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五
学诚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五
——您积到功德了吗?
佛教讲‘回向’,尤其华严经中用了大量的章节和篇幅在讲回向,可见回向的重要性。
回向的目的,是期望达到心中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一定要是善良的、美好的,它代表的是人内心当中的一种想法、需求。
那什么是回向呢?
就好比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你要投资一项事业,你把自己的资产投到这个项目上。
然而重要的是:你拿什么来投资呢?我们要回向,就好像投资一样,必须要有“资本”,佛法把这个“资本”叫做功德。问题是,平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有功德吗?
功德,梵语音译作惧囊、求那,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大乘义章》卷九说:“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最常用的含义是,佛家作佛事,就称作功德。而作为一个在家学佛人而言,经常做佛事的可能性很小、机会很少,而能够主动自发、追求的便是“谓行善所获之果报”了。福德,指过去和现在所做的一切善行,及由这些善行所得到的福利。资粮,就是必需品。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其实就是条件,这类条件特指佛法范畴的,也引申为趋向菩提佛果的‘资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均有二资粮之说,即福德资粮和智德资粮(又叫智慧资粮)。六度中的前四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些都是属于福资粮;后两项:禅定、智慧,属于慧资粮。
为更深入理解功德,先讲两则小故事:
《景德传灯录》记载,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自即位以来,建造寺庙、抄写佛经、度人出家为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并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有为事,非实功德。’武帝不解,达摩即渡江入魏……后梁武帝因饥饿而死。
吕洞宾向钟离仙学习成仙之法,钟离说,想学成仙之法,须先累积三千功德才能教你。我先教你个点石成金的法术,学会之后,也可造福百姓。吕洞宾就问石头点成金子之后还会不会改变,钟离仙回答他说,五百年后,金子会再变回石头。吕洞宾当即向钟离仙表示,如此,就害了五百年后得金子的人了,这样做有违德性,这样的法术我不学了。钟离仙很高兴,赞叹他:这一句话,修仙所需累积的三千功德就全具备了。
第一则故事中,为什么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没有功德呢?武帝当时问这句话的目的,其实就是求达摩祖师的肯定与赞叹,根本上还是在求名利,达摩祖师窥破武帝心源,实答没有功德。武帝追问,为何毫无功德?达摩祖师回答说,这些都是在种人天果报、生死轮回的因,都不究竟,表面上似乎有功德,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功德。相反,达摩祖师一代圣僧,任何情况下都能不打妄语、不拍马屁,直心行道,这恰恰是真功德。达摩祖师来到中原,弘扬佛法不顺利,如果这个时候他能顺着梁武帝的意思,肯定他的功德,好好夸夸梁武帝的话,达摩祖师的弘法事业我想会很顺利的,达摩祖师也一定是看到这一点的,但是,这样却和佛法的本义相背离了,所以达摩祖师宁可得罪皇帝,也绝不违背佛教本义,而这样做就给后世所有的出家人树立了榜样,维护了圣教的尊严,这是大功德。
而第二则故事中,为什么说吕洞宾的一句话就抵得上功德三千件呢?因为这句话的背后,代表了说话人的内心已经具足了这种德性,具足了成就所有功德的体。钟离仙已经成仙,吕洞宾向他求学,用世俗的话来讲,巴结钟离仙都还来不及呢,但当钟离仙要教他点金术的时候,他第一念想到的是未来使用金子的那些人,所以他问金子是不是就永远不会变回石头了;当他确切的得到答案说五百年后金子还会复原为石头,他当机立断表示说,不学,因为那样会欺骗五百年后的人。他的这颗真诚心,宁可得罪钟离仙而可能导致自己连成仙术都学不成,也不愿意损害他人的心,就是绝大的功德。
那么问题就来了,都是做善事,功德和福德到底怎么来判断呢?他们和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其实也很简单,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凡是最终目的是为了别人,特别是为了别人能够趋向解脱、究竟离苦得乐的所有善行,就是功德;凡不是为了他人能趋向解脱、究竟的离苦得乐的善行(甭管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今生、为后世的利益的,只要不是为了究竟的解脱),就是福德。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为他人;二,究竟解脱。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粗浅的分法,距离佛教真正教义的解释一定有差距;那么二者与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关系是什么呢?严格来讲,发起菩提心之后所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才能称为福德资粮。当然这个要求对于初学的我们而言,实在是太高太远了,我们权且这样用简单的方法和境界来理解。我们现在大多数时候说积资粮、积资粮,其实就是在种因,种什么因呢,这个取决你想要什么果。福德和功德都可成为资粮,但是具体成什么资粮,要看你的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你的发心是什么。比如,出离心是解脱的资粮,而苦谛是出离心的资粮;然而这些资粮能不能成为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呢,要看发心。假如你布施的目的只是让你布施对象生活过的好一点,这样的话,充其量这个布施也就是福报,既不属于福德资粮,也不属于智慧资粮;假如你布施的目的是为自己能够放弃自我的执着,让自己生起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那么这个布施就成为了福德资粮;要是你布施之前发心非常清静、布施的当下和事后又丝毫不执着,做到了三轮体空,那么你不但积到了福德,还积到了功德;你不但聚集了福德资粮,你还聚集了智慧资粮。可见,福德、功德、资粮,三者没有严格的划分和隶属关系,要说有共同点,就是发心、就是最终的目标所在。
没有一个人不愿意离苦得乐的,没有一个佛教徒不愿意积累福德和功德的,然而,功德却不是轻易能够累积到的。我见到过一些对佛教比较有好感的人,他们到了庙里,遇到庙里塑佛像啊、建灵塔啊,他们很乐意捐钱,往往出手大方;但是,庙里要搞建设啊,修路盖房啊,他们就不那么痛快了,尤其是遇到受灾的百姓、流浪的孤儿,他们却很难捐出钱物来。他们眼里,上供(供养佛菩萨啊)这是可以做的,是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而下施(帮助贫困和社会等等),却是不能做的,因为这些不能带给自己利益。其实他们太吃亏了,不论是上供还是下施,所做的都是‘舍’啊,舍得、舍得,能舍就一定能得啊。供养给庙里,发心不正的话,很可能就变成了三世怨(今生布施;来生享受大福报;享福时造大恶业,此生完结后堕落恶道受大苦)了,哪里能积到福德或功德呢?还有的人愿意行善事,比如自己放生或组织一些人放生,发心不正的话,很可能就变成长寿的人或者是一个长寿的群体,仅此而已;还有的人能够做到忍辱,被别人辱骂或殴打的时候,就是不发火、不动嘴、不还手,这样就一定有福德或功德吗?就一定积到了福德资粮了吗?不一定。内心的作意和知见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假如,这个时候能够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体会业果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破除我执的机会、这是在让自己行忍辱度的境界,从而以欢喜心、无染心、真诚心来接受,那么就是是积到了一些资粮;如果能更进一步说,我要通过这个事情让我尽快的达到空性,从而发起强大的菩提心来,早日成佛,来救度这些受苦的众生,让他们也能究竟的离苦得乐,那么当下,你就积到了殊胜的功德和福德。
再比如说诵华严经,诵时一边观想善神、众生都在周围听经,希望他们听了之后都能速速得到究竟解脱,这就是在做法布施。所以这么一来,诵经,不仅有诵经的功德,也会有法布施的功德。诵经本身就具有破除烦恼、消除业障等大功德,但是大多数时候,内心很少往这个方面去作意;假如说我要通过诵经建立我对佛法的正知见,然后认真思维和观察,最后能够抉择生死、努力修行,是可以积到智慧资粮的;假如说我诵经就是为了自己能变得更加聪明、获得更多的经典故事,增长阅历和学问,那不但没有功德,连福德也很难得到;可见,要想积到功德,必须事前发心清净,事后毫不执着。其实不论功德也好,福德也罢,都是一种造业。业的重点是意乐,就是内心的状态,当下在想什么,怎么想的。所以说,三宝门中福好修,在三宝地我们的想法都比较趋向去善、净,三宝地是一切众生的总集,做任何一点善行,都会惠及整个地球乃至宇宙,所以福报修得异常的快。这个时候,要想把福报转变成功德,就不能太执著,同时要在回向上再使劲努力一把,目标直指无上正等菩提。
在庙里好积功德,在家里怎么积功德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十善。比如说不杀生进而放生、护生,家人朋友同事有人生病了,你第一时间去探望、送他去医院治疗、赠送药品和物品,这就是爱护生命啊。做这些的时候,你内心要想,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健康长寿、幸福安乐;这么做下来,不但救护生命这条功德你积到了,布施的资粮也积到了。再比如你和人谈话,对方谈的话题总是吃穿享受啊、赌博啊、名利啊,这个时候,你凭借着你的学问和威望把话题引到孝顺父母、友爱兄邻、伦理道德等善的方面来,并且内心能够想说,希望这些人都能改正恶习实行善法,追求究竟的快乐;乃至说希望这个国家社会都能朝着人心净化、诚实守信等方面迈进,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甚至说为了这个目标,自己愿意贡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如果每一次谈话你都能保持一颗善良、慈悲、真诚、平等的心的话,你不但积到了善法布施的福德,而且发愿的功德也得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任何一件事情,发心纯正、清净,就已经在积功德了。对人恭敬、称赞别人的优点、多在财物和精神上支持别人、做错事情了及时向人认错、做事的时候多多配合别人、别人做的不够好时依然不抱怨不埋怨、保持一颗向人学习的心……这些都是可以积攒功德的好机会啊。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心广大则国土广大,心庄严则国土庄严,内心有功德,则一举一动都是功德。有没有功德,能不能积到功德,完全在于我们这颗心,如果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的心相应的话,时时刻刻都在积功德。愿大家都能实实在在地积到功德。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