优婆迦的修行者,但这个修行者听到世尊说没有老师靠自己悟道,只是赞叹了一下便离开了,失去了做佛陀弟子的机会。世尊来到苦行的树林为曾一起苦行的五人说法,这就是初转*轮,佛法僧三宝由此具足。世尊一路说法,弟子们渐渐增加,十大弟子一个个加入,弟子们人人平等。世尊如约去舍卫城给频婆娑罗树王说法,又向韦提希夫人说《观无量寿经》,在祗园精舍解说《阿弥陀经》,佛教传遍全印度,佛陀一生不断转*轮。
八十岁的世尊继续布教,在吠舍生了病,阿难和几个弟子随侍在旁,世尊告诫阿难如来之教是没有可隐瞒的密典的,我已经老了,你们要以自己为灯火、以法为灯火、靠自己、不靠其他人。世尊去准陀家应供,因吃了蘑菇而再次生病,忍着痛到了拘什罗佳??树林走不动躺了下来,阿难在旁边哭泣,世尊说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就?的道理,不要认为我死了就没有师父了,你们就是灯火,法就是你们的师父,希望世人勿放逸、勤修行。之后佛陀就涅磐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