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隽永故事:欢喜布施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来源:   作者:噶玛天津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隽永故事:欢喜布施

  有人问默仙禅师,说他太太非常贪心吝啬,不肯布施行善,请求禅师指点开示。禅师应请来到信众家里,太太虽也出面迎接、应答,禅师来了许久,却连一杯茶水也未奉上。禅师了然于胸,于是出言:「夫人请看,我这双手,如果时时握拳,你觉得如何?」

  夫人回答:「便是畸形。」禅师又说:「那么,时时伸直不弯,又如何?」

  夫人再答:「也是畸形。」禅师点头说道:「夫人说的一点也没错,两者皆是畸形。只知贪取,不能布施,是畸形;只懂布施,不会储蓄,也是畸形。钱财要懂得利用流通以发挥妙用,否则就变成守财奴了。」

  这位太太在禅师的开导下,心胸豁然开朗,顿时觉悟到自己的无知,终于一改吝啬的习气,成为乐善好施的人。

  许多人只知赚钱累积财富,也有人过份布施,刻薄自己,陷于两种极端、有失中道,都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应世精神。富者若未能广行布施,如何体会满足的喜乐富足?吝啬的人,心田贫瘠荒芜,又怎么会知足?拥有财富是过去所种福田,一旦福报耗尽,匮乏之苦,任谁也无法代受。以下就是一则有名的例子:

  某富翁非常吝啬,山上的和尚来到门口化缘时,他不但不愿布施,还总是恶形恶状把人赶走。和尚无奈之余,发现富翁宅院旁的水沟,每天都有很多丢弃的食物,觉得任其漂流颇为可惜;于是将其捞起,带回山上给众僧食用,吃不完的就晒干储存。

  世事无常,某天富翁家燃起了无名火,一夕之间家产化为灰烬,富翁竟也沦落街头乞食维生。由于他过去吝啬无德众所周知,所以现在也没人愿意伸出援手,富翁只好厚颜上山请和尚们惠赐粥饭。

  佛门僧侣慈悲为怀,让他饱餐一顿;富翁用毕之后满怀感激,频频向和尚们作揖道谢。和尚微笑说道,「其实你不必称谢,这些食物都是过去贵府倒在水沟里的残羹剩菜,今天不过物归原主,是你自己帮助自己。」富翁一听,对昔日所行深觉羞愧。

  和尚的忍辱、惜福、宽厚,与富翁的瞋恼、挥霍、刻薄,形成极大对比。故事反映出「因果如响之回应、如影之紧随」,也令我们有所警惕。若贪财吝啬,拒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旦自己有难,恐将求告无门。当然,布施并非为了求回报,而是基于不可忍的慈悲,没有理由和目的,只希望陷溺苦难者能早日解脱困境。单纯而自然的心,才值得肯定。反之,若行善只为累积个人声望、炫耀虚荣,就不足取了。最重要的是,佛法,并非只强调布施行善。因着布施行善,开启智慧,同时也要止恶,生命的亮光不在燃烧,而在生命的本质,就是无上珍宝。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